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恩供養殊勝行

──2008年憶師恩法會

◆台北採訪組

  今年憶師恩法會分成兩梯次舉行,18日場次主要是北部地區學員,中南部學員則參加19日場次。兩天來自海內外的同修總計約有二萬六千人;護持義工多達二千二百多人,遊覽車將近四百六十輛,盛況真是年年空前。

  今年法會與往年最大的不同是──從憶師恩邁向報師恩,所以活動內容主要是透由實際實踐、獲得心靈成長的經驗來供養師父。其中「班刊」的製作可以說是今年報師恩活動的重頭戲,全體同學總結一年來的學習與成長,集結成冊供養師父。其次,影片剪輯也軋上要角,六支剪輯片是集結許多同學夜以繼日挑燈夜戰完成的,也是對師父作最美、最殊勝的供養。

 

壇城設計漢藏融合

  法會當天氣候舒爽宜人,台北林口體育館外雖然人潮與車潮熙來攘往,但秩序十分井然。一腳踏進體育館大門,映入眼簾的是各地區、教室極盡巧思擺設之攤位,琳琅滿目令人忍不住想駐足;繼續前行,步入大會場,視線一下就被正前方布置莊嚴肅穆的壇城所吸引。今年的壇城布置,仍舊由桃園支苑負責,支苑長何順天說,今年壇城設計採漢藏融合的方式呈現,除了保留去年藏系色彩的五色幔、唐卡、幢幡、祥雲之外,增加漢系色彩的六尊佛像,及韋陀尊者、伽藍尊者二位護法菩薩;兩對木雕大宮燈,入口處有一個許願池,中有一尊觀音菩薩像。

 

幸福 來自師父

  法會開始時,如證法師帶領大眾恭誦心經和密集嘛,希能消除違緣並祈求師父加持,師之心願早日完成。梵因法師親自敲木魚領眾誦持經文,全場氣氛肅穆莊嚴。之後播放「我們的導師」影片,在「好想你」的讚頌樂曲中,看見師父升上法座,臉上顯露著慈悲的笑容,開示說:「學習佛法是為解決每一個眾生都免不了的苦樂問題。」「我們為什麼來學佛?目的就是要成佛,根本在於親近善知識。」接著讚頌管絃樂團的小提琴獨奏,圓潤的琴音伴隨著「憶昔人」、「重逢」與「相思樹」的讚頌,把全場憶念師長深恩的思緒拉到了最高點。

  如證法師在開示中說到,今天是師父示寂第四週年的紀念日,大家在此感念師父的恩德,師父對學《廣論》的同學最大的恩德就是賜予我們《菩提道次第廣論》這本世間最超勝的教授,因為在此之前漢地是沒有這本論的。師父居然有辦法把《廣論》融合漢地的教法和一些實踐的法則,使它成為有系統的學習教授,再講給我們聽。如果沒有師父的引導,我們的生命不會有今天。所以師父對我們最大的深恩,不僅僅只有法人事業,而是幫我們建立了一個崇高的生命宗旨,尋找到一個正確的方向。

  法師提到,早期僧團在學習時,師父因為身體非常不好,有時要他們自己研討,師父躺在裡面聽,聽到大家研討到很扼要的地方時,師父會要侍者把他扶起來,跟大家一起研討。師父這種用命去換取弟子幸福的事情,在他的生命中是常常出現的。

  法師勉勵大家,這一生能夠得到這樣的幸福,是師父為我們換來的,我們能夠懂得來生要去追求暇滿、未來無量生裡要研閱廣大的經論、希求一切智智,也都是師父換來的。我們做弟子的,唯一能回饋的只有依教奉行,把師父想要完成的事業繼續完成下去,做師父所歡喜的事情,這是最重要的。

 

徜徉福智團體之美

  法會上午的主軸在憶師功德,所以在法師開示後,由淨遠法師帶領執事法師與總幹事、三區主任一起分享福智團隊的美好。淨遠法師開示說到,師父為延續教法,在八、九年前就為團體選了一位接班的上師,主要的目的,希望由此能夠延續正法的命脈。這麼多年來,在上師、僧團、在家眾齊心協力為延續師父的事業而奉獻生命,一幕幕大大小小非常令人感動的建教歷程由此呈現出來了。

  接下來台北學苑的李主任、高雄學苑林常如副主任與台中學苑的主辦黃素芬師姐等,都代表各區分享了北中南三區同學們學習上的努力,與參加營隊義工的學習成果。因為大家的群策群力,還有法師們持續不斷的勉勵和關懷,這群人都有一個共同的心願,就是希望成辦師父所有的心願。

  盧總幹事負責上午場的總結,他說,福智團體裡很多人都突破了自己的局限,獲得很大的成長。今天在這裡憶念師長的恩德,可以用很懷念、很感傷的心,也可以用很溫馨、很幸福、很快樂的心來體會福智的美。

 

淨智文教廣福大豐收

  法會下午場以報師恩為主軸,內容分成淨智與廣福事業、文教與園區事業以及僧團之美三個部分,分別由法師、學長以及三區主任配合研討班同學製作的影片作各事業體的報恩分享。禪聞法師說了一則師父教他摺傘的往事,藉此說明師父就如同佛一般,一切時處普攝一切眾生。賴學長從胚芽餅的熱銷,說明師父看業績的角度是,多賣一包胚芽餅,就多與一位眾生結下善緣。

  如願法師與陳學長分享同學們在文教與園區事業上的努力。如願法師說,師父常講的一句話就是「教育是人類升沉的樞紐」,這說明教育需要大家共同來努力,希望每個人都可以發願,把師父給大家最好的東西,留在這個世間,讓未來更美好!

  陳學長說,師父告訴我們無限生命中,真正要提升的就是教育!而教育非常重要的,就是需要有一個完整的環境。幾年來,團體戰戰兢兢、如履薄冰的努力,多少有一點點的成果,可以歸納出七種殊勝。第一個就是我們有好的師父。第二,好的老師;第三,有好的家長;第四,有好的課程;第五,有一群好義工;第六個是有一片好的土地;最後一個就是好的環境。這七個殊勝就是這幾年來全體同修,包括僧俗二眾大家辛辛苦苦投注的全部力量。

 

幸福的一群人

  透過介紹僧團學習的影片,大家看到僧團學習辯經、五部大論、藏文等等的場景。如淨法師說,僧團四年來的穩定、成長,最大的力量來自於接班上師,這一切都是師父對我們的恩德。

  如證法師在結示中說師父示寂以後他才知道原來帶一個團體很不容易,如果沒有一個具足智慧的人引導的話,連下一步該怎麼走都不曉得。有好幾次他去請教接班上師,他都依據經論的做法來告訴他該怎麼做,所以團體僧俗二眾有這麼大的成長,原因也是在這裡。同時,法師也提及,有幾次向接班上師報告營隊辦得非常成功,接班上師都說:「僧眾應該要有一種責任,引領有情趣向於解脫。」他最大的願望就是希望能引領這些有情來生能夠得到暇滿人身。

  法師說,整個憶師恩法會所呈現的這些成果,真正歸功於兩個人,一個是師父,另外一個是接班上師;如果沒有他們的話,團體不可能這麼穩定,就是因為生命有了方向,所以整個僧團能夠和合,凝聚在一起,團體才會愈來愈好。

  一天的法會流程,讓同學深深領受福智團體之美,也對師長的功德、恩德生起更深刻的感受。很多同學表示,法師、學長的開示,以及剪輯影片的用心拍攝,都讓他們對團體有一個更「立體」的認識;尤其是中午利用休息時間,到會場外圍去走走,看到各學苑、分苑或教室所擺設的展覽站,或是順手翻翻各班的班刊,看到不管是老學員、新學員的學習,在在呈現一片生意盎然的氣息,很多人心中生起一種感覺:「我們有這樣的師、法、友保護,我們真是幸福的一群人!」

福智之聲第18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