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智之聲編輯室 整理
近年來,全球積極發展綠色經濟,因此推廣綠領工作、培養綠領人才愈來愈受重視。什麼是「綠領」?根據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定義,各行各業在過程中重視且達成「生物多樣性」、「環境永續」及「節能減碳」的目標,即可稱作「綠領」。
為了讓更多年輕人,以及社會大眾了解及認同慈心與里仁,更廣泛的從產業端關注健康、環境及生態,帶動實現永續生活。慈心基金會於二◯一四年十月四日至五日在台大鹿鳴廣場,與台大生物資源暨農學院 (以下簡稱台大生農學院) 學生會、台大農業經濟系學生會,合辦第一屆「綠領農學市集」,以環境永續及食農教育為主題,整合生活、產業及學術面的互助關係,期盼能為蓬勃發展的綠色產業,創造生生不息的永續生機。
定時導覽 賣力出團
活動當天除了涵蓋食衣住等領域的市集擺攤,還設有理念總說、導覽、手作DIY、闖關遊戲和論壇等,富有教育與趣味性。參觀者多是當地居民帶著小朋友來校園運動、散步,經過攤位而駐足瀏覽,絡繹不絕的人潮及單車穿梭廣場,擁擠而熱鬧。義工同學舉著「定時導覽」的牌子,穿梭市集並高喊著:「只要一人就出團!」只要民眾想聽,義工就會賣力的解說,所以很多原本只想逛攤位的民眾,後來才知道市集活動的意義非凡。兩天吸引了將近二千人熱情參與。
「綠領農學市集」的承辦,是因為台大生農學院的學生,也是福智青年的吳坤育,對於團體推動的生命教育及有機農業十分相應。當選該學院的學生會會長後,更思惟如何號召生農學院十二個學系的同學,舉辦有意義的活動。因此他結合所學的專業知識,以及在福青社的學習,構想出「綠領農學市集」,希望傳遞完整的有機概念,並尋求慈心基金會協助舉辦。
綠領概念 滿載而歸
市集共有二十個議題多元的攤位,邀約不同產業共襄盛舉。慈心的攤位以「綠色保育」為主題,復育並維護生態,同時達成經濟保育雙贏。以官田的菱角及埔里的茭白筍呈現,沒想到兩天都在上午十一點以前,銷售一空。儘管攤位已經沒有綠保產品可以購買,民眾至少可以試吃菱角、茭白筍及聽故事,依然吸引民眾圍觀。
里仁的攤位以有機米的加工食品為主題,可以說是產品最豐富的攤位,即使快賣完了,可從就近的里仁,公館台大店調貨,因此供貨穩定。透過健康安全的食品,民眾因此認識了里仁。
攤位的廠商中不乏台大畢業的校友,例如,「綠藤生機」、「綠光農場」、「畦遊季有機農場」全力相挺。綠光農場的女主人兩天來不斷解說有機茶,聲音都沙啞了。還有「萬澤建築」的老闆是廣論學員,用心推廣綠建築,希望在能源、建材以及廢水處理上達到節能減碳、友善環境的目標。廠商「豆之家」,以義賣的方式將所得全部供養慈心基金會,發展有機農業。
守護綠地 宣說不厭
校園方面,則包含台大農場、社會系菜園、森林系學生會、生科系學生會、生農院學生會以及自然保育社等學生自己承辦的攤位,熱鬧不已。其中自然保育社的前社長林哲安是宜蘭人,畢業後返鄉,發現故鄉發展迅速,民宿一棟一棟的平地而起,生態環境也逐漸破壞。為了保護當地極為稀有的「董雞」,又稱「田董」,他一個一個的勸說宜蘭新南地區農友,希望農地可以繼續耕作,不要休耕,以生產「田董米」為榮。兩天下來,他從早到晚拿著董雞照片不斷的說故事,只要有人來,聲音沒有停過、笑容沒有少過。他的熱忱感動現場的大、小朋友,進而匯集了很多有心人。
同時間,在生農學院的大講堂,舉辦了四場論壇,透過主講人深入淺出的分享,將綠領的教育領域更加具體、多元化。台大校長楊泮池非常認同這樣的活動,他希望台大未來能成為綠色校園。
年輕生命 注入活水
承擔義工,收穫豐盈。農經系的黃靖說:「看到一群人為了台灣農業和所愛的土地這麼努力,真的很感動!希望這個活動可以一屆一屆的傳承下去!」植微系蔡宜珍感動的說:「雖然自己能做的、能幫忙的很有限,但是透過參與教宣組的理念宣傳,除了學到綠建築或有機農法等知識,更建立起一種莫名的使命感,要為自己所在的環境付出!」環工系的簡裕恒說:「看見這麼多人為地球盡心盡力實在感動,大家不分你我互相幫忙,心中有滿滿的能量,綠領一定能夠創造更好的未來!」
雖然承辦市集的過程中,義工同學遇到很多的困難,不過,在這兩天聚集了很多認同有機、有理想的年輕人,他們看到基金會可以將理想化為行動,綠領精神與生活結合乃至推廣,對未來充滿了希望。基金會也希望透過市集活動,累積與大專院校辦理綠色產業推廣活動的經驗,推廣綠領概念,發掘更多人才加入慈心大地,成為綠領一族,一起守護這片土地,為建立十善社會而努力。
福智之聲第2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