遲了四十年的道歉

文 / 孫毓華

文 / 孫毓華

學習廣論兩年半,孫毓華師兄以耳順高齡,親訪國中老師,在老師面前下跪,懺悔自己年少時的無知、年長時的忘恩。他說:「師父的開示,要在生活中踏實地實踐、斷然地實踐,不可以等待。」

我從小在花蓮長大,1974 年就讀美崙國中實驗班,班導師年輕有衝勁,將各個科目先一一整理,再行分類,做成講義發給全班同學。三年來,清晨 6 點到教室,晚上 7 點才回家,從未間斷。不僅如此,還自動自發地把半天的週六課加到全天。

每天寫十幾張考卷實屬稀鬆平常,被藤條木板責打也是家常便飯。對我們來說,生活很簡單,讀書就是為了考試,考好試就是為了不要被打。嚴格訓練之下,高中聯考時,光看到題目就知道答案了,當然很順利地考上花蓮省中。

離開了國中班導師,高一功課還能延續國中的程度,留在菁英班,高二成績直直落,高三就到了放牛班:高中老師沒有熱情教學,同儕以抽菸、打架、看漫畫度日,大學聯考自然沒有考好,只好選擇從軍。

軍校環境獨立封閉,加上父母相繼往生,我開始靜下心來重新審視此生所做的一切。一方面怪罪自己高中時荒廢學業,一方面埋怨國中班導周密、嚴格的管教,讓我養成被動的心態,沒有自主學習的覺知。

這樣錯綜複雜的心情影響了我 40 多年,直到參加廣論研討班,和師父學習佛法後,才覺得自己真是顛倒啊!

師父重視觀功念恩,福智法人年年都會舉辦教師節感恩活動,福智園區的孩子都被教育要孝順父母、恭敬師長,而我不但不知禮謝浩大師恩,還把師長的付出視為理所當然,連儒家基本的倫常「天地君親師」都談不上,說自己要學佛,不是一派胡言嗎?

越往下深思,越覺得慚愧。國中班導師如此孜孜不倦,是為了他自己嗎?不。他可是一毛錢的補習費都沒有收啊!他閒來無事,拿我們這些學生尋開心嗎?不。他還有家庭,有師母和兩個孩子要照顧啊!

想到自己少年時的無知、中年時的忘恩,心裡十分苦楚,好幾次從臺北回花蓮,提著禮物在老師家門口徘徊,都想去跟老師說一聲抱歉,卻始終沒有勇氣叩門,也沒有遇到老師,甚至懷疑:我都 60 歲了,老師會不會也辭世了呢?

有一天,一個下雨天,我又在老師家門口徘徊,正好與送客的老師四目相望。雖然老師的頭髮白了,不似當年英俊瀟灑,我仍一眼就認出老師:「老師,我是孫毓華,您還記得嗎?」老師看了我半晌,終於認出來,把我迎進門。

「這麼多年了,沒有來探望您、問候您,是學生不對,請老師原諒!」語畢,便撲通一聲跪下。老師大概也沒見過這樣的場面,一臉難為情,假裝沒看見,用他一貫威嚴的口氣說道:「不要來這套!」然後在事後大大地稱許我:「竟然還有這樣的學生!」

知道把觀功念恩、把懺悔道歉實踐在生活中,是師父歡喜的事,我的心情海闊天空、輕鬆自在。必須把這個善行落實了,觀功念恩的理論才能在我心中順理成章。凡事都在一念之間,沒有那麼難,只有該不該。

螢火微光:遲了四十年的道歉

來源:《福智之聲》232 期 第 120 ~ 121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