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團法人慈心有機農業發展基金會
號召近三百位志工搶救有機毛豆田
慈心精神與志工義舉 創造有情眾生健康和樂
財團法人慈心有機農業發展基金會今年與雲林縣政府合作,在元長、土庫、虎尾等高鐵沿線黃金廊道區推廣有機毛豆種植,希望透由有機毛豆的低耗水耕種,幫助日益嚴重的地層下陷問題。而今年共有 5 位農民加入,面積約 3.36 公頃。5 月下旬為毛豆採收期,但連日大雨,農民王俊添的毛豆田積水嚴重,無法用機械採收,為珍愛有機農友呵護大地的心,並減少農民損失,慈心基金會號召近 300 名志工,於 5 月 28、29 日到雲林幫忙採收有機毛豆,2 天共搶收了 4,700 公斤。
參與黃金廊道種植的農友陳慶堂說,從慣行、無毒到有機栽培,這一路走了 10 年,首次轉作有機毛豆,為避免農田的污染,需要先花費大筆金額製作隔離,但在即將收成時,卻遇到大雨,很擔心心血泡湯。他感謝慈心基金會這麼多志工來幫忙,甚至從高雄、台中東勢等地開車來,令他很感動。遠從桃園來的志工林先生表示,首次體驗農務,能一同參與關心環境、幫助農友,內心覺得很快樂。志工林小姐從新社搭車到雲林,她說,能幫助有機農民走下去,意義非凡。志工們的善心義舉也引起媒體的關注與採訪報導。
慈心基金會執行長蘇慕容表示,基金會長期致力於有機無農藥事業的推動,特別對台灣這一塊土地上辛勤的農民,進行支持與輔導。除了協助農友改變耕作行為,還關心他們的生活、生命。無論是前端有機轉型的困難,或後端的銷售出路,甚至發動志工關懷與幫助農民,皆希望真誠陪伴農友共同成長。蘇執行長更表示,志工們透由搶救毛豆採收的過程,體會到農友栽種有機的辛苦,以及關心環境大地的一顆心。透由這樣互助合作的模式,慈心基金會希望真正落實有機農業眾生彼此關愛互助的精神。
雲林縣是全國農業的最大縣,農業產值第一,素有台灣農業首都之稱。慈心基金會長期深耕雲林,協助輔導農友開創多元的有機產業發展模式,並由里仁公司媒合食品加工廠商,成功推動農友、廠商、通路、消費者互助共榮的產銷模式,帶動台灣有機農業創新價。基金會於 5 月與行政院農委會農糧署、雲林縣政府,在雲林古坑鄉綠色隧道景觀二二八公園,舉辦第一屆「雲林有機毛豆嘉年華」。展現慈心基金會長期以有機理念為核心,拓展出集團式栽培、社區營造、有機農業輔導陪伴實驗基地等多樣化的產業模式,帶動台灣有機農業創新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