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合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對老年人定義的三位男士,拒絕老派生活,亟思樂活且充實地度越老病死,邁向光明來生。如何圓夢——覓尋優質養老院?住宅合作社?......?最終,他們發現了一個簡單的達標秘密!
為了給下一代幸福成長的環境,我們素食、淨塑、種樹......,致力養護美麗的地球。這個「下一代」,會是三、五年後,甚至三、五十年後兩腿一伸的那個我嗎?而這個美好的環境,能否也是利於修行的一方沃土?
不能帶走的那只 箱子
「退居會註1關懷組大組長收到一只箱子——一位因親眷無法照料、不得不去養老院的阿嬤級師姐臨行前的託付——裝滿主人這一生在研討班學習的經典書籍。由於院內個人空間有限,除了必備的衣褲等用品,其他概不納受。這位恭敬三寶的阿嬤只好委請大組長代為『處理』......。」
老年歲月,該是最接近下一生的關鍵時刻,在此光景當勤聞思,然而卻因「環境」作弄,珍稀教典成了生活長物,聞思就此被迫中輟。
「另外一個義共相發生在師父的寮房。師父暮年示現病相臥榻,然而一旦聽聞房門外弟子討論法義的聲音,再不舒服也要請侍者協助起床,前往一同研討。」
若這是你我的晚景,該是多麼幸福——周邊是一塊學習的志同道合者,即便自己不堪起身參與,但是友朋比鄰而來誦經、讚頌、研討、分享,豈不就輕鬆浸潤在這樣的環境中,綿延學習!
尋覓 一座理想養老院
娓娓分享前述故事的周保善表示,父親的晚年降臨在他年輕的歲月,缺乏經驗值的照料與陪伴,讓他亟思建設一棟「優質」養老院。
這份埋藏心中的想望,在周保善投入團體、專責開發研討班教室地點的任務後,便悄然結合,特別在此時還賦予照顧學員老年生活的意義。他積極地雙向尋人覓地,期間甚至有風聞者直接提供已蓋好的養老院請他經營,這些建物或在郊區環境清幽、或在市區交通便利,但他總覺得少了些什麼……。
「我小的時候,左鄰右舍都是互通有無、互相照顧的,有啥大事只消敲鑼打鼓、奔相走告一番就好。那時哪需要寫遺囑——遺言可以就近交代給圍繞病榻旁的鄰居、親友。能處理的後事大夥自動偕手幫忙,在外工作的兒子趕回家時,只需要跪著當孝子……。」周保善恍悟,優質的養老院不僅僅是擁有硬體設備與醫護人員的建築物,它還要有一起走過、真情相待的友伴。但這打哪兒找?
拒絕 上演老殘流浪記
膝下兩兒離巢成家,一個在異國、一個在異鄉。孩子獨立好事一樁,但重獲「自由」的吳德安喜悅沒有太久,就被空巢的孤寂感席捲,甚而引發了老殘流浪安養院的悽涼聯想。
除此,吳德安和老伴蔡慶華還有個隱憂:「年紀越大體力越衰,卻又越靠近下一生,正是《廣論》說的『重、近、串習、先』中的『近』。想想,老病死這段歷程若要逆勢提升,不靠一群人的力量恐難辦到!」為此,行動派的他戮力推動住宅合作社註2,從發起人當到理事主席。
想像著鄰居作夥共餐、共遊、共學,彼此照顧,一同成長;你生病時,我為你送上一碗熱粥;我臨時有事,你主動幫忙照顧老小……。吳德安的喜悅依然沒有太久,「成辦住合社,首先要把理念或需求相同的人聚在一起,透過數次會議達成共識後,再找地買房,這對急需者而言緩不濟急。且產權形式與繼承問題,也需要大跨距的概念轉換……。」他慨歎:把「人」聚在一起容易,但想把「心」凝在一塊,真不容易!
睡醒 竟成了獨居老人
「有一天我睡醒過來,赫然發現自己竟是獨居老人!」這是宗行班學員趙文祥在 2018 年某個清晨的「覺悟」,原來他的太太在那年的四到六月間,獨赴 PEI 承擔一百天護持農耕義工。
這突然的意識,讓趙文祥想找間養老院以安頓晚年。友人介紹了口碑不錯的長庚養生村,他還挺認真地去試住了三天,推己及人地找兄姊弟弟一塊體驗,「感覺很不錯,考慮申請中。很幸運地,同年八月,團體就在養生村開了二十堂『365 活力 GO 系列課程』,我立刻報名當義工。」這個承擔與學習開啟他另番規畫視角。
當對一件事關注時,相關訊息似乎就源源撲面而來。未雨綢繆的趙文祥繼之參與合作住宅理念的學習,極為相應下,自告奮勇擔當共住共老聯誼會的北區窗口。直至 2021 年底,聆聽福智敬老事業體「陪你共老」系列課程之一的「與誰共老?談關懷互助力!」他終於從個人安老、互助共老,跨向契合修行的慈悲關懷社區——能為自他打造增上生共業環境的康莊格局。
無法置身事外的 抉擇
然而,兼顧老年照護與聞思修需求的美好願景,誰來跨出第一步?
或許有人會想,我還年輕,經營慈悲社區是退休者的事。但老師在 2016 年護老開示中點出「老」的現實:「這個問題不是說,社會老齡化才會碰到的問題,也不會說有人比我先老了,我就會碰到這個問題,而是說,所有的生命如果有幸活到老的話,都會遇到這個問題——就等於說,是我們所有人的問題。」
又或許有人會說,為什麼要由我來照顧老人,老人應該學會自理,不然就請看護?但老師在同一開示中亦談到「共老」的本質:「這(老)是所有的人可能都會經歷——照顧人和被照顧——的一個共通的過程,就看看這過程中我們是否要照顧別人,還是只選擇被人照顧。」
至此,老師為聆聽者做了抉擇:照顧別人!「照顧那些比我先走到這個時間點的人,甚至也提醒比我後走到這個時間點的人,他們應該注意些什麼。」
在這每個人共通的過程中,照顧彼此不是責無旁貸,而是無法置身事外。
歷事練心 磨掉我愛執
「許多同學熱愛聞思,卻疏於淨罪集資。其實,透由做義工、勤承擔,既可以累積資糧,讓聞思更順利深廣,還可以歷事練心、調伏相續——且這正是聞思的目的——為了正確的修行。」也是資深班長的周保善,長期陪伴學員有感而發。
如何從暢遊字海的喜悅中、孤獨當道的氛圍下(請見 P.20〈大乘行者,你孤獨嗎?——當現行正是違品,解方可以很溫馨〉)抽離出來?師父給了中肯建言:想要離苦得樂,必須在生活對境中磨練,提升意樂。然而有些人怕做事,因為一做事煩惱就來,為此師父強調修行次第:一開始在把握動機——愛他代替愛我——而非斷煩惱。
師父還說,真正學《廣論》,「『為人』這件事情要正對治,平常的時候要認真思惟、觀察的;不是說我今天了解了,啊,我懂得了,我能講,講得頭頭是道。如果平常的時候,不在生活當中實際上去對事相上面磨練的話,這是空洞的理論。」
關於修行,師父強調歷事練心,以磨掉我愛執——眾苦之因。畢竟對俗眾而言,修行在紅塵!
面對面 聞思修不脫鉤
歷事、對境不免要面對面(Face to Face),意謂重拾社群生活,一群人一起學習——打破在書桌前、教室裡、雲端上,腦中單純地聽聞思惟法義,落入「廣聞不善於修要」的空談。
「這時,我們得互相磨合、接受差異、調伏自心,學會表達、妥協、尊重、包容。這樣的群體生活正是學法的修練場,透過面對面,訓練觀察、同理與溝通,特別是牴觸自身感受或見解時,由於彼此是志同道合的修行者,因此會想到法義、試著把所學用出來,而選擇關顧他人,長養慈悲與菩提心。」終於從空巢又回到滿巢的吳德安,在同巢卻不同成員的組合中,嘗到聞思結合修行的甜美滋味。
彷彿穿上黃背心的義工,跨出舒適圈、與人面對面,於營隊法會裡服務、對治我愛執、磨練利他心,正是將這種以《廣論》內涵為行為指導的精神,帶入社區、敦親睦鄰,既成就個人聞思修不脫鉤的修練(全套式的終身學習),也成辦了眾人互助共好共老的照護(打造大乘習氣與環境)!
就地取材 社區即道場
「直接把黃背心(正知正念)穿回家(放心裡),服務、帶動左鄰右舍,就可營造出充滿慈悲與關懷的社區;它不需要另外覓地建屋、劃分區域,而是以概念構築,就地成形。」趙文祥開心地數算著當初的夢想將逐步踏實——從共享的和合社區、共好(老)的慈悲關懷社區,達到共修的心靈社區!
喜見鄰里共好的童年環境可望再現,且永續學習與在地老化、在宅善終的理想必須實踐,周保善更驍勇善戰地一步步從教室向社區拓展。只是這回開疆闢地的不是硬體建築,而是心靈的家;不需要大筆金錢,卻需要真心修練——「因為慈悲社區不是一個現成的建物機構,只消加入會員即可入住,而是要你我戮力投入,一起點滴打造自己未來的淨土。」周保善直指關鍵點。
一如老師所期許:「就在各自的崗位、各自的地方,自心即是道場。」一群人齊心協力讓社區即道場!對此,周保善強調:「『社區即道場』不等於『社區道場』。一般講社區道場,多是指蓋一棟房子,在裡面辦上許多活動;現在我逐漸明白,社區即道場,是指真正發心、護持、修行,把社區淨化成道場——『即』字是有動力的!」
其實,這樣一個充滿慈悲關懷、如道場般的社區,並非似羅馬琳達單單以理念聚集的養生社區,也非像艾美許人純粹以信仰凝聚的生活文化。而是融入師父「終身學習」以及老師「真心修練」的精神,來為自他無限生命編織的增上生道共業網。
【註 1】退居會: 在福智團體擔任全、兼職,退休後願意終身持續學習的一群人,所成立之社團。其「退居」兩字,來自團體創辦人日常老和尚早期提及的「退居寮」,意即「退休後所共同居住之處」。
【註 2】住宅合作社: 係由 一群願意共同居住的人組成,一起建造、購置房產,故合作住宅產權屬住宅合作社,獨立於市場,不易受房價波動影響。社員入股居住須共同出資經營、管理,營造客製化環境,而退股遷出後,又可將空間提供給有需要的人。
來源:《福智之聲》242 期 第 32 ~ 39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