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期福聲

關鍵字搜尋

未來是光明的——華山教育農園放生

◆陳吉昇

八月十八日中部廣論同修五百餘人參加放生法會,地點位在海拔七百公尺左右的茶葉專作區,是雲林縣政府規劃完成的教育農園。身為廣論學員眷屬的雲林縣長廖泉裕居士,首先介紹教育農園成立因緣,他殷切感受到在物質科技的衝擊下,生態環境越來越污染,生活品質越來越惡劣,兒童每天生活只能面對電視和牆壁,小孩子的教育被物質化,塑造出物役的乖戾人格。他希望我們的孩子們能藉由這塊園地接觸自然,學習自然,陶冶人格,讓子子孫孫都能得到健康的生命環境。

接著由專程從新竹來主持法會的如道法師開示放生的意義:「眾生的共同希望都是離苦得樂,佛法是真正帶給眾生得到究竟的快樂,因此法對我們是非常的重要,師長的志業是要讓圓滿的教法久住世間。法人事業慈心農場都是要我們實際去造那份業,放生也是一樣。」他並從世間健康及環保角度說:「環境生態所以被破壞,被污染,是因為我們沒有真正去關愛生命,尤其我們無始劫來都被我們的煩惱所役使,所以得不到健康,得不到快樂,放生不但不造殺業,進一步保護生命,關懷生命,實踐我們的愛心,珍惜自然資源:維持了生態平衡,才有健康的環境,在這樣的環境之下,生命才會健康,生活才會快樂。同時藉由放生法會,這些被放的鳥類,都能得蒙師長三寶的加持攝受,就有因緣轉生善趣:我們能常常串習造作這種業,不僅很快淨罪集資,更能感得師長攝受,正法久住。」

放生儀軌之後,在大眾至誠念誦六字大明咒聲中,百千隻的小鳥,爭相奔脫藩籠,飛向廣闊的山野。如道法師說:「每個眾生都需要離苦得樂,都有這樣的求生本能,誰都沒有權利去剝奪別人的生命。」透過放生法會培養慈悲的心、互助的心,也藉由修學佛法從無名煩惱之身,轉為清淨慧明之身。

大眾隨後分組登山聯誼。分站休息時,徐文雄師兄並為大眾解說環境生態、地理景觀的演變,使這次放生法會更具意義。

全文收錄於 第 59 期 72 ~ 73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