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月無盡 吾思無盡|臺灣篇:久時絕不散

北區會場北區會場南區展場南區展場

文 / 編輯室整理 圖 / 藝文多媒體

文 / 編輯室整理 圖 / 藝文多媒體

憶師恩法會相較其他法會,不僅宗旨別具一格,進行內容也與眾不同,隆重、又細緻。它是一場盛宴,也是心靈饗宴,即便上午、下午,各都必須連續坐上三個小時,但結束之後,身體雖疲憊,心靈卻收穫滿滿,期待下次的到來、甚至要帶家人一起來。

由於十五年來不斷精益求精,憶師恩法會辦得愈來愈活潑、接眾,近幾年光是臺灣地區每年就有六、七萬人次參加,可說是福智總動員的頭等大事。憶念日常老和尚恩德是法會終極精神,傳遞精神的方便則有多門——看影片、晤訪談、聽讚頌、觀舞蹈、品展覽......理性兼具感性,讓福智人歡喜參加,師恩於內心真實生起。

參加對象,除了僧團、學員,也開放學員帶親屬一起來,與老和尚結緣。法會地點主要在臺北、高雄,海外則有紐約、PEI 等地。

久時憶師恩,我們沒有散!

日常老和尚示寂十多年來,接班的真如老師在大大小小的場合中,數數宣說老和尚對僧俗二眾無盡的恩德,更殷重叮嚀:「記住!師父說:我們這群人不能散,絕對不能散!一定要堅持下去!」

2019 年逢日常老和尚九十歲紀念,法會主題為「久時憶師恩.我們沒有散」,正是僧俗二眾對恩師約定的承諾。

本文帶您概覽第十五年臺灣憶師恩法會現場,編輯室整理出五大部分:僧團出場、真如老師 LIVE 連線、影片、讚頌、會場外環道展區,於以下各篇一一細說。最後再到美國東岸一窺紐約憶師恩法會內容。

► 現場一:美哉僧團——馬勝比丘行 威儀進場
► 現場二:真如老師 LIVE——相隔萬里 眾心匯聚
► 現場三:影像紀實——師長功德 在每個微細角落
► 現場四:讚頌舞雩——用歌聲守護對師長的信心
► 現場五:外環道展區——全員依教奉行成果展示

 

 

現場一
美哉僧團——馬勝比丘行 威儀進場

美哉僧團——馬勝比丘行 威儀進場

憶師恩法會一開場,就是大眾屏氣凝神、不想錯過的時刻。主持人請全場一萬多人先起立合掌,接著宏亮高聲道:「恭迎僧團進場!」此時〈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密集嘛〉或〈梵文四皈依〉讚頌音樂響起,壯觀的僧團由會場兩側列隊緩緩步入,畫面之威儀,真是說不出的肅穆感人。除了師長,俗眾們最大的楷模、典範就是僧團了!平時雖然也能在八關齋戒、淨智營、放生法會、皈依法會、心靈提升營等各種場合見到法師,但都是一、兩位,憶師恩法會有這麼多威儀凜然的僧人匯聚一處,真是太稀有了!

就像真如老師說的:「要成就一個歷史上沒有成就的一種因緣,使很多出家人,都能夠安住在寂靜的阿蘭若處,開始他們真正的使命——聞、思、修,讓傑仁波切的教法在漢地光顯,讓那些有緣者能夠在今生的因緣中飽嘗正法的甘露,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佛世時,當大智舍利弗尊者還是大外道頭的時候,因為看見馬勝比丘走路的威儀而深受感動,成為他入佛因緣。

參加憶師恩法會,見到的是一個大僧團,場面更是震撼了,俗眾有人拚命爭取到法師身邊護戒的機會;有人極力把腰彎到最低以顯恭敬;有人淚眼婆娑,巴不得自己就是那莊嚴僧團的其中一位!

正如宗行班某位學員所說:「僧團進場,是憶師恩法會中我的第一個悸動——每每躬身望著整齊列隊行進、儀態莊嚴的比丘,在肅穆氛圍中恭敬合掌的當下,都激動落淚,誓願童貞出家。真如老師嚴謹持戒,重視比丘威儀,護守僧團學習,也讓在家居士無形中生起了無限渴仰的心。感恩師父,感恩老師,您對弟子們的饒益,鋪陳於無始無盡的每個當下,直至成佛!」

法會才開始,心已皈敬於日常老和尚讚歎的——參天的樹木!美哉!僧團!

 

 

現場二
真如老師 LIVE——相隔萬里 眾心匯聚

真如老師 LIVE——相隔萬里 眾心匯聚

憶師恩法會上,真如老師連線帶領大家憶念師恩。老師總是以身作則,再再引領大眾深刻體會老和尚的悲智、說法的深恩。

老師錄影 念念師恩

2019 年,真如老師錄了一段自己的故事送給大家。她小時候就愛笑,有時候笑聲大得母親在廚房都聽得見。年紀小小,父母就教會她唱各類戲曲,所以常被鄰居抱去,為他們表演。也很喜歡將歡樂帶給鄰居,像是為視力模糊的孟奶奶穿針線、說故事給因病只能躺在床上的瘦子哥哥聽。她母親說,她為大家帶來太多的快樂。直到有一天,父母問她,為什麼變得不快樂?因為發現所愛的人最終都會死亡,她變得連看見落花都會喃喃自語、感到傷痛。為此,她翻遍文學、哲學的書,卻得不到真正的答案。

終於有一天,聽到一個名字——「阿難」,便不由自主地淚流如注......這是她此生第一次遇到佛經——《楞嚴經》,而相信一定有人可以為她解開生死的疑惑。她開始想要一位老師為她解開生死之結,否則她不知該如何生存。懷著迫切的痛苦,她終於勇敢地離開父母、家鄉,踏上尋覓善知識之旅。那時候一邊尋找善知識,一邊學習各種法門,從一切可能中探索著「生從何來、死向何方」。

某天,一位朋友送她一本《廣論》,第一次看到《廣論》的她捧讀後愛不釋手,尤其是被善知識、念死和菩提心的部分深深地觸動。她想,這樣的一本論如果有一位老師教的話該有多好!到處尋問,幾經輾轉,「居然!有一位臺灣的大德有講」,她喜出望外地馬上想要得到那套講解音檔。四處尋覓,終於一位法師幫她找到了,「當時是用一個紙箱裝著,有人幫忙扛到住處」,她迫不及待地打開就聽,一聽,正是日常老和尚的聲音,「師父的聲音一入耳根,傾刻間淚流滿面,彷彿一道永恆之光,照臨到我探索的黑暗,我得救了!」老師回憶時的表情依然充滿恩典加被的喜悅。

聽完真如老師的故事,真切體會到日常老和尚講說《廣論》的救護力有多麼強大!也明白老師為何一心嚮往《廣論》,最後求得《四家合註》的傳承。所以老師勸勉學員好好學《廣論》,並認真聽她很用心為學員準備的「全廣」,「生生世世學下去,直到三主要道在內心中真實生起。好好祈請師父,歡喜的帶領我們更快速的了解師父要告訴我們的密意。」

往昔,來自和尚轉述

故事影帶播放結束,真如老師端莊慈悲的容顏出現在大會螢幕上,與大家現場連線,從長青班到妙慧幼兒園,從僧團到義工單位,一一溫情互動。許多單位趁此難得機會,熱情舉起事前做的感恩海報,要讓老師看見,如果有人單獨被老師點到,那就更開心了。

2008 年憶師恩法會,如淨和尚就坐在跟這天一模一樣的林口體育館裡,以上座法師的身分跟大家說,僧團這些年來的穩定、成長,最大的力量來自於接班人真如老師,這一切都是師父對我們的恩德。

原來老師的出現,也是師父對我們的恩德!

時任住持的如證和尚解釋道,師父示寂後,他發現帶領團體不容易,還好有真如老師接班,依據經論告訴他該怎麼做,僧俗二眾才能有今天的成長。

2010年,主法和尚轉述真如老師想對與會大眾說的話:「此時此刻,我們雖然相隔萬里,但心卻匯聚一處。這神聖偉大的法會,再度讓我們在同一時間想一個人、唱同一首讚頌、流一樣的淚。那顆光輝慈悲的心,依然照耀我們、依然陪伴我們,就如同我們這樣憶念著他。十方諸佛,如母憶子,憐念眾生。請記得:認真學廣論、歡喜學廣論、堅持學廣論,這是師父最歡喜的事,我們是廣論大家庭。我想念你們!」

真如老師 LIVE——相隔萬里 眾心匯聚

現在,終於看見老師

2012 年,終於,思念大家的老師捎來一段音檔!當老師的聲音——字字懇切的問候、關懷與叮嚀——迴盪在曠闊的館場時,現下一片寧靜,彷彿《略論釋》裡所言「猶如野獸乍聞聲」;而專注恭聆法音的弟子們,難掩驚與喜,卻也激動得熱淚盈眶。那年,老師仍殷殷強調學習《廣論》對福智團體的重要。

2015 年,首度播放真如老師長篇影像檔。透過畫面,看到老師珍愛執持地分享著幾則日常老和尚的日記,譬如拆信封、撕饅頭紙、一碗甜飯。老師說:「我看到師父,處理團體大大小小的事,都會在佛菩薩面前殷重發心。師父七十多歲了,是一代高僧,利樂有情有很多攝心的方便,在他的心續裡應該是極為純熟的事,為什麼卻示現出像小學生一樣,每一件事都那麼那麼殷重發心?我們可以好好想一想。」又說:「所以,我們一定要在根本道場蓋一座師父紀念館......看一看師父所開創出的僧俗廣大事業,乃至他對全人類、對所有生命大悲的柔情!」但老師最在意的是弟子們的學修,「面對師父最深刻的懷念,就是要把他的教誨放在心上,千萬不要忘記。注意師父那句話——當下提起正念,不要拖延。用法的明鏡反照自心,斷惡修善,實際上就是在我們心中為師父建立的紀念館。」

2016 年,老師用讚頌〈六字大明咒〉傳遞給眾人對佛菩薩虔誠的信仰。透過聲音,也饒益了視障廣論同學,表示藉著這樣的旋律,讓大家放慢腳步,思考什麼才是最重要的。「憶師恩法會,不只是回憶日常師父的活動,也是藉由互相的學習及老師的帶領,讓我們找到人生的方向,讓我們這群迷途的人,重回溫暖的家。」心光班劉明達感動地說。

祈求老師來臺主法

2017 年之後,不只文字、聲音、影像,與會大眾已經可以和真如老師連線直播了!

即便是從未見過日常老和尚的新學員,都在真如老師的提策下,年復一年生起對日常老和尚的景仰、感到身為日常老和尚弟子的榮耀!期待將來有一天,能在憶師恩法會現場見到真如老師本人。

 

 

現場三
影像紀實——師長功德 在每個微細角落

影像紀實——師長功德 在每個微細角落

影片,是每一年憶師恩法會的重頭戲。每一段影片,都是人生故事。主角從比丘、比丘尼,到居士,生命皆因遇見日常老和尚、遇見《廣論》,真實改變。

透過鏡頭,進入他們的生活場域,聽比丘、比丘尼回顧與日常老和尚相遇的歷程,老和尚如何引導他們,以及相處過程中的成長與歡欣;聽居士敘說在團體學習的現況,老和尚怎麼活在他們內心,生活中如何突破困境親近佛法,以及如法行持帶給生命何等超越和喜悅。

一場法會,看完幾段樸實的影像紀實,會讓人明瞭,為什麼老和尚圓寂後一年又一年過去了,依然有這麼多人,仍保有對老和尚強盛的信心,並日復一日不間斷努力做他歡喜的事。

2019 年影片一樣有來自僧團、尼僧團重量級的憶師之旅;居士則聚焦於高齡長輩,以及來自慈心的兩位法人事業推展計畫負責人。

尼僧團/師父用生命教我們

尼僧團獻給老和尚《那一年,遇見您》,回憶南海寺建教過程。「跟隨師父三十年以上的尼師,如何勇悍出家。師父辛辛苦苦尋找道場,如何陪伴(尼僧團)成長、茁壯,對未來的期望、囑託。」融士法師簡介。

透過尼師的回顧,看見日常老和尚對自己要求之嚴謹。「我們聽法輕鬆,不知道師父在背後付了多少心力。說法前不斷備課祈求,說法時為自己錄音,說法後再聽哪裡沒有完整,之後為我們補充。」老和尚的精進與悲心,不知道救護了後來多少人。然而當老和尚說法後體力不支,尼師想照顧卻因戒律不能靠近,「師父上座講法,但見結束時師父整個人乏力地靠在椅背上喘息,看了很不忍心,只能準備熱毛巾、開水。師父是用他的生命在教我們。」南海寺尼師在影片裡說著說著流下眼淚,也讓觀眾紅了眼眶。

老和尚曾說,對尼僧團「寄予絕大的希望」。尼僧團不負師心,2019 年舉行漢地第一次「中文攝類學大考」,就連七十八歲的尼師也一起參加辯論、背書、筆試。「師父用如此慈悲心等待、引導我們,我們如何回報?就是把求來的教法好好珍惜在心上。」尼師在影片裡說。

僧團/這不是生死的陪伴嗎

僧團影片由如法法師對老和尚的回憶貫串前後,如證法師、禪僧法師、如吉法師、緣寶法師的回憶分別穿插其間。影片中看見老和尚將弟子放在心上、溫暖慈愛的悲心,以及將法充分體現於行住坐臥的行持等。

如證法師自述年輕時對修行有錯誤認識,認為身體會冷乃惡業感得,不願多穿衣服,老和尚便親自到庫房為他拿冬褂:「修行不是像你想的那樣,天氣冷了,穿上衣服,穿暖了才好修行啊!」如證法師往後一直記得這件事,他說:「師父,他是用身教來實踐關注他人、代人著想。」

禪僧法師回憶剛出家時被分配到場地監修組歷練,要熟悉事務、做規劃、帶義工法上提升,法師非常想突破,於是至大殿向師父佛菩薩祈求加持,希望「賜予智慧和勇氣,及學會如何從事項中提升意樂,自利利他。」並向義工分享老和尚常提策的:「來鳳山寺,不是要把事情做好,最重要的是,在這個過程中學到法,造業最主要的是意樂。」

隔天法會正行時,老和尚看到禪僧法師,笑得燦爛並讚歎。禪僧法師說:「上師悉知悉見,我們有一丁點的進步,在具有捨自愛他菩提心的上師眼中,是喜上眉梢的。」

如吉法師年少因為母親的期望出家,老和尚見到法師總是笑容燦爛鼓勵他說:「最近你媽媽進步很大,你們母子倆都有很大的進步,好極了!」

每次法會,老和尚見到法師母親,也會笑著對她說:「你的寶貝兒子,真精采!」如吉法師說:「師父,感恩您賜予我如此偉大的父母親,堅強勇悍地護持我出家。師父,感恩您創建僧團,把我從滾滾紅塵之中找回來,讓我能決志出家,踏上這條無悔之路,以報父母恩、眾生恩。」

緣寶法師想為老和尚做一件黃背心,徵得同意後,做了一、兩天因不滿意,就擱著了。兩天後老和尚請侍者如起法師帶話:「為人謀而不忠乎?」給予一記直指現行的當頭棒喝。當下緣寶法師請如起法師代他向老和尚啟白:他已做好,但做得不是很好。幾分鐘後如起法師又帶回老和尚的話:「第一次做,就想成功的人是笨蛋。」

老和尚圓寂法會那天,緣寶法師得知老和尚直到示寂,頭上戴的那頂小白帽從未換過,「那不就是我幫師父做的那頂?您為什麼不願意讓他們換個新的呢?是不是您覺得,再怎麼新的一頂帽子,也比不上弟子的一點點小心意?師父您對弟子的心意是這麼地深,這不是生死的陪伴嗎?」緣寶法師感動地說。

如法法師的回憶,更見到師師相承——日常老和尚以及真如老師對鳳山寺比丘們的培育。(法師完整回憶,刊錄於本專題最後單元:「在今在昔,三生有約」。)

影片裡,法師們回顧時的容顏語氣,老和尚的顧盼身影,那些心與心的交流溫熱,令人動容。

高齡學員/剎那剎那都增上

如果老和尚仍在世,2019 年已高齡九十!這是長長久久、代表智慧的歲數。長者是寶,《廣論》研討班也有好多高齡寶貝。為紀念老和尚九十誕辰,故事主角特別聚焦於長輩。

垂暮之年,白髮紅顏,他們步履蹣跚,甚至得拄著柺杖走路。但長日將盡,時光就像珍寶,他們格外珍惜,全心投注於親近佛法,努力克服身體衰頹;有些長輩連國字都看不太懂,也願意忍受文字障礙的苦痛,上《廣論》課、聽「全廣」,甚至拿起《攝類學》,想盡辦法理解,跟上進度。還有長輩把老和尚視為佛菩薩和家人,出門、回家,都會對著老和尚的法照說:「師父,我出門了;師父,我回來了。」每一位長輩皆依著自己的緣起,或做義工、或誦經、或背經。如同某位長輩說的:「多一天,是一天。」從當下直至此生終點,要牢牢抓緊這條拋往來生的繩索,將來生繫於菩提樹下。

如果不是透過這些影片,我們不知道有一群人,晚年在成佛路上如此兢兢業業,寧願匍匐也要前進。

同場加映/現身鎂光燈下

本次法會現場有一個不同以往的特別安排,當居士憶師影片播放一結束,原本漆黑一片的舞臺,倏地亮起燈光,影片主角此刻已現身臺上,令觀眾驚喜不已,掌聲如雷。

有長輩必須坐輪椅,大會還特別用升降設備讓奶奶們直接升至臺上,享受 VIP 服務。長輩上臺難免緊張,主持人機智應對幽默互動,讓長輩心情放鬆,觀眾笑聲不斷。

在主持人引導下,每一位長者都拿起麥克風,對老和尚說感恩、做祈求,願生生世世跟隨。法人居士的部分,大會也安排座談方式,邀請相關人士與會相談。

隨著法會結束,影片中那些完整的故事或許漸漸模糊,但許多瞬間——也許是一笑燦爛揚起,也許是佝僂背影燈下勤學,皆如旅途中遇見美好光景,讓人印記於心。

他們的體悟、所得,哪怕只是短短一句,都像暮鼓晨鐘,具有警醒、積極的力量。他們用法隨法行來憶師,是法會最美的供養。

 

 

現場四
讚頌舞雩——用歌聲守護對師長的信心

讚頌舞雩——用歌聲守護對師長的信心

唱讚頌,是憶師恩法會如銀鈴般的串連。每一年,主辦單位會從諸多真如老師譜寫的讚頌中挑選合適的曲目,邀請合唱團演唱及專業伴奏,穿插於整天的法會之中。

「好音樂」自古就被認為對人心能起善良作用,常被君王用於正式場合。真如老師所作的讚頌,詞、曲優美,滿是對佛菩薩、師長的衷心仰望。在憶念師恩的重要日子,透過音樂禮讚佛陀、師長,真善美情思同時迴盪在千萬顆心中,也令大眾在聚精會神的三個小時裡,得到轉換頻率的舒緩。

合唱團如同往年,邀請來夢蓮花讚頌合唱團、福智教育園區兒童合唱團,此次更多了高齡長輩的獻唱,北區是祥音合唱團,南區則為長青讚頌班。

美聲合唱,加上鋼琴家現場伴奏,或國際著名指揮家王子承老師帶領的夢蓮花交響樂團配樂。旋律悠揚,低迴時柔情千種,高昂時豪情萬丈。每當大眾跟著同聲齊唱,內心對佛菩薩及師長的禮敬深情,由歌聲流淌而出,盈滿會場。

讚頌第一首曲目——〈佛面猶如淨滿月〉,歌詞出自《金光明最勝王經》,首先禮讚佛陀;其後則有憶念日常老和尚的〈曾記否〉、讚歎僧團及法人事業的〈橡木子〉等。

每年讚頌除了曲目有別,演出也會作變化,今年不同以往,加上舞蹈團演繹。

千歲不老之唱

祥音合唱團,由一群八、九十歲的阿公阿嬤組成,因為幾十位長輩年齡加起來超過六千歲,合唱團於是被大家取了個尊敬又有趣的暱稱——「千歲」。2017 年於憶師恩法會獻唱之後,時隔兩年 2019 再度登臺,換了語言演唱英文讚頌——〈You are by my side〉,讓聽眾耳根大開。

合唱團裡很多阿公阿嬤根本沒學過英文,卻願意為了憶師恩十分鐘的獻唱長時學習。英文音標不會,就藉助於國語注音或日語五十音。發音學會之後,再一句一句練,到最後一整首,卯足了勁兒,孜孜不倦練習兩年。

南區的長青讚頌班則準備臺語版〈善友〉,以鄉土情調獻唱他們的美音聲。有些阿公阿嬤住在屏東,光是交通就花掉不少時間,可是為了練唱,一樣不辭路途遙遠,風塵僕僕也歡喜。

千手翩來之舞

最令人耳目一新的,大概要屬〈千手觀音〉舞蹈表演了。十七名男舞者,一位演繹觀音菩薩,十六位演繹觀音的千手,配樂雄渾沉穆,大螢幕同時放映著奔向太空愈深遠愈浩瀚的畫面,如佛菩薩威力廣大無窮,讓場內充滿震撼的靈氣。表演結束後緊接著真如老師的虔唱,歌聲清新,洗滌人心。

真如老師透過詞之意境、曲之旋律,牽引聽者細細感受佛菩薩、日常老和尚恩德,如同如淨和尚所言:「真如老師一直在守護我們心中那份對師父的信心。」

法會中唱讚頌,可以傳遞對師長的感恩,守護對師長的信心,同時欣賞交響樂團專業伴奏、合唱團好聲音、舞蹈表演,在藝術氣息中獲得滿滿憶師功德!

 

 

現場五
外環道展區——全員依教奉行成果展示

外環道展區——全員依教奉行成果展示

憶師恩法會地點,北區假林口國立體育大學綜合體育館,南區假高雄漢神大巨蛋,兩地會場皆有外環道。法會期間外環道設置有許多展區,主要展示日常老和尚生前文物、學員憶師卡片或手工藝、法人各單位事業文宣,供大眾於休息時間觀賞、參與。大眾在憶師恩的同時,對團體組織及走向也可以得到一個概括的認識。北、南兩區布置有地區風格差異,以下分別介紹。

北區

外環道一共八個展區,「緬懷恩師紀念展區」展示日常老和尚生前的寮房與文物,其他皆為法人相關事業主題特展,有福智文化、福智文創、月光共學、淨源茶、藝文、傳心,以及文教。其中福智文化有重要著作出版,福智文創為新成立的公司。

外環道展區——全員依教奉行成果展示

從生活小物瞻仰一代高僧

外環道展區——全員依教奉行成果展示

憶念日常老和尚時,心中是否曾好奇他示寂前過著什麼樣的生活?他的寢室、書房如何擺設?是否字如其人?學員只要一進到會場外環道,即可探得究竟,如入桃花源。

大會將老和尚在祖庭鳳山寺的臥房仿製於會場。小床上,靜靜躺著一張使用了數十年的草蓆,草蓆邊緣畫著箭頭,是老和尚用以標記頭尾的;襪子也分左、右腳,一切次第不紊。

書桌上,立著一張照片,不是歷史上的偉大人物或風景,而是老和尚的母親!一代高僧,不管修行已到何等高處,仍心繫父母,情懷令人感動。桌上還立著兩個牌子,分別寫上:「有事」、「有緊要事」,方便侍者在不打斷老和尚專注用功的狀態下,達到告知的任務。牌子雖簡單,卻見老和尚代人著想之善巧。衣櫃中,藏著一個小佛龕,是老和尚勤修皈依時所用文物。

其他聖物,如經書、學習筆記、衣物及生活用品等,皆以照片搭配文字說明的大海報呈現。想聽老和尚的聲音,也可以抽智慧法語書籤,掃描上面的 QRcode 就可以立即聆聽一小段開示。

透過瞻仰日常老和尚曾用過的一書一物,認識一代高僧樸實修行的德風和身居斗室卻心懷大千的利眾心,並感恩這樣一位善知識來到你我之間,照見弟子們生命的希望與成長。

福智文化重磅出版

外環道展區——全員依教奉行成果展示

外環道展區——全員依教奉行成果展示

來到「福智文化展區」,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幅裱褙精美的莊嚴唐卡,繪著以宗大師為首的壇城。書架上陳列一本出版前搶先曝光的經典——《起信津梁——宗喀巴大師傳記合刊》。時值宗大師圓寂六百年,藉著本書,福智僧團要帶著大眾追本溯源,領略宗大師無與倫比的功德,並進一步認識福智譯經事業。

接著,來到一間迷你畫廊,十二幅生動優美的細膩油畫,帶觀者重返《我們共同的世界:守護小海豹》一書現場,在某年嚴冬的愛德華王子島,傳燈寺法師和當地人不顧酷寒風雪,守護海豹母子脫離狼群的感人故事。故事中的如偉法師本人正好來到展區,與油畫中的自己留下合影,不知學員巧遇了嗎?

逛展覽,當然要打卡,以《希望‧新生2【心之勇士】》一書為主題設計的拍照打卡區特別強強滾,一波又一波學員高舉著書中的法語牌拍照留念。拍完照還有明信片可以寫上想對真如老師說的悄悄話,據說直送真如老師手中。而且有寫有小禮——心之勇士小徽章別針,真是太好康了。

外環道展區——全員依教奉行成果展示

外環道展區——全員依教奉行成果展示

福智文創帶動發願

新成立的「福智文創公司」首次參展,以「般若傳承千載悠悠,菩提心子廣發正願」為主題,牆上展示一幅大悲誓願傳承圖長卷,以佛陀釋迦世尊為首,接續有文殊菩薩、彌勒菩薩、阿底峽尊者、宗喀巴大師,到日常老和尚及真如老師,以示正法傳承有緒。

現場鼓勵大家寫下發願文並簽名,不只學員熱情參與,法師也殷重發願,如淨和尚寫下福智圓滿,如得法師祈願正法久住,一位又一位法師許下願教久住恆光耀的恢弘誓願,帶動學員依師、發願並身體力行。視障者、不識字的長青班老奶奶也都可以口述發願,由義工寫下願文。僧俗共兩千七百多人參與。

既然公司取名「文創」,就一定會有吸睛的小東西,這次展出的有哪些呢?比如提袋、T恤和月光筆記本……等。福智文創的設立,是祈願透過小小的文創商品,將教法傳遞至大眾的心靈,令見者歡喜樂受,親近正法。

法人事業傳法多元

三天法會的午休時間雖短,學員們仍抓緊時間參與,每個展場都熱鬧非凡,有人在「月光共學展區」發下弘願要完成十萬大禮拜並喜獲真如老師加持的拜佛手套,有人在「淨源茶展區」從一口茶香中品嘗出生機盎然的慈心芬芳,有人在「藝文展區」見識了讚頌及藝文事業利眾的善巧多元與無遠弗屆,有人在「傳心展區」認識了僧團功德,發心共創僧團學修道場,祈願拉章早日矗立。有人在「文教展區」透過師父年表,緬懷一位高僧弘法利生的悲智願行。繽紛多樣的展區,殊勝多元的法人事業,呈現師長功德的萬千面貌。

外環道展區——全員依教奉行成果展示

外環道展區——全員依教奉行成果展示

學員片片訴情衷

福智學員也想對恩師日常老和尚傾訴感謝、以善行供養,主辦單位在會前先提供空白的善行卡到各地給學員書寫,憶師恩法會這天,學員的善行卡就掛在外環道上特別安排的一座厚實木架上。一張卡片就是一顆心,每顆心都在感念和回饋日常老和尚的恩德。

南區

高雄會場的外環道展區,除法人重要事業體的靜態展之外,高雄學苑及各區教室亦配合各種憶念師長功德的內涵,分別就不同主題設計陳列,提供與會者休息之餘欣賞,寓教於藝。

邀請觀眾來參與

展場別出心裁,安排各種互動式藝術表演,讓觀眾走入參與,身歷其境感受生活中實踐佛法的樣貌。比如「傳統藝曲表演」,請來專業二胡師傅現場拉琴,帶著觀眾以臺語唱出《廣論皈敬頌》。又如「人物專訪臺」,簡單的電視臺布景,製造趣味性,利用中午休息時間,邀請法師、學員接受專訪,現場互動零距離。

學員手手傳心意

外環道展區——全員依教奉行成果展示

外環道展區——全員依教奉行成果展示

學員同心協力一起製作精美的手工藝,一直是南區展覽很大的特色。地區教室各選定一個師長的教誡教授作為主題,群策群力發想、製作,每一個學員都注入憶師恩的心力。設計亦各有特色,例如:

「撕畫」,以撕紙藝術,拼貼出宗喀巴大師的聖像。不連續的纖維、顏色,卻被任運自如,聖像慈柔莊嚴,令觀者如見佛面心生讚歎,可想見藝術家手之巧,過程中一指尖一指尖地都是對宗大師的殊勝想。

「拉章」,類似薑餅屋概念,以傳燈寺作為模型,手作餅乾貼出肅穆的建築屋頂、牆面,紙黏土捏出姿態盎然的僧人們。道場莊嚴、僧團之美活靈活現,讓人有飽嘗妙法甘露之歡喜。

也有以紙黏土捏出成千上萬個小花小草動物人物,搭配童畫故事與結合佛法的意涵,有料有看頭。

跳脫慣性再思惟

夾娃娃、線上遊戲,在人們刻板印象裡常常是負面的,但地區教室跳脫慣性思惟,將遊戲透過藝術、科學的創意展示方式,融入暇身難得等佛法精神,引導觀者對於師長教誡教授的再次思惟之外,也帶給觀者對於遊戲好壞之間深一層的反思。

外環道展區——全員依教奉行成果展示

還有導覽和直播

集聚這麼多人的心力,成就出繽紛多樣的展覽,但法會結束當天就必須撤離,加上與會者眾多,休息時間短暫難以充分欣賞、參與互動。主辦單位為了珍惜這些創作者的用心及成果,特別在法會前兩天開放數個場次,安排義工專人導覽,供學員安靜參觀,了解意趣。針對沒辦法提前來參觀的遠方朋友,則提供中午休息時間的現場直播,在場內就能透過大螢幕觀看展覽重點,足見主辦單位的用心。

在憶師恩這個重要的日子,學員、法人事業,皆利用外環道展覽,呈現修學佛法的心得、過程、成果。《本生論》云:「報恩供養者,謂依教奉行。」當弟子如理捨惡取善,踏上步步離苦、步步得樂之路,將令善知識無比欣慰。

 

來源:《福智之聲》239 期 第 42 ~ 61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