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文教十年

◆新加坡採訪組

  屈指算來,新加坡文教發展迄今正好10年,目前有文教志義工30餘人,讀經班3班約70人,青少年班3班約60人。10年來,多少師長的功德、多少同行的努力,在每一個播種、每一個收割中,灑下無數歡喜的眼淚,也寫下一篇篇感人肺腑的詩章。以下介紹新加坡文教發展歷程,並摘錄當年讀經班小朋友及護持義工的心得分享。

 

 

  新加坡第一個廣論研討班開始於1994年, 後來因為因緣不具足而停止;一直到1997年4月中旬師父的悲心親自南來加持, 廣論研討班再度成立。目前廣論學員約1,600人,50個研討班;這過程當中體會到傳承師長的加持是絕對重要的。

  第一個文教讀經班成立於1998年3月,學生人數6人。2002年有了中心,東南兩區的師生得以集合在一起學習,雖然不斷從台灣帶回許多教案,大家也努力推動讀經和德育教學,但是深感困難,一方面沒有有經驗的人一路從旁引導去了解師父的文教理念;另一方面也缺乏合適的師資。新加坡是個比較西化的國家,欠缺儒家傳統文化及中文教育背景,有些文教老師甚至不懂得讀寫中文字。淨遠法師和文教組探討所面對的種種問題,終於在2005年年底,抉擇出文教至今的大方向:眼前辦很多文教活動並非最重要的事,而是要全力培養優秀人才。新加坡缺少足夠的文教師資,因此傾文教全部力量栽培年輕的學生,並把他們送往台灣園區學習,培養最佳的文教師資乃至造育僧才。經過多年努力,他們將會形成未來建立教法的棟樑, 並奠定和延續儒家文化的希望。最初的6位學生至今有3位在僧團,另外3位則在園區。在師長的加持和法師的努力引導下,新加坡文教從2003年開始,前後送了48個孩子到園區就讀,四位後來進入預科班,目前仍有42位在園區,另外也培育了10位僧才。

 

師父首次蒞臨新加坡

  1997年4月10日,師父第一次蒞臨新加坡,研討班學員得以親炙師父,得到無比的加持。12月2日,新加坡學員首次攜帶眷屬來台參訪,這次純粹是以觀光性質回到心靈之家。一群人到鳳山寺拜見師父,也參觀了法人事業。在參觀妙慧托兒所時,同學們感覺到讀聖賢書的好處和儒家文化的殊勝;當時多麼希望新加坡也可以成立讀經班,自己的孩子也可以學習到古聖賢的智慧,進而利益更多人。

  有願必成,1998年3月8日,新加坡第一個兒童讀經班開班了。3位學員各自集合了自家的小孩,在其中一位學員家裡上課,以讀經為主;後來學生人數從剛開始的六位逐步增加到8位。1999年,考慮到廣論學員逐年增加,「廣子」也遞增中,原來的上課地點已不敷使用,因此,決定上課地點分成兩處︰東區在寺廟(佛緣林)上課;南區還是在學員家裡。

 

五義工回台取經

  2002年8月,5位文教義工回台參加「暑期生命教育研習會」。從台北取回第一本生命教育教案,幼稚園護持義工老師們如獲至寶,分組研討、探討個人生命,製作教材,為次年開辦「讀經班」作準備。12月,新加坡支苑成立,租用張氏總會四樓作為活動中心,師父並蒞臨中心開光。有了自己的地方,次年1月,讀經班正式成立,學生人數高達70多位,共開了三個班級︰培根班、培德一、培德二。至8月,適逢福智教育園區開學,有5位讀經班的小孩順利到園區就讀。(此後每年陸續有不等的讀經班小孩赴園區就讀)。同時,台灣正舉辦「文教快樂營」,新加坡有將近20位文教同修也把握機會來台學習。此行最難忘的是,在營隊結束後,有機會前往園區見到師父的最後一面,並領納師父的教誡。

  2005年1月,是文教事業的一個里程碑,因為這時開辦了青少年班。由於希求進讀經班的人數劇增,支苑決定就國小學生開讀經班,中學生則開青少年班。

 

正式成立家長成長班

  2007年3月,正式成立家長成長班(約99人)。同年底,台灣資深文教師姐蒞臨新加坡關懷並傳遞經驗。2008年新春伊始,如證法師鼓勵同學勤背經書,並開始培訓背書種子老師。3月時,新加坡5位義工老師來台參加第二期的背書種子老師培訓,回國後成立八人背書共學小組。5、6月時,如願法師蒞臨新加坡、馬來西亞,關懷文教義工老師及園區學生的家長。令人欣喜的是,支苑在6月中旬結合悅意生活坊合辦為期兩天的「童心童願假日營」,對象是8至13歲的孩子,共有156人參加,其中1/3來自讀經班和青少年班的學生,這樣的成績,對文教同修而言,可以說是得到最大的鼓勵!

福智之聲第18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