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室
自從古早的農業社會開始,人類就懂得利用有機肥,以增加土壤中的「有機質」,使得土壤更肥沃。所謂有機肥,是指來自動物或是植物的固體廢棄物,經過一段「腐熟」的過程,加到土壤中,變成植物生長所需要的肥料。人類運用有機肥的歷史,可以說和農業史差不多久遠。
古時候,最常用來製造有機肥的材料,是農家現有的牛、羊、豬等牲畜的糞便,再和一些農作物的副產品,例如稻殼、豆渣、稻桿等加以混合。這些剛混好的有機質雖然營養豐富,卻由於化學結構還太複雜,植物體並不能立刻加以利用,必須經過進一步的「腐熟」過程。
農夫接著把這些有機質堆放、覆蓋,讓它自然腐敗分解成為較小的化學分子,同時也產生大量的熱,再經過反覆的翻攪、曝曬之後,才把它施用到田間。這些經過腐熟的有機肥,由於熱量已經散發,故不會燒傷植物的根系;並且,土壤粒子包覆著這些有機肥,可以形成蓬鬆又柔細的結構,透氣性和保水性都很好,有利於土壤中微生物的活動。微生物於是把有機質再進一步分解成為更小的「水溶性無機鹽類」。這些分子結構很小的水溶性鹽類,才是植物根部所要吸收的養分。
可以製造有機肥的材料還包括魚骨粉、海鳥糞便、海藻、泥煤,以及廚餘堆肥等。它們的種類雖然不同,但是都來自動、植物體,也都含有氮、磷、鉀等植物生長的基本要素。還有人刻意栽培某些生長快速的豆科植物或是牧草,直接把這些綠色植株翻埋到田裡,經過一段時間之後,再栽種作物;這樣的有機肥則稱為「綠肥」。
天然有機肥的製造過程少則幾個月,長達半年。二次大戰以後,人工合成的化學肥料發明了,迅即壓倒性的取代了有機肥料。各種不同成分的「化學肥料」,含有各種高濃度的水溶性鹽類,可以選擇性地提供作物所缺的養份,就像人們服用各種高單位營養藥丸一樣,既快速又有效。然而,化學肥料被大量使用之後,卻又帶來了農業的新危機。新的危機是什麼,讓我們下一次再討論吧!
全文收錄於 第 72 期 45 ~ 46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