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期福聲

關鍵字搜尋

王財貴教授演講經典之美與文化傳承

◆黃麗卿

五月十七日下午七點,是一個大家所期待的時刻,國學大師牟宗三嫡傳弟子,台中師範學院王財貴教授蒞臨台北弘法中心,他神采奕奕,信心十足,令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一群由常師父所帶領的鳳山寺、南海寺的法師以及北、中、南的教師群,聚精會神的聆聽王教授對如何指導兒童讀經的演講。王教授說兩三年來他經歷過的演講中,此次是場面最莊嚴的一次。

當天王教授的談風穩健而幽默,他的理念與抱負不僅令人震撼而且使人感動。他認為讀經是非常自然又很合乎人性的一種教育。他說中國人一定要了解中國人自己的文化,一個沒有文化的民族是很難生存下去的。而教育的革新,「文化教育」的落實則是當務之急。而普遍恢復讀經的教育,就是最根本最切實的教育革新。

他的理由是,文化涵養需長期的薰陶,而且必須從小開始取一個便捷之路。兒童的記憶力從小就顯著發展,至十三歲為最高峰,其後便有趨下的可能,理解力則自十三歲以後方有長足進步。兒童讀經就是利用兒童記憶力最好的時候,背下最珍貴最好的經典,即使一時不了解,用不上,等到理解力漸臻成熟時,資料庫裡的東西自然而然反芻出來,轉化成為人生智慧的一部分。經書是我國民族文化之珍貴遺產,是智慧的結晶,教兒童讀經是一個使文化生命起死回生的轉機。其教育重點有二:從教材說,自小就讓他接觸最有價值的書。從教法說,就是順應孩子的天性,讓他模仿、反覆記憶。

盧總幹事也於開場的介紹中提到:日常師父引導的理念,也希望在兒童記憶力最強的時候,能讓他去背誦古代先賢文化的寶貴遺產,希望能藉此扭轉整個社會的風氣,也有助於正法的久住。

全文收錄於 第 55 期 67 ~ 68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