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匯林場 「森」情大地

──農業博覽會最前線

◆福智之聲編輯室 整理 

  慈心基金會以「碳匯林場」的設計概念,參與雲林縣政府將於2013年12月25日至2014年3月16日在虎尾舉辦的農業博覽會。「碳匯林場」軟硬體正在緊鑼密鼓運作,非常多同修投入相關作業。今年夏天接連兩個颱風,水患重創台灣;其實氣候變遷所帶來的災難層出不窮,全球都深受其害,「減碳救地球」的聲浪四起。賴學長在幾次的義工提升課程中指出:「人人都可以在自己的緣起點上減碳造善業,人人都可以為地球盡一分力量,這是慈心基金會參與農博的目的之一。」過程中,基金會提供許多改善環境的案例,希望大家「自作、教他作、見作隨喜」,邀請親朋好友把臂共行,一起共創健康和樂的世界。 

 

低碳精神 竹材代言 

  「碳匯林場」是探討地球上森林吸收並儲存二氧化碳的能力,與人類因產業、生活而排放的二氧化碳的平衡關係,展館的構築方式採用在地的孟宗竹為建材,展現低碳精神,並以垂直水平的構架及層層上揚的斗拱營造中國風意象。原基地的樹木完整保留,並與建物巧妙融合,象徵與自然共存的慈心精神。希望「碳匯、減碳」的概念可以融入生活、融入環境,讓大家願意力行減碳,支持碳替代的發展。改變!就從現在開始,我的選擇,將會改變這個世界!

  展館的設計,由大藏聯合建築師事務所的甘銘源師兄與李綠枝師姐,共同規劃硬體設計及工程管理。近二十年來,他們從宜蘭到雲林,深耕大地,參與多項公共建築設計,其中花蓮西寶國小設校工程,榮獲2003年建築師雜誌評選為年度建築首獎。他們關心建築環境的永續發展,推動建築節能;近年來嘗試更經濟、更耐氣候的木造建築,希望推動更健康的建築至普羅大眾。

  這兩年藉由農業博覽會基地規劃設計,大藏嘗試更在地的自然建材──竹子。甘銘源師兄說:「竹子的碳吸存量,比其他木材高出許多,竹子若循環利用,就能有效發揮碳吸存功能。」竹子的碳吸附力佳,成為「碳匯林場」代言的最佳選擇。

  台灣中部盛產竹子,南投的竹山又是竹產業聚落,所有竹材料的批發、零售、加工處理,一應俱全,就地取材是減少碳里程的首選。直挺的孟宗竹、桂竹,適合做為建材。一百五十坪的展館,約需四、五百支竹,大支竹子做柱,小支竹子做樑。大藏並改良傳統工法,讓竹接頭的製作標準化、結構效率更高,希望藉此克服竹構造傳統技藝失傳、費工、不耐氣候的問題。

 

友善環境 常存愧心 

  農博基地原是台糖的甘蔗田,因長期使用含高量石灰的濾泥蔗渣堆肥之故,土質偏鹼性、沙質化,像沿海的鹽土一樣。而十幾年來國防部將它圍起來,任植物依著在地的土質、水文等條件自然演替,直至今日恢復為原始樹林的狀態,遍地的茅草、苦楝樹、樟樹,彷彿回到三百多年前先民開墾之初的疏樹草原區。雲林縣政府委託大藏規劃設計,在這個農博基地裡,嘗試多樣前瞻性的環境改造工作。

甘銘源(右)與李綠枝

  這個公園的建設並非把基地當作一片空白,依照人類喜歡的景觀來建設;而是去看基地原本有什麼資源,盡可能留用,並加以復育改造。大藏保留林相豐富的樟樹林,並搭配濕地、溪流穿梭在樹林間,利用這塊原始的林相創造一個適合生物棲息的地方,並進行觀察原生樟樹樹林的演替方式。李綠枝師姐說:建築是耗費龐大資源的產業,人類為了居住,動用龐大的地球資源,即使選用木材、竹材等自然建材,減少使用鋼筋、混凝土,仍然是需要運用地球資源,建築過程中仍然會對土地擾動。

  她對自己的要求是,應該用「戒慎恐懼」的態度來面對建築行為,不要覺得整地開挖很應該、灌混凝土很應該、用大量的建材建構出舒適的建築很應該,這些對環境和眾生都有傷害。我們做必須要做的,而不做過多浪費。補種樹是好事,但不要覺得那樣就沒有虧欠了,心中還是非常愧對大地。

 

引進污水 涵養濕地 

  今年八月下旬受到康芮颱風外圍環流影響,帶來豪大雨幾乎水淹半個雲林縣,而位在虎尾的農博基地損傷卻不嚴重,李綠枝師姐說:「當初的規劃設計就考慮了滯洪、基地保水及水質淨化等諸多功能。」一旦暴雨期間,可以涵養地下水,多餘的水緩緩排出。

  面積近十八公頃的農博基地,沒有天然河川,雲林地區因水資源供需失衡,地下水補充不足,導致地層下陷問題越來越嚴重;平日雲林當地缺水,家家戶戶卻把污水往外排。大藏決定善加利用,所以在基地內設計了人工濕地,引進居民的生活污水和農業回歸水,透過地形和植物的吸附淨化,三.八公頃的人工濕地,容量約一萬八千噸,日處理量三千噸,亦即可處理一萬兩千人的生活污水,可以說是高鐵站區的水資源自然淨化中心。淨化後的水,除了供基地植栽澆灌,還可涵養地下水,多餘的水又可回歸灌排,並提供生物繁衍棲息的生態環境。

  三.八公頃的人工濕地,規劃為溪流、林間濕地、牛軛湖等水域環境,經過一年多的營造,出現了高蹺鴴、小鷿鵜、彩鷸、紅冠水雞等小動物。濕地專家張文賢說:「原本生活在這裡的小動物,因人為的破壞,牠們跑掉了,當人們再度營造適合牠們生存的環境,牠們又回來了。」當人類對環境釋出善意,有情眾生也可以感受到。

  「碳匯林場」的後方正是林間濕地,是生態核心區,也是生物保留區,中間有孤島,水流穿梭其中,茂密又隱密的樹林正是動物的棲所。碳匯林場鄰近生態豐富的人工濕地,別具意義。 

 

竹構營隊 師法自然  

  「碳匯林場」由慈心基金會承攬,大藏為硬體規劃設計及工程管理的合作團隊。大藏與慈心於今年暑假8月5日至17日舉辦「竹構築工作營」,來自各大專院校建築相關科系學生,及友善環境社會人士共二十五人,一起體驗動手構築「碳匯林場」其中一部分的竹亭。他們白天於碳匯林場工地中實作,陸續完成涼亭的竹架構、竹片與茅草構成的牆體、浪板屋頂與地板鋪面等等;烈日下,大家汗流浹背,心卻甘美無比。晚上則是一系列的環境議題講座、紀錄片放映等,帶大家認識雲林這塊土地,認識自然建築與生態濕地,開展建築人對社會、對土地的關懷。此外,工作營還安排雲林石壁的砍竹體驗、竹炭窯參觀,甘銘源師兄親自帶領工作營夥伴上山砍竹子,在陡峭的山坡,砍竹、搬運,是一件不容易的事。

  台灣科技大學建築系應屆畢業生的顏廷叡,在工作營中得到一些啟發:「我們建造出來的涼亭,是不是用竹子、茅草蓋的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在這過程當中,吸取蘊涵在地人文歷史的養分!原來永續的建築,是指一種對於能被傳承與愛護的建築,一種以打造未來歷史建築的態度去設計和建造的建築,它傳承人民對土地的關愛與智慧,並且值得我們後人好好愛護與學習。」

  今年甫從逢甲大學建築研究所畢業的劉靜臨說:「在工作營中,感受到我們對土地都有著一樣的愛,都希望台灣的建築可以變得更友善,感受到非常多有關於價值與價格之間的衝突,美麗的是大家並不是無力的尋求解答,而是積極創造更多的可能。」

 

撿拾種子 推動種樹 

  木材是碳吸存最好的方式,「碳匯林場」推動種樹護地球,現場將展示不同樹種種子,於是,蒐集種子變成很重要的一環。八月中旬,慈心義工來到嘉義溪口的一座私人林場,原來設定要撿上千顆種子,卻看到大部分的種子已冒出新芽,其餘則散落枯葉中,失去鮮豔的光澤。甘銘源師兄有點失望,因為錯過了春天種子掉落的最佳時機。

  義工們仍不棄捨,在枯葉堆裡仔細搜尋,找到了銀葉板根、無患子、掌葉蘋婆、孔雀豆、瓊崖海棠等二十多種的種子。從種子、盆栽育苗、大樹、成材利用,讓參觀者看到不同時期的樹木型態,還有百萬種苗大軍,整齊排列,等著您來校閱。期望對樹木有多一分的了解,融入人與樹木與大地間生生不息的脈絡,願地球碳循環永續運轉。

福智之聲第2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