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上十九班 慧淨
當父親極痛苦時,便提醒他要念聖號,他說:「哎!痛的時候,就忘了念。」這不正是告訴我們,平常若不努力用功,學習提起正念,怎麼有把握在臨終碰上痛苦時心不渙散呢!
滿懷欣喜地隨著請法團順利歸來,依舊沈浸在法雨甘露之中;踏進家門聽到的第一句話卻是:「爸爸住院了!」怎麼會呢?半個月前他只說胃不舒服而已呀!「已經一個星期無法進食了。」這個消息更令我震撼,那豈不是在我前腳剛跨出家門,他老人家就開始鬧病了?而我們都沒發覺有這麼嚴重呀!在印度請法時,還那麼殷切地祈求佛菩薩加被,讓沒學佛的父親能具足因緣,早日學習圓滿教法。然而時間一下子變得這麼急迫,這就是佛菩薩給我的回答嗎?或是對我宣示無常的教法?
檢查報告出來,父親患的是少見的膽管癌,並且已是無法切除,醫生吩咐說:「回家療養吧!他愛吃什麼,就給他吃什麼!」這無異於死刑的宣判,給家人徹底的失去希望,既不能延長他的生命,也不能減輕他的痛苦,醫生冷然的用「吃」,給予父親人生最後的滿足;但是父親已經吃不下任何東西了呀!眼見父親以一天一公斤的速度瘦下來,生命的焰火在業風吹襲下閃爍不定,父親兀不自覺,他期待找出病因,然後借助發達的醫療技術,解決讓他厭煩的病痛。
隱瞞病情 暫時安心
家人處理的方式是隱瞞,這樣才能免除心中的恐懼,於是送父親回家的理由是:「身體太瘦了,回家養胖一點,再過來開刀。」面對這個境,我清楚明白,眼前第一步只能先這樣做,也體會到佛法及生命無限的概念多可貴。現在最重要的事,就是如何把握關鍵時刻讓父親接受生命無常,坦然面對這一生即將消逝的事實;並且了解生命也是無限的,好好把握有限的時間,努力的祈求下一世得生善道。但這些觀念怎麼移植到父親的腦中呢?他現在滿腦子想的看醫生、吃藥,恢復健康,只能讓他一時安心,卻不能對他真正有幫助。我該怎麼辦?我好著急好著急。
當父親回家中療養,我過去在福智關懷班上課,所學到的簡易護理技巧,這時完全派上用場,諸如翻身、調整姿勢、活動關節、使用墊枕……,可以說該注意、能注意的地方都做到了,不致完全不知所措,讓病人受苦,這身體上的舒適可以說做到了,自己心中也差堪告慰。但是心態上的扭轉,卻因顧忌父親會起煩惱,而遲遲不敢輕舉妄動。
這時有一位與家人熟識的同修──林艷秋師姐適時的伸出援手,藉著探視、關懷,漸漸透露病情以及提到祈求加持的必要。師姐善巧的利用數年前,日本神戶大地震發生後的一個故事引導父親:有一女子被埋在瓦礫中長達十餘日才被救出,簡直是一個奇蹟,據說她在一片漆黑中,就是不停的祈求觀音菩薩救助,因此每天感覺到好像有蓮瓣滴下甘露來餵食她,她的生命才得以延續下來。恰巧這一則新聞父親看過,也有很深印象,因此生起信心,願意開始祈求觀音菩薩加持。
善巧關懷 祈求加持
林師姐再進一步告訴父親:「老一輩的人提到死亡都說成『過身』,就是從這個壞掉的身體換到一個新的身體去;現在有觀音菩薩加持,更加上您這一生為人正直、樂於助人,受到無數鄰里朋友的誇讚,一定可以換一個好身體,再來繼續做善事。」在這一連串的引導下,父親的手很明顯的從初期緊抓著病床欄杆,到後來慢慢的放鬆了,他專心的誦觀音聖號。
臨終念佛 安詳往生
父親往生的前二天,第一度病危,幾位同修前來助念三個小時,眼見已無法出聲的父親,手腳依然隨著聖號打著拍子,此時我心中對師長、三寶生起無比的感恩。次日,父親迴光返照,很清楚的交代了後事,這一夜就由我和林師姐用觀音聖號陪著他走人生最後一段路程。??當父親極度痛苦時,便提醒他要念聖號,他說:「哎!痛的時候,就忘了念。」這不正是告訴我們,平常若不努力用功,學習提起正念,怎麼有把握在臨終碰上痛苦時心不渙散呢!在陣陣疼痛襲擊下,父親會說:「不知何時這痛才會停止?」父親很辛苦的對抗疼痛,幸好他沒有起瞋心,他看待它會來也會去,這真是一課:「業未受盡,無法脫苦」的教授。
父親吞下摩尼丸不久,稍稍平靜下來,不時跟著聖號節奏輕敲床沿,此刻我腦中浮現的是在印度大昭寺繞塔時,祈求法王加持的景象,達隆沙拉海拔二千公尺的天空是那樣的澄淨。翌晨,父親請大姐為他淨身後,輕輕說兩聲:「我要休息了。」就安詳的捨報了。
助念十二小時後更衣,父親的身體一直很柔軟。在往生前後三天之間,父親所示現出來的徵象,都讓親友真真實實地感受到師長、三寶的功德不可思議。
處理後事 面對挑戰
接著辦理喪葬事宜,也是一個極大的挑戰,紛至沓來的意見,五花八門的排場,是一般民俗牢不可破的觀念,加上喪家對死者往往有「最後一次」的慷慨,不知不覺中把喪儀弄得浮華而無用處,雖然家人對廣論團體已生起信心,接受佛化儀式,但是全然用誦經為主軸,實難以杜眾多親友悠悠之口,為了不讓他們起煩惱,還是保留了家祭和公祭,應酬式的弔辭則敬謝不敏。
回顧這一個半月來,發現自己是毫無能力的,所有的力量都來自於師法友,從住院關懷、往生助念、誦經回向,有許許多多同修熱心的前來幫忙,自己也時常和台北學苑保持聯繫,請示如何處理問題,實在太感謝大家,以及感恩師長的帶領。祈願自己往後好好實踐法人事業,師長所給予我們集聚資糧的方便;並且祈願父親能得暇滿身,得傳承師長攝受,將來也能回到鳳山寺來。
全文收錄於 第 89 期 63 ~ 66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