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期福聲

關鍵字搜尋

赤山巖走一回

◆高雄 周謀興

初秋的九月天,暑熱漸消,氣候宜人,正是踏青郊遊的好時節。福圓系列中油、圓明寺及鳳山各廣論研討班,選定了九月二十三日這天,合辦一場赤山巖農場參訪及屏東賽嘉樂園聯誼活動,約近百位廣論學員和眷屬熱烈參加,兩部遊覽車浩浩蕩蕩、熱熱鬧鬧地展開一天頗富教育意義的有機農場知性之旅。

開往屏東縣萬丹鄉赤山巖農場的車程約一個鐘頭,在車上放映「尋找生機」記錄短片,提醒人們農藥和化學肥料是殘害自然生態環境和破壞農地土壤的殺手,而挽救大地的生機必須仰賴有機農耕理念的實踐,使車上的學員和眷屬對有機農作有了初步的認識。在看完教學影片有獎徵答的熱鬧搶答氣氛中,遊覽車不知不覺地抵達赤山巖農場,此刻親自體認「尋找生機」的活動正式上場了。

大伙們分成四組井然有序進入農場,三甲面積寬闊的綠色大地映入眼簾,成群半空翱翔的候鳥列隊歡叫,不知名的蟲兒們吱吱喳喳交鳴著清亮的聲韻,翠綠的遠山含笑,田園美麗的風光,混和著芳郁撲鼻的野花綠草香,農場原始大自然的生命都在歡迎這群嬌嫩的城市人走入它們的世界。

參觀蓮花園時,放眼望去一大片美麗盛開的蓮花海,宛如莊嚴清淨的佛世界,大伙們驚嘆不已,經義工詳細解說蓮花的特殊生態及經濟價值後,大伙們才體會到,有機蓮花栽種成功,真是農友們耐心和智慧的結晶。走入芒果林時,蒼鬱挺拔的「金煌」芒果樹,迎風搖曳,有機芒果雖然尚未到開花結果的季節,卻可見其枝葉非常茂盛,將會有好收成,黃啟泉一句「照顧有機芒果樹要比照顧人還要細心用心。」道盡有機芒果的難能可貴與耕耘過程的艱辛。來到玉米田時,整片亭亭玉立的玉米株兒,隨風浪動,成穗的碩大玉米已可採收,擔任解說員的義工,當場摘下玉米筍,分送大伙生吃品嚐,真是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小朋友們更好奇的問:「為什麼玉米會長鬍鬚?」引起輕鬆悠閒的互動問答。最後參觀芋頭地時,眼見矮矮壯壯芋頭莖遍佈廣大的有機田,解說員提議:「同樣一分地,有機芋頭比一般芋頭少三倍的產量,能夠順利收成,可謂彌足珍貴,此時正好有一塊芋頭田可以採收,歡迎大家親自下田挖芋頭。」於是大伙們紛紛下田,感受大自然豐碩的成果。

分組參觀活動結束後,大家集合在大榕樹下,整片樹蔭足以容納所有來賓,此時隨意就座,享用冰紅茶、水果,還有當場削皮的有機甘蔗,是該農場栽種的。休息當中,特別邀請李春生夫婦及黃啟泉先生述說歷年來耕耘赤山巖農場的種種困難和艱辛,愈挫愈勇,完全憑著對師父慈心事業理念的信心熬過來,雖然辛苦,卻無怨無悔,甘之如飴,再苦也要繼續撐下去,句句感人肺腑。李春生說:「農場土地的雜草從不使用殺草劑,完全都是靠人工除草,也曾被鄰居揶揄過,但仍不為所動,繼續堅持不變,除草時流下的汗水常裝滿兩隻雨鞋。」大家聽得太感動了,全場報以熱烈的鼓勵掌聲。

時近晌午,告別了赤山巖農場,經過約一小時的車程抵達賽嘉樂園,它是一個佔地廣闊的森林公園,園區內有森林露營區、森林步道區、體能訓練遊樂區等設施。大家集合在森林露營區後,開始享用午餐。午餐後,各班展開自由聯誼活動,大人們三五成群聚在一起,互相交換生命成長的心得,小孩們亦成群結伴跑去體能訓練遊樂區玩耍。遠離都市生活的喧囂,暫拋世俗繁忙的雜務,讓身心放鬆在大自然的懷抱裏。

賦歸途中,大家談起這次活動的感受,普遍認為,吸收了許多有機農耕的知識,又親身目睹體驗有機農場種種鮮為人知的辛苦耕耘過程,對有機農產品更有信心購買;並了解到活動所注重的是心靈上的提升,物質上的使用以簡樸和環保為原則,而且對大地生命和自然生態的保護不遺餘力,和以往參加的休閒旅遊只注重感官上的吃喝玩樂的確完全不同,很希望能常以這樣知性之旅的方式聯誼,非常期盼下次再相會。

全文收錄於 第 121 期 38 ~ 41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