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大師是這樣的一個悲、智、力總集合體,我們至誠懇切的啟白,祈求他來加持,以這樣的心情持頌密集嘛,意義就完全不一樣了。
一、密集嘛的由來與殊勝
結尊仁達瓦是宗喀巴大師所有上師中,對大師影響最大、最深遠的無比恩師,宗大師最初獲得中觀、因明之理,主要由仁達瓦傳授,因此大師奉他為「根本上師」。有一次,當結尊仁達瓦抵達前藏時,大師前往迎接,見面獻上「哈達」後,立刻在呈上偈頌,讚嘆結尊仁達瓦。云:
無可思大悲藏眼觀視,無垢智主師利微妙音,
無餘群隊魔滅唯密主,雪嶺聖賢頂巖仁達瓦,
宣奴羅追蓮足下祈禱。
結尊仁達瓦看了,謙讓未遑地說:「我無此功德,不敢當,這一偈頌你倒可以當之而無愧。」
於是結尊仁達瓦將原頌末二句更易人名,改成讚嘆宗喀巴大師。頌云:
無可思大悲藏眼觀視(米咩杰位得遷尖瑞錫),
無垢智主師利微妙音(集咩堪北汪波蔣悲揚),
無餘群隊魔滅唯密主(都繃麻呂炯杰桑威達),
雪嶺聖賢頂巖宗喀巴(崗尖客北竹尖宗喀巴),
善慧稱揚蓮足下祈禱(洛桑札北霞喇受哇得)。
後來大師的弟子,又請示大師是否能以此頌讚嘆他,經大師許可後,乃根據此頌造祈禱文之儀軌。
此偈頌的意義,第一句是讚嘆大悲藏觀世音菩薩的功德,第二句是讚嘆空慧聚文殊師利菩薩的功德,第三句是讚嘆密主金剛手菩薩的功德,第四句是說聖宗喀巴大師具足三尊菩薩之所有功德,第五句是說持誦的人在大師的足下祈禱。如今請求宗喀巴大師加持,令我也能同樣成就如是功德。
此五句頌係三部主合一之陀羅尼,又是宗喀巴大師自己所造。修持這祈禱頌,即總括智、仁、勇三位本尊的一切功德,所以感應特別快速,不但能廣開智慧,而且尚能降諸魔障。
過去西藏有一位大喇嘛,在雪山中修行時,山前有一戶人家,正遭受貝哈爾魔的作祟。這戶人家因不堪其擾,遂延請許多高人前來驅治,但都沒有效果。有一天,村中有一位牧童無意中來到大喇嘛修行的地方,於是將村中所發生的事情告訴了大喇嘛。大喇嘛聽了,送給牧童一雙加持過的鞋子,和一串加持過的念珠;並吩咐他,當魔進入屋子時,將鞋子放在大門的兩旁,念珠則散置在四面牆壁空隙的地方。當天晚上,牧童見魔進入被害者的屋子後,立即遵照大喇嘛所指示的方法去做。剎那間,貝哈爾魔看到自己的四周,佈滿了無量金剛護法神,大門口又有金剛手菩薩守護著,因此感到非常惶恐。這時,大喇嘛已隨之而至,貝哈爾魔遂跪求大喇嘛,請喇嘛放他一條生路。大喇嘛回答說:「放你可以,不過你必須遵守我的約定。」
大喇嘛要貝哈爾魔以後遵守不再擾人的戒律,但魔以祟人為生,如果今後不再擾人,必定斷其生路,因此不肯。大喇嘛要貝哈爾魔今後不擾亂誦「宗喀巴大師祈禱文」的人,他也不肯。因為康藏地方,幾乎沒有人不誦此頌,如果遵守此戒律,就和遵守今後不再擾人的戒律一樣。最後大喇嘛要他遵守不要擾亂誦「宗喀巴大師祈禱文」一百零八遍的人的戒律,貝哈爾魔這才欣然答應。
貝哈爾魔非常凶猛,威力無比,此魔不敢為祟,其他的魔就更不用說了。西藏地方,修行人若稍有上進,或將成就,貝哈爾魔必乘隙為祟,因此「宗喀巴大師祈禱文」徧行於康藏中。凡修持「宗喀巴大師祈禱文」的人,都能得到宗喀巴大師的特別加持,消除一切魔障,圓滿福慧資糧,快速成就佛道。
二、誦密集嘛意樂(一):至誠恭敬,念大師恩
當我們唱誦密集嘛的時候,內心要至誠恭敬。這些旋律有非常特別的意義,不知不覺你會受它的樂音撫順,不知不覺也策發我們神聖莊嚴的心情,所以旋律本身有無比的功效。
世尊用色聲香味觸法來說法,我們以前只用語言文字來學習,但是如果了解了法義,一樣可以用其他的方法來提升,這個音樂就是針對我們的耳根,一方面讓大師的加持透過旋律流進心中,另一方面讓我們憶念大師的功德。
大師的悲代表十方一切諸佛的悲心,無遠弗屆,涵蓋無窮;他的智慧代表十方一切諸佛的智慧;他也代表十方一切諸佛的神力。大師是這樣的一個悲、智、力總集合體,我們至誠懇切的啟白,祈求他來加持,以這樣的心情讚頌密集嘛,意義就完全不一樣了。為什麼每次讚頌時,「密集嘛」放在第一?因為這是我們的根本。大師到世間來,把最圓滿的教法賜給我們,使我們領會到諸佛的慈悲,也體會到生命的價值。
我們在憶念大師的「密集嘛」時,因為學了大師的法,對大師有非常深的懷念,這個懷念,到底來自什麼?以你個人的受用,你想到什麼?這都跟觀功念恩相關的。當你受了恩,你對他有很深層的繫念,這是為什麼唱到這裡自然會感動的原因。
日常老和尚開示於2001年12月
摘錄自福智之聲第122期
三、誦密集嘛意樂(二):思惟佛法價值,發願效學大師
師父曾在帶領大家唱誦密集嘛時開示:「我建議各位念密集嘛前想想:佛法對我們有哪些價值?想想它的珍貴之後,以仰望的心情,祈求宗大師父子三尊再來。」
生處五濁惡世,人人有諸多苦惱,易怨天尤人,師父勸勉我們,遇種種不如意時,當皈依祈求世尊的救護,則苦難漸減,若怨天尤人唯苦上加苦。更進一步,我們當藉此發願效學世尊、大師,自利利人、究竟離苦得樂。
(摘錄自福智之聲第115-116期,日常老和尚開示於2001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