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期福聲

關鍵字搜尋

憶師恩法會|共好,全球上線挑戰上限——後製面面俱到,就為給你最好

  金秋十月的最後週休二日,早上八點半的南京東路,車水馬龍。在光復北路的轉角附近,一群人拾級而上,參加「線上」憶師恩法會。(編按:本文情境部分為台北學苑苑本部「採樣」。)

百樣態一樣情

  八點四十分,法會即將開始。有些人在做聽聞前行,有些人在吃早餐,有些人滑著手機。紅塵俗事與佛國淨土的邊界,你退我進,你進我退,像華爾滋舞步一樣進退迴旋......。

  距離第一場「實體」憶師恩法會已經過了十四天,現場盛況早在善友間口耳相傳。大家都知道「法會中所變心力,暗中獨思難得生起」,但因為工作、家庭等種種因緣際會之下,只得選擇規模較小,且無外環道布置等情境氛圍的線上法會。(編按:此線上法會有別於疫情期間各自在家參與,而是學員齊聚教室定點上線觀看。)

  凝視著電視螢幕的當機眾,有的是才參加過實體法會,因為深受感動,特地再來重溫串習。當然更多的是無法親至林口體育館參與的學員,他們臉上流露出雀躍與期盼,企盼著能迎向師心、納受加持。還有一類是實體法會的工作人員與義工們,在謙卑服務大眾、確保一切完備之後,沉靜心續,來到學分苑教室展開自己與師長的正行法宴。

正法宴潤群生

  隨著引磬聲響,維那法師澄澈渾厚的《心經》念誦聲起,散亂的心漸漸收攝。真如老師帶著大家照法鏡,將《修心八偈》中「我於一切諸有情,視之猶勝如意寶」的所破講得栩栩如生。

  望著聽著,臺下學員隔著長條桌,面面相覷,噗哧一笑。這一笑,化解了尷尬和羞赧。因為大多數人對朋友尚且三天兩頭翻臉,和朗日塘巴尊者的境界相去甚遠。無妨,「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只要待在廣論班這座大蓮花池裡,終究有一天到達尊者的境界。

  拍著擊著,鼓動的雙掌反映熱烈的踴動之心,為影片中博得亮眼成績的事業體、為放棄享樂投身師長志業的全兼職義工、為克服老病苦仍精進不退的學員、為每一位堅持學法的人,大聲喝采。

  唱著和著,〈護法讚〉澎湃、〈梵文四皈依〉謙卑;〈藍星淚〉和〈雪落〉更是喚起柔情和勇悍,大眾莫不為之動容。彷彿來自遠古諸佛菩薩的悲智力,藉由師長讚頌化做字字句句的傳遞,煩惱平息了,而眼眶微濕了。

後製超乎想像

  一天的法會很快接近尾聲,每個人臉上的表情都柔和許多,與讚頌唱和的音聲,越來越投入、越來越相應。而這一切,全賴幕後團隊的周延準備!

  看似僅須將實況「錄製」、「重播」的線上饗宴,實際上讓先前投入實體法會的多媒體工作團隊,整整連軸轉了十餘天,爭分奪秒地「後製」影檔。

  首先,選出三天實體法會的錄製檔案中,整體表現最好、完成度最高的版本,然後針對聲音、影像分別後製:

  「聲音後製」,實況現場為了讓每一個角落的聽聞呈現出最佳效果,以及避免聲音回受,音控師完全是根據現場情況做比例分配;然而線上法會是在教室採用電視播放,教室沒有體育館大空間的回音,必須把一些實體現場覺得自然的回音加以抑制;反之,還要把現場的氣氛,諸如掌聲、觀眾合唱音等放入;把線上不需要的供燈說明刪除,講說者的唇齒音修正;以及把現場收錄的樂器音量依樂譜正確修正等等,因此必須將原本的多軌錄音,重新進行調校。

  「影像後製」,實體法會的舞臺後方擁有三個大螢幕,表演者在背景視覺變化與上方燈光烘托下,演出更顯風格,即便座位或聲光未臻理想,觀眾也可在現場氛圍下自動腦補;然而線上法會僅能用一台電視螢幕來呈現,如果一直都是表演者的特寫或是全景畫面,則顯單調或造成主體太小看不清楚,因此團隊還特地將精緻的背景畫面,虛化疊加到表演者的前方,增加觀看時的活潑度。

  除此,還有「貼心服務」——有與實體觀眾互動、卻不符合線上觀者的環節、字句也都一一剪輯,讓線上學員不會覺得只是在看別人已經看過、且無參與感的「重播」。上字幕更是得「到位服務」——各國憶師恩法會的舉辦時間不同,必須一波波地搶在時限前,代換為該國的文字。

藝文多媒體出勤,隨時調校、應變,既確保實體法會順利播放,也把關錄製品質,為之後的線上法會做準備

藝文多媒體出勤,隨時調校、應變,既確保實體法會順利播放,也把關錄製品質,為之後的線上法會做準備

多媒體方便門

  疫情期間線上法會播放的畫面是在攝影棚錄製的,拜科技之賜,棚錄效果幾可隨心所欲;然而,重返實體舞臺,直播想達到這般或唯美或幻化的質感,挑戰著實不小。藝文多媒體沒以「3D 變 2D」為由降低標準、走回頭路,正因為這股堅持超越的精神,而有了今年從棚錄返回實體,從實體轉成線上,都是令人驚豔的視聽饗宴——這一切,只為給大家最好的!

  可不是嗎?精緻的畫面,現場 LED 聯屏螢幕的效果,轉化到各教室的小電視放映也絲毫不遜色。幕後人員焚膏繼晷的付出,讓線上憶師恩的燈光、音效都處於令聞法者身歷其境的狀態。

  感動之中,夾雜著零到三歲嬰幼兒的嬉鬧聲。原來是大會慈悲,加開了親子場,讓有小小孩的家庭參與線上法會。既能維持實體法會的聞法品質,又能讓平日照顧小小孩已經非常辛苦的父母們有自我提升的機會。

  線上法會可謂是「廣開方便之門,接引趣入佛地」,但願大眾能夠珍惜這個方便,因緣和合之時,往實體法會跨一步!

如何將現場的燈光、音效、三面螢幕等,完美融合轉化到教室的電視螢幕,全賴團隊反覆不斷地後製調整

 

全文收錄於 第 246 期 62 ~ 67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