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論南普陀版手抄稿

廣論章節
七、說法軌理
廣論頁行
P.20 L11~ P.23 L1
廣論段落
第二說法軌理分四~返是應說,依無病也。
手抄冊數頁行
2015版 第2冊 P.129 LL1 ~ P.160 L6
2016版 第2冊 P.129 LL1 ~ P.160 L6
手抄段落
第二呢?~功德就無量。
音檔卷數起迄
12B 07:10 ~ 13A 25:20

字體縮放 最小100%最大

12B 07:12 00:00

第二說法軌理分四:

  說法的軌理,那麼,講應該怎麼講?講應該怎麼講?平常在大乘教法當中,這個講,有兩種方式:有一種是隨分隨力地講;有一種呢,等到你圓滿證得地講。佛陀這個是兩者是同時並行,雙管齊下的。講,固然你的究竟的目標,是幫助別人,所以最後一定講。那學的時候也講,就有兩個理由:一個,所謂對自己學來說,叫教學相長,你教別人,往往自己得到的好處比聽的人更多,這第一個。第二個,既然我們要修學的是大乘圓滿佛道的,所以你呀隨分隨力相宜的狀態當中,也多多少少講一點,因地當中也種下這個因,就是這樣。不過呢,這個差別要曉得,要曉得,自己到什麼程度可以開始講了,到什麼程度慢慢地把那個講的程度也可以加深,這個要了解。 12B 08:22 01:10

  那麼所以在這個地方說,雖然我們初機第一步也多多少少要曉得,不過曉得了這個之後,注意哦!不要我們現在剛剛學,講的條件還不夠,看了這個講的條件這樣的話,然後又拿那個高的標準去衡量別人,那又完全錯了。始終記住,佛法這個東西是淨化自己的,講說的標準,還是當我們自己去講說的時候,看看:對,我夠不夠這個條件?不夠條件,還暫時停一下,我要講說的基礎條件是這樣的。不是說我現在書本上面看了這個之後,馬上就跟人家講一遍,這個那完全是我們像個唱片機器一樣。人家說鸚鵡學語,鸚鵡學語,鸚鵡多多少少還有一點腦筋,唱片是個木頭。我們真像個木頭一樣。我想起來,如果這樣的話,那個是對自他都是損失。所以說,這個說法的軌理是什麼呢?分幾部分: 12B 09:22 02:10

思惟說法所有勝利,發起承事大師及法,以何意樂加行而說,於何等境應說不說所有差別。 今初

  第一,「思惟說法所有勝利」,講說法有殊勝的利益,這個的確是非常了不起的。第二,「發起承事大師及法」,講的之前,心裡面要承事——「大師」就是佛——佛跟法。這個前面,那麼,真正講的時候呢?「以何意樂」,心裡應該怎麼樣;講的時候是行持,意樂是心理,「加行」是行為應該怎麼樣。「於何等境應說不說所有差別」,對所講的對象,在什麼情況才該講,什麼情況之下不該講,這個差別何在。現在分四部分,這個地方就所以簡單地說一下,說: 12B 10:08 02:57

若不顧慮利養恭敬名等染事,而說法者勝利極大。

  這個說法的殊勝利益非常大,但是必須要什麼?欸,不顧這個。如果說你為了利養恭敬、名聞等等的話,這種染污這叫不淨說法,這個事情做不得,這個事情做不得!不過這一點,說起來容易,做到倒不大容易。而真正重要的,就是我們必定要先必定要拿這個法來自己觀照自心,你不觀照不會認識的,不觀照不會認識的。我們總覺得:哎呀,我還是法師咧,還是去度人呢,這樣。的的確確也未嘗......不錯,是一番好心。他真正的問題就是自己的內心哪,染污、清淨的行相辨不清楚,辨不清楚。你辨清楚了,到那時候很清楚、很明白,心裡一個念頭起來,你就曉得了,欸,它是什麼,那個才是最最重要的。那個時候你能夠去做的話,那有殊勝功德,殊勝功德,不得了地殊勝! 12B 11:14 04:02

《勸發增上意樂》中云:「慈氏,無染法施,謂不希欲,利養恭敬,而施法施。此二十種是其勝利。

  慈氏就是彌勒菩薩,說這個佛告訴我們的這個彌勒菩薩說呀,這個「無染法施」就是清淨的法施,清淨的法施。那麼換句話說,內心當中不要染污。平常我們常常說不淨說法,不淨說法,內心不清淨的,貪圖前面這些事情,有所求而講。這個還有一個毛病,當你有所求的時候,你會扭曲那個佛法的。比如說今天為了求什麼,那就讚歎布施,你要什麼,你就讚歎什麼。你不知不覺當中啊,那個東西是非常壞、非常壞,非常壞、非常壞!所以這一點特別注意,那麼無染的法施是什麼,這些東西都不需要。這個有二十種殊勝的利益,下面就列出那個利益來: 12B 12:22 05:11

何等二十?謂成就念,成就勝慧,成就覺慧,成就堅固,成就智慧,隨順證達出世間慧,貪欲微劣,瞋恚微劣,愚癡微劣,魔羅於彼不能得便,

  魔羅是普通一般的魔,包括魔王在裡邊。 12B 12:45 05:34

諸佛世尊而為護念,諸非人等於彼守護,諸天於彼助發威德,諸怨敵等不能得便,其諸親愛終不破離,言教威重,其人當得無所怖畏,得多喜悅,智者稱讚,其行法施是所堪念。」

  這最後呢,這個「其行法施是所堪念」,就是說能夠隨分地一直行那個法施。這個二十種利益,這個二十種利益不詳講。 12B 13:21 06:10

於眾經中所說勝利,皆應至心發起勝解。

  除了這個二十種,其他的經上面處處地方,講那個說法的殊勝利益,在這一點,我們要至心地發起那個殊勝的勝解來,殊勝的勝解來,這樣。 12B 13:40 06:28

其中成就堅固者,新譯《集學論》中,譯為成就勝解,諸故譯中,譯為成就勇進。

  「其中成就堅固者」,上面有一個「堅固者」,新譯的《集學論》中,譯成「成就勝解」,以及「故譯」就是以前老的譯,譯成「勇進」。這個是二十種,那麼就是說法的殊勝利益。這一點,這個點我們要隨分隨力地,從聽聞,然後有了認識了以後,說這個方面,也慢慢地、慢慢地、慢慢地啟發它,啟發它,這對我們有絕大好處。 12B 14:11 07:00

發起承事大師及法者。

  我們怎麼樣承事供養佛跟法呢? 12B 14:18 07:07

如薄伽梵說《佛母》時,自設座等,

  佛講《般若》的時候,自己親自弄那個說法的法座,為什麼?他恭敬那個法呀!所以 12B 14:31 07:19

法者尚是諸佛所應恭敬之田,故應於法起大尊敬,及應隨念大師功德,及其深恩起大敬重。

  要曉得,「法」是佛母。諸佛沒有一個例外的,都是從佛法,聽聞佛法,然後照著佛法行持,從法出生的。所以我們現在對於法要無比地恭敬,這個道理就是在此,這個道理就是在此。講法的人容或他自己有所高下,法卻是諸佛的教誡,法卻是諸佛的教誡,這一點我們要辨別得清楚。法本身,應機的不同,是有高下,大小三乘,從大到小,然後顯密不同,性相的差別,這個只是應機的不同,圓滿一樣。每一個有它的特別的適應性,我們千萬不要妄加是非。如果現在有這種毛病的時候,那個時候你要注意,那很明白的,就是我們現在智慧微薄,所以不了解他為什麼安排這個。你能夠有了這個認識了以後的話,對我們就不會妄加是非,對你就有好處。否則的話我們動不動啊,「這個大乘、這個小乘......」大乘謗小乘尚且不可以了,現在有很多人,以小乘來謗大乘,那更是顛倒啊! 12B 16:03 08:51

  所以我上次特別給大家說的,說過的一個故事,這個無垢友,他五印度這麼了不起的一個大成就者,就因為毀謗世親菩薩,毀謗大乘,馬上墮落地獄當中,阿鼻地獄!這麼嚴重法。所以這個謗法之障,注意啊!凡是我們起這個概念的時候,覺得:「啊,我學禪的,他這個念佛,老公公、老婆婆的事情。」你馬上說:「錯了!錯了!這我內心上面的染污。」同樣地,你念佛的也一樣的,不可以隨便輕毀任何一個人,你只有說:「啊,我現在能力不夠,我只有念這個;等到我能力夠的時候,我也要學這個。」那你就對了,那就對了。所以這個恭敬最重要,你能恭敬的話,就得到恭敬的好處。所以於法起大尊重!大恭敬!並且隨念大師的功德,以及他的深恩,你單單念到他的功德跟深恩的話,就大敬重。這個隨念三寶的功德對我們來說,它有無比的效應,無比的效應。因為後面,等講到皈依的時候,他會提這個事情的,所以我這裡不詳細講,不詳細講。 12B 17:21 10:09

  所以平常我們說三皈依、三皈依,真正要三皈依的時候,當你念到的時候,你心裡就跟它相應了,那時候你就會內心無比地歡喜,這個就是無限的功德。所以皈依的的確確有無量無邊的福德,但是你要懂得怎麼皈依,你心念怎麼動法——那個時候,你不管是在幹什麼,你坐在這裡,聽,不管聽什麼,你心裡面就相應歡喜;睡覺也是一樣。你做任何事情的話你都覺得:啊,我跟法相應。你這一念跟它相應,一念的歡喜,這個功德隨時隨地就把你送到極樂世界去了,這麼好啊!所以我們要善巧運用。所以念佛是很容易的,如果你不是說要求往生的話,有其他的,一樣,你要得到的都可以從這個地方而得到。所以的的確確,世、出世間所有的功德都是從三寶中來。 12B 18:16 11:04

以何意樂加行而說中,

  法,那麼我們講的時候,應該以什麼意樂,所謂意樂——心裡的狀態;加行——身口的行為。 12B 18:26 11:15

其意樂者,謂應安住,《海慧問經》所說五想。

  我們概念也要具有五想。那個聽法的時候要六想,六想第一個是病想;現在講法講給別人聽,自己是醫生,這個病想啊,不是,這是從醫生開始治別人病。 12B 18:47 11:35

謂於自所應起醫想,

  這第一個,自己是醫生。因為自己是醫生,所以作醫生之前自己先問問:我是蒙古大夫是騙人的,還是真正有本事醫得好人家?這個第一件重要的事情。然後呢, 12B 19:05 11:53

於法起藥想,

  那我如果是真實的醫生,開出來的藥是可以救人的;如果不是真實的醫生的話,這個這樣的藥開出來的話,不一定能夠把人救得好,這個很重要。所以真正的佛法要救得起人的,這個法是藥。 12B 19:23 12:11

於聞法者起病人想,於如來所起善士想,於正法理起久住想,

  那個跟上面的一樣。 12B 19:31 12:19

及於徒眾

  除了這個以外,對於徒眾,聽學的人, 12B 19:36 12:25

修習慈心。

  你為什麼要跟他講的?不是為了名聞利養,不是為了這個,要那個,是為了要把他們救起來,慈悲心。因為你有這個,所以才能夠 12B 19:52 12:40

應斷恐他高勝嫉姤,推延懈怠,數數宣說所生疲厭,

  不會說跟人家爭是非,啊,我對他錯,嫉妒別人,別人不對的話,嫉妒別人,這都沒有。世間上面常常有這個「文人相輕,自古皆然」,或者我們說:「自古文人相輕」,這是世間相。佛法不是,互相讚歎,道理就在這裡。你真正相應了,必然會,必然會的。否則我們不相應的話,我們也同樣地必然會嫉妒別人去,自己的高明,這個法就害了自己,害了自己。然後呢,同樣地還推延懈怠,哎呀,慢慢地來啊,懈怠,這種都不會,而且不斷地講也不會疲厭。還有呢, 12B 20:42 13:31

讚自功德舉他過失,

  這個都會避免,這個我們了解的,讚歎自己的,說別人的過失。 12B 20:50 13:39

於法慳吝,顧著財物謂衣食等。

  這些都沒有,這都應該除掉它。 12B 20:59 13:48

應作是念,為令自他得成佛故,說法功德,即是我之安樂資具。

  那我們真的一無所求吧?有,也可以說一無所求,也可以說有所求。這個怎麼說呢?我們應該這樣:「我為什麼要這樣做呀?無非是為了自他成佛。」這個是有所求;而成佛的真正境界是歸無所得,所以這個叫無所求。關於這個無所求跟有所求之間,我們現在不要拿我們的知見去辨別,我們對這知見還並不正確地了解,有所求是如何求法,無所求是求些什麼,我們往往會弄錯、弄顛倒,我們好好地學下去。它對這個所求的,有一個嚴密的定義,而所以這個嚴密的定義,就是指我們的心理相應的行相。那個時候,認得了行相照著去做的話,那就對了。 12B 22:01 14:50

  所以因為這樣,所以說法的功德——當然我們說法一定有功德——這個才是我的安樂的資具,而不是眼前的名聞利養,這個就是我們最高的目標。所以現在常常說:「啊,我要無所求而求。」在我們凡夫要無所求而求真難哪!所以等到我得到了一點點的教授,現在真歡喜,是有所求的!求什麼?求這個,因為我求這個,高的目標擺在這裡,所以眼前那種小小的名聞利養就擋不住你了,這個倒是千真萬確的,我的經驗。平常叫你啊,你什麼都不要,這個東西很難。所以印光大師特別說了:這個鄉下的老農老圃,你告訴他「只問耕耘,不問收穫」,那忙了半天,你不管它收穫,可能嗎?我們都是凡夫,都是鄉下那個老農老圃一樣的,你說:「好了!你現在無所求,你什麼都不要管,你只要修行。」這個事情很難,叫你名聞利養都不顧,這個做不到。他現在不,叫你不要顧那小名小利,然後那個大名大利擺在這個上頭,就這樣。然後把這個利害擺在這裡,你自然而然很容易捨得掉了。 12B 23:15 16:04

  所以印光大師開頭的教我們講因果大有道理,比如說在這個地方,以前這個講法一向都是如此的,我們的這個老和尚都是......我就非常讚歎,剛開始的時候,跟大家講講《地藏經》啊,那麼《沙彌律儀》講的很多故事啊,就是那個因果。先不說道理,就告訴你:欸!你照著這個去做,眼前的小名小利捨掉了,但是它那個高遠的大利益來了。真正修學佛法,那個高遠的還不算,還要比它更高,高到不能再高的。你有個大目標,而且這個大目標非常具體、非常實在!那時候你用那個東西,你捨掉眼前的就容易了。而策發的這個善法欲,尤其是大乘,並不叫我們斷除的,是淨化,把這個現在的貪心,轉成功追求無上菩提,無上的善法欲,策發這個大精進。哈,這個力量真好啊!真好! 12B 24:15 17:04

  所以舉一個比喻來說,譬如我們現在這個國內,我們這裡呀那個山坡地很陡,哎呀,每年來了個颱風,來了以後,真糟糕!哇,下來啊,把山上那個土都沖掉,那個肥土沖掉。你別看那個土喔,這是無價之寶。金剛鑽什麼等等的話,有沒有,沒有關係,如果說我們現在地表那個表土流失了話,將來一片沙漠,我們就沒辦法生存了,這樣。欸,現在他說他有很善巧的方法,怎麼辦哪?上面造一個林,做一個壩。這麼一來的話,他善巧地把那個水落下來,經過那個樹林,表土保護了,然後做了個壩,這水蓄住了。結果把這個本來有害的東西,產生最大的電力。 12B 25:08 17:57

  現在我們這個腦筋裡這種貪也是如此,你不要一口氣,不要拿掉它,不要斷掉它;你善巧地把它轉化,本來是最危害的東西,變成功最好的東西,這個才是真正的佛法。所以他處處地方告訴我們「轉煩惱為菩提,轉過患為功德」,最後的「即煩惱就是菩提」,不要你轉,它本來就是,就因為你在癡、無明當中。這樣好、這樣好!所以他告訴我們:「啊!你要貪,要貪這個。」這個就怕你不貪。不過,他不用同一個貪,因為用了同一個貪,我們不知不覺把我們的老毛病又現起來了,所以另外一個名詞——善法欲,還是這個欲。 12B 25:57 18:46

其加行者,

  上面說意樂,加行呢,我們行為怎麼辦呢? 12B 26:03 18:52

謂先沐浴具足潔淨,著鮮淨服,於其清潔悅意處所,坐於座已,

  這樣,前嘛要淨身口;不但內身,而且外面的衣服;然後不但是身上面,然後我們的道場,然後呢,這樣地一步一步上來。所以平常我們的比丘戒,有種種的要求,歌舞倡伎都不可以,但是我們讚歎佛就可以了,讚歎佛就可以了。乃至於譬如說,平常我們說這個出家人,乃至於鬼神村——草木都不能動,但是維持道場,這個可以,莊嚴這個道場啊!就這樣,諸如此類。所以我們的的確確要為了尊敬法,行為上面要有這樣的。進一步在講的時候: 12B 26:57 19:46

若能誦持伏魔真言,《海慧經》說則其周匝百踰繕那,魔羅及其魔眾諸天所不能至,縱使其來亦不能障,故應誦咒。

  正式的,前面還要誦咒。比如說我們現在念《金剛經》啊,念很多,前面一定有什麼安土地真言,安什麼,然後除災障、八金剛,就是這些,淨口業、淨身業,它有它的絕大的功德,絕大的道理在。因為現在我們這個教法都支離破碎了,所以這套東西這個儀軌都不完整,當年印度都有。你能夠這樣一做的話,那個「百踰繕那」,踰繕那,平常我們說由旬,由旬,四十里,六十里,八十里,就是輪王巡迴的這個一個里程,那麼這個大中小各有不同。在這麼百踰繕那之內,那個魔及魔眾都不能來;縱算來,他也不能障礙,所以我們應該誦咒。然後呢,其次, 13A 00:28 21:00

次以舒顏,具足審定義理所有喻因至教,而為宣說。

  真正講的時候要這樣哦,要審定這個義理,說現在我們講的這個真正的內涵是什麼,這個很重要,這個很重要。這一點《阿底峽尊者傳記》一開頭的時候就說明,佛法有沒有,靠什麼?靠教法住世與否——這個教法,就是教理所說的真正的內涵,這一點是靠有否師承,有否傳承。我們千萬不可以依自聰辯哪!自己看了也覺得這個樣,覺得那個樣。如果我們用這種方式的話,那就現在產生了這個流弊——儘管教法處處皆是,但是修行啊是兩件事情,而這個就是它的問題所在。乃至於說譬如「法相」,本來是修行最好的指導,因為你不得真實的內容啊,就變得苦苦惱惱,背這個名相,背得其苦無比。差別在這裡,這個才是我們講說之前應該確定的。 13A 01:50 22:22

  你能夠確定了以後,那麼就是你文詞不美也沒關係。所以他上面告訴我們,那個講法師,你不要覺得:啊!他的言詞這麼差、不文雅。他只要指出來那個道理,真正地合理合義就好。然後呢,義理固然沒有錯,還要「因、喻、至教」,要幾樣東西:這個理路非常清楚,這個非常清楚的理路。還要用種種比喻,因為佛法是很高深的東西,你要用容易明白的事情作為比喻,讓學的人了解你所說的這個前後必然的關係。然後呢,這道理是這樣,來說明這個聖教,然後引用這個聖教,這樣地去宣說。下面引經, 13A 02:44 23:15

《妙法白蓮經》云:「智者常應無嫉姤,說具眾義和美言,復應遠離諸懈怠,不應起發厭患想。智者應離一切慼,應於徒眾修慈力,晝夜善修最勝法,智以俱胝阿庾喻,令眾愛樂生歡喜,於彼終無少希欲,亦不思欲諸飲食,噉嚼衣服及臥具,法衣病緣醫藥等,於諸徒眾悉無求。餘則智者恒願自,及諸有情當成佛,為利世故而說法,思彼即我安樂具。」

  那個是在《妙法蓮華經.安樂行品》當中,說末世菩薩弘法,尤其是弘大乘經典的四安樂行當中......。不過這個經,是經過印度傳到西藏再轉回來,所以這個翻譯的文句,字句有一點不太相同,內涵卻是一個。真正有智慧的人——這個智慧不是世間的智慧,世智聰辯的智慧喲,具佛法正知見的智者,應該沒有這個毛病。然後呢,種種的「眾義」,這個意義要非常圓滿;「和美」,講出來的話——和、美。「復應遠離諸懈怠」;不要厭患。「應離一切慼」,一切慼就是不相應的,這個都是。然後對於聽的人要有「慈力」,這個是我們真正重要的說法的最主要的條件。如果你沒有慈悲心的話,我們會想:你也不求名也不求利,什麼都沒有,說了個半天我幹什麼?累嘛累得要命!欸,這慈悲,為了他們好呀!就像父母一樣,天下沒有一個父母例外的,一心的精力都為了子女,為什麼?就這個。所以這個修慈悲心,為什麼修慈悲心的七因果當中,第一個,就把一切眾生看成父母,就是這個道理。那麼現在我們既然要救他們,要講說法,也要有這種心力。「晝夜善修最勝法」,這樣,自己講,也這樣認真去做,這個最殊勝的。 13A 05:19 25:51

  以種種「俱胝阿庾喻」,「俱胝、阿庾」,那兩個都是印度的數目字,大數目字,種種譬喻令一切眾生愛樂歡喜,這個才是我們講法的目的,而不是對他們有所希求世間的事情,不是。不要什麼?不管是飲食、衣服、臥具等等,「於諸徒眾悉無求」,這樣。那麼真正的要什麼?「餘則智者恒願自,及諸有情當成佛」,無非是一個目標——自他成佛。為了這個目的,這個真正利益世間,所以要說法,這樣的說法這是我的「安樂具」,所以稱它為叫安樂行,這個才是我們的安樂行。最後一個,那麼什麼樣的對象該說,什麼樣的不該說呢?下面說, 13A 06:21 26:53

於何等境應說不說,所有差別者。

  什麼對象不講,什麼對象講。 13A 06:27 27:00

如《毘奈耶經》云:「未請不應說。」

  《毘奈耶經》——戒經上面說:「未請不應說。」佛法這東西要請的,佛法這東西要請的,這點我們很重要。現在送上門來自己還不願意,實在是覺得很有意思的事情,很有意思的事情。對於這一點,大家也是,真正想學的人,這一點務必要注意!總覺得好像委委屈屈啊,這個實際上說起來的話,是傷害了自己,傷害了自己。那以後如果說有機會的話,的確這個地方要把它淨除掉,要把它淨除掉。 13A 07:03 27:36

謂未啟請不應為說,

  如果沒有請的話不要說,不要說。也許我們說:「啊,你不是慈悲嗎?」錯了,不是!我們不了解真正慈悲的行相,我們常常是方便出下流。這世間很明白,母親是最慈悲的,但是母親教不好孩子的,溺愛教出來的孩子都是孽子,這個不是很明白嗎?例如我們中國的歷史上面看看,昨天說的那個道宣律祖是這樣的。欸,要我們世間的眼光來看,這個師父真不像樣,就硬是不要那個徒弟,怎麼求,不理他,最後終於把他鍛鍊成功一代偉人,這樣啊! 13A 07:49 28:20

  我們當年禪宗的「河西獅子」,這個公案也是一樣。他們三個人約定去參那個汾陽昭禪師,然後從南方跑得去,所謂河西就是河套以西,現在的陝西那個地方,山西、陝西,那兒冷得不得了啊!南方去啊,是千辛萬苦,冰天雪地,這樣的。不像我們現在,好簡單啊!飛機,飛機下來汽車,這樣,這樣的!雖然沒有汽車,沒有小包車嘛,有公共汽車;那時候沒有,兩隻腳硬跑啊,還得去討飯哪!跑到那個地方去已經夜裡了,夜裡了跑得去一看,「這三個冤鬼!」叭!把門一關,關在門外頭。要我們的話,說:「啊!這個大善知識,跑得去親近,就這麼個殘忍啊!」我們不把他罵一頓才怪咧!他們三個人說:「好、好,到了這個地方,那好好好,這個地方安安心心就去住一夜,明天再說。」 13A 08:52 29:24

  結果到了第二天,那個大禪師打開窗子一看——這個冤鬼還沒走!剛剛洗過臉,一盆冷水「叭!」一下潑出去倒那三個人。這一下啊,三個人當中兩個人受不了了,兩個人都跑掉了,最後第三個還是挨在那個地方。看見這個冤鬼還沒有走,「好好,沒有走就讓他進來。」然後一跟,跟了幾年。有的時候忙了半天跑得去,一跑到老師面前,老師便將他痛呵一頓。忙了幾年!最後河西獅子——一代大善知識,都是這樣出來的。 13A 09:25 29:58

  所以我們現在不了解真正的佛法。我鼓勵你們看這個《密勒日巴尊者傳》,絕對不是說要看密宗怎麼樣,最主要的眼前一段,他經過這麼樣嚴格的鍛鍊,才鍛鍊出這樣的人才來。但是這個現在我們看過了暫時不必忙,我們一定要把那個教法內容真正了解了,那個時候你才曉得:哦,為什麼!為什麼是百鍊金鋼。天下沒有一樣東西例外的,沒有一樣東西例外的,你必須經過這樣地鍊,才鍊得出來。要不然哪,為什麼要不然不成材呢?這我們要了解。我們現在的心裡上的起心動念,請問是什麼?什麼?想想看,我想我們大家都了解吧!什麼東西啊?兩樣東西。這是我自己的感覺,我多少年來的毛病,到現在一直懊悔,一直努力做的就是這個:軟暖習氣;見煩惱、思煩惱。祖師也都是告訴我們是這個,捨不下,不但捨不下還要保護它,以種種理由,種種理由。 13A 10:42 31:13

  我記得我剛出家的時候啊,二十多年以前了。我出家在獅頭山,獅頭山啊,我是跟我師父住在後面那個小茅篷裡面,那前面的大眾啊總承蒙他們很看得起。那時候剛出家,很固執也是很固執啊,現在想起來也是很糟糕。喔唷,我師父撿了一件破衣服穿在身上覺得很好,好衣服就是不肯穿。現在才了解:隨分,沒有好衣服就穿破衣服,有好衣服就不妨穿個好衣服。那個時候就覺得破衣服才可以,吃東西啊都是這個樣,你還自以為修行,覺得這樣。那麼下面有人勸,說這個身體很重要啊,假借修真啊,就這樣!好,我就跟他們辯論,反對說:「假借修真,其實我們認假作真!」說得頭頭是道。等到我過了幾年想想啊,我真的像我說得那麼好嗎?不是欸,不是欸!那時候我雖然嘴巴裡說得很對,這是什麼?見煩惱,非常厲害,非常厲害!平常我們就是這個樣,第一點難,難就是難在這個地方。 13A 11:54 32:25

  所以說他為什麼要請的原因就是這個樣,道理是這個。所以龍樹菩薩一開頭的時候也告訴我們,乃至於我自己的經驗,我自己得到受用的也是這樣,得到自己受用的。我只說出其中一個公案:有一次我聽我的老師說,聽我的老師說,他的一個老師,這個人是非常了不起的人,要來。那麼事先的確也有很多跡象,那時我心裡已經一心對他仰望、對他恭敬。這個心情啊實在是我無法說得明白,但是你們只要真正去做的話,你們也會感覺得到。很早以前啊我就一直在盼望,什麼時候就想,啊!拜佛的時候就求這個。然後那天去的時候啊,事前洗了個澡,頭髮剃得乾乾淨淨,然後也是做了一些供養在那裡,這都是一個人偷偷地做,也沒有人看見。然後跑得去,跑每一步路,我自己現在還記得,那個時候就好像踩在地上那個腳特別有力那種感受。這個的的確確,當你心裡面啊一提起,這個情況就完全不一樣,就不會那麼覺得輕飄飄,有也好,沒有也好,那個感受就完全不一樣。然後坐在那個地方,一心一意地。 13A 13:15 33:47

  啊,那個地方聽的人非常多!我就坐在那裡,然後就開始講。講的內容是平淡極了可以說,好平淡、好平淡!就是這麼個平淡的,他就說:「現在的人哪,世間大家充滿了煩惱啊,其實我們對象沒認清楚。」大意如此啦!「往往覺得責備對方。不是的,真正關鍵還是自己內在,你只要把自己樹立在你心上的那個藩籬拿掉,就對!」他就舉一個比喻,說:「你看見一個人的話,總覺得對面好像對方先要向你笑一笑,敬禮你才向他笑,你何不先向他笑呢?這麼簡單的!你先以你相應的法對他,你做對了,自然而然這個反應是會很好的。」就這麼平淡! 13A 14:18 34:50

  我只是講那個內容哦!欸,妙了!我第一次真正我自己覺得跟法相應,就是這種感受:忽然之間身心上面就像,啊,我也說不上來啊!真說不上來,就渾身融在一個什麼裡邊,這個一身就充滿著這種歡喜,我無法說得明白,歡喜得不得了!這個境界維持了好幾天,維持了好幾天。然後回過頭來,我就覺得那經上面講的這個道理,它不是個道理,體會得很清楚。隨便看見一個東西,就覺得經上的妙意啊,處處地方都現起來了——啊,原來就是這個!那個還是很簡單的哦,不是說有什麼修證,我好幾次都是這樣。所以以後曉得啊,原來這麼好,恭敬、專誠,專誠。怪不得這個老比丘,人家跟他開玩笑,他也這樣的,何況是真正一個說法有成就的人。所以說,真正重要的在這個上頭,我因為得到了這種好處以後,所以我常常在求。 13A 15:28 36:01

  有一次遇見一個老師之一,老師就問我:「最近怎麼樣啊?這裡生活如何啊?」那個生活非常苦啊,他們也曉得,我年紀嘛又大了,身體嘛又不好。我以前在美國這個環境過慣的,非常好的環境,後來我到那個地方去,那個地方苦得不得了。我早晨起來的飲食啊,一杯茶一個大餅;然後中午饅頭,一碟菜。所謂那個菜的話,簡單極了!今天洋芋就是洋芋,明天茄子就是茄子,後天白菜就是白菜,放點鹽、放點油煮一煮,向來就是這樣,轉來轉去就是這個。到了晚上呢,白飯、湯,那個湯就是加點鹽嘛,就是這個樣子,就這樣。然後所以有的時候啊,人家同學拿幾粒岩鹽,大家好高興,大家就搶著鹽來吃吃,你可想而知那個生活單純到這個程度,但是同學沒有一個人叫怨的。 13A 16:24 36:56

  所以我的老師之一,跑得來就問我,他說:你怎麼樣啊?他們也有人說啦,哎呀,他總是叫他叫我多買一點營養,我就不要,我已經歡喜得不得了,這樣。所以他問起了我,我就跟他說,我說:「在這裡啊,樣樣歡喜、樣樣滿意,要求一樣東西。」他說:「求什麼啊?」「希望師長的加持。」聽了一下,他眼睛一瞪,「加持?是你自己加持你自己啊,這個還有求的嗎?」一句話!當時我在那兒好像打了根悶棍一樣,我還覺得很歡喜咧!說實在的話。但是完了以後我想到:一點都沒錯,你自己加持自己。靠什麼啊?三個字——專、誠、淨信,記牢!所以說,我們現在最起碼的啊,「未請不應說」。 13A 17:28 37:59

謂未啟請不應為說,雖其請白亦應觀器,

  就是請白了,還要看他的是器非器哦!尤其是這種器很高的,這種器啊請了以後也不說,要磨折他,這個理由。反過來呢, 13A 17:50 38:21

若知是器,縱未勸請,亦可為說。如《三摩地王經》云:「若為法施故,請白於汝者,應先說是語,我學未廣博,汝是知善巧,我於大士前,如何能宣說。汝應說彼語,不應忽爾說。觀器而後行,若已知是器,未請亦應說。」

  那麼後面引一段經來說明。假定是你為了法施來講法,那麼對於來請你說的這個,你前面先應該說:「哎呀,我......。」自己謙虛一下,說:「我自己學得沒有廣博,而你是個善巧的人啊!像你這樣一個了不起的大菩薩前面,我怎麼能講呀?」說這個講法的人應先說這個,不要說就匆匆忙忙地就說出來,應該先觀察那個對方是器非器,如果曉得他是一個器具,那麼不請也應說。 13A 19:00 39:33

  這個裡邊也引一段公案,引一段公案。現在你們手上有一本《宗喀巴大師應化因緣集》,這個宗喀巴大師有兩個大弟子,上首弟子。你們翻開那個大師的傳,有的人帶來,有的人沒帶來,沒帶來回去的時候看一下。那個第一頁有一張照片,那個照片的下面有兩個人,有兩個人,這兩個人就是大師的兩個上首弟子,他的整個的教法就在這上面,這樣。一個叫賈曹傑,一個叫克主傑。這個賈曹傑啊,就是能夠圓滿傳承宗喀巴大師佛法的這個弟子;克主傑是對大師教法最純正的保留者,他們兩個對於大師的教法,有最了不起的貢獻。 13A 20:10 40:42

  這個賈曹傑第一次去見宗喀巴大師的時候啊,還有這麼一段公案:他自己是這個後藏不曉得哪一部分,最了不起的一個大學者,聽見人家說,說宗喀巴大師這個人何等了不起,他心裡不服氣:「真的這麼好嗎?我就不相信,我就要跑得去看看他!」就這樣。那天他就懷了這種心情跑得來,宗喀巴大師正好在那地方講說,結果啊外面進來一個人,那就是那個賈曹傑,大搖大擺地上來。宗喀巴大師一看那個對方上來了以後,他連忙從座位上下來,旁邊坐一個小座,就坐在那個地方,然後繼續地講下去。那一位老兄啊,他居然就乒乒乓乓跑上去,坐在那個宗喀巴大師讓出來的那個大座上面,就坐在那個地方,很神氣地聽。結果,一座還沒聽完啊,他就下來了,等到聽完一座,就跪在宗喀巴大師前面——啊!這個教法是聞所未聞,義理廣、深,這樣啊!從此以後他一生就完全跟著宗喀巴大師,而把宗喀巴大師的教法弘傳。 13A 21:23 41:55

  所以我說,不怕我們沒有慢,就怕我們慢錯了!真正重要的我們要用對,真正要用對,這個才是真正重要的。真正修學佛法最怕的人是什麼?怕濫!不怕這個人狷,不怕這個人狂,世間也是這樣,世間也是這樣。我這個地方隨便這麼提一下,那個是想到了。這個上頭告訴我們,我們講法的時候應該這樣。但是假定說你確定曉得這個器的話呢,那麼有另外一種方法,那是鑑別了以後,那是鑑別了以後。譬如說,我們剛才說那個祖師,中國的祖師對那個弟子,曉得那個弟子成氣候的人,那你不必跟他謙虛,你就磨折他,結果他就成了材了。 13A 22:12 42:43

復次《毘奈耶經》云:

  《戒經》上面也告訴我們,這個是《戒經》上面的一個條規,這個唸一遍大家就曉得了。諸位還沒有受戒的人,將來你們出了家受戒都曉得,目前呢,聽一下就行。 13A 22:28 43:01

「立為坐者不應說法,坐為臥者不應說法,坐於底座為坐高座不應說法,妙惡亦爾。在後行者為前行者不應說法,在道側者為道行者不應說法,為諸覆頭,抄衣,雙抄,抱肩及抱項者不應說法,為頭結髻,著帽,著冠,著鬘,纏首不應說法,為乘象馬坐輦餘乘,及著鞋履不應說法,為手執杖,傘,器,劍,鉞及被甲者,不應說法。」返是應說,依無病也。

  這是《戒經》上面的,就是說如果他站得比你高,你說法的人站得低,你不可以跟他說。這個倒不是在這個地方較量高下,表示尊重法,在任何一個情況之下,我們重法就是這樣,對這個法要無比地敬重。所以平常我們請法的時候啊,也應該了解,要至誠恭敬地去請。不要隨隨便便的,好像無所謂的時候:「欸,這個怎麼講,這個怎麼弄啊?」這個不可以、不可以,千萬注意!反過來呢?它下面,「返是應說,依無病也。」意思說假定說上面之所以這樣的話,因為他有正常狀態當中,所以不可以;反過來,假如這個人有病的時候,那就不受,這是戒上面的開緣,戒上面的開緣。譬如說,我們現在一個人病得半死,躺在床上,照理說的話,他躺在那裡你不能跟他站在那裡說的,但是一個人病得要死你跑得去的話,這個是開緣,是這個意思。 13A 24:32 45:04

  那麼前面是講怎麼講、聽怎麼聽,最後呢完結了。平常我們講說的時候一定有一方講,有一方聽的人,我們講完了、聽完了馬上會說:算了!實際上不,講有講的儀軌,聽有聽的辦法,講完、聽完以後還有一個。現在我們有沒有?有的,我們就把它唱一個迴向偈,這個有大道理。但是呢這個迴向偈我們的形式是有的,內容啊不一定有。下面就告訴我們怎麼樣跟那個內容配合,如果你真正地能夠配合的話,這個講也好、聽也好,就功德就無量。 13A 25:20 4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