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璣集-第177期

◆摘自日常師父開示  
廣論錄音帶第五十六卷
福智之聲編輯室 整理

 

末法時大 速積功德

  修道的時候,有沒有律儀就差得很大。有律儀比沒有律儀效果大;律儀是別解脫戒、攝善法戒、饒益有情戒,後者效果也比前者大。

  我們千萬不要對南北傳佛教妄加是非。阿底峽尊者到西藏後,有兩個持小乘十二頭陀行非常圓滿的比丘去請教尊者,尊者圓滿的回答他們,但要說大乘的道理時,他們就不願意聽了。阿底峽尊者覺得非常可惜,說:「無其所致。」意思是說「沒有用」。佛法的真正意義是要你解脫,如果不能了解這個特質,一生不能解脫。我們要先對圓滿教法有正確的認識,然後才有機會如理行持。經上告訴我們,末法的時候,如果能認真持一學處,功德都無量無邊。什麼叫做功德?就是你做了這件事情,留下來對大家有善的、好的果報的影響。正法時期,因有佛菩薩、羅漢聖者,你做得再好,沒大用處。末法的時候,你只要認真做,做多少算多少,讓大家覺得原來佛法是這個樣子,那留在世間的影響是不可思議的,就有這麼大的功德。

 

寧吞熱鐵丸 不犯戒受食

  有律儀,好的功德固然不得了,毀壞尸羅,犯了戒,這個罪也是不得了的大。以前我犯了一個大毛病,認為我出家了,施主供養我是應該的;後來才警覺,哪有這種事?他供養是他的事,你出家該做的是如法行持,如果不能如法行持而受用,比十惡不赦之人在一百年不停的做大壞事,這個罪都大不曉得多少。所以道宣律祖告訴我們,對事治心,一面吃一面想:我跟這個相應嗎?這樣才對。所以《分別阿笈摩經》上說:「寧吞熱鐵丸,猛燄極可畏,不以犯戒身,受用國人食。」就是這個道理。

 

法體行相圓滿是真戒

  戒的內容一定包含法、體、行、相。也就是先了解戒為什麼要這樣制;然後受戒的時候應當怎麼樣跟戒相應得到戒體;得到戒體當中,內心應該有什麼正確的意念,自淨其意,然後行為跟它相應;接著,相應後,戒相流露於外。我們剛開始學的時候不可能完全學會,但一面做,一面學;了解了之後,有好樂 心,然後出家,出家後,在相上面依止善知識,先把相弄好,然後靠這個的保護,一方面淨化自己的罪障,一方面提升自己學的力量;進一步去了解戒法的內容;然後圓滿所受的法體;然後依法起行,那時候就是戒相圓滿的時候,這才是真正的戒。道宣律祖戒一聽二十遍;阿底峽尊者大毗婆沙一聽十二年,所以能夠開遮持犯完全了解。我們現在學一點東西,人家講了半天都不懂,這是我們太差,愚癡相,要心裡起慚愧,趕快努力。

福智之聲第17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