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仁篇 第十三~十四章〉
◆日常師父開示
里仁篇 第十三章
子曰:「能以禮讓為國乎,何有?不能以禮讓為國,如禮何?」
上面我們講到〈里仁〉第十二章,前面最主要的是從仁而引到道,乃至於告訴我們「士志於道」的內涵,這樣的一路過來。
現在這一段,在書上的解釋是這樣說:「能夠以禮讓來治國,那有什麼困難呢?如果不能以禮讓為國,那麼徒說的禮樂又要怎麼辦呢?」這地方的「何有」,解釋為有什麼困難;是說能以禮讓治國,那治國並沒有什麼困難;不能以禮讓為國,那麼這禮有什麼用呢?
另外一種說法則不是,前面說道、說仁;然後這個仁的用,在行相上是禮、讓、孝悌、忠、信等這一類,所以對於整個國家來說,應該是以禮。但是能以禮讓為國嗎?沒有!(何有?)我們實際上看看那個情況,在春秋有孔老夫子的時代,那個時候做得最好的是霸;禮是王道,根本沒有!所以說另外一種說法是:這個真正的精神是禮讓,但是誰以禮讓為國呢?沒有!(何有?)不能以禮讓為國,而這個禮是最重要的,那麼這個禮設在這地方,又怎麼辦呢?
這是兩種不同的「何有」,一個是說能禮讓為國,沒什麼難,至於說,是不是以禮讓治國,是另外一回事情。另外一個說法是,根本應該是能以禮讓治國,可是現在有嗎?沒有!這是兩個不同的看法、不同的見解,我們也可以用前後的文來證成它。
那麼現在這兩種說明了以後,你們在座的每一位同學,仔細地去看一下,這兩種情況之下,你的看法是什麼?不要很莽撞地去看,要仔細地去看,你覺得哪一種比較合理?我這兩種不同的解釋說法,清楚不清楚?每位同學細細想一想。
由於前面說:「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乃至於前頭說:「夫子至於是邦也,必聞其政,求之與,抑與之與?」「夫子溫、良、恭、儉、讓以得之。」孔老夫子怎麼讓呢?以正確地讓──禮讓得到。所以說,整個的治國還是以這個為原則,但是現在有嗎?沒有!所以這是這樣說法──何有?那麼不能以禮讓為國,如禮何?而這個禮是真正的基本精神,你不能用禮讓為國,那這個禮怎麼辦呢?禮既然對我們這麼重要,而我們又不能用它,這是這種說法。現在這個地方有三種狀況:第一種偏向於說:有什麼難呢?另一種看法是:「沒有!能以禮讓為國嗎?沒有!」還有一種,看了半天看不出來。
現在我想隨便再問一下,你們不妨說說看,你們偏重於哪一種看法?你們注意這地方,我們現在還沒有學會論辯,假定學會論辯,那我們可能一個禮拜也辯不完。所以一方面,尤其是學到這種地方,心裏是癢癢的,什麼是心裏癢癢的──好想啊!為什麼我們學不會呢?學會了以後多好呢!所以我們只好:「好好地祈求,好好地努力;不但要祈求、發願,還要認真去做,然後相信老師一定會教我們,我們遲早一定會學會的。」現在在這三個觀點當中,你們隨便哪一位說說看。
〈以下為現場師弟回答〉
弟子甲:弟子認為是第二種,沒有!因為孔子曾講說:「我未見好仁者,惡不仁者。」又說:「有能一日用其力於仁矣乎?我未見力不足者。蓋有之矣,我未之見也!」這裡來證成夫子的感慨。另一方面也是講出來讓那些國君能反省一下。
弟子乙:我的看法是比較偏向於課本的解釋。如果他不能夠真正拿禮來治理國家,這個「根本」如果沒有建立的話,而在外面用政治、刑法來治理國家,那這個政治是絕對不能做好的。就像:「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
師父:好極了!現在到底哪一個才是?這個正是兩造相反的意見,而且各人言之成理。第二個人的說法,你們聽清楚沒有?那是偏重於「能禮讓為國,那有什麼難呢?」
弟子丙:我比較贊成第二種,「何有」就是沒有!因為緊接著下面,孔子說:「不患無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為可知也。」孔子的意思就是說,不用去憂愁沒有哪種職位或是名位,也就是說,自己本身先要具備條件,不必去爭這個位子。所以他這裡的意思就是說,當時候是有這種沒有禮讓的狀況。
師父:你是偏重「何有」是「沒有」的意思。
弟子丁:弟子的看法,比較偏向於課本,「那還有什麼困難?」因為孔子的胸懷很遠,胸懷遠,他一定會有個方向給你,那這個禮讓,是讓世人有一個方向,你可以照著去做,可以做得很好。他不是用反面來駁斥你──你這樣做是錯的!他是正面積極地鼓勵你;所以後面講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忠恕而已是弟子的看法。
師父:那這一邊就說,能夠拿禮讓為國,那治國並不難啊!那這「何有」,是有什麼難呢?這意思是這樣。我們在解釋的時候加一個難字進去──沒什麼難。
大家再細細想一想。還有,我們現在在這上面一下子不容易轉得過來,如果是諸位你們經常去背、這麼諷誦,自然而然,前後你會有會心的地方,會有處處體會的地方。不過,在這裡有的時候,我們局限在一個小的、很窄的圈子裡去看,問題不一定看得準,但是如果說,放得深遠一點去看的話,那麼問題就比較容易把握得住。所以關於這個地方,這兩種不同的見解,我在這裡說明,然後你們仔細認真去看。
這裡前後有一些地方,見解上面這兩種多少都可以說得通,然後真正的證成到底哪一個的話,必須從另外一個角度去看,慢慢、慢慢認真地深入,那時候多多少少能夠把準一點,這是我們一步一步將來深入必須要有的特徵。
里仁篇 第十四章
子曰:「不患無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為可知也。」
這段文字並不難,哪位同學講一講。
弟子:孔子說,不要憂愁得不到職位,應該憂愁的是,自己有沒有這種才能,有沒有這種德行,能夠「得到」這個位子。
師父:不是沒有才能「得到」,是「擔任」這個職務;這個「立」,是有所建立、有所樹立。接下去。
弟子:不要憂愁別人知不知道自己,應該追求自己有什麼德行可以被人家知道。
師父:這兩點,從兩方面來說。第一就文字來說,很容易了解。「不患無位」,位,我們說地位,或者拿現在來說,像我們所追求的名跟利、富和貴。這個「位」就表示貴跟名,實際上有這個,下面東西也就跟著來了;或者說,當你有了「富」,那麼名位也就來了,這是我們平常一般人所追求的,得不到,心裡面就會覺得若有所失。
現在孔夫子告訴我們的,不是如此。不在乎你能不能得到,或者你有沒有這樣的名位,主要的是你拿什麼東西給人家。這個「位」是有它一定的內涵的,你有所建樹,能夠幫助別人,然後才能夠跟你的名位相稱;而我們普通人,不在真正的內涵上面努力,往往倒因為果,這就是孔老夫子在這個地方告訴我們的──不怕人家不知道,而是你拿什麼東西讓人家知道你。
小的地方來說,就是我們眼前看得見的世間這種名位,同樣的把這個內涵引伸下來,那就是兩個典型的例子。一個是孔老夫子自己,孔老夫子雖然那個時候做過官,他自己是貧民,做官也沒做多久,拿世間來說,到後來一生不得志;但是他是「萬世師表」,從此以後所有的帝王、將相,直到今天,多少人心目當中,最崇高、了不起的偶像。孔老夫子他自己怎麼說?「富貴於我如浮雲」,這些東西像浮雲一樣了不相干,乃至於說,「不義而富且貴」,如果不應該而得到的話,他深以為恥,所以孔老夫子不但說這個話,而且也如實的這樣去做。
反過來,我們就看見一代梟雄,當時權傾天下,不要說是權傾天下的梟雄,乃至於得到了天下的天子,時過境遷,大家都忘得乾乾淨淨。我們昨天曾在那裡談五代,哪五個朝代我們都不知道,誰也都不關心,但是孔老夫子,我們人人都知道他,這是一個。我們從這個地方更引伸,佛陀那更了不起,他自己什麼都不要,但是他要幫助一切人。孔老夫子所涵蓋的面只是中國人,現在世界的交通慢慢地方便,擴大到全世界,那只是這個地球上的人而已,佛陀則是遍於三千大千世界。他不同之處,就在於這裡──「不患無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為可知也。」那是程度深遠的不同。
所以這個文字了解了之後,我們現在回過頭來看看,看看我自己。這是我願意在這裡和每位同學互相勉勵的,也就是我們真正這樣地讀論語、四書──聖賢書。我們不一定「安而行之」,但是我們要學「力而行之」;能安而行之,那都是修行的佛菩薩,他經久薰習之後,變成他的習性,因為平常他的起心動念就是這樣。這一點我們容或做不到,對我來說,我根本做不到,可是我讀了聖賢書,了解這是對我有益的,我真的很願意這樣努力去做。所以念完了以後,但願跟各位同學在平常遇見這種事情,那就想想看:我現在要的到底是什麼?這兩個是平常我們應該注意的。
我們不妨大家在這裡念一下。子曰:「不患無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為可知也。」然後下面我要問大家:什麼是「可知」的?說說看,你怎麼去求它呢?
弟子甲:唯有多去想別人,以別人的立場來考慮,然後才能看到自己問題在什麼地方。因為平常我們緣著自己的時候,絕對不可能知道自己有問題。也因為去關懷、想著別人的所需,那時候我們一定不是隨順自己的習氣,透過這個方法,才能看到自己的問題。看到自己的問題之後,才知道自己原來問題出在什麼地方,這時候才會知道「求為可知也」。那時候我們就知道,我應該哪些地方要改善,循著這樣一個理路去做的話,就會知道了。
弟子乙:就是立定目標之後,然後去尋求善知識,去學。
弟子丙:〈為政篇〉剛開始講到:「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就是有了這個團體的目標以後,我們真正是真心的為這個團體、為眾生去付出的時候,不求那個果,但是自自然然有了那個德以後,就有辦法達到那個果。
師父:這個答案我聽了很高興,因為我想的也是這樣。我們平常的時候,每一個人只知道自己,不會知道別人,也只想到自己,這是我們一般眾生的常態。大家有沒有這感覺?只管自己,不管別人。現在,當別人來關心你的時候,你就會很願意接受他,會不會這樣?假定你希望別人知道你的話,最好的方法是關心他:「你的意思是不是這個?」就這樣。但是我們平常的時候,雖然關心人家,但真的能夠幫他忙嗎?不一定。關心別人又真的能夠幫他,這也是個學問。所以這裡面要包括兩件事情:第一,我要關心別人;還有,要真的能夠關心得上。這是個大學問,這才是我們真正該求的。
這地方最好的是什麼方法?如果以我們現在學《論語》,《論語》上面告訴我們兩件事情:仁、道,《論語》的特點就在這裡。仁是真正能夠關心別人,代別人設身處地的著想,至少基本上面這樣下手,這叫「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他必定是父慈子孝,做父親的不是從他自己的立場去看,而是要慈。父子,這個「父」本身一定是對「子」而安立的,這是相對的安立,不過這是比較深一層的,我們現在不去說它。父慈,子就孝,這個慈是用在對方身上的;而子能夠以父親的角度去看,這就是仁的特點。
下面還要一樣東西──道。以最平常來說,你做這個,你得到了最正確的方法,那就是道。如果得到了,就如孔老夫子說的──朝聞道,夕死可矣!但是那個道到底是什麼還是沒解釋,這個現在我們不去深一層的解釋,但是,我們常常把它提出來,如果不斷地在腦中去緣,我們對這個觀念會比較清楚,而且如果繼續不斷去緣的話,對我們修學儒家及佛法,慢慢地會產生更大的效果。
這仁與道從儒家來說是這樣,進一層從佛家來說,真正地關心別人是菩提心,然後,怎麼做到它呢?空正見!你仔細去看,現在我們不妨以瞎子摸象慢慢摸索,有的時候,我們會自以為是的以先入為主的概念來解釋,我並不否定這種方法,因為我們每個人必定有自己思想的方法去趣入。但是我們千萬不要停在這上面,不要執著在這個地方,要根據這個不斷地深入、觀察、檢查,一步一步地看。然後如果這個概念是正確的,不管是反推或向後看,都可得到不但是強有力,而且是各方面的證據,確實如此;否則前後一定有很多矛盾的地方,如果有矛盾的,表示這種想法有錯誤,不正確。
所以在念「不患無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之,求為可知也。」這四句話以及學習仁道這兩件事情的時候,我們平常心裡面就應該這樣不斷地策勵自己,提醒自己:第一個文字認識了(文字認識容易),下面就要想:我是不是正在實踐?這點非常重要,非常重要!只有在實踐當中,我們對這個內涵才能夠真正地漸次一步步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