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論鳳山寺版手抄稿

廣論章節
五、教授殊勝(法殊勝)
廣論頁行
P.8 L7 ~ P.15 L6
廣論段落
顯示法殊勝中,法者~應當了知。
手抄冊數頁行
第1冊 P.144 L5~ P.220 完
手抄段落
那麼這個甲二呢~到這個地方為止。
音檔卷數起迄
第5卷 32:50 ~ 第7卷 1:06:09

字體縮放 最小100%最大

00:00第5卷 32:50

  那麼這個甲二呢,那第二部分說什麼呢?第二部分就說,「令於教授起敬重故開示其法殊勝」。造的論的人是這樣勝,造的法呢?它有什麼樣的特別的這個好處呢?現在來講。00:24第5卷 33:14

顯示法殊勝中,法者此教授基論,謂《菩提道炬》。依怙所造雖有多論,然如根本極圓滿者,厥為《道炬》。

  說這個法殊勝當中,那就是實際上就是《廣論》,而《廣論》的基礎、根據,什麼呢?就是《菩提道炬》,《菩提道炬論》。那個《菩提道炬論》是誰造的呢?是「依怙」,這個依怙就是阿底峽尊者。說阿底峽尊者所造,他造很多論,但造的很多的這個論典當中最究竟的、圓滿的、重要的是什麼?《道炬》。為什麼是說它最圓滿、最究竟的呢?下面看:01:21第5卷 34:10

具攝經咒所有樞要而開示故,所詮圓滿。(第一個。)調心次第為最勝故,易於受持(第二個。)又以善巧二大車軌,二師教授而莊嚴故,勝出餘軌。

  有三個特別的殊勝的地方。第一個,它裡邊含攝了顯教、密教所有的精要,這樣,所以所說的內涵——所詮,詮就是說明、解釋,所說明的內涵圓滿無缺,第一個好處。因為修行缺掉了,那不夠的,不可能成就的!然後第二個,它雖然是圓滿,可是內容很豐富啊,我們如果不了解的話,很龐雜、無從下手,所以他把那麼豐富的內容,依它一定的次第。那麼這個次第各有各的安立的不同,現在那個次第——調心次第,就是說我們現在真正修行修什麼?修心。這個心哪,無始以來都是雜染的,現在要調伏這個雜染的心,要正確的教授。所以現在那個教授,就按照著調伏我們的內心,從粗到深這樣的次第,這個《道炬論》就是這樣地安立著這個、依照著這個次第來編排的,所以它容易受持,因此這第二個殊勝。03:09第5卷 35:59

  還有呢,他這個殊勝是根據什麼?佛傳下來。佛傳下來分成功兩個大的流派,所以說兩個大車軌,這樣。說這兩個流派當中這樣的「二師教授而莊嚴」,這個二師就是兩個流派當中的重要的這種師長。那麼所以正因為它具足這樣究竟圓滿的,所以「勝」,比其他的所有的那個儀軌所講的都要來得超勝。那這個總的來說,就是特別地顯示法殊勝當中那個整體的說明。那麼下面呢,又分四部分來說明本論的殊勝:04:03第5卷 36:53

此論教授殊勝分四:通達一切聖教無違殊勝,一切聖言現為教授殊勝,易於獲得勝者密意殊勝,極大罪行自趣消滅殊勝。

  分這樣的四部分,現在把那個四個部分順著次序講一講。04:38第5卷 37:28

今初

  先說第一個。04:43第5卷 37:32

聖教者,如《般若燈廣釋》中云:「言聖教者,謂無倒顯示,諸欲證得甘露勝位,若人若天,所應徧知,所應斷除,所應現證,所應修行,即薄伽梵所說至言。」謂盡勝者所有善說。

  那個所言的「聖教」,它不是說「通達一切聖教無違」嗎?什麼意思呢?就是說在聖教,就是世尊講的教法非常多,無量、無邊,留在世間的就很多。因為對著不同的對象講的,所以彼此之間難免有的時候會有意見的衝突,實際上這個是人不了解,聖教本身不會違背的,第一點是說明這個。05:46第5卷 38:35

  所以現在他引證那個《般若燈論》。實際上這也就是阿底峽尊者跟宗喀巴大師,的確是真是大師們了不起,他自己條件都非常夠,跟佛一樣,可是他示現的時候,還是引祖師、佛菩薩的話來講,這樣。這個對我們來說也是很大的警惕!想想那種大師是佛菩薩無二無別親自來的,他要講的時候還要引證種種根據;那我們自己一無是處,往往自己別出心裁,自己很執著,這個是兩個最大的差別。雖然這種小地方,我們現在要注意一下!06:35第5卷 39:25

  那麼這個《般若燈論》是一部論,那裡邊怎麼講呢?所謂「聖教」,什麼是聖教呢?就是「無倒」——一點沒有錯誤地來指示,開顯、指示給我們。指什麼東西呢?指給誰看呢?就是凡是欲、希望能夠得到佛,那「甘露勝位」特別是指佛,希望得到這個成佛的那些眾生。不過那個眾生只指人、天,因為在六道當中只有人跟天能修行。真正說起來,初初開始的時候只有人,要到了相當成就以後天也可以,這個我們要知道,這樣呢使得我們更珍惜我們這個人身,後面會詳細說明。07:36第5卷 40:26

  那麼現在開示我們講些什麼呢?並不是很單純的,但是他可以把世尊的教法分門別類,現在這地方分成四大類,哪四大類呢?實際上就是苦、集、滅、道。說第一個,「所應徧知」,我們普遍應該了解。了解什麼啊?說世間一切這是苦,這是我們要了解的。那為什麼一開頭要指給我們看呢?我們不是嫌苦嗎?我們不是要從苦當中透脫出來嗎?這樣。那如果對苦的真相不認識,那你談什麼呢?這是非常重要的,所以第一個應該知道苦。現在我們最麻煩的不知道苦,還對苦的事情是樂此不疲。一方面嘛說想脫苦,一方面拼命要往、張開眼睛往水裡跳。08:39第5卷 41:29

  其次呢,「所應斷除」。既然你要想去掉苦,一定有它苦的原因,苦的原因你能夠去掉了,苦自然解決了,所以苦的因應該斷除。斷除了以後呢,那你就能夠什麼——證得這個離苦的狀態,就是滅諦;達到這種狀態,所有的一切痛苦徹底地消滅掉了,所以這個是應該現證的。要想證得這個位次,怎麼辦呢?你要修種種如理地修那個道,這個「所應修行」。如果這個做到了,問題解決了!09:24第5卷 42:13

  整個的佛法,他告訴我們「聖教」用四點來說明,可以含攝無餘,一點都不遺漏,所以說聖教就是這個。那麼同樣呢,因為前面是引那個《般若燈》,總之這個內涵也就是「薄伽梵」,薄伽梵就是世尊,這個也就是世尊所講的「至言」,那個最究竟圓滿的就是聖教。所以這個裡邊,把一切的勝者所有的正確的統統含攝在裡頭了。那麼這個聖教。那麼怎麼樣「無違」法呢?下面又說:10:06第5卷 42:55

達彼一切悉無違者。謂於此中解了是一補特伽羅成佛之道。

  當我們了解世尊所有說的那個所有的教法,它有各式各樣的內涵,但是我們可以分成功前面說的四個大綱,細分無量無邊,通常我們說八萬四千法藏,分成功這麼多類。可是總攝起來,是任何一個——我們要了解,任何一個「補特伽羅」就是,拿我們現在來說就是我們,說叫「數取趣」。換句話說,輪迴在六道眾生當中這些眾生,我們現在都是。要想解決這個輪迴的痛苦,那只有修這個法,那麼只有修這個法就是聖教。所以他告訴我們,是任何一個普通的眾生要想成佛,需要了解修行的。那麼這個《菩提道炬論》也好、《廣論》也好,告訴我們:現在這個法很多人對它不認識,以為它彼此間互相違背、相障礙,說實際上並不違背!透過了對本論的學習,我們就很正確地認識它。所以他下面也告訴我們,這個聖教是怎麼樣地分類法呢?有各種分類:11:48第5卷 44:38

此復隨其所應,有是道之正體,有是道之支分。

  有的是它的正體,有的是它的支分。譬如我們就看見一棵樹,樹幹它正體,然後向下有樹根,向上有樹枝。從根本上面去看,一個;然後從它的樹枝,這個向那邊叉,那個向這邊叉,這個開的花,這個枝、這個叉叉好像各是各的,實際上,不!就是我們修行也是如此,有的是正體,有的是它的部分,你怎麼按照那個次第,那這樣來,這都是我們需要學的。那這些內涵呢,對於我們修行的人來說,下面就說明:12:38第5卷 45:27

此中諸菩薩所欲求事者,謂是成辦世間義利,亦須徧攝三種種性所化之機,故須學習彼等諸道。

  現在我們不是要學佛嗎?要學佛為利一切有情,要成佛嗎?所以在沒有成佛之前,在修行過程當中就是菩薩,所以這個「菩薩」是梵文,稱作「覺有情」,不但自己覺悟,還要覺悟一切有情。那麼菩薩所應該求的呢,就是要成辦世間的所有,所有還留露在世間的這些真實的好處、義利。那麼這個裡邊要「徧攝三種種性所化之機」,那普通把那個一切世間分成功下、中、上,那為了要救他們,所以要必須學習那些道理。所以他下面又引證:13:43第5卷 46:32

如《釋菩提心論》云:「如自定欲令,他發決定故,諸智者恆應,善趣無謬誤。」

  說這個菩薩,自己一定要、自己一定要「欲」,「自定欲令他發決定故」,要想啟發他們、幫助他們得到決定的勝解,那麼這些菩薩一定要自己啊,自己一定要什麼呢?能夠善巧了解這些法門,不同的法門,然後去度化、攝化不同根性的眾生,自己要絲毫無錯,你才能夠真正救別人。就像我們現在醫生一樣,這個醫生要完全了解,病人來才可以看,如果自己不行,那別人的病就醫不好;那麼,所以菩薩要廣學所有。這個是《釋菩提心論》上的,下面特別引證那個《釋量》。14:56第5卷 47:45

《釋量》亦云:

  這個《釋量》就是《釋量論》,也說:15:01第5卷 47:50

「彼方便生因,不現彼難宣。」

  那個是《釋量論》上面的偈子。《釋量論》偈子,所以實際上有四句,它那個四句我簡單地說一下,後面還有。說:「具悲摧苦故,勤修諸方便,彼方便生因,不現彼難宣。」也就是說,菩薩們哪,因為具有了這個悲心,要救一切眾生,所以頭一句呢,具足悲心的這菩薩幫助一切眾生,要摧毀這個所有世間的苦難。為了這樣的願望,所以他必須要勤修,自己很勤懇地去修行,修行種種方便、種種法門。那麼修了這個法門以後才了解:哦!什麼是苦,所以說,剛才說什麼是苦;然後滅了苦以後,滅諦又是怎樣;那麼這個苦的因是什麼呢?是集諦;然後呢,這個滅諦的因是什麼呢?是道諦,這樣。所以他了解了這個,然後才能夠一步步照著去修行。這些道理都是非常深奧、都是非常細密的,如果自己不經過努力地修行,親自現證、現見的話,你根本沒辦法說明。所以他們,下面說「方便」,這個方便,要自己勤修了以後,才了解了這些方便,如果自己不能現證、現見的話,那根本沒有辦法跟人家說明。所以他下面說:16:49第5卷 49:38

自若未能如實決定,不能宣說開示他故。

  要自己了解了,才能夠不錯誤地、如真實地告訴別人,因此要廣學一切,或者是道的正體,或者是道的支分。因此,這個聖教本身彼此間沒有什麼矛盾的,那現在本論就有這個內涵,也告訴我們佛法本身這個特點。下面繼續:17:25第5卷 50:14

了知三乘道者,即是成辦菩薩求事所有方便。阿逸多云:「諸欲饒益眾生,由道種智成辦世間利。」《勝者母》中亦云:「以諸菩薩應當發起一切道,應當了知一切道,謂所有聲聞道,所有獨覺道,所有佛陀道。如是諸道亦應圓滿,亦應成辦諸道所作。」故有說云,是大乘人故,不應學習劣乘法藏者,是相違因。

  我不是一個一個文字來解釋,就把這一段整個的內涵簡單地說一下。因為在當時藏地有很多人誤解,說這個究竟的佛法說是大乘,那麼既然是「大乘人」呢,有很多這個「劣乘」——劣乘就是講小乘的、二乘的或者聲聞、緣覺,這些啊不要去學它,這樣。因為這個相違背的,大乘是專門要幫別人,小乘是只管自己的,管自己跟幫別人不是相違背嗎?所以不要去學它。18:48第5卷 51:38

  實際上這個概念對不對呢?錯了!為什麼呀?說,他是自己只學小乘,現在我是學大乘,我大乘是不是要救他們?要救!既然要救他們,他是一個小乘根性的人,你要不要懂得小乘?前面已經說過了,你要懂得了你才能救他,所以並不是為了你自己,為了他們,你也要學!所以這樣說,「了知三乘」呢,這個對於三乘不管小、中、大,我們都要了解,了解了以後才能夠成辦、才能夠成就菩薩所要求的,這樣,這個就是「方便」。19:32第5卷 52:22

  就正如我們現在來這裡,說我們來學佛的,那為什麼我們要背《論語》呢,為什麼要念國學呢?同樣的道理,假定你說國學你不能建立,佛經你通不通?不通。你開起口來......現在人家一開起口來,啊,覺得這個人很有內涵;你開起口來很粗的話,人家一聽就說你這個人這麼粗、這麼俗。所以真正為了普遍地救別人,我們就要廣學,並不是單單為了自己,為了別人!那麼菩薩在這地方亦復如是。所以菩薩要廣學種種,三乘各種不同根性的相應的方便法門。20:16第5卷 53:06

  那麼這個裡邊特別舉,說「阿逸多」,這就是慈氏,這是藏文,翻成功我們中文「慈氏」,就是彌勒菩薩。彌勒菩薩說,要想那些,「諸」就是那些,要想饒益眾生的菩薩要怎麼辦呢?「由道種智成辦世間利。」前面在那個《現觀莊嚴論》上面不是講三智嗎?叫一切智、道種智、一切智智。那麼這個「道種智」是幹什麼呢?就是專門為了幫忙一切眾生,所謂成辦世間他們要的利義。這個就是證明菩薩是要廣學三乘的,這個。21:04第5卷 53:53

  下面呢,那個「《勝者母》」就是《般若》,《般若經》當中也說,這個各個菩薩要學一切道,要發、那了知一切,不管是聲聞、獨覺、佛陀。那麼這個道都要學圓滿,那有了這樣的話,能夠成辦、能夠成就每一道,不管哪一道,他有他應要修學、應要成就的內涵。那這一段講說的是這個。下面最後,我們今天講到再講這是:21:41第5卷 54:31

趣入大乘道者,有共不共二種道。共者即是劣乘藏中所說諸道。此等何因而成應捨,故除少分希求獨自寂靜樂等不共者外,所餘一切,雖大乘人亦應修持。故諸菩薩方廣藏中,廣說三乘,其因相者亦即此也。

  說對於這個真正的修學大乘的人哪,走的道有兩種:有一種是共,有一種不共。那麼共的就是跟這個二乘人共的,說「共者即是劣乘藏中所說諸道」。儘管他是小乘,他學的,但大乘人也跟他共同學,這一部分叫作「共」,就是劣乘當中所說的都要。那麼,但是有一部分呢不學的,大乘哪,我們要了解喔,大乘對這個二乘人學的有一些不一定要學的,不但是不一定,一定不學的,那麼這一部分要除開。下面就說明,為什麼前面嘛又說統統要廣學,那個地方嘛為什麼要不學呢?這個道理現在就說明。23:12第5卷 56:01

  說所以說什麼原因要把它捨掉不學呢?下面說「少分希求獨自寂靜樂等不共者外」,就是說二乘人哪,他的目標只是只為自己解決,所以他的戒律當中有一些要求得很嚴密。他什麼呢?說是對於很多世間的很多事情哪,很多的事情——少事、少業、少希望住,最好事情越少越好,千萬不要去麻煩!這個聲聞乘的特點就是如此。叫他說一點事情,啊!他覺得這個不要。所以那個《菩薩戒經》上面有特別的說明,這樣。拿我們現在來說「樂簡厭繁」,做一點事情,「啊!真麻煩,我要修行的!」24:09第5卷 56:59

  現在呢,聲聞乘對這一點是好事,因為他要解決他自己的問題,越簡單越好,飯也不燒,討飯,就是這樣,只要吃得飽了,就算了,什麼事情都不管。現在你菩薩要去幫忙一切人,你也這樣的,行不行?所以聲聞乘當中,雖然是菩薩都要學的,可是這一部分,只管自利不管別人的那一部分,那個不可以學,這個地方要除掉。這個是這一段的特別說明。24:42第5卷 57:32

  除了這一段,「所餘一切」,那麼雖大乘人也應該去修持。這個是所以說在菩薩的大乘「方廣藏」,就是大乘當中啊,雖然他是大乘,他是廣說三乘,他的原因就在這裡。那麼,這個部分就是說明這個。我想後面、後面這一段還可以講,簡單地說一下。25:09第5卷 57:59

復次正徧覺者,非盡少過,圓少分德。是徧斷盡一切種過,周徧圓滿一切種德,能成辦此所有大乘,亦滅眾過備起眾德。故大乘道徧攝一切餘乘所有一切斷證德類。是故一切至言,悉皆攝入成佛大乘道支分中。以能仁言,無其弗能盡一過失,或令發生一功德故。又彼一切,大乘亦無不成辦故。

  這話很簡單。我們現在不是為了要利益成無上菩提?無上菩提就是「正徧覺」。聲聞只要能夠解決最小的問題就可以啦!現在要成佛的話,不是喔!說所有的過失要徹底圓滿地解決,所有的功德要究竟圓滿地圓滿,所以說不是單單除掉一部分的過失,不是圓滿一部分的功德,要究竟圓滿的,這樣。所以這個「大乘道」啊,「徧攝一切」,「斷」,斷是斷過失,「證」是證功德,這個是我們要了解的。所以最後一句話,以佛來說,沒有一個過失他不盡的,說換句話,所有的過失統統斷盡了,沒有一個功德不圓滿的。所以同樣的道理,所有的這一切,這個真正的大乘的行者,也沒有一個例外......。(音檔中斷)27:02第6卷 00:03

  甲二講法的殊勝。法的殊勝分四部分,第一部分,通達一切聖教無違。那麼,本來聖教是世尊告訴我們的,為什麼有違背呢?因為眾生根性不一樣,所以講的法不一樣。就在最早佛世的時候,那些眾生的根性條件都很夠,聽見了以後,馬上自己淨化自己,所以他不會拿這個法去照別人,跟人家談。那至於說進一步來大乘佛法,大乘要廣學一切,所以自然而然他也會照著次第一步一步地深入,曉得這個。那欠缺了這兩個條件,說我們往往會產生在文字上面轉,我的對、你的錯,文字通達再加上我的習氣,毛病出在這裡。那麼所以現在呢,這個本論——從《道炬論》開始,依《菩提道次第廣論》把這個錯誤指出來。現在我們看這一段的繼續下去,翻到第十頁,第四行開始:28:52第6卷 01:52

設作是云,若入波羅蜜多大乘,雖須劣乘法藏所說諸道,然於趣入金剛乘者,度彼岸乘所有諸道非為共同,道不順故。

  有人這麼說,說這個大乘分兩種,顯教叫波羅蜜多乘,還有一個叫密教,說這個顯教的大乘,雖然需要這個劣乘——劣乘就是小乘,但是金剛乘、密乘說這個不需要,因為密乘的走法跟它不一樣。那麼所以大師就說:29:50第6卷 02:50

此極非理,

  這種說法,不合理的,完全錯誤的!那他下面就說明這個原因。29:59第6卷 02:59

以度彼岸道之體性,悉皆攝入,意樂,謂於菩提發心,行,謂修學六到彼岸。是則一切定應習近,

  那下面就舉出這個原因來。說這個大乘哪,這個「度彼岸道」,那個不管是顯教或者是密教,它金剛乘的大乘當中,它的體性、它的本質,以及它的行持,統統跟顯教是完全一模一樣。那麼這個裡邊分兩部分:「意樂」就是發心,它金剛乘的心要什麼心呢?發菩提心,很簡單;這個菩提心,不管是密乘、顯乘同樣東西,絕對同樣東西。其次,發了心以後,要修的「行」呢?是修六度萬行,這個也顯、密兩個是完全共同的。既然你現在所講的不管是裡邊的所發的心,外面也要修的行完全一樣,所以確定跟顯教完全一模一樣,一定要學的!31:30第6卷 04:31

  他下面呢,馬上再引證,說:「喏,看!你不是講密教嗎?」他下面就講密教的經典,說得很清楚。因為這個密教還是根據佛講的經典來說的,「你講的密教,你算是哪一個?」理論、經典都有很明確的說明,所以下面:31:54第6卷 04:54

如《勝金剛頂》云:

  這個是密教的經典。31:59第6卷 04:59

「縱為活命故,不應捨覺心。」

  第一個,就是說,金剛乘最重要的內心重意樂是什麼?菩提心。哪怕為了你性命,你發了菩提心的人,你為了修行,命可以捨掉,這個菩提心絕對不能捨掉!不是經上面說得很明白嗎?這個是意樂方面,意樂就是內心。下面呢,32:28第6卷 05:28

又云:「六度彼岸行,畢竟不應捨。」

  發了這個心以後,你的行持?那就是前面講的六度,跟那顯教是完全一模一樣的。在任何情況之下,絕不可以捨棄。32:42第6卷 05:42

又餘咒教,宣說非一。

  除了上面引證那個《勝金剛頂》那個經,其他的很多密教裡邊的這個教授、經典,很多地方、很多地方都這樣講。那麼下面呢,再說,一層一層地深入。33:08第6卷 06:08

眾多趣入無上瑜伽曼陀羅時,亦多說須受共不共二種律儀。共者即是菩薩律儀。受律儀者,即是受學三聚戒等菩薩學處。除發心已如其誓受學所學處而修學外,雖於波羅蜜多乘中,亦無餘道故。又《金剛空行》及《三補止》,《金剛頂》中,受阿彌陀三昧耶時,悉作是云:「無餘受外密,三乘正妙法。」受咒律儀須誓受故。由見此等少有開遮不同之分,即執一切,猶如寒熱徧相違者,是顯自智極粗淺耳。

  那麼上面是道理,下面再講行持。說很多真正趣入,「趣入」是進到受無上密,這個完全是密教。「趣入無上瑜伽曼陀羅」,就是說真正灌頂的時候啊,它叫作受這個曼陀羅,曼陀羅就是壇城,這個是灌頂的時候一定有的。也就是說,你真正要理論上了解了要去修學這個密教的時候,那麼它前面有個非常重要的,也是一樣的——戒。說這個也一樣地要受兩種律儀,一個是共,一種不共。「共」,什麼叫共呢?跟那個顯教共同的,而說顯教的大乘要受的,密教全部要受。然後呢,所以說「受律儀」,就是「受學三聚戒」,而且這個三聚戒從哪裡啊?比丘戒開始,菩薩戒,然後一層一層增上去。35:17第6卷 08:18

  下面說除發心以後,當他真正受,發那個菩薩、這個受那菩薩戒的時候分兩部分:一個願心,說我現在從現在開始願樂學這個佛,要救一切眾生;然後下面呢,等到發了心受學了,願心堅固了,下面開始就受菩薩戒,這個叫行心。那麼下面呢,要誓願——這個不是別人逼的喔,絕對是自己願意的,而且為了加強自己的願力,決定要做到,就生這個誓言。那個誓,就是表示自己願力的堅固,絕對要做!所以受這個菩薩戒而自己捨掉的話,那個罪是非常大、非常大的。所以他受的時候呢,學所應該修的種種的學處——這個學處就是戒。那麼在這個實際上要學的,那就是「波羅蜜多乘中,亦無餘道故」,實際上全部包含在裡頭,再沒有多餘的了,也就是說不管顯教、密教,那是共同都要學的。那麼這個是顯教。36:38第6卷 09:39

  下面特別是舉「又《金剛空行》」等,那個都是密教當中的,那受這些戒的時候他特別說「無餘受外」,這個說這個真正學密法並沒有其他的,就是前面三乘,從這個比丘開始、菩薩,那所有的這些我們全部要受,沒有其他例外。所以告訴我們,所以說這個真正在密教當中,要想真正進入的時候,也一樣地要全部受。37:27第6卷 10:26

  不過這裡的確有很小的一部分開遮不同。什麼叫開遮呢?我簡單地說一下,譬如說世尊制定的這個戒,制了以後,那麼在有一種特別的情況之下,你可以允許的,這樣。說雖然制了這個戒,在這種情況之下,它是可以允許的。譬如說,我們現在一個比丘,他根據那個所受的戒,沙彌也是一樣,我們不可以手上拿金銀、錢寶,這些不可以的。但是有一個辦法可以允許你,怎麼辦呢?就是說你要作一個淨,這個「作淨」是一個法,作了這個淨以後,那就可以用了;就是這個錢並不是為了我自己,我是代別人用的,就這樣。那麼特別在這種情況之下,就像菩薩,這個二乘人是少事、少業、少希望住,你事情越少越好,菩薩恰恰相反,不允許的,這樣。你必須要去濟度一切眾生,那你怎麼可以少呢?那你這個錢怎麼辦呢?所以我既然學了菩薩以後,我這個錢統統已經捨給別人了,雖然我拿,那我是拿了這個錢幫別人做。所以這個後面在《廣論》上面也非常詳細地說明這一點,這個叫作開、遮。39:08第6卷 12:08

  我簡單再說一下,戒是制定是這個樣的,但是它有一個方法,在這種情況之下,你可以啊,開許你不照著這個戒條的明文,但是它的意義本身,卻不會出岔,這樣。所以啊,在由於因為個人的發的心深、廣不同,以及修的法,然後持受不同、方便不同,所以同樣的戒在這種情況之下是可以的,叫「開」;在這種情況之下是不可以的,叫「遮」,那這個裡邊都有很明確的說明。40:03第6卷 13:03

  有一些人呢,只是看見由於很少的一點開、遮不同,就以為這個兩者當中完全不一樣的,就好像一個是冷、一個是熱的,兩個完全違背。實際上這一種錯誤的見解,原因是什麼呢?因為這個人太淺薄,所以說顯出來這個人的智慧實在太差、太差!這就是為什麼我們要好好地努力地、深入地學習。40:38第6卷 13:38

  通常我們在學習的過程當中,常有這種現象,就是這種現象非常普遍,我自己也感覺得,自己忘記掉了,等到自己長大了,我看見弟弟、妹妹或者周圍的那些小朋友們。剛剛到幼稚園,那麼聽那個老師講了幾句,回來跟爸爸媽媽說,「欸,老師講的、老師講的!」他只懂得很少一點點。當我們不斷地增長、長大,學佛法也是如此,學到一點點自己又很執著,並不了解它真正的深義。那麼平常我們佛法裡邊很多,也是由於這樣的錯誤,所以宗大師在這個地方特別加以說明。它這個開、遮並不是隨便,「哦!我想怎麼開就開,怎麼遮就遮。」那更差,那是更糟糕、更糟糕!所以他那個開遮,是有他的決定的根據,要對內涵了解得非常透徹,就像阿底峽尊者這樣,那這個時候才談得到。因此我們真正剛開始學的時候,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必須要依靠善知識!那下面繼續下去:41:54第6卷 14:54

如是唯除少分別緣開遮之外,諸正至言,極隨順故。若趣上上三乘五道,必須完具下下乘道功德種類。

  那像上面說的這個道理,除開很少一部分由於特別的原因,因此在這種情況之下,或者是開許、或者是不許,這樣有的差別以外,其他的所有的這正確的世尊的教法,都是彼此間相應、相隨順,絕不會有所違背。那原則上,這個道理是怎樣的一個道理呢?說,如果說你要想走最上面的,最上面的,「若趣上上」,那個上上一共分這幾個次第,叫「三乘、五道」。「三乘」呢,就是聲聞、緣覺、菩薩,通常我們從下面小、中、大。那麼「五道」呢,剛開始的,我們所謂集資糧,集了資糧叫資糧道或者叫資糧位;然後修、開始修加行,這第二;加行以後見道位;見了道以後修道位;最後就無學道。這個是三乘、五道。假定你要想走到最上面一階,你必須最從下面這個開始,而且要圓滿具足下面一層、各層的這個道,這個次第必須如此!43:58第6卷 16:59

  像我們念書,一定要小學、中學、大學,容或在某一種情況之下,你可能說形式上面並沒有去念,可是內容上面,你絕對不能跳過。我舉個比喻來說,我們從基隆到屏東,容或你不走公路,容或你不走鐵路,但是你會不會說從基隆到屏東去,說我沒有經過台北,有沒有這個可能?你坐飛機是不是還要從台北的上空走過?你一定要這裡走過,這樣。所以容或我走的路不太一樣,可是你經過的這個,這個次第是不可能跳得過的,這點我們要了解。然後呢,下面說:44:53第6卷 17:53

波羅蜜多道者,如《佛母》中云:「所有去來現在佛,共道是此度非餘。」是趣佛陀道之棟梁,故不應捨。

  那我們現在看。在「波羅蜜多」,就是顯教的大乘當中,那麼就像這個《般若經》當中,《般若經》當中最主要的、最完整地說明這個大乘道。那麼這個裡邊怎麼講呢?所有一切的佛,過去的已經成佛的,以及現在的,乃至於將來,沒有一個例外,說這個是什麼?共同的,說「共道是此度」,所有一切要成佛的人應該走的道路。是什麼?就是這個——六度,發菩提心、六度,再沒有別的了,換句話說,沒有一個例外的!而這個也是什麼?佛陀道的棟樑,最重要的那一部分。前面說一個是道的正體、一個是它的支分,所以絕對不能棄捨,少掉這個是不行的。那麼下面說:46:11第6卷 19:11

金剛乘中亦多說此,故是經續二所共道。

  顯教是這樣,密教呢?也是一樣。所以金剛乘當中也很多地方都說明這個。所以要了解這個是什麼?「經」就是顯教,「續」就是密教,這個經、續兩部分是共同必須要走的。下面:46:40第6卷 19:40

若於其上更加密咒諸不共道,灌頂,三昧耶,律儀,二種次第及其眷屬,故能速疾趣至佛陀。若棄共道,是大錯謬。

  這個就是總結上面這些大師說的一個最重要的一個結論。那麼就在這個下下的這個基礎上面增上,所以在這個下面的基礎上面再加上面,在小乘的基礎上面,加上大乘——是大乘的共道,就是顯教的發菩提心跟六度;再在這個上面,再加上密乘的不共的那些要修的法門,「不共道」,那譬如就像灌頂啦、三昧耶、律儀啊,就是密宗戒啊,那麼要修的內涵是兩種次第,就是生起次第、圓滿次第,這是主幹,以及它的其他的相關部分。由於這個,所以能夠以最快速的方式成佛。47:50第6卷 20:50

  所以這個問題,不在你經過的路途同不同,而是說你走的速度的快慢。就像剛才說,我用腳走,你騎腳踏車,他是坐火車,我坐飛機。這是快慢問題,沒有說我坐飛機可以不要經過那些地方的,那這個特別說明。所以他說,這個就是快速問題,因為它快速,所以需要的心力更是強。現在我們現在學的很多人哪,反過來了,心力反而弱,覺得這個快一點,快一點我就省力一點,省力一點我學這個,那是一定不成功,哪有這樣的事情!所以佛陀一再地說明:你照我們自己學的偷懶,你可以,學出來的是下地獄,你要學佛,那是不可能!佛陀很明確地告訴我們,說過去、現在、未來沒有一個例外!那再下面,下面就有一些錯誤,這個我們要小心啊!48:55第6卷 21:55

若未獲得如是知解,於一種法獲得一分相似決定,便謗諸餘。特於上乘若得發起一似勝解,如其次第遂謗棄捨下乘法藏諸度彼岸,即於咒中亦當謗捨下三部等,則當集成極相係屬,甚易生起,尤重異熟,毀謗正法深厚業障。其中根據至下當說。

  這一點相當重要!關於上面這個基本的重要的道理,如果我們不了解,因此在這種狀態當中,我們對於一種法只學有限的、很少的。實際上前面說,要學大乘佛法要廣學所有的一切,不過這裡要說明哦,廣學所有的不是叫我們馬上學,是有它的次第的,我們一口氣要廣學那不可能的!因此我們慢慢地一步一步地來,在這個過程當中,在一步一步過程當中,我們容易犯這個毛病。50:18第6卷 23:18

  除了這個以外,還有一些本身就錯了,他一開頭的時候,就只以為學這個就可以了,其他都不要了,那是更非常嚴重的錯誤!譬如我們現在有很多,本來那是一個方便法門,譬如現在有一些學禪,禪本身是絕頂高明的一個方法,可是有很多誤解的人,他就說:「你只要學禪,開悟了你就成了佛了!」那既然開悟成了佛,其他都不要了,那這個是一個很大的錯誤!同樣念佛,念佛是一個非常好的法門,是末法的時候救人,可是有的人說,只要除了念佛其他都不要了,這樣。那當然,同樣反過來我們學教,教理以為是需要,可是教理學好了以後,要去行持的,他也同樣地講了很多道理不去行持。所以不管是學哪一門,學錯了,就犯這個毛病!51:17第6卷 24:16

  那麼現在這地方,就是一種法,說他不懂嘛,不是哦,「獲得一分相似決定」,這個最麻煩!你說他不懂,好像懂了,實際上這個懂了嗎?似是而非。所以世尊特別說,真正到後來損害佛法的不是外道,而是什麼?相似法——好像是,實際上錯了,所以魚目混珠。那對我們來說也是一樣,我們學得一點道理,好像懂,這樣。不要說我們現在這樣,就算是跑到藏地,實際上這個理論學完了以後還去修證,那實際上在沒有修證之前,這個仍舊只能說是好像懂,一層一層地深入,因為這是親自驗證的東西。所以這個是我們要了解的,本來學了這東西,要我們一步一步去深入的,反正我們停在這地方,那沒有真的徹底了解之前,嚴格的說起來,就只能說是相似。不過現在這地方的相似呢,它有一個特別,到後面我們再去詳細說它。52:32第6卷 25:33

  那麼這裡主要的「相似」指什麼呢?學到了這個以後,他於是:喔!其他的不對。譬如說前面講的,學了密教嘛,顯教不要的,學了這個,那個不要的。這個是一個很大的錯誤!因為世尊前面告訴我們的,及菩薩告訴我們的,這個都只是它次第,層層深入,必須要在淺的上面,把深的、廣的再加上去。那麼不了解這一個,產生了這個相似的認識以後呢,於是就毀謗其他的。然後呢,特別是對什麼?「上乘」,大乘了解了一個相似的以為,於是:「啊!這個我是大乘的,那小乘都不要了。」53:22第6卷 26:22

  在我們現在漢地,就產生非常嚴重的這種錯誤,大家說:「我是大乘的,那、那個小乘的不要學。」在本論後面有非常詳細的說明。我們常常看得見,說:「這個小乘人只求自利啊,所以對於這個世間很厭棄;大乘人要救世間哪,不能厭棄世間的。」這個,佛陀是這樣講,但是我們對這句話的了解,有非常大的錯誤。那麼為什麼不厭棄世間呢?就是說,對世間的名聞利養這些東西,大乘人跟小乘人是一樣地厭棄,實際上,大乘人比小乘人還要厭棄得厲害。那麼大乘人對什麼來說他不厭棄呢?他覺得要去救度一切眾生,這一件事情非常重要,有很大的功德,所以他不厭棄救度一切眾生。要去救度一切眾生,你必須還到世間,所以他不離開這個世間,就這一點上來說的。54:42第6卷 27:43

  那《廣論》後面,非常詳細地引各式各樣的經教來證成這一點。那我們現在人有個誤解,這樣,說:「啊!這個對世間的名利啊,這個厭棄小乘人的,所以大乘人不應該厭棄。」所以他貪名、貪利、弄很多錢,這樣「金金匡匡」結果弄到後來,佛法也就毀掉了,這是最可怕就是這種人!所以我們剛開頭的時候,因為雖然後面有詳細的說明,對於這一點我簡單地說一下。55:22第6卷 28:22

  那麼因為這樣的關係,所以他對下面的都毀謗,所以說他「如其次第」就像下面的棄捨,不但是棄捨還要毀謗,說這個「下乘」。所以大乘毀謗小乘,然後密乘毀謗顯教大乘,這個是最糟糕、最糟糕的!乃至於就算是密教當中,因為密教有四部啦,所以他也說,因為他自己覺得最無上密,所以毀謗下面這個事部、行部、瑜伽部。在這種情況之下,他造了最可怕的業了!說,這個這樣的話,「集」,集就是我們在世間造了種種的業——這個業、煩惱,輪迴生死的業。再如果我們這樣的話,造成了最最容易犯的,而且是感最可怕的,所以「尤重異熟」,就最可怕的惡果的這種業。這個什麼業呢?毀謗法!在所有的一切的惡業當中,謗法的罪最重、最重!如果說我們學了法對這法不了解,往往犯這個毛病。那麼到下面,他會詳詳細細說道理,而且說那根據,那時候根據都是經教上面,都有它很明確的規定的。這個也就是我們修學佛法的人很重要,必須一開頭特別注意!57:12第6卷 30:13

  那應該怎麼辦呢?剛剛開始的時候我們很容易犯這個毛病,所以下面馬上指出來。那我們現在繼續地看下去,看那個文:57:25第6卷 30:25

是故應當依善依怙,於其一切正言,皆是一數取趣成佛支緣,所有道理,令起定解。

  這第一個,最重要的。應該怎麼辦呢?首先提出來,我們必須要應該依止「善依怙」,那個就是善知識,善知識。這個善知識的條件不那麼容易哦,後面會詳細地說明。說我們剛開始自己了解不夠,修行當然更談不上,那到底怎麼做呢?最好的方法,就是依靠過來人,不但是他理論上面有完整的認識,而且這個理論有實際的修持。所以所有的經論上面,以及實際上的祖師上面,沒有一個例外,都告訴我們這個特點,特別是學大乘。58:24第6卷 31:24

  那麼跟這個善知識,第一個應該了解的什麼呢?「於其一切」,對於所有的,「正言」就是佛告訴我們的三藏,應該了解什麼?是任何一個人要想走這一條成佛的道路,那必須要學的東西。或者是前面說的是它的正體,或者是它的眷屬,對於這個道理,要持起「定解」。這個定解,不是說我們隨便馬馬虎虎啊,這對這個理論要有很深刻的認識,外面隨便一些似是而非的說法不被動搖,這個才是,這樣。所以這個必須要經過相當長一段時候的聞、思,譬如我們現在藏地看見他們這個辯論,為什麼要經過這樣的千錘百鍊地去思辯呢?也就是對於我們自己修學的這條道路,要產生確定不移的定解,這是第一個;了解了以後,那才把從下腳第一步到成佛所有的內涵層層深入,都清楚了。然後呢,了解了:59:49第6卷 32:49

諸現能修者即當修習。諸現未能實進止者,亦不應以自未能趣而為因相,即便棄捨。應作是思,願於何時於如是等,由趣遮門,現修學耶。

  那麼現在學,等到這個整個的道理學好了以後,它一定有它的次第了,層層深入。然後呢,了解了這個後,現在我們能夠修的馬上開始下手,這個地方很清楚。所以我們真正要學的時候,現在我們應該相應可以做的地方就應該做;然後其餘的呢,現在還不能做的,也千萬不要因為現在不能做的原因,就不去做。應該怎麼辦呢?應該腦筋裡想:「啊!我現在到什麼時候,我才能夠做到它!」能做的是馬上做,不能做的,心裡面應該一直心裡先嚮往,說:「啊!我希望我現在好好地努力,那麼將來就可以了,可以做得到了!」因為你有這樣的想法,1:01:02第6卷 34:02

遂於其因,集積資糧,淨治罪障,廣發正願。以是不久,漸漸增長智慧能力,於彼一切悉能修學。

  我們之現在所以不能照著它學的原因,為什麼?因為我們還有罪障,這個罪障沒有淨除。還要呢?我們需要集聚資糧,資糧不夠。因為我們內心當中很強盛的好樂心,有了這個好樂心,偏偏我們又做不到,所以我們就會:啊,這個因我們還欠缺。那麼這個因在哪裡呢?我們就在淨罪、集資。那麼平常我們淨罪、集資做了以後呢,還要發願,如果我們不發願,這個功德會消失掉了。也就是說,我為什麼要懺悔?為什麼要集聚資糧?我有目的的——在沒有做的之前是發願,做完了以後就回向。如果我們能夠這樣去做的話呢,那麼眼前實際上我們已經在隨時隨地努力了。努力分幾部分:一個淨除罪障,一個集聚資糧,而這一部分就是我們現在能夠做的。能夠這樣去做的話呢,資糧漸漸集聚了,功德就增長了,智慧也就增長了,於是我們要該學的而眼前不能學的自然都能夠學得到了,這是我們眼前非常重要的!1:02:39第6卷 35:39

  所以這一點,我在這裡要特別地再強調一下。我們平常常常,尤其現在世間上,總覺得要理論讓我了解了我才去做;實際上佛法上面,是,這個理論要產生定解這是沒錯,可是我們現在該做的、能做的如果不做的話,我們後面是永遠不可能!不過這裡有一個先決條件,是前面所謂跟的那個善師、善友是絕端重要,他會引導我們。假定這個跟錯了,那後面就一無是處!所以在這地方,一開頭時候總結起來告訴我們,我們必須要依靠一個善知識,對我們現在該做的是這樣做,現在我們做不到的,怎麼樣努力才能夠做得到。這個幾句話非常重要噢!以後一直用得到的,希望在座的每一位同學,把這幾句話好好放在心裡面!1:03:40第6卷 36:41

  因為我們常常有很多人會產生這樣的概念,唉!說:我現在了解嘛又不了解,或者有什麼因緣,做也做不到。那心裡面容或自己有點沮喪。實際上,正因為以前沒有集資糧,沒有淨罪障,所以才是這樣,那如果我們現在再不淨罪、再不集資,將來有沒有希望?既然佛法講因果的話,你現在不在這個上努力,請問你積的什麼因?這樣。所以世間來說,可以這樣想:啊,這裡不行,那我不如回去,這樣。那請問你現在回去了,你到哪裡去?回去了是不是集輪迴世間之因?你集這個輪迴世間之因,結那個果就能夠結出成佛陀果來嗎?這是我們要了解的啊!清楚不清楚這個特點?所以簡單地再說一下,前面非常重要的話——這個善師、善友、正確的方法,這是非常重要,那麼總共的在這裡。下面特別是引證,那個:1:04:58第6卷 37:58

善知識敦巴仁波卿亦云:

  這個善知識敦巴仁波切,也就是阿底峽尊者最重要的心子,能夠把阿底峽尊者的全部的精要傳下來,就是他。後面所有藏地的所有這些東西,主要的都是敦巴尊者傳下來的,所以他講的這個內涵,那實際上呢,那都是最完整的。不過他說些什麼呢?就是舉他老師阿底峽尊者的話:1:05:36第6卷 38:36

「能知以四方道,攝持一切聖教者,謂我師長。」

  那是舉一個譬喻,什麼叫「四方道」呢?這個四方道,在藏系裡邊有各種不同的說法,它原則就是這樣,譬如說一個四方的一個桌子,那你隨便哪一個地方一動,那個統統跟它相關。那我聽說的還有一種說法,就像一個四方的一個巾哪,一個四塊方巾,那個東西你隨便哪一個一拉,譬如說我們這個桌子,說一拉,那豈不是所有的東西統統動?也就是說,隨便你舉一個,三個全部動起來;也就是說,真正最主要的,任何一個法,實際上這個法是緣起之法,它彼此間都相關的,任何一個法都是相關的,所以它一定是其他的地方互為主副的。1:06:36第6卷 39:37

  譬如說我們現在隨便地簡單來說,我們用筷子,請問這兩枝筷子,是哪一枝是主、哪一枝副啊?是不是要用筷子必須要兩枝的啊?這個兩枝筷子當中有沒有主副之分啊?實際上沒有主副,兩個幫助的。以前曾經跟大家開過玩笑,那一枝筷子能不能用啊?實際上一枝筷子也可以用喔,你們試試看喔!那這個話怎麼講呢?當然,這一枝筷子曾經考倒過很多人,現在一枝筷子的用法有兩種用法:譬如說這是個餅,你要去拿,這一枝筷子的話,你必須把那個一枝筷子,在那個碗的邊上把它撥出來,是不是這樣?撥出來,是不是另外是靠著這個碗哪?所以它還有一樣東西互相依靠的。還有一個辦法,我把那個筷子插在那個餅裡邊,把它拿出來,是不是可以?所以,因為那個餅,自然而然有這個力量,所以你插進去,那個餅本身是不是相當於另外支持你這個筷子的功效?它有這樣的互相相關的這個特點在裡頭,所以我們必須要了解這樣的一個特點。1:07:59第6卷 40:59

  因此,前面這地方主要的說,那個法都是互相相關的,那這一點呢,阿底峽尊者真正了不起的地方就在這裡。別的很多人,由於了解得不夠透徹,或者執著,學了這個法會毀謗別的;阿底峽尊者不是,他能夠融會貫通所有的法。所以能「以四方道」,所有的佛法,都能夠以一個——這個四方道就是他的這種方法能夠攝持所有的法,那就是他的老師。所以1:08:36第6卷 41:36

此語即是極大可觀察處。

  因為這樣的關係,所以阿底峽尊者成就是最高。倒不是因為他是一切大班智達頂嚴,因為他成就最高,既然你要成就最高,請問要不要照著他來學?對!就這個。1:08:56第6卷 41:56

由是因緣,以此教授能攝經咒一切扼要,於一補特伽羅成佛道中而正引導。故此具足通達一切聖教無違殊勝。

  因此呢,說這個教授,現在就是阿底峽尊者的《道炬論》,實際上這個地方也就是《菩提道次第論》,它能夠含攝顯教、密教所有的精要。這個精要,幹什麼的?是任何一個人要成佛,從凡夫步步走上去必不可少的正確的方法。那麼這一點,就是本論第一個「法殊勝」當中第一個特點。下面看第二,第二是:1:09:50第6卷 42:50

一切聖言現為教授者。總之能辦諸欲解脫,現時久遠一切利樂之方便者,是即唯有勝者至言。以能開示一切取捨要義,盡離謬誤者,獨唯佛故。

  第一個。說那麼這個法殊勝當中第二個特點,是所有的「聖言」——就是所有的三藏,實際上眼前、當下就是我們最重要的教授。那麼為什麼要說這一點呢?實際上,是我們現在因為條件不夠,沒有辦法徹底究竟圓滿了解佛的全部,所以菩薩祖師們把佛的精要提煉出來,那這是因為我們條件不夠。反過來呢,正因為我們條件不夠,我們看不見自己不夠,反而覺得:嗯!佛的經這麼多,好像有很多東西無關緊要,乃致於嫌它囉唆。這是我們最嚴重的一個缺點!我們應該了解,所有的聖言實際上真正的都是教授,下面會詳細說明。1:11:20第6卷 44:20

  那這個地方告訴我們,「總之」,對於要想真正了脫生死、究竟成佛的,不管眼前的好處,以及究竟的好處,能夠指出這些的方法的、方便的,是什麼呢?「勝者至言」。也就是說,「勝者」就是佛,佛告訴我們的內涵,經;然後還有論。這個論呢,就是主要的,或者是佛講的,也有菩薩們解釋佛講的,因為能夠真正告訴我們該做、不該做的,而在該做、不該做當中,正確無誤、絲毫無差的,只有佛!別人告訴我們的,都可能有錯誤,這樣。那麼正因為只有佛才對,所以佛的經,這個才是最最好的、重要的教授!1:12:25第6卷 45:26

如是亦如《相續本母》云:「此世間中更無善巧於勝者,徧智正知無餘勝性定非餘,是故大仙自立契經皆勿亂,壞牟尼軌故彼亦損於正法。」

  這個一共有四句,這個最後一句啊,那個「故」字下面那一點錯了,最後一句是「壞牟尼軌」,這個點,點在那裡,「故彼亦損於正法」,他那句子是四、七,這樣點的,一共有四句。這個下面是解釋:1:13:10第6卷 46:10

故諸契經及續部寶勝者聖言,是勝教授。

  那麼這個下面的解釋,也就是說這個在我們現在這個世間,真正最善巧的,告訴我們道理的是世尊。世尊講的都是最殊勝的教授,不管是顯教、還是密教。不過呢,1:13:40第6卷 46:41

雖其如是,然因末代諸所化機,若不具足定量釋論及善教授,於佛至言自力趣者,密意莫獲。

  說,雖然是世尊的教誡,不管顯教、密教,那最究竟圓滿。問題在哪裡呢?到我們現在末法的時候,我們「所化機」,就是佛要化的那些眾生,化度的這種機,那就是我們現在末法的這些眾生。末法的眾生因為自己條件不夠,為什麼會條件不夠呢?資糧沒有集,罪障沒有淨,所以會產生這種問題,前面已經說過了。那麼必須要有一些大的菩薩、祖師,要到一定的條件,說不足這個條件,不夠了解世尊的教法;然後呢,夠了這個條件,能夠善巧地把世尊的教法解釋,既清清楚楚,而且把世尊的教法的精華,很有次第能夠指出來。經過了這一些菩薩、祖師們,這樣地這個深入淺出的,把精要的部分拿出來,很有次第的編排來告訴我們,我們才懂,以我們自己的條件直接去看,不了解。1:15:30第6卷 48:31

  諸位,有機會你們不妨去看,所以以前我跟大家曾經說過一個笑話,這是我自己的錯誤。《法華經》,人家說:「啊!《法華經》是經中之王啊,如何如何好啊!」那我就翻開《法華經》來看,從第一個字看到最後,那這個《法華經》到底說些什麼呢?它是經中之王,我怎麼一點都看不出來呢?那最後只是說你也成佛、他也成佛,難道這個就是經中之王嗎?是完全看不懂!實際上並不是經不對,自己條件不夠。那一直等到後來自己出了家,再看,還是不懂!那經過了多少年以後,回過頭再去體會的話,啊!那裡邊非常重要的意義都在裡頭,就是自己條件不夠。我是隨便以我自己來比喻,這樣。那麼隨後呢,我想有很多類似的,類似的這種狀態。這是所以特別地說明,我們自己條件不夠,我們才有這個誤解。所以說——下面看下去:1:16:38第6卷 49:38

故諸大車,造諸釋論及諸教授。

  因此這樣的關係啊,很多這個大......。(音檔中斷)1:16:49第7卷 00:03

  十二頁、十二頁第四行,我們正在講《相續本母》,解釋這個裡面的偈,說這個一切的顯密的經典,都是世尊、佛留下來的最殊勝的教授。只是因為我們眾生根性不好,所以說「末代」,就是末法的時候,那麼自己條件不夠,所以不能認識、理解世尊深刻的密意,那個時候就需要那些諸大菩薩、祖師們來解釋。所以說,「若不具足定量」的,那個解釋要達到一定的標準,不是隨便一般人可以。這樣地經過善巧的解釋,那麼這我們才了解世尊給我們的殊勝的教授,否則的話呢,對於世尊最究竟圓滿的密意,他的深密的意趣我們不能了解。那麼下面繼續下去:1:18:26第7卷 01:38

若於教授雖多練習,然於廣大佛語釋論所有義理,不能授與決定信解。或反顯示彼不順道,唯應棄捨。

  有一種狀態是這樣,如果說不能了解上面這個意義,那在這種狀態當中,說有一些教授經過了了解、修習了以後,那麼本來這個教授是諸大菩薩、祖師,為了我們眾生根性差,專門解釋佛深的、這個佛經裡邊的深密的義理的。現在學了這些教授以後啊,學得越多,結果對於佛所講的原來那經論,廣大那種經論的義理,卻不能指出這個教授跟那個廣大經論當中的精要的關係,這樣。因此呢,不能對世尊說的圓滿的廣大經論,生起決定不疑的了解跟深信。而「或反顯示彼不順道,唯應棄捨」,乃至於反而說:「啊!這個教授就是這麼多,那個經論用不著。」所以這種狀態說反應棄捨。1:20:22第7卷 03:35

若起是解,諸大經論是講說法,其中無有可修要旨,別有開示修行心要正義教授,遂於正法執有別別講修二法,應知是於無垢經續無垢釋論,起大敬重而作障礙。

  那麼由於前面這種狀態——錯誤的,實際上這個錯誤——所以就引起一個誤解,「若起是解」,引起這種的了解,這種了解是錯誤的。他那個了解怎麼看法呢?說那些大經大論,經所講的,那都是講講的,真正修行不要這個的,真正修行的重要的旨趣不在那裡,另外有一些開示修行的這個心要,那個才是真實重要的,所以另外有開示修行的心要。既然是這樣,那怎麼辦呢?我們就會執著,「遂於正法」,對於正確的這個世尊講的正法,就會生起一種錯誤的知見:原來這是兩件事情,一個是講道理的,那麼要講道理呢,你就看很多大經大論;要修行,這個不要,是另外一回事情。1:21:56第7卷 05:09

  結果這樣一來,真正重要的我們是懂得了道理去修行,修行才能真正解決,既然現在修行不要它,那麼在這種狀態當中,自然我們對於專門講道理,而不講修行的這種大經大論就不要了,這樣。那內心當中就會輕慢它、忽視它,不可能生起恭敬深刻的信念。所以說應知這一種狀態當中,我們對於正確毫無錯誤的,或者是顯教的經典,或者是密教的經典——它密教經典我們稱為「續」——這個顯、密的經典,以及解釋、正確地解釋的這種論典,不太敬重,而輕蔑乃至於。而實際上修學佛法,敬、信兩個絕端重要,沒有敬、信,根本不可能真正地深入。所以他說,在這種狀態當中,因為覺得這些大經大論是講的,不要修的,而我們實際上真正要想解脫生死是要靠修的,那這樣一來就對那大經大論不恭敬了。反過來實際上呢,我們是需要恭敬的,那這地方說,應該我們作的大經論起了障礙。然後呢,說:1:23:38第7卷 06:50

說彼等中,不顯內義,唯是開闢廣大外解,

  那為什麼不去恭敬它呢?因為裡邊的深密的那個內義,它並沒有講,只是講講道理,這樣。所以我們佛經稱為叫「內明」,這樣。這個真正的裡邊要反省、淨化自己的身心這種道理,這個沒有,講了聽聽,淨化身心、修行不在這個裡頭。於是1:24:15第7卷 07:29

執為可應輕毀之處,是集誹謗正法業障。

  既然這樣的話,既然我們對這種大經大論不太重視,而且會輕慢它,乃至於去誹謗它。這個是什麼?最可怕的謗法之罪。如果我們了解了這個道理以後呢,就不會犯這毛病。1:24:44第7卷 07:57

是故應須作如是思而尋教授,

  所以我們應該這樣地去思惟,是故思惟道理像前面的,下面還要講。那麼了解了這個道理以後,要至誠懇切一心一意地去尋找、去尋求,在經論裡邊找尋這種最深刻的、重要的教授。說:1:25:15第7卷 08:28

諸大經論對於諸欲求解脫者,實是無欺最勝教授。

  說這些大經大論,對於真實想求解脫的,實實在在都是最正確、絲毫無錯、最殊勝的教授。那為什麼我們還要去找這些解釋呢?是1:25:41第7卷 08:54

然由自慧微劣等因,唯依是諸教典,不能定知是勝教授,

  這是因為我們自己的宿生善根不夠,然後呢這個罪障重、資糧欠,所以這個這樣的原因。既然條件不夠,於是單單依這種很深廣的經典,我們不能真正了解它這個內涵、最殊勝的內涵。1:26:18第7卷 09:31

故應依止善士教授,於是等中尋求定解。

  所以啊,在這種狀態當中,應該依照著這個諸「善士」——這個善士就是諸大菩薩、祖師——這種他們作的這個註解、解釋,把那個廣大經論裡邊的精要部分拿出來,所謂這個「教授」。我們因為條件不夠,所以從他們這個教授裡邊,去認得真正的殊勝的意義,這個是我們應該思惟的。下面是我們不應該的:1:27:05第7卷 10:18

莫作是念起如是執,謂諸經論唯是開闢廣博外解,故無心要。諸教授者,開示內義故是第一。

  說不要這樣念頭,起這樣的執著:說這種大經大論都是講講的啊,不是真正修行的心要啊!這個念頭千萬不可以!最後總結說,說這樣在這種狀態當中,說大經大論不是,那只是這一種教授才是開示內義的第一教授。整個的這種念頭,我們千千萬萬不要起、不要犯!1:27:53第7卷 11:06

  那麼上面那一段,就是特別講明一切聖言——所有佛講的經,跟菩薩祖師造的大論,全部都是最重要的教授。那下面就啊,下面這一段,引出那些正理、這個證明,以及用例子來說明它。1:28:22第7卷 11:35

大瑜伽師菩提寶云:「言悟入教授者,非說僅於量如掌許一小函卷而得定解。是說了解一切至言皆是教授。」

  這個大瑜伽師,他的名字叫菩提寶,他就是阿底峽尊者最重要的這個弟子之一。前面說過,阿底峽尊者在印度、在西藏,那麼西藏裡有好幾個地方。那是康地人,那是一生都跟著他的,最重要的敦巴尊者,跟那個就是那個大瑜伽師,晚年最重要的一個弟子。1:29:19第7卷 12:32

  他怎麼說呢?說所謂真正地能夠體悟、進入的一個教授,絕對不是像我們現在想像當中,「量如掌許一小函卷而得定解」。這個是特別對我們現在人、一般人,因為善根差、條件不夠,那不要佛的這廣大的經典,簡單扼要的很少一點點。「量如掌許」的小函卷,就是像手上的,譬如說我們拿了一本書。目前我們舉個譬喻來說吧!譬如說現在最流行的念佛,念佛。念佛是更好了,連它這個整個的經都不要了,量如掌許都不要了,那就只要四個字就夠了,「阿彌陀佛」!那誰都會念,稍微多一點呢加上「南無」兩個字,那這個是末法的最可憐的現象!再不然的話,就算要,他說:啊!那再念個《阿彌陀經》。這麼薄薄的、薄薄的,這樣。平常的寺院裡作早晚課,那淨土的都會,大家都會背的。那麼再不然的話呢,譬如說那許參禪的話,那參禪的只要一個,參一個「念佛是誰?」「什麼是明上座本來面目?」那一些也根本不要;如果要呢,最多說拿一卷《金剛經》,這樣。這個都是末法的現象,所以普通很多人都是這樣。1:30:58第7卷 14:10

  那實際上不僅是我們這裡,那個當阿底峽尊者到西藏去的時候,也有這種現象。所以那個大瑜伽師特別說:這教授絕對不是說這麼一點點,知道這一個小小的經卷裡面就得到了,「啊!我了解了佛法原來是這樣。」不是的!那要怎樣呢?「是說了解一切至言皆是教授。」真正對於教授有真正有深刻認識的人、有體悟的人,他了解了整個的佛所說的——「至言」就是所有佛講的——都是教授。那下面又引另外一個:1:31:44第7卷 14:57

又如大依怙之弟子修寶喇嘛云:

  「大依怙」就是阿底峽尊者。說阿底峽尊者另外一個弟子叫修寶喇嘛,那個「喇嘛」就是西藏話,是一個很尊貴的稱呼,就像我們現在稱他那說寺院裡面和尚。喇嘛是要很特別有高條件的人,這種出家人。說:1:32:12第7卷 15:25

「阿底峽之教授,於一座上,身語意三,碎為微塵。今乃了解,一切經論皆是教授。」

  他這樣講,他說阿底峽尊者的這個告訴我們的這個教授,實際上阿底峽尊者最重要的教授是《菩提道炬論》,那就這樣。這個《廣論》的後面有,好薄,只有兩張一點點,這是他的教授。實際上,拿了他這個教授,你去修行的時候,哪怕修一座,這樣。譬如說我們現在早晚課坐在這地方,那真的修的話,通常講多少座,這樣。然後一座上面,能夠把「身語意三」,這個身語意三指什麼呢?就是說我們為什麼要修行呢?因為我們以前造了很多業,由於我們的煩惱然後造很多的惡業;現在的修行呢,就要把那個煩惱跟業,能夠把它努力經過修行而把它去掉。所以哪怕是一座上面,這個尊者的教授有這樣的殊勝,能夠把我們身、語、意所集的所有的一切的這種罪業統統去掉。「碎為微塵」就是這些惡業統統弄乾淨。1:33:43第7卷 16:57

  那麼這個是什麼意思呢?平常我們修行,如果我們不知道訣竅的話,譬如說我們修無常,只憶念、念一個無常;然後念個暇滿,只修個暇滿;念皈依,只修個皈依,跟其他的好像搭不上關係。或者是今天我們在這兒要淨化身、語、意三業,修「身」那是身,好像「語」跟「意」沒有關係。其實不是!說是佛法的教授,互相這個為主、那個為副,它互相地輾轉與主、副的關係有關。所以在這種狀態當中,如果你得到了這個教授的精華,雖然少少的一點點,可是它輾轉相關的是能夠縱橫交叉,把整個的世尊的教法都含攝在裡頭。因此如果你真的得到那個教授的話,也可以說很簡單的一點,但是它卻是包含了整個的佛法。因此你去修的時候,它同樣地哪怕一座,卻可以相關的所有的這種罪障都淨除掉,指這個!1:35:01第7卷 18:14

  所以下面說,「今乃了解,一切經論皆是教授」,這樣。你濃縮起來可以化得很精要的、很少,實際上裡邊的含攝是包括一切。所以說這個話,應該1:35:18第7卷 18:31

須如是知。

  這是第二位。下面是:1:35:22第7卷 18:35

如敦巴仁波卿云:

  那就是阿底峽尊者最重要的一個心子。他怎麼說呢?1:35:31第7卷 18:44

「若曾學得眾多法已,更須別求修法軌者,是為錯謬。」

  假定說你學了很多的法,然後學完了要去修了。去修的時候,說:欸!那現在以前講的都是講道理的,現在我要去修的,要另外去找修行的軌則。對不起,這個錯了!這錯了!那下面就解釋:1:35:58第7卷 19:10

雖經長時學眾多法,然於修軌全未能知。若欲修法,諸更須從餘求者,亦是未解如前說義而成過失。

  這說明就是,說學了很多法,對那個修行不知道,現在要修行法,說,「唉!那既然以前講道理的,現在修行再要找修行的教授,然後再去修。」那這是錯誤,這個錯誤前面已經講過了。那麼下面再引證:1:36:35第7卷 19:48

此中聖教,如《俱舍》云:

  那《俱舍》是一本論,我們普通稱它為「小乘聰明論」。那個小乘的,所以換句話說小乘就根本,根本論典當中最後出的,非常有體系、最完整地把整個的佛法含攝起來。我們現在不要看它大小的小,是說基本教典當中最重要的綱要都在裡頭,所以引這本論說明的話,這個是最精要的一部分。它怎麼說呢?1:37:11第7卷 20:24

「佛正法有二,以教證為體。」

  整個佛講的正法分兩部分:一個是教,一個是證,它的整個的內容就是這些。下面解釋:1:37:29第7卷 20:41

除其教證二聖教外,別無聖教。教正法者,謂是決擇受持道理修行正軌。證正法者,謂是如其前決擇時,所決擇已而起修行。

  那麼這個教、證——把整個的聖教分成教、證兩個。這兩個關係呢,說「教」,就是講的道理,先經過理智地思惟、觀察、抉擇,那我們要怎麼樣去說明這個道理,說明這個世尊那個教法的內涵,啟發我們的信心,然後由此步步深入,曉得怎麼修行。一方面告訴我們這個是哪一個對、哪一個錯,讓我們了解取捨,然後如何去行持,都在理論的說明。說明了以後,下面證。「證」,就是就像我們前面講的這個教,照著這個教的道理,然後如法去行持,因為如法去行持以後,最後證得那個我們應該得的道理。就這樣!1:38:45第7卷 21:58

故彼二種,成為因果。如跑馬時,先示其馬所應跑地,既示定已,應向彼跑。

  這個教、證二法,是有必然的因果關係的。那舉個例子,就像跑馬,拿我們現在來說,像開車。說我現在要到台北去,我不認識;先拿一張地圖,說:喏!那你應該這樣開。了解了這個地圖,開車的時候是不是照著這個地圖跑?那麼地圖就像「教」,正式的跑就像「證」,這個現在的佛法裡邊的教跟證這樣的密切的關係。更進一步來說,因為你有了自己修證以後,然後人家來問你的話,你把你修證的經驗告訴別人,這個叫教。所以我們現在那個教,就是世尊經過了修證以後告訴我們的,所以這個兩個互為關係的。1:39:51第7卷 23:04

  所以對我們學的人來說,必須先透過教,然後讓我們認識、啟發信心,知道如何取捨,如理願意去做;然後照著去修,證得。那個是對我們凡夫,從我們凡夫到成佛。至於法怎麼留在世間的呢?就是說,當世尊親自證得了以後,再把他所證得的內涵,像他所經驗的再告訴我們。所以這個「教」本身呢,也是「證是因」;在教別人的時候,這個「教是果」,有這樣的互相的因果關係。那麼對我們現在凡夫來說,這個兩個是:教是因,證是果,這樣。這個我們要了解,所以彼此間哪能分得開呢?所以舉像跑馬這個公案,下面又說:1:40:57第7卷 24:09

若所示地是此跑處而向餘跑者,定成笑事。

  假定說現在我們要跑馬啦,或者要開車啦!說照這個地圖,告訴你要這樣、這樣開,結果你正式開的時候,結果不照著地圖,反方向走,那不是開玩笑嗎?眼前我們那些學佛的佛弟子說:這個大經大論都是講講道理,修行不要的。就像剛才這個裡邊譬喻一樣,說我們要開車了,拿張地圖研究了半天;正式開囉,開的時候跟研究的地圖方向相反的,那是絕端荒唐!1:41:44第7卷 24:57

  所以前面說這個是末法的時候,真是末法,非常可悲!其實像在這種現象,現在非常普遍。在座的諸位,都是宿生深有善根,才能夠跑進來接觸這個。我當年就犯了這樣的毛病,啊!也是好學佛法,也學了一大堆,然後呢先跑得去摸了這個念佛。祖師都已經告訴我們:那我們現在因為善根不夠,嗯,本來應該那種最完整的大經大論不夠,所以我趕快念佛淨除罪障,見到了佛,將來才能夠步步深入。他講得很清楚啊!並沒有告訴我們說排斥啊!我們這是所以資糧不夠,是因為以前的罪障深、資糧欠。那麼為什麼呢?因為不恭敬,排斥那個經。結果,我們沒有照他做,反而覺得:哎呀!那個經教沒有用的,結果你只要念佛。最後呢,真的念佛還好,結果一天到晚去講。現在很多人犯這個毛病,最早我也犯這個毛病,所以我後來一直覺得最慚愧是在這個上頭。1:43:05第7卷 26:18

  所以我也勸各位,在座的也是,不管哪一位,自己覺得條件太差,那應該感到慚愧說:「哦!這個佛法是最好的,現在我條件不夠,我只能做這個。」千萬不要說:「啊!這些東西都是沒有用的!」那就是毀謗那個經教。那更可笑的,還有更有趣的,他真正是,那你既然條件不夠嘛,你趕快念佛囉!欸,不念佛,一天到晚跟人家講:「這個都沒有用啊,這個經論都沒有用啊!你單單念佛。」本來祖師告訴我們:「你什麼都不要管,專門念佛。」結果他樣樣管,只有一樣東西不管——念佛不管。1:43:49第7卷 27:02

  你們如果真的有因緣,就看見這種狀態。那這所以他自己也是受害,然後我們學佛的佛弟子,都是這樣去毀謗,那這個人家說起來,你們學佛的人自己講的,結果呢?所以我在這邊隨便談一下,一方面警策我們自己千萬不要犯;一方面如果我們外面遇這種因緣的話,要把那個道理善言相勸。現在我們繼續看下去:1:44:23第7卷 27:36

豈可聞思決擇此事,若修行時修行所餘。

  那前面舉這個比喻,那個比喻當中所要告訴我們的,就是現在講我們的修行。這個聞思呢,就是相當於比喻當中看那個地圖;修行呢,就是相當於比喻當中照著這地圖去跑,一樣的道理。下面再看:1:44:53第7卷 28:06

如是亦如《修次第後編》云:「復次聞及思慧之所通達,即是修慧之所應修,非應修餘,如示跑地,而應隨跑。」

  那個,有一本書叫《修次第》,那個《修次第》那個是後面那個蓮花戒論師,就是嘎瑪拉西拉造的,一共有修次第的前、中、後,初、中、後三編。這個裡邊又告訴我們,說:聞,現在我們修學佛法先聽聞,聽聞是善知識的教授;把自己聽的道理去思惟、抉擇、觀察;能夠得到了這樣的聞思相應所通達的這個道理,就是我們將來修的時候應該去修行的,那不是說修別的。就像前面說的,先照著這個地圖來看,然後呢別人告訴我,我去聽聞,然後去想:哦,他告訴我這個、這個,去思惟,透過了聞跟思,就照著這個地圖去走,現在同樣地透過了聞的思所通達的,照著去修行。1:46:24第7卷 29:37

如是由此教授,能攝一切經論道之樞要。

  由於這樣,所以這個所謂的「教授」,所謂平常的這種教授都應該能夠,那麼現在特別是講本論,是本論所講的教授,就是能夠普遍地能夠含攝,所有的大經大論當中的最精要的地方。1:46:53第7卷 30:06

於從親近善知識法乃至止觀,此一切中諸應捨修者,即作捨修,諸應舉修者,即以擇慧而正思擇。編為行持次第引導,故一切聖言皆現為教授。

  那麼現在這個教授從哪裡開始呢?最早的是從親近知識,到最後呢到止觀,這個後面整個地按照著次第。所有的這個就是整個的佛的內涵,那這些內涵主要的分成兩部分:說有一個呢不應該做的,那應該捨掉它,那麼就應該依照著這「捨修」這個方法來修;還有一個呢,要做的叫「舉修」,我們以前不熟悉沒做過的,現在要努力去照著去做。不管是捨,或者是舉,都要「擇慧」,就是聞、思,這樣地去「正思擇」。然後呢,把這個道理依照著行持的前後必須要的次第,這樣來引導。所以在這裡這一個部分,就說明「一切聖言」——所有佛告訴我們的都是這個裡邊的教授。那麼這個是正面的已經告訴了,另外呢提出來錯誤的,這個正確的了解了,下面的錯誤的是什麼呢?1:48:27第7卷 31:40

若不爾者,於非圓滿道體一分,離觀察慧雖盡壽修,諸大經論非但不現為真教授,且於彼等,見唯開闢博大外解,而謗捨之。

  如果我們不能像前面了解這樣的一個重要的特點的話,我們會產生一個什麼誤解呢?我們會對這個修行,對修行啊,因為把握不住這個總別之間的這個整個的關係;那麼偏偏我們條件也不夠,所以我們進去的時候,實際上也不能說它不是,那這是什麼呢?圓滿道的一分。其實我們現在念書都是這樣的,我們絕不可能一口氣同時念,或者你寫字,或者你背書,或者你在這兒學國文,或者你在這兒學其他的東西。那麼這個不管任何一樣東西,是不是我們整個要學的全面的當中一部分啊?假定我們有正確的了解了,我們曉得從這個地方,照著次第步步深入,互相相關的慢慢地增上。假如我們不了解的話,我們就會執著這一個,這樣。1:49:54第7卷 33:07

  那麼這個時候尤其是麻煩,因為不了解是「離觀察慧」,那由不了解這個重要的特點去思惟、觀察。那執著只是一分「盡壽修」,哪怕我修一輩子。結果呢?「諸大經論非但不現為教授」,對於在這種狀態當中,那種大經大論就把握不住,不但不是真實的現在的教授,反而覺得那個都是講講的。因為我們沒有正確地對這個經論透過善知識的引導,然後呢,不了解它的特徵會產生這樣,所以去棄捨、捨掉它、毀謗它。那這個是反過來就我們會產生這樣的毛病,正、反兩個告訴我們啦!下面又說:1:50:46第7卷 33:59

現見諸大經論之中所詮諸義,多分皆須以觀察慧而正觀擇。

  所以現在他們、馬上大師就說,現在呢,喏,這個事實就是這樣——那這也就是大師親自現證的——所有的大經大論當中所說的道理,這個現在把這個道理再濃縮起來,把精要收攝成功《菩提道次第廣論》,乃至於像阿底峽尊者《道炬論》。說這個裡面,極大部分都需要什麼?「以觀察慧而正觀擇。」這樣!那麼什麼是觀察慧,為什麼叫不觀察呢?後面等一下我們會講。因為佛法裡邊最重要的修行,如果我們統攝起來,可以分成功兩個:一個叫止修,一個叫觀修。那這一部分既然後面再講,這裡先不提它。1:51:48第7卷 35:02

此復修時若棄捨者,則於彼等何能發生定解,見為最勝教授。

  說前面說,因為不了解它的個真正的內涵,而棄捨不照著它去做,這就麻煩了!因為凡是這些道理,你必須去透過了正確的聽聞,然後思惟、觀察,層層深入,才能正確地了解它內涵是什麼。現在反過來,你不照著它去做而捨棄了,那麼請問在這種狀態當中,你已經拿了錯誤的方法去修了,你怎麼可能對於正確的經論產生定解?一定不可能!譬如說,我現在隨便舉一個東西,說這個東西你嚐過沒有?你沒嚐,那交給你嚐一嚐,這樣;然後你自己嚐一嚐,曉得這個道理了。現在修行也是,你親自去體會,要親自去照著它方法去修;結果呢,偏偏你不照著去修,你也永遠嚐不到,當然你不可能對這個東西的什麼是正確的味道,你不知道。1:53:13第7卷 36:26

  這是為什麼佛經當中非常強調一件事情,「信為道源功德母」。這一條路是我們從來沒有走過的,所以真正你走進去的時候只有一個——你有信心,告訴你就這樣!當然你信心夠了你就會做,再不然的話理論說明了以後,使得你覺得我要願意去試,這個時候對你是個外行。我們前面已經講過了,我們現在講科學,現在世間那一樣東西不是自己親自體驗過了以後,你才能夠真正地深入理會得到的。外面的東西是如此,裡邊的東西也是如此,而且更是如此!所以如果我們棄捨了以後的話,我們就不會對這個有正確的認識,既然不會有正確的認識的話,就不會看見它是最殊勝的教授——完了!那假定,下面又說:1:54:12第7卷 37:24

此等若非最勝教授,誰能獲得,較造此等尤為殊勝教授論師。

  假定這些不是最殊勝的教授的話,請問:那你在哪裡還能夠找到比這更好的呢?現在佛既然不是,我們不了解,「造」諸大菩薩、祖師也不是,那請問:還有誰能夠做這件事情呢?你哪裡才能夠找到呢?所以正、反兩方面,這個也是反過來。那再下面,又是從正面來說:1:54:50第7卷 38:04

如是若能將其深廣契經及釋現為教授,則其甚深續部及論,諸大教典,亦無少勞現為教授,則能發起執持彼等為勝教授所有定解。能盡遮遣妄執彼等非實教授,背棄正法諸邪分別罄無所餘。

  所以我們如果能夠這樣正、反兩方面,那現在這樣一來,我們就能夠像最深、最廣的「契經」,就是佛告訴我們的經,以及諸菩薩、祖師的解釋,了解這個是眼前最重要的教授。那麼如果了解了這個,那當然「續部及論」,那是顯教的經跟論,以及密教的續跟論,以及所有的其他的諸大教典,也不要太辛苦。因為我們真能自然照著次第一步一步進去的話,都會了解那都是眼前最殊勝的教授。那個時候了解了以後,我們真的內心當中對它,啊!很愛著,就會把它看成這是最殊勝的教授,我們也能夠正確地產生決定不移的信念。這個時候是正面的效應,反面呢我們能夠遮止、能夠排遣錯誤的這種妄執。這種錯誤的妄執,就是前面說的,說這個沒有實在的教授,因為有了這種錯誤的,所以我們「背棄正法」這種邪分別,統統可以除乾淨。1:56:48第7卷 40:01

  前面這一部分,就是說「一切聖言現為教授」,實際上這個現為教授當中就是甲二的第二部分。實際上這個裡邊已經含攝了甲二的第三、第四。那我們現在看那個第三、第四,把那個文讀一讀,稍微講一下,也很容易了解了。三,那個就是甲二當中的第三,1:57:20第7卷 40:34

易於獲得勝者密意者。至言及論諸大教典,雖是第一最勝教授。然初發業未曾慣修補特伽羅,若不依止善士教授,直趣彼等難獲密意。

  這是第一。說透過了本論,就是《菩提道次第論》,以及《菩提道炬論》,乃至於《現觀莊嚴論》。透過了這樣的這個論的說明以後,對於世尊告訴我們最深密的這意趣,容易得到。為什麼呢?說「至言及論」,這個世尊告訴我們的最究竟的是至言,以及菩薩、祖師是解釋的論。這些重要的教典雖然是最殊勝的教授,但是對我們剛剛開始,「初發業」就是剛開始,剛開始的特點,我們習慣的都在無明當中,我們沒有習慣過修行。那我們怎麼曉得我們沒有習慣過啊?在座諸位想想看,你知道不知道你以前習慣過什麼?道理很簡單!我一天到晚歡喜玩,我以前就習慣玩,這樣。如果說你習慣了這個東西,你自然跟那個相應。所以在座的諸位大家都有這個經驗,我們曉得在家裡看電視啊這一些東西都很習慣,不要教的,一天到晚就想。然後呢,修行就不習慣,啊!怎麼定啊、怎麼來啊,好苦,為什麼?我們沒習慣過。然後呢,這些東西一學就會,而這些東西學了半天學不會,為什麼?因為沒有習慣。這很明白地讓這個地方我們了解。1:59:29第7卷 42:42

  其實我們如果繼續地再學下去,到了解了下士業的特徵以後,回過頭來一看,理論也好、實際也好,我們都會很清楚明白這個特點。也就是說我們是剛剛修行的人,沒有習慣修行。那麼這種人哪,假定不依止這個真正地夠條件的,這是善知識——「善士」,他所給我們的教授,直接要想去找大經大論的這個內涵,不容易獲得。這是第一個,下面呢,2:00:09第7卷 43:21

設能獲得,亦必觀待長久時期,極大勤勞。

  就算能夠得到,也要花很長的時候,花很長的努力。這我們平常很多事情就可以,有一個門檻很精的人,告訴你一下,你一聽就會;可是如果不經過這樣地告訴你,要你自己去摸索的話,摸花好大的時間都摸不透。世間的小事情尚且如此,何況這樣佛法。所以也就是說,即使我們有條件能夠自己摸索出來,也花太多的時間。現在我們人生是短短的很短的時候,允許我們浪費太多時間去摸嗎?這樣。所以這個地方說,這個本論的殊勝就在這裡了!說:2:01:08第7卷 44:21

若能依止尊長教授,則易通達。以此教授,能速授與決定解了經論扼要。其中道理於各時中茲當廣說。

  說現在呢,假定能夠依止著「尊長」,就是師長的教授,那就很容易通達。所以這個地方要兩樣東西:一個要通達那個教授的善知識,一個這個師長所通達的教授。換句話說,這個教授那是最完整的,還要一個夠條件的善知識來說明,那我們就很容易。因為眼前這個教授能夠以最快速的方式,能夠給我們最究竟的正確的了解,把這個經論當中的精要了解。2:02:04第7卷 45:17

  我們現在世間的人常常說:啊!這不要走冤枉路。嚴格地來說,佛法裡面根本沒有什麼冤枉路跟不冤枉路,但是仔細地看有很多是冤枉路,有很多是不冤枉路。這個怎麼講呢?假定你能夠找到真實的善知識,而能夠從他地方得到真實的教授,你不走一點冤枉路,這個就是最正確的。我們極大部分人都走的都是冤枉路,就那個不走冤枉路這一點來說,那這個就是最快速的。這一點我們在一開頭就應該正確地認識。所以假定我們對這個像本論——《菩提道次第廣論》,有了正確的認識以後的話,我們還要去想走直捷快速的路的話,那是個顛倒。當然,我們對這個《廣論》要文字認識,而內容要步步地正確地把握住,這個才對。如果只是在隨便的嘴巴上面講講,那對不起!那個我們實際上對《廣論》並沒有正確的認識,那也談不到。這個是第三點,第三點。那麼現在呢,再下面就是這個第四,就是甲二當中的第四。2:03:38第7卷 46:51

極大惡行自行消滅者。

  甲二的最後,甲二分成四部分。說很多可能產生的罪惡的惡業,你不要努力就自己能夠消滅。這個很特點喔,這個很特別喔!我們平常對於一般人來說,修行重要的兩件事情——淨罪,也就是說我們以前造的惡業,要把它淨除。對這件事情,往往要花很大的努力才能夠清淨得掉。就像比如我們身上或者地上,我們這地方弄髒了以後,要把它洗乾淨,這樣,這個惡業要把它洗乾淨,要花很大的努力。現在呢,我們對本論如果了解的話,那你不要去努力,很多極大的惡業自己就消失掉了,它有這樣好的好處啊!本來你要花這麼大的氣力去懺悔拿掉它的,現在你只要學本論,前面的好處得到的時候,它那個惡業,它自然就消失掉了,一舉二得!那為什麼原因呢?就看下面:2:05:02第7卷 48:15

如《白蓮華》及《諦者品》宣說,

  這兩本經裡邊這麼說。2:05:07第7卷 48:20

一切佛語,或實或權,皆是開示成佛方便。

  這兩本經上面說,佛所有講的,有很多講「權」、有很多講「實」,這個都是告訴我們成佛的方便——方便是它那方法、訣竅。這個裡邊,這兩本經當中,我想這個「《白蓮華》」,《白蓮華》就是《妙法蓮華經》,《妙法蓮華經》在座的各位同學都念過。它一開頭就〈方便品〉當中就說,世尊啊,因地當中要救一切眾生,發願、修行,現在成了佛,成了佛,他覺得:哎呀!這個佛法實在太深廣了,不曉得怎麼辦,無從說起。所以後來想想:三世諸佛都是這樣的,沒有例外。所以他就這個時候想起來才去,雖然很深廣,但是他要教眾生。那眾生條件太差了怎麼辦呢?他引誘他種種方便,方便善巧,所以一步一步地來引導他。所以除了這個道理說明了以後,後面再引用很多比喻,什麼羊、鹿、牛的三車啦,什麼火宅啦,什麼一個一個啦!那最後就告訴你,啊!原來真正最後究竟的是這樣。所以《法華經》上面講,到最後說法說了幾十年以後呢,開權顯實,前面是權方便,權宜之計,那現在整個地敞開來告訴你,實在這件事情啊!那麼世尊是為了引導我們成佛,所以設種種方便,但是呢,下面說:2:07:00第7卷 50:13

有未解是義者,妄執一類為成佛方便及執他類為成佛障礙,遂判好惡,應理非理,及大小乘。謂其菩薩須於是學,此不須學,執為應捨,遂成謗法。

  說有一些人不了解這個道理,所以他以他的虛妄的、錯誤的這種執著,認以為有一些這個是成佛的方法,還有一個呢不是,不是,而且是成佛的障礙。當然,是方法他就歡喜它,不是方法他就不歡喜它,所以就判這個好、這個壞;這個是合理、這個不合理;這是小乘、這個大乘;那這些嘛是菩薩要學的、這個不須要學的。所以,又在這種情況下,不要學的嘛當然捨棄,這個就謗法。其實世尊很明白——都是成佛要學的,只是條件不夠,所以告訴你先從這裡,所謂這個大小只是一個方便,你必定從這地方過來的!下面,另外引一個經。2:08:21第7卷 51:34

《徧攝一切研磨經》云:

  那另外一本經,那個經論上面怎麼說呢?這世尊講:2:08:30第7卷 51:42

「曼殊室利,毀謗正法,業障細微。曼殊室利,若於如來所說聖語,於其一類起善妙想,於其一類起惡劣想,是為謗法。

  首先,先提出世尊教誡,特別地把這個告訴我們。「曼殊室利」是文殊師利,說:「文殊師利啊!這個毀謗正法這個罪是很細哦,我們平常看不見哦!」也就是說,我們平常自以為沒有造,因為這個障礙太細了我們看不見。就像我們平常做很多事情,那心很粗,所以細的很多錯誤都看不見;同樣地,謗法也是說也是如此,這樣。那麼下面就特別地說明,什麼樣是一個謗法呢?「若於如來所說的聖語」——這個如來所有開口的都是,如來不會說,要嘛不開口,開口出來的話,一定都是有跟眾生有利益的——說有一類是好、是妙的、是善的;有一類是不好、是惡的、是劣的,如果我們這樣想的話,那是謗法。2:09:53第7卷 53:06

  這個有一點我們要了解喔!我們凡夫啊,平常這個越是差,開起口來那通常都是不好的,難得說一句好話。那麼這個人的品德越好的話呢,他的好話越多。到成了佛,他要嘛不開口,開起口來,絕沒有一點錯的,佛開口絕沒有任何一句話戲論!不要說開口,乃至於無緣無故他世尊會笑一笑,那很多經論上面都是這樣,看見、世尊看見笑了,弟子一定會說:「世尊啊,你為什麼笑啊?」世尊不會無緣無故有任何表示,如果有表示,一定有特別的因緣。所以我們要了解:世尊所有講的絕對沒會有錯,那我們現在說它這個是對、那個是錯,這個是謗法。那麼又:2:10:56第7卷 54:09

若謗法者,由謗法故,是謗如來,是謗僧伽。

  不但謗法哦,謗佛、謗僧!為什麼這樣講?因為這個法是不是佛講的?假定你覺得法,佛講得不對的話,那這個裡邊是不是含攝一個意義,就是「對不起,佛講錯了!」或者呢,講那個法本身錯了;或者呢佛不知道應機,這個法可能沒錯,可是不應機。佛會不會做出這種事情來?當然不會!所以說,假定我們謗法的話,就等於是謗佛。還有呢就是「謗僧伽」,那為什麼要謗僧伽呢?我們僧、所謂僧伽是不是照著佛的話去修行,如理去做?那現在這個法,你說謗那個法是錯了,那我們照著它修行的人豈不是也錯了?這個是很嚴重的!所以如果我們真正謗法的話,就等於佛法僧三寶俱謗,這是非常嚴重、非常嚴重!所以這個推廣來說,而且他下面的細部地來說明這個謗法的形式。2:12:17第7卷 55:30

若作是云,此則應理,此非應理,是為謗法。

  平常我們會講:啊,這個是對,這個不對。那這是謗法。2:12:27第7卷 55:40

若作是言,此是為諸菩薩宣說,此是為諸聲聞宣說,是為謗法。若作是言,此是為諸獨覺宣說,是為謗法。若作是言,此者非諸菩薩所學,是為謗法。」

  那這樣,那為什麼我們有的說「這個跟菩薩講的」,那為什麼我們這地方謗法呢?這我們要了解的,就是說我們以分別的這種心情來說「這個對、這個不對」。實際上這個《妙法蓮華經》當中很清楚地交代我們,他對三乘人是講的三乘法——是聲聞法、是緣覺法;可是實際上呢,因為這些人的根性就是這樣,佛真正要引導他們成佛。所以對這些人來說,透過這樣的方法他能成佛,請問他那個法到底是聲聞法、還是佛法?還是菩薩法?這點大家懂不懂?這樣。2:13:28第7卷 56:41

  所以我再說一遍,就是說現在這個地方,這個《徧攝一切研磨經》上面講:「假定有人說,這個是說為諸菩薩講的,這是為諸聲聞講的,這個是謗法。」那我們會說:「欸!《妙法蓮華經》當中不是佛親自說的嗎?說有很多人跟他講聲聞法、有很多人講這個法,那這個兩個當中有矛盾嗎?」我們不了解會有矛盾,了解了,不是!《法華經》上面很清楚地說明:世尊出世只有一個方法叫濟度別人——把無上圓滿菩提大法要救他;可是他的條件不夠,所以眼前以他條件相應那個方法來告訴他,讓他步步上去,然後透過這個方法,使得這個人究竟能夠圓滿無上菩提。2:14:36第7卷 57:49

  就像我們現在念書來說,我們現在希望念的這個科學,要到這個程度,譬如說要到博士,但是現在只是一個小學生,你能不能把博士的課程教給他?不行!所以你現在必須把小學的東西教給他。然後你說:「這個小學的,你念它幹什麼?」它課程雖然是小學的,卻是透過這個根柢,去慢慢地走上去念博士,所以這是小學的這個根、基礎,對不對?2:15:14第7卷 58:27

  或者我們舉個譬喻,來造房子,這佛經裡面就有這麼一個故事,我簡單地說一下。說有一個人哪,鄉巴佬,但是突然之間發了大財,有一天到城裡面去,鄉下那個房子都破破爛爛,到城裡看見了一個樓房,好幾層樓,很漂亮。啊!他看了很高興,說:「我們那個房子都平平矮矮的,它那個三層樓,站那個上頭看得很遠。」所以他回去了,因為他有了錢啦,所以他也找人要去造一個房子。然後就找來說,問那個造房子的:「你會不會造三層樓?」「我會造。」「那你給我造個三層樓。你曉得我要的什麼嗎?」那個造房子的人當然知道嘛,說我知道,怎樣、怎樣。「對啦!你給我造。」然後呢這個造房子的人就給他造,當然要給他造是造三層樓,造三層樓怎麼造呢?他當然照地基挖起,是吧?先把地基挖,然後把它基礎弄進去。然後呢這個鄉巴佬跑得去,他鄉巴佬的心目當中:「我要造的房子造的三層樓,你怎麼挖地下幹什麼?」他也不知道,過了兩天問他:「欸!你給我造房子啊?」「對呀!」「那你怎麼沒有造?」「我正在給你造啊!」「你造在哪裡呀?」「我在地下挖那個地基。」「不對!不對!我這個不要,我是要造上面那個三層樓。」所以他想像當中啊,你給我造一個空中樓閣,造一個房子就懸在空中的。這個故事你們懂不懂?了解了這一點,曉得我必定要從下面的一層一層上去。2:16:49第7卷 1:00:02

  所以我們現在以我們錯誤的見解,「這個是聲聞法,這個是小乘,這個是不對的」,這種概念就錯了!何況現在我們這樣一說,現在、尤其是現在普遍的,我們目前佛法的真正衰的地方——大家根性差,也不了解自己條件不夠,自己總覺得最高。大家就說:「啊!這個是聲聞乘法,大家不要學了;這個緣覺乘,不要了!我是菩薩,所以我要學。」結果呢就變得什麼?像造房子一樣,你從下面這個挖地基,到打那個基礎,造一層樓,大家都不要了,我只要把那三層樓造起來就可以了。那現在這是真正的最荒唐,最欠缺的地方就在這裡!那下面我們繼續看,像這種地方就叫「謗法」,所以......下面在這括弧裡邊的都已經唸過也講過。2:17:51第7卷 1:01:04

若毀謗法,其罪極重。

  要曉得謗法這個罪是非常重、非常重啊!前面這個道理,除了《徧攝一切研磨經》以外,這個《地藏十輪經》當中,也很明白地說明這個道理,那這個不去說它。那現在來看:2:18:12第7卷 1:01:25

《三摩地王》云:

  《三摩地王》這個經上面也這麼說:2:18:19第7卷 1:01:32

「若毀此贍部洲中一切塔,若毀謗契經,此罪極尤重。若弒盡殑伽沙數阿羅漢,若毀謗契經,此罪極尤重。」

  說這個「贍部洲」就是南贍部洲,就是佛出世在這地方說的。這個「塔」是什麼呢?塔有兩種塔:有一種就是奉那個世尊那個生身舍利的,有一個沒有的,這兩種,這樣。在印度當年來說,這個塔不是我們現在放骨灰那個塔,就是這個寺院裡本身就是塔。說這個寺院裡面最最重要的是放什麼呢?放那個世尊的生身舍利、法身舍利,法身舍利就是經像,或者是把他的這形像放在這裡,或者是把那這個經放在這裡,或只有他的舍利放在這裡,這是無比珍貴的!如果要去毀謗它的話,這是非常可怕的罪!那現在說,把南贍部洲的所有的塔都毀掉了,我們這種罪;還另外一種罪呢,我們毀謗那契經,毀謗那經典,說這個經不對!這個兩個的罪哪一個重啊?說毀謗契經的罪重,這個罪是非常可怕、非常可怕的!這是一種。2:19:58第7卷 1:03:11

  另外一種呢,「弒」就是殺,下面的人殺上面的人叫弒,因為阿羅漢是聖者,凡夫殺聖者那個罪是非常可怕的!我們說世間當中最可怕的叫五逆罪,五逆罪當中殺父親、殺母親,這樣,然後殺阿羅漢、殺聖人,這最可怕的罪!說現在我們哪,殺掉那個阿羅漢,殺了多少?不是一個、兩個哦,像恆河沙數這麼多的,那太嚴重了!但是另外說,「若毀謗契經」,此罪還要重,假定我們謗法,說這個經典不對,這個經,這個罪還要嚴重!2:20:41第7卷 1:03:54

雖起謗法總有多門,前說此門極為重大,故應勵力而斷除之。

  說謗法實際上有很多種,但是呢前面講的,說這個經不對,這個經這樣、那樣,那個罪是最重大的,而且我們很容易犯,所以我們應該努力去拿掉它。2:21:03第7卷 1:04:16

此亦若能獲得如前定解,即能遮除。故其惡行自趣息滅。

  說因此像前面我們講的,就是這個的第二部分,「一切聖言現為教授」,就是一切聖言現為教授的地方了解了以後的話,關於現在這一部分,自然而然就不會了。所以說,了解了這個本論以後,像這一部分最嚴重的謗法的這個惡行,自己消失掉了。2:21:38第7卷 1:04:51

此定解者,應由多閱《諦者品》及《妙法白蓮華經》,而尋求之。諸餘謗法之門,如《攝研經》中,應當了知。

  對於這個要想得到殊勝正確的見解的話,我們不妨多去看《諦者品》跟這個《法華經》。還有呢,其他的地方其餘的謗法,就像《攝研磨經》。那我想《法華經》在座的都看過,那至於預科班的同學,將來你們一定會有機會的,我們會讀《法華經》,然後呢大家好好地恭請《法華經》,來追尋它裡邊的內義,自然關於這部分都很清楚。然後那個《徧攝一切研磨經》我們這裡沒有,可是《地藏十輪經》上面說的內涵,大致跟它相類似,我們也可以把這一個拿來,自己好好地恭恭敬敬地閱讀。然後自己把裡邊那個世尊要告訴我們那個道理,弄清楚了以後,將來這一部分我們就可以自己的把它清除掉。那今天就到這個地方為止。2:22:56第7卷 1: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