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辛苑莉 圖 / 游素珠提供
文 / 辛苑莉 圖 / 游素珠提供
面臨生死事大的抉擇,愛吃肉的游素珠為了健康由葷轉蔬;走過改變飲食習慣的關口,她與食育士們共同努力,讓師長的法在孩童餐桌上扎根發芽!
香味四溢的「椰子麵」,上桌囉!
這一碗,是在這緬甸華僑家庭的餐桌上永遠少不了的家鄉味;只不過,風味依舊的湯頭裡,湯料卻不一樣了......
話說那年這戶人家娶了一位台灣媳婦,本來盤中飧幾乎清一色的肉類,被她悄悄動了手腳——雞肉被「掉包」為杏鮑菇、蛋汁以馬鈴薯芶芡取代,令人驚訝的是,家人竟吃得津津有味、渾然不覺!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善巧如春雨地讓餐桌從無肉不歡,順易轉成蔬果同樂!這媳婦是誰?
她是新北市永平國小「食農教育」幕後推手、承擔福智文教基金會校聯會公關業務的義工——游素珠。2013 年自校園退休後,十多年來持續以義工身分返校栽培「食育士」義工群,幫助永平國小成為新北市教育局推動食育的模範學校;也活躍於社群媒體,推廣蔬食 Happy Go、Easy Go,昇華為「吃吃喝喝救地球」;由於身兼新北市教師會的國議會政府聯絡人,為廣結善緣,經常滿臉笑容地走到哪兒,自製點心就送到哪兒。
遇難不退 巧設方便葷轉蔬
剛結婚時由婆婆掌廚,游素珠只能趁著節日獻上拿手蔬食料理,沒想到初衷雖美卻無法融入夫家飲食習慣。但她沒有氣餒,更加思索:「如何保留夫家家鄉味,同時將葷轉成蔬?」其後她發現訣竅:「煮蔬食,不用跟家人講,只要了解食物原型屬性,以同質類型相互取代,結合擺盤藝術,好好上菜就好。」
之所以能夠不氣餒,對家人付出更多的耐心尋找善巧方便,是因為她能理解葷食者改變口味不易的心境,而這分代人著想的體貼,其實源於自己也曾走過這條路——一次生死事大的抉擇。
游素珠小時候也愛吃肉,二十四歲那年罹患腸道阻塞,意外發現自己患有先天性腸道蠕動緩慢問題,醫師告訴她必須終生服藥,她飽受驚嚇,詢問有無取代方案?醫師提出了建議——終生蔬食,攝取高纖。沒想到這場病反為她指引出一條康莊之道,她慶幸從此與蔬果為伴,否則可能會有更嚴重的疾病。
為了健康,她很快葷轉蔬;婚後自做教他,巧令家人吃素;教書後更將影響力擴展到校園、社會。自己吃不費力,推動他人改變飲食習慣乃至教人如何料理,卻不是件簡單的事,多年來能始終保持歡喜心,背後究竟有什麼強大的動力?原來,游素珠又經歷了一場病,這次,死神露出尖牙,差點將她吞沒。
榻上醒悟 教言不虛許大願
2009 年二月十四日,西洋情人節那天,游素珠突然小腦出血性中風,頭部嚴重暈眩,無法行走。本來和先生到處做義工、快樂無憂的她,一夕之間從多采多姿的世界陷落到僅剩床榻為伍。躺在床上只能面對天花板,她覺得自己就像一個「廢人」,此時《廣論》的法在心中現行,她深刻體會到什麼叫「暇滿難得、義大」、什麼叫「業果」——回首 2004 年秋天,師父示寂那年她開始學習《廣論》,讀到業果道理被深所震撼,便想第二輪一定要好好學;沒想到讀第二輪時被病痛襲擊——此時直截相信是自己過去造惡感得,因此對師長三寶生起真實皈依之心。
「要不要到佛菩薩師長前發願、懺悔?」這一句研討班同學關懷的提問,游素珠在床榻上一直繫念著,因此一能起身行走,便立刻回到中和教室佛堂,向師長三寶深重懺悔、發願:「只要我能夠健康地回到學校,一定把我的生命用來利樂校園、社會、國家,到基金會當義工。」
小腦中風之後在家休養,怎麼也沒料到生性開朗的自己,竟被憂鬱、躁鬱症找上!此後一年多的時間,除了聽從醫囑服藥,也經常到研討班教室打掃佛堂、清潔廁所,淨罪集資。
2010 年七月,游素珠受同行之邀前往福智教育園區參加「健康種子老師培訓營」。為了教現場一千多位老師烹煮蔬食,她熱心地把家裡的廚具都搬過去,現場氣氛彷彿強大俱有緣,她感動萬分拿起麥克風對大家發下大願:「我回去學校一定要認真地推廣蔬食救地球、種樹護樹愛種樹!」這分強大願力讓她旋即於八月底返校教書。不久便脫離憂鬱、躁鬱症,未曾再服藥。
游素珠說,才回到校園就非常幸運地遇到新北市推出「每週一日有機蔬菜營養午餐計畫」,永平國小正是由慈心基金會、向日葵慈善協會免費提供有機蔬菜及米的四所學校之一。從那時候開始,游素珠願行合一,與學校一同推廣食農教育,導入慈心基金會的淨塑、種樹、蔬食愛地球等理念。
扎根教育 食育士為童播種
游素珠二十年前就看到推廣蔬食的重要,一開始僅利用週三下午的時間,和幾位生命教育工作坊老師一起入班,引導孩子蔬食 DIY、飲食禮儀、種菜。
隨著「食育」逐漸為各國所重視,日本更於 2005 年將食育列入「國家政策」,於國小校園、社區大力推動;台灣也因食安問題開始推動食農教育,然而初期成效不彰,游素珠便取經日本,引進「食育士」機制,協助校方培訓志工及設計課程,養成「永平食育士」,以「協同教學」的模式協助校內食農課程教學,也讓學生實際操作,藉此提升食農素養。
即便提前退休,游素珠與食育士們仍持續在學校義務推動課程,其成效獲得行政單位、教師、家長的認同,令食育從「特色課程」躍升為「校訂課程」。2022 年新北市教育局更主動補助經費設立百萬級的第二間「食育好時光」多功能教室(*1),並以永平國小作為新北市推廣食育的典範。
2023 年七月新北市教育局於永平國小食育教室首度推出「食育知能育樂營」,邀請食育士志工擔任課程講師;八月,宣布推出每月一日異國料理進校園(*2),記者會上,永平國小唐校長帶隊分享經驗,素珠老師、瓊瑩隊長分別穿上馬來西亞及印尼傳統服飾,跟兩位六年級小朋友曾亞萱、吳嘉源一起上台表演短劇,介紹異國美食。小小兵立大功,豐富的食育經驗,都具體而微地展現在這次分享會上。
而食農教育能在校園落實、向外推廣,不可缺少的正是食育教室裡穿戴美麗頭巾、圍裙的愛心志工。她們大部分招募自學生家長,因為她們的協助,大幅減輕老師負擔,得以順利推行課程。
投入培訓雖然得義務付出時間、體力,然而從理念到實作、台下到台上、校園到家庭,食育士們也收穫了不容小覷的成長。目前承擔隊長的黃瓊瑩,本身也是廣論學員,她將「觀功念恩、代人著想」運用於團隊經營,強化了凝聚力,團員不僅踴躍出席各項活動,互助合作亦主動積極;學生家長王德芬、田玟玲,一開始只是本著「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精神來奉獻愛心,沒想到從基本洗切到餐桌禮儀、從課程設計到教學陪伴都學習了,且樂在其中;黃香如、江品儀提到善的漣漪——回家和孩子一同做蔬食,提升親子感情,也訓練了小孩做菜的能力。
食育士們表示,看到孩子們 DIY 時專注的眼神、挑食的小朋友把食物吃光光,既感動又印象深刻,期待更多人一起來推動飲食教育、蔬食,守護地球!
「食育進到校訂課程在全國是首創,」游素珠歡喜而謙卑地說:「因為有一群賢善人、工作坊老師來成就這件事,很珍貴;師長的法在永平國小扎根二十年,真的萌芽了,我非常高興。」
歡喜供養 小資也能廣布施
由於樂當蔬食推手,又兼顧廣論學習,游素珠現在的身分很「多元」,是食育老師、廣論班班長、基金會義工,還是教師會國會聯絡人。遊走多方之間,她廣結善緣,特別善巧運用從眼鼻舌就能攝受人心的利器——如色彩繽紛的「馬卡龍」小發糕,她說:「我很喜歡修布施供養,只要出門開會,與會者都可以吃到我的東西。像是這顆馬卡龍,我跟先生就供養約兩萬顆(含僧團),它除了長相討巧,讓人吃到健康,還可破除『添加』迷思。」
重視修布施供養的她,不只推蔬食更推「無添加」;不僅無添加更加碼「里仁食材」的應用,她說:「只要里仁架上的東西,我都願意教大家如何使用。當大家學會了而走進里仁買薑黃、可可......,就有機會來學法。」所以去做公關時,經常隨手就帶著里仁的東西。
相應修布施的她不只給,也給得手頭很輕巧。並非大富人家卻能持續開心給的巧勁是什麼?她說方法很簡單——善巧搭配,例如貴的天貝搭配便宜的豆腐、豆乾,就可以煮出一大盤健康又平價的料理。掌握方法,小資族也能把布施修得廣大歡喜。
至於烹飪拙婦如何廣修布施呢?游素珠說,只要把一道簡單的蔬食料理學到上手,就可以在親朋好友聚會的場合,成為蔬食親善大使喔!
因為師父、老師、《廣論》的法,以及同行陪伴,她得以脫離病苦,始終活力十足,成為快樂的蔬食分享家。曾經,從病榻走回校園;現在,又從社會走回自家,連游家廚房都變成造善圓夢的園地——因為自身由肉轉蔬的經驗,特別懂得您的難,游素珠大方說:「喜歡蔬食 DIY 嗎?想學的,來找我!」
*1 永平國小於 2011 年設立新北市第一間食育教室,備有齊全的烹飪設備。
*2 新北市教育局於 2023 年八月十八日辦理「112 學年度國際飲食教育中央餐廚學校異國料理試辦計畫發表記者會」,宣布從 112 學年度起,於外訂桶餐學校推出每月一道異國料理,讓更多學童可接觸國際飲食料理,以策略化模式逐步達成全市學校全面推行國際飲食教育目標。
來源:《福智之聲》244 期 第 106 ~ 112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