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期福聲

關鍵字搜尋

孝經講記(三)

開宗明義章第一

◆日常師父開示  
(1994年11月28日)

  那現在像孔老夫子的星星呢?他雖然沒明說,就告訴我們,除了這個克己復禮以外,前兩天我們曾經講《論語》上面幾句話。《論語》上面說:「誰能出不由戶?何莫由斯道也!」(註:出自《論語》〈雍也第六〉第十五章)孔老夫子說:「哪一個人不從門裡面出去啊?那為什麼不照著這個正常的路來走呢!」換句話說,我們人出入都要經過那個門,為什麼你不照正常的這個路去走哇?所以他真正告訴我們說,做一個人,你真正想做一個人,一定要有做人的道理。實際上這個做人,真正是什麼啊?還是和樂啊!你處處地方就看見的啊!換句話說,就是離苦得樂。你根本這個做好了,你自然下面都行。所以孔老夫子的根本精神叫「士志於道」,「志於道,據於德」,我想大家還記得這個。(註:出自《論語》〈述而第七〉第六章)那他的目標是在哪裡?道。

  你從兩個地方就看得出來了,「誰能出不由戶?何莫由斯道也!」其實我們人生於天地之間,都是循著這個原則來的;既然了解了,你誰不想?既然你想,你為什麼不走這個路呢?所以就他真正的志向──志於道。所以他下面又說:「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註:出自《論語》〈里仁第四〉第九章)既然你的目標在這「道」,你又忙眼前吃的穿的,那個不是畜生的事情嗎!佛法更是告訴我們這個道理,就真正的要找那個苦樂的因,而畜生不知道苦樂的因,只要那個苦樂的果。你如果因找不到,不從因地上面下手,可能不可能達到這個結果啊?這個很明白啊!我們小孩子都知道,那怎麼可能呢!這是一定的道理。所以古人真正地講的這個──道。

  這個道,老夫子也說:「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註:出自《論語》〈學而第一〉第二章)這個真正要想走上去──依於仁;真正走上去,這是我們的意趣。那個「仁」字很有意思,克己復禮,處處地方。禮呢?你照你該做的做:對你父親要孝,對你弟兄要悌,對下面的要慈;做了皇帝那要怎麼樣啊?對這個臣下,那我現在一下想不起來。換句話說,他是考慮到對方,互相之間的這個怎麼關係,怎麼去尊重別人,他這個有很深厚的內涵在。

  所以在這種情況之下,我們中國所立的禮法,正是使得我們走上「道」的一個儀軌,一個方法。後來的人不懂了,這個時候它的價值就失去了,所以孔老夫子就說:「人而不仁,如禮何?」(註:出自《論語》〈八脩第三〉第三章)如果你沒有這個真實的內涵,講外表這套東西,沒有用!更糟糕的,到後來,變成功被帝王御用。譬如說隨便一樣東西,本來很好的,這個人拿在手上,如果他用不好的話,那毛病就出來了,這樣。這是後來的人用錯了。第一個,不曉得禮法的根本原因何在。第二個呢,不但不曉得,拿了這套東西去做為藉口。譬如我們現在說:「啊,佛法這個東西真是了不起!」佛法本來教我們究竟成佛,所有一切人離苦得樂;現在我們講了這個佛法,然後專門跑得去招搖撞騙,那不是佛法的錯!使得現在的人⋯⋯或者人家根本不懂佛法,亂講一通,使得人家不相信、不接受。所以後來的人對中國古代的禮儀不接受,那不是禮儀本身的錯。

  所以從這地方,我們回過頭來看看,他們當時是這樣的:仲尼居,曾子侍。那麼在哪個地方,恭恭敬敬地來,也就是他不會讓那個「我」放肆,因為我──是真正痛苦的根本。所以道理雖然沒有徹底地講,可是我們慢慢去做,習慣了,自然而然就產生最好的效果。

  在這種情況之下,孔老夫子就以「疑」來教,以這種啟發的方式來教他的學生。他怎麼啟發呢?以問答的方式。所以孔老夫子就說了,「先王」──這個現在我們講的「先」哪,譬如說,中國人的習慣,對自己的已經過去的尊長,我們稱「先什麼」。假定以我來講,我說我父親,那我說「先父」,喏,這個意思就是說,我的父親已經過世了。但是,那個時候他講的先王,並不僅僅是他過世了,而且這些皇帝都是被人尊敬的。主要那個先王,就是指堯、舜、禹、湯、文、武,就是孔老夫子心目當中最了不起的古代的聖人,他不但有德,而且有位、有能,制禮作樂,能夠依著這個仁,依著這個道,制定最完整的行持準則──禮。所以這個地方指的先王,就是孔老夫子心目當中的最高的標準。「有至德要道」,說那些古代的聖王,他有至德要道,至就是至高無上的;德是德行;要是最重要的、最精要的這個道理。孔老夫子一開口就告訴我們道理當中,再沒有比這個超勝了。古代的聖王,有這樣的一個東西──至德要道。現在這個德跟道,我只是簡單地說一下。譬如說什麼叫「德」啊?「那是品行啦,善良的行為啦!」我們權且這樣解釋,實際上那個德跟道,它有很深厚的內涵。道呢?是道理啊,再不然我們就說大道啦,像射藝中之道。到底什麼是大道啊?講了半天,我們不懂。你好好地去學,將來你自己走上了,自己就知道了。

  真正凡是聖人講的道,都是這個道理,他不是用文字來解釋,讓你懂了,「啊!我也可以寫一個文章。」不是!他告訴我們,讓我們怎麼去體會。那個《射藝中之禪》,你們記得吧?那個老師到後來的時候,他不會講很多。剛開始的時候,只是告訴你:「你學會了,我教你這樣做,就是這樣做,你會嗎?」「會了,會了。」那就做,你也不要去管它。那為什麼老師不把這個道理很明白地告訴大家?你們還記得不記得?就是這個老師能夠說得很清楚,這個學生懂不懂啊?不懂啊!所以我們要了解這個道理。因為這個必須要去經驗體會的,你沒有經驗到,告訴你沒有用!這樣。那怎麼辦呢?告訴你這個方法,讓你去自己體驗。然後這個方法正確的,你只要是不斷地體驗,就像你們現在念藏文,講了半天,老師講會了,老師跑掉了,你也是啞巴一個,那怎麼辦呢?你跟著他念,然後大家練,練了半天,你念出來跟老師一樣了,那就對了嘛!

  其實世間所有的東西沒有一個例外,所以古人絕對不像現在這樣,啊,一定要解釋多少,他把那個所謂「標宗」,那個宗旨標出來了以後,然後告訴你,讓你了解了最重要的,這裡就是這個「孝」的絕端重要了。假定現在我們要教,那學生自己覺得:「那不配我胃口,我不歡喜,我不學。」那你走這個佛法,永遠走不上去,這個基本的道理就在這裡。所以他現在首先說明,這個至高無上、最重要、最重要的這個道理。

  那麼,這個道理是什麼道理呢?他也沒有明說。那這個道理有什麼功用呢?下面就說了,「以順天下」。那個順,可以當作教訓的訓,就是教導。也可以說,這個天下,天下是指所有的,那個古代的先王,通常我們說天子,天子所管理的叫天下,說天底下都是他管的。換句話說,這種聖人哪,他德行是聖人,所站的位置是最高的天主,所統率的是下面的所有的人,然後來教導這些。所以這個天下,就是那些「人」。那個順,也可以說,如果不好好地去教,那些人走錯了,走錯了叫反、叫逆;照了這個道理去走對了,就順。所以,這樣的道理產生什麼樣的效果啊?那只有這樣對就對,這樣走順於那個道,就走對啦!那麼這個是先王拿來教天下老百姓的。

  那麼老百姓學了以後產生什麼效果呢?「民用和睦,上下無怨」,說所有的天下的老百姓學了這個、用了這個以後,彼此間「和」──和樂、和睦。平常我們人與人之間一定有問題的。父母,父母之間有問題;兄弟,兄弟之間有問題;朋友,朋友之間有問題。問題出現了就不和睦了,然後心裡面就怨,東抱怨、西抱怨,這個不對、那個不對⋯⋯他現在,古代那個聖王啊,由於用了這個最究竟的道理來教化天下的人民,而那些人民學了這個東西產生什麼效果呢?和睦。還有呢?上下無怨。假定說這個世間能夠達到這種程度,這是什麼世間哪?在一般以我們來說,我們只有理想當中才有這個地方,實際上根本不可能。但是如果我們真正做到,實際上就有可能。

  所以我們進一步來看,在中國的歷史上面,自古以來所謂太平盛世,儘管太平盛世,對不起,還是有怨,還是有不和睦的地方,那是因為那個教化不是人人都能夠達到,假定人人真正能達到的,一定能夠產生這個程度。現在呢,在世間好像找不到這個例子,可是佛經裡邊我們可以找得到這個例子。佛經怎麼找?現在這個世界念佛的人比較多,念佛的人叫「淨土三經」,三經當中《十六觀經》當中,那個是中品下生還是什麼,我就記不住了。這個修的時候啊,行世仁慈。他在家的時候,做子女做好,孝順父母,用這個儒家的這個精神,然後拿這個精神回向,能夠往生,而且能夠往生到中品下生。(註:出自《佛說觀無量壽佛經》。中品下生者,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孝養父母,行世仁慈,此人命欲終時,遇善知識,為其廣說阿彌陀佛國土樂事,亦說法藏比丘四十八願,聞此事已,尋即命終。譬如壯士臂頃,即生西方極樂世界,經七日已,遇觀世音及大勢至,聞法歡喜,得須陀洹,過一小劫,成阿羅漢,是名中品下生者。是名中輩生想,名第十五觀。)說明什麼?說明這個孝如果真正用對了,這是淨土之因。你只要做對了,你就能夠達到淨土去,那個淨土是絕對沒有怨的,絕對是和睦的,這個才是真正「至德要道」。佛法都是講因果的,那我們從這地方就了解:喔!真是,它的確是跟佛道是完全相通的。它所以差別,就剛才說過了,佛法它不會有那麼多時間來跟你講這個,你把現世的統統不管,全部的講向上的,所以它目標很高,那這個特點在這地方。

福智之聲第18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