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部師資班
今年教師營中聆聽了曾教官及陳煌湶居士開示行善經驗後,徐阿緞老師及王貴美師姐如獲至寶,趕緊帶回錄音帶和師資班的同修一同分享,並互相期許透過團體的力量來敦促「善行小點滴」的實踐及記錄,經過約三個月時間其收穫竟是不可思議的。再加上曾輝煌教官及陳煌湶師兄五月七日冒著大雨至台中學苑為同修引導善行的實踐,感恩之餘願將中部師資班所行之善行供養出來,願大家一起來共襄盛舉。
萬事起頭難
過去認為行善是一件很容易的事,真正想去做時,才發現苦無機會;或者即使「身」去行,意樂卻不清淨。例如有次在菜市場看見一位阿婆賣菜,和她交談後發現她受了菩薩戒,所以不使用農藥,想引導她來學苑。後來反省自己的意樂並非真正利他,而是想吃到無農藥的蔬菜。
自己以往的知見是「為善不欲人知」、「陰德如耳鳴」、「芝麻小事,不足為道」,所以一直不積極去記錄,看到同修似乎都頗有收穫,所以策勵自己照著師長的引導去做,正因為我是凡夫,所以只能做這些小事,等到善業累積,有一天有機會行大善時,自己才有能力去做,共勉之。
病苦眾生的成就
醫院裡有位洗腎的病人,眼睛失明,四肢酸麻行動不便,長期受病魔折磨,求生意願極低,自己試著握著他的手去關懷他,他就哭泣了,後來利用上班時間播放「珍惜人身」的錄音帶給他聽,他也能對師長的開示感同身受,受用佛法,於是更策勵自己發願繼續為他做下去。
房東因有事將兒子託給我,但是這個孩子卻氣喘病復發,雖然服藥了卻仍無效,他恐懼得不斷問:「會不會死?」「死後到哪兒去?」我除了趕緊叫計程車至醫院外,更不斷以柔軟語來安慰他,這是我第一次將別人的孩子視為自己的孩子,真正生起利他心,其快樂竟如此美妙,並感恩孩子示現無常及病苦來成就我。
善知識──動物篇
過去有位師父知道我在幼稚園任教,所以鼓勵我要教導孩子愛護動物。我也努力去做,例如講述護生的故事、帶領孩子為死去的動物埋葬、皈依。於是我成了「最有愛心」的老師,大家有「救生」的機會就想到我;曾有一位家長帶了一隻小魚請我代為幫忙處理,我就將牠放入水族箱中,後來發現小魚竟然被大魚吃掉了;除了難過外更體會出,要想救眾生只有慈悲是不夠的,必須再加上圓滿的智慧,才能談得上真實的利益他人。
看到動物就幫牠皈依,感恩牠示現,提醒自己諸惡莫作;有時為了準備飯菜,發現有螞蟻會被傷害,就誦念「觀世音菩薩」聖號七次,並和牠們商量暫時離開以免受傷,發現小動物真能感受到我的心,竟然屢試不爽,佛法的力量真不可思議。
為了不殺生,就將碗裡的螞蟻吹掉,或敲擊趕跑,後來反省如果我是螞蟻,當時是如何感受?可能因此受傷,其內心的驚慌,恐懼是多麼大,由此體會真正的行善是站在對方的角度及感受行事。
逆著習氣最難
學校裡常會有很多垃圾,很想去撿,但想到會被人視為「怪物」就一直沒有勇氣去做。後來不斷緣念自己為什麼要做?為了集聚成佛資糧啊!業是自己造的,為何要顧慮他人眼光?於是勉強自己去撿,發現並不是很難,而且偶爾還有老師會和我一起撿呢!看到自己「非理作意」、「怯懦懈怠」的習氣如此堅強,再不去作意對治,這些習氣必定會增長廣大,想去對治就更難了。
每次看到被撞死的小動物,就想起同修們埋葬動物,至少將牠移至路邊避免再被車碾過的事蹟;自己每每慚愧為何沒有膽量去做?並暗暗發願總有一天要做到。有一天上班途中發現路邊一隻貓被撞死了,內心交戰好久終於停下車,又找了好多理由想放棄;另一種心聲則不斷祈求師長給自己力量,再看看來往的車輛為避免壓到貓而緊急煞車或蛇行,多麼危險啊!忽然拿起路邊的塑膠袋,走向路中將貓移至路旁。內心激動著,相信這隻貓是佛菩薩示現來給自己突破習氣的機會:發願自己成就時能救度所有苦難眾生。
潛移默化
有位病患小朋友的母親,來告訴我,孩子想學我助人的心;自己很驚訝並未做什麼善行,原來自己一顆想助人的心是平靜柔軟的,使小朋友感受到,也啟發他想助人的心。
自己常向小朋友講護生的故事,不知道效果如何,只是努力種因。在收回的善行卡中竟發現記載救螞蟻、蒼蠅,勸家人不要殺生的事例,由此感受人性本善,只是需要靠善知識來啟發這份惻隱之心。
在醫院有位老人要求我帶他上廁所,甚至幫他擦大號,這是自己以前不可能做的。母親看到了,竟用驚喜的眼光看著我,回家後更向家人宣說,並對每個人觀功念恩,家裡也因此瀰漫著祥和歡樂的氣氛,沒想到付出一點點,得到這麼大的回報。
無畏施
過去開舊車,當別人撞上我呈現出恐懼害怕時,我總是跟對方說:「沒有關係」,後來換了新車,有次不小心撞到別人的新車,當下愣在那裡不知所措,只見司機走過來,拋下一句「沒有關係」,因果不爽,自己給人無畏施,別人也給自己無畏施。
騎機車想去購買太陽餅回家供養母親,忽然有一輛機車撞過來,結果二人都跌倒了。當下閃過的念頭是師姐說的:「沒有關係」,於是先關懷對方是否受傷?再看看他擔心回家後會被家人責罵的恐懼感,於是將身上僅有的七百多元給他,發現自己面對這麼強的境時,竟能去為對方著想,這是師長的加持及同行善友彼此的增上力量所成。
在學習行善的過程中,老師們發現自己變得積極、細心、熱心了,學習以柔軟語、和合語來對待眾生,乃至於開車都小心翼翼避免驚嚇到路邊的小鳥;從記錄善行過程中了解師長悲心及善巧引導,並由此中觀察自己的心相是否純淨,逐步改善,努力將心安住於善所緣。所以說有師長真好,有同行真好;能做善行真好,願大家共同來實踐!
全文收錄於 第 56 期 49 ~ 52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