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心啟動「櫻花鉤吻鮭棲地復育造林」守護國寶魚棲地

慈心啟動「櫻花鉤吻鮭棲地復育造林」守護國寶魚棲地

慈心有機農業發展基金會以互助共好夥伴關係

「植樹造林,復育回鮭」守護臺灣櫻花鉤吻鮭棲地

開創國土關懷新里程

左起為慈心基金會執行長蘇慕容、和泰汽車本部長劉傳宏、退輔會副主委陳曉明、林務局局長林華慶、內政部營建署主任秘書王東永,蒞臨武陵農場「植樹造林,復育回鮭」啟動儀式左起為慈心基金會執行長蘇慕容、和泰汽車本部長劉傳宏、退輔會副主委陳曉明、林務局局長林華慶、內政部營建署主任秘書王東永,蒞臨「植樹造林,復育回鮭」啟動儀式

財團法人慈心有機農業發展基金會與和泰汽車,結合退輔會武陵農場、農委會林務局與雪霸國家公園,在 9 月 22 日及 23 日於武陵農場啟動「櫻花鉤吻鮭棲地復育造林」計畫,舉辦「TOYOTA 一車一樹棲地復育植樹造林啟動儀式:復育回鮭」活動,共同宣誓串連櫻花鉤吻鮭於大甲溪上游重要支流的復育行動與願景。慈心基金會過去持續以植樹造林專業及各資源整合經驗,多年來結合產官學以及民間企業的力量,建立互助共好的夥伴網絡,共同以海岸造林行動,守護著臺灣海岸。今 (2021) 年,由雪霸國家公園管理處的媒合下,慈心基金會運用共好的夥伴合作關係植樹造林,復育環境清淨指標物種——「國寶魚」臺灣櫻花鉤吻鮭的原始棲地,開啟國土物種關懷新里程。同時,也為未來高山農場轉型,打造觀光旅遊兼蓄的生態文化,締造了新契機。

左起為慈心基金會執行長蘇慕容、和泰汽車本部長劉傳宏、退輔會副主委陳曉明、林務局局長林華慶、內政部營建署主任秘書王東永,蒞臨武陵農場「植樹造林,復育回鮭」啟動儀式左起為慈心基金會執行長蘇慕容、和泰汽車本部長劉傳宏、退輔會副主委陳曉明、林務局局長林華慶、內政部營建署主任秘書王東永,蒞臨「植樹造林,復育回鮭」啟動儀式

臺灣櫻花鉤吻鮭歷史分布圖(臺灣櫻花鉤吻鮭生態中心提供)

臺灣櫻花鉤吻鮭歷史分布圖(臺灣櫻花鉤吻鮭生態中心提供)

「國寶魚」臺灣櫻花鉤吻鮭雖復育有成 仍面臨未來嚴峻的生態考驗

「國寶魚」櫻花鉤吻鮭是地球上鮭鱒類分布的最南界,因地殼變動及氣候暖化,櫻花鉤吻鮭不再降海,僅分布於大甲溪上游支流,成為陸封型鮭魚,具稀有性與獨特性的清淨生態指標物種,列為第一級保育類(瀕臨絕種)野生動物。

1960 至 1970 年間,櫻花鉤吻鮭棲地因人為的開發,加上多處攔砂壩的阻隔,影響鮭魚族群的交流與繁殖,1992 年僅剩七家灣溪的 200 餘尾。在雪霸國家公園、武陵農場、林務局各種不懈的努力下,包含拆除攔砂壩、人工養殖放流、廢耕地植樹等,至今已成功於溪流復育超過 1 萬尾。然而,櫻花鉤吻鮭的棲地仍然在嚴峻的氣候變遷考驗下,面臨了棲地零碎及維持穩定之環境難題。本次計畫由慈心基金會透過夥伴關係,結合公部門、企業及民間團體的力量,突破跨域整合的不易,在專業保育經驗的整合與共識下,以植樹造林一舉達成櫻花鉤吻鮭棲地串連的復育效益。

臺灣櫻花鉤吻鮭歷史分布圖(臺灣櫻花鉤吻鮭生態中心提供)

擁有臺灣櫻花鉤吻鮭復育放流經驗的雪霸國家公園管理處武陵管理站主任廖林彥說明,大甲溪上游的森林使河流水溫保持終年攝氏 17 度以下,這是櫻花鉤吻鮭的生存關鍵,而溪流旁樹林間的昆蟲等,是提供櫻花鉤吻鮭食物的來源。相對地,當牠走到生命終點,死亡後身體又會貢獻給河川、森林及生態系,然後山林得到滋養又回饋給牠的子孫,成為一個互相依存的循環。

臺灣國寶魚櫻花鉤吻鮭(雪霸國家公園管理處提供/吳誌堂拍攝)臺灣國寶魚櫻花鉤吻鮭(雪霸國家公園管理處提供/吳誌堂拍攝)櫻花鉤吻鮭的故鄉—七家灣溪櫻花鉤吻鮭的故鄉—七家灣溪大甲溪上游羅葉尾溪大甲溪上游羅葉尾溪雪霸國家公園管理處武陵管理站主任廖林彥在分享臺灣櫻花鉤吻鮭復育放流的經驗雪霸國家公園管理處武陵管理站主任廖林彥分享臺灣櫻花鉤吻鮭復育放流的經驗

  • 臺灣國寶魚櫻花鉤吻鮭(雪霸國家公園管理處提供/吳誌堂拍攝)

    臺灣國寶魚櫻花鉤吻鮭(雪霸國家公園管理處提供/吳誌堂拍攝)

  • 櫻花鉤吻鮭的故鄉—七家灣溪

    櫻花鉤吻鮭的故鄉—七家灣溪

  • 大甲溪上游羅葉尾溪

    大甲溪上游羅葉尾溪

  • 大甲溪上游羅葉尾溪
  • 雪霸國家公園管理處武陵管理站主任廖林彥在分享臺灣櫻花鉤吻鮭復育放流的經驗

    雪霸國家公園管理處武陵管理站主任廖林彥分享臺灣櫻花鉤吻鮭復育放流的經驗

慈心基金會以植樹專業恢復森川原始健康面貌 提供環境生態穩定韌性的力量

慈心基金會種樹總監程禮怡說明,近年氣候變遷問題嚴重,乾旱造成德基水庫水位歷史新低。與此同時,廣於廢耕地植樹的七家灣溪,不但能使溪流水溫保持在攝氏 17 度,且水位卻仍維持一定程度。這也看到更多植樹涵養水源的作為,在面臨氣候變遷的衝擊時,能夠為高山溪流的生態增加其韌性。

程禮怡進一步說明,因退輔會武陵農場,近年經營重點由傳統慣行農業的溫帶水果生產,轉型為生態觀光為主,因此慈心種樹團隊於武陵農場提供廢耕地 11.27 公頃進行植樹;樹種選擇則結合林務局造林諮詢及樹苗提供,在重視生態的前提下,其中接近遊客面的區域,種植在地秋冬紅葉樹種,如:青楓、臺灣紅榨槭,或是春天盛開的霧社櫻,同時也創造出遊憩價值;而遊客無法抵達的區域,則完全以生態為重,種植森氏櫟、山桐子、臺灣蘋果等,提供果實與在地野生動物分享。另外種植臺灣杉、雲杉等高山常綠大喬木,把在地針闊葉混和的森林原貌,重新帶回武陵農場,與在此的人們及野生動物共榮共存。

慈心「櫻花鉤吻鮭棲地復育造林」計畫預計於 111 年,完成近 2 萬棵樹木種植,並維養三年。廢耕地因過去農耕需求,曾多年施用生石灰,使原本應為弱酸性 (PH6.5) 土壤的土地呈現鹼性 (>PH7.5)。慈心種樹團隊為提升地力、調整土壤環境,以偏酸性泥炭土混合酸性有機肥,並施用有益菌,搭配水寶盆的持續供水,使樹苗在成長之初,有較佳的生育環境,另外同時整合了多名取得國際樹藝學會 ISA 執照的認證樹藝師、專業植樹工班及定期巡檢的作業,以強化後續護樹的積極作為。

慈心種樹總監程禮怡在「植樹造林,復育回鮭」啟動儀式上,使用水寶盆植樹,為樹苗提供良好的生長環境慈心種樹總監程禮怡使用水寶盆植樹,為樹苗提供良好的生長環境慈心種樹團隊「櫻花鉤吻鮭棲地復育造林」計畫將種植山桐子等具生態意義的樹種,恢復在地針闊葉混和的森林原貌慈心種樹團隊將種植山桐子等具生態意義的樹種,恢復在地針闊葉混和的森林原貌慈心種樹團隊啟動「櫻花鉤吻鮭棲地復育造林」計畫,預計於111年種植近二萬棵樹,恢復國寶魚棲地的生態體系慈心種樹團隊預計於111年種植近二萬棵樹,恢復國寶魚棲地的生態體系

建構復育櫻花鉤吻鮭的永續願景 健全森川里海自然生態網絡

慈心基金會執行長蘇慕容表示,基金會以尊重自然大地的本懷,長期尋求與所有生命的和諧共處之道,認知森林是乘載人與萬物相互依存的福祉。因此,基金會期盼在武陵農場提供的土地廣植樹木,串連整個大甲溪上游,在該地區各公部門與民間的共同願景中,以夥伴關係的力量,恢復國寶魚完整的健康生態體系,建構櫻花鉤吻鮭復育的永續願景。

這項艱鉅的復育工程,慈心基金會除藉由本次所有公部門攜手合作外,更需要廣大的社會資源的支持。本次,和泰汽車延續多年來支持種樹與生態教育的支持,更將目光投注於植樹的創新關懷國土議題;今年,和泰繼續與慈心合作,自「一車一樹植樹專案」第 50 萬棵樹起,進一步來到大甲溪上游的武陵地區,守護櫻花鉤吻鮭的棲地。基金會期望恢復並健全森川里海的自然生態網絡,並帶動更多企業及團體實踐社會責任,保留臺灣珍貴的自然生態文化資產。

9 月 23 日「復育回鮭」啟動儀式特別由退輔會副主委陳曉明、林務局局長林華慶、雪霸國家公園管理處處長張維銓、內政部營建署主任秘書王東永、和泰汽車本部長劉傳宏,以及慈心基金會執行長蘇慕容等蒞臨。同時藉由來賓以植樹儀式,在山河大地的見證下,共同種下代表國土關懷新里程,以及臺灣櫻花鉤吻鮭棲地生態復育的希望之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