憶師園

◆台中採訪組

  交通繁忙的台中市永春東路上,川流不息的車潮,顯得有些吵雜。當車子緩緩駛入巷內後,映入眼簾卻另有一番驚喜!右邊是一片綠油油的鴨間稻,毛絨絨的白鴨在稻田裡,自由自在穿梭覓食;白鷺鷥悠遊舞動雙翼低空飛翔,好一幅寧靜祥和的鄉間景致。

  左邊是間農舍,再往前就是台中里仁的物流中心,前庭整齊的停放著貨車、機車,看似平凡無奇的大廠房,穿過廠房走到盡頭,就是凝聚物流同修心業力,共同打造成的「憶師園」,佔地約七十坪,一草一木,一花一石的背後,有著許多「美」的故事。

 

學長秉持師志 弟子憶念師恩

  秉持師父關懷弟子的初衷,賴學長在新物流籌建之始,就示意空間規劃要以「人」為考量,並預留綠地,期使同修在忙碌的護持工作中,有一個可以舒緩身心的空間。

  工程就由有設計背景的蕭竣元師兄全力發揮,竣元師兄在廠房的後方預留一塊綠地,同修們都很高興,紛紛提供構思,在腦海中勾勒著美麗的遠景,不知不覺大家都稱這期待中的花園為「後花園」。竣元師兄透由施工過程對師長的恩德體會更深;也為防範自己耽溺於原本就喜愛蒔花弄草的習性中,於是將之更名為「憶師園」,期待它是同修們共同憶念師長功德的園地。

 

惜福又習勞 歡喜造共業

  憶師園的設計藍圖都在竣元的腦海中,先多方收集回收的材料,再利用工作空檔一點一滴慢慢做。第一個工程,是由大寮進入花園的水泥平台,師兄找到物流工程留下的廢料──鐵條、水泥、沙。沒有工具也沒有經驗,同修七嘴八舌提供方法,最後大家看不下去,紛紛跳下來幫忙,有人丟砂石、有人倒水泥、有人加水、有人攪拌,成了「純手工」的混凝土,接著大家捲起褲管一起用腳踩⋯⋯第一塊平台就在歡笑熱鬧中完成了,雖然歪七扭八不平整,卻很堅固很好用。

  憶師園的邊坡需要一些石頭作造景,石頭在哪裡?師兄殷重向師父祈求,不久就有承包物流工程的楊小姐說:「我另外一個工地的業主,有祖先百年前由筏子溪挖回來的石頭,現在正愁不知如何處理。」師兄心想:「太好了!能搬多少就搬多少!」於是開著廂型車,載著師姐和幾個菜籃就要去搬石頭了。那知現場石頭堆得像小山,而且都很大,一個籃子只能裝一顆,楊小姐見狀,簡直啼笑皆非,卻也被他們這種「愚公移山」的精神感動,爽快地說:「你只要告訴我運送地點,我負責叫人挖石頭,再出車幫你們運過去。」於是,運回的石頭比原先想像多了很多。

 

佛誕日寶塔完成 亦有龍王來相助

  當園景漸漸形成,師兄思索著如何善用那些剩下的石頭,腦中突然現起鳳山寺後山、步道旁用石頭堆砌的佛塔,當下決定在花園右邊,也是佛堂正後方造塔,作為佛堂的靠山。

  佛誕日當天,順得師兄召集物流同修,講說「造廟功德大」的公案,讓大家了解造塔建廟「從用無作」的殊勝功德,並策發大家造塔的意樂。因此,大家歡歡喜喜的在佛誕日當天,將摩尼寶塔完成了。

  摩尼寶塔是完成了,但塔頂彷彿少了什麼?竣元師兄現起十三年前,溯溪潛水曾撿到一顆「吉祥石」,當時不便帶回,便將它藏在隱密的山壁洞中。於是憑著模糊的記憶去找了兩次,終於捧回它,安置在塔頂稱之為「龍珠」。

  園中兩個蓮花池挖好後,竣元師兄正思索水從何處來?當晚即夢見自己蹲在蓮花池邊,穿著龍袍的龍王出現在花園對著他說:「怎麼了?缺水嗎?告訴我就好啦!」第二天果然下了一場大雨,蓮花池很快就裝滿了水。

  幾天後,發現當初因環保考量,蓮花池邊僅以石頭堆砌,池水會滲漏,很難全賴雨水供給,怎麼辦呢?有了!將逆滲透排出的廢水,埋管接到蓮花池,巧的是每天回收水剛好補滿蓮花池流失的水量!

  有了水池,生態漸漸豐富起來:青蛙棲息到池中下蛋,紅蜘蛛也出現了,蜥蜴每天在地上、樹上賽跑。有一天,還飛來了一隻鸚鵡,餵食之後又飛走了,各種不同的動物來去自如,好不熱鬧。

 

滿園花朵競相開 花花供養我喇嘛

  花園的主角──花草,何處覓?竣元師兄本著節約的原則到處搜尋:將牆角的馬櫻丹移植到園中;溪谷河床邊的不知名野花也在園中落腳;園區陳耀棋師兄除了傾囊相授植栽相關知識外,似乎看出師兄的心意,鼓勵他將一些園區的花苗栽植到憶師園,竣元師兄不好意思地說:「大部分的花苗都只有一棵,我怎麼能帶走?」師兄爽朗地說:「這些都是師父的,只要是法人的地方,種在那兒都一樣,它都可供養師父。」於是,沒多久園中就開滿了各式各樣的花。

  憶師恩法會前,學苑推出讚頌曲「白蓮花」,正好有師姐送來一盆花,當時不知它是蓮花,每天對著它唱「白蓮花」,不久,它竟開出白色如牡丹花般大小的重瓣蓮花,聖潔中多了一分貴氣,美得令人讚嘆!

  賴美惠師姐不忍供過佛的蘭花,凋萎後即被丟棄,很細心的將蘭花綁在樹幹上,希望它能恢復生機。不久,蘭花的根居然沿著樹幹攀爬起來,美惠師姐驚喜萬分!林美萍師姐也熱情的造共業,請園藝公司送來草皮、雞蛋花、筆筒樹等。

  這些花彷彿相約好似的,每天在園中輪流綻放,同修們在此不愁無花可供養。負責大寮的蔡秀賢師姐,每天一早工作前,就站在廚房門口的平台,躬身雙手合十,她的頭由左至右緩緩轉動,恭敬的搜尋園中的每一株花木,殷重的對師父作觀想供養。洗菜、洗碗也不時望著窗外的花園邊做邊供養、感恩、憶念師父。

 

慈心開闢護生園 皈依禮塔求加持

  陳舒庭師姐以前承擔大寮時,為避免菜蟲入鍋被燙死,先將菜蟲挑出放在瓶裡,再丟些菜進去,但過沒多久蟲仍慢慢乾死,心中很是不忍,卻也愛莫能助。

  有一天在園中拔草,看到很多園中的小蟲兒,突然現起:「如果能種菜給蟲吃豈不更好?回想自己遇到師父學佛後的生命改變,蟲兒與我們宿生有緣,今生方能相遇,希望能給它們好環境,為牠們皈依、祈福,將來也能感得暇身學習圓滿教法。」於是徵得竣元師兄同意,發動同修在摩尼塔邊,開闢出一片菜圃,取名「護生園」。

  現在物流同修理菜時,都會將蟲兒小心的捧著,到憶師園的摩尼塔前,繞塔、持咒,為牠們皈依再放入護生園中。蟲兒每天很快樂生活在其中,個個吃得肥嘟嘟,有時還翹起頭來瞻仰禮塔一番。台灣請法團的同修們見了,也很為它們能同享法恩而高興,還說回國後也要效學這個作法呢!

 

護生捨去我愛執 關懷農友心調柔

  這塊園地以前未施化肥,因此土裡蟲蟻很多,短短的兩公尺竟挖出三個螞蟻窩,只見牠們驚嚇的四處奔竄,也有不幸慘死鋤下的,令竣元師兄對業果真實生起害怕的心。以前他對這些小螞蟻沒有感覺,只管將工作完成;現在,他每挖到一個螞蟻窩就要停工一天,讓牠們有時間搬家,如此做做停停,不禁自問何時才能完工?但想到師父,想到要如法做,一切就都不是問題。

  有花就有蟲害,這是竣元師兄另一個調心的機會,他請問很多農友,問題仍未解決。有一次順得師兄對他說:「鳳山寺的法師們對那些蟲都不傷害,任其自由自在。」他想想也對,他說:「既然有護生園關顧菜蟲,也應該關顧花蟲。我一心要維持花園的美觀,不願讓蟲傷害『我的花』,這是錯誤的想法。希望憶師園不是增長我愛執的地方,也不是展現我的成就感的地方。」

  在護持憶師園的過程中,讓他體會到農友的辛苦,也因為自已投注較多心力,颱風來時,唯獨他放心不下,一直出去關心花是否被風吹壞,在搶救花的過程中,更想到:「農友怎麼辦?他們的損失豈不更大?」尤其是謝美妹的果園,一直讓他很掛心,頻頻打電話去關懷,竣元師兄發現,憶師園讓他的心變柔軟,更能關顧周遭的人、事、物。

 

懺悔業障學依師 祈請法師來加持

  因從小不喜歡勞力工作,加上理貨工作粗重,又怕蚊蟲等,所以吳麗雲師姐剛開始並不熱中參與憶師園的工作,但發現竣元師兄在粗重的理貨工作後,利用休息時間在大太陽下搬石頭、挖土堆,她在感動之餘,勉強自己去參與。協力合作的過程中不只培養出彼此默契,更觀察到同修們很多的功德,心力被大家提策了起來。

  透由承擔憶師園的工作,師姐更深刻體會到師長的恩德,回想自己以前因個性叛逆,做了種種對師長不恭敬、對父母不孝的事,深感懺悔!更想效學如證法師如理依師的功德,因此,她提出:殷重祈請如證法師蒞臨,希求開示依師法類加持大家,殷殷盼望法師能題辭「憶師園」三個字。感恩的是,當如證法師接獲物流的祈請後,第二天立刻轉來「憶師園」三個字的親筆手稿。同修們如獲至寶,特請專人鐫刻在精心挑選的石頭上,立碑在園中的小丘,為憶師園劃上美麗的句點。

 

心靈花園法音涓涓 同修大眾恒憶師恩

  現在的憶師園,一花一草、一景一物,處處蘊含著師父的法音,每天都有同修在園中繞塔、供養、皈依、祈求、憶念師長、領受加持,更有同修在園中切磋法義、讚頌⋯⋯等。不時還有廣論班同修來此作小型放生法會,讓六道有情同享法恩。

  此情此景,讓原本想供養憶師園內所有花木的美萍師姐,有感而發的說:「幸好!這一切不是由我全攬下,否則它將只是一座由物質所堆砌成的精美花園,不是現在所呈現──由心業力所凝聚而成的心靈花園。」

  物流課課長廖明燦師兄很感激每一位同修的參與,隨喜大家將師父的法領納在心,並化現在生活情境中,讓人觸境逢緣時時憶念、感受到師恩。他開心的說:「憶師園不是物流同修的,也不是台中學苑的,它是整個團體的憶師園,非常歡迎同修們來到這塊園地,一起憶念師父、感念師恩!

福智之聲第17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