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 陳錦滿
一身筆挺的軍服,英姿煥發的文雄,受邀回到母校向九百多名的學弟妹演說。被視為青年楷模、學校之光的他十幾年前在這所鄉下的國中就讀,與哥哥文發分別就讀國一、國三。
被列為低收入戶的殘破家中,住有顏面神經麻痺的智障母親,和靠撿破銅爛鐵維生的父親。就學期間的穿著和使用的物品,幾乎都是撿拾來的,但文發從不以為恥,做事認真負責,任勞任怨,人緣頗佳,幾乎囊括了三年的班級模範生,成績更是名列前茅,這在普遍不愛讀書、常規不佳的就業班來講,是一個異數。每天一下課,玩心重的文雄,總被負責的哥哥文發拖著一路趕回家做代工。文發的所作所為,任教理化的譚老師看在眼裡,內心充滿想要提拔他的熱情,本想說服文發轉到升學班,但因他已是國三生,為時較晚,所以只好放棄,轉而培植弟弟文雄。一年後譚老師轉到離家近的國中任教,在取得先生同意下,帶著文雄轉學到她服務的新學校,並住宿在她家。宛如自己孩子般的照料著文雄的生活起居和課業。
畢業後這位與譚老師三位女兒玩在一起、生活在一塊的文雄,果然如願的考上中正預校,帶著譚老師一家人旳祝福,展開他另一階段的學習生涯。哥哥文發也在譚老師的鼓勵及建議下,一路半工半讀,終至完成高等教育,現服務於某大銀行,擔任主管職務,因其穩重堅毅的特質,頗獲上司的賞識。
面對台下的學弟學妹們,文雄以穩健的台風,侃侃地敘述著自己從卑微的過去,如何立志向上,不畏艱難,直到今天獲得軍官的奮鬥過程,以「英雄不怕出身低」的事實,來鼓勵這群故鄉的學弟妹。文發、文雄雖已在社會上貢獻所學,但他們也不忘在假日中,抽空回到心目中的另一個家,探望昔日的恩師,報告自己工作及生活上的點滴,享受著師生之間那份溫暖的交流。
全文收錄於 第 117 期 34 ~ 35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