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期間,許多同修將子弟送到培根班上課,德育課程為主,輔以讀經、善行點滴,一個月期間,童言童語,熱鬧滾滾。
也許有人會問,一個月能讓孩子變化多少?不要懷疑,有佛法內涵的教學效果,硬是不同。以下便是培根班指導老師們,看著學生變化的點點滴滴,很日常,也很溫馨!
今天不看「一休和尚」 ※魏祺庭
爸爸說定衡禮拜六可以看電視看得很晚,禮拜天可以很晚起床,定衡好高興。
有一個禮拜六晚上,定衡知道隔天爸媽要去參加葬禮,很早就得出門,所以早早就準備睡覺,於是就決定不看「一休和尚」,早點進房間和爸爸一起睡覺。
睡沒多久,爸爸突然聽到一陣很奇怪的聲音,打開電燈發現定衡抓著被子,一副很痛苦的表情,追問之下才知道他是想看一休和尚,爸爸馬上說:「那你就去看啊!」但定衡說:「不行,這樣會影響你們!」爸爸告訴他沒有關係,並且催他去看,結果定衡就是不要去看,跟爸爸僵了一陣子,後來眼淚就掉下來,悶在被子裏哭,這樣折騰了一小時多才睡著。隔天定衡真的比平常早起,沒有影響爸爸出門。
老師知道這件事以後說:「我們大人有時真的很想輕鬆一下時,也都很難做到像定衡這樣克制自己,常常容易放縱自己,隨習氣而轉。定衡小小年紀,卻能真心為了爸爸媽媽,願意去調伏自己,真的好棒。」那天,老師把定衡的事跟全班分享時,定衡眼眶紅了,原因是他說很不好意思,後來他還補充說那天他雖然一直哭,可是後來心裡很高興,那種喜悅的感覺真的很棒。
吃飯進步了 ※黃慈賢
伯杰今年三年級,是個愛做善事的小孩,中午吃完飯就會主動去幫法味餐廳大寮阿姨洗好大的鍋子,大家誇他,他就很開心,發願下次還要去洗,結果第二次到大寮時發現鍋子已被人家洗了,就很失望,跟媽媽吵,還在那裡生悶氣。伯杰有善的一面,也有他固執的一面。
在班上,只要一件事他參與不進去,就會放棄,老師勸他都沒用。培根班剛開始,吃飯的時候,眼看大家都吃完了,他還沒什麼進展,就開始抱怨「這個不好吃」,「那個不好吃」,「不要吃」,開始拗起來。結果沒想到,他碰到的是一群不理他的老師,班上照顧他們的阿姨也是一樣的態度,甚至有的小朋友明確地告訴他:「哭也沒用。」
另一個小孩旭輝那時也是不想吃飯,大家都吃完時他就開始哭,當看到一個熟悉的老師,便用期盼的眼光求救,一副「我可不可以不要吃」、「你可不可以幫我吃」的模樣,可是大家都不理他,只告訴他:「好乖,趕快吃,吃完才可以離開」。同班的林鶴好心告訴他:「哭完以後也是要吃,你還是吃吧!」旭輝當時卻一直無助的哭。大家都去忙各人的事,沒想到最後聽阿姨說,他不但把飯吃光,而且還喝了兩碗綠豆湯。
其實,第一天吃飯很多孩子都拗,有的哭、有的吵、有的用賴皮的;老師們就出一招「沒看到」,大家同一陣線:「不可以退菜,吃完才可以離開。」阿姨也在一旁助陣說:「你什麼時候吃完,阿姨就陪你到什麼時候。」因為阿姨知道孩子的飯量,會給他們正常飯量再加多一點點,所以小孩子如果不吃,大部分都是由於平常習氣的緣故。
有次露營,早餐吃三明治,人家已經吃完了,只有伯杰才吃一、二口,他的解決方法是把三明治放在那裡,等待有人幫忙拿走,幫他吃掉。結果這一群老師很忙,只安撫他:「好,在這裡慢慢吃。我們在那邊集合,你就拿張小椅子坐在帳篷前面繼續吃。」
伯杰乖乖的拿著一塊麵包,一杯開水,孤單的坐在那裡,咬一口東看看西看看,沒人理他,再咬一口又東看看西看看,老師都繼續忙他們的事,還是沒有人理他,就這樣咬著,咬著,不知不覺咬到只剩一點點時,他看到剩下的是麵包皮,總算吃完了,就把皮丟到地上去。
這時有趣的畫面出現了,有些家裡麵包皮是可以不用吃的,可是在培根班大家都很惜福,全部都要吃。這時不知情的彭爸爸走過,看到地上的麵包就撿起來交給老師,伯杰也走過來說要喝水,於是老師把麵包皮上的小石子挑掉,等伯杰喝水回來,交給他說:「看彭爸爸對你多好,上面的石頭也撿乾淨了,好棒,你趕快把它吃掉,就可以跟大家一起去玩了,一直坐在這裡好可憐,對不對?」伯杰點點頭說:「我知道。」接回麵包皮在「沒法度」的情況下,勉強把它「k」光了。完成這件「大事」之後,他又是個快樂的小孩,參與活動去了。
隔天媽媽陪他上學的路上,問他:「伯杰,培根班結束後,有個心得分享的時間,你這段日子有沒有什麼心得?」伯杰眼睛一瞪,想了一下說:「我吃飯進步了。」
孩子打敗魔鬼 ※宋松錦
今天早上,連續讀經十五分鐘以後,孩子們就沒力,快要撐不下去了。老師們就跟他們講:「你們頭上有個魔鬼和一個天使哦!你們有沒有聽到,現在魔鬼已經跑出來跟你說話了:『休息吧!累了,喉嚨好渴,該休息了。』」老師接著勉勵大家:「不行,一定要把他們打敗,大家繼續努力!」於是孩子們繼續努力的念。
兩分鐘之後,智寧過來跟老師講:「老師,他好厲害,我打不贏他,怎麼辦?」老師說:「你一定要打敗他,加油!老師給你加持。」說著,就在他頭上叩了幾聲,然後問他:「你有沒有信心?」叫他出聲回答,他說:「沒有。」再問:「你有沒有信心?」他勉強說:「有一點點。」老師再追問:「有沒有信心?」「有!」「喊!再大聲一點。」這回智寧大聲說:「有!」果然他回到座位之後,就努力背,一直背到下課,足足背了大約二十分鐘。
這時,如果老師用領讀的方式,孩子反而會散亂,所以今天老師沒有領讀,採用的妙招是「不准問,不准找老師,只要背」,背完一段再加一段。其實老師的態度很要緊,老師堅持,孩子就只好跟著走。有一些孩子毛毛躁躁的,背不到兩句就要找老師,看他是否背熟可以跳格得獎勵,不但自己撐的時間不久,還會影響別人,全班一起讀經的效果非常好,尤其在撐的過程,當大家心力都很強時,那些本來懶洋洋帶不動的小朋友,都可以漸漸被拉起來,在這樣的環境中學習氣氛真好。
讓老師快樂一下 ※魏祺庭
今天低年級的小朋友不太乖,惹得我有點心情不好,最後一堂導師時間,我跟他們說:「老師今天心情不太好,你們有沒有人想講什麼話?讓老師快樂一下。」然後把麥克風放在講台上,走到教室後面去等待。
我先請林鶴到前面去,結果他站在那邊不知道要做什麼,我就說:「要用心去想,想一想老師怎麼樣才會快樂?想怎麼體貼老師的心,老師到底要的是什麼?」看到大家沒有動靜,我說:「三年級的大哥哥大姐姐有沒有人要去幫林鶴的?」結果修皜點點頭,正經地走到台前去,然後出人意料的從教室的一頭衝到另外一頭,做出各種奇怪的表情和動作,像耍猴子,逗得大家笑成一團,我看他那麼用心,就鼓勵他:「我知道你很努力想要老師快樂,可是老師要的真的是這個嗎?」我再問全班:「還有沒有人知道老師要的是什麼?」
修皜表情凝重的回去後,于萱上台去說:「讀經要很認真,上課要很認真,要先舉手才發言,下課不可和別人在教室跑來跑去、打架吵架……這些。」講完,大家就自動為她鼓掌,我說:「對!老師希望的是這個,還有沒有人能講得更具體呢?大家想一想。」這時于萱大聲回答:「要擦福智面霜。」(就是面帶笑容進入教室),全班都開心地笑了。
後來,我突然想到范兢文有個很好的例子,可以分享出來,可是她平常很文靜,不可能主動上台講話,就邀請她說:「記不記得剛剛下課,老師說你做了一件讓老師很快樂的事,請你現在上去講給大家聽。」這時全班期待地看著她,大概猶豫了五秒鐘,她走上台去,非常有條理的講出來:「上課時林鶴要找我講話,我對他皺眉頭,比了一個噓的動作,還有聲音。」
從她上台到講完,我的心情越來越快樂,原因是這樣文靜的孩子,為了願意讓老師快樂,居然能夠勇敢的突破自己的習氣上台去講話。
全文收錄於 第 72 期 54 ~ 59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