深度體驗有機農匯碳

財團法人慈心有機農業發展基金會「驚碳之旅」

走訪雲林農博碳匯林場 深度體驗有機農匯碳

走訪雲林縣農業博覽會,在偌大的園區中,佇立著一座以低碳質樸的孟宗竹為建構主體的展館。在挑高中空的展場中,地面鋪設的柳杉小徑木,散發著清新的天然幽香,置身其中體驗人與自然和諧永續的內涵,這就是財團法人慈心有機農業發展基金會大藏聯合建築師事務所巧思設計、象徵人與自然共榮共存的「碳匯林場」主題館。

慈心有機農業發展基金會「碳匯林場」展館從「碳匯」與回復「碳循環平衡」尋求解決方式。以「碳吸存╱碳保存」作為展館的行動面向,強調應以永續生態、健康生活與和諧生產的價值觀,積極地面對全球氣候變遷下受傷的大地。因此,慈心基金會設計規劃了「驚碳號」、「綠巨人」、「農匯碳」、「心行動」四區,呈現我們生存世界的危機、環境永續發展的解決之道,以及從心出發的具體行動。「碳匯林場」主題館與整個農博基地的自然環境結合,自然融入林間與人工濕地。這樣友善的環境,開館至今,陸續吸引許多紅嘴黑鵯、紅冠水雞及鴨群優遊自在的穿梭於生機蓬勃的苗圃與菜園,悠揚悅耳的蟲鳥鳴叫,也令參訪的遊客心曠神怡、流連忘返。

根據聯合國政府氣候變遷小組(IPCC)的報告,「農業是當前具有很大緩解氣候變遷能力和潛力的重要陸地生態系統,若能透過適宜的農業生產行為,將有效的增加農地土壤的碳儲存量」,這也說明了農匯碳的價值及對永續環境深遠的影響。慈心有機農業發展基金會執行長蘇慕容表示,有機農業是一種相當積極的碳匯行為。一般認為,海洋、土壤與森林是地球上主要的碳匯。碳匯林場主題館中,特別規劃了「農匯碳」展區,規劃營造迷你有機菜園、土壤匯碳、堆肥及生物碳爐的展示,傳遞出土壤儲存碳的概念,並藉由採用有機農耕,進一步提升土壤的碳匯能力。

慈心基金會執行長蘇慕容進一步說明,農田生態系統固碳的關鍵,不在植物而是土壤。有機耕作強調土壤管理,作物殘體製成堆肥施入土壤可增加有機質,讓碳再回到大地,是積極的固碳方式。相較於慣行農法,有機農耕不使用化肥、農藥,且強調與自然環境和諧共存、不濫墾林地、不任意焚燒作物殘體的理念,有助於減低農業生產過程,所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

研究調查顯示,現代慣行農耕多以化學肥料供給作物養分,使得表層土壤、土壤碳與土壤肥力大量流失,有機質僅 1-2% 含量,甚至造成土壤酸化和硬化,幾無實質固碳。有機耕種強調土壤管理,施以有機肥增加土壤有機質及有機碳的累積。研究發現,在慣行農業轉作有機數年之後,土裡的有機質含量可累積到 4-5%,所以有機農業是一種十分積極的「碳匯」。

有科學家研究如何用人為方式將二氧化碳封存到地底、海洋、舊油田或其他載體中,以抵抗暖化。在農業耕作過程中,將植物體以有機物的形式儲存在泥土裡,例如:只採收食用部份,其他植體直接翻入土壤,或製成堆肥,甚至把木材竹材經過隔絕空氣下加熱分解成木炭,加入土壤中;不僅改良土壤,促進植物生長,還能延遲分解,長達數百年到千年。

土壤所能提供的碳匯潛力是陸地植被碳庫的 2 至 3 倍,也是大氣碳庫的 2 倍多;因此土壤碳庫是地球的重要碳匯,也是溫室氣體的主要碳源。土壤的巨大碳容量和天然固碳作用,能最有效地減緩碳釋放。當植物體在地上腐壞,碳會以有機質的型態存在土中,這正是土壤吸存二氧化碳的方式。

另外,一般農作物採收之後的廢棄物通常不是把它燒掉,就是讓它自然腐爛,這樣都會在短時間將碳重新以二氧化碳方式排放到空氣中。所以科學家現在思考出一種固碳新想法,就是將農業廢棄物經由生物炭爐在缺氧狀況下悶燒後,形成生物炭,可以將大部分的碳保存,時間可以長達數百年甚至千年之久而不輕易分解。生物碳主要的成份是碳分子,可用來改良土壤,幫助植物生長,施入土壤中據悉可增加 20% 的農業生產力,還可減輕病害及幫助作物抵抗寒害等逆境。

媒體參訪雲林農博「碳匯林場」,聽取簡報說明媒體參訪雲林農博「碳匯林場」

負責雲林農業博覽會基地的規劃設計的大藏聯合建築師事務所,在基地內還規畫了人工濕地,引進了居民的生活汙水及農業回歸水,透過地形與植物的吸附淨化,可處理 12,000 人的生活汙水,成為虎尾高鐵站的水資源淨化中心。經過一年多的營造,出現了高蹺鴴、小鷺鷈、彩鷸、紅冠水雞等小動物。蘇慕容強調,濕地透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如藻類),與大氣圈進行碳的交換。濕地面積僅陸地的 6%,卻儲存了地球 20% 的碳。濕地若遭破壞,將會釋出巨量的碳元素,加劇全球暖化的效應。目前全球濕地儲存約 7,710 億噸的溫室氣體,佔地球總碳量的五分之一。「碳匯林場」正佇立於農博人工濕地的前方,完整保留原基地的樹木,自然地融入林間與人工濕地的環境中,象徵與自然共榮共存的慈心精神。

在瞭解農匯碳的概念後,實地走訪教育農場,深入體會農匯碳概念落實於有機農場的運作成果,感受人與自然共存共榮的有善環境,為下一代開展無限生機。農場刻意營造多樣性的面貌,不僅進行實驗性農作栽培,也闢建水塘、濕地與堆肥專區。慈心基金會執行長蘇慕容指出,農場多元化的運作模式,充份展現生產、生態、生活及生命四生的概念。農場以實踐慈心不殺、互助合作、回歸循環、節約能源與養生健康五項推動原則與策略,從教育著眼於有機農業的價值與未來的發展前景。 

根據農委會林試所 2011 年公佈的研究發現:一項針對全台近 150 萬公頃國有林地土壤固碳力的調查,發現 30 公分厚土壤及枯枝落葉層的碳儲存量約 7,791 萬公噸,此項發現初步證實森林土壤極具緩和全球氣候變遷的潛力。研究指出 30 公分以上的土壤及枯枝落葉層的碳含量,約占土壤一半以上,越往下的土地含碳力逐漸降低。越接近表面的土壤碳含量高,是來自枯枝和落葉,兩者是有機碳的主要來源;而地表枯落物的分解累積量,則隨海拔增高、溫度愈低而減少,換句話說,越高越冷的地方隨著枯落物分解累積量減少,含碳量也跟著遞減。

2007 年,聯合國氣候高峰會議,倡議「為地球種 10 億棵樹」活動,自發起後,受到世界各地熱烈地響應,因此,植樹目標一路從 10 億棵、20 億棵、70 億棵上修至目前的 170 億棵!近年來,在台灣無論政府單位或是民間團體,也積極鼓勵社會大眾,透過種樹減低大氣中二氧化碳的濃度。因此,慈心基金會除了致力推廣有機農業之外,也積極推動種樹護地球的活動,尤其當大氣中「碳」的濃度越來越高,透過種樹、妥善利用森林資源,也是調節碳循環、減緩極端氣候的好方法。慈心基金會自 2011 年 3 月 21 日開始推動,同時成立了種樹網站 http://tree.toaf.org.tw,建立社會大眾對於種樹理念的認識,當植物進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淨化空氣外,也轉變成高大挺拔的樹木,提供動物棲息、食用,是孕育生物多樣性的場所。同時,蔥鬱茂密的森林可以涵養水源,是水土保持的大功臣,也是提供能源、建築材料的重要源頭,森林可以說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碳匯」場所。迄今,已有近四萬人次參與響應全台種樹,已種下超過 15 萬棵樹,每年可減少 CO2 排放量 1,813 公噸。

 

財團法人慈心有機農業發展基金會自 1997 年 成立以來,本著「人與自然環境是彼此不可分割的生命共同體」,以及「對的事情就要堅持下去」的理念,在臺灣致力於環境保護的相關議題,不但推廣有機農業,並陸續推動「種樹護地球」、「水源地淨源計畫」、「校園蔬食」、「國家公園有機轉作」、「綠色保育」等專案,期許透由一群具有相同理念的人,從自己生活實 踐的改變做起,進而擴大影響社會大眾,一同關心環境與關愛大地,為後世子孫留下一片淨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