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智關廟護生園區,請動物溝通師探詢動物心聲

福智關廟護生園區,請動物溝通師探詢動物心聲

關廟護生園區 看見動物心視界

透過動物溝通師 原來我們可以更靠近

福智佛教基金會位臺南關廟「護生教育示範園區」,從 2013 年成立以來,長期改善動物生存福祉,結合專業單位合作救護動物,期望提供園區動物們身心健康的生活環境。這裡收養了曾經被遺棄和待宰殺的小動物們,當動物們的命運轉變成安享天年的生活方式,是不是過得比較安心快樂呢?基金會在今(2018)年邀請動物溝通師參訪護生園區,透過心靈與心靈的溝通,傳達動物們的想法和需求,也擴展我們對動物內心世界的認識。

在歐美地區已經發展數十年的動物溝通師,近年也因亞洲引進動物溝通師的認證制度,而受到重視。動物溝通師需要透過多方學習及訓練,方能取得國際考核認證,具備跨物種溝通的專業能力。 

遭主人遺棄的金剛鸚鵡——芭比,即使來了護生園區,仍然反覆發生啄羽現象。動物溝通師詢問芭比為什麼還會啄羽呢?原來,以前的主人會大聲怒罵、也會敲鳥架嚇芭比,感受不到關愛的芭比,出現了反覆啄羽的症狀。來到護生園區之後,芭比有沒有快樂無憂些呢?溝通師告訴義工,雖然環境很好,但是芭比受到之前棄養的影響,希望能得到更多來自照養義工的重視與關心。獲知芭比的心聲後,照養義工增加更多與芭比親近互動的時間,希望有助於啄羽症的改善。

金剛鸚鵡——芭比

護生園區前身為乳羊畜牧場,失去供乳能力的羊隻,剩餘的經濟價值是送往拍賣場進行販售及宰殺。護生園區接手管理後,得以在此安養天年的乳羊們,應該覺得很開心吧?溝通師傳達,羊群們雖然有好的生活環境和飲食狀況,但是牠們總覺得自己的這一生還有最後的一件事沒有完成,那就是——被宰殺。護生園區的照養義工聽聞後深感不忍,醒覺到:原來人類想要利用動物經濟價值的這種意念,竟然也影響到動物的心理健康。護生教育園區期待未來能夠持續地向各界提供更多尊重生命、愛護動物的理念,啟發大眾以善心善念對待眾生,同時轉變動物們對自己生命價值的認知。

乳羊

原本生長在撒哈拉沙漠的蘇卡達象龜們,因為小時候圓滾滾的可愛模樣被商人走私引進台灣,遭到查獲後送往臺北市立動物園安置;象龜的身形在幾年內從 5 公分長成至少 60 公分、50 公斤以上,後因動物園空間有限,透過林務局的轉介,象龜移送到護生園區居住,整天挖地洞曬太陽,看似無憂無慮的象龜,他們又在想什麼呢?溝通師告訴我們,象龜們希望可以多吃一些綠色蔬菜和多肉植物,像火龍果的莖、仙人掌、鳳梨等等,也提供照養義工準備象龜食物的參考方向。

蘇卡達象龜

透過動物溝通師的參訪,傳達園區住民們的心聲,福智佛教基金會期盼大眾能夠對眾生萬物抱持著關愛慈善的心念,任意棄養或虐待動物的行為,都會影響動物們的身心健康。希望所有的生命都能因為善心善念和諧共存,共同生活在幸福和樂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