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期福聲

關鍵字搜尋

台北長青班上課花絮——長者風範

處處給人方便的何初美老居士 ※何初美口述.徐義雄整理

回想三十二年前,大女兒剛出生不久,家裡實在太窮,自己窮不要緊,讓別人瞧不起,更令人傷心。有一次,為了買一包木炭,米店老板都已經把木炭送到我家,我說過幾天再給他錢,老板很不高興轉身就把木炭帶回去,一包只不過二十元而已。隔壁一位太太就和老板說:「人家阿美做人不錯,她一定會還的。」老板說:「不行,我的木炭是不能賒帳的,阿美!我怎不知道,對面那又矮又小的房子就是她娘家。」那時我內心好難過,半夜哭了好幾次。於是我就發了個誓願,將來我有一碗飯吃,決不和人家計較,如果我有能力做生意,人家欠帳,我一定不向他要。

佛祖保佑,今天雖然不是很富有,總算三餐還過得去,所以這幾年來,很少和人家計較。譬如幾年前,被一位朋友倒了會錢八十幾萬,我裝作沒事從不向他要,因此遭到很多親朋的責罵,說我傻瓜,說我笨蛋,而我呢!三十年前所受的打擊我曾經立下了誓願,我怎麼可以向他要債呢!因此內心只緣著一個念頭--不可以計較。何況他會倒會,就是因為他有困難,而我為什麼會被他倒會,就是因為我過去曾經欠過他的錢,現在,我已經還他了,無債一身輕,不是更好嗎?想到這裡,一股歡喜心不知不覺的產生出來。

在市場內做生意,偶爾客人錢不夠,或忘了帶錢,但對東西很喜歡,不管認識不認識,我總會說:「沒關係,先帶回去,以後有來再還好了。」我想人總會有不方便的時候,我給他方便,就是給自己方便,也就是功德一件,不是嗎?

現在,我一家生活美滿,兒女孝順,更歡喜的是,能在長青班上課,和大家結了個增上緣,這一切的一切都是佛祖給我的。

推己及人的宋媽媽 ※長青護持班 林翠芬

宋媽媽年輕時是參加八年抗戰的流亡學生,所以女孩子應有的手藝,例如女紅、作菜……等家事她一概不會。抗戰後她和先生結婚,當起媳婦可就吃盡了苦頭,因為她不是能幹的媳婦,婆婆對她也不太高興,她只好一切從頭學習,料理家務事之外,婆婆還要她照顧店家(做生意,叫她坐櫃台),又不許她隨便跟別人閒聊,只有顧客才能對談,她心中的苦悶真是沒地方發洩,所以她發願:以後如果有媳婦一定要好好地善待她。

宋媽媽育有一兒一女。媳婦進門後也不會燒飯、做家事,宋媽媽並不埋怨,把她當做女兒一樣的照顧。宋媽媽一如往常每天三餐都是做好了飯菜,排好碗筷了,才叫兒孫們一齊吃飯,數十年如一日,她絕不怨天尤人。

上長青班學佛之後,她才了解這是因果。既然過去生欠別人,這一生要歡喜的去還才對,想到這些道理她覺得很高興。她每天早上送孩子去上班,看著孫子去上學,倒也覺得其樂融融。真正讓她心裡最踏實的是念佛,能在佛理上去認識許多事情的真相,她的媳婦雖然很少幫她做家事或帶孫子,宋媽媽也不去責怪,她認為只要身體健康、能做事,總比生病在床上好。她有這種雅量,可真不容易,不是一般人所能做到的,大家都由衷的讚嘆她。

精進不懈的劉成發及李和春居士 ※長青護持班 徐義雄

台北長青護持班鼓勵學員們,在家多多念佛,其中,台語二班劉成發老居士,於去年暑假,發願要念完一百台般若船到彼岸。一百台般若船等於四百七十七萬三千六百遍佛號,他在今年六月終於完成了,之後又再度立志每天要念一萬五仟遍佛號,現在還在繼續中。

??此外李和春老居士也很精進,她誓願每天要念五萬次佛號,這幾個月來,她每天都要花四個半小時念佛,如果那一天忙一點,念不到五萬次,一定會在第二天花更長的時間補足,現在還在繼續中。

學員們的虔誠與精進,實在讓擔任護持的義工們讚歎,隨喜。

全文收錄於 第 62 期 83 ~ 84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