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三月二十一日)是我們第一次舉辦種樹法會,你們可能會懷疑:「為什麼要種樹?」我想引用師父曾經開示的角度,來說明我們需要種樹的原因。
每個人生存的目的,無非是為了離苦得樂,可是,追求離苦得樂的過程中,有人可以得到快樂,有人卻不能,為什麼?這是因為過去生或是這一生所種的因正確,所以會得到快樂;所種的因錯誤,就會換來痛苦。從這個角度看,我們為什麼要學佛?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希望尋找離苦得樂最正確的因,並且改掉不正確的因。
要生活快樂,就要重視因果
因感果的道理不單只有佛教徒才要注意,只要是想離苦得樂的人都需要注意。舉一個例子,你希望別人尊重你,你一定要先尊重別人;常傷害別人的人,不可能得到別人的尊重;如果你是老師,要當一個好老師,是不是要尊重、了解學生?乃至於當老闆,希望業績蒸蒸日上,也必須要尊重員工,這些都說明了因感果的道理。所以,不管你是不是佛教徒,希望生活快樂,就一定要重視因果。
佛法講三種果報:異熟果說的是我們的身體,比如說,不殺生感得的果報是健康、長壽;等流果是對境時的取捨;增上果就是外在環境。得到三種好果報的因是自己造的,也就是說,不殺生的業越多,就越容易得到健康、長壽;感得的增上環境較無恐怖因緣;同樣的,自己也比較會有慈悲的等流。
因果的道理也是一種負責任的道理,也就是說今天所種下去的因,就是未來回到自己身上的異熟果、等流果和增上果。《廣論》上說,「自欲安樂故,掉舉作惡業,此惡業異熟,當哭泣領受。」對自己所種的因不負責的話,未來感得的果報就是──當哭泣領受。
所以回過頭來談到今天的主題,每一個人都希望得到快樂,希望下一輩子再來的時候,能夠有一個更好的生存環境,沒有人希望下輩子再來時,生存的環境是一個沒有水、沒有樹,氣候變化無常的地方,不希望得到這樣的環境,要不要在因上努力?
雨林速消逝,地球愈暖化
以前師父常常講「共業」的概念。有人會說,我學佛,我只要自己做好就好了,幹嘛要管這麼多?這是一種不負責任的想法。從因果的道理就可以看到,我們都希望得到一個和樂的環境,包括對人的和諧,以及對萬事萬物的和諧,希望得到這種和諧的環境,必須由自己來創造!
你們知道全世界雨林破壞的速度有多快嗎?跟你們講一個數據:全世界樹林消失的面積,每秒鐘是一個足球場大,一個足球場約八千平方公尺。八千平方公尺約兩千坪,差不多一甲。一天有八萬六千四百秒,所以一天消失的樹林面積有八萬六千四百個足球場,等於是691.2平方公里,台灣總面積是3.6萬平方公里,等於說,一天消失的樹林面積有百分之二個台灣。等於說,五十天就消失一個台灣大的樹林面積!
你覺得這個跟你有沒有關係?我們日常生活中和樹木有關的東西超過五千種,例如房屋、家具、文具、用具、圍欄、書籍、報紙、電影票,甚至於衣服、牙膏、筷子……。我們現在用紙,比之於五十年前,是不是多很多?這些紙張是不是也是從每秒鐘消失一個足球場大小的樹林變成的?
你們有沒有發現今年氣候變化很大?我發現高速公路兩旁的杜鵑花,本來是三月開花,卻在一月就開了。這是地球暖化造成的,地球暖化跟二氧化碳、甲烷增加有關係,所以樹木被砍伐,以及大量畜養,造成很多氣候環境的改變,這些都和人類生活習慣有很大的關係,我們絕對逃不了責任。
所以,為了創造一個更好的外在環境,我們要種樹。但是,對種樹這一件事情,我們要想到自己眼前就能受用,可能不太容易,為什麼?一開始談種樹的時候,我曾經有一種自私的概念,我想,我年紀這麼大了,一棵樹要長到高大,至少要三、四十年,可能那時我這一期的生命已經結束。所以,如果只考慮眼前,你可以不種樹,因為生命所剩無幾;可是,當你想到大地,想到後代子孫,我們的做法也許就不一樣了。
所以,真正種樹不一定是創造現在的外在環境,而是創造未來的外在環境。有可能現在種這一棵樹,最後乘涼的人並不是你,可是今天的這個起點,你為別人種下這一棵樹,這一份呼籲,未來能夠喚起更多眾生也一起來種下這一棵樹,下一輩子再來的時候,我們生存的環境會不會變得更好?就好比我們這一生能夠生在台灣,有機會聽到有機的概念,而且我們所吃、所用,都是從一片乾淨的土地所生長,這是不是跟我們前一輩子造的善業有關?
像福智教育園區的小孩子,有些小一就進來,他生存的環境沒有任何農藥污染;有時候我走在路上,小朋友就捧著一堆一堆的有機草莓要供養我。我在國外的時候,有人送我蛋糕,上頭的草莓好大顆,我都不敢吃,因為聽說草莓殘留農藥很高,可是,我看到那個有機草莓就很開心,這些都是我們共同的善業所感得的。
所以,我們能夠生存在這樣的一個環境,有這樣一群同心同願的人,共同創造這樣的環境,是不是我們共同的福報?我們不斷不斷創造這樣的好環境,當自己下一輩子再來的時候,是不是比別人更容易感得這樣的環境?
只要願意做,小鳥成大事
就像我們剛開始做有機前幾年,產量不夠時,有一些廣論研討班學員自己就不買,讓別人買;等到產量過多時,很多同學就全力護持。我以前聽到這些都很感動,就是因為大家這樣努力的護持,所以整個有機事業在台灣變得蓬勃發展。因為我們大家互助的關係,我們就能夠感得這樣的一個和樂、清淨的環境。
佛經上有一個故事,有一次森林大火,野獸四處逃竄,可是火勢來得快,很多動物逃難不及;後來,有一隻小鳥就來回不斷地飛到海邊,用翅膀沾水來滅火。牠沾了幾次水以後,天宮就震動了,帝釋天王變成一個人下來問那隻鳥,以你的能力怎麼可能滅得了森林大火呢?小鳥卻說,我的能力雖然沒有辦法做到,但是我相信我的心力一定可以克服一切。後來,帝釋天被牠感動,就下了一場大雨把森林大火滅掉了。
我覺得我們每一個人都是這隻小鳥,都是地球上的一個小小的生命。或許我們能為地球做的並不多,但是,只要我們願意努力去做,一定能為地球帶來一些改變。一九九五年的光復節,師父在朴子農場為第一塊有機田灑淨的時候,曾說:「希望這是光復大地的一個開始。」今天又是另一個起點,等一下每個人都有機會種樹,種樹的時候,我希望大家放大心量,不要覺得只是來種幾棵樹,而是真正為了發菩提心、成佛來做這件事情。希望從現在乃至未來,三界六道所有有情都能因為我們的努力,消弭所有的苦難,創造和樂的世界。
數字會說話,人人盡心力
種樹可以降低溫度,一棵大樹一天的降溫效果,相當於十個房間的冷氣連吹二十個小時。我們有五萬個學員,如果每個人一年種一棵樹的話,一年就有五萬棵樹,如果每個人可以再活四十年,就可以種兩百萬棵樹,一棵樹是十個房間的空調,兩百萬棵樹是兩千萬個房間,到時全台灣的人都可以吹到冷氣了。
數字會說話,每個人盡一點點心力,去做一點點,產生的效果,就會是無窮。所以,如果你們家裡有可以種樹的地方,有一些農田,或是剛好有荒廢的土地,你們不妨多多種樹。
《雜阿含經》上說,末法人壽只有十歲的時候,大地因為過度使用、破壞,很多植物將無法生長,就算長出來也都會有刺,再加上乾旱,所以會發生嚴重糧荒,大家為了搶食物,就會互相打仗。我最早看到這段文時有點嚇一跳,我想,台灣這麼多農田,怎麼可能?長大以後聽說台灣很多土地都種不出東西來了,而且很多地方的河流都開始乾枯了,我意識到,經典上講的有可能是真的。
當下這一刻,為生命負責
經上說,在那樣的環境下,後來就引起很多戰爭,死掉很多人。可是在那個同時,會有另外一些人,他們教化弟子行持善法,這一群人在那個地方創造出一個比較好的環境,過著更和樂的生活。
我以前不太相信會有這種事情,後來師父開辦法人事業、推展有機農業以後,我發現真的有這樣的事情。這些人哪裡來?是不是從今天開始種因得來的?你創造這樣好的環境,比如說你種樹、耕作有機田,你自己不一定能夠那麼完整地享用,可是你這樣做,未來生得到利益的,還是自己!這就是如是因感如是果。
所以,如果你是一個自私的人,我建議你關愛大地,未來絕對可以得到好處。實際上,不管你是不是自私的人,只要願意關愛大地,就會獲得無窮的好處。最重要的,就是在當下這一刻,你願為自己的生命負責,為所有有情的生命負責。希望我們把這個精神推展出去,用五萬個人的心業力,來改變我們所生存的這個環境,直至全世界的雨林都被我們恢復。
摘錄自《福智之聲》19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