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是被教育者,可是他本身就像一張白紙,上面畫什麼東西,他是完全做不了主的。那麼誰來畫呢?老師、家長、社會三種力量中,家長最重要;其次是老師;至於社會的力量,我們也許顧不到,不過假定我們能夠真正覺醒的話,社會就形成一種新的、正面的影響力量。孩子既然是張白紙,到時候就跟著慢慢扭轉過來了。
「孩子的教育問題」,從表面上去看,是有孩子的家庭才會關心這個問題,從深度面去看,是人人都應該去注意的。今天談這個問題,並不是我對它有很深刻的認識,或者有徹底的解決方案,而是見到了一個事實,這個事實可以說很有趣,但也可以說很嚴重,因此我願意把它提出來。如果大家因此注意到這是個問題,而願意共同努力改善的話,應該會出現一些效果。
教育出現大紕漏 校園問題真可怕
基本上人人都疼愛自己的孩子、都冀望自己的孩子成才,也因此,希望孩子能受到最好的教育。在這種原則之下,大家把孩子送到學校,小學、國中是義務教育,受完義務教育以後,想盡種種方法擠進高中、大學,大家覺得這樣很好,這樣教育就對了。然而,大家想想看,真的是這樣嗎?這是一個值得商榷的問題。
我舉一個例子來說明,譬如畫畫,我們先拿出一張白紙,然後準備很多材料,在紙上面畫出山、水、人物......,千變萬化、各式各樣的東西。畫出來的這張畫,可能有什麼不同的結果呢?也許是幅佳作,這佳作可能目前很多人欣賞,但過了一陣子後,煙消雲散;也可能是一幅千古名畫,流傳千古;也有可能是一幅很不好的畫,這幅畫,大家看了,或者說好在有個畫框撐著,或者覺得丟掉很可惜,於是把它放在倉庫裡邊,堆滿了灰塵,更差的是把它丟棄當柴火燒掉。白紙是一樣的,畫出來的結果卻有很大的差別。這個比喻我想大家都很清楚——孩子像一張白紙,然後看你如何去教育他,教育的結果可以成為最上等、流傳千古的一幅名畫,也可以成為丟在垃圾桶裡的廢紙。
假定我們用世間的眼光去看,不會有這麼大的差別,因為世間也同樣重視教育,可是,世間的教育有一個基本認知:中等資質的孩子占絕大部分;下等人教也沒用,因為他不會成才;上等人不教也不怕,因為他不會差到哪裡去,其實,這是用短短的一生去看的。從佛法的角度,我們所看見的不是短短的一生,而是無限的生命!而在這無限的生命當中,很有可能是在六道當中輪迴、永遠打轉,一生到天上,一生到地獄、餓鬼、畜生,如此的情況,教育就更形重要了!所以不管是從無限的人生,或單從這一生去看,都肯定了教育的重要性。但是,如果像剛才說的,我們除了想辦法把孩子送到學校以外,沒有再注意到其他的,覺得這就是教育的話,問題就來了,乃至可能造成很大的錯誤。
福智文教基金會曾先後舉辦數屆教師營,大體上效果相當好。幾年來聽到老師們都有一個共同的心聲,面對教育的嚴重問題,老師覺得無奈,學生覺得無聊,「二無」這個新的名詞,我前年才聽見。在我的心目當中,中國千古以來流傳,老師是一份很神聖的工作,我小的時候,還保留了這個概念,不僅我自己,乃至我的家人,對老師的態度,始終都是這個樣子。我們念書的時候,對老師很尊重,把老師的地位看得很重要,沒想到教師營的這些教師,卻把它說成無奈。
到了今年事態更嚴重,我所舉出來的問題,諸位或者你已遇見了;或者,很幸運地你不在所說的範圍之內;或者你的子女已經這樣,只是你不知道而已。現在我就把實際的例子舉出來,我雖沒看見,但確信是這樣。一群國小的老師們談起現在小孩子的問題,普遍有三個:第一色情,第二暴力的破壞,第三成群結黨打架。這些真讓我們無法想像,也許我已經落伍了,可是這些事情放在一塊,在我們那個時代,簡直是下等流氓所做的!而且下等流氓還不至於三樣都犯呢!當初聽見,我以為不普遍,但聽老師們說這個現象相當普遍,只做其中一樣算是不錯的,大部分都是兩樣,或者三樣俱全呢!他們還舉出例子,這些實例大家聽起來也許是嘆一口氣,感覺莫可奈何,但我聽起來卻是毛骨悚然,比看到毒蛇還要可怕。
扭轉局勢靠群力 及早努力不畏難
教育是人類升沈的樞紐,也是人類唯一的希望,卻沈淪至此,那還有什麼可談的?人類還有什麼希望?諸位將一生的心血都寄望在孩子身上,結果教育出來的孩子卻是這模樣,各位要不要好好的想一下這個問題?假定事實原來就是這樣,那我們就認了,但我想事實並不是這樣,這種急遽的轉變是最近短短幾年才出現,不僅歷史上並非如此,我所經驗到的也不是這樣,一直到八十六年寒假的教師營才聽到老師說「二無」主義——學生無聊,老師無奈。這件事的發生也許比我知道的稍微早一點,但也沒有幾年的時間,所以我們應該可以扭轉局面才對。
另外還有一個理由,諸位不妨先把教育的事暫停一下,想想下一代以及我們的健康問題——人人看見化學肥料、農藥造成的毒害,很多人無可奈何。但是,卻有一群人發現問題後,靠著大眾的努力,在短短的兩、三年當中,於有機無農藥的事業中做出非常好的成果來。既然這件事有人做到了,為什麼教育的問題做不到?所以,我看見這個問題,願意及早提出來,並不是我已經有了解決的方案,而是如果大眾注意到這個問題,願意早一點準備、努力、改善,結果應該可以改變。
我剛才說的色情問題,有一個特別的例子。前陣子一批小學生去旅行,表面上是春季或秋季旅行,內涵是這些小學生的「蜜月旅行」,「蜜月旅行」?如果其中有你的子弟,不管是男的女的,你願不願他這樣做呢?
至於暴力的破壞,現在學校裡普通的情況是廁所、桌椅、門窗常遭破壞,有些教育主管到學校看見了會奇怪,怎麼壞了不修?實際上修了有什麼用,隨修隨壞,今天弄好了,能保持到明天就不錯了,簡直就是錢往垃圾坑丟,弄到後來,不修也就不壞(本來就是壞的)。
第三個就是成群結黨,有位老師到某班級任教,覺得有個小孩子不大對勁,就警告他,結果得罪了這個小孩子,班上群起反抗,這位老師後來摸清了底,知道這孩子是班上的老大,反而要向這個孩子道歉,班上同學覺得「既然老師聽我們招呼,那我們就跟他合作」。這是個極端的例子,但是在這種情況之下,有沒有可能有天你帶大的孩子,在學校學到這套東西,反過來用在你身上?這件事聽起來好像很遙遠,但是如果大環境繼續惡化下去,難保將來不會發生在大家的身上。
我聽見一個很有趣的名詞,這新名詞已經流行相當長遠了,叫「代溝」。做父母覺得代溝是本來就有的,做子女的更是因為「代溝」,覺得「我」應該起來造反。假如這件事是天經地義,那應該中外皆然,古今都是如此;但我以前沒聽見過,雖然我十幾歲的時候,的確跟父母的想法有某些差距,不一定完全遵從父母所希望的去做,可是也不會形成代溝,因為家長們總覺得:「孩子,你還沒經驗,所以你並不了解;將來你出去以後,自己經驗到了,才曉得我告訴你的是什麼。」這席話雖然我們聽不太懂,但是父母所說的話,我會聽下去,然後繼續走下去,慢慢的驗證父母說的話是「對的」,重新回過頭來體會父母的用心。我感覺這是成長中必經的過程,也是自然的結果,到那個時候更顯得教育的重要。假定親子間的關係能維持得好一點,那麼這個孩子自己去摸索的過程會減少,心智增長的距離大大縮短,最後孩子成長的機會也大大提高。
我們現在稱它為「代溝」,而且視為當然,孩子不聽父母的話是應該的,父母也覺得本來就有代溝。我覺得並不是本來如此,而是我們不善於處理,像前面講的情況,假定我不善於處理,孩子在學校對老師的態度會不會變到對付家長?如果本來是對一個無關緊要的人,聽完了,你走你的陽關道,他走他的獨木橋也就罷了,但是家長把全副精神放在孩子身上,如果孩子回過頭來反咬父母一口,我們只能莫可奈何嗎?我想應該可以改善,那麼我們是不是應該及早努力?
野草切莫任橫生 苗圃且要勤耕耘
我曾經碰過有人持一種態度,認為「小孩子長大就好了」,但在這裡我願意提供一個有趣的典型故事——海倫凱勒是一個盲人,不但是美國的偉大人物,我覺得她也是本世紀的偉人,在她所寫的《我的信仰》一書中,有這麼一段故事:「海倫凱勒很崇拜瑞典科學家斯維敦堡,他是那個時代非常精彩的人,一生中有很高的成就。有一次跟國王在花圃裡種花,談到教育問題,國王說:『小孩子你讓他長大就好了,我們用不著像耕耘花園一樣去管他。』斯維敦堡當時沒說什麼話,過了一些時候,他們又在這個園子碰面了,以前這個園子整理得乾乾淨淨非常美麗,現在園子裡雜草叢生,國王就發脾氣:『誰負責管理這個園子?怎麼弄成這個樣?』斯維敦堡跟國王說:『你不是講讓他自己長,長大了就好了嗎?所以就長成這個樣子。』」
有人對教育採取這個態度,說「小孩子長大就好了」,所以現在也有些學校讓小孩子自由發展,我覺得如果從小用這個方式教育的話,與動物無異,強的人會爬到上頭。一個人的成長,是心靈、肉體兩方面都要提升,學校如果任其發展,而不協助提升,這種教育態度是有問題的。
實際上,現在社會上還是很努力的辦教育,我們把孩子送到學校,政府花了很多錢,辦了各式各樣的學校,請問教出來的大學生是不是很好?研究生是不是很好?眼前我感覺,現在教出來的學生,賺錢的本事,在物質上的提升,的確有很高的成就,可是人的生活就只有物質嗎?不是!
有個例子,令我很驚訝,我遇到一些學生談到很有趣的問題,他們說,現在家長以及教育當局,乃至社會,希望的教育方式是上電腦網路。他們的學校得天獨厚,第一個將網路引進校園,所以學生很吃香,還沒有畢業已經找好了出路。一般來說,孩子有這麼好的出路,都是家長期望的,但是這個學生說,他固然在教室裡要用電腦,寢室裡也必須要,上課通知、交作業統統都在網路上,如果不看這個資訊就不知道;同樣的,自己有什麼東西,也可以放到網路上,世界上各式各樣的消息都有,得到資訊之廣遠超過一般人。
可是問題來了,他在電腦受教育,網路上提供各式各樣奇奇怪怪的東西,色情、暴力之外,很多想不到的東西也都進來了。仔細想想看,假如在家裡念書,可不可能整天全副精神埋首在書桌上?這個機會不太多!現在這些學生有了電腦之後,整天迷在這裡,念書嗎?當然不是!聽說校園裡麻將很盛行,平常要找四個牌搭子不容易,電腦上打麻將方便極了,坐在電腦前面,進了網路,四個人一湊就來玩,然後整個人沈迷在裡面。所以,我們以為這些孩子有了最好的東西,結果他在裡面迷失了。我們往往只看到很少的一部分,卻產生很多副作用,也許我講得過分一點,不過要準備防患未然,很多事情要及早考慮。
萬一我們真正面對這個情況時怎麼辦?我曾經聽過幾位家長說:「我們小的時候很苦,所以現在希望孩子不要像我們這樣苦。」可是他自己很辛苦的賺錢,天下父母心,把孩子餵飽,要什麼東西就給他什麼,送他到最好的學校,結果孩子變成這個樣子。想來真令人痛心!
德育根本紮得深 智育重在學輔仁
眼前看見這樣的現象,若想改變,我覺得不要單方面冀望教育當局。個中主要原因是,東方教育跟西方教育本來就有差別,東方教育自古以來,不管是印度文化,或者是漢族文化(東方以這兩個文化為主流),都是以精神為主。人的生命是精神跟物質兩方面,互相需要。西方文化以前怎麼樣我不知道,但是眼前以物質為主流,完全重視物質的結果,亂象百出。現在東方一切向西方看齊,以為進步了,但是問題叢生。幸好,西方也有人感覺這種進步是有問題的,他們願意改正,我們很樂意看到這個情況。我也願意盡心盡力去做,並不是純粹只仰賴教育當局,而是在我們做得到的範圍之內,好好去做。
剛才說的是壞的那一方面,現在從好的方面看,我們的教育提倡德、智、體、群、美五育,這個口號本身滿好的,而且德育擺在最前面,中國人很重視這個,傳統倫理有它絕對的價值。談到傳統倫理不妨簡單說一下,為什麼我們傳統倫理把德育放在前面,根據是什麼、效果是什麼?中國以儒家為主流,儒家並不是從孔老夫子開始的,傳統以來,三皇五帝以降,到了孔老夫子集其大成,論語的思想大體上都把握住這個,而且維持著這樣一個繼續成長的社會。實際上從孔子到現在,兩千多年,儘管孔子以後,仁變成霸,霸「以力假仁」已經不是純粹儒家王道思想,但是民間還是以儒家為主。
論語一開頭就告訴我們「學而時習之」,學什麼內容?這是很重要的概念,學而篇:「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汎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孩子在家裡應該孝順父母,這不僅因為父母有恩要回饋,實際上,如果孝順父母,父母的身教、言教,都可以順理成章地影響下一代,所以從小的地方來看,可以維持一個家庭和睦;從大的地方來看,維持一個社會的秩序。因為這樣的關係,可以把我們不斷積累的經驗代代傳遞下去,使得整個社會能夠漸漸改善提升,孝順就有這樣重要的好處。所以對父母要孝,對同輩是悌,汎愛眾,而親仁,這個是我們的根本,這個做了以後,行有餘力再去學文(念書)。前面的德育是根本,這個夠了,再談智育。
智育的真正目標是什麼呢?「君子以文會友,以友輔仁。」如果希望人生過得更有內涵、更深廣,還要再去念書,所以要「學文」,學的真正目標是「輔仁」。「仁」就是人與人之間的基本關係,所以中國傳統非常重視「仁」,論語上面很多地方講這些道理,乃至於又說:「賢賢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重視內在的美德遠超過外表,以這種心情對上是侍候國君,家庭當中孝順父母,外面對朋友言而有信,「雖曰未學,吾必謂之學矣」,即使一個大字不識,沒關係,我覺得你已經是一個真正學的人。論語中的「學」是學做人的根本道理,說明它的中心思想是以德行為主的,以「智」來輔助,靠著這個力量,人只要真正付出,能夠這樣,自然能夠成長。
基於這樣的原因,以傳統中國文化來說,教育當局安排的德、智、體、群、美次第沒錯,所以這個制度本身很好。但實際上,學校裡德育已經沒有了,雖有「公民與道德」課,但心目當中卻認為這是多餘的,甚至談到這個,就表現出很厭惡的表情,這真是非常不幸的事情。
我不妨舉個例子,鳳山寺開始研討論語時,大家好高興,這時候有位法師開車來到台北,經過仁愛路,他一看路標,告訴我:「啊!我看見這個路,覺得好美。」我問他為什麼這麼說?他說:「以前我看見這個路就討厭。」他討厭什麼?「好端端的一條路,都是仁義道德,都是八股。」現在一般人腦筋當中居然把它看成八股,再不然就覺得老是拿這個當標語,明明這是我們做人的根本,現在居然覺得這是八股、標語,老師講德育,教出來的學生,心裡上竟是這樣的狀態!
親師攜手挽狂瀾 社會向善有希望
這是現在教育的現象,儘管講德、智、體、群、美,而大家的態度卻如此,怎麼辦?我在今年教師營當中得到一個滿可喜的資訊,自從辦了教師營以後,許多老師願意把在這裡學到的努力去學校推展,善行小點滴、觀功念恩……,透過德育,師生的關係也改善。剛開始時,有的家長還抗議:「這個時代不讓孩子補習,還教他講這個過時的東西?」不過這種反對聲浪漸漸少了,並不是家長覺得德育對他的孩子真正重要,而是這些推動德育的班級,小孩子智育普遍也跟著提升。
剛開始大家都想不通箇中道理,想像中應該一天到晚叫小孩子 K 書,智育才會好;結果灌輸德育,叫他讀經、做善行之後,孩子智育卻跟著提升。事實上,仔細省思,如果不教孩子德育,平時老師教學生什麼呢?上課時,叫學生「不要吵!不要鬧!」結果師生關係弄僵了,一堂課五十分鐘,就有二十分鐘是跟學生嘔氣,孩子耳朵聽的是教訓,心裡想的,還是電動玩具!
推動德育以後,師生關係改善,學生變得較聽話,也因此較能接受老師的指導。各位有沒有這樣的經驗:如果有位好老師,你喜歡他、尊敬他,你很認真聽一堂,比獨自摸索五個小時的效果還要好。今天因為德育的提升,這個效果豈只稍微一點點而已,可惜家長看不見!所以推動德育教學後,普遍提出來的證據,肯定因為德育提升,結果智育也跟著提升;更重要的,這些孩子因為德育提升,長大進入社會,能維持社會和睦。
前面說過,我們為了孩子好,把他送到學校,以為這就是教育,事實上是我們對教育認知錯誤。孩子是被教育者,固然是重要的角色,可是他本身就像一張白紙,上面畫什麼東西,佛法上說是「業」,但是依現在的角度看,他是完全做不了主的。那麼到底誰來畫呢?一般人覺得是老師,我感覺家長比老師更重要,所以教育者應該是家長,除了父母最重要以外,還有周圍的人,比方祖父母……等,然後是老師,老師的背後是教育當局,我們現在真正重要的就是注意這個問題。另外,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就是社會客觀環境的影響力量,它還形成一個非常有趣的現象——小孩子原本是一張白紙,日常生活中不知不覺受到影響,孩子與孩子之間往往形成非常強有力的暗示作用,到最後孩子群也形成另外一個教育力量,如果像白紙般的孩子進到其中,不久就會被這一群影響,例如前面說現在學生在學校結黨、參加幫派,學生進去自然受影響。認真去看,老師、家長、社會三種力量中,社會的力量,我們也許顧不到,不過假定我們能夠真正覺醒,不管老師也好,家長也好,如果大家覺醒的話,社會上就形成一種新的、正面的影響力量,孩子既然是張白紙,到時就跟著慢慢扭轉過來了。
現在社會上流行電動玩具,據說電玩流行的原因很多,其中,生意人的手段無孔不入,是重要的因素。就像《新世紀飲食》書中提及,由於商人不斷地宣傳,讓人們誤以為蛋、肉、奶是人類維持健康不可缺少的營養素;但是事實證明,這些東西不僅我們不需要,反而對人體有害。可是長久以來,人們普遍接受這個概念,偏偏以為非吃不可。甚至當《新世紀飲食》的作者覺醒,努力向社會推介有益人體健康的素食觀念時,大家都不能接受。這是不是一個顛倒的世界?
看清真相不上鉤 遠離毒害見光明
《新世紀飲食》一書上面講的毒害是生理的,現在流行的電腦是心靈的毒害(我的看法不一定正確,只是提出來探討,如果有錯,請各位指正)。前面我曾提到的那個某校大學生,就是個典型的例子,透過電腦學習,固然會得到一些好處,但是沈浸於電腦中之後,有些後果是無法預防的,例如色情、暴力,千奇百怪的東西進入電腦,一上鉤就像吞了魚餌,無法自拔。甚至所有心靈的東西都是經由網路而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也會逐漸惡劣。電腦一開始有它的功能,但若完全依賴,久而久之,負面影響就大於正面的效果。
相同的,電玩也是如此,生意人會強調電玩是益智遊戲,的確有其好處,但是各位請注意——這個好處就是魚餌,商人做了各式各樣的宣傳,舉的理由都十分動聽,你可能也覺得不錯,所以到最後家中電玩一大堆,小孩沈迷其中。以上是比較淺近的角度,深遠的我只能簡單扼要的說,學了佛法以後了解,人類真正重要的是心靈、心智方面的提升,表面上電動玩具是益智遊戲,好像使得他的心智發達,如果以似是而非、相似的角度來看,的確有這個效應,但是深入來看,它卻是斲傷心智,危害心靈非常嚴重的東西。
舉個實際上的比喻,當我們在欣賞文藝小說,或者是看文藝電影,它有很深厚的內涵根本,有陶冶精神的作用,但是它絕對比不上直接的刺激,就像看兒童漫畫,或者看打、殺的電影,不用動腦筋,看了馬上就會直接反應,兩者一不一樣?後者非常容易激發反應,現在這個社會很短視,以為這個代表心智的全部,但是,如果始終停留在這上面,真正心智的深度能否提升上去?我的了解,心智的深度需要長遠的陶冶、教育,才能漸次深入,可是玩電玩的結果,就始終只會停在表面的一層,深廣的東西都消逝掉了。
再舉一個例子來說明,蒼蠅很靈,人一跑到附近,牠就看見,飛掉了;又如貓、狗,很多動物都很靈。但是以真正的心智來說,蒼蠅、狗比起人來哪一個靈?牠們絕對比不上人,雖然牠們的動態反應很快,可是深的、靜態的,就完全不靈光了。人類,再靜的、再深細的東西都看得見,不但如此,而且實質的、抽象的內涵,也都可以層層深入,我們人的創造力不就是指這個而言?如果更深入的去看,宗教的內涵,人有無限的生命,生命的提升都必須從這個地方開展出來,這個消逝以後,我們真正要一生比一生提升的希望,就毀掉了。
電腦、電玩的弊害,不是大家知道之後,就馬上丟棄不用;而是晚一點讓孩子接觸,假定他已有正確的概念,他用這個「工具」去做壞事的機會便大大減低。反之,如果他沒有能力分辨是非,拿到以後,只覺得好玩,壞的東西不知不覺中滲透進來,一旦上癮,要他拿掉是千難萬難!如果父母先不給他玩,而讓孩子學到正確的知見,等孩子心智成熟以後,再給他這些「工具」,到時候「工具」好的方面他能充分運用,也有力量擋住壞的外在影響。所以我們應分先後次第,懂得如何教育!
佛法講緣起之法,如何把佛法運用在日常生活中?我採取的是以儒家思想為主。目前我們大力推廣讀經、德育教學,如果大家不斷努力,正面的效果一定會漸漸出現。更重要的是,父母辛苦養大孩子,如果能讓孩子也薰染德育種子,成為維繫社會和諧的一份子,若以生生提升的角度看,十善社會是正法久住的基礎,教育問題便與我們息息相關。單純的看,也許今天談的只跟「有孩子」的家庭有關,但是深一層去看,學佛之後,決定走成佛之道,了解這個特質之後,不管自己有無子弟,我們都應關心教育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