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心參與水保局「農村再生計畫」

農村再生與社區有機農業轉型輔導計畫

首推全國唯一有機農業區域產業示範計畫—雲林縣樂活天堂綠串珠

財團法人慈心有機農業發展基金會於 4 月 18 日舉辦「農村再生與社區有機農業轉型輔導計畫」媒體說明會。執行長蘇慕容說明慈心基金會參與水保局推動農村再生計畫的緣起、現況、計畫成果及未來展望。

慈心基金會以多年整合有機農業的經驗,參與「雲林縣樂活天堂綠串珠——有機農業輔導陪伴實驗基地」計畫,推出全國唯一以有機農業為發展主軸的區域產業示範計畫,協助當地農村再生及社區有機農業轉型輔導。現階段已完成第一期資源盤點,擇優選出 5 個潛力社區進行有機驗證輔導,建構有機輔導示範基地﹙OEBP﹚;第二期將持續推動社區多元經營與在地集體銷售平台,引導低碳樂活消費趨勢,擘畫永續農村的未來。 

行政院農委會水土保持局為促進整體農村永續發展及活化再生,結合產業發展與創新加值,打造活力、健康、幸福的希望農村,進行農村社區產業發展輔導,提出社區、特色、跨域及區域四項模式。其中區域模式主要推動「農村再生區域產業輔導示範計畫」,由各縣市政府主導,以區域或軸線串連方式,強化農村社區間聯盟合作,發揮區域產業帶動農村再生之綜效。 

慈心基金會長期深耕台灣有機農業的推廣,於農業首都雲林縣成立全台灣最大的有機集團栽培區——麻園有機農場;為體現生產、生態、生活與生命的四生內涵,建置古坑慈心教育農場,多元化推動各項有機農業輔導計畫。近年來有機農業發展已成主流,雲林縣政府更積極落實縣境內有機農業轉型,並力邀在雲林有豐富有機農業資源整合經驗的慈心基金會,參與重點專案,如 2013 年雲林農業博覽會——碳匯林場。同時為結合有機農業轉作輔導與社區營造,促進縣內農村社區的產業發展,於 2013 年 11 月起,啟動「雲林縣樂活天堂綠串珠——有機農業輔導陪伴實驗基地」計畫,委託慈心基金會協助雲林古坑及斗六共 16 個社區,實施階段性的計畫。 

4 150 3慈心基金會執行長蘇慕容表示:農村再生計畫主要希望打造全民幸福農村,落實農村生活與產業活化,發展優質安心農業、復育自然生態,進而創造出永續和諧的生活環境。「雲林縣樂活天堂綠串珠——有機農業輔導陪伴實驗基地」計畫,是全國唯一以有機農業為發展主軸的區域產業示範計畫。目前第一期任務已完成社區人口、農產品、文史及觀光景點等基礎資源盤點,選定 5 個具潛力社區進行實地有機驗證輔導及生產作業,同時輔導雲林成為全國有機示範基地,以及建構 OEBP 有機實驗示範推廣區。下一期的目標將依第一期成果持續辦理有機農業實務培訓、輔導在地有機農場朝向多元發展,發展區域有機產業特色,建置在地集體銷售平台。 

有機農業的轉作與輔導,難度原本就高出一般農業推展。農村再生如何結合「社區營造」及「有機農業推廣」更成為此計畫獨樹一幟的特色。慈心基金會蘇慕容指出:計畫推動初期,凝聚社區營造推手們的共識,拉近農友與社區的關聯是主要的關鍵。除了有機農業側重無毒生產外,發掘當地環境生態的價值,進而串連鄰近社區形成具規模、有競爭力的有機產業,創造以有機農業為根本特色正是計畫的關鍵目標,期盼促進農村社區產業活化與永續發展,帶動台灣有機農業另一階段全面性的提升。 

「雲林縣樂活天堂綠串珠計畫」第一期的成果發表將於 4 月 26 日(星期六)於斗六籽公園舉辦成果發表會,邀請行政院農委會水保局及雲林縣府農業處官員蒞臨指導,計畫內的 5 大社區展示有機及在地特色農產品、人文景觀及生態環境,共同營造市集歡樂氣氛,盼望更多社會大眾認識當地社區之美與價值。 

財團法人慈心有機農業發展基金會自 1997 年成立以來,本著「人與自然環境是彼此不可分割的生命共同體」,以及「對的事情就要堅持下去」的理念,在臺灣致力於環境保護的相關議題,不但推廣有機農業,並陸續推動「種樹護地球」、「水源區淨源計畫」、「校園蔬食」、「國家公園有機轉作」、「綠色保育」等專案,期許透由一群具有相同理念的人,從自己生活實踐的改變做起,進而擴大影響社會大眾,一同關心環境與關愛大地,為後世子孫留下一片淨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