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論鳳山寺版手抄稿

廣論章節
十三、道次引導
廣論頁行
P.66 L1 ~ P.74 L1
廣論段落
卷三 第二如何取心要之理分二~應當獲得堅固定解。
手抄冊數頁行
第4冊 P.132 L4 ~ 第5冊 P.6 L3
手抄段落
現在看~相關的這些。
音檔卷數起迄
第28卷 56:38 ~ 第33卷 07:10

字體縮放 最小100%最大

00:00第28卷 56:38

  現在看:00:01第28卷 56:41

第二如何取心要之理分二:

  說得到了暇滿,那應該怎麼不浪費,這個才是我們要修行的精要呢?分兩部分:00:13第28卷 56:54

於道總建立發決定解,正於彼道取心要之理。

  分兩部分:第一個對我們要修的這條路,這個就是「道」,苦集滅道當中的「道」,或者是我們這個四弘誓願的「法門無量誓願學」;學了這個無量法門,可以證那個無上的佛陀果。那麼要修行的時候,最重要的第一步,對那個道的整體,所謂「總」——這個整個整體,為什麼要這樣地安立,要對它認識,而且要產生決定的見解。了解了這個,再照著那個整體,它那個整體當中一定有一個說總、別,這樣,然後怎麼參照著次第,能夠產生這個圓滿的結果。譬如說我們現在要造個房子,喔,說這要這樣的這個外面整個的這個外觀,然後造的過程當中分成幾個步驟,你徹底地了解,然後按照一個個次第來做上去。01:26第28卷 58:06

  現在我們一般人,就是講修行的人,非常欠缺這個。很多人講修行,然後去修了,因為對這個概念不清楚,所以修出來的很少有殊勝效果。在前面曾經講過,要修的時候,有可能兩種辦法,一個隨自意樂,任遇所緣,碰到什麼就去修了,如果這樣修的話,你真正修成功,不可能!反而是把自己一生的善行都變成過失,而且這個惡習到後來你會輾轉地帶著去。所以第一件事情最重要的,對我們整個的道的內涵,應該了解它的數量、次第,如何一步一步地來;然後呢,決定好了以後,那無增無減,這個我們必須要非常正確地了解。02:28第28卷 59:08

  以我自己來說,你說沒有善根?有。我想在座的諸位,所以我常常說好像你們看起來,喔!是老師,我的確我感覺到我遠不如你們。如果我像你們有這樣的因緣,我相信到我今天,應該不至於這麼差,什麼都沒有。我也簡單地說,那小的時候,因為有一點善根,聽見父親講,然後到廟裡去看見,腦筋當中一直想:將來要做和尚的,也居然做了和尚。然後呢,第一件事情跑得去念佛,我當初念佛,要嘛不談,談起來人家都覺得:「哇!你好了不起,你已經得到了一心不亂!」後來才曉得也不是。然後去學禪,那麼多多少少剛才跟你說的,也碰到一點。我曾經遇見過一個很有名的一個禪師,做過大陸上面的一個方丈,我跟他兩個一談,他結果說:「啊!法師你開悟了。」我知道不是開悟,只是因為我跟過善知識,我曉得怎麼騙人,騙了他一下;不過多多少少自己那有一點點體驗。毛病在哪裡呀?就是不曉得整個的次第到底應該怎麼走。這所以諸位啊,千萬不要輕視這個!好,那麼我想今天就到這地方為止。03:48第29卷 00:03

  卷三,六十六頁,這是甲四。甲四前面呢,甲四就是前面有了準備——甲一、甲二、甲三,那麼正確的引導。正確的引導分兩個,一個是老師需要什麼條件,然後呢,學生需要什麼條件,這個是親近知識;親近了知識以後然後正學。那個正學就是學的真正我們應該修的精要,又分兩部分:一個,第一個要修必須要一個修的憑藉,就是我們的暇滿的人身。那麼平常正規修行的時候,這個暇滿的人身是非常重要。不要說非常切實殊勝地去思惟,平常如果我們好好地想一想這個暇滿人身,不管從暇滿的本質上面講,思惟暇滿的大義,就是說暇滿有真正的殊勝的利義,以及它非常難得。如果我們對於這個三點真的了解的話,我們就不願意浪費我們的人身。那現在我們極大部分世間的人,這個道理根本不懂。現在我們雖然懂得了一點,非常地可惜,因為無始以來的習氣很強,仍舊是忙這個世間。表面上面來說多少好像思惟佛法,實際上真實的內涵,沒有什麼意義。05:51第29卷 02:05

  那麼所以對這個暇滿的人身,我們需要有一個正確的認識,這個認識不僅僅是理路上的認識,還要實際上的如理地去思惟。前面已經說過,到什麼程度才算?變心,透過了思惟以後,你心裡面真的開始轉變了。一碰到平常我們世間所面對的這些,這些事情通常我們都是非常歡喜,而且樂此不疲,一天到晚忙這個。那麼經過了這個如理思惟以後,那個內心當中轉變到什麼程度呢?一看見以前樂此不疲的這些事情的話,你自己心裡就覺得:「欸,不行!我現在不能再忙這個了。」那個才是最起碼的我們要生起的一個量。有了這個量以後,那時候才會推動我們說努力地真正如法修行。06:58第29卷 03:13

  那麼現在有了這個,再說正式的修行,那就是現在要向下面講的,第二如何取心要之理。那麼真正地想修行了,那麼應該修習什麼內涵呢?這個裡邊分兩部分,第一個,於道總建立發決定解,二、正於彼道取心要之理,分兩部分:第一個,對於我們要修行的這條道路,這個要修行就是這個才是對我們真正有價值、有意義的,那麼我們稱這一件事情叫作修道;那麼這個在修道之前,必須先要對我們要修的這個道,整個的內涵有一個完整的認識。07:58第29卷 04:13

  在前面呢,我們已經關於這個修行略略解釋一下。這個假定我們碰到了就去修,然後在這種狀態當中,或者是根本修不起來,或者即使你修起來,沒什麼多大的意思。不但沒多大的意思,而且會引導一個非常嚴重的結果,什麼結果?「一生善行終成過失」,這個是論上面講的。就是說我們宿生種了善根,也能夠使我們多少去好好地做、去修行。但實際上呢,因為對這個道的整體的次第應該怎麼走法不認識,因此當然也不能遵照著這個正確的路線去走。然後我們還是去忙,碰到什麼就忙什麼。結果呢,反而這一種情況,對自己的善心,因為要想修行的那個善心,想修的這個善行哪,反而是個障礙。09:19第29卷 05:34

  那前面只是簡單地這麼說一下,沒細說,在這裡呢,我在這裡詳細地講一下。我舉一個簡單的比喻來說,比如我們現在要造一個房子。那麼要造一個房子,我們就是說,首先我們想「我需要多大的房子」,應該有這樣的。我如果說這個房子需要大,那麼要造這個大房子,為了什麼要造大房子當然有個原因。然後要造這樣大的房子,我需要準備比如像多大的地方、要築幾層樓、要多少錢,然後這個有這樣的完整計畫。有了這樣的完整計畫以後,那直接來說,通常這種計畫,我們在修行當中稱為集資糧。然後你去找一個建築師,畫好了以後,然後照著這個圖,慢慢、慢慢地我們一步、一步地做。乃至於做的過程當中,我們會先把那個地把它清除。地表清除了以後,然後我們再把它開挖那個基礎,一方面開挖基礎,一方面我們要的東西把它搬進來。這個做任何一件事情,我們都有它一定的一個次第,這樣。10:48第29卷 07:02

  如果我們那個次第不對,我們並沒有把準這個特點——我們覺得:是,要造個房子,那如果說我們對這個次第了解了以後,我們不是急著說,喔,馬上造一個房子。假定說我們次第不了解,說造房子,那怎麼辦呢?要造房子嘛要找工人哪,你馬上找工人。工人來了以後問你:「你請我來幹什麼?」「造房子。」「好,你要造房子,你造在哪裡?」「欸?造房子造哪裡我不知道。」有這種事情嗎?那當然不可能。就算:「啊!造在我這裡。」然後你造了以後你要材料,「材料我沒有。」如果這樣能造嗎?我隨便舉個例子來說,我們可以個人根據我自己所了解的去體會這件事情。11:39第29卷 07:53

  那譬如說,我們說造房子,我們要買磚頭啊、要鋼筋啊、要水泥啊,我們覺得好高興,馬上跑得搬得來了。結果我們這個地方假如要造房子的話,是不是要把那個地方準備在那地方,然後根據建築師所畫的那個圖,把那個地面上面規劃出來,把上面的髒的東西拿掉,挖下去從基礎。結果我們並不了解這個次第,我們覺得:欸,要造房子要買磚頭,把那個磚頭就堆在上頭。等到你真正要造房子的時候,你把這個磚頭還要搬開,這樣。結果等到你忙啊、弄啊,產生什麼現象?那個磚頭還可以,只是浪費一點時間,假定你搬了一個水泥來,水泥放了之後,放了兩天那個水泥硬掉了,你怎麼辦?買那個鋼筋來,鋼筋鏽掉了,你怎麼辦?有沒有這種可能?如果我們仔細去看,那很明顯的這種狀態。那這個比喻,我但願你們在座的各位同學自己去想,這一點非常重要!12:49第29卷 09:04

  那因此我們現在把這個簡單的比喻回過頭來,來講我們修行。在座的諸位多少已經體會到,佛法是世間最好的東西;所以說世間最好的東西,因為世間人真正要的什麼?離苦得樂,而真正能夠提供我們離苦得樂只有佛法。但是很可惜的一件事情,沒有一個人例外的,大家都要離苦得樂,結果都不知道離苦得樂的正確方法,這夠可憐的!那我們現在很幸運,了解了佛法,曉得這個佛法才是正確地告訴我們:什麼是苦樂,乃至於如何去離苦得樂的方法。我們對這個了解了以後,才能夠步步地深入去修行。但是修行還必須有剛才說的,有個整個的次第的認識,根據這個整個的次第,然後相關的一部、一部分配合地做的話,才能做得到。要不然的話,那個雖然種了一點善根,知道佛法、也知道修行,可是並不了解修行的這個關鍵、次第、訣竅,忙了半天,像前面說的,「一生善行,終成過失」!14:21第29卷 10:36

  那麼這個只是個理論,現在我更進一步來說。讓我們自己每個人,我們自己來想,譬如說在座的同學,在座的同學主要的都是已經出了家,然後或者乃至於受了戒。各位我們不妨自己想一想看。那現在根據本論剛才講的,對道總建立這個,說建立這個完整的內涵,我要造一個房子,那麼次第步驟應該走哪一些,這是一種走法。因為我覺得我要究竟離苦得樂,要究竟離苦得樂唯有成佛,要成佛必須要學哪些,然後一步一步下來。所以在這個時候,我覺得我必須要出家。那麼出了家,出家之前要做些什麼準備,出了家以後應該如何去一步一步實踐。這是根據道的總建立,建立起來的概念。15:34第29卷 11:48

  還有一種呢,善根也有,我也曉得要修行要出家,可是並沒有這個完整的認識,所以心目當中看見大家出家,我也要出家,啊!很虔誠。等到你出了家以後,你覺得:「嗯!好像現在出了家了,沒事好做了。」是不是很多同學有這種感覺啊?沒有出家之前,心裡非常好樂,出了家以後,覺得新鮮,這個一心期盼的這個心情沒有了,以及剛出家的新鮮的感覺沒有了,然後心裡面就緣不到什麼東西,就是空空洞洞那味道就出現。如果諸位想一想看,有沒有這種狀態出現?16:20第29卷 12:33

  那實際上不要說出家,就算是你現在進一步去修行,內容也是一樣。那在這地方,我只是舉一個實際上的例子讓各位體會,因為我自己個人走過的那個路,我這失敗的經驗。那譬如說現在我們常常談起的,有幾個目前修行人、目前一般在佛法裡邊修行常見的,那個念佛、參禪,或者是持戒、學教。那麼不管是我們走哪一個法門,那麼根據現在《廣論》上面告訴我們的,我們首先應該對這個我們該走的整體,有一個完整的認識。譬如說,我念佛,為什麼要念佛?現在一般的人的念佛,「啊,這個世間太苦了,我要到極樂世界去。」所以他的目標如此。然後參禪,說要開悟,他的目標是這個。是不是跟現在這地方就是道的總建立發決定解,相應不相應?這裡有問題。17:50第29卷 14:05

  道的總建立是說,我要求無上菩提,然後這要求無上菩提必須這樣的條件。在這種情況之下,覺得現在是末法了,然後要照著這個次第走,的確有很大的困難,那怎麼辦呢?那世尊有一個勝方便,教我們念佛到極樂世界。所以我為了這樣,所以我念佛。這個念佛還是念佛哦,但是他的目標、宗旨有差別——我是為求無上菩提,為了走這個無上菩提,然後我要親近一個真正的大善知識,學完整的法門。那眼前這個世界上,善知識也沒有、法門也找不到,那現在世尊開一個為末法眾生準備的念佛,所以我念佛,然後到極樂世界。18:47第29卷 15:02

  那麼這個有什麼差別呢?一個是我的目標是到極樂世界,你念佛就算去了,好啊,那去了,我的目標到極樂世界,然後你在這兒享受,那修行的,去了以後那個修行的動機就消失掉了。儘管說:啊!那個淨土法門是大乘哪!那我們自己說大乘可以,真實的內涵不一定,那本論的後面有非常嚴密的說明。19:16第29卷 15:30

  何況實際上,現在連它這個都不一定。人家如何我不知道,我告訴你們我自己當初的經驗。也實在聽人家說:「啊!現在末法啦,那只有念佛啦!」這樣。好,那要想念佛啊,你必須什麼,要念到什麼?說是一心不亂啦!對於整個的我要修的那個法門的次第、內涵並不了解,卻是還要去修,這是一個很奇怪的現象啊!既然你不了解,你還要去修,為什麼?照我們現在想起來,這個好像說它不通。我簡單的說明,清楚不清楚?雖然我們理論上去說不通,可是自己有這種習性,也願意走這個路,尤其是現在這個時代。現在這個時代並不是——譬如說現在這個時代的主流,大家念書,念了書留學啦,你應該跟著這個時代的背景去念書,念留學。你們在座的諸位每一位都具足這個條件,結果你卻跑到這個地方來,為什麼來?那我們現在自己體會到說這是有善根,宿業是有善根的,但是我們因為沒有把準著這一點,所以現在回過頭來我講,我當初我的情況也是如此。乃至於現在說普通很多人去念,念了半天了無消息,我實際上並不是。20:59第29卷 17:14

  我現在還很深刻的印象,還沒有出家那個時候。那早先因為有過這個,腦筋當中有這樣的一個印象,以前只有十幾歲,像你們差不多那個時候。我受了我先父的影響,心裡面要去做和尚,做和尚最好,到底怎麼做法也不知道。所以後來轉了一個大圈子,那空忙了半天,又碰到了,那我又想:「啊!那趕快去念佛。」我第一次去開始打佛七,這樣。然後那到一個寺院裡面去,然後聽法師開示,他就告訴我,啊!人身怎麼難得啊!我想,坐在那裡起想:「唉呀,真是啊!」那再加上以前有過這個經驗,所以我那一天就很認真地這樣念佛。那到去睡覺的時候,心裡面還是盤旋著這個佛號。結果第二天早晨醒過來的時候,並不是說很明確地醒過來,第二天早晨醒過來的時候,腦筋當中第一個現起的是這個佛號就現起來了,這樣。以後我才知道,一般人如果能夠這樣的話,哦!那是一個很好的境相,我當時也不知道。那就在山上嘛就念!22:23第29卷 18:38

  結果不曉得第二天不曉得第幾天,然後我這個真正的這個念佛的這個佛號就,現在一般說起來這個叫什麼?叫「成片」了。你們諸位有很多有皈依的經驗,念念相續。啊!然後自己也不知不覺當中不禁悲從中來。法師就告訴說:「啊!你那個善根開發相。」我也不懂得什麼善根開發不開發,就是這樣。那自從這次打完了七以後回去,啊!是對世間的事情,我也不知道,莫名其妙一點興趣都沒有了,決心出家。那後來也是忙,忙完了半天到底怎麼樣就記不住了,那就出家了。23:09第29卷 19:23

  出家以後,因為對以前這個念佛的這個經驗還在,所以我上了山,那這個緣就比較好啦!我出家的地方,那是就在這兒附近。什麼?獅頭山。獅頭山屬於哪裡的啊?苗栗的啊?那這個獅頭山元光寺,那離開現在三十多年了。然後元光寺那也是說一個緣啦!那元光寺山田很多,大家去種田。那因為我當初像我這樣的情況的出家人非常少;不過現在來說,那都是,好像都是那個學佛的知識青年,普通一般來,都是知識青年來學佛。那個時候不大多,通常都是老公公、老婆婆,或者是不認得字的,所以真正有一個知識青年去的,大家好像很尊重。我自己也不知天高地厚,所以不要去做事情。然後就在後山,那個元光寺那個地很大,以前它有好幾百甲的那個地。那下面那個平地,那「三七五減租」,後來「耕者有其田」都分掉了,那個山上的山田還剩下六、七十甲。六、七十甲滿大了吧?那雇了幾個長工,包括山上的那工人,大家去做工。24:39第29卷 20:53

  我師父就不要我做工:「你去念佛,你去用你的功。」我也沒有辜負他老人家,啊!那兒很用功地去念。然後呢,念念念念,慢慢越功夫越起來了,這樣,功夫越成片。那個真正地成片的時候,我前一次曾經跟你們講過那個公案,啊!有人說晝夜十萬是不可能的啊!是我剛剛開始用功喔,我就能夠這個念到後來整個的這個念力就起來了。然後晚上就睡覺,我也躺在床上睡不著,沒有胡思亂想,躺了半天,腦筋裡只有一個非常清楚、非常明白,而且非常強有力的一個佛號一直在那兒念。嗯,剛開始的時候那很高興啊,你念嘛就念。後來我想不對,那如果我繼續下去的話,那一晚上睡不著怎麼辦?我跟我師父一起睡,那早晨他老人家起來得很早,他那兩點多鐘就起來了,我總不能說他起來了我還不起來啊!那我就想不要去念它。可是這個念頭——這個時候這個段就是雜念了,這個佛號是個正念,念頭起來了一下,然後真正的重要的還是這個佛號,一個個,那就不去管它了。26:07第29卷 22:21

  結果我就這樣,這個睡了一夜,念佛念了一夜。這話怎麼講呢?你說睡著了嗎?腦筋當中這個佛號始終是非常明確,就是一樣東西,別的什麼都沒有了,所以不能說睡著。說,你說你沒有睡著吧,外面東西所有都不感覺到了。那麼當然晚上你有什麼感覺啊?我睡那個房間裡有個鐘,那個以前那老法那個鐘,那個鐘會敲的,每半小時要敲一次。半小時敲的是一下,其他的,一點鐘敲一下,十二點鐘就要十二下。這我印象很深刻,十點鐘聽見,十點半聽見,以後就聽不見了。所以十一點沒有聽見,十一點半沒有聽見,十二點沒聽見,十二點半沒聽見,一點沒聽見,一點半沒聽見。所以那個時候就是除了這個佛號以外,別的沒有。然後大概兩點不到一點,醒過來了。我這個,那個所謂醒過來,實際上那個還是在那兒念,我是聽見一個聲音起來了。前面所有的聲音聽不見啊,鐘聲也聽不見。聽起來了,我曉得我師父起來了,習慣性的,可是我腦筋當中還是這樣。27:31第29卷 23:45

  我就想:「咦?怎麼,我是睡不著,」我不曉得我睡著睡不著,根本不知道了,我想:「我是在那兒念佛睡不著,我師父怎麼也睡不著啊?」這樣。我起了一個念頭,那個念頭,平常那個雜念來......是,那個念頭來了以後,它自己消失掉了,還是念佛。然後呢,我就再聽一下,我就聽那個師父不是睡不著在床上翻身,他是起來了,上洗手間洗臉。「奇怪!我師父怎麼今天晚上也跟我一樣不睡覺啊?」這樣,我就這樣想,其實已經兩點了。那我還是想不去管它,過了一下聽見那個鐘聲敲兩下,哎呀!兩點。那我趕快起來,一看,果然兩點。但是腦筋當中還是這樣那個佛號繼續下去,始終沒有停,這是我第一次產生最好的現象。28:30第29卷 24:43

  那然後跑得去作什麼早課啊什麼;那天早晨很高興,早課也不作了,起來洗洗臉,就一個勁地在那兒念佛,也不要你去提,你稍微一下,它那佛號就一直來。很多老同學,我昨天講過那個故事,什麼時候打散呢?那吃過飯以後。後來我才曉得:哦!那個世間最強的,世間真正強的兩樣東西——男女、飲食,這樣;所以出了家當然前者沒有了,飲食還有。那吃飯的時候還在,等到一餐飯吃下來,佛號消失掉了。這是我第一次,那以後後來慢慢地陸陸續續用功,這種境界會生起。29:15第29卷 25:29

  以後學了這個《廣論》以後,他就告訴我們,我們可以緣法。我也是,然後有的時候很認真緣法,緣法比念佛來得難,可是如果你鍥而不捨去緣的話,你睡著了,腦筋當中還在緣那個法,很清楚。那個時候緣法的產生的效應比白天要好,遠來得好!也許你們聽見了:「哇!師父這個功夫這麼好。」如果說現在以世間的情況來說,自己哄自己,增上慢,有這個本錢了,「啊,我覺得我功夫好。」可是依正規的佛法來衡量,我就犯了這個錯誤。我只是說一個念佛,那後面我也學其他的很多東西,乃至於學禪,以現在的來說,都有很特別的體驗,都得到師長,「啊!」一點讚許。可是並沒有真正地跟著好的善知識在旁邊,乃至於對這個我們應該走的這條理路並不完整。那怎麼辦呢?慢慢、慢慢走,岔路岔掉了,因為我並不了解這個次第的必然性。30:34第29卷 26:49

  假定說我了解了這個,說我要成佛,那麼現在假定說去念佛的時候,那現在末法沒有路,我必須到極樂世界,為了到極樂世界,我必須一心不亂。所以當我到一心不亂,一心不亂是出現了,實際上到了極樂世界沒有?沒有!我不應該停下來。可是因為我對那個時候這一條路的整個的走法並不了解,實際上這個情況還不是一心不亂,我當初以為是一心不亂,後來了解不是,那這個先不去談它——總是這個道的次第。那其次呢,譬如說學禪,我同樣地有這種類似的這種經驗,那因為不了解這個道的次第,所以達到了這個情況之下,那自己岔開了,不會接得上去,這樣。31:30第29卷 27:44

  所以我剛才說那個很簡單的比喻告訴諸位,現在我們來修行了,急急忙忙說:「啊!我是要修行的,我馬上要拿一個東西去修。」至少到我這裡我不會給你,我也沒東西給你。如果有,那就是《菩提道次第廣論》,你必須要把握住那個整體的理念,然後它必須的次第,後面會詳細地說。如果你有了這樣的認識,然後你一步一步走上去,這個時候如果是念佛,等到你念起來,會對你一個很大的鼓勵,你絕不放手,到那時候會更努力地覺得:「啊!我現在曉得確定能夠把握得住。」然後你不到往生,你絕不罷手,要至少這樣。那麼現在我們在這個地方的話,同樣的道理,你這種功夫現起來了以後,你一定會步步深入,不到成佛絕不罷手,是同樣一個道理。32:29第29卷 28:44

  所以簡單地來說,我們現在在這地方應該怎麼辦呢?了解了這個真正的關鍵所在,照著前面,說怎麼依止師長、怎麼淨罪集資,在這個上頭,你一步一步地一步步走上去。當第一步走上去了,你會緊跟著靠著第一步的力量,很強有力推動你走上第二步,跨上了第二步,跨上第三步。所以道的那個總建立是一個完整的次第,然後由這個次第當中會告訴你,怎麼一步一步從——為了要達到上面的,所以必須要它前面的準備;這個前面的準備還需要前面的準備,一步一步地向下反推。反過來說,從下面的走上去,有了這個,你必定會向上,一步一步地向上跨,跨到最究竟上面。33:21第29卷 29:35

  所以那個總的那個次第,相當一張藍圖一樣,這張藍圖要告訴我們要造一幢大樓。要造一幢大樓,我照著次第,然後應該辦的那些東西,一樣一樣東西順著次第來的話,到最後,你能夠根據著這個總的次第,一步一步走上去,把我們要的這個大樓建立起來,這樣。所以這兩者之中有這樣的關係。我這個簡單的說明,諸位也許聽得不一定很清楚,那你繼續地看下去,總是在剛開始修行的這個兩個基本的原則要把握住。現在我們就看那個內涵,初中分三,就是「道總建立發決定解」這個地方分成三部分,哪三部分?喔,34:22第29卷 30:35

初中分二:

  哪兩部分呢?第一個,34:25第29卷 30:39

三士道中總攝一切至言之理,顯示由三士門如次引導之因相。

  說,不是要對那個道的整體要建立嗎?那麼現在那個建立那個道的整體是怎麼分法呢?三士,這個完整的這個道分成下、中、上;然後這個下中上三個內涵、三個次第當中,把我們要走的這個道路,已經完全含攝在裡頭了,這第一個。第二個呢,那麼「顯示由三士門如次」,這個三士道必須照著次第一步一步走上來的原因是什麼。現在我們看文,看文:35:19第29卷 31:32

今初 佛初發心,中集資糧,最後現證圓滿正覺,一切皆是為利有情,故所說法一切亦唯為利有情。

  現在我們來修學佛道的人,真正的目標在哪裡?成佛。那麼要想成佛,他所以要必須經過幾個步驟,那哪幾個步驟呢?第一個先要發心,說佛先是發心;發了心以後呢,集聚資糧;集聚了資糧以後,然後去修行,能夠親自證得圓滿的菩提,這個是佛走過的這個路。發的什麼心?怎麼走法呢?他有一個真正的原則,「一切皆是為利有情」,佛發的心就是為利益一切有情;然後要為了利益有情,不但發心而且還去實踐,所以他所有的這些都是為了有情,這樣。36:46第29卷 33:01

  那麼現在我們這地方停一下。我們要學佛,那一方面我們要學佛告訴我們的道理,另外一方面還有一件事情——佛最初發心是要成佛,為了什麼要成佛?為了利益一切有情,那個詳細的情況下面說。雖然他有這個心要利益一切有情,但是有沒有這個能力?沒有這個能力,這樣。唯有佛才有這個能力幫助一切眾生,因此為了利益一切有情,要真正滿這個願,他必須成佛,這個佛的發心的基本的條件。在這裡我們現在雖然沒有把《廣論》很有次第地學,不過多多少少,我們對佛法已經有一個基本的了解。了解了以後,我們本質上面有一個認識:一切的苦樂都是業力所感得的,我們造什麼業感什麼果;然後呢,造業的動機是最重要,你什麼動機造這個業,那結果感那個果也不一樣。38:23第29卷 34:38

  深的佛法我們不了解,淺的世間的因果在座的都了解,所以我平常建議大家看《了凡四訓》,大家還記得不記得?《了凡四訓》上面同樣一件事情,他為了利益別人做的,雖然表面上去看起來這件事情不好,但是結果是好的;反過來說,為了自己的利益,表面上面看起來好像做得很好,實際上結果並不好。所以《華嚴經》上面說:「忘失菩提心,修諸善法,是名魔業。」你做很多好事情,可是你內心當中忘失菩提心,這個忘失菩提心怎麼講?說你已經發了菩提心了,但是做這件事情的時候你忘掉了。為什麼忘掉?為什麼忘掉?你問我,我也不知道。不過,每個人大家有這個經驗,我們會忘掉的,對吧!因為凡夫就是這樣。除了這個以外,我們共同的經驗,實際上要體會一件事情,不是說空話哦!我們無始以來是不是都是為我?為我執、為我愛,它這個習氣非常地強大。除了你發生很強大這個發的心,念念使得這個心推動你以外,你一旦這個心忘失掉了以後,不知不覺當中是不是都是為我?「我」是無明的根本,根本這個錯誤。現在你做這件事情,你的動機是跟錯誤的動機去做,有好結果嗎?這是一個很現實的一個問題啊!40:15第29卷 36:29

  所以一方面這個文告訴我們,我們做任何事情,既然要學佛的,佛第一件事情是發心。那實際上,我們現在學《廣論》時候這個發心還很後面,你前面先要下士、先要中士,這個下士、中士都是發菩提心的基礎,那我現在下士、中士都沒有學,你就要講那個發心?不是這個意思。我們還是仍舊緣著《廣論》來說,它前面告訴我們,當我們一開始,開始學了,學到哪裡隨分隨力跟我們相應的部分,我們就去照著去做。因此現在我們這裡相應的部分,根據我所學到的師長們教誡,說我發一個假的菩提心。什麼叫「假」的菩提心?不是我騙你的假的菩提心,不是這個意思。就是說我現在這地方要學佛,我是要為了利益一切眾生,常常把這個心提醒自己。41:19第29卷 37:35

  當我內心當中去告訴自己要做這件事情的時候,實際上這個內心當中有兩種力量:一個呢,還是「我」這個習氣,是吧?「我」這個習氣,因為它是一個無始以來的很強盛的相續,所謂相續是——它自然而然地會這個心情會不斷地向前推衍的。那麼這一種無始以來的相續,如果沒有另外的發那個心去扭轉它,它不會動。因此我在這個地方即便說我現在要學佛,我雖然不懂得什麼是佛、怎麼去學法,可是我確實曉得我們現在唯一該走的路是學佛,這一點是我們了解的。學了《廣論》以後到這地方,是不是我們大家了解的?42:17第29卷 38:30

  所以我們內心當中想:我要學佛、我要學佛!這個心發起來的時候,是不是可以把我們以前隨順著「我」這個習氣改變哪?改變。因為我要學佛,所以我要做這些事情;因為我要學佛,所以我在這裡學《廣論》;因為我要學佛,所以我不忙世間的一些事情。這個意念是不是對我們有用的啊?清楚不清楚?那麼了解了這個,我們有空的時候常常提醒,說:「我現在要學佛,我是個學佛之人,我不應該做以前這種事情。」但是並不停在這地方,因此,我要學佛所以現在要忙我這個,照著次第步步地上進。所以我們不斷地練習,於是推動我們真正地學,現在想學這個《菩提道次第論》這個心力會加強。這是我順便在這地方講一下,這不是正文所要的意義。那我們現在看下去。43:21第29卷 39:35

  說這個佛發心,發了心以後呢,集資糧。因為做任何一件事情不是那麼容易,要學就會。我們現在非常簡單的一個比喻來說,諸位!我們現在這裡把我們學過的東西想想看——學寫字。老師在黑板上面告訴你這個字怎麼寫,告訴你這個什麼字、怎麼念、什麼意思、怎麼寫。他在旁邊,稍微你用功一點的話,大概三分鐘、五分鐘你就會了,是不是大家都有這個經驗?然後呢,說:「好的,那你們去練習。」發一張紙叫我們自己去寫,寫字出來,像樣不像樣啊?不像樣。通常我們對自己不像樣的字給它一個很有趣的名字,叫狗爬,就像狗爬的一樣。欸!他寫在黑板上寫得很漂亮、寫在紙上寫得很漂亮,我也知道怎麼寫,可是拿起筆來寫的話,就是不像樣。是不是大家都有這個經驗?44:37第29卷 40:51

  然後呢,更進一步來說我們看,嗯!這文字很美,然後叫我們做一篇作文,想了個半天,想不出來,大家有沒有這個經驗?可是,要我們去跟人家吵架、要吃、要睡,不要學,都會!為什麼原因?因為我們無始以來都有很強盛的習氣,就是說我們無始以來一直積了這個做壞事的資糧,這個叫作資糧,我們就非常習慣、非常善巧。好事呢?不習慣、不善巧。我們不必講資糧不資糧,可是前面這個內涵是不是知道的?你所習慣的事情不要學的,那我們無始以來習慣的——輪迴生死的做壞事。現在學佛這一條路都不習慣,那是不是要經過很努力去練習啊?那這個努力地練習使得我們學習整個的那個,我們叫作積資糧。45:47第29卷 42:01

  世間我們現在都要念書,為了賺一點點小小的好處,為謀世間的生活。現在這個情況之下,念書要念幾年啊?要念將近二十年。如果把幼稚園算進去,幼稚園幾年哪?兩年、三年哪?那少算一點,兩年。小學幾年?六年;八年。中學幾年?六年;十四年。大學幾年?四年;十八年。還有研究所幾年?還要四年。多少?二十二年。世間要做稍微好一點事情,你要念二十二年書。我們現在要修學無上菩提,我們總希望:哎,你趕快教我嘛!教我們那麼學一下就好了嘛!如果這樣一來的話,那不是佛來教我們,我們要去教佛啊!佛要修三大阿僧祇劫,我們一下子就學會了,有這種事情嗎?不會!46:50第29卷 43:06

  所以實際上,這是要很長的道路,既然要很長的道路的話,那我們要積很深厚的資糧。當然在這地方大家說:啊!這麼難哪,我就不想學佛了。如果單單就它的難度來講的話,單單就講學佛的難度來講的話,好像天下沒有一個人願意學佛的,那太難了!但是你進一步來說,真正的利益你了解來說,然後不學佛的過患你了解了以後,這兩點你了解得越清楚,學佛的人越多。當你徹底了解的話,那天下沒有一個人不想學佛的,因為這是唯一的一條路。所以這個我們現在不去談它,所以現在我們談的真正的中間要集資糧,那最後的現證,他所有的為什麼?為利益有情!所以他說的法,也統統是利益一切有情。47:52第29卷 44:06

如是所成有情利義,略有二種,

  那麼現在我們下去說,那利益一切有情,拿什麼東西利益?以及眾生需要些什麼?整個的利益很多,但是我們可以含攝、總攝起來說,「略有兩種」。這個「略」是個綱略,整個的大綱,簡單的,但是能夠把整個的內涵都包含在裡頭的,有兩種。哪兩種啊?48:21第29卷 44:35

謂現前增上生及畢竟決定勝。

  我們所有一切眾生的,對我們真正有利的有兩件事情:第一個眼前的,就是說我們就我們世間的狀態來說,我們大家都希望我們的生活比眼前更好。就這一點來說這個叫什麼?「增上生」,增加、向上。苦的慢慢地去減少,因為我們不希望苦嘛,所以苦漸漸地減少,快樂漸漸地增加,所以這個叫作增上生。還有呢,當我們增上生,來六道當中地獄慢慢地向上,到餓鬼、到畜生、到人、到天。到了天,對不起,又會掉下來的,這個不究竟。所以單單那個增上生不究竟的,還另外要一樣東西,是「畢竟決定勝」,到最究竟達到那個標準,能夠維持了最高的而且真正的利益不會再變化的,這個叫決定勝。那麼我們現在看那文,這兩樣東西都指的是什麼呢?49:43第29卷 45:56

其中依於成辦現前增上生事,盡其所說,一切皆悉攝入下士,或共下士所有法類。

  凡是我們求眼前改善的這個內涵,什麼是增上生、如何獲得增上生,這些統統放在下士當中。它這個裡邊有兩個名詞,或者叫「攝入下士」,另外叫「共下士」。那麼這個下士跟共下士有什麼差別,在這裡簡單說一下。那我們現在去念書,說我們現在要學的最後是博士,能不能一口氣去念博士啊?不行!我們在念書的過程當中,先去念幼稚園,再去念小學、中學、大學。那麼現在呢,你的目標是為了要讀研究所,所以你必須讀研究所的前面的準備。說研究所的前面是大學,大學的前面是中學,中學的下面是小學,你必須去念小學。還有一種呢,我只是要念小學而小學,念完了就算了。這兩個人一起在念小學的時候,念的課程一樣不一樣?一樣!但是因為他們兩個人的動機不一樣,所以雖然念的課程是一樣,動機不一樣,對他們兩個人說,一個叫作下士,或者說一個就是小學,一個叫作共小學。現在清楚不清楚?凡是這個部分,要想念博士的人也要念,眼前雖然是在小學,是在共小學。那麼現在我們要學佛道的人呢,同樣地也要眼前增上生,這一部分跟世間一般人求增上一樣的,我們稱這個叫共下士。那然後下面共下士又分:52:02第29卷 48:16

殊勝下士者,是於現世不以為重,希求後世善趣圓滿,以集能往善趣因故。

  下士當中有兩種:有一種普通的,有一種殊勝的。什麼是殊勝的下士呢?殊勝的下士不會忙現在世間那些,他要忙些什麼?要所有忙的這個東西希望下世更好,所以他會造很多能夠使得自己下一世向上到善趣的這個因,這種叫殊勝下士。52:44第29卷 48:59

  那麼我們能不能找出一些例子來,看看哪一個是普通的下士,哪一個殊勝下士啊?我想我舉一個人的典型的例子,你們就了解了。我們曾經介紹過幾本書,《了凡四訓》記得吧?你們看袁了凡先生這是什麼?他忙些什麼,還記得不記得?他是個下士,典型的下士。他算命先生告訴他不行,後來經過這個雲谷法會禪師告訴他,說命是我自己立的。所以他本來算他,說他只有考取一個秀才、進學,那麼其他科舉沒份;所以他發心要考中舉人、要考中進士,他然後去做善事。他是不是在做善事,一直在修行啊?他得到了沒有?得到了。這個叫什麼?下士,普通下士。殊勝下士,不是!我不要,我要這幹什麼?我要下世好。這個不一樣啊!那個才是。為什麼修行人需要這個呢?因為修行必須要憑藉這個暇滿人身,要暇滿人身兩樣東西的話,一定要善趣,要善趣一定要積這個因;為了要積這個因,所以我忙這些事情,這個叫殊勝下士。54:19第29卷 50:36

《道炬論》云:

  現在看「《道炬論》」,為什麼講《道炬論》啊?因為本論就是《菩提道次第論》所根據的這個重要的藍圖,它的師承是阿底峽尊者,阿底峽尊者一生寫的最精要的、最重要的,是《菩提道炬論》。《菩提道炬論》它把整個的成佛的那個大綱,也就是前面說的道次第的總建立,非常簡單扼要但是絲毫無漏地,把它能夠組成寫一個論,因此宗喀巴大師就現在引這個地方。《道炬論》怎麼說呢?55:06第29卷 51:20

「若以諸方便,唯於生死樂,希求自利義,知彼為下士。」

  那假定他所有忙的這些事情,都是忙什麼?「生死樂」,這個生死樂就是世間的,我們現在這個,那都是為自己的利益。為自己的利益有兩種——只為生死當中的樂;要跳出生死的。現在呢,不但為自己,而且只為生死輪迴當中的,那個就是下士。那也就是說這一部分是什麼?增上生的。那麼對我們有情的義利,除了增上生,還有一個決定勝。55:48第29卷 52:02

決定勝中,略有二種,謂證解脫僅出生死及一切種智位。

  這個決定勝是超脫生死輪迴的,這個才是究竟的、決定的。那麼這個裡邊有兩種:一個呢,就是得到解脫、超出生死;另外一種,「一切種智位」就是成佛。這個兩個又分開來講:56:14第29卷 52:28

其中若依諸聲聞乘及獨覺乘,盡其所說一切皆悉攝入中士,或共中士所有法類。

  那個聲聞、獨覺只是為自利,但是為自利不是忙生死,要跳出生死。所以為了要跳出生死,但是只為自利的這些,或者是聲聞、或者是獨覺,有的時候我們稱為緣覺,那麼關於這些道理,全部都放在中士或者共中士。中士跟共中士之辨,跟下士跟共下士一樣的,單單為了自利而跳出生死的叫中士,我為了要求無上菩提也必須經過這個叫共中士。下面再看:57:12第29卷 53:26

中士夫者,謂發厭患一切諸有,為求自利,欲得度出三有解脫,以趣解脫方便之道三種學故。

  那麼中士是指什麼呢?說發厭離心,一切諸有。「一切諸有」就是輪迴當中,整個的輪迴當中造集那個有漏之業,有為法,我們叫諸有,它一定會感後有的,這樣。所謂欲有、色有、無色有,那我們通常就謂三有,或者又把它細分,那個都沒有什麼關係,總之我們叫「一切諸有」。那曉得凡是「有」就有漏,有漏就有苦。所以佛說的這個三法印,有的時候叫四法印,四法印叫有漏皆苦,都是苦的。所以既然是苦的話,哪怕生到天上也沒用,所以他對這個生起很強大的厭離心,但是只是為求自己解脫三有,以種種的方法,那麼這個就是共中士。那這個包含在什麼裡邊呢?三學,三學就戒、定、慧。下面就看:58:31第29卷 54:45

《道炬論》云:「背棄諸有樂,遮惡業為性,若惟求自靜,說名中士夫。」

  他「背棄」就是厭離,厭離諸有。那個三有當中,也有三有的虛假的樂趣,真實地了解了以後,不再忙這個。然後呢,因為要跳出生死輪迴,所以他能夠遮止種種輪迴生死的這個惡業,這他的特徵,但是他所求的只是求自己的寂靜,這個叫中士。59:09第29卷 55:23

如覺窩所造《攝行炬論》云:「尊長佛說依,密咒度彼岸,能辦菩提故,此當書彼義。」

  上面是說中士,下面說上士,上士下面是另外一個。「覺窩」,是他們藏人的習慣,那就是專門稱阿底峽尊者,這個是藏文的中譯,就這樣。說尊者造的這個論上面說:師長——佛說依於兩種,「密咒、度彼岸」,那個就是顯教、密教的大乘,顯、密二教大乘,這兩個不管是顯教也好、密教大乘,都能夠成就菩提,那麼現在下面要解釋這個道理。1:00:09第29卷 56:22

謂修種智方便有二,謂密咒大乘及波羅蜜多大乘。此二攝入上士法類。

  我們要想修無上菩提,修無上菩提就是一切種智位。這個修無上菩提的內涵的方便分兩條——那個「方便」就是要走上去的道路——一條是密教的,說「密咒大乘」;還有一條是顯教的,我們這地方稱「波羅蜜多大乘」,這個兩個都是大乘。那麼這兩部分都含攝在上士裡邊。1:00:50第29卷 57:04

上士夫者,謂由大悲自在而轉,為盡有情一切苦故,希得成佛學習六度及二次第等故。

  什麼是上士呢?上士有個特點——大悲自在而轉,他那個真正的上士,內心當中最重要的就是大悲心,這個大悲心任運永遠在。我們現在是什麼東西自在?我們的煩惱自在,我執自在,內心當中一直為這個東西轉。現在呢,真正經過了修行以後,他內心當中只有大悲心。「悲」是什麼?悲,特點是要拔一切眾生的苦,就是幫人家把人家的苦惱拿掉,這個叫悲。那麼什麼叫「大悲」呢?比如說,我看見某人是我的朋友、某人是我的親戚,某人是我的親人,或者對年輕的來說是我的父母,對年長的來說是我的子女……什麼,那我要幫他忙,然後我對這個人好感,我要幫他忙。你幫忙他,把他的痛苦拿掉,這個也可以說為悲心,但是不能說大悲。這個地方的大悲是什麼?它是一個絕待的,就是說沒有任何限制,所有一切有情的痛苦。他是我的親人,固然我要救他;他跟我沒關係,我還要救他;他要來傷害我,我的怨家,我也要救他。他是人,我固然也要救他;他是鬼,他是地獄,不管他任何東西,我都要救他。而且要救他到什麼程度呢?要救他到至成佛。所以不管它的質、它的量,都是無與倫比的、究竟的,這個才是真正的大悲。1:02:56第29卷 59:12

  那麼這種上士的特點是什麼呢?他內心當中只有一樣東西,因為他內心當中有這種大悲,所以自然而然他希望要救一切眾生的苦。他雖然有這種悲心想救人家的苦,可是真正要救人家苦,普通人做不到的,因此他為了要救人家的苦,所以要有具足能夠救人家苦的能力,那個只有佛。所以說在這種狀態當中希望成佛,為了希望成佛,所以必須要「學習六度及二次第等故」。「六度」就是顯教的波羅蜜多大乘必須要學的,「二次第」呢,除了這個六度必須要學以外,還要加上這個生起次第、圓滿次第兩樣,這是密教的。1:04:00第29卷 1:00:14

《道炬論》云:「由達自身苦,若欲正盡除,他一切苦者,是為勝士夫。」此士所修菩提方便,謂波羅蜜多及咒,下當廣說。

  這個文很容易懂。好,今天就到這地方為止。1:04:21第30卷 00:06

  現在繼續地講「三士道中總攝一切至言之理」。就說世尊告訴我們的整個的內涵,從凡夫到成佛,整個的都可以包含在三士道——下、中、上。那麼上一堂講的,就是世尊怎麼從發心到集資糧圓證菩提,是根據《道炬論》,然後這宗大師來說明。現在繼續下去,看那個六十七頁第二段:1:05:11第30卷 00:56

三士之名,〈攝決擇〉曰:「復有三士,謂有成就正受非律儀非非律儀所攝淨戒律儀。亦有成就正受聲聞相應淨戒律儀。亦有成就正受菩薩淨戒律儀。其中初者為下,第二為中,第三為勝。」

  那麼下面引另外一個,那是《瑜伽師地論.攝決擇分》。這個〈決擇分〉怎麼說呢?說「有三士」,這是另外一種分類方法,也就是把世尊所說的教法依照著一個次第。那第一種,是成就正受他這一類規約,達到這樣的一個標準,達到什麼標準呢?正受這個非律儀非非律儀所攝這個淨戒,那麼這個就是戒,律儀就是戒。那麼這個戒,很有意思,叫「非律儀非非律儀」;前面說「不是」、「不是不是」,那就第二個「不是不是」兩個不的話,那就是肯定它,可是前面又說否定它,這是什麼意思呢?1:06:50第30卷 02:37

  簡單地說就是在家戒。可是戒的真正的目標,佛制的戒的目標,不是說那我受了個戒了,形式上面,然後乃至於像現在還有受戒一個儀式、規矩。不是!它戒,佛法裡面的真正的戒跟世間的戒不一樣的,它的一個真正中心是透過了戒、定、慧三學,能夠淨除我們的煩惱。那麼根本地拔除這個煩惱的根本是慧,這個慧需要定、慧相應,前面有一個前面的準備,我們稱它為前行,必須要先戒。所以對境的時候,我們由於對佛法正確地了解,那所以就會觀察得到,嗯!身心上面起了煩惱,那靠著這樣的一個力量把它拿掉淨除,那麼這一部分稱為戒。1:08:11第30卷 03:57

  所以它那個戒的真正的用意是完全為了斷除苦的根本,苦的根本是什麼?業,而業是由於煩惱而來的,這個才是戒的真正的中心。而在家居士他的中心不在這個上頭,所以在家戒不能算它律儀,但是又不能說它不是。因此普通我們的在家戒,在法相的名詞當中稱它為「非律儀非非律儀」,也就是說在家這個、這些戒所包含的、所攝的淨戒律儀。那這一部分就相當於我們前面說的下士。那個下士部分,前面的說的下士部分,是就那個下士所追求的內涵來講;這個地方呢,為了要達到這個標準是從行持上面去講的。1:09:16第30卷 05:03

  第二個,進一步「亦有成就正受」什麼?聲聞相應的淨戒律儀。聲聞真正是為了要跳出生死輪迴,要解決那個生死輪迴,那麼這個時候正用上的——剛才說的戒、定、慧當中戒學,所以這個就是聲聞相應。更從這個上面上去的話,成就菩薩,菩薩不僅僅是自己要解決,幫助一切人,這個次第跟前面的三士是相應的。所以我們看,繼續看那個文:1:09:57第30卷 05:42

與此義同,復說多種上中下士建立道理。如《道炬》所說,世親阿闍黎於《俱舍釋》中,亦說三士之相。

  那現在這地方,前面〈攝決擇分〉當中所說的三士,跟前面引的那個內涵是一樣。除了這個以外,還有其他不同的分類的方法,但是內容大致上面都依照這個上、中、下,或者是從下,我們實踐的地方開始下、中、上。這個跟《道炬論》所說的內容一樣的,那麼這個是大乘。然後,另外一個——《俱舍論》,《俱舍論》是世親菩薩作的,這個《俱舍論》在小乘論典當中是「小乘聰明論」,它總攝小乘各派,把它綜合起來,雖然是小乘,他也同樣地說這個三士。那麼這個地方就無非用多種:菩薩、祖師、論典,來說明一件事情,就是世尊所講的一切教法,可以總攝在三士道當中。不過這個下面解釋一下:1:11:30第30卷 07:15

下士夫中,雖有二類,謂樂現法及樂後世。此是第二,復須趣入增上生無謬方便。

  那現在我們這地方的講那個三士,那是最主要的是針對著世尊講的真正的、究竟的圓滿教法。雖然說三士,可這地方所包含的下士,下士當中有兩種:那有一個,這是只忙著這個樂——這歡喜現法;還有一個,他雖然是下士,他主要的為了後世。現在這地方講的下士是指希望要後世增上的。1:12:25第30卷 08:12

  我們上一堂課裡邊曾經談過,這個下士當中,有一個是普通一般的下士,有一個是共下士。而且我們也舉了一個例子,譬如說袁了凡居士《了凡四訓》,他也照著佛法的道理去修,去求世間的功名。本來做個小官,那麼透過了佛法,他要發願,要求一個更大的官,然後照著佛法去做,得到了。本來沒有兒子,然後他發願照著佛法去做很多好事,得到了!得是得到了,這個是下士。我們現在需要的是「共下士」,他的行為本身是跟下士一樣,可是他的目標不一樣,他的目標不是為了現在這一生。這一點在我們在座的每一位修學,願意真正走上去,要非常注意的一個特點。講非常容易,要做到它是需要下一番苦功夫。1:13:53第30卷 09:38

  最後,「復須趣入增上生無謬方便」。下苦功夫是自己必須拿出來的,還要有正確的方法;反過來說,得到了正確的方法,如果不好好地努力是沒有用的。我們在這裡也常常有一種實際上的狀態,有很多同學都是有善根來了,道理也懂,常常會說:「道理是我懂,我也想做,可是到那時候,就是不聽話——習氣。」這個是一個很實際上的一個問題,可是真正的問題還在哪裡呢?自己的決心夠不夠!如果真正決心夠的話,這個情況應該可以改善。通常我們常常會寬慰自己:啊!這個是佛菩薩的境界,我現在是個凡夫怎麼可能做到這麼高啊!1:14:49第30卷 10:36

  我之所以講這個話,因為我當年自己就犯這個毛病。在我出家沒多久的時候,那我自己的這個師長,一個依止的阿闍黎常常來校正我,乃至於呵斥我。我不敢回嘴,可是心裡這樣想:「法師啊!你講的道理沒錯,可是那個聖人的標準,我是個凡夫啊!」當時自己覺得很有道理,但是過了若干年以後自己去想想的話,真正的關鍵就在這上頭。所以我們常常講這個仗還沒打,你已經準備說:「啊!不行哪,我這個仗是打不贏的。」你已經準備要逃走了,那個仗怎麼打?1:15:40第30卷 11:26

  並不是說我要決心做下去,一定做到,不一定的。但是如果你決心願意去做,你就算失敗了,你自己覺得:我絕對不服輸,我決心願意走,可是我失敗了,那我會坐下來檢點,我為什麼失敗的;乃至於做錯了以後,我會去想,會去向自己的師長、善友去請教,為什麼我做不成功?你會在經論上面去找,你會在佛菩薩前面去懺悔、祈求。如果我們真的有這樣的意志力的話,沒有做不到的!所以在這裡,我把我自己錯誤的失敗經驗,提供給各位同學,千萬不要自己找退路,這樣。但是也不要把自己逼得很緊啊!後面會詳細地告訴我們,我們要給自己一分推動的力量,保持自己恆常不斷地向上,那就對!那麼這是三士道總攝一切聖教的內涵。下面:1:17:03第30卷 12:48

第二顯示由三士門如次引導之因相分二:

  說明這個由三士道,這樣地依照著這個次第引導的什麼原因呢?這個分兩部分:1:17:21第30卷 13:07

顯示何為由三士道引導之義,如是次第引導之因相。

  第一個說,那麼這個佛所說的整個的聖教,現在分成功上、中、下三士,那到底什麼是這個上、中、下三士要引導的,這是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為什麼要這樣引導。我們現在看文:1:17:54第30卷 13:41

今初 如是雖說三士,然於上士道次第中,亦能攝納餘二士道無所缺少,故彼二種是大乘道或分或支。

  說上面雖然說的是三士,但它真正的目標是什麼呢?用這個三士來引導的目標是什麼呢?就是上士。所以實際上那個上士道裡邊,也能夠把下面那個中、下都含攝,這樣,所以中士道跟下士道也只是這個上士道大乘道的一部分。那我們現在看一個祖師的引證是:1:18:51第30卷 14:38

馬鳴阿闍黎所造,《修世俗菩提心論》云:「無害與諦實,與取及梵行,捨一切所執,此是善趣行。遍觀生死苦,斷故修諦道,斷除二種罪,此是寂靜行。亦應取此等,是出離道支。由達諸法空,生悲眾生流,無邊巧便行,是勝出離行。」

  那麼,這是馬鳴菩薩所造的。這個修菩提心,菩提心有兩種,世俗菩提心,那這個《修世俗菩提心》當中怎麼說?他說:前面這「無害」,那就是不殺;「諦實」,就是不妄;「與取」,就是不盜;「梵行」,就是不淫。「捨一切所執」,實際上,這個酒是一個遮戒,遮什麼呢?使得我們是非不分。它真正的遮戒的目標,使得我們能夠很理智地把握住正確的,內在的理智能夠把握住正見,所以我們這一個戒是防止我們走錯。所以簡單來說,這個就是五戒。這個五戒是什麼?「善趣行。」那就是下士當中的能夠脫離三惡道,得到人天善趣的這個根本。這個實際上就是前面所說的下士。1:20:41第30卷 16:27

  進一步來說,雖然得到了從惡道當中出來得到人天,還在生死當中,所以他「遍觀生死苦」。你儘管得到了人天,但生死的總苦沒有解決,因此進一步來說,希望要斷除。要斷除這個的話要修真實的道,所以「修諦道」,就是四諦——苦、集、滅、道當中的道諦。那麼修了這個可以「斷除二種罪」,哪兩種罪呢?在我們輪迴生死當中,第一個業感緣起,所以造了業一定會感果;那麼為什麼造業的呢?因為有煩惱。所以這個地方的兩種的話:一個就是斷除這個業,一個斷除煩惱。這兩樣都斷除了,那是「寂靜行」,這個就是二乘。這兩樣東西,雖然是下士、中士,可是我們現在修菩提心,「亦應取此等」,同樣地要修這個。修這個幹什麼?「是出離道支」,修這個出離道的支分。1:22:07第30卷 17:53

  以這個,「由達」,由於了解了這個原來——了解了譬如說要斷這個煩惱,那麼實際上煩惱的根本是無明。那無明的根本,後面又說,一個對事實的真相看不清楚,因為看不清楚,在無我的地方執著有一個我。不過這裡要簡單地講一下,我們講「無我」,比如說我們每個人感覺到這個是我,無我是不是沒有這個?不是啊!我們現在最常犯的一個錯誤,說無我,那每一個人講我,那我曉得,欸!這個就是我,這樣。所以也許你會拍拍胸脯:「這個就是我。」你自己曉得我就是這樣,說現在沒有這個。那既然沒有這個,那我這個算什麼?佛法裡邊講的無我,不是沒有你的身體、你的認識的這個精神作用,不是!說我們現在這樣的一個「我」,這個是因緣條件所現的緣起有,這個叫作「假有」,或者叫作「俗有」,佛法裡面叫「俗諦」。在世俗的這個標準上去看這是有的,不能說沒有,而且要肯定它有。這個東西怎麼來的呢?這個東西是緣起,種種因緣條件組成的。1:23:51第30卷 19:37

  我們自己,大家都知道,這個身體怎麼來的?有兩個條件:一個是父母,身,這個是物質的,肉體部分;一個自己的神識——業,那是前生所帶來的,所以它是有這樣的因緣條件而現起。然後有了以後,你要吃東西,要各式各樣的條件。吃得好一點,長得胖一點;吃得差一點,沒氣力;吃錯了,生病。這個東西的存在,都是跟周圍這些因緣有關。然後我們腦筋當中,說我跑到這地方來接受這種教育,我這概念就這樣想;接受那種教育,然後自己的認識有另外一種想法。所以都要看我們所受的什麼樣的不同的條件,而呈現這樣的一個有。這一點是不是大家都很清楚?所以這個「有」是肯定有的,正因為這個肯定有,所以我們才說它叫「性空」。那後面我們會詳細講這個內容。1:25:59第30卷 20:58

  現在這地方叫「達諸法空」,也就是一切法,達諸法空,就是了解一切法它的本性,什麼?一切法的本質都是緣起的,沒有一個實際上的實實在在存在的東西,這個才是佛法當中講的「空」,所以這個講空就是空性。因為它是空性,所以它一定呈現種種因緣的存在,那我們這地方緣起的「有」。那麼講這個有什麼好處呢?我們了解了現在這樣的「有」,是不是都是一切的因緣啊?這個因緣如果在我們上面就是業,所以我們這個存在的「有」,都是看你造了什麼業因。因此了解了這個以後,我們會非常積極地努力做任何事情,非常地細,啊!造什麼業、感什麼果,這個才是講性空的根本原因。1:26:13第30卷 21:59

  現在我們講性空:「那空的,你不要去管它就算了!」現在常常有說:「樣樣都空啦,你何必去管它!」這個是空話,最糟糕的莫過於此,佛法裡邊如果不了解的話,大家去講這樣的空,叫「斷滅空」。所以佛法告訴我們,學空很難學。實際上呢,真正佛法裡邊「空、有」是分不開的。因此像大師,就宗大師、阿底峽尊者非常強調,說真空跟緣有兩個是絕對分不開,一件事情的兩面。我們真正趣入從哪裡?從「有」開始。你執著這個「有」,是,我們可能一下對這個空的勝義、正義不太清楚,但它比較安全。如果你學空學得不好的話,斷滅空,那一定墮落,這最可怕的就這個!這個現在不談。1:27:21第30卷 23:07

  那我們了解了這空性以後,會有一個什麼認識呢?說很小心,啊!做一切的行為,這個行為就是我們將來感果的業因。所以他對空了解得越多,他的行為越是謹慎,一點都不敢馬虎。這個後面會詳細講。1:27:42第30卷 23:29

  因此,學一個菩薩,會了解到原來我們每一個人所講的我,我們所講「我」的時候,我們對於潛意識裡,實際上就有一個「我」是什麼?我是真實的,這樣,然後我是可以作主的。大家都希望作主,你要聽我,我要怎麼辦。如果我們仔細去想一想,是不是我們內心當中都有這個感覺?受了不稱心的時候,我覺得我受了處置了,你為什麼要傷害我?我要報復,我要反過來傷害。是不是有這種狀態?那真正的原因都在這裡。當我們了解了這個性空的道理以後,原來這個都是業力所感得的,既然是業力所感得,沒有這樣的我們能夠真正作得了主的一樣東西在。那道理是非常簡單,任何一樣東西只是各種因緣所作成功的,既然因緣作成功的,所有的因緣隨時在變化。既然隨時在變化,你怎麼可能作主!所以我們自己以為我可以作主的這個概念,是一個錯誤。1:29:02第30卷 24:49

  既然這個東西是因緣存在的,所以「實在的」這個概念是一個錯誤,可是我們每一個眾生是偏偏對這一點總很執著。所以這些菩薩看見了這個,了達了這個諸法的法性空寂以後,生起悲心,說:「啊,那些人真可憐哪!明明不實在的東西,他就對這個東西很執著。」因此推己及人,願意說:「啊!我就是這樣子自己苦過來的,這些人真荒唐!」於是推己及人,想幫忙別人,所以「生悲眾生流」,就看見了這個事實,覺得大家迷糊。譬如說就像我們現在,說小孩子長大,然後小孩子歡喜玩泥巴,又臭、又髒,等到我長大了看見了,啊!這個東西這麼髒,你怎麼去摸它幹什麼!我們是不是會很憐憫同情他?於是願意把所有的人救出來。那救這些人要種種的善巧方便——你要救他,他覺得不行耶!這個我們可以體會得到,也許我們自己還年紀輕,當你慢慢長大的時候,你會感覺得那小孩子很幼稚,想想自己就這麼過來的。1:30:29第30卷 26:16

  所以真正要對還沒有過來這些人,還沈溺在這個實執的這些人當中,他要很多善巧方便;否則你直截了當告訴他,他會覺得會哭會鬧,不一定聽你的。那麼現在菩薩救我們沈溺在生死輪迴當中也是這樣,要種種的善巧方便。現在這裡所謂種種的,他稱為「無邊巧方便」,這個是什麼?最最殊勝的出離行。同樣的出離,一個出離是只是自己,那就是聲聞羅漢就是出離行;一個殊勝的,要解決一切眾生出離,就是成佛。那麼現在要修最後這個,必須什麼?前面說下士、中士也應該取這個作為最殊勝出離行的支分。這個就是馬鳴阿闍黎造的《修世俗菩提心論》上面說的。因此下面我們看:1:31:42第30卷 27:29

是故此中非導令趣,唯以三有之樂,為所欲得下士夫道,及為自利唯脫生死,為所欲得中士夫道。是將少許共彼二道,作上士道引導前行,為修上士道之支分。

  這前面這個解釋是說,引導他們不是那個以三有當中——三有當中是凡夫,不是!也不是只是為了要跳出生死輪迴,這個是中士。而是要把下士、中士當中的一部分拿出來,因為這個是上士道同樣要修的,所以把下士、中士當中一部分,上士所必須修的拿出來,引導他走上上士。因此也可以說這個就是上士道的支分,就是部分。那這地方就說明什麼呢?說明這個三士真正引導,引導他是走上「上士」。下面我們繼續看:1:32:58第30卷 28:44

是故若發如前所說取心要欲,取心要之法,如《中觀心論》云:

  那好,現在我們了解了,原來我們真正要得到的,真正要三士引導的中心是什麼?就是上士。那麼現在我們要想發上士的心,這個下面說:所以取心要的真正的方法,那引那個《中觀心論》上面的,說:1:33:29第30卷 29:14

「誰不將無堅,如蕉沫之身,由行利他緣,修須彌堅實。上士具悲故,將剎那老死,病根本之身,為他安樂本。具正法炬時,斷八無暇暇,應以上士行,令其有果利。」

  說,「誰不將」,那真正了解了佛法的任何一個人,哪一個人不會這樣做呢?換句話說,你了解了正法以後,誰都會這樣做的!怎麼做法?因為我們透過了佛法,了解了我們這個身體是不實在的、不堅固的。平常我們講「我」,我是可以作主的,我是這樣!所以我自然遇見一些,平常是因為有一個我在,所以我自己總覺自己最了不起、最高高在上,如何、如何。當我受到損害的時候,我會要跟人家發起瞋心。這個根本原因都是並不了解原來這個沒有這樣實質的我,這個是都是因緣所現起的,只是我們看不清楚。所以這一點,我們常常可以好好地想,說我現在腦筋當中了解得很多,自己覺得:嗯!我很了不起。不知不覺當中這個了不起的感覺,你不會在心裡面......,可是一對境一比較的話,這個心會不會起來?會!實際上你這個知識是哪來的啊?緣起,就是這樣的因緣。你在這個環境當中受這些教育,你就會這樣想,你換一個環境你就改變,本來就是如此而已!因此,這個內心當中的感覺,實在嗎?不實在,一直在轉變,所以它是不堅固的。1:35:27第30卷 31:17

  在我們在沒有過去之前,好像一天一天慢慢、慢慢地過去,假定你回頭過來真正看,你就會感覺得時間過得很快。不要說現在幾十歲,像我這樣,現在回過頭來想,常常有的時候感覺快七十歲,有的時候看見你們,就想:十幾歲的時候,這眼前的事情。同樣地對你們來說,跑到這地方或者兩年、或者三年,你仔細想兩年是不是這樣一眨眼啊?兩年好像一下就過去了。實際上,兩年是一眨眼過去了,二十年、二百年,乃至於兩大阿僧祇劫呢?等到你回想的時候都是像眼前一樣。因此如果是兩大阿僧祇劫一眨眼,那照這樣算起來的話,我們這個是不是非常地短哪?因此就像泡沫一樣的,隨時在變化、隨時在破滅,這就是我們真正的這個身。1:36:39第30卷 32:26

  那既然這個身是這樣的話,作不了主,在因緣當中轉變,而且極大部分是在受痛苦,這個痛苦也不是我們希望的,那我們會什麼?啊!那我們曉得這樣的不對,我們一定要想辦法好好地利用現在的身體,產生最有價值的。那麼這個最有價值就是「上士行」,這個上士行是「為利一切有情願成佛」,所以你自然願意做這件事情。而這樣的做法跟我們以前是不一樣的,跟我們的習性是不一樣的,所以要想辦法照著世尊告訴我們的教法去修改它。如果能夠真正地照這樣去修,那這個就不再是像以前一樣的虛假的,那個就是真正地變成功真實的,所以這個真實的像「須彌堅實」。須彌就是佛經當中的最大的大山,平常我們在世間來看,哦!那個石頭是最堅固,不但堅固而且大。1:37:47第30卷 33:35

  這個地方也就是說,既然我們要了解了上士是三士道引導的,那麼我們了解了以後,那麼以什麼方式來策勵自己呢?也就告訴我們:想想啊,我們這個身體這個是虛假的、是因緣之有,這個是不堅固的啊!那我們現在了解了以後,千萬不要再跟隨著以前無知、無明所現的這個不堅固的跟著它走;而是要利用現在得到的這個東西,好好地修行,然後你就產生真正的堅固、實在東西。那麼這一個行為,就是上士的行為。1:38:31第30卷 34:17

  那上士有一個特點——他有悲心,因為有了這個悲心要救一切眾生,發了這個願,所以他自然而然能夠利用我們的身體。我們現在的身體什麼樣的狀態呢?一直在變化、一直在變化,這個變化的快速,剎那、剎那這麼快速。以前我們聽佛講,說這個剎那、剎那,我們很難感受得到。現在並不是我們能夠感受得到,現在的科學給我們一個很大的幫助,至少我們現在信得過科學,科學上面提出一個實質上的一個很強有力的一個論證:一切都在變化當中,都是一群「能」在變化,這個「能」變化快到什麼速度啊?從來沒停止過。這一點是不是大家都知道?所以實際上,的確地,它這個變化的程度是剎那、剎那!剎那是我們人類能夠想像當中最細的時間,實際上「剎那」這個東西根本沒有,它永遠在變。因此在變化過程當中產生什麼?生、老、病、死。所以真正上士具有悲心,我們都是這樣錯誤所以產生那個,了解了這個,這個前面說了解了諸法的性空,然後悲憫一切有情願意救出來。所以這個狀態之下,就會利用我們現在緣起的、剎那變化的、生老病死的這個身體,要救一切眾生,「為他安樂本」,拿這個東西來救一切眾生,希望他也了解這個道理,得到真正的安樂。1:40:20第30卷 36:06

  那麼要想做這件事情必須要的正確的方法,現在正是時候,所以我們真正得到這個正法。正法像個火炬一樣,無比地光明,把我們看不見的......。那拿到了這個東西以後怎麼辦呢?第一個我們要修行,要修行第一個要什麼?「斷八無暇暇」,實際上這個部分也就是下士部分。為什麼我們要修下士呢?因為也是真正的修行的人要共下士,就是我們必須修行,修行必須要人身,這個人身就是這地方的要暇滿。因此我們前面的修行,先把八無暇斷除,斷除了八無暇,就得到那暇滿的人身。所以前面說斷八無暇,他得到什麼?得到暇滿的人身。得到了暇滿的人身,然後怎麼辦呢?依我們的目標是要上士,這個上士包含中、下士的這個支分,這樣去做的話,是真實的、有實在的結果,這個才是我們的利益。那下面唸這個文,唸一下:1:41:35第30卷 37:22

謂應念云:我身無實,如蕉如沫,眾病巢穴,老等眾苦所出生處,應以上士所有現行度諸晝夜,令其不空而趣大乘。

  文字就懂得了。平常我們好的時候不想修,生病的時候修不來;年輕的時候,真的有氣力的時候總說它:「啊!現在還早,等到我......慢慢地再說。」老了來不及。我現在就這樣,又老、又病,稍微做一點事情,回過頭來,就精力就很糟糕。最近你也看見我這個感冒,我就覺得這個鼻子像漏斗一樣。在這個地方很認真,一下去的話,晚上、白天實在昏,非常難受,又老、又病,老病連年。所以我現在一直在後悔,在羨慕你們。真正說起來,說我眼前儘管好像扮演老師、扮演師父,懂得很多,我自己最清楚,你們的善根都比我足。我像你們這個年齡時候,癡癡呆呆,什麼都不懂。那你們居然能夠跑到這地方來,然後全部精神放進去。所以我願意把我錯誤失敗的經驗,貢獻給各位。偶然我多多少少可以告訴你們一生失敗的經驗,根本的原因在哪裡;你們把握住了,好好走上去,你們將來可以得到好的結果,不會像我這樣的空而無果。不過儘管這樣,我自己不會說:「啊!我老了。」我會感覺到正因為我老了,我更要努力啊!老是死因,我馬上快要死了,我現在不努力更待何時!那你們現在有的機會,你輕輕地放過,對得起你自己嗎?這個是我們非常注意的一件事情!1:43:32第30卷 39:21

  所以內心當中這個力量最重要。我想起我跟過的這些老師們當中,有一個內心當中我最景仰的、最欽佩的一個老師之一——仁法師,我想你們都聽說過。我前後跟了他十年,先在這裡,後來到美國去。那有的時候人家稱他為老法師,在我們中國人的傳統的習慣當中,老法師是一個很尊敬的稱呼。普通現在大家都講法師,你們沙彌剛剃了頭,也是什麼法師。以前哪裡什麼法師,平常稱為師,就是說你受了戒了,都是「某某師」,法師是那真正能夠登台說法才稱他為法師。老法師在這一個裡邊是很有了成就了,才稱得上老法師。1:44:37第30卷 40:23

  所以有人看見仁法師——是老派的了,尊敬他:「啊!老法師。」他馬上說:「嗯!」他那個作風平常就有一個,馬上手比起來:「不對、不對!我不老!我比你年齡還要輕。」當時我覺得奇怪,人家對你很好的尊敬,你怎麼樣呢?怎麼會這個樣?但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他並不是跟人家爭論,而是說明他自己的內心經常警惕那個狀態。這個除非你自己努力,你才會感受到。他平常就是這樣一個警策自己,非常努力的一個人,所以內心當中一直覺得自己,我要努力,我要努力策勵。他絕對不會說:「哎呀,我很差啊!我是一個凡夫啊!」反過來,他會去告訴我們:「正因為我們是凡夫,聖人尚且這麼努力,我是個凡夫,再不努力是更待何時!」他是這樣策勵的。所以他一直覺得身體可以老,心永遠不會老,而且越來越年輕,這是這一種心理狀態。1:45:52第30卷 41:41

  所以我但願這個故事告訴各位,使每一位同學曉得怎麼借鏡。不是我們前面學修學佛法的根本在善知識嗎?那我一生的過程當中,多多少少都能夠不管從哪一個師長,總從他身上體會到他是什麼力量能夠使他漸次增上,他是什麼方式使他增上。剛才我講的,也就是策勵我們內心非常重要的一個特點。好,現在我們了解了,說:原來這個三士道真正引導我們的是上士。那下面:1:46:40第30卷 42:26

若爾理應先從上士引導,云何令修共下中耶?

  說:既然是我們目標是無上菩提的話,那你應該先把上士來引導他,那為什麼要去修那個下、修中呢?1:46:58第30卷 42:44

謂修此二所共之道,即上士道發起前行,此中道理後當宣說。

  他現在說,說這個修下、修中,這個叫作共道,這個共道是什麼啊?為了能夠達到上士的準備工作,這個道理下面講。那麼現在呢,下面就講這個道理了。1:47:22第30卷 43:07

第二如是次第引導之因相分二:正明因相,所為義。

  說為什麼要下、中、上這樣的次第的引導,有原因,這個原因分兩部分來講:第一個「正明因相」、「所為義」,分兩部分。1:47:38第30卷 43:26

今初

  那第一個就是正確地告訴我們,為什麼由下、中引導到上士的原因。1:47:51第30卷 43:38

轉趣大乘能入之門者,謂即發心於勝菩提。

  說真正地轉變我們凡夫,我們凡夫都在輪迴生死,使得我們轉變,轉變成什麼樣呢?使我們輪迴生死當中這樣的一個凡夫,能夠轉變趣向大乘,這個真正的根本原因在哪裡呢?發心。發什麼心哪?發殊勝菩提之心。「菩提」是印度話,翻成我們中文叫作覺、覺悟。那麼這個覺有幾種,二乘也叫覺,譬如說:獨覺、叫緣覺;現在這個覺叫勝覺,或者我們稱大覺——最殊勝的覺悟,這個就是佛。1:48:49第30卷 44:37

若於相續中生起此心,如《入行論》云︰「若發大心剎那頃,繫生死獄諸苦惱,應說是諸善逝子。」謂即獲得佛子之名,或菩薩名,其身即入大乘之數。

  在我們身心的相續當中,什麼時候生起這個心,就是說發起要求無上菩提。正式地來說,發無上菩提心是「為利有情願成佛」,說我要利益一切有情,要救他們出來;要救他們出來,只有成佛才能夠,發這樣的心,那才是無上菩提心。什麼時候內心當中真實地發起,那就對。所以他下面引那個《入行論》說:「如果說能夠發起這樣的大心,」這種心是真正的大心啊!「剎那頃,哪怕一剎那才發起。這個時候我們還是凡夫,還在繫縛在生死輪迴當中,還受種種的苦惱,雖然我們還在繫縛在生死輪迴當中受種種苦惱,但是因為發了這個心,這個時候就應該說真正的佛子——善逝就是佛——也是菩薩。」那麼這個時候,我們就可以算是進入大乘之數。下面:1:50:20第30卷 46:06

若退此心,亦從大乘還退出故。

  如果這個心退掉了,那對不起,你也離開了大乘。1:50:29第30卷 46:16

是故諸欲入大乘者,須以眾多方便勵力令發。然發此心須先修習發心勝利,令於勝利由於至心勇悍增廣。及須歸依七支願行。是能開示菩薩道次最勝教典,《集學處論》及《入行論》中所說。

  那麼現在我們了解了,哦!趣入大乘的門是在哪裡?發無上菩提。發了這個心叫作菩薩,什麼時候這個心退失掉了,那就不是。因此,我們現在真正要想趣入大乘的,應該以種種的方便努力地策勵自己,要想辦法去發這個心。那麼發這個心還是有它一定的方法,發這個心先要修什麼?先要修發心的利益,說我們現在先去了解發心有什麼好處,說發了心以後有非常大的殊勝的利益。了解了以後照著去修,這樣,然後不斷地去修的話,這我們的心就發起來了。所以因為修:啊,這發這個心有這麼好處啊!所以自然而然就推動我們去修。譬如說我們現在,大家覺得要這個、要那個,要到美國去、要什麼,哦,說到美國去有如何如何的好處;也就是說,要得到這樣東西的話,有非常殊勝的利益。當我們心裡不斷地這種念頭生起來了以後,是不是我們很強盛地就希望去啊?就是這個道理。比如說我們現在這裡學佛法,覺得:喔!藏系還保留著最好的,不斷地談那個藏系的好處的話,我們心裡面真的想:啊!我多希望去學。同一個道理。1:52:23第30卷 48:11

  那麼這個發起來了以後,夠不夠?不夠。發了這個心以後,還要全心全意要把它產生兩個效應——勇悍、增廣。因為大乘行不那麼簡單,所以稍微發一點點的話不靈光的,遇見一點小事情就挫折了,所以要把它加強——「勇、悍」,勇猛,悍是強悍。有了這樣的內心的力量,那個時候才禁得起挫折。否則的話,我們想:「啊!我要想做一件什麼了不起的大事。」碰到一點點,哎呀!對不起,那不靈光了,就是這樣。所以發起了以後,還要繼續地修,一方面使得這個修增長勇悍,還有把它廣大。除了這個以外,還要須什麼修啊?修「皈依、七支願行」等,這個就是集聚資糧。1:53:27第30卷 49:12

  所以簡單地來說:先要發心,生起這個發心的欲樂,為了發心的欲樂,了解了它的好處以後,去努力修加行,使得它這個心發起來;還要增長勇悍以及加深、廣大;然後下面要修這個淨罪、集資,這個七支行願就是淨罪、集資的種種方便。整個的這個內涵,這個是告訴我們進入菩薩道的最殊勝的教授。這個下面說《集學》、《入行》,這是都是印度的兩部論,非常重要的兩部,這樣告訴我們的。那麼下面繼續說:1:54:19第30卷 50:05

如是所說勝利略有二種,謂諸現前及畢竟勝利。

  前面不是說發心的勝利嗎?那麼修心的勝利有兩種:一個叫現前的,一個畢竟的。就是前面我們說的現前增上生、畢竟或者究竟的決定勝。那麼這個現前又分成兩種:1:54:42第30卷 50:28

初中復二,謂不墮惡趣及生善趣。若發此心能淨宿造眾多惡趣之因,能斷當來相續積集。

  說,我們現在真正得到的好處,在現前增上這一個上頭。這個現前增上,就是說我們在這個人世所得到的好處分兩方面:一方面,我們造的業希望不要墮落惡道,如果墮落惡道的,要想淨除;還有,希望轉趣——輾轉地增上進入善趣。而且這個善趣不斷地要增加、改善,比如我們現在就是說,已經得到了善趣、出了家,可是我們還感覺到十圓滿當中,很多地方就不圓滿。當然我們絕對不希望退墮,何況退墮到三惡道,退墮不可以;然後呢,現在這個上面還要不斷地增加。我們現前所有的修行,都重點放在這個上頭。現在說:假定我們發了這個菩提心以後,就發心就能夠淨除很多以前造的墮落惡趣的因。以前造了這個惡趣的因,發了這個心以後就會斷掉;將來可能造的,因為發了這個心,就不會再造。想想這個發心有多麼的大的好處!這是從斷惡方面來看。現在我們修行,除了斷惡,還要積聚資糧,說:1:56:24第30卷 52:09

諸善趣因,先已作者,由此攝故,增長廣大,諸新作者,亦由此心為等起故,無窮盡際。

  喔!現在另外一方面,積聚資糧這一方面,也有這樣大的好處。前面已經造的這種好處,由於發了這個菩提心,因此一切都在這個菩提心攝持之下,它會增長廣大。如果說我們沒有發菩提心,那麼請問什麼樣狀態呢?沒有發菩提心,以前積那個善,當這個善感果的時候,消失掉了,所有的任何因,感了果就消失掉了,不會增長廣大的。現在發了這個心以後,它不但不會消失,會繼續增廣,這是已經造的是這樣。還有,將來新造的,由於發了這個心,也一樣地會無窮無盡。所以你現在看看那個發心的利益多麼地大!我們整個地要修行,無非是淨罪、集資,一發了這個心以後,不管是淨罪那一方面、集資那一方面,已經有的罪自然會消失,已經有的善反而會增廣。然後,反過來另一方面,未來的呢?未來的壞的方面,不造的它就會不造——不應該造的壞事結果會不造;而應該做的善事,因為這個菩提心的等起,內心當中雖然是動機,它自然會增長無盡。1:58:06第30卷 53:53

  進一步說,為什麼會這個樣?後面會詳細地說,我在這裡簡單地說一下。造業最主要的是不是依內心當中的意樂,動機最重要?做任何事情你的動機非常重要,「我現在發了心,我要救一切眾生。」這個心多麼地廣大!而且要救到他什麼?救到他成佛,再沒有比這個更大!所以你任何心都是以這樣的心情去做,那當然這個功德會大。而我們現在的平常的心,我們也不曉得什麼心,仔細檢查,無明相應的貪瞋癡的習性之因。這個才是真正重要的,所以為什麼會產生這麼強大的力量。現在我們繼續看,這個前面是說現前增上生。1:59:06第30卷 54:53

畢竟利義者,謂諸解脫及一切種智,亦依此心易於成辦。

  那麼「畢竟義利」呢,就是說「解脫」,就是二乘,或者「一切種智」——成佛,也有了這個心就容易成辦。1:59:22第30卷 55:08

若於現時畢竟勝利,先無真實欲得樂故,雖作是言,此諸勝利從發心生,故應勵力發起此心。亦唯空言。觀自相續,極明易了。

  說不管我們指現前的增上生,或者畢竟的究竟勝,就是求無上菩提,這兩樣東西不是嘴巴上面講的,先必須要真實從內心當中發起這樣的真心,這樣才好。否則假定說這沒有這樣的內心,嘴巴上面先說:「啊!這個好,我要發那個心哪!」那這個都是空話。我們怎麼知道呢?你自己內心當中去觀察一下,所以「觀自相續」,就很清楚。這是為什麼我們真正修行人平常要自己看,為什麼稱它為內明。我可以外面做得很好,但是我裡邊不一樣。所以修學佛法可以騙別人,騙不了自己;進一步來說,可以騙自己,騙不了因果,這是我們真正修行人必須應該把握住的一個原則。下面:2:00:30第30卷 56:16

若於增上生及決定勝,二種勝利發欲得者,故須先修共中下士所有意樂。

  啊!現在我了解了,我真正的所有的利益,就是兩樣東西。那這個兩樣勝利要想得到它的,必須要修什麼?修前面的共中下的這個意樂,這個意樂就是內心。2:00:51第30卷 56:38

如是若於二種勝利,發欲得已,趣修具有勝利之心者,則須發起此心根本大慈大悲。

  現在有了這樣的,喔!曉得了這個兩個殊勝的利益——那我現在要想得到的。要想得到它,發那個根本的原因是什麼?在慈悲。慈悲的特點說「與樂拔苦」,說所有的好處我給他,而且我親自給他;他的痛苦,我拿掉它。有了這個,因為要解救一切眾生大慈大悲,這個時候我做不到,只有成佛,於是內心當中必然的,我會一心一意地想去成佛。前面已經說過了,這種心是真實的;現在我們雖然不是真實有這種心,可是理論上面我們了解這個次第是應該這樣走的。2:01:51第30卷 57:40

此復若思,自於生死安樂匱乏,眾苦逼惱,流轉道理,身毛全無,若動若轉,則於其他有情流轉生死之時,樂乏苦逼,定無不忍。

  這一點很重要啊!我們現在有一個很普遍的,但是非常嚴重的錯誤,說:「這個怕生死啊,要這樣,這都是二乘行啊!大乘菩薩不怕生死,我們應該生死當中流轉哪!不要去管這個。」實際上對嗎?錯了!現在看下面這一段文:說真正的大慈悲是要救一切眾生,為什麼要救?因為感覺到苦,因為感覺到世間沒有快樂。那麼這個感覺你要自己切身感受,假定我們現在自己本身在這個生死輪迴當中,明明這個生死輪迴當中是眾苦逼迫、生老病死,作不得主,而且永遠流轉,明明是事實,可是我們根本不知道。如果自己都不知道,說要救人,那不是很荒唐嗎?必須是我自己感覺得:啊!非常地痛苦。一想到,啊!就汗毛直豎。所以他說「身毛全無」,那意思就是說,一想到生死流轉的痛苦,我簡直無法忍受!這個時候我一心一意想跳出來,然後更進一步,想到別人也是這樣,要幫助別人,那個是大慈大悲發起的根本。2:03:27第30卷 59:14

  現在我們對世間根本不曉得苦,不但不知道苦,還樂此不疲,放不下,然後藉口說:「啊!這個是小乘行啊,你不要去管它,我是大乘的,只為救別人哪!」這簡直是騙自己,很荒唐的,可是我們普遍都犯這個,所以這一點特別說明這個。所以自己必須對生死當中這個痛苦無法忍受,一想到汗毛直豎。所以他說:「身毛全無,若動若轉」,假定是沒有這種心情,然後說我要救別人,你怎麼可能救別人呢?所以說別人流轉生死當中,你根本自己也不曉得苦,人家也不曉得苦,你說無法忍受人家的痛苦,什麼是痛苦你都不知道、你都無法忍受,那不是開玩笑嗎?這是我們眼前真正犯的一個根本錯誤。所以說為了這樣,所以我們必須修共中。共中就是專門在生死輪迴之苦產生很深刻的印象,這個才是共中,而不是中士,這一點我們要很明確地知道。今天就到這裡。2:04:41第31卷 00:03

  甲四當中,第一個是道的根本親近知識;第二個,親近了以後如何修心,那修心的次第。那麼次第當中分兩大部分,第一個先要「於有暇身勸取心要」,修行必須要靠暇滿的人身這個部分。那麼得到了暇滿人身了,千萬不能浪費,有了這個力量,要推動我們去修行,那麼所以第二部分,那麼修心修些什麼內涵?這裡「攝取心要」分兩部分:前面那部分,於道總建立發決定解;第二個,正於彼道取心要的道理。那麼,現在這講的是第一部分,道總建立發決定解。這個地方又分兩部分:於三士道總攝一切至言,這是第一;第二,顯示由三士門引導的因相,就是那原因。那麼這個第二部分,就是由三士道引導的因相當中:什麼是三士道引導的內容,這第一個;第二個,為什麼要這樣引導,就是如是次第引導之因相。這裡第二部分又分兩部分:正明因相,所為義。那麼今天講的,現在講的就是正明因相,在六十九頁第十行。2:06:56第31卷 02:18

  我們上一次已經講到,說得到的利益有兩種。一個就是現前的,所謂現前增上生,那麼這一部分就不墮落惡趣,那生到善趣。那麼下面,畢竟勝利又分兩個,先所謂解脫生死輪迴;那麼上面講這個發菩提心最主要的根本是大慈大悲,大慈大悲那特點也就是說,「慈」是快樂,願意幫人家忙;「悲」是痛苦,希望幫人家解除這個痛苦。因為這地方一定牽涉到一個根本問題——苦、樂,那麼這是大乘菩提心的最主要的根本,那這根本從哪裡來呢?一定要先知道苦樂問題。所以上面說,假定我們對於生死輪迴當中的真相不了解的話,那麼生死輪迴當中的真相是什麼呢?它畢竟是痛苦的。要對這個有了正確的認識,自己才願意從痛苦裡邊跳出來,要求真實的安樂的地方。而自己感受不到,然後說我要幫你忙,這不是很荒唐嗎?一定是自己感受到這是絕端痛苦的事情,那進一步還願意幫別人忙,所以由於這個中士才進入上士。那我們現在看下面的文:2:08:59第31卷 04:20

《入行論》云︰「於諸有情先,如是思自利。夢中尚未夢,何能生利他。」故於下士之時,思惟自於諸惡趣中,受苦道理。及於中士之時,思惟善趣,無寂靜樂,唯苦道理。

  這個先講一下。所以現在引那個《入行論》上面的話,說現在我們假定對於真正生死輪迴當中,痛苦的事情並不感受得到,也就是說:要必須了解輪迴生死當中的痛苦,自己決定要想辦法解決這個問題,這是對自己有真實利益的。那現在這一個不知道,連夢都沒做到,說是我現在要救別人,那不是很荒唐嗎?所以如果自己都不了解,怎麼可能說想幫忙別人呢?這《入行論》上的意義的簡單意義、內容。所以他說我們必須要遵照著下士、中士次第上來。那麼下士當中,必須要了解自己造了業以後,然後在這個惡趣當中受種種痛苦的道理。因為受了種種痛苦,那當然一定想脫離這個痛苦,那進一步,再是找什麼是痛苦的原因——造了惡業,所以必定由於這樣,那麼不願意,也不敢再造惡業,要造善業,這個就是下士所說的。2:11:21第31卷 06:42

  那麼進一步,想:是,造了善業了,我可以從三惡道當中跳出來,但是還是在輪迴當中。三惡道的痛苦比之於人、天是無法忍受;反過來說,人、天比之於三惡道是好,可是實際上它還在輪迴當中。因此進一步,雖然跳出來的絕端痛苦的惡道,可是畢竟問題沒有解決,如果沒有解決的話,那遲早還要掉下去,所以這一部分就在中士當中一開頭這根本原因。所以在中士的時候,就想雖然我能夠進入善趣,可是這個問題根本還沒解決,「無寂靜樂」。寂靜就是息滅了這個惑、這個煩惱,息滅了煩惱,那一方面就不會再造跟煩惱相應的流落生死之業;一方面息滅了煩惱,即便還有這種業,這個煩惱也不會感果,那就可以得到這個寂靜樂,這樣。也就是說,如果不能從生死輪迴當中跳出來的話,就是善趣,還是只有痛苦。那麼由於這樣思惟,那才真正地感覺到:只要在生死輪迴當中決定是痛苦,於是自己一心一意想跳出生死輪迴。那麼有了這樣的心情,進一步才談得到推己及人,所謂利他,這是真正的利他,那個就是上士部分。因此下面再看那文:2:13:34第31卷 08:55

次於親屬諸有情所,比度自心,而善修習,即是發生慈悲之因。菩提之心從此發生。

  再根據上面這個道理,進一步我們自己了解了這個三有當中的真相——絕對地痛苦,因此一心想跳出來。那麼這個時候就對自己的最親近的人,對親近的那些人,就推己及人,說「比度自心」,想想:我自己要跳出來,我當然願意幫忙我周圍最親近的人,從父母這樣推開。那根據這個道理,那才要「慈悲」,所以慈悲是周圍的人也同樣地希望他們得到快樂,也同樣地要幫助他們解決這個痛苦。這個心有了以後再想:怎麼樣才能夠幫忙別人真的解決呢?這個我們凡夫是做不到的,只有究竟成佛,於是就發這個心:一心一意為了要救一切眾生,要成佛!這個為救一切眾生——這個救是究竟的救啊——脫離生死輪迴,這樣,那麼只有成佛。那就發這個心,就叫菩提心。再看下面的文:2:15:23第31卷 10:43

故修共同中下心者,即是生起真菩提心所有方便,非是引導令趣餘途。

  那這個最後的結果出來啦!所以由於前面這樣地層層深入,依照著次第一步一步地推進,那了解前面所謂的下、中,這是上士必須共同經過的,所以說是共中、下,這個上士也要修的,這樣。那麼這一些——中、下,上士共同修的那些,是生起真正菩提心必須要的條件,那我們稱它為「方便」。因此這個前面的共中、再向前的共下,並不是只是為了其他的像中士所說、下士所說的其他的,而是為了發真實菩提心的,必須要經過的這個方便及次第。2:16:49第31卷 12:11

如是又於彼二時中,思惟歸依及業果等,多門勵力,集福淨罪,如其所應,即菩提心之前行,修治相續之方便,七支行願及歸依等。故應了知此等即是發心方便。此中下中法類,即是發無上菩提心支分之道理,尊重亦當善為曉喻,弟子於此應獲定解。每次修時當念此義,修菩提心發生支分,極應愛重。

  這裡解釋一下。那麼除了上面說的,整個的這個修行的根本的必要的條件以外,其他的像我們下士、中士當中所講的這些道理,他現在舉,譬如「思惟皈依」:為什麼要皈依,皈依有什麼好處,如何皈依法等等,那下面會詳細說。那麼皈依完了以後,說正皈依是法,那時候法主要的內容就是講、說明這個因果緣起的必然的法則,這裡所謂業果的道理。關係這些道理要各方面、多方面地努力,努力去幹什麼呢?做兩件事情——集福、淨罪。就是說我們以前無始以來,由於對這個事實的真相不清楚,所以根據這個錯誤的認知,造了種種的惡業,這種惡業必須要把它除乾淨,我們稱它為「淨罪」;然後除乾淨了以後,我們走我們該走的路的話,這對我們非常陌生,所以我們努力要去在這一方面去努力,所謂「集福」。2:19:23第31卷 14:44

  就像平常我們現在念書也一樣,小的時候是一天到晚在玩,現在去念書,這個心裡面實在不想念,只想玩,或者是為父母所逼,或者自己了解這樣下去那很糟糕,所以首先必定有逼迫自己轉彎,走到正確方向的一種力量。那進一步,正要去念書的時候,這個習慣,心裡面實在是覺得:「喔!這個念書實在很痛苦,去玩真好!」這玩的心情,做這種不相應的事情,這就是我們以前集聚的,這個要淨除它,現在我們生死輪迴當中說的淨罪,就是指這一點,我想這一個我們很容易體會得到。2:20:22第31卷 15:43

  那就是我們把那個心排除掉了,我們真正去念書,要去寫字、要去背書,實在不聽話。平常我們常常那樣很輕鬆,像說笑話的時候寫字,老師告訴我們怎麼寫,看看很輕鬆,自己拿起筆來寫的話,寫得一團糟,字不成字,我們就說這種字叫作狗爬字。為什麼叫它狗爬呢?就是說這個東一筆、西一筆,像那個狗走的那樣子,不成樣子的味道。原因就是我們沒有習慣,該做的事情還沒習慣,那我們不斷地努力地去做,所以成集資、集聚資糧。那麼所以這兩件事情啊,不是簡單地說一說或者隨便做一下就行,要各方面去做,這所以「多門」當中。2:21:30第31卷 16:50

  那配合了我們曉得前面修的那個根本,所以「如其所應」,像它——我們應該做的,做這種事情並不是我想到哪裡就做,還是要照著《廣論》上面,諸佛的心要引導我們該做的,照著去該做的去做。那做這些事情,都是修菩提心的前面必須要的準備工作,這樣。所以從我們怎麼「修治」,治就是對治錯誤;修是修改,集聚自己的資糧,使得我們身心生起漸漸地這樣的跟菩提心相應的效果。所以前面說的皈依啦、七支行願這些,要了解這些都是發菩提心的方便、前方便。2:22:32第31卷 17:52

  因此這個裡邊所說的下士、中士,都是發無上菩提心的前面的支分,所謂「支分」是它前面必須要的次第、步驟。那麼,而做老師的人,也應該非常善巧地、好好地來說明,讓學的弟子對於這件事情要獲得定解。這「定解」兩個字非常重要,並不是說我在這裡看了一下書:嗯,知道了!或者進一步,聽了以後聽懂了,這個不是定解。這個粗粗地依稀彷彿有了一個新的一個概念,然後這個概念首先要去辨別,辨別。2:23:31第31卷 18:50

  比如說現在我們這裡開始教大家辯經,為什麼呢?因為這個正確的理論,要經過非常嚴密的思辨,才能夠把我們該走的路很清楚地、不要讓它有雜染地能夠建立起來。那麼辨清楚了以後,還要不斷地去深入地去思惟、去觀察。這個思惟、觀察不是說像我們現在隨便這樣,這個有它的一定的次第。像前面所講的這個道理,假定我們很認真地去思惟的話,那才能夠對於《廣論》上面告訴我們這些個道理,決定地有認識而不會變動。平常我們情況之下,我們聽見一個說這樣好,可是人家又跟我講講的話,說那樣好,那我們又被人家所講的話左右掉了,這個不是定解。這個定解是說,我對這件事情有了決定的認識以後,不管人家怎麼說,我絕不動搖,這樣才是真正的定解。在真正的修行,這一件事是非常重要、非常重要的!2:24:54第31卷 20:16

  那麼而且呢,不僅僅是說這個整個的總體來思惟,那因為我們這個有了這個整體以外,要照著次第一步一步這樣。那麼次第一步一步去做的時候,也就是每天、每一次,說每次修的時候,對那個整個的意義還要思惟一下。說來說去,就是對於這個道的總建立,這個整體,那個為什麼這樣的整體的建立,當然這個整體的建立,還有它的必然的關係。所以這個各種條件,然後依次一步一步地次第增上,怎麼達到最完整的內涵。關於這些,應該作為我們最中心的、最重要的,我們內心當中真正最好樂的。然後有了這樣的真正最好樂的這種心理,身心當中生起這種念力,那個時候才會推動我們盡心盡力向這個方向去走。2:26:09第31卷 21:30

  關於這一點,我們自己可以檢查一下自己內心。平常我們自己內心當中最歡喜的什麼?我想個人自己清楚,自己反省一下就好——歡喜玩、歡喜吃、歡喜什麼。於是當你有了這種內心的力量,它就會推動你一心一意向這個方面去走,那麼現在我們需要的那個定解,就是這樣的一個狀態。一方面絕不被其他的這種錯誤的概念,或者其他任何的引誘引動,以免走偏;一方面還要產生一種強大的力量,使得自己步步地深入。單單不被別人引走,如果是沒有一個力量推動、深入的話,那還是無法策勵自己向上的。下面再繼續看:2:27:11第31卷 22:31

若不爾者,則此諸道與上士道別別無關。乃至未至實上士道,於菩提心未得定解,而成此心發生障礙,或於此間失大利義,故於此事應殷重修。

  前面這個道理已經很清楚了,可是的確的我們有很多人不了解,假定是不了解這個道理,不能遵照著去做的話,那麼這個時候就有一些錯誤。這個裡邊下面說,這為什麼錯誤呢?以為下士、上士——那下士、中士、上士這各是各的,那下士跟上士沒什麼關係,所以說各別、各別的。如果說不了解這個,會產生這樣的一種心理狀態。乃至於自己還沒有真正的、真正的修行到......對於發菩提心沒有正確的認識生起定解,由於不認識前面這個道理,誤解了,結果呢,本來是下士、中士是發菩提心必須要的條件,現在反而使得下士、中士障礙自己去發菩提心,這樣。2:28:52第31卷 24:13

  那麼,我現在說一個實際上的比喻,這個時候我想大家會更容易了解。說我們現在是末法了,這末法了,也就是說雖然這個法的行相還在,比如我們現在看《藏經》,還是這麼多,可是《藏經》裡到底說的什麼?不知道。你可以看出來、翻開來看,文字一個一個都知道,可是文字所指的義理不知道,這樣。那有的人還自己「依文解義」,所謂「三世佛冤」,依自己的想法去想這個道理。結果呢,這個產生那個錯誤是越來越大,那麼因此使得這個正確的方法漸漸地湮沒,這個叫作末法。那麼現在末法的時候普遍的現象,我現在這裡舉的跟這裡有關係的這個提一下。2:30:05第31卷 25:26

  因為真正的佛法,前面的下士這純粹是一個方便,佛法真正要告訴我們的,要解脫生死的輪迴,分兩部分:一個只求自利的,所謂中士;一個要幫助別人的。這個中士真正主要的,是很強盛地一心一意要解決自己的問題,那麼上士呢,是要幫助一切人解決問題。拿我們平常一般人的凡夫的概念來看,是正是兩件事情,一個是完全為自己自私,一個是捨己為人。那麼根據我們現在《菩提道次第廣論》上面,剛才依照著次第一步一步提升,很清楚地了解,必須是透過中士,也就是說上士也必須修跟中士共同的道理,所以叫共中;了解世間輪迴的痛苦,決心跳出來,而從這樣的認知當中,還進一步去推己及人,那時候才談得到幫助別人。所以這個共中是發菩提心必須要的條件,絕對不是依文解義,錯誤認知當中覺得中士只管自己的,「大」是我要救別人的,所以就不會產生這樣的一種誤解。2:32:03第31卷 27:23

  那麼反過來說,假定不了解前面這個道理,那我們就會覺得一個是只管自己,一個是要幫助別人的。那麼現在這個世間的很多現象,正因為他對整個的菩提道這個內涵,道體的為什麼必須要這樣的建立,所謂道的總建立,根本不清楚。於是他就說:「嗯!這些人只求自利的,我是學菩薩、學佛,要幫助別人的。中士只管自己的,那個跟我發菩提心要救別人,恰恰相反,這個是不可以,我不應該學他。」那現在世間上面普遍存在的這種,我們先不談不信佛、排斥佛法的不談,很多信佛的佛弟子有這個誤解。當初我自己學佛的時候也一樣的,學嘛當然跟周圍的人啦,周圍人都聽見這種說法,大家都說:「啊!我們現在這個中國是大乘佛法之地,那個而南傳都是小乘,這個不對,我們要去救別人!」所以關於中士那個都不要了!2:33:26第31卷 28:46

  所以這個地方說,如果說誤解了這一點,上面這個,以為上面是共中、共下以為跟上士道是各別無關的。結果呢?既然沒有這個,那我們能不能發菩提心啊?不能發。所以就變成什麼?發菩提心的障礙。本來是唯一的拿這個東西,透過這個來幫我們的,結果誤解了以後,反而變成功我們的障礙了。這樣麻煩來了!我們還有沒有正確的方法?我們唯一的正確的方法,我們弄錯了,本來這個正確的方法是救我們的,現在弄錯了又反而傷害我們,那救我們的辦法還有沒有啦?沒有啦!佛法整個就毀掉了。了解了這一點,因此在這個地方說,那個道的總建立,對我們正確的認知上面是何等重要!這是其中一個原因,下面還有。這一點請大家一定要把它弄清楚,那麼如果弄不清楚,完了以後我們在研討的過程當中再仔細地深入。2:34:47第31卷 30:06

  下面:假定說對這個誤解了以後,我們真正要獲得的真正的義利、「大利義」——這個大,大有兩種:有一個大,對比出來的大,這樣,比如說現在我手上這有個鐘,這個鐘跟掛在牆上的,哪一個大?是掛在牆上的大,這個是對比的大。大另外有個意義,這個大是絕待的,是沒有東西能夠超越它的,是究竟的,那麼這個也稱為大。現在這個地方說大義利,就是屬於後者,是絕對的。假定我們不了解這個道理的話,我們應該得到的這個最究竟的好處被障礙掉了,於是我們就得不到。所以我們關於這個道理,不但應該認識,而且應該很「殷重」的、殷切的,殷切就表示心裡邊念念在這上,「重」是把它看成最重要的,去修習。2:36:02第31卷 31:24

如是修習中下之道及善修習,如上士時所說道已,於相續中,隨力令生真菩提心。次為此心極堅固故,應以不共歸依為先而受願軌。由願儀軌正受持已,於諸學處應勵力學。次應多修欲學之心,謂欲學習六度四攝菩薩行等。若由至心起欲學已,定受行心清淨律儀。次應捨命莫令根本罪犯染著。餘中下纏及諸惡作,亦應勵力莫令有染,設若有犯,亦應由於如所宣說,出犯門中,善為淨治。次應總學六到彼岸,特為令心於善所緣,堪能隨欲而安住故,應善學習止體靜慮。《道炬論》說,為發通故,修奢摩他者,僅是一例,覺窩於餘處亦說為發毗缽舍那,故為生觀亦應修止。

  那麼這一段,現在把文解釋一下。說像上面我們了解了這個道理,好,知道了。說現在要發真的菩提心必須要前面的共道,所以先修這個發菩提心之前的中士、中士之前——下士,層層反推回去,對於我們應該學的這些好好地修習。那這個,乃至於由於下、中、上這個,照著次第修了以後,自然而然就內心當中,就發起真實的菩提心。所以說,「隨力」,隨自己的力量盡心去做,就會內心當中真的發起這個菩提心。2:38:44第31卷 34:04

  那麼發了以後,這個時候要怎麼辦呢?進一步來說,要為了這個心——這個心不是發了就算哦!要使它產生非常強有力的一種力量,所以說要使得這個心非常堅固。因為這個是整個大乘的根本,也可以說整個佛道的根本,像個種子一樣,別的可以馬虎,那個必定要非常地堅固。就發了這個心以後,下面怎麼辦呢?要受這個發菩提心的那個願心儀軌,所以這個時候「以不共歸依為先而受願軌」。這個「軌」就是儀軌,比如我們歸依、比如我們受戒,都有這個歸依的儀軌、受戒的儀軌。現在這個地方什麼儀軌呢?發願菩提心的儀軌。2:39:44第31卷 35:03

  那麼所有這些都是從歸依為基礎的,不過這個歸依叫作「不共歸依」。因為歸依有幾種:為下士而歸依,為中士而歸依,為上士而歸依。那麼下士歸依說些什麼呢?下士歸依是了解世間一切的事情,有其因果關係的必然性,那麼所以真正對於這個內涵徹底圓滿究竟知道、做到的——佛陀,他指出來的「法」,以及修行的「僧」,照著他去做,那我們就能夠,如法地能夠、如理地能夠真正造善業、得善果。說這樣才可以改善我們生活在世間的品質,因此我們要歸依,這樣的歸依是下士的歸依。然後中士不是,根據這個還要進一步說,還要跳出生死輪迴,那是共中士的歸依。現在呢,我同樣的歸依,不僅僅為這個,還要幫忙一切眾生解決這個問題。這一種歸依的內涵跟下士、跟中士不一樣的,所以這裡講「不共歸依」。以這樣的不共歸依,發願為利一切眾生,求受無上菩提,這個叫願菩提心。2:41:33第31卷 36:53

  所以「由願儀軌」,由受了這個以後,然後對於這個,發了這個願以後,應該隨分隨力地去照著學。學什麼呢?學:「於諸學處勵力應學」,那就是要修菩薩戒,這個地方的學處就是菩薩戒。就是說我們想歸依,歸依以後應該怎麼行為,否則的話,說這歸依是沒有內涵的。既然我決心歸投依靠了,那麼依靠三寶,而且佛又告訴我們正歸依是法,也就是說以前不知道之前,我做的方式隨順著世間的;學了佛以後,一定要照佛告訴我們的。所以正式地歸依了以後,一定要改變我們的方法,學佛告訴我們該走的這種路線,所以我們稱它為學處。那麼當然又分成幾個等級,現在這地方的所謂的學處是指大乘而言。2:42:52第31卷 38:12

  那麼了解了這個以後,那心裡想學:「對了!我現在已經發了菩提心,發了菩提心還要行菩薩道,這樣才成佛,單單發心是不夠的!」所以他不斷地要策勵自己,要決心願意去學這個學處。所謂菩薩學的學處是什麼呢?就是下面的「六度四攝」,六度是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那個布施、持戒六度等等,雖然是布施幫別人,實際上這個還是為了自己,要調伏自己,才是修那個六度;那麼真正利他叫四攝——布施、愛語、利行、同事,這個四攝這是真正地利他的。由六度而完全把自己調好,進一步,調好的這個去利益別人——四攝,那這個才是菩薩應該行的行為,要受這個菩薩戒。2:44:00第31卷 39:20

  那麼當透過前面這個——內心當中決心要學,心裡面生起了這種一心一意要學的,那這個時候還要進一步受戒,受什麼戒呢?菩薩戒。前面那個受的叫願菩提心,比方說我發願一定要學菩薩,那個時候行為上面不一定相應,所以不能一開頭修菩薩戒,一開頭應該受願菩提心。受了願菩提心,這是一個內心當中菩薩的種子,那時候因為你沒受那個戒,所以萬一做不到違犯了,不會犯戒。所以平常我們要受了願菩提心以後,經過了這樣地努力的前面的次第,內心當中有更強盛的認識跟力量,再去受菩薩戒。所以下面呢,那個時候再去受這個,「定受行心清淨律儀」,這個行心就是「願」以後「行」。願,我在這裡我只是想;行,要站起來去做,這兩個不一樣的,而且這個次第也是必須要的。2:45:28第31卷 40:48

  那目前呢,對我們目前來說中國是很遺憾——漢地、主要的是漢地,大家很輕易地說:「啊!受菩薩戒。」實際上菩薩戒的內涵很多都不清楚,至少像我當初也是一樣,「喔!這個菩薩了不起,所以我要受。」到底菩薩學些什麼,什麼叫菩薩?一竅不通!那我們現在太多的人都是犯上這個錯誤。不過儘管如此,本質上面我們對這件事情多少還是讚歎、隨喜,因為還是有可能會了解的。就是不了解,那在末法的時候種一個善根種子也好啊!所以我們只能用這種心情去想。然後,眼前我們了解了以後,我們自己要努力,想辦法把大家的這誤解改正過來,這個是我們很重要的。而我們不是說,現在我們任意去批評別人。這不是別人的事情,這是我們自己惡業所感的,既然我們自己惡業所感的話,批評別人,於己、於人都沒有實際上的好處。自己改善了以後,然後把自己的經驗告訴別人,那自己、別人都真實地得到利益,這是我們應該了解的。2:46:48第31卷 42:09

  那好,現在受了這個菩薩戒以後,下面很重要——既然受了菩薩戒,這個菩薩是絕對不能犯喔!是,受戒是有絕大的功德,可是犯戒這也是有很大的過患的。所以受了戒以後,決定要持守,乃至於把命捨掉,也一定要把戒保護好。特別是對那個「根本罪」,絕對不可以,根本罪一犯,那就完了。當然在菩薩戒當中分成幾個,有個叫「根本墮」,就是說就像樹一樣,傷害了樹,那個樹整個就斷掉了,那就死掉了,這是絕對不可以的。還有一種叫「餘中下纏及諸惡作」,就是小小地損害一點。2:47:48第31卷 43:09

  所以現在這裡告訴我們,那個根本罪是絕對不可以犯!因為我們在無始以來,這個生命本來是無始無終的,如果我今天為了守戒,即便是損失了這個命,因為把戒持好了,所以下次來一定會更好。本來這個生死輪迴當中,這個生命是一無是處,我現在守了戒步步增上,那不是正是我們要的嗎?可是貪著眼前的身體,你犯了戒,將來一定墮落。假定犯了戒以後說這個身體永遠不壞,這也不錯呀!實際上會不壞嗎?沒有用!這樣。要過幾天,他又生病、又死了,身體嘛又壞了,然後你前面那個整個的受的戒破壞掉了!你在生死輪迴當中,不但救別人救不起來,自己還要別人來救,佛菩薩救我們還救不起來。了解了這個道理,所以我們絕對不犯!可是不犯並不是一個空話呀!所以理論上面在這裡了解了,誰都覺得一心要去做、絕不願意犯,可是每個人有他自己很強盛的習氣,因此在這個裡邊不是說兩句空話,我們一定要照著次第一步一步地走,我淺的做到了,覺得我可以,然後我再做深的。總是每一個層次當中,有了一點基礎,然後有一個強大的力量推動自己一步一步地深入,這個是它重要的原則。2:49:39第31卷 45:00

  那麼說是「根本」固然不可以犯,其他次要的,喔!也不要,也要努力千萬不要沾上。一方面這個沾上了以後總歸不好,還有另外一點,以為好像這個小的無關緊要,可是如果說你小的不防範的話,大的就出毛病。我現在說一個簡單的比喻,譬如說我們現在不必講菩薩戒,就普通的在家居士戒,那個是下士最起碼的、最根本——不殺、不盜,這個。拿我們現在「不殺」來說,那個不殺有一種叫根本。就是說不殺——殺人也是殺,殺一個小蟲也是殺;然後你發了很大的瞋心,專門去謀殺也是殺,無心不知不覺著把人家弄死了也是殺,這個不一樣啊!就是說我內心當中真的要把這個人殺掉,然後把他殺死了,這個是犯了根本戒。那我今天無心地跑過去一腳一踩把那螞蟻踩死掉了,這個原則上面對犯戒來說沒有。可是如果螞蟻你看見了,不小心,嗯!這個討厭,你把牠一捏,捏死了,這個也是殺,那個並不是犯根本戒。2:51:09第31卷 46:30

  那因此,在這個我們說雖然好像這個不是根本戒,那我們覺得好像不去防犯。其實我們現在想一想看:一般普通人會不會犯根本戒啊?根本戒是很重,但是很不容易犯。這個大家清楚不清楚?普通一般的人,不要說我們一個佛弟子,就是一般的人誰會想到,就算是有一點點瞋心、不高興的,會不會咬緊牙關真的拿了一個刀去殺人,可能不可能?不可能!所以那根本罪犯是看起來很重,但是很難犯的。2:51:50 第31卷 47:10

  那我們現在說:「根本罪嘛要去防的,次要的嘛不去防。」就根本罪你不要太努力地防,它也不會犯;結果這次要的罪的話,你不努力地防,它一天到晚犯。如果一天到晚犯、犯,犯到後來的話,到最後這根本戒體也失掉了。譬如說我們一棵樹,當然你一下把那根弄掉啦,它固然死;你今天剝掉一點皮、明天拔掉一塊肉,天天去弄它,弄了幾下,這棵樹會不會死?也會死,這我們必定要懂得這個道理。所以前面如果我們了解了這個殊勝的利益,以及它真正的問題的話,那當然,我們的根本罪固然不可以犯,其他的地方也要努力地防。反過來說,我們這個習氣拼命努力地防,還依稀彷彿可以;假如心裡還是不去管它的話,那一定犯,那犯了以後你就墮落了,那與其這樣的話你不如不受,這是一點我們要知道。2:52:55第31卷 48:15

  所以真正的戒經上面以及論上面都告訴我們,平常我們防範就要從小地方。了解了這一點,那麼諸位,特別是沙彌預科班,那小孩子剛開始的總歡喜東去玩一玩,那東去摸一摸、西去碰一碰,這樣,總覺得這個好像無關緊要的小的玩笑,那這裡清楚不清楚?所以平常我們必定要這種小地方去謹慎,慢慢地就會產生比較有好的效果。這一點,我但願在座的諸位,不管是大的、小的,都自己內心當中好好地去思惟一下。然後對自己平常很容易輕視的、輕忽的,覺得無關緊要的,這種地方就應該把它好好地警戒起來。所以原則上面真正持戒持得好的話,一定是輕重等持。不過我們現在很慚愧,就是做不到,內心當中有一個慚愧心,不去原諒它,說我現在雖然條件不夠,可是我會策勵自己不斷地努力。這種心裡面不斷地策勵的話,漸漸、漸漸它就會越來越好、越來越好。關於這一點,在這裡順便講一下。2:54:13第31卷 49:34

  那麼,說前面是告訴我們不可以犯,根本的也不可以犯,乃至於其他的次要的。萬一犯了怎麼辦?實際上我們也了解,在剛剛、初初修行的人,一定會犯,也就是無始以來的習氣,這樣。所以萬一犯了,千萬不要說:「啊!犯了就犯了。」不是的,它有它一定的方法——犯了以後馬上去懺悔。所以他就說,若果有犯應該去懺悔,懺悔有懺悔的道理。所以下面正式會告訴我們,錯誤我們怎麼去懺悔?要照著正確的方法很好地對治,使自己所犯的毛病徹底地淨化。我們不斷地這樣去做的話,那這樣才真能夠漸漸、漸漸地提升。2:55:17第31卷 50:39

  那剛才我們一開頭的時候說,像我們現在學的寫字、學的背書,乃至於學進一步深的,每一個地方,在座的諸位,是不是仔細去看一看都是這個樣。當我們自己能夠勤勤懇懇、好好去做的話,這個效果自然會產生。剛開始你做不到,不斷地努力的話,這個後面的這個毛病,以前的毛病慢慢地改掉了,我該學的漸漸、漸漸慢慢地學會了。所以這一種學習的方式是通於在家、出家,通於小到大,一直這個樣。2:55:58第31卷 51:20

  現在我們繼續看:這個對了,然後「次應總學六到彼岸」,那麼整個地來,最後的就是學這個大乘的。前面說由先願心,願心而行心,行心了以後說學六度,這個特別是。那麼在這個六度當中,布施、持戒、忍辱、精進這是前面的最主要的方便。這個裡邊有一樣非常重要的——特別學定,那個「定」,這個地方就「令心於善所緣」,這個就是定。我們的心,我們說「心猿意馬」,喔,像猴子一樣到處亂動,一天到晚亂動,這樣。我們也未嘗不希望去做好事,可是內心當中剛剛想到好事,它心自然而然地又變掉了,就是這樣,一天到晚變掉了。固然前面有境界現起的時候,跟著境界轉;就是沒有境界現起,你閉上眼睛坐在那裡,因為無始來的習慣,它還是亂動。如果是亂動的話,事情做不好;不要說我們學無上菩提,就是我們普通眼前做的小事情,如果心不能貫注的話也不行。了解了這一點,我們就了解了學那個定的重要。2:57:31第31卷 52:50

  那麼這地方就是說,使得我們的心能夠聽我們的話,我們希望它安住在這個上頭,那它就能夠做到。所以這個地方,這個才是善所緣,也就是說所緣的都在緣的善的境界上頭。那麼希望它能夠我們要它去安住它就安住,就這個部分是指什麼?定。所以這個地方「應善學習止體靜慮」,就是六度當中的第五度,第五度。2:58:11第31卷 53:31

  那麼這個,學這個定幹什麼呢?他下面,因為本論是根據阿底峽尊者《道炬論》上面的,《道炬論》上面說,學了這個定可以發通、發神通,這樣。實際上,這個學了定發神通是一個功效,發一個功效;真正學定的重要的,有了定才能夠生慧。這個「慧」不是我們普通世間看的慧,世間看的說這個腦筋聰明叫慧,不是!世間的腦筋聰明,學佛法也需要的,這個只是說腦筋的伶俐。這個地方講的智慧,它有一個真正的特點的,這個智慧是對那個整個的一切的事實的真相,要徹底地看清楚。那麼事實的真相是什麼?眼前我們現在事實的真相,這個都是緣起性空,這個道理。這個道理,本論的最後就是講這個,這不是那麼容易懂。2:59:30第31卷 54:49

  最近我給大家介紹一個「三法印」,三法印的中心——諸法無我。這個「無我」,一切法,就是所有的一切現象,那麼沒有一個真實自性的我。並不是說沒有這個我啊,那麼這個是什麼?這個叫作緣起的幻有——這樣「我」,這個緣起的行相是有的,但是就它的真實的自性是沒有的。那麼這個智慧,對於這一點了解的,這個才叫智慧。那麼這個智慧分聞、思、修,第一個,透過善知識的說明,聽懂了;自己如理地去思惟,能夠確信、確定知道這個道理;再透過前面所說的戒、定去修學,自己親自證得。所以的確,在真實的智慧現起的時候,我們這個現在的五蘊的身心都不見了,這個才是真正的。那個時候才曉得,原來我們眼前所感覺到這個東西是假的。那這樣的智慧,認得這個所有的萬法沒有真實自性,這個叫作空性;而這個一切的事相,這是個因緣、緣起、緣有,這個智慧的特點就是這樣。3:01:08第31卷 56:27

  那麼現在我們這地方修那個六度,前面主要的是福德資糧,福德資糧有了以後,根據這個福德資糧修定,才能夠產生真實的智慧。這個真實的智慧產生了,那才能夠真正地解決生死輪迴。這個是前面的,從下士一步一步深入的次第,怎麼樣層層深入。所以這個是修六度,修六度。那再下面呢,3:01:42第31卷 57:03

次為斷執二我縛故,以見決定無我空義。

  這個講一下。到最後的,前面有了這個,到上面一段講是講到修「止」為止。它前面那個解釋只是說,因為《道炬論》上面說修了止發神通的,那麼宗大師就說,發神通只是修止的一個功效,修止的真正的目標是在什麼呢?在生慧。那麼「慧」是什麼呢?剛才說就是真正地見到所有的世間的萬物「諸法無我」。可是我們普通都為這個「我」所執著,所以下面呢,最後應該斷除執著這個兩種我,我們普通的凡夫都被這個東西綁住,綁得死死的。3:02:48第31卷 58:09

  那麼怎麼樣解決這個問題呢?分兩部分:「以見決定無我空義」,說前面要正確的知見上面,對這個無我、性空的這個道理,要有一個正確的認識,這是第一部分。那也就是這個見解怎麼來的呢?透過依止善知識、聽聞正法。這個真正的善知識告訴我們,最中心問題就是這個,說世間的所有一切現象,我們稱它為「二無我」。我們世間的叫「人我」、「法我」,每一個人身上覺得有這樣的一個真實的我,世間的一切都有一個法,實際上的真實的自性。這個「我」,不是沒有這個,我們現在這個身體叫什麼?叫說「補特伽羅、數取趣」這個東西,這個幻有、緣起有,這個是有的,不是沒有這個東西。那麼關於這個「無我」的道理,在下一堂我們仔細再來談這個問題。3:04:00第32卷 00:03

  「如是次第引導之因相」當中,「正明因相」。請翻到《菩提道次第廣論》七十頁最後一行,那是頭上兩句。這個前面哪,就是修學的菩提道,一定要按照著這樣的次第一步一步。那麼前面這個基礎,到現在的修了定以後,再下面,這個為什麼要學定呢?學定是要發「毗缽舍那」,毗缽舍那就是觀——慧觀。3:04:39第32卷 00:46

  那麼學這個觀,這個慧觀怎麼觀呢?所以這個就是在上一堂課唸的兩句。因為這個當那個慧觀觀起來的時候,我們就可以斷二我執——說人我執、法我執。那麼這個兩個是一切的生死的根本,內容因為在後面本論最後最重要的就是專門介紹這個,那個不是三言兩句說得清楚的。那下面就告訴我們,修的次第怎麼辦呢?這個慧啊,先以見來決定,什麼叫作「見決定」呢?就是透過親近善知識,然後聞、思兩樣東西,把這個真正的善知識告訴我們的道理,透過我們的聽聞、思惟,那使得我們生起正確的見解,對一切事物生起正確的見解。那一切的事物的真相,也是緣起的幻有,它而沒有這個實自性,這樣,所以這個「空」就是緣起無自性的意義。那麼透過這個聞、思,理論上面了解了,得到了正確的正知見,這個正知見是比量。3:06:22第32卷 02:28

次應將護無謬修法,成辦慧體毗缽舍那。如《道炬釋》說,

  那麼這個透過了上面的再繼續地聞、思就修,那個修是怎麼呢?就要用定當中去正確的——這個無謬的修法那是非常重要,正確的修法。現在我們太多人努力去修,但是得不到正確的方法,這個不行。所以透過了聞、思、修,那才能夠真實地成辦,證得的這真正的智慧根本,這個就是毗缽舍那。那也就是《道炬論》上面來說明的,下面總結:3:07:17第32卷 03:23

除修止觀,學習律儀學處以下,是為戒學。奢摩他者,是三摩地,或為心學。毗缽舍那,是為慧學。

  那麼平常我們講修學佛法不外乎戒、定、慧,所以現在這裡總結上面那個次第。就說除了最後那個止跟觀,這個止、觀向前面反推前面的這些,從皈依學習,那個都是屬於戒學範圍;那麼「奢摩他」就是定,那又叫心學;「毗缽舍那」是慧,整個的修行統統包括在裡頭。那麼下面呢,這個內涵我們又可以分為福德以及智慧兩種資糧。所以,3:08:18第32卷 04:24

復次奢摩他下是方便分,福德資糧,依世俗諦所有之道,廣大道次。

  那麼另外一種分法,就是在定學以下的這些都是方便分,這個就是福德資糧。那這個另外一點就是世俗諦,屬於世俗諦方面的道次第。另外呢,3:08:47第32卷 04:53

發起三種殊勝慧者,是般若分,智慧資糧,依勝義諦甚深道次。

  那麼另外就是聞、思、修,這個是殊勝的智慧,這個不是世間的,殊勝的,這個是般若分,那就是智慧資糧,這個是依勝義諦的,或者我們稱為第一義諦的「甚深道」。所以這兩樣東西是互相相待、相輔相成而增上的。3:09:27第32卷 05:33

應於此等次第決定,數量決定,智慧方便僅以一分不成菩提,發大定解。

  關於上面這個,一步一步地層層按照著必然的「次第」昇進,這個內涵是絕對不能紊亂的,所以這個次第是要確定如此的。還有呢,除了這個一步一步上來那個次第不可以亂以外,那個「數量」也同樣的,一定要有一個確定的內涵。平常我們修行往往容易誤解,這樣,總以為佛法是專門修什麼,好像佛法重視講空、性空,這樣。所以這地方特別告訴我們,說這個就所謂性空就是以智慧去觀照,另外一方面呢,福德是方便;這地方說,如果這個智慧跟方便兩種資糧,不能互相配合相輔相成,而只有其中的一部分的話,那不可能夠真實地成就無上菩提。關於這個道理應該要「發大定解」。不但是定解而且大定解,那個「大」也是個絕對的,那絕對不能動搖、絕對不能欠缺!有了這個正確的見解,然後才會策勵自己,照著正確的認識去走。3:11:16第32卷 07:22

  平常我們做很多事情,大家都可以體驗到,就是說對於一件沒有經驗過的事情,聽人家講,是心裡面:「是!」然後真正去做的時候,那遇著些困難的話,對於所聽見的道理往往不能堅持。為什麼不能堅持?因為對於所學的這個道理,沒有產生殊勝的定解,心裡會有自己的很多主見,自己的習性,乃至於外面的環境就跟著它跑掉了。如果這樣的話,真實學佛法,那是不可能的。所以這個地方我提出這一點來,希望各位同學在學習那一段的時候,拿自己的內心,平常的知見、習慣要去衡量,這個時候才會對這個地方那個說「解」,說大師特別地推介給我們的道理,正確地把握。否則儘管這個是絕端重要,大師也好、我們現在在這裡一再策勵大家,那個真正對境的時候,即使不會忘得乾乾淨淨,就算你腦筋當中記起來,我們正做的時候,還是被習氣所轉。而這個道本身,真正主要的就是要克服自己的習氣,就是要淨化自己的習氣,這點大家清楚不清楚?那現在我們繼續下去:3:12:58第32卷 09:04

由如是理,欲過諸佛功德大海,佛子鵝王是由雙展,廣大方便,圓滿無缺,世俗諦翅,善達二種無我真實勝義諦翅,乃能超過。

  這是正面地說,說就像上面這個道理,說我們要想從凡夫的此岸達到彼岸去需要......,或者我們來說,這個生死輪迴的苦海,那麼怎麼才能夠超越呢?要學佛種種的功德,這樣,因為這個佛的功德圓滿的時候,你到了佛地了。所以這個地方說「欲過諸佛功德大海」,也就是拿那個功德,來超越這個生死輪迴的這個苦海。所以你可以從佛方面來說,他是功德海圓滿了;那我們障礙,前面的話,那就是生死的煩惱海。那麼要想超越這個海,需要什麼樣的條件?什麼樣的人呢?那就是要專門學「世俗」——方便分,以及「勝義」——智慧分,這兩樣東西。學這樣的兩樣東西的,我們稱他為菩薩或者佛子,所以這個地方叫「佛子鵝王」。3:14:44第32卷 10:50

  那個鵝王是一個比喻,這地方的鵝王也就指菩薩,或者鵝王有的時候可以稱佛,有的是稱菩薩。那麼為什麼我們稱他為菩薩呢?這個佛經裡面有一個故事叫作「鵝王擇乳」,那個水跟那個奶放在一起,水跟奶放在一起的話,我們根本分不清楚。但是鵝王來去飲這個乳的時候,你把奶混在水裡面,牠可以把水裡的奶吃掉,那個水還留在那裡,那我們是辦不到的。所以這個比喻就告訴我們:實際上,這個勝義諦離不開世俗諦,我們普通的凡夫在這個上面根本混淆不清,現在只有菩薩有能力抉擇這個是、非,然後把不對的留下來,把正確的能夠去運用,這個才是真正談到說叫佛子。那麼所以這個學佛的菩薩或者佛子,他怎麼樣才能夠超越這個大海呢?是需要兩個翅膀,這個鵝王振飛是要兩個翅膀的,一個就是世俗諦的翅膀,就是方便分要圓滿無缺;一個呢,勝義諦的翅膀要勝深義究竟圓滿,這是。反面來說:3:16:31第32卷 12:36

非是僅取道中一分,如折翅鳥所能飛越。

  不可能只取其中的一部分,就像鳥飛過去的時候只有一個翅膀,那怎麼飛得過去呢?同一個道理。再下面引證那個《入中論》:3:16:53第32卷 13:00

如《入中論》云:「真俗白廣翅圓滿,鵝王列眾生鵝前,承善風力而超過,諸佛德海第一岸。」

  那個鵝王,這個地方的鵝王指菩薩,那麼這個頌是在《入中論》上當中的。這個「鵝王」廣義地來說是菩薩,這個頌裡邊,這個鵝王是專門指什麼呢?特別指六地菩薩。這個六地菩薩有什麼樣的那個能力呢?他對於「真俗」二諦,真俗二諦的兩種資糧都能夠積得又深廣、又清淨,「廣」就是廣大,「白」就是清淨無垢,達到圓滿的程度。所以他能夠在眾生——我們一切「眾生鵝」、眾生,就像生死輪迴當中引導我們。他憑什麼呢?就是「承善風力而超過」,這樣。所以我們要飛過去不但要有兩個翅膀,而且要很好的善風,這樣。那麼這個善風力是指他發的願心,以及成就的行心的功德。發了願以後還要受願心,就是受菩薩戒,受了菩薩戒以後行菩薩道。經過了六地,六地的時間要這個一個半阿僧祇劫以上,要一個半阿僧祇劫以上這樣的功德,這個就是六地菩薩的善風力,那才能夠超越,才能夠達到諸佛的彼岸。所以這一個地方是特別告訴我們真俗二諦是兩樣東西互相輔助,那大家增上,分開了以後那不可能有所成就。繼續下去,3:19:08第32卷 15:15

如是以諸共道淨相續已,決定應須趣入密咒。

  這一點就是宗大師對我們的最殊勝的加持,也是宗大師最不共的功德。這個密法本身是整個的諸佛當中最深的精要,因為普通的、一般的條件都不夠,所以根本不可能傳出來,傳出來大家又誤解。現在我們也看見,到處都是最嚴重的誤解,誤解得不成樣子。以前這種很多人哪,因為條件不夠學密,那只是條件不夠,譬如說現在隨便一般人,跑得去灌一個頂,覺得好像灌了頂就要差不多成了佛樣子,那最多只是說對於佛法的了解不夠。那現在我們有很多外道,他也假借著說這個密,最近新聞上面登出來的,鬧得軒然大波這一種。那除了這個以外,還有不少的這種外道,假借著密,這個很容易使得人家對於我們世尊最究竟圓滿的教法,產生一個最大的誤解。所以現在呢,宗大師把這個理路理得非常清楚,讓我們很明瞭了解了以後,那照著次第步步地深入。3:20:44第32卷 16:51

  所以真正要學密要達到什麼條件呢?要把前面以上的這個共道——如果這樣說起來的話,下士固然是共道,中士固然是共道,大乘本來就是不共於下、中的,可是大乘裡邊分顯、密兩個,這個顯教部分對於密教來說也是共道。也就是說,如果我們要學密的話,必須要把大乘當中的前面的發菩提心,以及行菩薩道,這兩點正確無誤地認識,而且要修行有得。這個時候才能夠拿這樣的三士道,清淨自己的相續,到了這個條件之下那才是說趣入密咒、趣入密乘。3:21:47第32卷 17:53

  像我們就算把《廣論》花上十年功夫,理論上面了解了,能不能學密?不能!不過有一個好處,如果我們真正地了解了以後,至少現在人家講的密,我們曉得這個是理論,我們不會自己產生了很大的錯誤——是增上慢、增上慢,以為可以。至於說現在到處騙人這一種的話,那一下你就清清楚楚的,根本都是騙人。對我們,諸位正確地知道,那使我們策勵了自己步步地深入。那為什麼一定要學密呢?他有一個原因,當然你可以不學密,他下面說,3:22:35第32卷 18:41

以若入密速能圓滿二資糧故。

  說我們真正要修學佛法最主要的就是什麼?要圓滿福德、智慧兩種資糧。如果入密,可以最快速的方式滿這個兩個資糧,這個才是密的最殊勝的地方。就是密的內涵,在整個的本論上面並沒有講,因為這個內涵非常地深廣,所以大師另外一本叫《密宗道次第廣論》,將來如果條件夠,我但願我們也有機會去學。反過來,3:23:14第32卷 19:20

設若過此非所能堪,或由種性功能羸劣,不樂趣者,則應唯將此道次第,漸次增廣。

  假定說,我們在顯教,也就是說像這一本本論道前基礎、下士、中士、上士,超過了這個本論的範圍以內,我自己能力不夠了;或者「種性功能羸劣」——就是自己的很多的習性,這一方面太差,而對於這個密教沒有興趣,那也沒關係,那我們就不妨把這個本論的內涵,照著它次第步步地加深、加廣,這樣就可以。3:24:10第32卷 20:15

  那再下面,說如果要學,那應該怎麼辦呢?要學密。所以他下面緊跟著,把關於要學密的這個次第跟內容也簡單地、扼要地介紹出來。3:24:25第32卷 20:31

若入密咒者,則依知識法勝出前者,依咒所說應當隨行,以總一切乘,特密咒中,珍重宣說故。

  那麼拿前面這共道淨化了自己的身心相續以後,要決定要學密,那這個最最重要的——哪一件事情最重要?依善知識!在本論這個所以真正進入修習的時候,三士道之前有個基礎,也就是說你必定要這個準備,沒有這個前面的準備工作的話,根本連下士都進不來。同樣的,即便是我們下、中、上三士都已經學好啦,淨了相續了,真正要進入密乘的時候,那時候還要密乘的前面的準備工作——前行。那個前行當中最最重要的是什麼?依善知識。而同樣的,顯教的依善知識跟密教的善知識比起來,密教的依善知識的條件,要求的遠比顯教的來得高。所以「一切乘」當中,在我們說的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乃至於密乘,所有的各各乘當中,那特別是這個密乘當中,對於依善知識是非常重要,所以「珍重宣說」。3:26:01第32卷 22:08

  這裡有很多基本的原因,前面我們現在這個顯教另外一個名詞叫「因位」,這是因位,顯教說種因;密教叫「果位」,所謂果位的話,是學這個法你馬上可以感果的;因位的話,從種種子、集資糧慢慢地來。所以這些修學的弟子們也具足了結果的條件,也就是說前面不但真正的種子,這個種子是什麼?菩提心哪,必須要記得。單單這個種子夠不夠?不夠!還要積福德以及智慧兩種資糧夠,夠到可以結果。所以在這種情況之下,感得的那個師長一定是一個果位的果人,這個果人應該算是佛,當然這個是密教的,密教的佛跟顯教的佛稍有一點差距的。既然是佛來攝受,你能夠差一點點嗎?這是我們必須要了解的這個特點,差一點點絕對沒有成就。所以我們現在,在下面的一步一步地練習這個。那麼這個前面的準備有了以後,3:27:22第32卷 23:27

次以根源清淨續部,所出灌頂成熟身心。爾時所得一切三昧耶及律儀,應寧捨命如理護持。特若受其根本罪染,雖可重受,然相續已壞,功德難生,故應勵力,莫令根本罪犯染著。

  那下面說,這個親近了知識以後下面呢,下面是「以」,有一樣東西——根源,這是這個真正的根本。前面我們說依師,那現在這個依師了以後,他要做的什麼啊?灌頂。密教所以說灌頂是非常重要的,就把成佛的這個種子,透過這種特別的這個師長的加持跟儀軌,能夠灌注到你身心當中去,這樣。那麼同時呢,這個灌頂的時候一定要受三昧耶,三昧耶就是密宗的戒。那個戒那比之於顯教裡面的戒,要求又要更難、更嚴密。所以前面已經說過了,受菩薩戒以後,寧願捨命不可以犯戒,受密宗戒更是要求得嚴格,所以一定要如理去護持。3:28:58第32卷 25:03

  萬一犯了以後,雖然還可以重受,重受是可以重受,可是你這個「相續」——身心,已經壞掉了,換句話說,你自己前面積的很多功德,灌頂的這個功德,一旦破了戒,那個東西整個就毀掉了。儘管可以重受,但是你很難生起功德。他這個地方所指的功德是什麼?就是感果——你學這個法本身是可以成佛的。這一點我們要了解喔!現在很多人學了密法以後,去念一個咒很有靈感、很有感應,大家就說:「啊!這個密法好!」那實在是說不了解密法。密法怎麼是念了一個咒有一點感應,那是很荒唐的事情!那是顯教!顯教裡如果我們學的話才應該這樣。密教,學了這個法是應該證果位的,那個才對啊!所以這一點講了,我們正確地應該了解的,這兩個所安立的那個基準是完全不一樣的。所以他特別地告訴我們,千千萬萬對於那個根本的罪不要破壞。3:30:15第32卷 26:22

又應勵防諸支罪染,設受染者,亦應悔除,防止令淨,以三昧耶及諸律儀,是道本故。

  那麼除了這根本罪染以外,其他的,其他的次要的,同樣的要努力地防護,就是有一點染著,要立刻去懺悔,千千萬萬不要讓它染污,因為這個三昧耶以及其他的種種的戒,這個是道的根本。所以我們去看阿底峽尊者的傳,他就告訴我們,阿底峽尊者他受了這個比丘戒以後,受了就不再犯,這對我們來說是無法想像的,這多難哪!那然後受菩薩戒,受了菩薩戒他說偶然還有犯,受了密宗戒以後,他說經常犯!那個是真正的大菩薩,是佛陀示現給我們的。那我們一般凡夫往往覺得比丘戒最難守,菩薩戒好像容易點,密宗戒好像不會犯,那是根本不了解密宗戒的內涵持些什麼。密宗戒的根本墮一共只有十四條,好簡單,所以我們從文字上面去看,看起來很簡單,實際上根本不知道這個內涵,順便一提。再翻過來,那麼受了這個灌頂,能夠把戒好好地持好了,下面呢,3:31:53第32卷 27:58

次於續部,

  那個「續部」就是密教部分。3:31:58第32卷 28:03

若是下部有相瑜伽,若是上部生次瑜伽,隨其一種善導修學。此堅固已,若是下部無相瑜伽,或是上部滿次瑜伽,隨於其一應善修學。

  那麼正式進入密教,密教一共有四部,我們叫事部、行部、瑜伽部、無上瑜伽部。前面那個事、行、瑜伽部,我們在這個地方稱為「下部」,這個叫有相瑜伽,這樣,有相、無相瑜伽這個是下部的。最上面的無上瑜伽呢,無上瑜伽當中分成功生起次第跟圓滿次第。所以如果我們學密的話,先如果說下三部的話,那麼先學有相瑜伽;如果學無上瑜伽的話,學生起次第那一部分,關於那一部分要好好地努力地修。要把這個修得堅固了以後,那麼進一步呢,最後的,如果是下三部的修無相瑜伽,這個無相瑜伽是對應於有相瑜伽的;如果無上瑜伽的修圓滿次第,這個無上瑜伽的圓滿次第,是對應於這個無上瑜伽的生起次第的。所以這兩種當中隨便修一個,要好好地努力。3:33:22第32卷 29:27

  這個如果修成就了,那麼成就的什麼?佛果。所以這個也就是密教的真正最殊勝的地方,顯教需要阿僧祇劫計,而密教的確能夠一生成就。不過這個「一生成就」再說一遍,說我們現在一動都沒有動,這個不是我們能夠成就的,要《菩提道次第論》前面的道前基礎、下士、中士、上士,不但理論能夠認識,而且對於這個理論要決定、發定解,按照著定解如理去修持,能夠如法地以戒定慧清淨自己的相續,有了這個條件才可以作為學密的基礎,那個時候一生就可以圓成佛道。那前面這個基礎還是要花相當長的時候,通常我們說多生或者乃至於多劫,這一點我們要清楚。那下面繼續看,3:34:43第32卷 30:48

《道炬論》說,如是建立道之正體,故道次第亦如是導,大覺窩師,於餘論中亦嘗宣說。

  那麼前面的整個的內涵,那《道炬論》——那個《道炬論》就是阿底峽尊者造的,說這樣地建立整個的道的最主要的這個正體,這樣。現在我們這一本《菩提道次第論》,就是依照著《道炬論》,所以現在這裡也是這個樣的,照著這樣圓滿無缺的次第步步引導。關於這個內涵,大覺窩師就是阿底峽尊者,在其他的很多論典當中也常常說明。下面引證:3:35:31第32卷 31:37

《攝修大乘道方便論》云︰「欲得不思議,勝無上菩提,賴修菩提故,樂修為心要。已得極難得,圓滿暇滿身,後極難獲故,勤修令不空。」

  這個是這本論上面,說我們要想得到不可思議最殊勝的無上菩提,怎麼辦呢?要如法地去修這個菩提道,那個最重要的什麼?樂修——內心當中一心一意要好樂修這個菩提道所引導我們的精要。那這個時候呢,特別是指什麼?現在我們得到了暇滿的人身,這個暇滿人身非常難得的!這樣,非常難得、非常難得的!既然得到了這暇滿人身,你怎麼可以馬馬虎虎地隨便地浪費掉呢?所以真實的如果對這個一旦建立起來的話,你其他的什麼事情都不願意做了。3:36:49第32卷 32:54

又云:「如犯從牢獄,若有能逃時,與餘事非等,速從彼處逃。此大生死海,若有能度時,與餘事非等,應當出有宅。」

  就像我們從監牢裡邊,監牢裡面關在這裡誰都不願意啊,總希望一天到晚出來。居然現在有機會逃出來的話,那不逃,我們還要忙別的,是不可能的,這樣。同樣的現在我們這個整個的生死大海當中,有機會超越的時候,居然還要忙這種無關緊要的小事情,啊!那是不可以。所以我們現在眼前得到了暇滿人身,最重要的應該什麼呢?跳出這個三有輪迴的火宅,這個宅就是《法華經》上的比喻,我們現在這個三有像著了火的房子一樣。那為什麼我們現在好像在這裡安然無事呢?那就是我們的無知,及我們的惡業,我們不了解事實的真相,才會犯這種毛病。3:38:01第32卷 30:47

又云:「歸依增上戒,及住願根本,應受菩薩律,漸隨力如理,修行六度等,菩薩一切行。」

  這個一個、一個,又說——都是這個論上面喔!我們先學「歸依」,歸依了以後學「增上戒」,說增上的戒學。通常我們說增上的戒學,是特別指——那當然可以增上戒學、增上定學、增上慧學,也就是這個戒定慧不是共世間的,這是的確是為了求無上菩提的。那麼然後呢,以這個戒為根本,那麼再下面要發願心,這個發菩提心;受了願心以後呢,受菩薩戒;受了菩薩律,這個菩薩戒這個地方就是菩薩律儀,那麼隨自己的力量如理地能夠修六度行,這個六度行不單單是包括這六度,說菩薩是要廣行一切。3:39:05第32卷 35:11

又云:「方便慧心要,修止觀瑜伽。」

  那最後呢,這個六度前面的資糧集夠了,到下面一步一步上去,我們真的主要的這兩樣東西:一個是廣大的世俗諦——福德資糧、方便;一個呢,勝義諦——智慧資糧、慧,這個的精要、這個精要。就是說修這兩樣東西啊,要實在的真實不虛。那麼最後修什麼?「修止觀」,就是所謂止觀雙運,這樣的話,才能夠真正地破這個人、我兩種執。3:39:52第32卷 35:58

《定資糧品》亦云:「先固悲力生,正等菩提心,不著有報樂,背棄諸攝持。圓滿信等財,敬師等於佛,具師教律儀,善勤於修習。瓶密諸灌頂,由尊重恩得,行者身語心,清淨成就器。由圓滿定支,所生資糧故,速當得成就,是住密咒規。」

  最後又引這個《定資糧品》。所以第一個我們現在真正重要的,他現在是因為完全是對佛道而言,這個佛道的根本是什麼呢?菩提心,說這個菩提心是從什麼?悲心生,所以先把那個菩提心的根本——悲心,要堅固,然後發那個菩提心。有了這樣的話,發了菩提心以後,要有智慧,「不著有報」,這個「有」就是輪迴生死當中的這種福德,三有的果報。「背棄」,我們眼前所有的這些東西,我們是貪著難捨的,真正的有了智慧以後的話,這個東西我們就棄捨都來不及。3:41:14第32卷 37:20

  那麼要修的呢?「圓滿信等財」,通常我們說七聖財:信、戒、聞、慚、愧、捨、慧等等。這個就是聖法,聖人所學的,這個才是真正我們要集聚的財,而不是世俗我們看得見的這種錢財。世俗的錢財都是三有,都是把我們死死地綁在生死輪迴當中的。那麼下面說「敬師等於佛」,這個具了這個條件的話,那就是真正的重要的什麼?那就是要善、好好地去學。以密,那個總歸不管顯、密兩個,善知識第一,那要把老師看成佛。那麼照著自己的師長所傳授的戒,好好地修習。那麼淨相續以後,漸漸地顯教有了,再學密法,所以這個同樣的內涵。那麼最後一步一步呢,進入這個前面所說的止觀,或者說生起次第、圓滿次第這些。那前面的這個地方講的這個「由圓滿定支,所生資糧故,速當得成就,是住密咒規。」此是說我們顯教裡面的所有這些資糧,那這個圓滿了以後,那這個時候才就可以學密。3:42:49第32卷 38:54

  那麼整個的上面講到這個地方為止,就是為什麼要這樣引導。因此把那個次第一步一步地、一步一步,那必須由這樣的下面一步,進昇地再跨上上面一步,這個層層相應的這個主要的原因、道理說明,所以這個一科叫作「正明因相」。那麼下面「第二所為義」,那麼為什麼要這樣地介紹呢?那再來解釋一下。說先看那個文,七十二頁:3:43:31第32卷 39:37

第二所為義者。若中下士諸法品類,悉是上士前加行者,作為上士道次足矣,何須別立共中下士道次名耶。

  說現在說明那為什麼要照這個這樣的來安立。說既然前面所說的,所謂下士、中士這些,無非都是為了引導上士而說的準備,所以我們說上士的前行,那我們只要,這個情況之下只要說引導上士,這個引導上士必須要的道的次第,為什麼要去分別說共中、共下這些呢?所以這個地方就說明「所為義者」,為什麼要以這個三種次第來引導,它的目標何在。所以下面說:3:44:44第32卷 40:49

別分三士而引導者,有二大義,

  現在我們分別拿這個三士來引導學的那些佛弟子的,有兩個主要的重要的意趣,非常重要。3:45:02第32卷 41:08

一為摧伏增上我慢,謂尚未起共同中下士夫之心,即便自許我是大士。

  這第一種。假定說我們不把那個整個的道的次第,道的次第雖然是引上士,但是假定說不把那個次第很清楚地分上、中、下幾個等級,那麼這個時候有一種可能:有很多人條件不夠,自己也不懂起增上慢,連它下士、中士都做不到,正因為他條件不夠,人總是由於這個「我」,我就有個慢,總覺得我是最了不起的。所以連它下、中都做不到,自己就以為我就是大士了。我現在安立了這樣的這個內涵,我們去衡量衡量就會知道:啊!連它下士都做不到,那麼這一種增上慢就可以摧伏,說這是第一個非常重要的。前面說假定這一點做不到的話,那反而是對我們有很大的傷害。第二:3:46:23第32卷 42:31

二為廣益上中下心,廣饒益之理者,謂上二士夫,亦須希求得增上生及其解脫。故於所導上中二類補特伽羅,教令修習此二意樂,無有過失,起功能故。若是下品補特伽羅,雖令修上,既不能發上品意樂,又棄下品俱無成故。

  那麼這個解釋。第二,所以分成功上中下,使得這個菩提道次第所涵蓋面,令得受益的眾生能夠更廣,能夠廣泛地利益所有的上、中、下各種條件的人。為什麼呢?因為真正上士跟中士他一樣也需要增上生跟解脫。所以平常我們舉的比喻是說小學、中學、大學。念小學有兩類:有一類只是為念小學而小學,有一類是為念大學而小學,念的內容一樣,可是念的心情有別。所以說這個地方說明,我們分成這樣的次第,對兩類一樣地沒有什麼分別。因為上面的一樣要學,所以教他這樣地層層學,沒有過失。不但沒有過失,而且上面說的,可以避免增上慢,因為他本來就要學,如果不安的話,他反而可能會增上慢。更進一步來說,所以對上品的人來說,對他沒有影響。3:48:31第32卷 44:38

  那麼更進一步呢?萬一這個人的條件不夠,現在你一開始的時候就告訴他只有一個大士道,所以他一看他的條件不夠,「那對不起,我就不能念了。」就像我們現在小學不辦只辦大學,說你要念到大學的,前面從下面的念起。「那對不起,我跑得來不想念大學的,那既是念大學而才念,那我只好不念哪!」這個道理是完全一樣。對極大部分人來說,不具足這個條件。反過來說,正因為他下士慢慢地學多了,條件夠了,才有機會漸漸地深入。所以說現在這樣安立的話,能夠使佛的教法,能夠加持、使眾生受益的這個層面,整個地擴大。這個就是他這個地方的所為義,為什麼要分三士引導的原因。下面再看:3:49:35第32卷 45:41

復次為具上善根者,開示共道,令其修習,此諸功德,或先已生,若先未生,速當生起。

  那第一個,再說對於上根利器的人,教他這個共道修習的話,那種功德如果他前面已經生起了那不說;如果沒有生起的話,那說「先未生」,那由於——已經生起了,他一修這就來了,如果沒有生起——那麼由於共下、共中這樣的話,他很快地也能夠引導到上面。所以這一個地方特別告訴我們:3:50:21第32卷 46:27

若生下下,可導上上,故於自道非為迂緩。

  它真正重要的是什麼?就是從下面的基礎,你有了下面的,自然會引導走到向上,到最上的。所以對自己該走的,並沒有因為安立了這個從下面走起來走遠,這一點是我們要了解的。3:50:49第32卷 46:55

須以次第引導心者,《陀羅尼自在王請問經》中,以黠慧寶師漸磨摩尼法喻合說,恐文太繁,故不多錄。

  那這一段就不講了,在這個前面破除邪執當中曾經說過,數數水洗、數數火燒,這是同一個道理。那麼我們再下面看,說:3:51:19第32卷 47:26

龍猛依怙亦云:「先增上生法,決定勝後起,以得增上生,漸得決定勝。」此說增上生道及決定勝道,次第引導。

  那麼講完了以後,下面我們再說這個傳承當中不是有兩個主要的大的傳承嗎?一個是龍樹菩薩,一個是無著菩薩的,所以引這兩位菩薩聖者的他們的教誡。那麼這個地方第一部分說,龍樹菩薩說:我們必須要先得增上生,有了這個增上生,就是說生生增上,那得到了暇滿的身,那漸次漸次地把福德、智慧兩種資糧增上。那麼藉著這一個,這個就是世俗諦,一方面的增上,一方面世俗諦,那在這種條件之下,後面這個決定勝才能夠真正地生起。所以這個上面說「以得增上生,漸得決定勝」,也就是告訴我們,我們引導的次第,先必須是增上生,包括在下士,然後決定勝,從中士而上士。那麼另外無著菩薩的,3:52:36第32卷 48:42

聖者無著亦云:「又諸菩薩為令漸次集善品故,於諸有情,先審觀察。知劣慧者,為說淺法,隨轉粗近教授教誡。知中慧者,為說中法,隨轉處中教授教誡。知廣慧者,為說深法,隨轉幽微教授教誡。是名菩薩於諸有情次第利行。」

  那這個是無著菩薩的,說這一個為了使得菩薩,那個諸菩薩要想修集善品那引導眾生的,怎麼辦呢?應該好好地去觀察,看他的條件,他的下劣的、中等的,然後深廣的。下劣的,告訴他跟他相應的最淺近的那一部分;那麼中慧的呢,「處中」的那一部分;最好的、深廣的,那個時候才告訴他最「幽微」的、最深奧的這個教授。這個就是菩薩引導一般有情的次第,這個就是我們該學的。這兩個無非是來證成《廣論》上面三士道如此引導的這個原因。除了這個以外,3:54:04第32卷 50:10

聖天亦於《攝行炬論》,成立先須修習到彼岸乘意樂,次趣密咒漸次道理。

  除了這個三士道以外,還有一個——顯、密兩個,那麼下面另外一個聖天菩薩。聖天菩薩就是龍樹菩薩的心子,我們在「二勝六莊嚴」當中,那個就是最主要的,所謂龍樹、聖天兩位大菩薩,這樣。他特別地說,先把顯教的「彼岸乘」或者我們說波羅蜜乘這個修好,建立那個基礎,然後漸次地進入,所以除了三士道,上面再加上這個密乘。3:54:52第32卷 50:58

攝此義云(把這個道理說):「諸初業有情,轉趣於勝義,正等覺說此,方便如梯級。」

  這個道理這樣,對於我們引導我們剛剛開始的「初業」,初發業的一般人,要想慢慢、慢慢地轉化,能夠趣向於這個「勝義」,那麼世尊告訴我們,這個走上去的方便就像階梯一樣的。3:55:24第32卷 51:32

《四百論》中,亦說道次極為決定,

  那是另外一個論,那也是一樣地說這個道的次第。說來說去只有一個特點——我們必須對那個道的次第,要發決定的勝解。前面這是說引經、論、菩薩告訴我們的,這是使得我們能夠確信,然後要不斷地善巧地思惟,自己產生定解。那麼這個論裡面怎麼說呢?3:55:57第32卷 52:03

「先遮止非福,中間破除我,後斷一切見,若知為善巧。」此說道有決定次第。

  那「先遮止非福」這是共下士的;「中間破除我」這是中士的;「後斷一切見」這個是上士的。如果這樣的,那就對,這個是正確的善巧的引導的方法。3:56:22第32卷 52:30

敬母善巧阿闍黎亦云:「如淨衣染色,先以施等語,善法動其心,次令修諸法。」

  那這個阿闍黎也說,就像我們染顏色一樣,這個一件衣服要染顏色,是要乾淨的衣服染顏色,先怎麼辦呢?先是「施等」,那主要的這個善法要「動」,慢慢、慢慢地使它增長,然後他轉動他的、淨化他的內心,漸次漸次地步步地深入。3:57:05第32卷 53:11

月稱大阿闍黎,亦引此教為所根據,成立道之次第決定。現見於道引導次第,諸修行者,極應珍貴,故於此理,應當獲得堅固定解。

  最後特別引那個月稱阿闍黎,也同樣地引這些。那月稱阿闍黎在我們漢地平常也不太多,實際上他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在《宗大師傳》裡面就有一段,宗大師因為要學這個最究竟的這個空正見,那麼怎麼學也學不到,所以他想到印度去,他也不曉得到底......因為這個正見有各宗各派不同的說法,他要到印度去。後來見到那個本尊,那個本尊就告訴他,說到印度去,你會將來有什麼什麼成就,可是你很多弟子,你的弟子都是這個加行位、資糧位上的菩薩,這西藏地方很冷,印度地方非常地熱,那從很冷的地方到很熱的地方去受不了,會喪失生命的,這樣。所以因此你不如留在這裡,留在這裡雖然你暫時不行,將來一定可以得到。那麼特別是告訴他,說月稱菩薩——月稱論師,他說他是上方世界的一個八地菩薩,這個八地菩薩是真正的徹底最證達處——不動地,那真正地對這個真俗二諦是達到圓滿狀態的一個菩薩,是他自己為了攝持這個地方的眾生,所以投生到這個世界來。3:59:04第32卷 55:11

  關於龍樹菩薩對於這個空正見的抉擇,下面有很多不同的傳承,那個月稱菩薩所引導的是最究竟的。所以現在的藏地不管是哪一派,他都是說宗月稱的,也就是說佛所說的真正中心教授是「空」,這個「空」是「空性」哦,不是空曠,我們千萬不要誤解,應該了解的這一點。那麼關於這個空性的抉擇,下面有不同的,當然我們共同說龍樹菩薩、聖天菩薩,這沒有什麼爭論後面,那他的下面的弟子有各種不同的、各種論點的說法的。所以這個宗大師見到本尊的時候,那本尊告訴他,月稱菩薩講的是最究竟的。那現在上面引種種的道理來證成這件事情。那關於這一部分的道總建立那個,大體上面、文字上面簡單地說明。4:00:13第32卷 56:19

  那最後簡單地再總說一下,那在我們前面已經說修行,如果你隨碰到什麼你就去修的話,即使我們是一番正確的好心,也願意去學,可是會出岔。不但出岔,那個大師怎麼告訴我們?「一生善行終成過失」,我有一番好心,很認真去做,做到後來出岔,反而變成功過失。那應該怎麼辦呢?應該對我們修整個的修行的這一條道路,這個次第——所謂次第的話,怎麼層層深入;以及深入當中的每一個部分,有些什麼內涵,特徵是什麼;然後要到什麼樣的量;為什麼要這樣按著這個次第的,要把握清楚,得到定解。然後照著這個定解去做,既不可以增多,也不可以減少,那才有所成就。那麼現在關於這個整個的道的次第,那這地方叫「道總建立」,關於對我們整個的那個道體的全部要有基本的概念,就是這樣。4:01:35第32卷 57:42

  我們可以用各式各樣的種種的方法,理論上是如此,不過原則上,那各位同學聽見了以後,理論聽過了,書本一合,那你認真聽,也許還可以記得一段時候,過兩天沒有了。應該怎麼辦呢?在我們生活當中,自己去仔細去觀察。像這條道——菩提道,我們儘管沒有走過,可是我們普通生活當中,要想做的很多事情,這是我們有共同的經驗,你仔細去看,對於你所要真正追求的,假定對所追求的內涵,事前沒有正確的認識,也就是說為什麼要追求這個,乃至於為什麼追求了以後,要如何去圓滿它,步步深入,對這個內涵如果事前不認識的話,那真正去做的時候一定會障礙。所以我們平常總說「總別」,總、別這兩樣東西分不開的。「總」就是整體的大目標,要達到那個大目標,必須要裡面如何地層層深入的一個次第,這個次第跟大目標之間,彼此間的緊緊地扣合得很緊,然後這樣子就對。4:03:07第32卷 59:14

  這個觀念是非常重要,比如說我們對於剛剛舉行那個法會,在那兒討論,說有很多問題。如果說我們真正地能夠一開頭對這個法會的整體認識了,然後曉得怎麼去配合、去做的時候,那發生的這種問題,不但不是一個爭論,而且更是覺得:喔!事前規劃本來就是這樣,但是沒有實際上去實踐,不曉得問題在哪裡。因此你一旦發生了這個問題以後,你心裡很清楚:對、對、對!你前面那個準備就對了,我就可以根據這個去步步解決,萬一做不到,回來再來檢討,檢討當初理論不認識。假定事先沒有這個概念,然後匆匆忙忙去做,做了以後固然是各方面不能配合,做完了以後,發生什麼現象?那我們至此就想,用我們自己的理念好好地去思惟觀察,那這個時候就會對於道總建立發決定解,有一個很深刻的認識。這個認識了以後,然後照著這個方法我們不斷地去思惟觀察,那就建立起來。好!這堂課就到這裡為止。4:04:25第33卷 00:03

  這是甲四,那麼甲四當中這個先根本是親近知識;親近知識呢,現在要修行,有暇身勸取心要,這個次第一步一步下來。那麼正式的心要分兩部分:一個是對道的總建立,第二部分根據這個正取心要。這個「總」,跟根據那個總的下面的次第的關係,這個就是整個的道體的最重要的那一部分,簡單地說一下。那個道的總建立就是一個總綱,然後現在正取心要呢,根據這個總綱裡邊每一個地方的別目、細部。舉一個比喻,比如我們要造一個房子,那麼要先請建築師給我們畫一張圖。那我們去看那個圖的時候,他翻開來第一張,有的時候一張透視圖,就是你一看這張圖,你就把那個整個的那個要造那個大樓,那個概念它全貌可以把握得住。那麼然後下面呢,這個裡邊就是一張總平面圖,這樣,說這個地方怎麼配置的,平面跟立體彼此間。是你把那個整個的要造那幢大樓,它有些什麼樣的內涵看清楚,然後下面一張一張,每一個部分,怎麼從基礎,向上一層、二層、三層到屋頂,乃至於裡邊每一個部分,每一層裡邊的細細的配置。4:06:53第33卷 02:31

  或者我們用另外一個比喻,比如說我們要從基隆到高雄。那麼這一個地方,當然譬如說你熟悉的你根本不要管;如果說你不熟悉的,要憑藉了這張地圖來引導。那麼可以看得見這張地圖上面,通常這張地圖有仔細的地圖,這地圖有一部分,它有一個像那個總地圖索引。那個英文,這個如果是外國的地圖,它有一個叫 Key Map, Key 就是個關鍵,Map 就是地圖,那上面指什麼呢?那個翻成功我們中文什麼?我好像一時想不出它正當的名字來。也就是說像剛才那個基隆到高雄去這樣,他把那個整個台灣的地圖畫出來了以後,然後基隆——說最北端一個圈圈,那麼順著次第基隆要到高雄去,必須要經過台北、桃園、新竹、苗栗、台中,說這個次第是一步一步下來。然後經過那個路的過程當中,比如說基隆到台北,那個台北是什麼?畫一個圈圈,哦!你曉得這樣,然後再下來,到桃園的時候,那是在桃園經過高速公路那地方有一個圈圈、新竹是一個圈圈。實際上新竹是一個圈圈嗎?說當然不是,但是你必須透過這個,是不是很清楚地次第看得清楚?4:08:50第33卷 04:28

  那因此在我們道的總建立上面也是一樣,說你下面第一步應該依止的是老師。然後前面這是準備,準備了以後,然後依止老師要學習什麼。那時候下士,那下士是一個必須的,相當於地圖上面一個圈圈一樣;然後中士。為什麼要這樣必須經過,你在這一張總綱的地圖上面就看得很清楚。那麼下面你正式要走的時候,你單單看那個圈圈,你會走嗎?你當然不會走。所以我們現在就一張細的,說哦!從基隆出發到台北,經過台北,那張台北的整個地圖就很清楚。那因此在這個總表上面那個圈圈,就變成功一個很仔細的,仔細的一張可以指導我們進入的這樣仔細的地圖,那你根據這張地圖,按圖索驥走下來,那就對。4:09:58第33卷 05:35

  那通常我們對這個概念,我們有一個另外的名字叫總、別,總別。其實事無大小,我想在座的老同學,這句話也是聽了何止千百遍,始終都是這個概念。現在的問題就是說,你聽過了以後,是不是有機會讓你真正觸動你的心,你能夠去運用,這個是一個重要的關鍵。那當然《廣論》上面處處地方告訴我們,聽的時候要聽清楚,聽清楚了以後,你處處地方隨遇見的去如理觀察、去思惟。經過了觀察、思惟以後,你會對於我們學的內涵,有進一步的認識。那個認識跟聞、跟思相應的,我們稱這個叫「比量」;現在引導我們正確的,解決我們愚癡無明的這個是比量之智,修道我們必須要了解的。4:11:03第33卷 06:41

  所以那個總別之間的關係是非常重要的,那麼像這個科判那個次第本身,那實際上也就等於說剛才那個圖上面的,那張整個的總圖,然後這個用圈點來表示彼此的關係,有什麼樣距離,中間過去的時候,有可能的什麼樣的岔路,這樣相關的這些。4:11:35第33卷 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