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創辦人日常老和尚的身教下,慈心大自然莊園的建置,充分展現惜福愛物的精神。林蔭綠草間,大木屋(農莊餐廳)、慈心堂(永續生活廳)及吉祥居(自然書室)等建物聳立其中。它們都是蘊藏傳統工藝智慧的木造建築,因為有心人的捐贈,加上義工們的巧思汗水,成為園內古色古香的建物。歡迎透過「穿越在光影背後—於景觀中感受心生命」系列 4.〈古風雅築 道盡離合興衰〉一起認識這些木建築的今與昔!
文 / 編輯室 圖 / 慈心基金會、中區及高區多媒體、陳明泉提供
文 / 編輯室 圖 / 慈心基金會、中區及高區多媒體、陳明泉提供
如同自然景觀在慈心大自然莊園裡呈現豐富的面貌,建築景觀也給人多元的印象。有機食農探索館具現代感又規模雄偉,未來藍圖中的住宿區、會議室亦將給人全新的期待,而藏身莊園的中式傳統建築則就大異其趣了。
走出探索館向莊園深處探索,幾棟建築坐落在林蔭綠草間,像是從高堂廣廈轉身踩進暖閣紅爐,低矮廊廡間彷彿流動著古老的記憶。
老建物獲重生 惜福兼具環保
它們都是輕量的老建物,建材是大地系的木頭;且年齡比莊園還長,乃從他處移來此地重生。
由於早期人們惜福、簡樸,福智團體在師父的帶領下也充分展現愛物惜物精神。再者,木頭具有碳匯價值【見下】,基金會能保存就不棄捨。善心人士知悉慈心基金會願意接收可再使用的木造建物,因此有好物件便主動通知,有的甚至無償贈與。慈心基金會蘇慕容執行長說:「木頭環保,只要是天然的建材都是會呼吸的,木、石都是。我們一直都有將它好好保存的概念。」
會呼吸的房子 |
樹不斷長大時吸二氧化碳,樹幹不斷成長茁壯,也不斷保留二氧化碳,因此只要木頭存在,碳就會以此形式保存;但只要分解、燒掉,二氧化碳就會再回到空氣中。就減少溫室效應,進而減緩全球暖化與極端氣候而言,木頭材料具有碳匯價值。砍下後拿來做家具、建材,可令其生機盎然地留存,對環境不傷害,無論過去、未來,都能資源循環再利用。 |
這幾棟木造建築分別是「大木屋(農莊餐廳)」、「慈心堂(永續生活廳)」及「吉祥居(自然書室)」。它們功能不同,各賦老祖宗的工藝智慧,更有義工們的胼手胝足、心血汗水,融在其「歷史脈絡」中:
大木屋(現為農莊餐廳)
由兩座十二米寬、類似三角桁架結構(*)組成的大木屋,是莊園現存最早的建築。前身為宜蘭地區一間木料製材所,被棄置三、四十年沒有使用,造成部分腐朽。慈心基金會得知後,評估它空間開敞,適合舉辦大型演講、集會,拆下後請園區農民開拖板車載回莊園。
一根根原木非常粗重,復原工作可想而知不輕鬆。由專業木工師傅引導、義工們奉獻勞力組建完成。(請見本期專題〔用故事共鳴〕)
在最初什麼都沒有的草創時期,大木屋「身兼多職」地提供義工遮蔭、學習,承辦許多大大小小的營隊。為方便義工過夜,大木屋周邊曾搭建一排住宿區、廁所,後來因為整體營運考量,整排住宿區已拆除。
因為結構極簡,功能就變得妙用無窮。未來規劃作為餐廳,可供一百多人用餐。推廣蔬食料理,讓無肉不歡的人愛上蔬食。
大木屋結構唯有梁柱、屋頂,四周簡易牆面,周圍與草樹、池水相倚,賓客在屋內可一邊享用天然蔬食,一邊欣賞樹影婆娑、水波粼粼,耳畔鳥鳴清脆,全然放鬆身心,沐浴在寧靜綠光中。
懷念的慈心門 |
老建物重生的還有這扇慈心門。2009 年用回收資材設計的慈心門,兩側牆面種滿以手套為盆栽的蘭花。進了慈心門,即可看到慈心石,一如師父在那等著我們。雖然隨順整體規劃,慈心門也告別了它的歷史,但義工們用雙手、用發心,勇悍做師所喜的精神,長存! |
慈心堂(現為永續生活廳)
坐落在大草坪上的慈心堂是一棟傳統的中式建築,斗拱、窗櫺,古色古香。柳杉為建材,珍貴的老雕工在台灣屬難得一見。雕花窗格在園林中有其交流內外的作用,隔而不隔,坐觀窗外,景色如畫,襯得草更青、葉更綠。
慈心堂前身是知名中國風庭園餐廳「耕讀園」,由老闆張文瑲特別向福州老師傅訂製、跨海來台組裝而成。耕讀園即將結束營業時,老闆知道慈心基金會惜物愛物,將位於桃園、嘉義的兩棟都無償贈與,基金會趕忙招募義工在兩週之內拆卸完成,運至莊園放置。
跟大木屋一樣,復原的技術功夫靠專業木工師傅,而上梁等勞力粗活,則靠義工團隊支援。其復原之難在於組成繁複,每根柱子、窗框都要一一編號,依序拼裝,雲林地區的義工花費很多心力協助完成。
慈心堂室內空間雖不大,卻接待過許多國內外重要貴賓,如加拿大大使來訪並在莊園種樹;也辦過無數的活動、課程等。
吉祥居(現為自然書室)
與慈心堂相對的吉祥居,中隔庭園,同樣是來自耕讀園的中式建築。目前作為共學場地,爾後將成為料理教室等教學空間。
農創樓(行政中心)
農創樓橫跨於慈心堂、吉祥居之間,圍成如三合院的格局。此處,早期放置著他人贈予的二手貨櫃屋,後來拆移至他處作為倉庫。新蓋的農創樓,提供行政人員用作內場活動空間。(如園內行政人員辦公地,兼具後場準備功能。)目前規劃有烘焙、點心調理、蔬果乾燥室,以及商品或手作體驗的研發基地,類似學校機構的「孵育中心」。
變化中求和諧 生滅中練發心
從全新打造的設計感,到木頭雕工的傳統味,莊園建築形式多樣。或許有人好奇,是否缺乏整體規劃?執行長解釋,雖不是最佳配置,但有其精神面存在。針對傳統建築介面,會盡量考量人與自然的協調性,如何讓關係更和諧,例如大木屋不築牆面,讓人與戶外不被切割。
蘇慕容執行長說:「整個莊園並非蓋好才開始有活動,是從什麼都沒有就有各式各樣的活動了;蓋了一棟就有一棟的活動,蓋了兩棟就有兩棟的活動。活動十幾年來沒有間斷過,對象包括消費者、農友、學員。譬如有農友的蔬菜交流會、為了吸引慈心人才的大專有機營等,當年的大專生很多後來進到法人事業各個單位。」
建築從無到有,留給許多義工和學員深刻的回憶。如今有些建築已不復見,有些人再訪時找不到記憶中的畫面難免失落,但執行長勸勉大家:「法才是讓心續裡業力留下的東西,而不是印象中那個情節。」物換星移也許如沙壇城,過去的景物並非不見,只是因應不同緣起和需要,換了一個空間繼續它的生命。
因緣總是變幻著,在目前第一階段已完成的建築雛形上,誰也不知道將來是否又會變動,但核心精神萬古不變地流淌其間——修鍊一顆緣著無上菩提的發心,透過師父所鋪設的莊園,學員不僅隨順師長教示行護生之善,又能本著《廣論》歷事練心,體會師長想要帶給我們的內涵,說不定最後更如賴錫源董事長所期許的:「來了想再來,可以帶人來,最好留下來。」從此將此園棚簷作為修行路上的最佳「駐」伴。
* 桁架:由若干三角形為基本平面圖組成之穩定架構。
來源:《福智之聲》244 期 第 46 ~ 52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