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期福聲

關鍵字搜尋

不同於往常的釣魚課——教師精進共修教學經驗分享(三)

◆許麗鈴

國語課文之中,有關「釣魚」、「噴殺害蟲」這一類文章,以往,都曾讓我不知如何是好,深怕錯誤的引導,使小朋友有意無意之間種下殺生的因種……但今年,這個困擾消失了。由於我在班上實施善行小點滴、講因果故事所凝聚成的良好師生關係,不但讓我「輕鬆」地上完這些課程,更重要的是提供學生不同於課文的思考方向。

首先,我並不去批評這些課文的不當,一如往常上過相關的主題之後,利用討論的時段,試問有那些同學喜歡釣魚?天真的小朋友,通常都會據實以告,藉此觀察出這些學生心性多較不穩定;緊接著讓其他學生發表他們的休閒活動,如種花、爬山、郊遊、運動……紛紛被提出來。同時引導他們說出這些活動的樂趣,如爬山可以欣賞風景,也可以觀察到奇妙的昆蟲、鳥類……。眼看著機會來了,馬上反問小朋友:如果我們將這些小動物帶回家,牠們會不會想家?如果你是小魚兒,有人用利鈎將你釣起來,你會不會痛?爸爸媽媽找不到小魚會不會傷心?小小的善良心靈是容易被啟發的。我看到牠們的心「動」了,於是,進一步提醒小朋友,不是每個人都知道這層道理,所以才會傷害其他動物,我們比這些人幸運,所以我們要同情牠們,並且盡力幫助牠們。

如果有機緣,我會舉自己的例子,如「以前老師因為不明白這些道理, 所以也傷害過小動物,如田野間的蝸牛、蝴蝶、鳥類……,這些事現在都令我非常難過……,希望小朋友能夠知道這些道理,不會和老師犯同樣的錯誤……。」

由於平日,師生之間的默契良好,學生多會接受我的話,慢慢的,他們也會保護身邊小蟲蟻、小飛蟲。

全文收錄於 第 59 期 第 37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