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文豪蘇軾盛讚前朝的王維:「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福智學員對師長的修信念恩若是一首走筆了無量劫,波瀾壯闊的詩,那畫面中便有一條駝色的紙箱藝術廊道、三張紅白雙色的巨幅紙雕、十二顆畫了讚頌意象的金黃月亮、上百塊拉章金磚、上百滴碧藍水晶心花。師法友永不分離的詩情畫意,五彩繽紛!
做好人要做到底
弟子與師長間什麼關係最美?師長於三士所有道中,能漸引導弟子導入大乘佛道,而弟子則修信念恩、作師所喜,是很美的。福智導師如何引導弟子,可從接班真如老師的開示片段略窺一二:
「我覺得每一個活在天地間的人,都對這個世界有一種使命,就是要使這個世界變得更加美好。因為我在這個世界上活過,因為我卑微的努力,所以使世界更美好,使人們更和合、更團結。然後這個世界會多了一分我非常努力修出來的慈悲心。然後這個慈悲心,可以去面對很多的小動物,然後也可以面對老人、孩子,甚至是面對大地。我們就不灑農藥啊,然後我們淨塑啊,面對那個大海裡的有情,我們想要保護那些我們並不認識也並不相識的魚,大大小小的魚兒......希望大家能夠保有師父留下來的宗風。無論順境,無論逆境,請長養我們自身的正氣和磊落的品格,踏踏實實地把對社會,然後對這個世界有益的事情,堅持地做下去!」
基於感恩心,福智臺灣南部學員通力將師長種在他們心田裡的善行紅花綠葉,化成眼可見、手可觸的系列手工紙藝作品,布置於高雄巨蛋的外環道,廣興供養。
好人護生
通力合作是多少人合作?以最受矚目的紙箱藝術廊道為例,凝聚了高雄學苑十八個地方教室的業力!他們同中求異,異中求同,用瓦楞紙箱製作這些年努力守護的海陸空生物形象。
廊道邊的窗臺鋪上粉藍、群青、紫藤色的透光布料,成就一望無際的海洋。旗魚跳躍,沙丁魚結伴成群,天使魚嬉戲於水草間,仰頭還能看見信天翁飛翔;鋪上嫩綠、鵝黃色的透光布料,則變為赤蛙休憩的湖泊、大蛇盤踞的林野、小兔藏身的草原。廊道盡頭有一輛成佛巴士,巴士的駕駛是這一切美好的來源。觀者莫不於美的視覺饗宴中,體會師長「見諸苦眾生,常起大悲恆無間斷」的功德。
好人結盟
除了紙箱藝術,種種自利利他的善行尚以文字的形式,被書寫在上百張水滴狀的紙張上。這些水滴並不獨自存在,而是以迴紋針相織成平面的網,或者相黏成立體的華鬘,掛飾於紙箱廊道周邊的牆,乍似一片光明海洋。
被水滴包圍的,是一座油畫的寺院殿堂,殿堂下砌著一道金碧輝煌的磚牆,一塊磚寫一位學員的善行,每塊磚相互依偎。巍峨拉章如何矗立,昭然若揭。金銀財寶、木石泥鋼等物質不是關鍵,
以本傳上師的加持 令拉章的大門開敞
以世代眾僧的祈願 支起拉章的柱梁
以弟子虔信的淚花 掛飾拉章的殿堂
以護法浴血的金鎧甲 圍起拉章的城牆
才是真正的靈魂。
好人事業
「成辦大乘增上生道,必須靠一群人,我們這一群人不能再散了!」然而六、七萬的好人團結一心,談何容易?日常老和尚示寂前對福智弟子的遺教,真如老師十年如一日地維繫著,即便流言蜚語、風雨飄搖。
有些弟子看在眼裡,突發奇想:「身為弟子的我們可以做什麼呢?那就把它畫出來吧!師父捧著廣論來到我們的生命,要救我們出輪迴,師恩浩瀚啊!」三幅三公尺高,總寬二十公尺長,地毯材質,喜氣洋洋的平面紙雕於焉誕生,分別命名為:「這群人不能散」、「月稱光明寺」、「法人事業」。其中象徵廣論班的蓮花池圖案上有一皮影戲臺,上演《法華經》佛陀以羊車、鹿車、牛車引導眾生出離三界火宅的譬喻故事。與平面紙雕垂直的屋梁,懸吊四十二個同為地毯材質的圓筒狀大紅燈籠,好似照破無明痴闇的智慧光明。
發想人之一謝長慈師姐表示,她的靈感得自剪紙藝術家楊士毅老師的作品,用色則啟發於佛光山為星雲大師辦的一場音樂會。原先並無紙藝基礎的她,嚮往二十一歲時就已善巧六十四種技術的阿底峽尊者,故發願多學一樣是一樣,與伙伴們結伴備束脩,赴臺南,拜師學藝,學到構圖、用刀等竅要。她說:「在世間我們要求一個技藝,都要費盡千辛萬苦,今天師父、老師為我們所求的,所給予我們的,遠遠超過我們所知的,應當要珍惜現在能學習的機會。」
好人不吃虧
師徒相聚,不但美,而且妙。弟子費心籌備供養的當下,竟同時為師長饒益弟子的時刻。
平面紙雕構圖者之一張憲凱師兄,自嘲過程「天人交戰」。繪畫月稱光明寺時,他一面想維持青廣班學員的創意,一面又想維持雕刻的連結點,還有自己對美感的堅持;繪畫法人事業時,僵持於呈現次第、雕刻的節奏疏密。怎樣折衷眾人意見,做出智慧抉擇,他說:「從排拒他人的意見,到把自己的我執、法執放掉,配合整體,讓展出能夠順利完成。這都來自於對師父的信任和嚮往,要把我從三界火宅,帶到那遙遠又美麗的地方,所有的一切就是一種修練,都是為了使自己更臻完善。」
縱然山無陵,江水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師長都會如佛陀般由其任運無間二相,而正饒益一切有情。在藍、黃、綠、紅、白等繽紛色彩之後,福智學員看到的是師長永恆的心,美不可言!
▼ 觀看相簿精彩照片 ▼
來源:《福智之聲》233 期 第 52 ~ 57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