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長的宅配熱便當——置身苦難疫情 陳冠伶讓愛綿延

文 / 喜樂

文 / 喜樂

疫情期間日復一日,她開著白色廂型車來回奔馳著,讓許多人不用出門就可以吃到健康美味的便當。送便當的女士不是店家雇用的送貨員,便當也不是去餐飲店就買得到......

心靈園區|班長的宅配熱便當——置身苦難疫情 陳冠伶讓愛綿延(左)陳冠伶

週一到週六近午或傍晚時分,常常可以看到一輛白色廂型車穿梭在福智教育園區附近的幾個社區中。車主人熟練地把車上紙箱內一個個便當,或一袋袋生鮮蔬果送到指定的地方;放妥餐物回到車上後,還不忘用手機通知訂戶快來領取,以免菜飯涼了。

疫情期間日復一日她就這樣來來回回奔馳著,讓許多人不用出門就可以吃到健康美味的便當。送便當的女士,陳冠伶,不是店家雇用的送貨員;便當也不是去餐飲店就買得到,這個看來不起眼的便當其實盛著滿滿的故事!

心靈園區|班長的宅配熱便當——置身苦難疫情 陳冠伶讓愛綿延(左)陳冠伶

傳統市場裡 見有機蔬果

話說斗南市場裡有個蔬果攤位,攤架上放著標示「有機友善蔬果」的硬紙板,來到這兒的顧客、鄰近的商家或賣菜阿桑,會衝著攤位主人喊「班長」。

這個奇特畫面,讓人不禁好奇:是什麼力量推動,讓有機蔬果走入傳統市場?是什麼因緣使然,讓市場眾人稱她一聲班長?攤位主人陳冠伶,的確是斗南廣論研討班的資深班長,但奇怪了,她怎麼在市場也當起「班長」了?

原來,在新冠疫情蔓延期間,有機農產銷售不佳,種植的農友及物流中心無不積極尋找通路,而傳統市場正是管道之一。

有多年推廣有機農業理念經驗,且自家經營有機農場的冠伶,深知有機農友耕種的辛勞,不忍農友努力的心血白費;且稍有瑕疵的農產品,經過處理後也堪具食用價值;因此,義不容辭地挺身而出。

在廣論學員文玉、憲昌姊弟的幫忙下,冠伶走進斗南傳統市場,在行人往來絡繹的店門口擺起攤子賣菜。因著善業的初心,小攤子收穫許多斗南廣論班同學的回響——他們會專程來到市場找冠伶採買,也會三五同學不約而同來逛逛有機攤——常常熱鬧喧天,加上文玉、憲昌喊得勤,引發鄰近小販、買菜客人都「班長」長、「班長」短地喊著,一時之間叫「班長」似乎成了時尚!

結合素便當 開啟送餐路

進入市場的冠伶也常在因緣成熟之際,於市場租借場地,舉辦浴佛法會及臘八粥等等的分享,多方凝聚了斗南教室同學的善業力,也將銷售所得提撥回饋各項善業。

然而隨著疫情殺傷力日增,冠伶從市場收攤,回到自家門前繼續有機友善蔬果銷售。但在這個苦難的疫情中,卻也悄然孕育了另一個契機——因為大家都減少出門,做小吃生意的餐廳門可羅雀。此時物流公司提出供應午晚餐的需求,冠伶即媒合有機蔬果銷售,與受疫情波及致素食店生意受創的慧淑師姐合作,開發出這條送餐之路。

心靈園區|班長的宅配熱便當——置身苦難疫情 陳冠伶讓愛綿延

開設素食店的慧淑,由於先生中風,必須天未亮就帶著他到小店,一邊照顧先生、一邊打理生意。然而好手藝不敵疫情攪擾,買賣大不如前,雖然有自家姊妹幫忙,也還是非常辛苦地撐持著。

收到冠伶媒合的訊息後,姊妹們結束店面生意,回到家裡經營提供餐點和素食便當的服務,一來可以去化有機食材,二來也可不用另租店面省下房租,行動不便的先生也不必再跟著摸黑出門,可安穩地在自家休養。

心靈園區|班長的宅配熱便當——置身苦難疫情 陳冠伶讓愛綿延

另類宅急便 靠眾人成辦

這個合作方案,幫助了有機農友,幫助了一個家庭,還幫助了有此需要的消費者,但得之於人者似乎更多。

冠伶負責打點賣相稍差的有機友善食材,做餐裝盒再送往各處取餐點。為方便取餐付款,在各取餐處設有「誠實錢箱」讓訂餐、訂物者自取自投。不過,這樣的往來模式須在彼此信任的基礎下才得以進行。

住在園區附近各社區的廣論同修一聽有像「宅急便」送熱便當到家的服務,又可以避免上市場採買要跟許多人密集接觸,也熱烈響應地訂起便當。現在就連非廣論同學的社區樂齡長者,在經費補助下也加入訂便當行列了。

冠伶堅信只要是善業就會有順緣相助,且所有的善業善行都得靠一群人護持,絕非個人的有限能力可為。食材雖未標榜有機,但多數來自園區集貨場及周遭種植有機的農友,他們也會提供便宜甚至免費的 B 級產品;同是開設便當店的麗卿師姐,也會幫忙代為採購食材。加上相應者及需求者的熱情讚聲,形成了一個銷售消費網絡,泛起的善漣漪漸漸向外推移。

行動柑仔店 社區繞大佛

心靈園區|班長的宅配熱便當——置身苦難疫情 陳冠伶讓愛綿延

斗南在地每日早上十點前可在冠伶家採買有機蔬果。古坑、園區的廣論同學則透過 LINE 群組互動訂購,當日訂物隨餐即時送達。他們戲稱冠伶的廂型車猶如「行動柑仔店」,應有盡有:有機蔬果、吐司麵包,甚至年節蘿蔔糕、薰豆包、炒花生、椰奶及零食等等琳琅滿目,不變的是背後的那分發心。

心靈園區|班長的宅配熱便當——置身苦難疫情 陳冠伶讓愛綿延

冠伶的自用車成了蔬果送餐車,一整車充滿著食物的味道,但有時可能打翻了湯,可能下錯了站、漏送物品,也可能遭到埋怨......,然而一貫歡喜笑臉迎人是不變的容顏。

她說:「這件事有這麼多人的善業集結,雖然趕著時間匆匆送餐送物,但會作意每天兩次送餐,都繞著宗仰大樓到四周的社區,正是在繞大佛啊!」歡喜之情溢於言表。

萬事萬物瞬息難測,每個緣起生滅無常,疫情必將落幕,送餐或將休止,然而非以營利為目的、鄰里間真誠的互助關懷是那努力過後必留下的痕跡。堅持做對的事是冠伶永恆的信念!

 

來源:《福智之聲》243 期 第 82 ~ 85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