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所能及的報恩

  這是一則溫暖的故事。

  記得真如老師曾說過這樣的一段話,大意是:「希望大家真心地,在從生到死的過程之中,為師父所關心的所有有情至心至誠地做一點力所能及的事情。」

  老師也在另一個場合說過:「如果在我們周圍發現有誰是一個人、缺乏親人陪伴的,不妨去陪伴他,把我們心中的歡樂傳遞給他、撫慰他內心的傷感。這也是我們一直要努力做的事。」最近在惠珠與夫婿的身上,我看到這一份實踐的溫情......

  惠珠的先生,從 11 歲就被迫離家流浪,曾在餐廳當小弟、賣過餅乾......後來一家美容院收留他當學徒。老闆娘很照顧他,考慮年輕人的前途,鼓勵他跟自己的兒子出海當船員。16 歲那年,他因為貪玩錯過船班,沒想到也因此躲過沈船的劫難。可是老闆娘的兒子就沒這麼幸運了,為了安慰老闆娘的喪子之痛,也感恩她多年的照顧,惠珠的先生就此認老闆娘做了乾媽。

  年輕創業,惠珠與先生自是非常辛苦,兒女陸續出世,都拜託乾媽照顧。後來乾媽另嫁他人,可是與第二任丈夫的婚姻並沒有被兒女認同,隨著年歲的增長,他們老病連連,生活、住所都不是很理想。

  連自己親生子女都不願孝養,老夫妻的未來在哪裡?

  惠珠與先生想到當初創業艱辛,多虧乾媽照顧兒女,現在怎能讓兩老在外受苦、而不伸出援手呢?於是他們買下公司旁的房子,除了增設辦公室,也特別將進出方便的一樓,規畫為兩老能夠舒適自在、又無障礙的居住空間,並請了外傭照顧。惠珠的孩子也非常孝順,分工合作照顧老人家。兩個女兒負責營養食品、居家日常用品,兒子則陪兩老吃飯。

  一對非親非故的老人家,因為夫妻倆的知恩圖報而得以「老有所終」。我們跟惠珠一起在廣論研討班學習,得知這個故事以後,都覺得如果日常師父、真如老師知道了一定會很高興,因為他們懂得念恩報恩,並用力所能及的方式實踐著「關懷孤苦無依」的善行,發揮「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精神!

示意圖,非當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