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喪親章第十八〉
◆日常師父開示
到這裡為止,就是說我們在生命存在的時候,從小到大、從近到遠都有了,那是有生。最後呢,親喪了怎麼辦?就是我所對的這個人不在了,所以〈喪親章〉表示最末一章。翻過來看,首先再請念一下。
弟子:
子曰:「孝子之喪親也,哭不偯,禮無容,言不文,服美不安,聞樂不樂,食旨不甘,此哀戚之情也。三日而食,教民無以死傷生,毀不滅性,此聖人之政也。喪不過三年,示民有終也。為之棺、槨、衣、衾而舉之,陳其簠簋而哀戚之,擗踊哭泣,哀以送之,卜其宅兆,而安措之,為之宗廟,以鬼享之,春秋祭祀,以時思之。生事愛敬、死事哀戚、生民之本盡矣,死生之義備矣、孝子之事親終矣。」
那最後,〈喪親〉。就是在生的時候,父母是這樣,那父母死了呢?說「孝子之喪親,哭不偯」,這個「偯」就是平常我們哭的時候啊,這個聲音會拉長的,當他真正傷心到極點的時候,啊!那哭得聲嘶力竭,一點聲音都沒有了,就是哭成這個樣,這就是最極端傷心的時候,假定一個人真正極端傷心的時候,就會這樣的一個狀態。那表示他平常心理是什麼狀態?「禮無容」,那時禮貌啊等等,啊!那已經⋯⋯,他內心當中全部就會被這個牽去了。禮,就是做人的根本的規則,為了這樣地絕端地傷心,那個規則也是啊「言不文」,講話的時候,除了必要,那就是為了能表達心裡面,表示全部為這個。「聞樂不樂」,那個樂本身它是一種很深刻的感動人心性的,可是當你心裡面很極端地為了一個情緒,就是被孝心牽去的話,最美、最能感動的,到那時候你聽見了,也不會覺得有什麼感動;吃到味道很好吃的東西,也不覺得好吃了。這是什麼?「哀戚之情」,是內心當中發生了這樣的。
那到什麼程度呢?「三日而食」,就是這樣。我們現在到後來的話,只是因為《孝經》這樣講的,我要做出這個樣子來,餓個三天,到了第四天才開始吃,不是這個,完全不是。內心當中,他內心當中除了這個思念父母的哀傷以外,沒有了。慢慢地、慢慢地,漸漸地過了一段時候以後,他會想到,父母的真正的意思並不是單單哀戚,應該立身揚名哪,所以這個才是,他還要繼承他父母的遺志,要繼承他的事業。所以到了這個時候,他才又很理性慢慢地恢復,要完成他父母的未成之志,這樣的一個原因。
所以「教民無以死傷生」,叫我們不要因為父母的死亡,而傷害了自己,父母雖然死亡了,自己是父母的遺體,是可以完成父母的遺志,我們來去做!就這樣。所以「毀不滅性」,雖然很悲傷,那處處地方有過分的哀痛,但是不至於把自己的本性哪,到那個時候都受到那樣的一個損傷,「此聖人之政也」,這就是聖人告訴我們這個道理,而這個道理呢,通行天下。「喪不過三年,示民有終也。」然後通常喪期我們作法是三年,表示它一定有一個期限,就這樣。
「為之棺、槨、衣、衾而舉之,陳其簠簋而哀戚之,擗踊哭泣,哀以送之,卜其宅兆,而安措之」,那都是啊,我們死了以後怎麼辦呢?要棺啊、槨啊、衣啊、衾啊,就這樣,雖然他死了,還是一樣。現在大概平常我們說棺,就是一個棺,它棺的外面還要一個套的東西叫槨,就譬如說一個房子,我們這裡並不僅僅是,喔,一個房子就算,那個房子前面一個走廊,然後四周就圍起來,很多東西是不是都是這樣的啊?那就是這個父母死了以後,那個棺外頭還保護得好好的,這是外頭,裡邊呢?衣跟衾,就像我們穿的衣服,還要蓋的被等等,一一把他父母的遺體安住在這裡。
除了這個呢,「陳其簠簋而哀戚之」,那個簠簋這兩樣東西啊,也就是古時候這個殷商時代的商朝、周朝時代,那個時候凡是祭祀或者是大、重要的禮節的時候,那個相當於我們的飯碗,不過這個飯碗是重要的時候用,有一種是方的,有一種圓的,方的叫作簠,圓的叫作簋,這個是用最好的。譬如說,就像我們供佛、家裡的祭祖,你們家裡面有沒有看見祭祖啊?現在的民間這個風俗不像以前,以前在民間,那一定都有祭祖,等到抗戰勝利了,到了這裡來,或者跑到外頭去,像在都市上面,常常這種祭祖的儀式就不見掉了,其實以前都有這個。
所以那時都是什麼呢?遇見特別的節日,或者祖先、尊長的祭辰什麼等等,那就會拿出這些東西來。那個祭祖一定要用最好的那些,不但是煮的東西,就是用的那個碗、盞哪,就像我們現在供佛一樣,為了尊敬,凡是供佛用的東西,我們不能用的,這點以後大家要注意。那麼這個簠跟簋呢,就是祭祀用的,裝那個吃的東西的。「哀戚之」,不但以此祭祀,那非常悲哀。
「擗踊哭泣,哀以送之」,喪葬的時候要棺、槨、衣、衾,平常送葬的時候,那也是想到那裡啊就會很痛苦,擗踊就是搥胸頓足,表示很傷心的樣子。下面呢,「卜其宅兆,而安措之」,就是他死了,那個墳墓也像在生一樣的,我們很認真地要找一個很好的地方,把那個棺木就放在這裡,那個是葬的時候,死的時候葬。
以後呢?祭。以後每逢年過節,或者父母死亡的日子都要祭,那是叫作「宗廟」。那個宗廟啊,天子、諸侯、大夫有,士以下就沒有了,普通的一般人,譬如說我們現在民間叫「祠堂」,那個祠堂都是祭祀祖先的地方。現在漸漸地那個祠堂也消失掉了,那也消失掉了。啊,如果在這種情況呢,比較老一輩的人哪,我看見過的,譬如說台北我也看見有一些親友啊,那因為他離家很遠,所以每碰到這種情況,他就在家裡邊祭拜;有的時候到了美國,這件事也就沒有了,再回來他也就忘記掉了,所以這個民風啊慢慢地越來越薄,那這是一個很大的遺憾。但是這個古人,也就是聖賢告訴我們,到那時候,就算是安葬好了以後,還要什麼?「以鬼享之」。就是說,生命完了以後,死了以後呢,他還有鬼神,讓他來享受。「春秋祭祀」,每逢春天、秋天,「以時思之」,一直不斷的思念那個父母。
「生事愛敬、死事哀戚」,在生的時候怎麼辦呢?愛、敬、孝。死了以後呢?哀戚,哀念他。這樣的話,「生民之本盡矣」,則我們普通一個人的根本做到了,「死生之義備矣」,生、死我們應該做的都做到了,這樣「孝子之事親終矣。」真正做一個孝子,好,做得究竟圓滿了。所以平常我們一般人做人的根本道理,都從這個方面。
現在我們重新來回憶一下,為什麼從孝開始,然後把這個孝擴充到孝而悌,然後下面的所謂忠信?因為人與人之間的人倫關係有幾種,從家裡開始──父子、夫婦、兄弟,然後到社會上面的話呢──君臣、朋友,這是中國人說五倫的關係,這個都是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可是這個關係,最早開始的時候──親子之間,沒有一個人例外,都必須從父母帶大,父母對那個子女有所嚴,所以因嚴以教孝。那個人根本不同的地方──跟畜生不同的地方,不是說,喔把他長大了,吃吃飽算了,這樣長大了什麼都不知道,也不知道父母,也不知道禮儀,也不知道什麼,那是我們最可惜的一點!所以那個時候就告訴他,人之真正可貴的地方,要發揚這個人性,所以從這地方教他孝。
那個孝是什麼啊?特別地儒家就說:「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還有呢?「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你不要的,不要給人家;你希望的,做到了,幫助別人,那這樣的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就建立起來了。這樣能夠推展開來,那就是從我們儒家的思想,中國人說達到天下大同的境地。可是這個根本做好了,我們該昇華,說人雖然這樣做好了,可是還有這個痛苦,人與人之間是很好,可是還有這個輪迴,那怎麼辦呢?那時候進一步就談,我們要想真正究竟圓滿地完成這件事情的話,還要超越生死輪迴的境地,那就進入佛法了。所以這個之間,彼此有它一定的次第,有它一定的基礎。當我們了解了這一點,回過頭來看這個《孝經》的時候,那裡邊的內涵就完全不一樣了,所以到這地方為止呢,《孝經》本身也就在這地方做一個簡單的說明。
在這個下面哪,我想啊,將來你們慢慢地如果要學的話,那個漢學的根柢非常重要,我有幾本書你們記住,《三字經》、《弟子規》,那是一方面我們訓練一下自己的文字,一方面把中國傳統的很多的精華就把它很有綱領地、很簡單扼要地先提出來。當我們如果能真正能夠背出來了以後,將來你會體會到,就是把整個的中國的人文思想、做人的道理跟歷史演變的過程,很有綱領地就把它列舉在這個地方,就是這樣。又譬如我們現在隨便來說,台灣的地圖,我們就講東海岸、西海岸,那高速公路在西海岸,從基隆、台北然後一路過來,那個大綱你就把握得很清楚。雖然那個《三字經》看起來好像是小孩子念的,實際上它有這麼深厚的內涵在。《弟子規》呢?也就是平常我們怎麼樣在家裡邊做一個好的弟子,我們不要以為說:「我為什麼要做?聽人家的話?」實際上呢,對我們最最受用的,就是做好這件事情。
在這裡我要停一下,為什麼我們能夠在家裡聽父母,做一個好的弟子,對我們是好的?我們會不會覺得一天到晚聽父母的話,實在是不痛快,實在是不好?會不會有這樣的感覺?我想可能有。那麼,現在我們想想:這個道理何在?這個道理何在?如果我們真正地能夠認真地照了聖賢告訴我們的,我們做一個很好的弟子,對我們只有好處,沒有壞處,而且有絕對的好處;進一步來說,所有好處都從這裡來的!為什麼?我這話大家聽懂了沒有?這一點,我不馬上告訴你們,馬上告訴你們對你們沒價值;反過來說,你可以提出疑問來:「對呀!為什麼?」也許,尤其是現在這個時候,太多的人不一定能夠接受這個概念,不一定同意這個概念,也許你有你的理由在。
所以關於剛才的兩點哪,我再說一遍,平常我們有的時候也有討論,我也建議你們去討論一下,你不同意的地方,你儘量提出來。我的話大家聽清楚了沒有?對,你可以提出你的理由來,但願我們每一個人把我們的理由提出來了以後,認真地去想一想;同時,當我接受,也不一定要說:「喔!這個師父講的,這個老師講的」,不一定如此,你可以用你的思考,我們兩方面互相來對比,這樣。自己細細地想一想,如果我們能透過了這樣,然後把我們很多的基本理念改善了,對我們是有絕大幫助。
好,那麼今天要講《孝經》的那一部分,就到這地方為止。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