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室
五月十七日及十八日兩天,賴錫源學長等一行十多人到台灣中部參訪有機農場。同行的有廣論班同修王貴美、謝佳吟、陳榮三、陳吉昇……… 等多位,他們有的是法人有機農業小組成員,有的是農業專家或實際從事有機耕作的生產者,還有一位農業專家蔡宜峰博士,是任職台灣省台中區改良場,負責推廣有機栽種,並實地輔導農友的先進。
此行分別造訪了台中縣東勢鎮及南投縣國姓鄉多處有機農場,成果豐碩,大致說來有:
一、認識農民現況:這些受到政府輔導的殷實農友,在經過專家指導並實地努力一段時間後,目前已完全使用有機肥料;生產過程中,雖不能完全不用農藥驅除蟲害,但已逐漸在改善──使用的劑量及次數已大為降低,目前達到「準有機」的層次(也就是採收時的產品是有機且無農藥殘留的),並繼續朝「純有機」的目標努力中。
二、彼此增長信心:農友們辛勤努力的背後,心中存在著一些隱憂,諸如擔心蟲害、擔心產量減少或因產品外觀不良而得不到消費者認同等。此次參訪團的出現,在和諧的互動中,使他們知道有一群消費者及有組織的團體在替他們拓展銷路,這豈不是最好的定心丸?農友的信心及堅定的參與意願,也正是政府輔導單位的希望,此行無異給農政單位的努力成果加上臨門一腳,不但農友增加信心,蔡博士也十分高興,除了允諾將提供專業技術指導外,並願協助農業小組提高層次,做進一步的合作。
另一方面,參訪團的廣論同修們,由於看到已經有一群先峰在從事有機農耕,而且成果豐碩,足堪借鏡,病蟲害的防治等技術都不難改善、克服,對於實地耕作也增加了無比的信心。
值得一提的是,參訪團車行到達埔里一處農場,當大家跨出車門時,赫然發現不遠處就是幾年前常師父住持的福智精舍,農場中的一位農友當年不但皈依常師父,也常以有機蔬果供養。談到這段因緣,更拉近彼此距離,好像一家人一般,不但賓主盡歡,對未來更充滿希望。
賴學長居士語重心長的說:有機無農藥農業的推廣工作,從零開始,從「沒有路」起步,在每一個階段都有相應的貴人出現,到今日眾緣和合,充滿希望,不由得感念佛菩薩的威神力及常師父的功德,哪怕眼前沒有路,只要肯踏出去,真的是一步一蓮花,龍天護法都在。
賴學長表示,此行搭起了生產者與消費者之間的橋樑,也獲得農政單位的認同,願意共同為推展有機農耕積極合作,欣喜之餘,也深感未來責任重大,農友教育已由政府方面負責,而如何讓消費者對有機無農藥蔬果有正確認識的責任,就落在我們肩上了。
附記:農業小組目前已在籌劃,進行「推廣有機無農藥蔬果」錄影帶的設計、出版工作,且讓我們拭目以待。
全文收錄於 第 55 期 68 ~ 69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