皈依吧!那兒有座避風港——MICHAEL 尋根串起菩提緣

文 / 知意 圖 / Michael

文 / 知意 圖 / Michael

已過耳順之年的 Michael,坐在鳳山寺的小凳子上洗燈杯,折彎了頎長身高,笑彎了濃眉大眼。他說:「來到這裡看到師父的足跡,不只要跟師父產生連結,而且要好好遵循師父的教導。」擱下萬般顧慮,一心學習利他,有一天,他也會成為別人的避風港。

特別報導:皈依吧!那兒有座避風港——MICHAEL 尋根串起菩提緣

問:二度參加臺灣請法團,對師父、老師這麼有信心,觸動內心最深的感動是什麼?

答:P 島(加拿大愛德華王子島)的英廣班是由性光法師帶的,我第一次對師父有特殊的感覺,是性光法師談到師父的時候,所流露出的真情,讓我覺得很不可思議。性光法師受過高等教育,出家前曾在世界金融中心華爾街工作,事業非常成功,我不禁想著,到底是什麼信念,能夠讓這麼一位優秀的人選擇出家,且遵循師父的教授,對師父有著堅定的信心,這是我第一次對師父生起這樣的感受。

我知道佛陀是生命的導師,但佛陀是久遠前的人。誰能直接給予教授?當時我還不確定。可是我聽到性光法師對真如老師修信念恩,談到老師是他的心靈導師,充滿著完全的信任;而老師又談到師父,所以我覺得這個關係是可以往上推的。我從性光法師身上看到老師,再從老師身上看到師父,我覺得這種傳承是一直線的,可以上推到宗大師,上推到佛陀。

去年參加臺灣請法團,原本的動機是想要跟師父有更多的連結,今年第二次參加臺灣請法團,尤其這幾天在鳳山寺有很多體驗,讓我有了一些不同的感受。因為鳳山寺是師父住錫的地方,這裡處處都有師父的身影與教誡,例如:大殿、學戒堂、師父的寮房,還有法師曾經講過師父在大寮的故事。所以來到這裡看到師父的足跡,不只要跟師父產生連結,而且要好好遵循師父的教導,覺得這次來訪,是很早以前師長就要攝受我的,所以待在鳳山寺的每一刻,都是我珍惜的時光。

問:在 P 島比較有機會可以直接接觸真如老師,您如何看待老師?

特別報導:皈依吧!那兒有座避風港——MICHAEL 尋根串起菩提緣

答:師父把棒子交給真如老師,真如老師對我來說,是毫無疑問的。就是要跟隨老師繼續學下去!在 P 島比較有機會與老師接觸,感覺老師非常地謙虛,也非常地有包容心,讓我覺得真的是太好了,好到難以置信是我應得的。我感受到師父與老師之間的緊密連結,對我來說師父與老師沒有分別。

這次行程中,我感受到師父與老師對我的期許,要我做一個好學生,而且要一直遵循師長的教誨,今天我是好學生,明天我是一個更好的學生,後天我會做得更好,這是我對老師應該要做到的事情。雖然我的年紀已經很大了,將近六十五歲,但在老師的教導之下就像小孩子一般,自然會很謙虛。

很多人關注 P 島英廣班的學員,而且很多西方人問我:「為什麼老師對你來說這麼特別?到底是什麼樣的事情讓你這麼感動?」我告訴他們,那種感覺是從心裡發出來的,就像當時我看到性光法師談師父的時候,法師是直接從心裡與師父產生連結。當你從心底談一件事情,所流露出的真情是非常有說服力,可以產生共鳴,我是用這樣的心情看待老師。因為這種心的連結是趣入《廣論》的唯一途徑,否則《廣論》只是一本書而已,心沒有真正受用的話,就不能真正了解《廣論》的內涵。

問:老師常說教育就是心與心的傳遞,如何接收師長心續裡的東西?

答:去年第一次受皈依,懺悔時,我開始回想過去做的很多事情,一些不好的事情。今年受皈依感覺不太一樣,從上次到這次之間,我慢慢地努力實踐很多事情,我想的是,這段時間到底做了哪些事情,有沒有督促自己進步?當我面對抉擇,師長的教誡隨時提醒我。內心有一個聲音:「你現在有沒有檢查心中的想法?」我能夠回饋師長的,就是好好地遵循師長的教誡,做好學生的本分,就會有時時進步的感覺。

問:面對境界時,會觀察自己的起心動念,可以舉個簡單的例子嗎?

答:老師曾經說過,每天早晨起床後先照鏡子,觀察鏡中的自己是否有微笑。有時會遇到一些境界,例如,某人講了一句話,心中有一種說不上來的感覺,可能是不喜歡這個人。當這種心情現起,就會想到老師的教誡,我現在是否有微笑?因為這種情緒是毫無緣由地冒出來,如果不去細想的話,根本不知道這個東西為什麼會冒出來。

我們很容易把人分類,這些是我喜歡的人,那些是我不喜歡的人,可是我們並不知道背後的原因。因為老師的教誡在我心裡,所以對境時就可以檢查,「我為什麼會有這種想法?這個想法是從哪裡來的?」仔細檢查後,發現沒有理由支持這個想法,所以這個念頭應該要被滅除。

這種事情讓我感覺,我們都有很多的缺陷、不完美的地方,可是在菩薩道上的聖者或是發願要救度眾生的人,他們的心非常地高尚純潔,我除了向這樣的人學習,沒有其他的方法。其實,去除雜染並不是讓自己變得很厲害,而是可以幫助更多的人,是一種利他的心,我想要變得像聖者一樣,幫助更多人。

問:身為西方社會的廣論同修,是否有一種特殊的使命,那個使命是什麼?

答:身為西方人所應承擔的責任,其實跟大家都一樣,就是當個好學生,隨時檢查自己的心念、行為,時時提升自己,而不是設定一個目標,到那裡就好了。

去年我參加臺灣請法團,回 P 島時法師請我分享體驗,我很難用言語描述心靈體驗,唯一的感覺是很安全。所謂的安全,就像師長很多的抉擇超過我們的理解範圍,就像老師選擇 P 島做為佛學院的基地,這種抉擇一般人很難理解,但我知道一定有理由,雖然理由我可能不太理解,但是強烈感受到只要我在這裡面,就很安全。因為師長的攝受力超乎我們的理解之上,師長都在照顧大家,我很有信心,這就是安全的感覺。所以無論東方或西方,我們的責任都一樣,就是好好地照著老師的教誡去做,不用擔心太多。

特別報導:皈依吧!那兒有座避風港——MICHAEL 尋根串起菩提緣

問:利用假期的最後幾天在鳳山寺做義工,做義工的心情為何?有哪些特別的感觸?

答:這幾天幫忙搬運之前法會用的盆栽到後山,還在香燈組清洗燈杯,以及清潔大殿及度母殿。清洗燈杯之前,有位師兄介紹這些是長青班的長者在皈依法會時供的燈,每一盞燈都代表每一位弟子的心願。我清洗燈杯時,特別有感觸的是,師父創建這個團體,讓我們有一個環境,可以透過出坡或其他學習方法參與其中。因為我們生活在世間,並不是出家人,特別需要許多不同的方法,讓我們維持學習。

還有一個感動是,香燈組有位師姐,在心聖尼師把鳳山寺供養給師父之前就在這裡做義工,已經四十年了,我非常地激動。因為這位師姐非常地投入義工,而且持續很久,她就是真實實踐的代表之一。

我的姪女去年自殺了,法師還幫她回向。老師在今年的開示中,提到憂鬱症的問題。老師的眼光超越我們的想法,永遠把眼光放在更需要幫助的人身上,不只是我們這些看起來比較好的人,老師甚至把眼光放在心理可能有問題的人身上,這是一個非常偉大的事情。一個團體能夠提供很大的助力,我剛剛講安全的感覺,包括提供像這樣子的人,一個安全的避風港。

P 島的英廣班有兩種,一是以《廣論》研討為主,另一是針對還沒上《廣論》的人成立「HAPPY COURSE」。這次的學習,讓我想回 P 島之後,在這課程分享「假期」這個主題。我想跟大家探討假期這件事情,為什麼帶給你快樂?真正的快樂又是什麼?

在西方人的概念,佛法是一種宗教,覺得宗教是有教條式的規定,有一些事情就要照著去做,沒有理由。「HAPPY COURSE」就是要打破大家對宗教的刻板印象。而佛法對我來說,像是心靈哲學,是一個累積數千年的智慧,並不是教條式的。對於西方人來說,先讓他們了解觀功念恩、代人著想,未來更能理解佛法的內涵,而且課程的後面,法師會扼要地介紹《廣論》,讓大家對《廣論》有一個全盤的了解。

問:皈依就是找到心靈的故鄉,剛剛提到安全的感覺,是不是一種皈依的感覺?

答:是的,受皈依之前,如果有人問我是不是佛教徒,我會說:「我是學佛的人。」受皈依之後,我非常肯定地說:「是的,我是佛教徒。」其中的轉變是,這幾天我在園區清鳥糞時,有一個很強的感受。那天早上我去大殿禮佛,發現地上有很多鳥糞,一開始我對這些小鳥觀功念恩,因為牠們才讓我有機會承擔清潔工作。

可是清潔到一半,突然閃過一個強烈的念頭,去年來臺,我只想跟師父產生一些連結,而今忽然覺得並不是這隻鳥給我機會,而是師父給我機會做這些事情,而且感覺師父好像在後面稱讚我。其實,地上的鳥糞就像我心中的雜染,我清了一個早上沒法停下來,甚至沒去吃早餐,因為沒有清完之前,不能這樣就離開。那一瞬間,我忽然了解皈依這件事,那種安全感來自於,深刻感受師長永遠不會放棄我。所謂的安全,的確與皈依有直接的關聯。

今天是師父讓我有機會,在此提供親近師父的過程,我相信每一個人親近師父的過程都是獨特的故事,只是今天藉由我的經歷跟大家分享。我堅信,唯一能相信的是師長的教誡,每天檢查哪些做到,哪些沒做到,若沒做到表示我有更多努力的空間。對我來說,在法師面前就像小孩子,法師講的我就專心聽,我只是一個普通的學生而已。

觀看相簿精彩照片

 

 

來源:《福智之聲》233 期 第 24 ~ 31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