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來叩門

希望天空的飛鳥、水裡的游魚、草叢裡的小小生命,都能感受到和諧、互助的心意。

希望這種心意遍滿宇宙,讓一切眾生都能夠得到心靈深處的慰藉和溫暖。

——真如.《心之勇士》206 則

► 好好回家,珍重不再見!——野生動物急救站 傷病動物庇護所
► 急救站的春天——三個大男孩的獨鍾情懷

 

本期專題:誰來叩門

好好回家,珍重不再見!——野生動物急救站 傷病動物庇護所

文 / 周瑩 攝影 / 簡坤榮

文 / 周瑩 攝影 / 簡坤榮

地球的各個物種,猶如飛機的眾多鉚釘,不論多麼渺小,都有其功用與存在價值,都是結構中的關鍵角色。

野生動物急救站彷若中途之家,救傷、調養、野放,讓生命重返棲息地,發揮平衡地球生態的天職。

南投集集,山明水秀的谷地。驅車行進其間,綠樹遮蔭。餓了,路邊一碗羹麵,份量多到湯足飯飽,價格低到跌破眼鏡,而老闆人情味滿溢。這樣一個彷彿停留在古早臺灣的時空靜止之地,居然有座超現代建築,充滿未來感地在此生根落地,那就是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的野生動物急救站。

野生動物急救站,主要是處理民眾及政府單位發現送交之受傷生病野生動物,不接一般寵物。做為野外傷病野生動物緊急醫療場所之際,期盼經救治的野生動物都能回到大自然生活。

「野生」是誰定義的

進入急救站大廳,就像走進最高級醫學中心——潔白寬敞、動線流暢、屋頂挑高、大片落地窗採光同時,也採進周圍森林的綠意......急救站除了打破醫院急診室的氛圍,也刷新不少參訪者的概念。

第一個,「野生」是誰定義的?被同仁暱稱「院長」的急救站負責人詹芳澤醫師,拋出了首發思考題。

乍聽野生動物,腦海畫面直指那些奔馳在非洲大草原上,或只有在電視動物頻道才看得見的物種。「其實,『野生』是身在『都市』(相對人居處而言)的我們去定義的。」詹醫師說:「地球上有些地方,對動物的傷害幾乎是沒有的,比如不丹,那裡的人和環境融合在一起,動物看到人,不會感到很大的威脅,沒有所謂的『野生動物』,彼此在自然中共存共榮。然而,在開發的地方,我們需要牠們保持在野外生存,而有了『野生』的差別定義。」

急救站負責人詹芳澤醫師,侃侃而談,顛覆大眾對「野生」的定義。急救站負責人詹芳澤醫師,侃侃而談,顛覆大眾對「野生」的定義。助理研究員蔡繼鋒說:「我們希望將知識轉化,讓一般民眾都能理解認同,進一步關注、產生共識。」助理研究員蔡繼鋒說:「我們希望將知識轉化,讓一般民眾都能理解認同,進一步關注、產生共識。」

急救站負責人詹芳澤醫師,侃侃而談,顛覆大眾對「野生」的定義。急救站負責人詹芳澤醫師,侃侃而談,顛覆大眾對「野生」的定義。助理研究員蔡繼鋒說:「我們希望將知識轉化,讓一般民眾都能理解認同,進一步關注、產生共識。」助理研究員蔡繼鋒說:「我們希望將知識轉化,讓一般民眾都能理解認同,進一步關注、產生共識。」

急救站負責人詹芳澤醫師,侃侃而談,顛覆大眾對「野生」的定義。急救站負責人詹芳澤醫師,侃侃而談,顛覆大眾對「野生」的定義。助理研究員蔡繼鋒說:「我們希望將知識轉化,讓一般民眾都能理解認同,進一步關注、產生共識。」助理研究員蔡繼鋒說:「我們希望將知識轉化,讓一般民眾都能理解認同,進一步關注、產生共識。」

第二個,在這裡,動物真跡難覓。「很多人來急救站想看動物,恐怕要失望了,送進我們這邊的是須救傷的動物,多在醫療復健中,這也是我們和動物園最大的區別。」指著大廳牆上佈滿的動物圖片,助理研究員蔡繼鋒笑著說。

這棟醫學研究中心,有辦公區,也有動物醫療空間,如診療室、手術室,以及加護病房與高壓氧治療艙等各種病房。參觀動線與壁面圖解同樣明朗俐落,蔡繼鋒說:「因應特生中心為一個研究單位,資訊提供當兼備學術性和正確性,我們希望將知識轉化,讓一般民眾都能理解認同,認同後能關注,關注後產生共識,共識後才會對保育這件事付諸一點正向行動。」

第三個,只有「萬物之靈」的人類才有生產力?然而整個生存環境為一個生產力中心的話,野生動物提供的服務我們看不到,卻堪稱勞工界冠軍:

例一、蜜蜂授粉。我們吃的水果由蜜蜂授粉,如果是人工一株株操作,要花多少人力,無法衡量。全球蜜蜂銳減,不只蜂蜜吃不到,很多水果恐怕也隨之消失。例二、鳥類防治蟲害。一隻小鳥一天若會吃掉兩百隻昆蟲,從小到大總共吃掉多少昆蟲?這些蟲害若只憑藉噴灑農藥,以人力防治,其實很困難,也無法根除。

什麼是野生動物?

一般狀況下,應生存於棲息環境下之哺乳類、鳥類、爬蟲類、兩棲類、魚類、昆蟲及其他種類之動物。

原生種:土生土長。如千元新台幣上的黑長尾雉,即是原生種。

有能力自行移棲,靠自己來到台灣。如黑面琵鷺。

非人為飼養、生活於自然環境。如臺灣水鹿。

什麼是野生動物?

一般狀況下,應生存於棲息環境下之哺乳類、鳥類、爬蟲類、兩棲類、魚類、昆蟲及其他種類之動物。

原生種:土生土長。如千元新台幣上的黑長尾雉,即是原生種。

有能力自行移棲,靠自己來到台灣。如黑面琵鷺。

非人為飼養、生活於自然環境。如臺灣水鹿。

鉚釘理論 同舟共濟

也許站在人類的角度,會覺得寵物貓狗的陪伴,直接撫慰人心,對我們比較重要。但以整個地球而言,野生動物在野外好好地生活,其實對人類幫助很大,對維持生態平衡的重要性更是不可言喻。

然而,人類對土地的需求,迫使野生動物與人們發生不必要的衝突。像是,與人類生活圈緊密相連的淺山【註1】環境,首當其衝。由於人類過度開發,成為汙染源,導致自然棲息地被破壞或消失,影響生態系統平衡。又如,農民養雞,野生動物跑來吃;種植果樹,果實被猴子吃光......當自身利益遭威脅時,人們多半選擇獵殺以求自利,遑論唯利是圖地非法走私保育類動物。

再者,棄養寵物或不當放生外來物種,也會衝擊整體生態環境。特別是流浪 (遊蕩) 貓犬對野生動物的捕食和競爭等負面影響,連同外來物種所引發的生態與環境議題,以及背後所隱藏的野生動物盜獵和不當商業利益等社經問題。

除了外在威脅,野生動物自身也有必須面對的困境。比如疾病,健全的動物才有更大的機會存活下來;或食物鏈循環,物競天擇。「大自然有自己的機制,生物界統統有其承載限制,不會無盡地繁衍下去——動物會自然地被淘汰。」

如果野生動物的傷害源於人為,急救站則盡力挽救人類的錯誤。曾有人質疑,特生中心把大批的人力、資源用在救傷動物,是沒有效益的事。蔡繼鋒語重心長地說:「每個生命都有他存在的價值,任何物種的存在,都不會是一種浪費,就像鉚釘理論【註2】——少了一、兩種動物,對整個生態已經漸漸造成傷害,只是身為人類的我們看不見。」

野生動物常見救傷原因

1. 非法捕捉;2. 陷阱;3. 遭受人類攻擊;4. 外來種危機;5. 撞擊——車禍&窗戶倒映;6. 不當飼養;7. 環境毒物;8. 疾病;9. 幼年動物。

野生動物常見救傷原因

1. 非法捕捉;2. 陷阱;3. 遭受人類攻擊;4. 外來種危機;5. 撞擊——車禍&窗戶倒映;6. 不當飼養;7. 環境毒物;8. 疾病;9. 幼年動物。

本期專題:誰來叩門

 

本期專題:誰來叩門

救傷野放 最適牠性

急救站收治者為野生動物,和一般所謂的陪伴動物不同。本身領養了三隻流浪狗、兩隻流浪貓的詹醫師,二十四小時幾乎都和動物在一起,他表示,有些動物天生可以和人親近,比如貓狗,只要賦予愛心,牠可以和人類一起生活;但是如果把救傷的野生動物豢養在家裡,卻是一種傷害——本來在大環境裡野生的動物,尤其是在外面已經生活過一段時間,若把牠關到小籠子裡,牠會望著天空,為了出去,甚至撞得頭破血流。

每年經手救傷的動物約五、六百隻,只有在傷癒動物被野放的那一剎那,詹醫師才稍微喘口氣,欣喜又有一些生命回到棲息地,執行牠對地球生態平衡的任務。然而,即使在這個崗位上已超過二十年,面對無法救起的生命,詹醫生總是難過和惋惜,還是無法接受那樣的失落。

面對那些逝去的生命,站在野生動物救傷前線的詹醫師,亟欲循序漸進地教育大眾。他希望更多人認知到野生動物跟人都是生命,都是地球的一分子;也許萬事萬物來到地球的因緣不同,卻是生命共同體,各司其職,維持整個地球的恆定。

本期專題:誰來叩門

蔡繼鋒則很喜歡「行動決定未來」這句話,對於特生中心長期推展的工作,他說:「現在的行動,其實深遠地影響我們的未來——自己或是下一代的生活。現在不做,以後很難;現在做了,至少我們有努力。」

本期專題:誰來叩門

本期專題:誰來叩門

「救生是放生的積極作法,護生是放生的永續計畫」,福智佛教基金會與特生中心合作,除了提供經費支持救傷動物的醫療照護,還擴及傷癒野生動物的放生與環境教育推廣。進行動物野放時,特生中心會讓福智學員了解救治照顧的過程,彷彿「動物履歷」述說著許多人的付出,再由福智學員為牠們進行放生儀軌,給予祝福和關懷。

 

【註1】淺山,泛指海拔八百至一千公尺以下的區域,涵蓋低海拔丘陵與部分中海拔山地,地勢和緩,氣候溫和且穩定。
本區跨越多類型的生態系統與地景交會帶,同時為天然的緩衝地帶。由於良好的位置與條件,孕藏著豐富的資源和生物多樣性,更是維繫野生動物生存棲息的重要環境。

【註2】「鉚釘理論」隱喻、說明多樣物種對整體生態系的重要性——生物多樣性就像飛機上眾多的鉚釘,每一個物種或鉚釘都有它的功用與存在價值,都是結構中的關鍵角色。

將來我們能夠具有成就,想辦法把牠救起來!深的地方,就是我們怎麼發菩提心。要救所有的人,都是從這個地方漸漸策發自己的慈悲心、憐憫、同情。

——摘自日常老和尚「放生的意義」開示

 

 

本期專題:誰來叩門(左起)池語軒、陳仲俞、鄭琪叡

急救站的春天——三個大男孩的獨鍾情懷

文 / 周玉梅 攝影 / 簡坤榮

文 / 周玉梅 攝影 / 簡坤榮

相遇是為了好好分離、相依是不得已的抉擇......特生中心野生動物急救站,每年五百至六百件救傷個案,在牠們的去留之間,三個熱愛動物的大男孩,訴說了三段故事,彩繪他們的改變......

在這裡,沒有一般急診室的紛亂、壅塞、嘈雜、高壓、驚恐、哀戚,取而代之的是,寧靜、祥和、舒坦、溫馨、井然有序......予人信賴和安心。然而,在冷靜、理性、邏輯的背後,這裡的工作人員藏著熱情如火卻又柔情似水的心!

愛就是送你走

大男孩池語軒,從小喜歡動物,大學時卻與獸醫系擦身而過,不忘夢想的他,努力考上屏東科技大學野生動物保育研究所,卻意外踏上動物醫療照護的工作。初到野生動物急救站,看到送來的動物如白鼻心、臺灣獼猴、石虎、和穿山甲等......血肉模糊,殘肢斷臂,除了難過不忍,也感到憤慨無奈。所幸在此工作的期間,一次次將救傷的動物安全野放回山林,那分感同身受的欣喜,及照養過程中與不同動物的交流,都是生命中絕無僅有的奇遇,有時也會遇到奇蹟。

「穿山甲『胸毛妹』是我在野生動物急救站的第一次個案,也是我照顧最久的動物,許多的第一次,都從這裡開始......」個性開朗,一說到動物就眼睛發亮的語軒回想著。一般來說,穿山甲因為野外挖掘時的摩擦,胸毛大多磨掉,胸毛妹以胸毛多,而得到此暱稱。後腳骨折、尾巴缺了一小截的牠,進來一個多月後,體態日漸豐腴,獸醫師以為胸毛妹得到特別待遇,提醒語軒餵食要定時定量,不可溺愛。恪遵規定的語軒,以為牠缺乏運動,想帶牠散步,做做肌力訓練。殊不知就在要野放的前三天,他發現胸毛妹身邊多了一個像蜥蜴一般,灰色軟軟的東西——原來胸毛妹當媽媽了,女兒暱稱「小狗」!

圖 / 特生中心野生動物急救站提供圖 / 特生中心野生動物急救站提供本期專題:誰來叩門

圖 / 特生中心野生動物急救站提供圖 / 特生中心野生動物急救站提供本期專題:誰來叩門

本期專題:誰來叩門

原本預計的野放規劃因為顧慮到寶寶需要媽媽哺乳而暫緩;「穿山甲親子野放時機考量以及幼年穿山甲照養」等準備工作,即使是急救站也是第一次遇到的難題。在眾人的努力與呵護下,「小狗」順利的長大了,然由於超時未能獨立,胸毛妹的行為出現了異常現象,不得不先將其野放;而突然離開媽媽的「小狗」,表現出讓照養人員傷腦筋的舉動——打翻水盆,打破食盤,到處大便,弄髒籠舍......語軒想讓「小狗」快樂些,放了一些紙箱測試,從監視器中看到牠玩起來,索性為牠特製迷宮紙箱,這在急救站可是史無前例。

語軒工作期間曾出車禍,驚覺自己骨折時,第一時間竟是打電話告知同事幫忙照顧他負責的動物!這麼熱愛動物的他,是否會不捨野放?他笑笑說,現在已不會不捨,而是衷心祝福那些他照顧過的生命,回到原來的環境,好好過日子。

圖 / 特生中心野生動物急救站提供圖 / 特生中心野生動物急救站提供

動物小小百科——穿山甲

穿山甲,全身除臉部與腹部外皆覆蓋如指甲般的角質鱗片。因一般民眾誤信其鱗片有藥效,造成獵捕、走私、販賣等非法行為。再者,穿山甲沒有牙齒,遭遇危險時,全身縮成一團,若遇意圖不良之人,非常容易被擄走;同時,犬隻對穿山甲也是很大的威脅,原地蜷曲的穿山甲只能任其撕裂皮肉,案例多到不可不重視。

穿山甲,全身除臉部與腹部外皆覆蓋如指甲般的角質鱗片。因一般民眾誤信其鱗片有藥效,造成獵捕、走私、販賣等非法行為。再者,穿山甲沒有牙齒,遭遇危險時,全身縮成一團,若遇意圖不良之人,非常容易被擄走;同時,犬隻對穿山甲也是很大的威脅,原地蜷曲的穿山甲只能任其撕裂皮肉,案例多到不可不重視。

放飛你放飛我

「看到牠們飛出去的一瞬間,我超開心的!」陳仲俞彷彿看到自己展翅高飛,翱翔天際般,領會那分屬於鳥的自由。原是法律系的高材生,於大學時來特生中心野生動物急救站打工,發現頗適合自己的個性,因緣際會下,一做就十多年,目前是特生中心專責的鳥類野放訓練員,幫助過無數受傷的鳥類、猛禽重回天際。學法律的人怎麼成為鳥類野放專家?「沒有人會教你鳥怎麼飛,是鳥教會我牠們怎麼飛,鳥是我的老師。」個性靦腆的仲俞謙虛地說。

本期專題:誰來叩門

圖 / 特生中心野生動物急救站提供圖 / 特生中心野生動物急救站提供

圖 / 特生中心野生動物急救站提供圖 / 特生中心野生動物急救站提供

猶記初來乍到,照顧一隻小領角鴞,因為太親近,彼此越來越有默契,呼之即來,揮之即去,「那時覺得鳥在手上,真是帥氣。」沒想到因為牠太依賴人、太親人,反而失去回家的機會,只得成為動物教育大使,繫上腳帶跟著解說員上場。「當要繫腳帶時,牠掙扎了......我發現自己錯了——自己不喜歡被束縛,又怎能剝奪他人的自由呢?」此後,訓練飛行時,他絕不讓鳥站在自己手上,更會故意當「壞人」,激發牠的天性,飛起來。

另一個令仲俞念念不忘的特殊經驗是——一隻從澎湖送來的紅隼,骨折的翅膀雖已接合,卻無法飛行。手術後的第一次試飛,便直接摔到地上,爾後試了幾次,飛了又摔,彷彿斷翼天使。在成為動物教育大使之前,仲俞還是希望牠能展翅飛翔,於是努力為牠復健。「復健初期協助伸展翅膀時,牠很緊張,會想攻擊,我輕聲安慰:『好好,沒事,沒事,一下下就好!』但牠哪懂得人話?」經過兩、三個月耐心嘗試,總算飛上矮棲架,但由於傷翅伸展不順,造成羽毛磨損,在等待羽毛長好,走走停停的一年多療程後,紅隼終於進入野放大籠,飛上三米高的標準棲架。

「那次幾乎是半推著把牠送出去,看到紅隼飛往藍天的一剎那,內心激動得無以言喻。」仲俞繼續說:「牠教會我永不放棄,且在這個過程中磨練出我的耐性,讓我對人、對事更有包容力,不要求立竿見影。鳥也教會我了解牠們怎麼生活,懂得尊重其他人的生活方式。」

圖 / 特生中心野生動物急救站提供圖 / 特生中心野生動物急救站提供

動物小小百科——紅隼

紅隼是臺灣相當常見的度冬猛禽,雙翼狹尖,趾爪銳利;對不同環境適應性強,主群在九月間抵達,翌年四月北返,夏季月份只能看到少數幾隻;從海岸濕地、淺山平原一直到中高海拔山區的農耕地都有機會見到。 喜歡單獨或成對停棲在高枝、電桿等制高點伺機出擊,飛行能力強,覓食常於空中定點振翅,搜尋到獵物後才驟然降下撲抓獵物。

動物小小百科——紅隼

紅隼是臺灣相當常見的度冬猛禽,雙翼狹尖,趾爪銳利;對不同環境適應性強,主群在九月間抵達,翌年四月北返,夏季月份只能看到少數幾隻;從海岸濕地、淺山平原一直到中高海拔山區的農耕地都有機會見到。 喜歡單獨或成對停棲在高枝、電桿等制高點伺機出擊,飛行能力強,覓食常於空中定點振翅,搜尋到獵物後才驟然降下撲抓獵物。

陪你現身說法

本期專題:誰來叩門圖 / 特生中心野生動物急救站提供

野生動物急救站的傷病動物,經過醫療照護及野放訓練後,幸運的可以順利回到大自然,反之,該何去何從?透過特生中心教育推廣,這些傷癒動物有了生命的第二春——動物教育大使——民眾可以較近距離觀察,透過牠們的生命故事,認識野生動物面臨的困境,並喚起人類對自然生態的關心。

同事暱稱叡叡的動物大使解說員鄭琪叡,喜歡動物和大自然,中興大學森林系畢業後的第一個工作就在這兒。初接手教育解說,對於訓練動物大使,有迥異上述的體認——由於照護的目的是野放,必須跟牠們保持距離;而訓練動物大使,是要成為夥伴並肩作戰,必須跟牠們搏感情。特別是,除了彼此信任、有默契,還要讓學童能近距離觀看,所以訓練重點是親近人,而非只親近訓練員,才不致在眾人圍觀時,因驚嚇引起騷動。

叡叡新近訓練的動物大使是大冠鷲「小輝」,牠從小被豢養,2002 年來到這裡,比叡叡還資深,是老當益壯的阿伯。小輝一看到食物,就會飛去叼來,迅雷不及掩耳;如果有人經過,也會宣示其存在感,畢竟是猛禽。叡叡與小輝的初次約會,一個沒戴皮手套,一個很激動地衝前來叼食物,結果叡叡的手當場皮破血流。

圖 / 特生中心野生動物急救站提供圖 / 特生中心野生動物急救站提供

對寵物鳥而言,伸出手,牠就飛過來;對猛禽而言,天方夜譚——叡叡和小輝的破冰之旅時間頗長呢!從帶食物去探望、討好、鼓勵,從幾釐米開始,步步為營地靠近,至今(訪談時)已四個月,仍無法取得信任,還在努力中。

叡叡說自己以前個性急躁,什麼事都希望立刻做完,但在訓練動物時,不得不接受牠們的步調。

圖 / 特生中心野生動物急救站提供圖 / 特生中心野生動物急救站提供

像是第一次讓小輝上手,就花了一個多禮拜,一天三次戴著手套,慢慢靠近,前進一公分,就給予獎勵。

最近練習扣上腳帶,小輝對叡叡的手部動作非常敏感,即使腳爪待在他的左手上,始終無法接受右手的靠近。「任何一個小動作,牠都很擔心這對牠會有什麼傷害。對於每一次的刺激,牠的反應我們都要記錄下來。從牠身上學習到耐心、觀察力,以及等待對方認同,是無價的收穫。」

圖 / 特生中心野生動物急救站提供圖 / 特生中心野生動物急救站提供

動物小小百科——大冠鷲

大冠鷲又名蛇鵰、蛇鷹,生活於山麓至中海拔山區的闊葉林,飛行姿勢穩重,鼓翼時也不疾不徐,是厲害的御風者。喜歡在暖和的上午盤旋飛行,因為旺盛的上升氣流可使飛行省力,或棲息於山區高大樹木的頂端。

獵場通常在林緣或開闊地周邊,獵食時極富耐心,可於固定位置上停留很久,注視著地面上的獵物,伺機俯衝捕捉。活動範圍廣但領域性不強,常常可見數隻一起盤旋空中;沒有排擠其他鳥類的領域觀念,反而經常受到較小猛禽及其他鳥類的騷擾。

動物小小百科——大冠鷲

大冠鷲又名蛇鵰、蛇鷹,生活於山麓至中海拔山區的闊葉林,飛行姿勢穩重,鼓翼時也不疾不徐,是厲害的御風者。喜歡在暖和的上午盤旋飛行,因為旺盛的上升氣流可使飛行省力,或棲息於山區高大樹木的頂端。

獵場通常在林緣或開闊地周邊,獵食時極富耐心,可於固定位置上停留很久,注視著地面上的獵物,伺機俯衝捕捉。活動範圍廣但領域性不強,常常可見數隻一起盤旋空中;沒有排擠其他鳥類的領域觀念,反而經常受到較小猛禽及其他鳥類的騷擾。

動物小小百科——大冠鷲

大冠鷲又名蛇鵰、蛇鷹,生活於山麓至中海拔山區的闊葉林,飛行姿勢穩重,鼓翼時也不疾不徐,是厲害的御風者。喜歡在暖和的上午盤旋飛行,因為旺盛的上升氣流可使飛行省力,或棲息於山區高大樹木的頂端。

獵場通常在林緣或開闊地周邊,獵食時極富耐心,可於固定位置上停留很久,注視著地面上的獵物,伺機俯衝捕捉。活動範圍廣但領域性不強,常常可見數隻一起盤旋空中;沒有排擠其他鳥類的領域觀念,反而經常受到較小猛禽及其他鳥類的騷擾。

 

佛法講「緣起」,跟他沒有緣就沒辦法救。我們在生死輪迴當中放過一次:「將來我成佛以後要救你呀!」就這樣一個、一個結很好的緣,等將來我們成就的時候,也許不一定成佛,就可以把他救出來了!實際上,這個才是真正最重要的一個基本原則。

——摘自日常老和尚「放生的意義」開示

 

來源:《福智之聲》238 期 第 39 ~ 52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