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經講記(二十四)

孝治章第八

◆日常師父開示  
(1994年12月14日)

  下面,「治國者不敢侮於鰥寡,而況於士民乎?」那個〈孝治〉,上面講天子,下面講諸侯怎麼辦呢?諸侯所治的是一國,那個國家裡邊主要的就是他的老百姓。老百姓最可憐的有兩類──鰥、寡,就是一個家庭當中太太死掉了,其他的只有一個人,叫鰥;先生死掉了,只有一個人,叫寡,那是最可憐的人。做一個治國者,乃至於是最可憐的人,他都不敢隨便地輕慢他,何況一般人呢!因為能夠這樣做,所以「得百姓之懽心,以事其先君。」同樣地,這句話跟以事其先王是一樣的,換句話說,這樣做,對得起他自己的一生。前面不是說:「夙興夜寐,無忝爾所生」嗎?那始終是一貫的道理,從早晨起來到晚上,隨時警惕的,平常的時候內心當中很警惕的,所以儘管是放鬆、睡的時候,心裡面還是這種念頭、這種潛意識之流,就是這樣,那這個是諸侯。
 
  下面「治家者」,這個就是所謂的下面以下的卿大夫、士等等。「治家者不敢失於臣妾,而況於妻子乎?」這麼再下來呢?一個家,那個臣跟妾,這個家庭當中,中國人主人以外,跟他的最重要的一個人就是他的妻子,那是最主要的。臣妾呢?妾,我們現在說就是小老婆,娶個小太太,那其他的是下人,可是實際上,這裡臣跟妾的話,就是家裡的傭人,男的、女的,而這個家裡邊的妻跟子是最主要的,所以說,家裡次要的這些人,對他們都不敢有失禮的地方,都是很誠心、恭敬,能夠敬重他們,就是這樣。所以換句話說,不管哪一個人,高為天子,下面嘛作為庶人,他以內心當中這樣的誠正之心待人,並不是因為看見對方的地位的高低。因為他以這樣地內心的誠正地待人,最起碼的人他也很認真地對他,那高的人當然是,如果我們能這樣的話,「得人之懽心,以事其親。」同樣地,人人當然是歡喜。
 
  「夫然」,你能夠這樣的話,「生則親安之,祭則鬼享之。」這個時侯,如果你父母在,你的父母,當然可以得到最佳的安養。如果說父母不在了,對「鬼享之」,他還來繼續來享受你子孫對父母的孝敬。如果能這樣做的話,「天下和平,災害不生,禍亂不作」,天下就和平,人與人之間就和平了。
 
  這裡很有意思,這個人為的是和平了,但是我們現在有很多天災,不是人為的,欸!你能夠這樣做的話,那個天災它也不會生起。以我們現在來看,好像那個天災跟人沒有關係喔!實際上不是。實際上就是我們業力所感。不要說佛法是這樣講,回頭我們下面去看的話,我們也看得見的,儒家也隱隱地告訴我們這個道理。所以這個地方〈孝治章〉當中已經說:「天下和平,災害不生」,然後呢「禍亂不作。」那個天下太平需要哪兩個理由呢?人之間,那就是禍亂不作,天地自然地災害不生,這個是天下太平,通常我們說太平盛世,那就是明王的孝治天下是這樣的。
 
  所以《詩經》上面就說:「有覺德行,四國順之。」這個「覺」,當作正知高達。有正知高達的德行,那所有四方一切的各國都來順從他。所以不管是天子、諸侯、卿大夫、士、庶人,都是用孝來治,所以這個三才,從高到低無不如此。前面我們曾經說,能夠這樣去做,「生則親安之,祭則鬼享之。」而「天下和平,災害不生,禍亂不作。」
 
  我們可以舉幾個例子、故事來講一講。我看見這個王大善人,這是民國初年的一個人,他是生在清朝末年、民國初年,是熱河省的人。拿我們現在來說,鄉下一個種田人,大字都不認識的一個粗人,但是這個人很了不起喔!宿生很有善根,那後來人家稱他為孝子,後來因為他的成就,稱他為「王大善人」。這個人影響力非常大、非常大,幾乎北方都受他影響,東北三省、熱河、河北這樣這一帶,很多省。他剛剛開始的時候非常地孝順,後來學會了一個本事,叫講病。人家生了病,叫醫生去看,他不是;有病,跑得去跟你一講,你那個病就好了,而且非常靈光。
 
  後來,有人跟他學會了那個講病的道理,這個學會了以後,他也跟那個王孝子、王大善人學去講。有一次,請那個人到山東,那個地方那些人正苦於蝗蟲之害,現在因為有農藥,所以這個蝗蟲平常不大有什麼嚴重。以前沒農藥,有時這個蝗蟲災害來的時候,非常可怕,啊,滿山遍野,就漫天的,一大群。那個蝗蟲飛過來,那個聲音就嗡⋯⋯有聲音,然後天像被烏雲這樣整個遮蓋。到那個地方就下來,三天之內,把所有的田裡青的菜吃得光光的,什麼都沒有,吃剩下那個根上面一個菜梗,你看!所以那個時候凡是這個東西來的話,馬上那一個地方就荒年,這麼可怕法!蝗災是天災當中很嚴重的一件事情,水災、蝗災,那個都是天災,刀兵是人為的因素。
 
  那一年山東那個蝗蟲就很厲害,簡直是非常地可怕,正好這個人──跟王孝子學講病的那個人──到那個地方去,把人的病弄好了以後,大家就求他,說:「我們這地方被蝗蟲災害啊⋯⋯」也要求他去治這個蝗蟲。「你生病,我可以治,這個蝗蟲我可沒辦法啊!」啊!大家一直給他磕頭,一再地求他,那實在求得沒辦法了,跪在那裡──「我就試試看!」他就去了。
 
  然後他一到那地方去,看見那個地方的民情,說:「你們現在這地方,男不孝、女不順,那當然這個天要降災,所以如果你們決心要改,我來給你講。」然後他說:「好!那麼這樣喔,你們從此以後要男孝女順,要孝悌忠信,你們願意不願意孝悌忠信?」大家就回答:「願意!」就像我們現在跟人家什麼?啦啦隊那個樣,哇啦哇啦喊。當然那個老百姓,作物被那個蝗蟲吃了,馬上看樣子荒年,那下半年大家要餓死的,所以大家就大喊三聲,那個第三聲剛剛一喊完,這個蝗蟲哇!一蹭,滿天、山遍野地統統飛掉了,這是近代的事情喔!就這樣。
 
  所以他去就告訴他們:「你們現在這一些人不孝不悌,當然天降災害。所以今天如果你懺悔,好好地努力,大家承諾的話,好!」這樣,他求天,大喊三聲。大家說:「我要!」他說:「要嗎?你們要不要孝悌忠信?」「要!」「要不要孝悌忠信?」「要!」大喊三聲,第三聲喊完了,蝗蟲飛走了,這個都是現代的事情。所以他們記載的都是很平白的,不是說念了很多的書的人,就是鄉下那個莊稼漢,種田的人,因為感到了這樣,所以那個王孝子死的時候,省主席、什麼大的、各式各樣的人,就為他送葬的有幾十萬人,大家都是走路喔,你看他感人這麼深!
 
  我以前還看見《歷史感應統紀》也是一樣,那個地方上面,現在我們這裡台灣沒有老虎,大陸上面有的時候這個老虎來得非常嚴重,突然間出現。當然我們現在人也多了,你跑到馬路上面,剛剛跑出去,一隻老虎來,被牠吃掉了,這是常常有這種事情啊!那往往有這種就是賢能的官吏、作官的人,他作官的人以賢德聞名的,他如果一旦跑得去,那老虎就搬家了,所以我們這地方說災害不生,就是這樣。如果你真正地以孝治,講德行的話,這個感應馬上就會現起,所以《孝經》當中,後面還有〈感應〉一章。
 
  以後我跟你們講的譬如《論語》也好,儘量地把我所了解的這種故事作為印證,處處地方你們能夠體會到,這古人實在是有他真正能夠治國平天下的一套方法,那真是太平盛世啊!那是大家安居樂業的時候。現在我們從這個基礎上面還希望要出世、要超越,這是我們最基本應該行持的基礎,將來才有能夠一步一步增上的可能。
 
  我想今天我們就到這裡,下課。
 
福智之聲第2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