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俊梧 急停後轉彎,找回心靈皈依

文 / 邱秋俐 圖/張俊梧提供

文 / 邱秋俐 圖/張俊梧提供

明明美夢已經成真,生活享受令人羨慕,張俊梧卻迷惘得停下腳步;事業發展一路順遂,卻不知道人生該往哪走,也不曉得這條接送妻子做義工的路,將成為一切翻轉的開端......

張俊梧  急停後轉彎,找回心靈皈依

  人生的際遇各個不同,有人前半生錦衣玉食,後半生困頓潦倒;有人則小時困苦,長大後一路順遂。在關懷助念班義工張俊梧師兄的概念裡,雖然小時困苦,但二十多歲就成功地開創了自己的事業,且一路順遂,和一般人一樣,他認為這是自己的福報與能力;也做著如一般人有錢以後會做的事情——拓展事業的版圖、好好地享受人生!

  但人生最高的目標得到之後,他真的快樂嗎?對比學佛前後的人生價值觀,現在,他深深地體認,這一切都是師長在無限生命中的陪伴與加持。

  憶起小時家貧如洗,俊梧師兄不禁泛著淚光,娓娓述說當年母親為了養活七個孩子,白天到鄰家換工,晚上忙自家的工作。記憶中,他只知道餐桌上會有母親做好的早餐、晚餐,幾乎很少有時間和母親打照面,更別說其他的關照了。

張俊梧  急停後轉彎,找回心靈皈依處

  一直到七歲,他從沒穿過鞋子。寒冷的冬天,往學校的途中,地面常常鋪著薄霜,光著腳丫子走在冰冷的石頭路上,簡直寸步難行。於是他突發奇想,用麻竹筍的外殼穿洞,再用稻稈綁緊雙腳當鞋子穿。回家時被母親看到,沒想到母親氣得立刻拿起棍子沒命地打,並且一面哭一面說:「等我死了你再穿吧!」(民間喪俗穿白孝鞋)那年過年他才第一次得到一雙運動鞋。多年後母親談起此事,只是淡淡地說:「那時心裡真的很痛啊!為何窮到連一雙鞋都買不起?」

  青少年時期,兄長們都北上打拚,他國中沒畢業也跟著北漂,反正書也讀不來,當個學徒至少能有一技之長。但學徒生涯也是苦啊!想起當年初學拿錯工具時,師傅不說二話,拿起榔頭就往頭上敲,雖然又痛又氣,但這些都必須忍耐啊!

年輕時的張俊梧,重機座上英姿煥發。年輕時的張俊梧,重機座上英姿煥發。

  還好!他的職場生涯還算幸運,二十七歲就成了機車經銷商,慢慢擴大到重機,秉持著誠信及良好的服務,人脈漸漸增廣,從小所期盼的財富有了,商品的價位也從幾萬元慢慢增加到上百萬。他常常帶著客戶跑遍各地崎嶇山路,享受那種馳騁之樂,甚至帶隊到國外挑戰。事業越做越大,企圖心也慢慢在擴大。

張俊梧  急停後轉彎,找回心靈皈依年輕時的張俊梧,重機座上英姿煥發。

  隨著事業漸趨穩定及中國大陸的投資熱,他也曾想過擴張事業版圖,但家中的賢妻——淑伶師姐,理智且堅決地告訴他:「去玩玩就好!」就這樣,走遍大江南北,涉過山巔水湄,認識不少大企業家及政治人物,迎接不完的應酬,遍嘗各地美酒、佳餚,一玩就是十年,過著令人艷羨的日子。

  但客居異鄉,獨自一人的夜晚,他常自問:這就是我要的人生嗎?我真的快樂嗎?小時的夢想,現在美夢成真,要怎麼過就怎麼過,為何還是覺得欠缺了什麼?仔細想想,那種花天酒地的日子好像也不是他想要的。於是告訴自己,不能再這樣下去,因此毅然地結束流浪的日子。

  五十多歲將公司交棒給兒子,想真正地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但是什麼才是有意義的事呢?沒有一個確定的目標及方向,內心的空虛及不踏實的感覺一再湧上心頭。回到從前,他不願意,前進之路,一片迷茫,每天像遊魂似的。唯一較讓他覺得踏實的是——反正沒事做嘛!就負責載著關懷助念班的妻子到處去助念。雖然他只是呆坐等待或四處閒逛,並沒參與助念。

  就在這個時候,淑伶師姐建議他去上《廣論》研討班!雖然從小就不喜歡讀書,「但沒什麼事,去看看也好,至少聽一堂,不相應就作罷。」他這樣思忖之後,報名參加一五春《廣論》研討班。沒想到第一堂課,聽到師父(日常老和尚)無限生命及苦樂問題的開示,他整個人好像又活過來了,「也不是真的聽懂,但就是感動,就是相應。」他很確定這就是他想要的。

  從此,沒特別重要的事,他從不缺課。每天在家中反覆聽著師父的《廣論》錄音帶,一年聽壞三台錄音機是常有的事,有時甚至讀到半夜兩點,欲罷不能;感覺師父就坐在前方對著他開示,心也總是隨著師父講述聲音的抑揚頓挫而起伏,有時聽到師父難過的音聲,他常常會情不自禁地說:「師父,我能理解您的心!」

  剛學《廣論》,除了母班之外,也到同系列另一班級旁聽;隔年更隨著淑伶師姐旁聽善行班,妻子升備覽班,他也跟著旁聽,即便是旁聽,也很少缺席!最大的改變是,他發現讀書原來是這麼美好且有意義的事情。正因為昔時荒廢了那麼多時日,所以他很珍惜能聽法的時光,到現在參加《廣論》研討班也有八年了,他仍然每個星期持續到各班旁聽備覽等且樂此不疲,因為深知建立正知見是刻不容緩的事。

  剛開始讀《廣論》,聽到師父說「在樂的時候就已經種下苦因」這句話,一直不是很清楚,慢慢對比以前自己所追求的世間樂,沒錯啊!在觥籌交錯聲中把酒言歡,名與利的結合,這不就是很多人所追求的嗎?但短暫的快樂之後,回到旅館獨自一人的孤獨感,以及大吃大喝後身體的不適等等痛苦,這不就是「在樂的時候就已經種下苦因」嗎?

  沒學佛,沒師長教導,完全無法體會及領悟一般人所追求快樂其實是短暫的,也是《廣論》所說的「壞苦」,這不是他要追求的;「成佛時的大樂才是永恆的」這句話,雖然現在他還沒法親自證實,但他對師父的聖言量深信不疑,因為師父說過,有了正確的知見、正確地照著行持,才能修正自己多生以來錯誤的習性。如今有師父法音的陪伴,依著正確的方向,一切都變得踏實及安穩了。

  師父說有了正確的知見,一定要有義工的行持,依法修正身心。在義工的行持上,他非常相應關懷班,從關懷助念過程中看到亡者的老、病、死、苦過程,對他來說是一大策勵,也從中對於無常苦、愛別離苦有了更深刻的體認。

  事實上,幸福十堂課第一堂剛聽完,他就立刻報名參加關懷班義工,一方面可能是受淑伶師姐的影響,一方面他更認為這是師父攝受他的一個方式。除了助念及法會護持,他們有時會做個案關懷及到安養院去陪伴病苦的老人——孩子們為了養家活口,把老人家寄放安養院,也很少去探視。在關懷的時候,也會聽到有些老人家抱怨,他們辛辛苦苦把孩子養大,如今臨老卻被丟棄在此,心中充滿了恨意。有個關懷個案,因為蓄積的憤怒無處宣洩,在接受關懷時,會下意識地不斷捏著張俊梧的手臂。他深深體會老人家的苦,就讓她盡情地發洩,回家後,常常手臂上充滿著斑斑指痕。

張俊梧  急停後轉彎,找回心靈皈依處年長時的張俊梧,皈依佛門,唯有三寶是依是怙。圖為承擔教室廣供維那。

  透過這些關懷,他了解到老苦、病苦時身心俱無堪能的狀況,這些都是身為人無法逃脫的宿命。師父也說過啊!只要在輪迴當中,這些苦都是無法避免的,風光的日子何其短暫,老病連年,死後,形歸何處呢?這些念頭不斷地在腦海中翻騰,也不斷地在修正他的方向,因此,除了上《廣論》,他也很積極地投入義工的行列,希望透過知見的建立,如法行持,作師所喜。

張俊梧  急停後轉彎,找回心靈皈依處

  夜闌人靜,他常憶起當年,尚未遇到《廣論》班、聽聞正知見,為何總會在關鍵時刻,突然現起正確的知見,就像他斷然結束在大陸的日子,不再過著紙醉金迷的生活;也想起以前在職場上,偶爾也會遇到一些不合理的挑戰(如利益輸送的問題),他總是能堅持原則,不向惡勢力低頭。原因在哪裡呢?師父無限生命的開示,讓他深信,這就是前世他曾經串習,今生再來,生命的續流讓他有所為,有所不為。

  今生,生命所以會有這麼大的改變,也是師長的加持——當初他載著淑伶師姐去助念時,師長的加持就已經進來了,師父不會忘記饒益任何一個有緣的弟子!曾經種了因,現在正是受果的時候,每天沉浸在師父、老師的法乳當中,踏實地走過每一天,多麼幸福啊!

  如今的張俊梧,走過生命的低潮,也攀越過生命的高峰,他深深地體會:福智師、法、友的學習環境才是他真正的皈依處,一路有同行相互扶持,有師長永恆陪伴,他真正找到了一條善穩道!

張俊梧  急停後轉彎,找回心靈皈依

 

來源:《福智之聲》244 期 第 113 ~ 118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