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 園區採訪組
宗仰樓九樓佛堂中間主龕的壁面將掛一幅巨幅的世尊與十六大阿羅漢唐卡,這幅大唐卡有法王簽名加持、開光,二○○八年請回園區。今年四月南海分院舉辦第二期提升營,當時法師已有指示:因為參加提升營的人數將擴增,南海分院已不敷使用,七、八月三梯提升營將在園區舉行,屆時須使用九樓場地。為了配合提升營計畫,九樓內部裝修須在兩、三個月之間加快腳步,告一個段落。同時為了莊嚴法會場地,加持學員受用法義,首次要將大唐卡懸掛起來。
世尊唐卡長四米八,寬五米九,掛到佛龕的壁面上,技術上有很多要考量,蔡榮德師兄說大唐卡單憑懸掛式支撐,久了會變形,因此決定採用粘貼方式,使唐卡的受力平均,不至於變形;其次為了防止唐卡受損,使用粘貼的合作粘也不宜直接固定到唐卡上,所以要找堅韌的被襯布固定合作粘,最後再將唐卡與被襯布縫合。因為整個縫合的工事浩大,這不是一件輕鬆的事,蔡師兄首先想到的是經驗豐富的台北裁縫義工吳美梅師姐。隨喜吳師姐勇悍的承擔心,五月下旬邀集北中南裁縫義工一起完成了這項艱鉅的任務。
隨著辦提升營的時序日近,佛堂原本進行的內部整修工作必須快速告一段落,未修補完成的佛像得暫時停工,整理場地也費了不少功夫。七月一日義工開始裡外大清理,為了恭請世尊唐卡,大家分工合作,很虔敬的心淨地。傍晚時分,義工們將沉甸甸的唐卡抬進大殿,初步先懸掛上去,就花了兩個多小時,後續將合作粘固定在壁面上,最後圓滿完成已超過十點,前後花了將近六個小時。義工們配合度很高,聽從蔡榮德師兄的總指揮,依次第步驟完成每個階段的過程,工作團隊士氣高昂,默契十足。同心同願,努力承事佛菩薩,做師所喜。
一針一線 全心全力
唐卡本身又大又重,那麼大的工程怎麼接啊?資深裁縫義工吳美梅師姐說:「我不知道這麼難!所以只好跟師父啟白:師父,今天有份資糧給我,我很高興、也很願意承事,但是我不會,不過只要有你在,我就很放心。就這樣只要有資糧來,我從來不推拖,我這個人就是這樣傻傻的,不知道什麼叫害怕。因為有高壓電、有師父在我們後面,還有同行善友啊。」
不過這個工程真是太大了,除了北區裁縫組義工之外,也邀請中、南區的義工一起加入。北部的同修們是主力,陳秀治和楊鈴美兩人在台北耗費一週的時間,先將合作粘車縫固定在紅色被襯布上。五月下旬三區義工齊聚園區開始將唐卡與被襯布用手工縫合。前後整整待了九天,其他地區的則不定。他們在宗仰樓,要把被襯布與唐卡一針針的縫在一起,那麼多人的手要怎麼協調的在布料的上下方游走呢?「要調心啊,靠聽法師開示啊。」這是大家的答案。週末來共襄盛舉的人太多,為了方便一日義工們能集聚更多資糧,台北的同修們就退居幕後,讓大家都有機會歡喜造共業。
參與縫製的楊鈴美師姐說,撐起唐卡的合作粘是塑膠材質,質地堅硬,與唐卡縫合時,必須手工一針針縫上去,縫的針太細會斷,太粗又戳不過去,而且常會戳得手指都是血,為了方便縫製,幾位資深義工還特別去買了一支二百元的拔針器,雖有輔助工具,縫製起來還是很辛苦。
為了穿透堅硬的合作粘,粗粗的針不時地把手指扎出血來,疼痛與流血雖然不是舒服的感受,但是面對境界時,吳玉英師姐提醒自己──佛陀在因地裡,也曾經割肉飼鷹,還有祖師大德刺血寫經的故事,相較之下,流這一點點的血又算什麼呢?即使手指都被針扎得長出老繭了,但想到自己宿世以來,也不知道曾吃過多少眾生的肉,這次能在縫唐卡的過程中消舊業就覺得很歡喜。
楊鈴美師姐也提到縫的過程中,知道手在痛,可是心中就現起師父說法──身體痛不要喊痛(學習轉念),會在識種子中種下隨順習氣的種子,因此手雖然痛,可是知道自己是在承事佛,可消無始以來不可思議的業障,尤其是不可懺的盜僧伽物與謗法罪,這些只有透過製造佛像來懺除,想到這些心裡就很高興。轉念帶來歡喜心,更策發了精進力與對師父、對三寶的皈依心。
吳茸師姐分享了在縫的過程中,巨幅的唐卡縫到中間時,捲成了一大捲,變得厚重不好拿,一手撐得又重又痠,另一手被針頭扎得又很痛,加上天氣熱,汗流不止。連續好幾天大家的身上都長了痱子,又癢又痛,但為了對法的恭敬,在縫的過程中,只好忍住不敢抓。縫到最後一天時,還曾經因為潛藏的習氣現行,想著工作已經快完成了,想提早在晚上先行離開,幸好有同行善巧的鼓勵:「差不了幾個小時的工夫,一起做到最後可以同進退。」小小的提醒中,傳遞了師父說過「陪你們走到最後」的那份深刻用心,也提策她一起走到最後的決心。
粗粗的針繼續前進,進進出出地把紅裡布縫在唐卡背面,每個人都以承事佛菩薩的至誠恭敬心從事,每天在齋戒沐浴後再開始工作,縫在其中的,除了對師父的皈依與建立教法的祈願,也把同行之間互相關懷,攜手前進的大乘精神包含進去。整個縫唐卡的過程雖然辛苦,但在這殊勝因緣裡,參與的每個人都以強盛的心力來成辦,承事師長莊嚴佛國的同時,也莊嚴自心。
福智之聲第19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