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第36卷 04:52
那麼,現在關於這個念死部分,我們到這裡告一個段落。現在繼續下去,請翻開《廣論》八十五頁,就是在修這個共下士部分,那個「發生希求後世之心」兩部分:「思惟此世不能久住憶念必死」,這個講完了;第二呢,那麼「思惟後世當生何趣,二趣苦樂」,今天就講那一部分。說,看那個先看文:00:52第36卷 05:44
第二思惟後世當生何趣,二趣苦樂者。如是決定速死沒故,於現法中無暇久居,然死而後亦非斷無,仍須受生。此復唯除二趣之外無餘生處,謂生善趣或是惡趣。
這兩個。那麼這個現在我們現在講的第二,說透過前面我們一路上面層層演進了解,原來我們這生命是這麼地危脆,隨時有死的可能,既然決定要很快地死,那麼我們現在眼前的現世這些都根本毫無意義。深刻地來說,至少我們就想:等到沒有過去的時候好像很好,一過去了,回過頭來,那所謂「唯成念境」,回過頭來想想,好像有過這麼一件事情。或者再去看看像夢當中一樣,夢裡邊作得很起勁,醒過來什麼都沒有,如是!根本沒辦法我們長久保持得住的,這樣。那麼所以在這個情況之下,我們不能為忙現世這種事情。那麼談死了,死了並不是說死掉就到此為止了,因為死了以後下面還要繼續地受生,受輪迴。那麼這個輪迴當中到哪裡去呢?只有兩條路,只有兩條路——一條善,一條惡,所以再沒有第三個其他的地方了,這樣。那現在看:03:03第36卷 07:53
於彼中生,非自自在,以是諸業他自在故,如黑白業牽引而生。
說死了以後,我們要去的善趣、惡趣,或者我們稱為善道、惡道,不是我們自己能夠選擇的。自己選擇的事情就好辦,誰都願意選好的地方去。真正要選的話,好的也不願意去,選什麼?選成佛嘛!這個實際上我們做不到的,而是什麼呢?而是業自在。可是這個業很妙了,業還是我們自己造的。所以在這個上面,我們到底到哪裡去,要看我們造的業——造了黑業,那麼惡趣去;造了善業,一定被善業牽到善趣去。04:05第36卷 08:57
那麼這個兩個當中,我們應該從哪一個地方去觀察呢?說既然有兩個,我們不妨兩個地方去看看。實際上他現在告訴我們:我們要思惟觀察「惡」的那一點。為什麼要思惟觀察惡的那一點,明明去有兩個地方好去?原因是這樣:因為既然是業決定,業是我們自己造的,而平常我們現在了解了道理,真正重要的應該要去掉惡業,應該努力地自己修造善業。修造善業往往要克服自己的很多習氣,平常我們來說,最好不要做任何事情,睡懶覺、要吃好的、玩好的。實際上,這是一般人都希望的。這個結果呢?對不起,墮落!假定沒有一個內心當中策勵的力量,要想推動自己,從自己的習慣、舒服的習慣當中要奮發起來,很難!05:30第36卷 10:21
現在這裡有一個辦法:如果我們了解了我們隨順著自己的習氣,拖拖拉拉下去的話,眼前的享受,而這個前面念死已經講過了,根本不安全、不可靠,很快就消失掉了。消失了,為了貪圖眼前一點的好處,那沒有造善業,結果這個都是惡業,墮落。墮落了以後呢?啊!想到無比地痛苦。了解了這一點的話,如果了解了將來墮落了痛苦的話,那回過頭來我們眼前就不會這麼放逸,趁有機會的時候就趕快努力。所以為了推動我們自己努力向上,那個時候我們真正要思惟的——思惟苦。如果我們仔細想一想看的話,這個理論滿清楚,我們拿這個理論隨便眼前觀察,任何一件事情,你真正地希望將來向上有成就,都必須有一樣東西策勵自己。所以現在這個地方策勵自己的,就是知道這個將來墮落了,會受這些大痛苦。所以他現在告訴我們,要思惟這個道理。「如是」,看文喔!06:57第36卷 11:48
如是我若生惡趣者,當為何等,故應思惟諸惡趣苦。
那就是前面講的道理。07:07第36卷 11:58
如龍猛依怙云:「日日恆應念,極寒熱地獄,亦應念飢渴,憔悴諸餓鬼。應觀念極多,愚苦諸旁生,斷彼因行善。贍部洲人身,難得今得時,勵斷惡趣因。」
說這個龍樹菩薩告訴我們:我們現在真正修行人應該做的,做些什麼呢?「日日」,每天、每天,在每一天當中「恆」,絕對不要停止,做什麼?去思惟、去想念,去思惟,思惟三惡道之苦。所以下面就分別講,「極寒熱地獄」,這個是最苦的——熱地獄、寒地獄;下面是餓鬼,「亦應念飢渴,憔悴諸餓鬼」,這是餓鬼道;「應觀念極多,愚苦諸旁生」,這是畜生道。那個三道的怎麼念法,下面分開來講,所以這裡先暫時不講。08:27第36卷 13:18
那麼當我們透過了這樣的思惟,那當然會害怕:喔!將來到那個地方去,這麼個可怕法!那怎麼會到那邊去的呢?完全看我們現在造的什麼業因。而這件事情是我們可以把得了、作得住主的。因此我們自然怕掉下去,努力地把要掉下去的因把它斷除。要斷除怎麼辦呢?如法行善淨之事。而真正要想斷除惡趣之因,而修造善淨之業因,在整個的三界之內,再沒有比我們現在在南贍部洲得到暇滿人身更好的,這個前面在暇滿那一段當中已經講得很清楚了。所以在三界之內,大家說羨慕的是天,說天人最羨慕的是說暇滿人身,我們現在得到了暇滿人身啦!這個暇滿人身是非常難得啊!說,那這個正是時候,應該怎麼辦哪?努力,「勵」就是努力,要很強大地努力修行。幹什麼?第一步要斷掉——修那個斷掉惡趣之因,這是我們眼前最最重要的!那麼下面就告訴我們,這個整個的重要的關鍵,也是從總、別兩個方面去看。10:21第36卷 15:12
此中所修生死總苦,惡趣別苦,至極切要。
這兩點。整體來說,我們要把握住,只要在生死輪迴當中,生死輪迴當中的本質就是個苦。因為這個造有漏,所以三法印當中「有漏皆苦」,漏就是煩惱,只要是煩惱所造的任何事情,它一定是苦的,這個生死輪迴的總相。那麼現在這地方,特別這裡邊講惡趣之苦,因為單單那個生死輪迴的總苦比較浮泛,何況我們只要生死輪迴當中,即使眼前不墮落,因為沒有跳出來,不小心遲早、隨時有掉下去的可能。理論上這樣講,假如我們進一步檢查我們自己的話,豈只說掉下去的可能——有,不掉下去的可能——很少乃至於。為什麼原因?因為沒有策勵的力量。所以在這裡要特別地思惟惡趣各別的這種痛苦,產生非常強大的害怕的心,為了這一點,所以我們要特別地思惟惡趣之苦。11:46第36卷 16:38
關於這個道理,龍樹菩薩也好、宗大師也好,都是特別地叮囑我們這個最最重要,再沒有比這更重要了!我們現在平常一般人,世間人根本不懂,這是很可憐,因為他根本沒有得到暇滿,既然得到了人身,沒有得到暇滿這是最可惜的。現在我們接觸了佛法,有很多人也不了解;了解了不修行,那個才是真正最可惜的事情!12:23第36卷 17:15
所以近代的很多大德們都說:我們得到暇滿人身像得到一個摩尼寶珠,你要什麼,樣樣都有。我們也想盡辦法去求,求到了,結果照理說拿到了以後,應該我們使用這個,能夠滿足我們以及滿足一切人的一切願望,結果由於我們平常的習氣,那我們當然習氣隨便——在譬如說印大師那個時代,他常常說換糖吃。那為什麼呢?那個時代背景,那時候生活是非常貧苦,也沒有什麼,民間最多偶然是有點糖,說拿一個無價之寶換一點糖。拿我們現在來說,跑得去換什麼,不一定換糖,去換一個橘子,就這樣。那個橘子多少錢哪?十塊錢。可是這個無價的摩尼寶珠的話,啊!所有的這個我們有的財富去買都買不到的。那我們仔細想一想,我們就是這個樣,所以說這一件事情對我們再沒有比這個重要了!那現在繼續看下去,那現在告訴我們應該去思惟苦,那下面就解釋,那思惟苦有它什麼好處。說:13:45第36卷 18:37
謂若自思墮苦海理,意生厭離,能息傲慢。
這第一個。假定我們自己能夠好好地思惟:我們現在正在苦海當中,還繼續地這樣,唉!那是......。想想看:我們講了很多道理,自己還在這個地方,豈不又慚愧、又厭離呢!平常我們修行有很多困難,困難當中有一點——憍慢,所以說:「慢如高山,法水不入。」當我們自己覺得自己一無是處的話,這個消失掉了,這樣,那時候自己肯願意很認真地去學了。一方面,對我們現在執著的貪的那個,希望厭離生起來;一方面能息憍慢心,由於憍慢心息,所以我們慚愧策勵我們去學,第一個。14:47第36卷 19:39
由見苦是不善果故,於諸惡罪極生羞恥。不樂眾苦故,而樂安樂,由見安樂是善果故,於修善法深生歡喜。
現在真正修行當中,我們要做兩件事情——斷惡,還有修善。那麼什麼力量策勵我們呢?我們看見,喏,眼前或者將來這個世間之苦,而這個苦是什麼?是惡業,不善的果,因此我們就對內心會羞恥,啊!絕對不可以。反過來我們要安樂,那安樂是什麼?善業之果,那我們就很認真地願意去修善法,對於斷惡修善這件事情,內心當中也會感覺得歡喜,而不至於現在去修的時候覺得:啊!修得很苦。16:00第36卷 20:51
平常我們說的比喻說,譬如現在這個社會是工商業社會,工商業社會,然後去做生意,你去做生意當然很苦,可是你想到做了生意賺很多錢的話,它越苦越高興。那同樣地我們現在修行是件苦事,可是當我們了解了修行有這麼大的好處的時候,雖然苦,可是我們越修越高興。唯有這種心理,才會推動我們很認真地一步一步走上去。假定我們這種心理生不起來,勉強自己苦苦撐下去,越來越苦、越來越苦,那總有一天會垮掉的!那麼現在要想策勵,主要的是靠什麼呢?思惟這個道理。所以想一想:那個思惟這個道理有這樣的好處。這對自己來說,再下面呢:17:02第36卷 21:53
由量自心而悲愍他。
由於自己感覺到苦,然後越思惟越會認識得真切,推己及人,想到別人。那所謂的悲心,悲心一定是由於自己深深地感受,然後推己及人,才生起說我也要幫忙人家解決﹔由於悲心才生大菩提心。前面這個是自利的,現在這個是利他的,這個都從哪裡來呢?都從思惟苦。17:35第36卷 22:27
由厭生死希求解脫,(再繼續下去。)由畏眾苦,發起猛利真歸依等,故是能攝眾多修要大嗢柁南。
那好了,從前面一路過來,啊!我們了解了這個個別的苦,而這個又脫不了,就算跳出來了,在生死輪迴當中總是苦。因此由於思惟這個生死輪迴之苦,我們就會希求解脫;乃至於推己及人,發悲心、大菩提心,凡是所有這些事情,都從思惟苦。那麼了解了這一點,現在我們要解決這個問題怎麼辦呢?那一定要真正找真正能夠幫忙我們解決的歸依之處,所以這個時候才會發起歸依的心。而且這個心跟我們思惟苦的程度是成正比例的,我們馬馬虎虎地思,所以歸依也是馬馬虎虎;很認真、能夠發起很猛利的痛苦的這種覺受,那我們真正要想去歸依,解決這個問題的心也就非常猛利。而下面歸依了以後,他告訴我們正歸依是法,如法修行,所以我們如法修行這個也會有很強大的力量。19:04第36卷 23:55
因此思惟苦這樣的一個內涵,雖然很簡單,卻是能夠含攝很多很多修行的綱要。「嗢柁南」,通常情況之下,綱要、略的,這樣。通常藏地譬如說總說了以後,他會用這個偈子,用一個偈像一首詩一樣,把這個宗、整個的修行的綱要含攝在裡頭。所以現在這地方,教我們念苦這個道理,可以把修行的很多重要的綱要都含攝在裡頭。那麼下面再引證,才用論上面來證成這件事情。19:48第36卷 24:39
如是亦如《入行論》云:「無苦無出離,故心汝堅忍。」
平常我們人人貪圖快樂,對痛苦的話無法忍受,即便暫時忍受的話,想盡辦法要去掉。有苦尚且要去掉它,現在沒有苦叫我們思惟這個苦,我們不是,人家世間來看,就顛倒嗎?說你好好的不去享受,你思惟這個苦。對不起,這個是有絕對的道理的,等到苦臨到你身上,來不及了!所以一定在苦還沒來之前,我們透過這個完整的道次,大師的慈悲,他的教誡跟加持,我們才有機會去思惟。然後那個時候內心當中要堅持下去,不要被眼前的這種境界所引動,所以這個「堅忍」是指這個而言。別人去玩,對不起!我就是不動。那幹什麼呢?思惟這個苦。當真正地思惟出來了以後,那我們才有機會解決這個根本問題,所以說「無苦無出離,故心汝堅忍」。堅忍是忍耐我們修行這件事情,這點大家要清楚,後面在講六度當中,忍辱波羅蜜會特別地講。21:30第36卷 26:21
又云:「復次苦功德,厭離除憍傲,悲愍生死者,羞惡樂善行。」
這也是《入行論》上的。前面那一段話,剛才我們說教我們怎麼思惟墮苦海理、生厭離等等,就是從這個《入行論》上面開出來的。說苦的功德會什麼呢?好,生厭離心;除掉我們憍慢;然後我們會增長悲心,悲愍這個淪落在生死輪迴當中,由於悲心而生菩提心;使得我們任何一個人自己在裡邊,對於造惡,感覺得羞惡不願意造;然後修善,會有一種強好的、強烈的好樂之心去做。22:27第36卷 27:18
又云:「我由畏怖故,將自奉普賢。」
修行這件事情是很痛苦的,不是那麼容易的,但是為什麼我們還願意去做呢?是因為不修行比這更痛苦,而且大痛苦!由於我對這個大的痛苦認識了,那才害怕,害怕那個時候啊,不貪圖眼前的小的快樂,幹什麼呢?「奉普賢」,就是皈依三寶,能夠如理地去修行。雖然有一點小小的苦惱,可是這個小小的苦惱,使我們得到兩個好處:第一個好處,大痛苦解決掉了;第二個,究竟安樂我們就可以得到了。眼前我們世間掙一點所謂蠅頭小利,這種利好小好小,而且這麼虛假、這麼短暫,我們都會把全部精神放下去。那世間這種掙蠅頭小利不是快樂的事情,這麼一點小的利益,我們拼命去做,現在有這麼大的利益,我們反而不去做,這就是我們的顛倒,我們沒有福氣!這是一個非常現實的、非常現實的一個問題。所以了解了這個,那我們應該怎麼做自己就很清楚了。所以,24:11第36卷 29:02
此諸苦德,《入行論》中雖依自身已有之苦增上而說,然其當受眾苦亦爾。以是因緣,思惡趣苦。
上面講的那些,《入行論》上面所講的,是根據我們自身所感受到這種苦而講的,但實際上,有很多將來、當來要受的苦,我們也應該去思惟。從這個整個的前面告訴我們的《菩提道次第廣論》來說,我們真正應該思惟的是將來的這苦,可是將來的苦不容易思惟,那我們從現生的苦上面去引發它。所以他真正要思惟的,從現生的苦能夠產生這種苦的覺受,然後再推想將來可能的情況,由於這樣很認真地思惟,產生非常強有的力量,那這個力量推動我們去修行,這修行就成就了。這個是簡單地先總說一下,那我們這個思惟死了以後將來要到二趣當中,為什麼要思惟這個惡趣之苦的原則,那麼現在下面分幾部分來說。25:43第36卷 30:34
其中分三:一思惟地獄所有眾苦,二旁生所有眾苦,三餓鬼所有眾苦。
下面我們各別地再思惟地獄、餓鬼、畜生這個幾部分。首先,26:00第36卷 30:51
初中分四:
先是地獄的。26:02第36卷 30:54
一大有情地獄,二近邊地獄,三寒冷地獄,四獨一地獄。 今初
現在先講大有情地獄,就是大地獄。看文:26:13第36卷 31:04
謂從此過三萬二千踰繕那,下有等活地獄。
這第一個,說從我們現在的地上面向下,那多少呢?三萬兩千的踰繕那。「踰繕那」是印度話,我們或者翻踰繕那,以前的翻叫「由旬」。這個由旬一般來說相當於四十里,印度這個由旬有三種:上、中、下,上的由旬是六十里,中的由旬五十里,下的由旬四十里。那麼因為量度的方式不一樣,到底相當於我們中國的里多少,那我們不去管它,這個也不必去考證,反正這樣。那麼平常我們一般用的由旬,大概是以四十里為準的。說這個是等活地獄。那麼從等活地獄,27:13第36卷 32:04
從此漸隔四千四千踰繕那下,而有餘七。
再向下、再向下四千又有第一個,再向下四千踰繕那有第二個,一直到最後一個第八個。那麼這個八個當中,第一個是等活,最後一個是無間地獄,一個比一個苦,一個比一個苦。27:37第36卷 32:27
如是八中,初等活者。謂彼有情,多共聚集,業增上故,種種苦具次第而起,互相殘害,悶絕躃地。次虛空中,發如是聲,汝諸有情可還等活。
這個「等活」地獄當中那些有情,到那個地方去的那些,他是什麼?由於他們的業相近,都造了這種地獄之業,由於這個業力的關係,自然而然是感得種種的「苦具」,那就是傷害我們的刀啊、槍啊這些東西。譬如我們現在眼前的很多東西,有些東西好的,有很多東西壞的。譬如椅子坐上滿舒服,這個當然;那我們假如去看,那樹啊、花啊、草啊這個都很美麗;有很多這個草並不美麗,長得很醜;有很多香,有很多味道臭;有很多很柔軟,有很多有刺;所以我們這地方是有好有壞,這是我們的業,所謂雜染之業。到地獄裡不是哦!所有的東西都碰不得的,這樣,不但你碰不得,他要來碰你,碰到你不是把你弄傷,就是把你弄死,所以「眾多苦具」,那各式各樣東西它自己會來。然後互相會殘害,然後我們拿在手上去不是自己傷害,傷害別人。最後呢,死掉了——「悶絕躃地」跌下來、跌死的,有的打死了、弄死了。弄死了以後,很有意思,虛空中他又喊:「是啊!汝等有情,你們再活過來呀!」就是一生。29:27第36卷 34:18
次復欻起,如前殘害,由是當受無量眾苦。
這個聲音一喊,他馬上又活過來了,活過來了馬上再來,就是這樣。啊!那個痛苦無邊。看看我們現在人,這個人要想從入胎,慢慢地長大,真正地體會到事情,要花這麼多的時候。可是受苦就好簡單哪!「欸!是,好!活過來。」他馬上就活過來了,也不要像小孩子一樣的十年、二十年,那個痛苦馬上感得。這個業、造了業就這麼可怕法,所以這個苦是無量無邊的。這個地獄還是最好的哦!再下面看第二個:30:15第36卷 35:06
二黑繩者。其中所生諸有情類,謂多當受如是眾苦,諸守獄卒,以黑繩拼,或為四方,或為八方,或為種種非一紋畫,如其所拼,如是以刀,或斫或割。
這樣。第二個叫「黑繩」,那黑繩呢,說生在那裡的那個眾生,他應該受很多各式各樣的苦,那個受苦方法很特別。說那個地獄裡有些獄卒,用那黑的繩在他身上彈線。你們有沒有看見這種木匠,木匠來鋸或者截的時候,用那黑的線先掛在上面彈一下,彈了這個黑的線以後,然後照那個彈的黑的線來去鋸。那麼這個木匠彈的是彈那個樹,現在的獄卒彈、彈在人身上,彈完了以後,彈了很多塊,然後他就來劈、來鋸、來砍。啊!那我們想想看,假定我們自己被那個鋸子來「咕滋、咕滋」,你碰到一點點你痛得要命。那現在我們去像這樣地拼命地鋸的話,那怎麼能夠忍受?就這樣。所以同樣的、一樣的,弄死了他又活過來了,他永遠死不了,所以這個地獄的真正可怕的地方。31:46第36卷 36:37
下面再深一個,也就是再向下四千由旬,四千踰繕那下面叫「眾合」。31:55第36卷 36:47
三眾合者。謂彼有情,或時展轉而共集會,爾時獄卒驅逐令入,如二羺頭鐵山之間,從此無間兩山合迫,爾時從其一切門中,血流涌注。如是如諸羊馬象獅及如虎頭,合迫亦爾。
這個「眾合」是怎麼一回事情呢?說那個地方的,到那裡的地獄的有情他大家,欸!自己一起,那個時候那個獄卒也來趕他們,趕他們趕得一起。我們這裡通常集會的時候,法會大家好高興慶祝,他們那裡可不是喔!聚在一起了以後幹什麼呢?就有兩個鐵山,那個鐵山上面有個「羺頭」,羺就是胡地的羊、那個羊,換句話說羊頭的那個。這個鐵山,這個山是鐵的,然後這個山的形狀像隻羊,羊把他兩邊靠近,然後壓到中間,彼此一點的間隙都沒有,完全密合的。然後這個夾過來的時候,那些有情就夾在中間,那一夾,所以這個人就完全夾扁了,像夾甘蔗一樣。那個血呀,我們一想到這裡就是,那想想這種真是很可怕,也可以說現在我們去想的話很可笑,可是實際上,這是千真萬確的,那是事實。那個血,啊!血流如注。那除了這個羊頭的以外,還有什麼馬頭的、象頭的、獅頭的、虎頭的這種鐵山來逼。除了這個以外,再看:33:43第36卷 38:35
又集會時,驅逐令入極大鐵槽,壓迫全身,如壓甘蔗。又集會時,有大鐵山從上而墮,於鐵地基若斫若剖,若擣若裂。如是等時,血流涌注。
這個或者是向兩邊壓這樣,或者上面壓。那除了這個以外,還有其他的東西,各式各樣的東西在我們身上用種種的方式來傷害:不管是用刀來刻、來砍;或者是用切;或者是像那個裂開來的、拉開來;「擣」那就是像我們舂那個芝麻一樣地就弄。啊!那是無比地痛苦,只是他簡單的一句話「血流涌注」,這第三。第四個,叫作「號叫」:34:50第36卷 39:41
四號叫者。謂彼有情,尋求宅舍,即便趣入大鐵室中,始纔入已,火便熾起,由是燃燒。
前面這個四個地獄,那是一種各式各樣的刀,然後是各式各樣的可以傷人的器具來傷的,還有這個山來壓的。現在從第四裡邊不是,火燒的。說很多有情,他來的時候為「求宅舍」,在下面會講為什麼叫求宅舍呢?就感得這個地獄的眾生,並不是說擺明了地獄,讓你覺得願意進入地獄,不是喔!是感得地獄的眾生,他進去的時候並不是現一個地獄的相貌,他覺得這個地方滿好的,這樣。或者是在曠野當中很恐怖,他就看見有一個地方很好,那他覺得很安全,他就進去了。一進去,不對了,那個地方都是大鐵的室,一進去馬上關起來,那個火就來了,然後燒。36:05第36卷 40:56
除了這個以外,既然我講了前面這一段,我就講一下。這個業感得,就是我們現在的業的感得,不是前面說我們都貪圖我們歡喜的嗎?也就是這樣,我們覺得這個是我歡喜的、我願意。可是你這樣去做,造了惡業將來感得那果報的時候,這個東西一現起來,你歡喜的,咦!好像說在外面不安全,你所熟悉的那一個出現了,你進去。這是我們顛倒的惡業所感,一進去,那你的業所感得如果地獄業,裡面馬上就變成剛才這種狀態。36:42第36卷 41:34
再說前面那種地方,那個山壓上來,在還沒壓近之前那段時候還沒被壓,就是壓了也不會全部的,可是火燒呢,那就完全不一樣了。那我們現在可以感受得到,我們這個人就像一個什麼?就像雞毛一樣,丟了這個爐灶裡邊,一下馬上就全部燒起來,這個火燒是這麼個可怕法。那我們火燒是誰都沒有,沒有這個經驗過,可是燙傷我想都會,稍微燙到一點點,啊!痛得要命,痛幾天。現在整個的在裡邊燒,想想看!所以這個地獄我們是無法想像,那這個是第四。第五叫「大號叫」,37:35第36卷 42:27
五大號叫者。多與前同,其差別者,謂其鐵室層匝有二。
跟前面一樣,不同的,有兩層。因為有兩層,所以裡邊更熱、火更大,所以這個地獄叫「號叫」,叫得個更慘。再下面第六:37:59第36卷 42:49
六燒熱者。謂彼有情為諸獄卒,置於眾多踰繕那量,極熱燒然,大鐵𨫼中,展轉燒煿,猶如炙魚。熾然鐵丳,從下貫入,徹頂而出,從口二眼,二鼻二耳,一切毛孔,猛燄熾生。又置熾然大鐵地上,或仰或覆,以極熾然炎熱鐵椎,或打或築。
這是第六,那不從有情的喊聲上面去看,「燒熱」,說這個地方的獄卒在很大量的、非常熱的這個,燒得非常熱的這個什麼——鐵𨫼,𨫼就是鐵的鍋子,把這個有情輾轉地擺在這裡「燒、煿」。那個煿就是「爆」字,我們不是有爆糙米花嗎?非常熱、非常熱的,然後在這個地方爆那個東西,或者我們油來爆,油來炸、油來爆,我們可以想像這是多麼地可怕!那就像什麼呢?就像「炙魚」,烤那魚一樣。39:26第36卷 44:18
除了這個外面烤以外,還有一個,這個唸作「產」,那個「丳」字怎麼寫呢?一個串字,那個兩個像個中字一樣,對吧,下面還有一個,不過兩豎。所以這個字,這個是一個「弗」字是吧!不是弗字,是兩個平行的口字,扁扁的像中間的中,中間的中不是一個嘛,現在加兩個重疊,然後還要這個兩豎,這個唸「產」,就是一種叉叉。你們看那個地獄變相圖當中,有這種牛頭馬面手上拿那個叉叉,那個就是「鐵丳」。他那個鐵丳幹什麼呢?然後從我們下面就很長很長的,下面就叉進去,然後從我們頭上面或者眼睛、鼻子這個地方,所以外面固然是在烤,裡邊也是一樣。啊!這個是我們就看起來,平常我們看人家說烤什麼?烤那個什麼、這個什麼烤雞、烤鴨,那看,啊!吃得很高興,要曉得到那時候我自己就被烤。所以真正想想這種是真可憐,是絕端、絕端痛苦,那個混身的毛孔,啊!那都生煙哪!就這樣有各式各樣的。那這個文字容易懂,我們總是拿這個裡邊,了解了以後拿一個去思惟。41:05第36卷 45:56
七極熱者。謂以三尖大熱鐵丳從下貫入,左右二鋒,徹左右髆,中從頂出。由是因緣從口等門,猛燄熾生。又以熾然炎熱鐵鍱徧裹其身。又復倒擲,熾然涌沸彌滿灰水大鐵鑊中,其湯涌沸,上下漂轉。若時銷爛皮肉血脈,唯餘骨瑣,爾時漉出,置鐵地上,待其皮肉血脈生已,還擲鑊中,餘如燒熱。
那第七「極熱」,啊!比這個上面一層、一層更厲害。那下面是用三個尖尖的一個大鐵丳,也是一樣非常長。然後上面,我們這個人的手臂向下的,由於貫了以後,變成功這樣地叉起來,這樣。所以換句話說,裡邊、外面沒有一個地方不用最可怕的東西來,所以我們所有的地方都是。除了這個以外,那個把那個鐵的東西「鐵鍱」全部地包在身上,都是這個熱得要命的。或者把整個的這個頭下腳上的,擲到那個大鐵鍋中,那個鐵鍋當中有什麼呢?沸騰的這個,那個都是鐵水、揚湯,那樣。一放下去,那個皮肉統統、統統燒乾掉了,就像烤什麼?烤枯的那個骨頭一樣。那再把他撈出來,撈出來放在地上,他一下那個皮肉又來了,那再來。43:06第36卷 47:57
啊!所以想想這個造了業就這麼可怕。那我們現在說要得到了暇滿的人身,隨時要死,要求生很難;到了地獄裡去你死也死不掉。這一點是我們要好好地策勵:要活很容易,一喊就「哦!活過來。」你就活了,撈出來放在地上,他又長得好好的,再來受苦。那為什麼會這樣呢?當我們聽的時候,覺得好像難以相信,實際上你了解了後面的業的行相,業感得的,我們稍微去檢查一下,你很清楚明白。所以這個是絲毫無差!那我們現在下面再看八十八頁:43:55第36卷 48:47
八無間者。
這個就是無間地獄,我們常常說「無間」,那看看這無間是怎麼一回事情。44:05第36卷 48:57
謂自東方多百非一踰繕那地,猛火熾然,即從其中騰燄而來,由此漸壞,彼諸有情,皮肉筋骨,直徹其髓,徧身一切猛燄熾然,燒如脂燭。所餘三方,悉皆如是。四方火來,於彼合雜,所受苦痛,無有間隙,唯因號哭叫苦聲音,知是有情。
這是第一段。這個無間地獄怎麼樣一回事情呢?就是說進去了,那個時候馬上「東方多百」,很多很多的各式各樣的猛火「啪!」一下就進來,這樣。一進來把裡邊的這個有情,立刻這個「皮肉筋骨」乃至於「直徹其髓」——骨髓,也就是說到最最裡邊的東西,統統非常強猛的火,像燒蠟燭油一樣「滋滋、滋滋!」那除了東方,講的時候必須東、南、西、北,實際上四方、上下那個火。那這個裡邊燒得你簡直是找不到人,那怎麼曉得有人呢?因為他們的喊、痛苦的聲音,所以曉得這個裡邊有人。45:46第36卷 50:38
又於盛滿熾然鐵炭大鐵箕中,而為揃簸。
那除了這個以外,還要盛在那個鐵的畚箕,這畚箕裡幹什麼啊?「揃簸」。那這我們現在不大知道那東西,民間有一種大的畚箕,比如說我們現在要去掉那個東西,就把它拋,然後是混在裡邊拋,這樣。所以把那個人就混在那個大的那個熱鐵當中這樣去弄。46:22第36卷 51:14
又命登下熱鐵地上,諸大鐵山。又從口中拔出其舌,以百鐵釘,釘而張之,令無皺襵,如張牛皮。又置鐵地令其仰臥,以大鐵鉗,鉗口令開,熾然鐵丸,置其口中。又以烊銅而灌其口,燒口及喉,徹諸腑臟,從下流出。所餘諸苦,如極燒熱。此但略說粗顯苦具,非餘種種眾多苦具而不可得,如是所住住處之量及諸苦等,是如〈本地分〉中所說錄出。
這個文字不難,我們簡單地說一下。這個無間地獄當中,那麼下面除了這個以外,先說一下為什麼我們叫它無間地獄。通常說我們叫「五無間」,無間分兩方面,造了這種業以後,要去這個無間地獄,這個無間地獄有五種特徵。哪五種特徵呢?第一個叫「趣果無間」。我們現在看見任何一樣東西,那要得到那個果的時候,總有一個間隔,比如說我們人死了,投生其他的地方,要經過一個中陰身,這樣。然後人如果造了惡業到無間地獄,不要經過中陰身的,這個人一死馬上到地獄裡面,中間沒有間隔,所以叫「趣果無間」,這第一個。48:14第36卷 53:05
第二個,「受苦無間」。我們前面說的等活,然後黑繩、眾合,這個它中間會停一下,死掉了,喊起了:「活過來!」你又活過來。活過來了以後,那個很多傷害的這種兵器等等,還沒上來之前,你還有一段時候空吧!比如說那個眾合,那山沒壓進來之前,你還有一段空吧!或者壓上來的時候,壓到一點點,還並不是全部來吧!這個所以受苦有間隙的。然後在這無間地獄裡受苦,沒有一點點間隙,一下去馬上開始,一直到你這個造無間的業整個地受乾淨,所以受苦無間。還有呢,因為受苦無間,所以這個時——那「時無間」、「命無間」。時無間是從進去到出來,沒有一點間斷地一直受這個苦。別的地方會死的,無間地獄的眾生不死的,這個就是可怕了,業這麼厲害!我們前面一再說,人身這麼難得隨時會死,這個地方怎麼死也死不掉,這個才是它絕端可怕的地方。49:43第36卷 54:34
最後一個,「身形無間」。這個無間地獄很大,可是每個人在無間地獄感覺到,他那個身體就像無間地獄一樣大。現在來了,如果火燒的話,如果小一點,那你會不會感覺得被燒得小一點?現在大,啊!你被燒得這麼大,這樣。我曾經看過一個公案,那公案怎麼說呢,他不是掉了無間地獄,他墮落了,墮一個畜生,墮一條豬。他會感得前幾世的事情,記得那條豬的事情。最後那條豬被宰,被宰了以後——你們看見那個賣豬肉的,在那市場裡那個攤販,他不是切嘛,切成一塊一塊吊在上頭——他就感覺得痛得啊,不曉得哪裡痛起,哪裡都痛!實際上我們也可以想得到,你割成功掛在那裡,掛在那裡也痛,那正在砍、砍也痛,那地方也痛、那地方也痛,越大痛得越多。那個可是吊在那裡不砍的地方,它至少不痛啊!現在呢,他那個身形無間,那個身體大得這麼大,他並不是用刀來一刀一刀砍你,整個的火來燒。這個無間地獄,我們是無法想像啊!51:21第36卷 56:13
所以平常的時候,假定我們真正地想修行,好好地想一想,那是會策勵我們。我們眼前為了貪一點小便宜,那小便宜能夠多少?可是將來受那個苦,那實在是無法忍受。所以經論上面一再說,人間再怎麼苦,在任何情況之下,不要說比,連它想都無法想像,無法想像這個地獄當中的百千萬分之一的苦,我們無法想像,主要的原因就是這個。51:55第36卷 56:47
那所以下面,我們只是簡單地再說明一下。說除了這個「揃簸」以外,還有呢,總是這個大地獄當中、熱地獄當中這個樣子,叫我們跑到那鐵山上面去。還有呢,有的時候把那個口把它張開來,然後把舌頭挖出來,挖出來了那個再鐵釘釘,那這些事情。還有呢,把口張開來了以後,所謂「烊銅灌口」,那個銅把它燒得像水一樣,從這裡灌進去,那簡直是那個火痛徹心肺。那所以各式各樣、各式各樣的,這地方也只能簡單地說明。那麼這個根據是根據哪裡來呢?根據〈本地分〉,這就是《瑜伽師地論》的〈本地分〉。這個是受苦,下面呢,52:53第36卷 57:44
此諸大苦,要經幾時而領受者,
那這樣的苦要經多少時候呢?看一看。52:59第36卷 57:50
如《親友書》云:「如是諸苦極粗暴,雖受經百俱胝年,乃至不善未盡出,爾時與命終不離。」
這個偈。下面是解釋:53:12第36卷 58:03
謂其乃至能受業力未盡以來,爾時定須受彼諸苦。
說這個地方的受苦,啊!很苦,很苦,要經很長。多少時候呢?就看他的業力,他的業還沒盡,對不起,就一直受下去,一直受到他造的業盡了,不受。就像我們欠了別人債,沒有旁的辦法好想,你必須把那個債還掉。它下面算那個時間,把它唸一下就行。53:44第36卷 58:35
此復人間五十歲,是四天王眾天一日一夜,
看喔!我們人間五十年,四天王裡才這一天。那麼拿這個一天,53:55第36卷 58:46
以此三十為一月,十二月為一歲,此五百歲是四天王眾天壽量。
四天王眾的壽量有五百年,相當於人間多少?九百萬年。然後,54:07第36卷 58:58
總此一切為一日夜,
這個九百萬年算起來只有一天喔!54:12第36卷 59:03
三十日夜為一月,此十二月為一歲,此五百歲,是為等活地獄壽量。
啊!所以你看看,那個等活的地獄壽量多長啊,這麼痛苦!54:22第36卷 59:14
如是人間百歲、二百、四百、八百、千六百歲,如其次第是三十三,乃至他化自在諸天,一日一夜。其壽量者,謂各自天千歲、二千、四千、八千、萬六千歲。
就是越向下,這個壽命越是倍倍增長,就相當於向天上去的倍倍增長一樣。所以54:49第36卷 59:40
如此次第,是從黑繩,
第一個是等活嘛,第二個黑繩。54:53第36卷 59:44
乃至燒熱一日一夜。以各自歲,從千乃至一萬六千。
自己算一下就可以。55:00第36卷 59:51
《俱舍論》云:「人中五十歲,是欲界諸天,下者一日夜,上者俱倍增。」又云:「等活等六次,日夜與欲天,壽等故彼壽,數與欲天同,極熱半無間中劫。」〈本地分〉中亦同是義。
先唸一下,那個解釋下一堂課再來說一說。好,這堂課到這裡為止。55:30第37卷 00:02
請翻到《廣論》八十八頁,上一節八十八頁最後那一段,關於地獄受苦的時間念了一下,那麼這個再簡單地說一下。這個有一部分已經講了,就是等活地獄它的壽命。那麼再向下,等活下去所謂黑繩、眾合、號叫、大號叫等等,一直到無間八個大地獄,那他們那地方的壽命是怎麼樣呢?就是文字上面告訴我們,以前面那個等活再加倍、加倍,也就是說等活地獄的壽命的計算的方法,是人間的五十年這樣起算,照算成四天王天一晝夜。那麼從天是一層、一層昇高,那麼四天王天上去是忉利天,我們有的時候稱三十三天,再上去是夜摩天、兜率天,這樣的一步步上去;地獄呢?這個向下是等活、黑繩、眾合。57:08第37卷 01:41
那麼這個壽命的算法是:前面是五十年,這人間的五十年相當於算這個四天王天的一天,然後這個四天王天的一天也是一樣,集三十天一月,集十二月為一年,就這樣的這個五百年那是四天王天的壽量。那麼四天王天的壽量,相當於我們人間的九百萬年,把這個九百萬年算是一天,算一天。然後集三十天是一個月,集十二月是一年。這樣的一年多長?要滿五百歲。那這是什麼?等活地獄的壽命。這個壽命是非常長、非常長,我算了一下,那一百六十二後面加十個零,等一下你們可以實際算算看。一百六十二後面加十個零,這麼長的年代,相當於我們人間的。58:28第37卷 03:02
那麼再下面,也就是黑繩,黑繩再加一倍、一倍地加。怎麼加法呢?說人間的百歲,看哦,人間的一百歲,那麼當然啦,算什麼啊?天上面現在不是四天王了,忉利天,算忉利天的這個這樣算上去一天。然後集三十天為一個月,集十二月為一年。那麼這個忉利天的壽命像這樣地集上去多少呢?是一千歲,一千歲哦,比四天王天加一倍。那從這個四天王天的一千歲,算這個黑繩地獄的一天,黑繩地獄一天。然後集三十天為一月,集十二月為一年。這個一年要集多少呢?要集一千年,這樣。59:41第37卷 04:15
所以前面我們現在簡單地算,四天王天五十年這樣地集,然後這個集起來的話,集九百萬年相當於人間的,那個是等活的。再下面黑繩應該向上、向下各增加一倍、二倍、四倍,也就是說四九——三千六百萬年,這樣的三千六百萬年算成一天。這麼集起來,變成功要多少呢?一天、一天集要集一千年,那個是黑繩,這樣。那再三千六百萬再加四倍,然後再加二千年這個是什麼?眾合。你這樣算下去,那這一段主要的是講這個。那麼這個根據哪來呢?也就是說〈本地分〉,就是《瑜伽師地論》上〈本地分〉跟《俱舍論》上面都是這麼說。那麼到後面這個極熱地獄是半劫,那個無間地獄一劫,那個劫是中劫,這樣,那麼這是大地獄。再下面我們看八十九頁,先看文:1:01:13第37卷 05:47
近邊者。謂彼八種大那落迦,一一各有四牆四門,其外皆有鐵城圍繞,其城亦復各有四門,一一門外,有餘四。四有情地獄。
這個八大地獄,「那落迦」就是地獄,那落迦是梵文,我們中文稱為地獄。那麼這個地獄有四道牆,四四方方的,那麼每一個城,那個城有四道牆圍成,每一面有一個門,然後這個都是用鐵城圍繞的。那麼這個城,地獄的城門以外,那麼每一門外有四個就是近邊地獄,所以四邊的話,就四四十六個有這麼多。這個近邊地獄是哪四個近邊地獄呢?1:02:23第37卷 06:56
謂煨坑。屍糞臭泥,或穢糞泥,惡臭如屍。
第二個。1:02:34第37卷 07:07
利刀道等。
第三個,為什麼稱利刀道呢?這個利刀道有很多種這種利刀。1:02:42第37卷 07:15
無極大河。
第四個。這個就是大地獄四門以外有這樣的,這叫近邊地獄。那麼下面解釋這個四種近邊地獄的情狀:1:03:00第37卷 07:33
其中初者,謂有煻煨,沒齊膝許,彼諸有情,為求舍宅,遊行至此,下足之時,皮肉及血,並皆銷爛,舉足之時,皮等還生。
那個「煨坑」,什麼叫煨坑呢?那個地方叫「煻煨」,煻煨就是我們現在那個燒爐灶,假如煤氣爐根本沒有,以前燒爐灶的,那裡面有的同學在那裡燒開水不是用木炭燒嗎?燒完了以後,那個木炭火燒完了以後不是那個熱的灰呀,那個火已經慢慢熄下去了,紅紅的,乃至於有的時候上面蓋一層灰灰的,可是這個裡邊非常熱、非常熱,這個叫作煻煨。那你們試試看,看看紅紅的,有的時候看看灰灰的,隨便一個東西一放下去馬上燒著。我們現在要點一個洋火或者去燒什麼東西,放在上面燒了半天燒不著,可是你把什麼東西一放在那個煻煨馬上燒著。大家有沒有這個經驗?就可想而知那個煻煨是何等地可怕!那現在這地方全部都是這個東西。然後多高呢?你人走進去的話,這個到膝蓋,這樣。我們一踩進去那非常軟,一踩進去「叭!」一下,整個半身就是埋在裡頭。啊!你現在想想看,那我們現在很簡單地要想去碰一些火都不可以,現在整個地塞在這麼燙的裡頭。1:04:47第37卷 09:21
那下面呢,指出「彼諸有情,為求舍宅」,他來他並不願意到地獄裡去,他是來幹什麼啊?「求舍宅」。就是剛剛出來的那個地獄有情,他跑得來要找他想要去的地方,欸!看見了!覺得很好所以跑得去。一跑得去,上面看不見的,一踩下去,那馬上就踩到這個裡邊,皮呀、肉呀乃至於血呀、骨呀,統統爛掉。要我們現在這樣的話,那馬上燙死。就這個業的可怕他又不死,燙得要命舉起來,好了!長得好好的。長好了怎麼辦呢?再下去,沒有其他的路好走。1:05:47第37卷 10:20
那在這裡,我們不妨停下來想一想看:我們現在造很多業的時候,你怎麼造的呢?比如說我們有嗜好,假定這麼說。實際上這個情況不是假定,我們造業就是這樣造的。那我們不要先看自己,我們看旁邊的人,那有很多人歡喜吸毒的,或者有什麼特別嗜好的,他覺得這個東西:「啊!非常好。」這樣,他就歡喜吃這個東西,那個嗜好的嗜好品。眼前要獲得這個東西,那麼吃這個東西的話,那是我們習性,也可以說無明以後,一個這並不是很強盛的貪心,但是有很多事情情況之下,會不會有貪心在後頭?有。就是換句話說,我們這種習性就會做這件事情。你告訴他:「這個東西對你有害,沒有什麼好處。」「是!我也知道,可是耐不住。」那凡是有嗜好的人,如果你們周圍遇見,你們好好地問問他看,他會有這種狀態。1:07:02第37卷 11:35
那別人的嗜好,我們不大容易了解,現在回過頭來我們看我們自己,我們有沒有我們的嗜好?雖然我們的嗜好不會像吸毒那個樣,但是我們的確還是有我們的嗜好,我們還是從嗜好上面去看。我們這裡都不會抽菸、不會喝酒,但是我們自己歡喜那個東西,一旦這個境界現起的我們忍得住嗎?我們覺得我們好像莫可奈何,好像覺得無關緊要,這樣,所以你一再重複地就犯這種罪,那所以根本的原因就在這裡。1:07:45第37卷 12:17
不過我們這種煩惱,這個煩惱喔,這種煩惱的本質特徵,跟造地獄的煩惱的特徵是一模一樣的。只是這樣的一個特徵造出來的這個,由於這個煩惱造的業的輕重,造重,最重的就到地獄裡面去;如果造輕的話,因為你沒有造這麼可怕的業,所以不一定感得地獄,也許畜生、也許餓鬼,乃至於也許還在人道當中,可是這個根本的習性還在。好一點的就算你到了天上,這根本的習性還在,這是根本的、主要的無明之行的特徵就是這個。然後粗的到後面會講,就是對境的時候,我們一對那個境界,感了果對那個境界的時候愛、取、有,就是這樣,就有一種推動的力量策使你做這件事情。那現在這個地方的有情什麼?他造了這個業以後,他內心當中也有這種不寂靜的推動他的力量——為求宅舍。1:08:58第37卷 13:31
所以我在這裡多說一下,我們不要說到那時候,唉!好像內心當中由不得自己,但是自己總有很多藉口,欲罷不能地非做不可。那到地獄的時候受苦也是一樣,你就沒有什麼任何選擇的,明明是這個煻煨,對不起,他就會這樣,造了這個業以後。所以我們現在了解了這個道理以後,眼前就稍微策勵,因為我們總不至於馬上就造這麼可怕的業,所以平常我們儘可能以這種理路來策勵自己。後面講到這個下士乃至於中士的時候,再會詳細地告訴我們,對於以往造的業,我們用什麼方法去懺悔它,然後眼前用什麼方法擋住它,將來一定不能再造,而是應該造善淨之業。那現在我們下面繼續下去,它每一個地方都是這樣的,每一個地方都是這種狀態。繼續看:1:10:18第37卷 14:52
第二者,謂即與此無間相隣有穢糞坑,臭如死屍,彼諸有情,為求舍宅,遊行至此,顛陷其中,首足俱沒。其糞泥內,多有諸蟲,名曰利㭰,穿皮入肉,斷筋破骨,取髓而食。
那個第二叫「屍糞臭泥」,或者叫「穢糞泥」,在哪裡呢?就在那個煨坑或者煻煨地獄的旁邊,緊跟著它。那個地方非常臭的糞坑,那個臭得像死屍一樣,最臭、最臭的東西。想到了那個死屍,我們現在愛著這個東西,等一旦死掉的時候,我們這個身體就是這樣,敗壞的時候就是這樣。所以我們去觀想的時候,我們叫臭皮囊,現在還沒有死,由於我們的業力把它寶愛無比,實際上這個東西就是這樣。那麼現在這個地方怎麼去的呢?跟前面一樣,「彼諸有情,為求舍宅」,他因地當中造了這個業以後,那感得這個業的果報現起的時候,這個果報感果的時候,有一個叫作「俱有緣」,那共中士我會詳細講,也就是說內心當中,他會有一種驅使他的力量,推使他要去做這件事情。1:12:10第37卷 16:44
就像我們剛才說的,平常我們有一種跟三毒相應,貪、瞋、癡相應的,內心當中有一種力量,它就會推著我們去。當然我們現在不會有很嚴重的犯這種毛病,我們只是愛玩、貪玩。這個愛玩、貪玩本身,以我們現在這樣的情況之下,不一定馬上——不一定不是說一定不喔!大家注意喔——不一定馬上會墮落地獄,還因為還有其他的原因。可是假定說我們不好好地趁現在得到暇滿人身修行的話,那這種內心的心裡狀態,它永遠存在,在你沒有真正見道、證空性之前的話永遠存在。六道輪迴當中的根本因,這個才是我們最最嚴重的事情!我們現在覺得很好玩,他這樣。所以這個宅舍,也並不是一定覺得滿好玩的要休息一下,同樣的,你滿好玩的出去玩一玩,完全一樣的道理,你覺得滿歡喜的,你要把它吃一口,這是同樣一個道理。所以每講到這地方,我願意跟各位同學好好地策勵一下自己,千萬不要被這種煩惱控制住,眼前必須從這個煩惱上面認識,照著現在我們學的,認識了以後慢慢地去多思惟它的過患,再進一步去對治它。1:13:50第37卷 18:24
那麼現在跑進去的話,「叭!」一下,在那個什麼啊,在那個糞坑裡邊,「叭」一下掉下去。前面那個只到膝蓋,那個地方不!整個地陷下去,「首足俱沒」,一下就整個的人陷進去。不但是臭、是髒,而且這個裡邊很多各式各樣的蟲,這個蟲叫什麼?利㭰。這個「㭰」字不是我們人的嘴巴——鳥啄——像啄木鳥很尖很尖的,這種蟲叫作「利㭰」,牠那個嘴非常地尖銳,然後像「啄」,然後牠那個力量「穿皮入肉、斷筋破骨」,這麼個厲害法。那啄木鳥,有一種啄木鳥,這裡我們沒有,我以前看見過啄木鳥啄的,我沒看見啄木鳥的樣子,那樹上面都啄了一個洞。那現在這種地獄裡邊,這個穢糞泥裡邊,那種蟲牠可以把我們的皮、肉、筋、骨乃至於統統把它啄穿,把裡邊的骨髓吃。那已經這麼臭,然後再經過這樣啄,你何等痛苦!我們不妨想想看,我們這個皮如果裂開了以後,塞在一個髒東西裡面,是不是痛得要命?那現在就是這個樣,又髒又臭而且還有那個蟲來吃,那第二。第三呢,這個再看下去。1:15:31第37卷 20:04
第三者,謂與此泥無間相隣,有多利刀,仰刃為路,彼諸有情,為求舍宅,遊行至此。下足之時,皮肉筋血,悉皆刺截,舉足之時,復生如故。
那個穢糞泥的,又緊跟著這個第二穢糞泥的旁邊,這個近邊地獄有很多非常鋒利的刀,這個刀都是:平常我們拿刀拿這個刀柄,那個刀刃向下的,它現在反過來。然後這個什麼呢?就在路上面,我們走的路都是這個東西。但是你沒有進去之前看不見,這個業覆蓋了。所以由於我們顛倒造了業,所以對那個境的時候也是看不清楚的,一旦碰到了,那已經來不及了。就像我們造業的時候也是一樣,我們被我們的這個無明習氣,造的時候我們自己也看不清楚我們自己在煩惱;我們就是看清楚了,忍不住還要隨順這個做,那將來感果的時候就是這樣。1:16:56第37卷 21:29
那麼也是一樣的「為求舍宅」,也就是說他要貪圖快樂,總之一句話你要了解這個特點。跑到那地方的話,你腳踩下去,就踩到那個非常鋒利的那個刀,皮、肉、筋、血統統刺,刺傷、刺斷、刺出,腳拔出來又好了,再下來。那當然當你真的踩上去的時候,我們可以想一想看,譬如當你踩到有個刺的時候,你會不會馬上腳就跳出來?對,你會跳出來,可是你有沒有路啊?跳出來了以後呢?對不起!是不是馬上又踩下去,這樣,那我們就在這地方這樣做。我們看人家踩高蹺好像很好玩,那現在我們真正下地獄的時候,那就不好玩哪!那這個業就在我們眼前。1:17:53第37卷 22:27
所以後面真正細講的時候,我們要注意,我們常常聽見很多人說,他說:「我也沒什麼做壞事。」其實這個是並不知道,我們太多人造了很可怕的業,他自己還覺得沒做壞事。所以佛法說真正可憐叫無明——我們並不了解,這個才是最最可憐的,了解了以後情況就會改善很多,這個世間真正可憐的地方。我當初也是這樣,因為世間判斷的標準好像不知者不罪,對不起!業不是這樣的。真正最可怕的就是這個無明根本,也使你永遠造罪,還自己覺得沒有罪,那多可笑!因為你覺得沒有罪,所以你跑過去的時候,這明明是個刀你看不見,等到你踩上去來不及了!佛法的最精要的地方,佛法最珍貴的地方、殊勝的地方,他看清楚告訴我們這個特點。那麼再下面,1:19:08第37卷 23:41
與此無間,有劍葉林,彼諸有情,為求舍宅,遊行至此,遂趣其陰,纔坐其下,眾多葉劍,從樹而落,斫截其身,一切支節。是諸有情,便即躃地,來諸釐狗,摣製脊骨,而噉食之。(編者按:「骨」字原為 [⺼+呂],呂的異體字)
那仍舊是這個利刀道,那個利刀道的跟前面不一樣的是,前面這個利刀道這個刀是放在地下向上的,現在這裡不是,在上面的。像很多樹,可是這個樹是什麼啊?劍葉林,這個樹上面都長得這個葉子都是刀,非常鋒利的刀,向下的。那些有情也是跑得去:「嗯!覺得......。」假定我們現在來想:「哦!這個樹蔭底下滿好玩。」我們就去玩去了。一跑下去,那個樹葉就掉下來,掉下來是什麼?都是最鋒利的利刃,然後把我們身上一個一個統統把它砍、砍傷。1:20:20第37卷 24:54
那砍傷了以後就「叭!」跌下來,那當然這個多麼地痛苦,多少個樹葉子、多少刀統統下來。那有很多大狗,那大狗幹什麼呢?是來咬我們,來咬我們。「脊骨」,這骨也是背脊骨,也是背脊骨,同樣的、一樣的,那是為了文字起見,所以那把我們這個已經砍傷的來吃。你們有沒有看見這個,那狗還有很多其他的動物,牠如果有這麼肉放在那裡,牠就好高興「叭!」來吃﹔現在這個肉就是這個罪人的肉,那個刀下來了,然後砍得遍體是血,那隻大狗來的時候爭來吃。1:21:18第37卷 25:52
我曾經很久、很久以前,這個說那個事情的發生不是在現在喔,大概四十、應該好幾十年以前,那個時候我在學校裡念書。這有一次大家去上街,那麼去玩。那時候的街上不像現在,那城裡面的人家不會。那時候這城裡邊也是,在台南那個馬路上面有一群鴨走過去,結果那車子「咯兒!」過來,就把這隻鴨就壓死了,這樣。那妙咧!這個壓死了以後,啊!那個非常殘忍的﹔結果旁邊的鴨回過頭來看見了,就把牠來吃,什麼狗啊什麼把這隻鴨就這麼吃。當時看過了也就算,現在這裡當我看見了這個我就想到這個特點。1:22:17第37卷 26:51
那個時候,當然我們就說這隻鴨子,狗吃這個東西很噁心,我們現在想想看,我們人吃肉是不是一樣地噁心啊?一樣的。那現在不去管它,我們造業是更糟糕!現在回過頭來看這個是我們被......。現在並不是這部車子來壓我們,其實在地獄裡邊車子不車子沒有什麼關係。實際上,總是透過你自己感覺得最殘忍的,你就是被犧牲的那樣的一個人,我們不妨用這個角度去看,所以我才講那個故事。那再下面,1:23:02第37卷 27:35
從此無間,有鐵設拉末梨林,彼諸有情,為求舍宅,遊行至此,遂登其上,當登之時,諸刺向下,欲下之時,復迴向上,由是貫刺一切支節。
那再過來另外一個,這個還是利刀道,那又不一樣了。這個不一樣的是什麼呢?這個樹林,這個樹林都是刺、鐵刺,鐵設的拉末梨,這個鐵的這個刺。然後那些人也是一樣,啊!為要找這個休息安樂的、享受的地方,一跑到那地方,那那個刺馬上就這樣,一跑到那,向下就把他刺穿。那我要想向下的時候這個刺來向上刺你,你向上的話它向下來刺你,就這樣,然後我們渾身一切的肢節都被它穿刺。再下面,1:24:07第37卷 28:40
次有大烏名曰鐵㭰,上彼頭頂,或上其膊,探啄眼睛而噉食之。是等同是刀劍苦害,故合為一。
就在那個鐵設的拉末梨林裡邊,當這種刺刺完了以後,馬上有一個大烏鴉,很大的大烏,非常大的,那名字叫什麼?鐵㭰,那個嘴像鐵一樣,跑到那個人的頭頂上面來,或者是臂膀上面來,眼睛或者什麼到處來啄你,這樣。那麼這些東西都是什麼?都是「刀劍苦」,所以總說,總說這個叫作「利刀道」,近邊當中第三個。近邊當中第四個叫「無極大河」,看:1:24:59第37卷 29:32
第四者,設拉末梨,無間相隣,有廣大河,名曰無極,沸熱灰水,彌滿其中。彼諸有情,為求舍宅,墮中煎煮,上下漂沒,如以豆等置大鑊中,以水彌滿,猛火煎煮。
那麼這個無極大河是怎麼樣呢?就在靠那個拉末梨林,鐵設的拉末梨林很鄰近、緊靠著它,有一個好大好大的河叫作「無極」,那就是沒邊的,又深、又廣。那裡邊是什麼呢?沸熱的灰水。那這個到底什麼是,如果水還有幸啊!我講了沸熱的灰水的話,我又想起我曾經看過、我曾經看過那個鋁廠,它那個熔那個鋁,把它那個電解爐裡熔了鋁以後,下面都是鋁,然後上面這個鋁的渣蓋在上面一層灰,看看一層灰,然後裡邊那個鋁、熔的鋁。所以那個跑到附近遠遠去看的話,啊!那地方熱得不得了!現在我們並不是遠遠去看哪,就在這個裡頭,這樣,就沸熱的灰水通滿其中。那麼同樣的,那些造了這樣的罪感果的時候,他也一樣地來跑得去,欸,覺得這個滿舒服。1:26:28第37卷 31:01
所以這個因果之間,我們真正要了解,了解這個特點,千萬不要等到果現起,來不及了!從那個果上面我們反推什麼因,一個是直接的造這種地獄的因;一個造這個因的根本在哪裡。眼前策勵我們的不要造那個感果的因,等到中士提醒我們造這個因的根本要徹底地拔除,那個才是究竟解決之道。那麼下面,那個有情造了這種業,然後到那時他又來了,「叭!」一下掉下去。掉下去在裡面漂沒、漂沒,就像那個豆子,我們在那個油裡邊煎那個豆子一樣,啊!非常可怕、非常可怕!滿的這個裡邊,猛火的煎滾得上下一樣。1:27:25第37卷 31:58
其河兩岸有諸獄卒,手執杖索,及以大網行列而住,遮不令出。
那當然熱得要命哪,那個時候那偏偏又不死,然後你想爬出來,那兩面這個獄卒拿了這個或者是手杖,你來了把你塞進去,或者上面用那個繩子網,網在那裡,你根本爬不出來。1:27:53第37卷 32:27
或以索羂,或以網漉,仰置熾然大鐵地上,問何所欲,
還有一種就是用網,那個索羂或者網,撈出來放在那個鐵,那個熔鐵熱得不得了的地上面,就問他:「你要幹什麼?你有什麼需要?」那這個時候受這種苦痛絕端的,他不但絕端地苦痛,苦痛得已經是......。他那回答:1:28:27第37卷 33:00
彼若答曰:
假定他說:「啊!我現在不曉得怎麼辦是好,我只是嘴巴裡渴得要死。」好,你渴嘛!然後怎麼辦呢?說,1:28:38第37卷 33:11
彼若答曰:「我等今者竟無覺知,然甚飢渴。」便以極熱燒然鐵丸置其口中,及以烊銅而灌其口。
假定說,就說:「啊!我嘴巴很渴。」「那來吃這個東西!」所謂「烊銅灌口」,這個都是千真萬確的事實。所以我就想到現在平常我們為了修行,是需要飲食,渴了喝一點水,但是我們盡可能到此為止。眼前那個世界上面,想想實在真是,有的時候人家問我們:「你們喝什麼啊?」「白開水,有的時候偶然茶。」那他們就好像覺得我們很奇怪,乃至於有人嗤之以鼻,他們覺得你們怎麼吃這個。他們要吃什麼啊?要吃各式各樣的飲料。先不要說吃了這個東西,這種因、這種什麼因不管哪,就是我們現在曉得這種垃圾食物,對我們一點好處都沒有,但是我們平常都歡喜吃這個東西。吃慣了,除了你到那個地獄裡面去的時候,你也同樣地這個習慣來了,你覺得:「啊!很想吃一點。」好,來啦,這業就這麼可怕法!1:29:58第37卷 34:31
所以我們不一定用哪一個方法,隨便在聽完了以後,用各種形式,凡是我們有所嗜好的話,這樣,或者是我們想貪玩、想舒服、想吃、想喝,想到這地方,那簡直是你就無法忍受,一直要達到這樣程度,才會策勵我們努力向上。上面關於那四個近邊地獄,1:30:30第37卷 35:02
此等皆如〈本地分〉說,其中復說近邊,獨一,二中壽量,無有決定。然其能感如是苦業,乃至未盡,爾時即當於如是處,恆受諸苦。
那前面講的都是〈本地分〉的,那〈本地分〉除了講這個以外,就是〈本地分〉當中形容三界之內的一切,那麼這個當然還有其他的,除了說這個實際上的狀態以外,還說「近邊」跟「獨一」的壽。那麼請問他的壽如何呢?前面大地獄當中壽已經說過了,那麼現在這種地方的壽多長呢?這個沒有一定,那看他造的什麼業,能感這樣地獄的業有多長,他就應該受這樣長的這個苦業,業沒有盡他就不能離開,業盡了他才離開,這個。所以了解了這一點,我們現在真正最重要的,一切都是業來決定的。關於業的道理,下面就在共下士最後部分會講,這是佛法當中最精要的、最不共的地方。1:32:06第37卷 36:40
那麼再繼續看八寒地獄。實際上那個地獄當中總共分成四類:大有情地獄——那就是大地獄、熱地獄,寒冰地獄,然後近邊地獄跟獨孤地獄,獨孤地獄剛才說獨一地獄,四種。1:32:30第37卷 37:03
八寒地獄者。謂從八大有情地獄,橫去一萬踰繕那外,是有彼處。即從此下三萬二千踰繕那處有寒皰獄,
那麼這個寒冰地獄在哪裡呢?從八大有情地獄橫方向地算,「去」,離開一萬踰繕那以外,就在這個向下再三萬踰繕那,那個地方就是寒冰地獄,那寒冰地獄第一個當中叫「寒皰獄」。那寒皰獄再向下,看,1:33:11第37卷 37:44
次下各隔二千二千踰繕那處,有餘七焉。
再向下面每隔二千踰繕那又有另外一個,再向下二千又有另外一個,一共有八個,這樣。所以從寒皰下去,還下面有七個。前面大有情地獄、熱地獄是四千、四千的,它是二千、二千的。那再下:1:33:42第37卷 38:15
其中皰者,
第一個叫寒皰。為什麼叫「皰」呢?1:33:46第37卷 38:19
謂遭廣大寒觸所觸,一切身分悉皆卷縮,猶如瘡皰。
那麼這個叫作「寒皰」,這是因為那個地方是非常地冷,冷得......。「廣大寒觸」,這寒冷是一種感觸,就是我們的身上面的,色、聲、香、味、觸的一種感觸。那非常冷、非常冷的話,那身分都捲起來、縮起來的。對呀,縮起來的就像嘛,說凍傷了,平常我們說凍壞了、凍傷了一個凍瘡,那個凍瘡會起皰,那就是這樣,所以這個就叫寒皰獄。那麼不同的地方呢,再下面那個不同的,又看它那個凍的、寒凍的情況的深淺,厲害不厲害,而分出這樣的八個差別來。所以看下面:1:34:50第37卷 39:24
皰裂之中,所有差別,謂瘡卷皺,如泡潰爛。
那是第二個。然後所謂,1:35:04第37卷 39:37
𠿒哳詀,郝郝凡,虎虎凡者,
這個三、四、五。那為什麼叫這個名字呢?1:35:14第37卷 39:47
是以叫苦聲音差別,而立其名。
那幾個就凍得要命的,「啊!」通常我們冷得很厲害了,心裡面就是下面那個聲音,所以從這個叫的聲音來命名這樣的地獄。再下面,1:35:36第37卷 40:08
裂如青蓮者,
再下面這個叫作青蓮。那為什麼叫青蓮呢?1:35:41第37卷 40:14
謂遭廣大寒觸所觸,其色青瘀裂五或六。
冷得比這個前面還要冷,裂到後來就這個皮膚都裂開的,裂得來像蓮花一樣,那凍得又青又紫,所以這個叫「如青蓮」,這第六個。1:36:01第37卷 40:33
裂如紅蓮所有差別,
那麼再下面,就是裂得像紅蓮一樣。1:36:07第37卷 40:40
謂過青已,變為紅赤,皮膚分裂,或十或多。
最後一種,1:36:16第37卷 40:48
裂如大紅蓮所有差別,謂其皮膚,變極紅赤,分裂百數,或更繁多。
那個就是寒冰獄的。不過它有一個不同——完全是寒冷,那由於寒冷的程度的不同,身上現起的狀態,那到最後變成裂,到最嚴重的就是大紅蓮,裂得裂為幾百個,而且完全變得赤紅。1:36:48第37卷 41:21
如是次第,處所量齊,及諸苦等,皆是依於〈本地分〉說。
那麼那個地方,處所是在哪裡,他的壽量,他的種種受苦的情況,這是形容它的期限,那都照〈本地分〉當中來說的。除了〈本地分〉,《本生論》,下面還另外一個:1:37:13第37卷 41:47
《本生論》云:「斷無見者於後世,當住寒風黑暗中,由此能銷諸骨節,誰欲自利而趣彼。」
《本生論》這一點非常重要啊!為什麼會掉到這個地獄去的因,看看!「斷無見」的,凡是持這種見解的,那將來後世就會到那裡去。請問:什麼是斷無見?現在世間的真相,現在來說,真正世間的真相,佛告訴我們它是性空緣起的,這樣,他是確如這個事實的真相來告訴我們的。那麼這裡要注意啊!「性空」跟「空」是兩件事情,我們很多人都不了解,就談性空以為空,空不是性空,性空不是空啊!比如我們眼前,我手上拿一樣東西,我說這個叫木塊,那麼現在拿掉了,我手上有沒有東西了?沒有。那我手上空掉了,這個叫作空,這個叫作空。現在另外我手上拿一個木塊,說:你們看見沒有?是,有一個木塊。這個木塊是它的本質是什麼?是性空。所以就我手上拿這個木塊的本質來說,它是性空。1:38:56第37卷 43:29
我們世間的人,當然性空是非常不容易了解的一樣東西,不容易了解的一樣東西。那麼現在關於深的道理我們先不談,我們談佛法最不容易讓人家了解的這個部分先不談,首先我們必須要了解:空跟性空之間兩個是兩回事情。所以我在這裡簡單地再說一遍,現在我手上的東西拿掉了,手上有沒有東西啦?沒有啦,空無一物,這個叫「空」。這是大家看得見的,這個也不用講的。這個如果還要佛來講的話,那實在是,那個佛法就太......。這是我們對佛法整個的誤解,我前面一再說過的。那麼現在呢,我手上把那木塊拿回來放在這裡,手上空不空?不空。說有一樣東西,那是一個木塊,任何一樣東西。那這個木塊呢,我們世間人會很執著說好像它有天生來有,或者有什麼。那這個在本論的最後最重要的地方就講這個,凡是一切世間存在的東西,這種存在的東西都是什麼?種種因緣而組成的,所以它並不是天生來就是如此的。因此,對所有這種存在的現象、具有的一切這個叫作「性空」,這個性空跟空是兩件事情。1:40:37第37卷 45:10
那麼現在斷無見的人,什麼叫「斷無見」呢?對這個事實的真相的性空,他並不了解。一般世間人對這個東西執著兩種現象:一個叫常,一個叫斷。那麼現在真正重要的並不是講這個物質,就是我們有情的生命。生命這個東西有兩種差別:那麼一個當然是正確的認識,這個佛法;還有一個錯誤的。錯誤的認知當中,正、誤當中,現在我們單講錯誤的當中又有兩種差別:那錯誤的當中,有一個稱為叫「常見」,有一個叫「斷見」。1:41:22第37卷 45:55
常見是說,人死了以後,下一世還是人,他繼續地下去。所以我們想:有個靈魂。這個人好像是說,假定我們說這個靈魂就像一個小人,然後我們這個人就像房子,說這個房子會壞的,裡邊的人、裡邊的靈魂不壞的。等於說這個人跑到這間房子來,把門窗打開,這間房子很有生氣。到那時候人跑掉了,那換句話說這個房子死了,這個住在房子的人有沒死啊?沒死,所以這個叫靈魂。那麼這個叫什麼?叫常見。所以凡是常見的人,他會承認有這一世,這一世、後世,既然有後世的話,這一世還有前世。所以他雖然不一定能夠把握住問題的中心,比斷見比較好。那斷見的話,死了嘛就完了,沒有了!這個是真正重要的。1:42:20第37卷 46:54
那現在因為斷見,所以人覺得就不要什麼什麼因果這個東西,邪因、無因都是這種,所以亂搞。所以把事實的真相統統蒙蔽,被這些見解所蒙蔽。那因為這樣,所以使得人家事實真相看不見,因為看不見真相,造種種非常可怕的惡業。本來保護我們最好的就是正確的知見,現在把那個正確的知見被它蒙蔽住了,我們真正最佳的保護被它毀掉了。現在同樣地看,斷無見的人,後世什麼?住在這種寒風黑暗當中,那個不但寒喔,黑,一無所見,那感的果報也就是這樣。那這個冷到什麼程度啊?「銷諸骨節」,寒得、痛得你簡直是,就是最最裡邊的,你沒有一點可以躲得掉,這個意思。那我們現在真正希望自利的人,怎麼可能做這種顛倒的事情!1:43:29第37卷 48:02
前面那部分,是那個寒冰地獄是講他受的苦的果報;那個《本生論》上面說的,是為什麼造的這個因。現在我們既了解了這個果報這麼可怕法,我們當然不願意。那說為什麼原因會掉那裡去?那是因為造了這個因。所以平常的時候,我們千萬不要把我們這種錯誤的知見隨便告訴別人,告訴別人一個弄錯的話,不是常見、就是斷見。所以我們自己本身要好好地、努力地去學,自己徹底了解了;那至少在沒有徹底了解之前,聽聞非常正確,辨別得也非常正確之前,一方面自己隨分隨力地拿這個提升,一方面隨分隨力地告訴別人,這個才行。這是這地方特別地說,為什麼前面告訴我們苦的果報以後,下面又把苦的因再......,大師指出來給我們看。下面再看:1:44:45第37卷 49:19
此說住於黑暗之中。《弟子書》中亦云:「無比嚴寒侵骨力,徧身慄戰而縮屈,百皰起裂生諸蟲,嚼抓脂髓水淋滴。寒迫齒戰毛髮豎,眼耳喉等悉寒逼,身心中間極蒙蔽,住寒地獄苦最極。」
那是《弟子書》中講的那一段話。這個寒的力量,啊!無比的,實在是你無法想像地這麼嚴重。那一直直透到我們最裡邊的,「侵骨」是這樣,讓我們渾身地顫、縮,乃至於裂開。不但如此,而且這個裡邊還有很多蟲﹔凍已經凍得很可怕,然後凍完了以後那種有很多蟲,都是業報。妙咧!這個人都凍死掉了,可是那個蟲卻凍不死,不但凍不死,而且活動得厲害;就像那個熱地獄一樣,那個地獄都進去了,可是獄卒就活動得厲害。這個都是什麼?都是我們業力所感得的。啊!那個時候蟲吃得我們,把我們這個骨髓統統還要來吃。那下面這個都是形容,這樣。這個時候也一樣的,我們造業有很多由斷無見去造,造了這個業,所以那個時候「身心中間極蒙蔽」,自己一無所見、一無所知,但是絕端痛苦,造了業就是這樣。那個在這寒冰地獄當中是這麼個苦惱法。1:46:36第37卷 51:09
那下面再繼續說那麼壽量如何呢?1:46:41第37卷 51:14
受如是苦經幾時者,謂乃至未盡如是惡業。
同樣的,這個時間看你造的業,業盡了,這個時間就盡了。那下面還有一個解釋,真正地說明,通常造的業都是非常可怕,所以感的果也是一樣。1:47:06第37卷 51:39
此又如〈本地分〉云:「生寒地獄有情壽量,當知望於諸大有情地獄有情,次第相望各近其半。」
那個寒冰地獄的壽量,比之於八大熱地獄——大地獄當中,相對地一個一個,各一半。前面是壽命是五百、一千、兩千、四千這樣,現在這地方變成功它的一半、一半,那麼這個是〈本地分〉講的。1:47:43第37卷 52:17
《俱舍釋》中引經說云:
《俱舍論》的解釋當中怎麼講呢?看下面,1:47:50第37卷 52:24
「諸苾蒭,譬如此間摩羯陀國,納八十斛胡蔴大篅,以諸胡蔴高盛充滿。
首先這個解釋一下,說現在講的壽量,他用一個比喻來說:像摩羯陀——摩羯陀國印度當年一個大國,在佛當時在說法的時候,在摩羯陀國待了相當的時候。說那個國家有一種容器,這個容器叫作「大篅」,大篅。那麼這個大篅裝什麼呢?可以裝各式各樣的米、稻、穀,它現在裝那個胡蔴,胡蔴就是我們現在芝麻啦!那個裝多少呢?裝八十斛;一斛是十斗,一斗是十升。1:48:53第37卷 53:26
現在我們用,都不大用容量來衡量了;我們講公升、講公升。那真的講公升的——譬如說我們買東西不講升的——比如加汽油,那麼加水,叫是講幾公升。以前的老法,我們那時候買這種稻米、穀子,是用容器的,升、斗、石。那個斛就是一石——十斗。十升叫一斗,十斗叫一石,這個或者叫一斛。那麼譬如台灣,台灣那種以前的這個升,跟那個公升的比例是多少呢?那個台灣平常的一升,相當於一點八公升,差不多這樣。公斤哪,比台斤來得大,但是台升、台升,這個公斤是比台斤大,台升倒過來比公升大。這個沒什麼關係,這個沒有什麼太多的關係,你們先不必細細地去記,這樣。總之那是非常大、非常大的。1:50:10第37卷 54:43
那麼這個大篅是怎麼樣呢?這是印度的東西,我沒看見過,不過我想像可以想像得到的。這個民間有一種,這台灣人不曉得叫什麼,我們那裡叫作「囤」,那用竹子編的。竹子編,編得很長的一卷一卷,大概這麼高,捲在那裡,捲得很大。那下面有一個容器,有一個竹子做的。然後這個東西堆高的時候,就把那個捲的東西把它圍起來,圍起來一層一層可以圍得很高、圍得很高,那個竹編的東西可以圍得很高,然後把那不斷地倒下去,這樣叫一囤。那個囤裡面,有的時候可以放這個米啊、穀、麥子啊,可以囤幾十石,乃至於上百石,那個放進去,堆得像房子一樣高,有這樣的一個東西。那我想像當中它那個大篅就是這樣,以前的民間的這種容器。當然現在有的這個建築造了那個大的倉庫,可以裝很多。1:51:20第37卷 55:54
那麼這個裡面裝多少呢?八十斛、八十石。那我們現在想想看,我們那個杯子或者碗,舀一碗的芝麻,那個多少粒啊?哇!那個芝麻不曉得多少粒。我們平常有的時候吃那個芝麻,你拿一調羹算算看,裡邊很多。那現在看喔,他為什麼要算這個數字呢?計算那個壽命,說,1:51:47第37卷 56:20
次若有人經越百歲,取一胡蔴。諸苾芻,由是漸次容八十斛胡蔴大篅速當永盡。然我不說生寒皰中諸有情壽而能永盡。
這麼大的一個容器裡邊裝這麼多的芝麻,過了百年拿掉一粒,過了百年拿掉一粒,拿到後來那個容器裡邊的胡蔴拿掉了,可是那個在寒冰地獄的有情,對不起,他的壽還沒盡。啊!你真是無法想像,無法想像!說,1:52:21第37卷 56:55
諸苾芻,如二十皰,如是乃為一皰裂量。廣說乃至,(下面的這些,)又諸苾芻,如其二十裂如紅蓮,如是裂如大紅蓮量,其一亦爾。」謂乃至爾許壽量受苦。
也就是說,第一個寒皰獄要有這麼多。再下面呢,下面第二個要比它什麼?二十倍,就是這樣。說一個一個向下去,最後面那個紅蓮的二十倍,是相當於大紅蓮的量。那個壽命是這麼個嚴重法,啊!這個壽命是這麼個嚴重法!所以啊,當然我們真正想到這裡的話,那是絕端可怕、絕端可怕!1:53:20第37卷 57:53
那麼在這地方,正因為這件事情對我們影響很重,我停下來再簡單地解釋一下,但願諸位呀,心平氣和地先把這個文再看一下。看完了以後,有幾句話你們記住喔,有幾句話:「彼諸有情,為求舍宅,遊行至此。」這個三句話。他絕對不是張開眼睛往水裡跳,他在無明當中。他那個無明的習氣,當初造業的時候覺得這個好玩,他來了,造了這個業了;造了這個業那一定會感果報,那個果報現起的時候,他那個習氣又來了,好玩又來了。我們現在做很多事情,理論上了解了,心裡上覺得:哎呀!這個不那麼嚴重嘛。除了這種以外,心裡還有一個,那不知不覺地就:嗯,滿好玩。你並不感覺到自己——這個叫無明,如果了解了就好辦了。1:54:38第37卷 59:10
通常我們造的業的時候都自己不感覺到,現在我們很幸運能夠有機會說明。普通人不但不會感覺到,還覺得順理成章:「咦!人嘛當然這樣了,我們人不去享受,幹什麼?」那現在西方人,年輕的有很多受那個斷見的影響,他覺得說:我就這麼一次的生命,為什麼不好好地享受!這是斷見,最可怕的。他並沒有造嚴重的惡業,如果這一點事情普遍地影響別人的話,那他就會將來到那個寒冰地獄;假定為了這個事情再瞋心、鬥爭什麼,那更不太一樣。不過當然真正生地獄的因,下面會慢慢地細細告訴我們。那這堂課就到這個地方。1:55:25第38卷 00:03
我們繼續下去,就是思惟這個死了以後二趣苦樂當中——地獄。那麼地獄裡邊,首先前面講是大地獄,然後其次是這個近邊地獄,然後這個寒冰地獄,最後一個獨一地獄,有的時候我們稱它為就獨孤地獄。為什麼講「獨孤地獄」呢?因為這個業是個別的,不是很多的、大家共同的。下面的文再解釋,九十一頁的最後一段:1:56:24第38卷 01:01
獨一地獄者。謂於寒熱地獄近邊,〈本地分〉說人間亦有。《事阿笈摩》亦說住於近大海岸,猶如《僧護因緣》中說。
那麼就靠近前面這個寒地獄、熱地獄,那個近邊地獄再過來那就是。那個〈本地分〉跟《事阿笈摩》,《事阿笈摩》上面說大海岸也有。那麼下面說《僧護因緣》,這是僧護是佛世的時候一位比丘,那麼這個《大藏經》裡面有這個經,主要的就是——那個《僧護因緣》不詳細說,滿厚的一部——簡單地來說,那個比丘親眼看見那個很多,這個裡邊一共僧護這位比丘看見五十六類的這個獨孤地獄。那我現在簡單地講一下其中的一、兩種。1:57:48第38卷 02:27
他就看見那個地方,這個曠野當中就聽見那個寺院的打楗槌聲,他就聽楗槌聲很高興跑得去看見寺院。那幹什麼?他們在洗澡。他就說:「啊!我走得很累,正好要去洗澡。」那他正跑到這個出家人的僧房裡去洗澡的時候,發現裡邊都是火,啊!那真是烤得、很多人在那兒痛苦得要命,這樣。奇怪,怎麼一回事情呢?他趕快跑掉。那以後又另外一個地方,又看見一個寺院,那個寺院非常地華麗。然後那麼他就進去了,進去了看那些寺院裡的人,正在要吃東西,他也覺得:「那我肚子餓了。」既然是寺院,他就跑得去吃。那沒想到那一進去的就看見那個缽裡邊,都是裝的那個什麼?這個大糞,又臭、又爛、又火,就這樣,然後馬上就很快就燒出來了。這樣他一路上面看見很多這種東西,乃至於又看見什麼這個駱駝被火燒,動物被火燒這些。後來他就一路上面經過,經過我就不細說了。1:59:19第38卷 03:57
回去就問佛,那佛就跟他說,說:「你看見那個這不是寺廟,這是看見了什麼呢?看見了地獄。」這些人是在這個迦葉佛的時候,那是出家人,其中有的是出家人,有的是寺院的淨人,最主要的都是以這兩類為主。那麼這些出家人出了家以後不如法地去做,還亂搞,因此感得這個果報。1:59:55第38卷 04:33
另外還有一個寺院的淨人也是這樣。他那個寺院的淨人這個公案:他就看見一塊地,那個地是肉做的地,可是那個肉都火燙、燒得——「啊!」那只聽見那個叫的聲音。奇怪,那怎麼一回事情?他也問佛。佛就說寺院裡面有一個淨人幫那個寺院種東西,那麼當然種東西,那個淨人他也不照著那個淨人應該有的方法去做,種了東西以後說這個人如果歡喜他,他就多給他一點,不歡喜的人家少給他一點。我想我們的《沙彌律儀》上面也看見這種類似,說一個小沙彌對他師父,他就歡喜他多給一點,別人不歡喜的少給一點。那最後就因為這樣的因緣,就感得了這種果報都是孤獨地獄,不跟其他人不共的,他一共有出了五十一類,這個。所以他下面:2:00:59第38卷 05:37
《俱舍釋》亦云:「如是十六有情地獄,是由一切有情共業增上而成。獨一地獄,或由眾多或二或一別業而成。
上面那個十六個就是八個大熱地獄、八寒地獄,這是共同的增上。那麼完了以後,出來以後到那近邊地獄,那個「獨一地獄」或者叫獨孤地獄,是或者幾個、或者兩個、或者一個個別的別業。所以我所了解的這種別業在人間,不是!因為這個出家人是只有少數人,而且出了家以後,或者是淨人到寺院裡面去,這樣。也許可能有幾個,就像這個《僧護因緣經》裡面有幾個,比如說那一幫人,那個寺院裡邊那些人,那就是寺院裡或者是出家人或者淨人,這樣所感得的,所以是「別業而成」。2:01:58第38卷 06:36
此等形相差別非一。處所無定,若河若山,若曠野處,若所餘處,若於地下,悉皆有故。」
那麼它們什麼形狀呢?感得的果報在哪裡呢?都沒有一定,都完全看他的業。所以關於那業的部分,最好我們現在盡可能地隨時注意內心。假如不太了解,那向下面回頭我們講了皈依,正皈業會講,所以下士、中士,乃至於上士都是講的這種現象。那到那個時候,我們要很認真、很仔細地去體會、去觀察。現在我們看文:2:03:00第38卷 07:38
如是能感於彼等中受生之因,如下當說,
說上面這麼可怕的這種地獄,是什麼原因呢?再向下面會告訴我們。那最主要的就是業,這個造業也就是從我們起心動念,完了以後我們的身口就跟著它。有的時候我們講得很好聽,可是心裡邊不是那麼一回事情,好聽也沒用,做得很好看,業是如此。不是說常常我們說:「喔,我可是為了你好啊!」實際上心裡面完全是自己,有很多情況之下,自己乃至於不知道,我們最可憐的就是這一個。那麼像這種業,是2:04:00第38卷 08:37
極近易為,於日日中亦集多種。先已集者現有無量,
這個是特別啊,那是造這種業非常容易,眼前處處都是,我們每天都造太多、太多這種業。以前我們不知道,現在修學了佛法以後,我們自己可以觀察一下。平常聽懂了這個道理,比較一下,我們內心當中儘管也覺得:哦!這個法對我們很重要、很好。可是我們很認真,內心當中感受很深地願意照著去學的,有多少時候?然後我們根本不管那個法,隨順著自己習氣去走的,又有多少時候?我們碰見任何境界,一碰起來的反應是些什麼?我們很容易感受得到。就算我們有的時候想修行,又能夠維持多久?平常我們譬如說現在這裡大家聽,或者是大家自己看書唸,或者作早晚課,是什麼心情?說今天我們坐在這裡聊天、吃、喝,今天「喔!煮了一點酥油茶了。」大家有什麼心情?自己稍稍比一下,很容易就感受得出來。所以我們在這個地方仔細地去檢查的話,是每天太多、太多的,非常容易,而且隨時碰得到。眼前是這樣,以前呢?業已經不曉得積了無量無邊了,這是實際狀態。那麼在這種狀態我們應該怎麼辦呢?下面:2:06:07第38卷 10:45
是故不應安穩而住,應思此等深生畏怖,
平常我們大家還覺得舒舒服服、安安樂樂,了解了這個特點就不可以啊!不可以啊!那應該怎麼辦呢?應該多去思惟,多去思惟,使得生起很大的恐怖。那生起了恐怖有什麼好處呢?那我們自然而然它會策勵我們——啊!有這麼害怕、這麼可怕的事情。當我們感到可怕,那我們就努力去修行。就像我們生了病,曉得這個病是非常嚴重,或者感受非常嚴重,或者曉得必死,那我們一心一意找醫生。而我們現在造了這麼多嚴重的業,還沒死,而實際上跟那個死的距離是什麼呢?看文:2:07:04第38卷 11:42
與彼中間,唯除隔絕悠悠之息而無餘故。
就是真正跟這個,這個什麼時候感,造了這個業什麼時候感果報呢?那一口氣不來,就這樣。所以是「悠悠之息」,那看起來就是一口氣不來,馬上就去了。所以我們現在與其忙世間的忙長、忙短,有很多人就是講這個、講這個,我現在真的感覺得真正最重要的,與其是講世間的太多道理,不如把心放在這個上面,真正重要的。2:07:44第38卷 12:22
想到這裡,我也想起我以前跟我自己老師這個情況。我現在有的時候同學來跟我談這種事情,我心裡面真是覺得:唉!也是非常地難受,非常地傷心。難受我自己我沒有早一點覺醒,難受我現在沒辦法幫大家的忙,這使我又難受、又傷心。以前我也是這樣,遇到這種事情的時候,覺得會跑到去師長面前去,也常常把那這種事情,所謂是抱怨或者要訴說。老師總歸說:「唉,你不要多管這些事情了!」我一直感覺得這個這麼重要的事情為什麼不管呢?但是老師告訴我的話,我總是不大容易聽得進,我總覺得心裡面有這麼多的話,他為什麼不聽我講呢?這樣。我現在才感覺到,其實老師他早就經驗過來了,這個不是我們應該想的事情。所以如果你們好好地聽這一句話,你條件夠了,你現在就懂;否則你聽進去了,過了多少年以後,你會真正體會到這樣的一件事情。這件事情你體會得越早越好,即使你到我那個時候體會,你還來得及;如果你這一輩子體會不到,那這一趟我們就很遺憾了!這是我們要了解的。2:09:14第38卷 13:52
所以這個地方告訴我們這種特點,使得我們了解:我們眼前應該解決的問題的輕重要分得清楚。所以世間上面不管哪一些事情,人與人之間的是非關係,這種是非不管你說得多少清楚,永遠在煩惱當中,永遠在是非當中,就這樣。既然是是非,你理清、理也理不清,理清了還是是非,理它幹什麼呢?最好的辦法一刀斬斷,說智慧火,往這個火裡面一燒,沒有了!那我真正重要的是緣念那個法,想想我眼前緣念的什麼?那個才是重要的。那在這個裡邊最有效的,想這個!2:10:08第38卷 14:46
所以這個,除了說明這個以外,大師特別地說明以外,又告訴我們論上面:2:10:16第38卷 14:53
如是亦如《入行論》云:「已作地獄業,何故安穩住。」
這個業是一定要感果,一口氣不來馬上要來喔!我們還有哪有這個時間忙這些世間無關緊要的事情喔!2:10:35第38卷 15:13
《親友書》亦云:「諸作惡者唯出息,未斷之時而間隔,聞諸地獄無量苦,如金剛性無所畏。見畫地獄及聽聞,憶念讀誦造形相,尚能引發諸恐怖,況諸正受猛異熟。」
說造了惡以後一定可以感果的,那現在就是一口氣,一口氣不來馬上要去。你真正了解要去的地獄這個地方的......,啊!那你簡直無法忍受。我們現在居然像金剛一樣動都不動,那實在是很顛倒的事情。照理說我們一般人不要說親自去,看見畫的地獄,或者聽見人家講,或者聽見地獄裡這種,那我們尚且會恐怖,何況是正式地將來要受。要曉得:2:11:36第38卷 16:14
生死苦中,諸惡趣苦,極難忍受,其中復以地獄諸苦極難堪忍。於一日中,以三百矛,無間猛刺,所有痛苦,於地獄中,微苦少分,亦莫能比。諸地獄中,又以無間苦為至極。
在我們整個的生死輪迴當中,當然惡趣是痛苦,惡趣當中是地獄是最痛苦。說地獄裡的苦惱,每天以三百個矛,「無間」是不停地來刺,所有的痛苦比起地獄來,這個是非常少、非常少、一點點!那麼所有的地獄當中,無間地獄最可怕。2:12:23第38卷 17:00
《親友書》云:「如於一切安樂中,永盡諸愛為樂主,如是一切眾苦中,無間獄苦極粗猛。此間日以三百矛,極猛貫刺所生苦,比於地獄輕微苦,非喻非能及少分。」
一切的安樂當中,什麼安樂是最安樂、最快樂呢?這個「諸愛永盡」。我們現在的快樂都是根據什麼?貪愛而來的,「啊!我歡喜要!」真正的快樂要把那個貪愛去掉了,才算真快樂。所以這個有一個比喻,有一個比喻,說這個痲瘋病人癢得要命去抓抓,覺得很舒服,其實不知道真正最快樂最好不要痲瘋病,這樣。那個是身體上的病,我們現在的心病是什麼?貪愛、貪著。因為貪著所以歡喜這個、所以歡喜這個。當貪著滿足的時候,就會覺得很歡樂;然後我們心裡一直渴望這個東西,得不到的時候就去發瞋心;對事實的真正的苦樂分不清楚,這癡心。那麼真正的快樂是什麼呢?認識了這個東西,拿掉,這個才是真正的快樂,所以「永盡諸愛」這個才是真正的快樂。2:13:54第38卷 18:32
反過來,痛苦呢?無間的地獄最最厲害。這個無間的地獄是什麼?就是三百矛猛刺,這種像我們無法想像,我們一根針刺都受不了,刀割更是非常嚴重。那現在三百個不停地刺,可這種那比起地獄來那簡直是什麼都比不上,這麼個嚴重法。那麼請問這個痛苦哪來的呢?看:2:14:25第38卷 19:03
能感如是眾苦之因,唯是自內三門惡行。
這個不是外來的,這個苦不是無因、沒有原因,不是沒有原因,也不是別人能夠加到我們身上的,都是什麼?都是我們自己,不是外來的,所以我們怨別人都沒有用。我們平常都是怨別人,真正重要的是在自己。「三門」呢,身、口、意,這樣;這個門是能夠進出的,現在那個善惡也透過這個而造的。2:15:00第38卷 19:40
如是知已,
這樣了解了以後,2:15:05第38卷 19:42
應盡士夫力用策勵,輕微惡行,莫令染著。
了解了這個以後,那我們盡我們的最大的努力,哪怕最小的罪,也不要去犯。2:15:20第38卷 19:58
即前書云:「此諸不善果種子,即身語意諸惡行,汝應盡力而策勵,縱其塵許莫令侵。」
那就是這個引一下前面的《親友書》,這個道理前面已經說過了,一樣的。2:15:41第38卷 20:19
那麼上面的地獄苦,地獄苦了以後,下面緊跟著就旁生苦,旁生就是畜生。那平常我們講苦的話,這個次第是地獄、餓鬼、畜生;現在本論不是,地獄完了以後旁生,最後是餓鬼,這個次第跟普通一般人不太一樣。這個有個原因的,他並不是隨便亂安排,這個要說明一下,我們往往不了解隨便亂安排,不是。平常一般這個分,是根據他的痛苦的、所感受的痛苦的特徵來分的,那麼這個是地獄最苦,然後餓鬼其次,畜生最輕。現在《廣論》並不是以感受的痛苦來分的,以這三個地方的智慧來分,所以地獄裡面根本談不到,然後畜生其次,這個餓鬼那他最輕,這個分法是這樣,這個要了解。因為真正的果,果是講苦,而真正的因還在愚癡。所以愚癡最重的,那麼感苦最嚴重,放在第一;其次第二是畜生;所以餓鬼他的愚癡三種當中最輕。這當然是總的來說,從整體來說,並不是個別的,這我們要了解。那我們現在看文:2:17:32第38卷 22:10
思惟旁生苦者。謂旁生中諸羸劣者,為諸強力之所殺害。又為人天資生之具,自無自在,為他驅馳,遭其傷殺撻打損惱。〈本地分〉說,與諸人天共同依止,無別處所。
那麼這個旁生的苦是什麼樣的苦呢?旁生的苦,原因是因為畜生當中比較差的被強的,這個畜生當中最明顯地看到這個特點來,這樣,大的吃小的、強的吃弱的,這是畜生的這個特點。那我們現在世界上面,所謂科學上面有一個很有趣的,說是什麼啊?說明什麼叫達爾文講的這個什麼?「進化論」,這是畜生的進化論,人不是這個樣的。所以我們現在拿這個條例,拿畜生的作為人的標準,這是很奇怪的一件事情。畜生是因為愚癡所以不曉得互助的,所以這個弱的被強的吃,強的要吃弱的。那現在我們人,是有智慧的那一面、有愚癡的那一面,我們現在把我們智慧的那一面否定、扼殺,這個是很遺憾的一件事情。2:19:17第38卷 23:55
所以因為這個畜生,在畜生當中這樣。「又為人天資生之具」,那麼在畜生道本身,強的吞弱的;那其他的呢,「人天資生」,就是我們人或者什麼,乃至於天。當然我們人是要吃肉,那個天難道要吃嗎?不是!那個天上面我們就看得出來,他那個比如說也用這個坐騎,比如帝釋的白象或者什麼,這樣。所以他也駕馭牠,這樣的一個特徵,我們要了解。所以牠自己沒有自在,都是為別人逼,或者是傷、殺等。2:20:02第38卷 24:41
所以那個畜生牠有幾個特別的苦,第一個在畜生道自己本身共相是愚癡,愚癡;然後在畜生道裡邊的話,這個弱的被強的,弱的被強的所侵略,這樣;然後無法擋住的寒、熱,又是飢渴;還要遭種種的人天的負載重、打、驅馳,這個幾種,那畜生道的特別的苦處。那麼牠住在哪裡呢?就在人、天共同的地方,相共處的。2:20:47第38卷 25:24
《俱舍釋》云:「旁生謂諸水陸空行。其處根本是謂大海,餘者皆從大海散出。」
這個畜生住在哪裡呀?不一定,水、陸、空都有,空就是飛的一類,陸地上的,然後水中的。而牠的根本是從大海裡邊,從大海裡邊散到別的地方去。2:21:11第38卷 25:48
《親友書》亦云:「旁生趣中遭殺害,繫縛打等種種苦,諸離寂滅淨善者,互相吞噉極暴惡。有因真珠及毛骨,由肉皮故而死亡,無自在故由他驅,足手鞭鉤及棒打。」
那這個裡邊有兩個頌:2:21:38第38卷 26:16
其中初頌顯示總苦,其第二頌顯示別苦。
那我們現在看看,那個《親友書》當中有兩個。那總苦它的特點什麼呢?「旁生遭殺害」,這個殺害不但是自類、他類,譬如說自己也是一樣,那麼固然是我們就說強的可以吃弱的,可是弱的如果集起來的話,也一樣地可以吃強的。平常有一句話叫「螞蟻雄兵」,這螞蟻非常小,可是螞蟻成群結隊來的話,喔!牠什麼很多大的東西,牠都會能夠把牠吃得掉,這麼個厲害法,這樣。那這個就是彼此間的互相侵略、互相傷害。傷害那麼還有人天,「繫縛打等種種苦」,那這個都要從人類那裡邊來的。第三,「諸離寂滅淨善者」,那就是牠的愚癡,這樣。因為牠的愚癡,所以沒辦法真正地修道,所以真正的寂滅、修善淨之法,跟牠是永遠沒份的。所以「互相吞噉極暴惡」,這個是牠自己本身。2:23:02第38卷 27:39
那麼下面那個所謂別苦的話,有因真珠、有因毛骨,這是我們可以體會得到的,就是人家取牠的這個東西,或者是有毛、或者有骨、或者皮、或者肉,那沒有自在,根本牠沒有自在。那麼或者被他所驅使,那就是人來利用牠,人來利用牠或者用足、或者用手、或者用鞭、或者用鉤、或者用棒。那這個五樣指什麼而言呢?下面說,「馬」,我們驅馬是用腳,這個騎馬的人腳上面有個馬刺,要那個馬那走得快的話,馬刺用那個腳一來;然後水牛用手;驢是用鞭;象用鉤;牛是用棒打,後面有說。2:23:58第38卷 28:36
言打等中,等攝驅馳及穿鼻等,此是依於由人非人作殺害等。互吞噉者,是約旁生眾同分中,所為損害。寂滅淨善者,謂能證得湼槃善法。遠離此者,顯極愚蒙,不堪道器。從足踢使,至以棒打,而為驅使,五事如次,謂馬,水牛,驢,象,牛等。此等是如《親友書釋》中所說。
那這個就是前面,下面這個文就是解釋《親友書》,《親友書》有一個解釋,這個文大概是如此。我們再繼續看下去:2:24:55第38卷 29:33
其餘尚有生於黑暗及以水中,老死於彼,
這是一種,永遠在水裡邊,黑得什麼都看不見。2:25:04第38卷 29:42
負重疲勞,耕耘剪毛,強逼驅使。
那這是我們看得見的,像牛啊、馬啊、羊啊這些東西。2:25:14第38卷 29:52
又以非一,殺害方便,苦惱而殺。
各式各樣非一式,或者是遭殺害。2:25:21第38卷 29:59
又受飢渴,寒暑逼惱。又由獵士,多方惱害。應於此等,常懸畏懼,思惟眾多苦惱道理,厭患出離。
各式各樣的,那這個畜生是這麼個可怕法!永遠懷著恐懼心,還要遭到傷害。那各式各樣的道理我們去多去思惟,思惟了以後,我們會對我們現在貪著那個生死,會生起非常強大的厭惡心,我們這個時候才能夠對治我們的耽著心。我們平常因為耽著所以樂此不疲,所以現在我們一心想跳出。那麼最後,前面是形容牠的,說牠的特徵、牠的苦,現在牠的壽命呢?2:26:20第38卷 30:57
其壽量者,《俱舍論》云:「旁生長經劫。」謂壽長者,能達劫量,短則無定。
那《俱舍論》當中說:畜生的壽命長的非常長,短的不一定,那麼這個是畜生。那現在我們再先翻過來,九十四頁,就看餓鬼。先看文:2:26:52第38卷 31:30
思惟餓鬼苦者。謂諸習近上品慳者,生餓鬼中。
第一個,現在我們現在要思惟餓鬼,那個餓鬼的原因是什麼呢?總的來說,真正重要的就是小氣,我們現在說「慳」。慳跟貪不一樣喔!「慳」,是自己有的東西捨不得給別人,就這樣,這個是慳,處處地方我們說這個小氣。「貪」,是外面的東西我要去獲得。這是兩樣不一樣的東西,所以慳跟貪是屬於同一個性質,可是行相稍有差別。那因為處處地方那個上品的、非常地吝嗇也是這種,那個就是餓鬼的真正的因。2:27:50第38卷 32:28
彼復常與餓渴相應,皮及血肉悉皆枯槁,猶如火炭,散髮覆面,口極乾焦,舌常舐略。
那就是前面是餓鬼的因,這一個地方就是出那個餓鬼的行相。第一句是總的行相,那個餓鬼永遠是又飢、又渴——又吃不飽、又渴,兩樣東西沒有。然後除了這個以外,皮跟血都枯得像燒焦一樣,所烤乾的一樣,那就像火炭一樣。然後這個披頭散髮,口是乾得非常地乾,舌頭老是舔可是沒東西,那個就是餓鬼的行相。所以真正餓鬼的真正的苦,他主要的有幾種苦:那餓鬼的第一個——飢渴,他這個是永遠存在的,還有怖畏、還有寒熱,這個是餓鬼的三種苦的特徵,那麼這個裡邊最重要的就是飢渴。2:29:08第38卷 33:46
那麼這個飢渴的特徵一共有——吃不到東西分成功三種。看:2:29:13第38卷 33:52
此中有三,於諸飲食有外障者,謂彼若趣泉海池沼,即於其處,為餘有情持劍槍矛,遮其泉等不令趣近,及見其水變為膿血,自不樂飲。
有一類餓鬼,所以餓,然後因為沒東西吃。那個障礙來自於外面,什麼叫外面呢?譬如說很渴,跑得去,跑到河邊、乃至跑到海邊,去的時候偏偏有人,有一種大鬼,拿了各式各樣的武器擋住他,要傷害他,所以這東西雖在前面,沒辦法。再不然的話,就算是沒有人擋,跑得去,那個水變成功膿血,他沒辦法吃,他也不想吃。這是第一種,說這個障礙來自外面。第二類:2:30:20第38卷 34:57
於諸飲食有內障者,謂有其口細如針孔,口或如炬,或有頸癭,或腹廣大,縱得飲食無他障碍,然自不能若食若飲。
那另外第二類,這個障礙來自裡邊。什麼叫裡邊呢?他那個肚子很大,但是那個喉嚨很細,細得像針孔一樣,那不管怎麼樣你吃下去,那個針孔裡根本吃不下。再不然那個脖子裡有很大的長那個瘤,那個腫得就把那個喉嚨都整個地擠住了,下不去,那個肚子大得非常大、非常大。所以那一類餓鬼很可憐,這個上面這麼說。這餓鬼的行相非常奇怪,肚子大得要命,然後這個腳很細,他撐也撐不住,這樣,走都走不動,滾動的,跌跌撞撞,這樣的。那麼所以這一類東西,縱然他得到飲食,或者沒有人障礙,但是他沒辦法吃進去,所以永遠餓,那個障礙是來自於裡邊的。2:31:35第38卷 36:13
還有一個,第三類,第三類的這個障礙什麼呢?2:31:41第38卷 36:19
於諸飲食自有障者,謂有餓鬼名猛燄鬘,所有一切若飲若食,悉皆然燒。有名食穢,食糞飲溺,及有唯能飲食不淨,生熟臭穢,有損可厭。或有唯能割食自肉,不能受用淨妙飲食。
那第三類是什麼樣呢?那飲食本身有問題,這樣。那種鬼叫作「猛燄鬘」,為什麼叫他猛燄鬘呢?他拿到了吃的東西,那個吃的東西一下都變成功火燒,這樣。或者不是火燒,那個火燒的東西怎麼可以吃呢?再不然的話,就是吃的東西都是髒的東西,大糞、小便種種的臭的、爛的,這種吃了下去對我們有損害的,使我們一看非常可怕的,這一類。乃至於吃下去他會吃自己身體上的肉,好的東西都沒辦法受用,這樣。所以實際上這個餓鬼,跟那個地獄裡的獨孤地獄很多地方都有類似的情況,還有跟那個熱地獄也有類似的這種情況,所以鬼——餓鬼跟地獄兩類,很多地方是有互通的特徵。2:33:17第38卷 37:55
是等處所,如《俱舍釋》云:
那麼這餓鬼在哪裡呢?下面解釋:2:33:25第38卷 38:03
「諸餓鬼王名為琰魔,諸鬼本處琰魔王國,於此贍部洲下過五百踰繕那而有,從此展轉散居餘處。」
這是《俱舍釋》解釋這個,這個鬼王叫琰魔,我們說琰魔王,我們這裡平常習慣稱叫閻羅王。那個閻羅王他自己在鬼道,可是他的福報是天福,他統管那個地獄裡的,他在這個地方,但是他不受地獄之苦的果。那麼就在我們的南贍部洲的下面,在五百踰繕那下面,輾轉地在那一帶。2:34:12第38卷 38:49
《親友書》亦云:「於餓鬼中須依近,欲乏所生相續苦,無治飢渴寒熱勞,怖畏所生極暴苦。
這是第一個。這餓鬼總的來說,他是什麼?就是「欲乏」,他永遠飢渴,要的東西永遠得不到,這樣。而這個呢,「相續」,永遠不停地,那這樣的苦。所以前面說餓鬼的因是慳,他永遠怕自己東西失去,結果感得的果報,永遠要的東西得不到,他是這樣。所以因為這樣的關係,所以不但飢、不但渴,而且這個沒辦法,「無治」是永遠無法解決的。我們人也是一樣,渴了喝一點水,好,不渴了,餓了吃一點東西就不餓了,他永遠無法解決。這樣的嚴重法!除了這個以外,還要「寒」,或者冷得要命,這個下面會說。冷的時候,太陽曬,他也冷得受不了,這樣。「熱」,熱的時候冰放在身上,他也像火燙一樣。「勞」呢,就是會忙飲食種種,因為一天到晚餓嘛!就像我們現在人很苦,所以一天到晚辛苦地去賺錢,餓鬼是一天到晚要找東西吃。那麼「怖畏」呢?因為去找東西的時候,所以遇見各式各樣的障礙,有人就傷害他等等,那生起非常嚴重的苦,這個是餓鬼的整個的總相。那下面出他的各別的行相:2:36:15第38卷 40:53
或有口細如針孔,腹等山量為飢逼,下劣捐棄不淨物,尚不具足尋求力。
那就是說明這個。這個肚子大得像山一樣,而口細得像針,因此他一天到晚餓。那麼要去找東西,就是非常差的、最下賤的東西,我們現在看見畜生有的時候,那個人排棄東西吃,牠畜生不一定吃這個,餓鬼連它這個東西都吃不到。所以這些東西他都找不到,反正就是找的話,還要被種種的人家來障礙他。2:37:12第38卷 41:50
有存皮骨裸形體,如枯枝葉多羅樹,有於夜分口熾然,受用口中燒然食。
有很多呈現成什麼樣呢?只存皮包骨頭,身上裸體,什麼衣服都沒有,啊!這樣。這個像什麼?像多羅樹的枯葉一樣。還有到了晚上,到了晚上特別地餓,餓得那個嘴巴說像火燒一樣,真的燒出來。2:37:45第38卷 42:23
有下種類諸不淨,膿糞血等亦無得,面互相衝有受用,頸癭成熟所生膿。
有很多下劣的東西、種種不淨的東西,膿啊、血啊,這個,這個東西也得不到,然後又爭得這個東西來互相撞。還有呢,受用什麼?自己不是脖子上面生很大的這個「癭」嗎?就是我們說毒瘤,那個毒瘤化了膿,然後吃這個東西。啊!真是,現在我們想像這個膿是多麼地可怕、多麼地難受。除了這以外,還有受的寒、熱之苦,看喔:2:38:30第38卷 43:07
諸餓鬼中於春季,月炎冬季日亦寒,令樹無果諸餓鬼,略視江河亦當乾。」
那麼除了這個以外,還要寒、熱之苦。那夏天,也就是說當他感覺到熱的時候,哪怕到了晚上,月亮是照理說不會熱的,通常我們感到月亮會清涼之感,可是他看到月亮,他也像火一樣受不了。到了冬天,平常到了冬天,那個太陽應該是暖和的,可是到了冬天,曬到太陽他也冷得受不了。因為他的業,他的業所以感得的長出很多果子的樹,對不起,它會使得這種長果子的樹長不出果子來。就是眼前已經有的那種江河,那都是水,結果他跑得去一看,那水也沒有了。這個什麼?都是業感,造了惡業就會這個樣。2:39:37第38卷 44:16
像這種道理,我們現在也不妨眼前看。這個造業是由煩惱所造的,你看普通一個人透過他自己的煩惱看同樣一個境界,因為人不同,所以對同樣的一個境界,他的看法也不一樣。有很多人對同樣的境界看好的,可是另外的人看壞的。所以我們仔細地了解了這一點以後的話,真正重要的,不是在這個境界的好壞,是內心上頭的認識不認識;認識了,壞的也是好的,不認識,好的也是壞的,那將來感得的果報就是這個樣。這是我們在這一個地方順便一提,後面會很仔細地告訴我們。所以當我們了解了這種特徵以外,對我們眼前的,我們這抱怨會慢慢地減少;就是有什麼,我們也會觀業忍受,就這樣。這個是佛經帶給我們的最大的好處,我們必須從這一個地方深深地體會、契入。2:40:51第38卷 45:29
其中初頌顯示總苦,
剛才已經說過了。2:40:56第38卷 45:33
所餘諸頌顯示別苦。
那麼上面講「勞」是為什麼呢?2:41:02第38卷 45:39
勞為食故,徧處馳求。
「畏」是指什麼呢?2:41:07第38卷 45:45
畏謂由見執劍杵索諸士夫故,而起畏怖。下劣捐棄,謂隨意棄。
那就是別人普通吐的痰、大小便這些。2:41:24第38卷 46:02
夜分者,謂至夜間其口燒然。口中燒然者,謂隨所食皆燒其口。
不管什麼東西吃下去,他會燒。吃冰,我們是冷得要死,他吃冰也會像火一樣燒。2:41:40第38卷 46:18
受用謂食。
那這個都是解釋上面的。2:41:46第38卷 46:23
眼如惡毒之所然燒,甘涼泉河,悉當枯竭。又於一類顯似猛燄,火炭充滿。又於一類顯為膿河,種種穢蟲彌滿流注,是釋中說。
那就是說,那同樣的清涼的河,這個裡邊充滿著很甜美的泉水,或者你跑得去,看見沒有了。或者你看得去,像火炭。或又變成膿血、或者充滿了蟲,那是由於個人的不同的業所感得的。下面再看:2:42:36第38卷 47:14
《弟子書》亦云:「猛渴遙見無垢河,欲飲馳趣彼即變,雜髮青污及爛膿,臭泥血糞充滿水。
明明這一個地方是很乾淨的、無垢的河,然後你老遠看見。看見了因為餓鬼一直在很渴,而且渴得非常厲害,「猛渴」,所以趕快跑得去。急急忙忙跑得去,等到你跑得去一看,卻變成什麼?雜髮、青污、爛泥,又臭、又髒、又爛,樣樣東西,這個清淨的水沒有了。下面:2:43:25第38卷 48:03
風揚浪灑山清涼,檀樹青蔭末拉耶,彼趣猛燄遍燒林,無量株杌亂雜倒。
說那個地方另外一種狀態,「風揚浪灑山清涼」,換句話說,那個水裡邊哪,啊!那風一吹,那個波浪現起來。然後換句話說,那一個地方又山、水都是非常清涼的,那水是這麼好的,所謂「浪灑」;山上「檀樹青蔭」,這個「末拉耶」是香山生產的,香山一種非常好的一種藥物,都是最好的地方。可是那個餓鬼跑得去,那消失掉了,都變成功什麼?「猛燄遍燒」,都火燒,統統燒得光光的,又剩下來那亂七八糟的那個雜亂的那個燒焦的木頭。2:44:32第38卷 49:10
若奔畏浪高翻滾,泡沫充溢大水藏,彼於此見熱沙霧,紅風猛亂大曠野。
明明那個地方是這個浪很高,然後這個水充滿著這個水泡沫,就是這個我們看那個浪翻滾的時候,不是那個白浪淘天那樣。可是等到餓鬼跑得去,那個這麼大的水不見掉了,是什麼?「熱沙霧」,就是這樣。這樣的,那個很紅、那燒紅的這個熱沙,那個大的曠野水沒有了,只是熱得要命的這個乾沙,那碰到人身上燙得要死,就是這樣。2:45:25第38卷 50:03
此住其中望雲雨,雲降鐵箭具炭烟,流飛熾炎金剛石,金色電閃降於身。
那你看看那地方是有雲,又會下雨的樣子。結果呢,它雲裡面下的不是雨,什麼?鐵箭,不但鐵箭而且烟灰,燙熱、燙熱的這些,像金剛石一樣。那統統閃電當中,喔!掉下來打在他身上,這麼可怕法!那下面總出:2:46:04第38卷 50:42
熱逼雪紛亦炎熱,寒迫雖火亦令寒,
說,當他感覺到熱逼迫的時候,這個冰雪打在他身上,他也熱得受不了;反過來,冷的時候去火燒他,他也受不了。為什麼?2:46:25第38卷 51:03
猛業成熟所愚蒙,於此種種皆顛倒。
「猛業成熟」,記到這幾句話。當造了這個可怕的業成熟的時候,就會感得這個,所有的這些顛倒了!現在這種因就在我們眼前,我們可以感得到,當你強盛的瞋心、強盛的貪心來的時候,你就會這樣,到那時候你完全控制不住。那為什麼原因呢?根本的原因就癡,對事實的真相就是不了解。所以我們現在要最注意的,那現行一點點的時候覺得無關緊要,等到一旦厲害就來不及了。所以我們必定要在這個上面,這才是我們真正努力的地方。這個地方都顛倒了,產生的結果呢?2:47:14第38卷 51:52
針口無量由旬腹,苦者雖飲大海水,未至寬廣咽喉內,口毒滴水悉乾銷。」
餓鬼的特徵:肚子大得無量由旬,大得像山一樣;嘴巴小得像針一樣,那苦得要命,一直這樣渴,這個就算大海水,還沒進去的時候再不然就變成功毒,再不然就是乾掉了。這前面就是說的幾種,他是總括起來說一說。那個就是餓鬼的因及餓鬼的行相,總的、別的,或者是交叉地來說明。那現在他的壽命呢?請看下面:2:48:05第38卷 52:42
其壽量者。〈本地分〉及《俱舍論》說,
這個兩邊都告訴我們,這個是鬼道,就是餓鬼。2:48:15第38卷 52:53
鬼以人間一月為一日,乘此自年能至五百。
人間的一月為一天,然後「乘此自年能至五百」。所謂「乘此自年」的話,這個年數的分、算法也跟我們一樣的,三十天一月,十二月一年,只是它這個天數是相當於我們人間一個月,換句話說,它那個一年比我們要長多少啊?長三十倍。那現在的壽量多少呢?五百歲,五百乘這個三十的話,就是一萬五千歲。2:48:49第38卷 53:27
《親友書》云:「常無間息受眾苦,由其惡行堅業索,繫縛一類有情壽,五千及萬終不死。」
他那個苦從來不停止的,從我們人乃至個畜生,受苦有停止的時候。所以剛才說,從受苦來說,畜生是三惡道當中最好的。那為什麼原因呢?就是「惡行」,造了惡業的這個業,這個業非常強固,被它綁得死死的。在業沒有消失之前,沒辦法,他餓也餓不死,我們人餓幾天就餓死了,這樣,不管你燒也好、凍也好,人很脆弱。人是最好的卻偏偏那麼脆弱,這種地方這麼可怕的就是不死,所以這個業的不可思議啊!2:49:49第38卷 54:26
關於業這個特點,這是真正對我們真的修學佛弟子最重要的基本,應該認識而且應該產生深信的。但是業這個又那麼不容易了解,不像眼前我們看得見,一看就很清楚,這個所以我們要花很多時間,要去多去思惟、多去觀察的。實際上呢,這個還需要多去祈求、懺悔,多去閱讀無垢的經論,這個都是很實在的問題。2:50:25第38卷 55:03
其釋說為一類餓鬼壽量五千,或有一類壽量萬歲。
那至於這個壽命,有各種說法,那《親友書》上面解釋是有差別的,2:50:41第38卷 55:19
〈本地分〉說,三惡趣中身量無定,由其不善增上力故,大小非一。
那麼這個〈本地分〉當中說,他的——除了壽量以外,他的身量沒有一定,都看他這個造的業,這個業的大小來決定他的大小。總共那像上面就說這個三惡道的大概的行相。那麼我們現在看哦:2:51:19第38卷 55:57
若思如是惡趣眾苦,應作是念,現在探手煻煨之中住一晝夜,或於嚴冬極寒冰窟,裸而無衣,住爾許時,或數日中不用飲食,或蚊虻等,哳咬其身,尚且難忍,何況寒熱諸那落迦,餓鬼旁生互相吞噉,是等眾苦,我何能忍。
那了解了這個道理以後,那我們應該怎麼辦呢?這就是我們學這個真正主要的原因。對於上面所說的種種的惡趣,總的是三惡道,我們應該這樣地去想。因為自己去思惟我們不大容易思惟得到,無從想起,那從我們眼前能體會到的,把手伸在那個煻煨當中去,那個爐子、那個炭,你把它放進去試試看。我們碰一碰都不敢碰,他現在叫我們「住一晝夜」,那怎麼受得了!這個是熱的。再不然的話,冬天「極寒冰窟」,在那個冰窟裡邊,衣服不穿,然後你住一些時候看看。或者這個第一個是熱的,第二是寒的,那對我們來說我們不大容易找得到那個冰窟,可是我們有冰塊,到了冬天很冷的時候,然後你不要把全身脫掉,把上衣脫掉,然後拿一個冰塊放在手上,或者放在身上,自己就感覺得就無法忍受,這樣。所以總之一句話,他在這地方策勵我們,教我們認真地不要當作個學問看,而是幫忙我們去思惟這個痛苦,我們應該怎麼樣從這個痛苦思惟策勵我們,這個重要的。2:53:32第38卷 58:10
除了熱、寒以外,還有餓,那幾天當中不吃。那麼除了這個以外,還要什麼呢?還要別的東西來咬我們。那我們看見蚊子或者什麼,「哳咬」,那來咬我們,那我們這個時候尚且何況很難忍。或者我們看,現在我們一個虎頭蜂,把牠趕走,因為那個虎頭蜂叮一下,啊!那很痛。那現在在地獄裡邊,那種鐵嘴那個嘴非常厲害來啄,除了上面受熱、寒、餓以外,還要這東西來傷害我們。這個我們單單這樣的尚且無法忍受,何況是地獄——熱地獄、寒地獄,乃至於餓鬼、旁生當中產生這種,像這種情況我怎麼能夠忍耐呢!那要到什麼程度呢?下面這一句話:2:54:33第38卷 59:11
度現在心,乃至未能轉變心意,起大怖畏,應勤修習。若雖知解,或未修習,或少修習,悉皆無益。
這句話是個總示,對我們非常重要的!前面的總結起來告訴我們,我們看了這種東西,來「度」,度是衡準一下我們現在的心。要達到什麼程度呢?「轉變心意」。我們想到了這個,心裡起大恐怖,只要這恐怖心還沒有現起要去修習,修習了以後使得我們恐怖了,然後我們推動我們努力去做了。否則的話,就算我們知道,說「若雖知解,或未修習,或少修習」,那沒有好處的。了解是了解了,但是我們不經過思惟,沒有推動我們的力量,不行!或者雖然我們修了,修得很少一點點,前面已經說過了,那象徵性地修一下,這個也沒有好處。好,那麼今天就到這地方為止。2:55:37第39卷 00:03
《菩提道次第廣論》九十六頁,就是講三惡道苦當中的地獄、旁生、餓鬼,是餓鬼的最後一部分——他的這個壽量,那麼壽量已經講完。講完了以後,我想我們它真正的重要就是策勵我們,在有機會得到暇滿人身的時候,應該努力地修行,這樣。所以當了解了上面這實際上的痛苦的情況之後,那麼緊跟著我們要去如法修行。2:56:32第39卷 00:58
那麼要到修到什麼程度呢?那就是昨天已經說的,說我們現在拿我們所了解的,去衡準一下自己的內心,假定說單單了解、聽聽,那只是聽過了;假定說自己真的掉下去,那痛苦得絕對痛苦,根本沒辦法修行。所以趁我們還沒有下去,而且得到暇滿人身能夠修行的時候,照著他的如理去思惟、去觀察。那一旦真的能夠達到了應有的大師指示我們的這個修行的量以後,內心當中會轉變,那就會對於將來會起很大的恐怖。因為對將來起恐怖,所以趁現在有機會可以修行,免除這恐怖的時候,就努力修行,不會浪費時間;就算是修行,次要的也不去管它了。所以衡準自己,使得自己轉變那個內心的心意是非常重要的。那麼昨天最後念的這個就是這樣,否則的話就算了解了而沒修習,這個沒有用。或者雖然修習了,修是修,那力量不強,弄弄弄弄,還是會被老習氣轉過去,那也沒有用。2:58:30第39卷 02:57
那下面再舉一個實際上的例證。這個例證上面會告訴我們兩件事情:那也就是第一個,我們想這修行好像很難,實際上不難;那麼另外的反過來,如果你不修的話,那對不起,這個事實就是這樣!所以我們這個看下面這個例證:2:59:00第39卷 03:27
如《事阿笈摩》說,慶喜妹家二甥出家,教其讀誦,彼讀數日,懈怠不讀,
慶喜就是阿難,阿難他的妹妹有兩個兒子,那就是我們所謂外甥,那外甥也出了家了。出了家以後,然後到寺院,當然照著寺院的功課,那就是讀誦寺院裡應該唸的,譬如說我們現在的。頭上幾天滿好,唸了幾天後面就懶惰了,不好好地唸,那怎麼辦呢?2:59:42第39卷 04:08
付與目犍連子,仍如前行。慶喜囑曰:「應令此二意發厭離。」
那這個阿難尊者沒辦法啦!那就拜託目犍連尊者,說拜託你,結果跟了目犍連尊者仍舊一樣,沒用!那所以那個慶喜——就是阿難,阿難尊者,阿難是梵音,慶喜翻成功我們中文。就是給他說:你怎麼動腦筋使得他,就是說善巧使用方便,令他們兩位生起厭離。那因為他現在對於眼前的快樂放不下,如果放不下的話,那教他忙將來深遠的,不可能。怎麼樣找一個正確的方便、方法,使他了解了事實的真相,那所謂事實的真相就告訴我們,如果只忙眼前那個短暫的、騙人的利益的話,那對我們有什麼很大的害處。就像我們以前一直說的,假定我們了解眼前這種東西,人家有毒的來害我的話,我會排棄、會厭惡。那麼下面就是目連尊者的作法:3:01:11第39卷 05:36
目犍連子引至晝日所經處所,化為有情大那落迦,彼等聞其斫截等聲,遂往觀視,觀見斫截所有眾苦,又見彼處有二大鑊,涌沸騰然。問云:「此中全無入者耶?」報云:「阿難陀有二甥,既出家已,懈怠廢時,死後當生此中。」彼二慌恐,作如是念:「設若知者,現或置入。」次返目犍連子處,詳白所見。目犍連子告云:「二求寂,若此過患,若餘過患,悉是由其懈怠所生,當發精進。」
那麼這一段先解釋一下。那麼目犍連尊者怎麼辦呢?就帶他們到白天平常所去的地方,可是那個地方不跟以前一樣了,因為目連尊者他有神通,所以用神通使得原來那個地方變成功像地獄一樣。然後他跑過去本來很熟悉的地方,怎麼一看哪,啊!那地方地獄的現象——斫、截,那就是前面說。這個很奇怪,那怎麼會有這樣的聲音?一看哪,原來是這麼個嚴重法!除了看見地獄的種種的痛苦以外,另外還有兩個大鍋,那個大鍋——那個平常我們看見那地獄變相圖裡那個油鍋,別的地方那些眾生都在那兒受苦,可是那兩個大油鍋那油沸騰,但沒人。他就說:「為什麼沒人哪?」那這個地獄的獄卒就跟他說:「哦!那要來的人還沒來,這個阿難尊者有兩個外甥,出了家不好好地做啊!那出了家不好好地做,將來就會到這地方來的。」啊!那兩個一聽,「那就、就不是我嗎?」心裡就很害怕。他就想:「啊!趕快走。他假如說現在知道了,說不定現在就把我丟下去!」那我們現在看那個故事很好玩,想想如果我們自己人呢?你親眼看見這種狀態,那你就會心裡面非常恐怖的這種狀態。3:03:52第39卷 08:18
然後呢,他一看那當然很害怕,就馬上回去了。回去,目連尊者問他:「你怎麼一回事啊?怎麼匆匆忙忙回來?」就告訴他看見這樣。那目連尊說他:「啊!你們兩個沙彌,」求寂就是沙彌。為什麼叫「求寂」呢?這個「寂」是真正的、真正我們應去的地方,所以上面說世間最苦的是無過無間地獄,世間的真正樂的是什麼?寂滅樂,這樣。那只有照著三寶做才能夠得到,所以剛剛進入佛門的這個沙彌第一步叫求寂,所以希望求得真正的究竟的圓滿,這種滅除痛苦的安樂叫求寂。那麼說:「不但是這個過患你們看見的,還有其他的啊!為什麼會產生這樣嚴重的這個可怕的現象呢?都是由懈怠生,所以要努力好好地精進哪!」3:05:07第39卷 09:33
關於那個精進跟懈怠,後面會詳細講,這裡簡單地說一下。這個精進必須兩個條件,這個才叫精進:一個呢,要對於所做的事情對、錯,是法、非法要弄清楚;然後對於「是法」的努力地去做,對於「非法」的努力去改,這樣,這個才是精進。現在我們做事,有很多人事情很勤奮、很努力,但是他做的方法如果錯的話,那個不是,那個不是這個地方的精進。再說一遍,精進必須兩個條件:必須要很勤奮,這是一個;而勤奮的方向是正確的,如法地去做。說如法是如果錯的地方要努力去改,譬如我們有很多惡習要努力去改,然後該對的地方,我們不習慣、不會做的要努力去做,這樣,這個兩個具足了才是精進。因為佛法裡面的精進,有它一定的內涵、定義,透過了精進才能夠真正地離苦得樂,所以必須要對苦樂之因正確地認識,認識了要努力去實踐。3:06:35第39卷 11:02
所以他們這兩個沙彌經過了這樣,那麼目連尊者就告訴他:這個所以產生這樣的嚴重的過患都是懈怠,那應該怎麼辦呢?唯有一個辦法滅除,那是精進。3:06:56第39卷 11:22
彼二遂發精進,
他們兩個就努力了,努力到什麼程度呢?3:07:02第39卷 11:28
若未食前,憶念地獄,則不飲食,若於食後而憶念者,即便嘔吐。
哦!這麼嚴重法。他精進到如果說在沒吃的之前一想,想到的話,他就飯都不想吃了。還有吃過了以後,如果一想到的話,內心當中,嘔吐了。我們現在想起來:會這樣嗎?那是因為我們沒有真正的做事情,真正你若去做的時候,我們會體會到這樣的一個狀態。我現在舉一個非常簡單的,大家可能體會得到的:我們每一個人總有我們歡喜的、愛好的吧?有,也許你歡喜看書,也許你歡喜玩什麼,今天這樣東西當你玩得非常起勁的時候,那吃飯你想不想吃啊?你想:哎!那個又吃飯啦麻煩,那你們去吃!我......。心裡面有沒有這種感受?有沒有這種體會?可是很不幸的,我們有這個能力,這個能力人人有啊,但是有一個問題——方向不對。也就是說,我們有這個能力的,因此我們的確只要把方向做對,把這個能力用在該努力的方向上頭,我們都可以達到這樣的一個標準。那麼是這樣,所以我們繼續下去:3:08:35第39卷 13:02
又引至餘晝經行處,於餘一處,化為諸天。彼由聞其琵琶等聲,遂往觀視,見有天宮,天女充滿而無天子,問其無有天子因緣,答云:「阿難陀有二甥,既出家已,發勤精進,彼二死後,當生此中。」彼二歡喜,還白目犍連子。
那這個是另外一個方法,後面是推他向前,下面就是引他向前,兩種力量。所以又帶到他另外一個地方去,那麼另外一個地方,也是平常白天經行的地方。可是今天那個地方目連尊者又在那裡變化了,他不是化地獄,化另外一個——諸天。喔!那個天上那個種種的這個娛樂之聲,非常地美妙,聽見有個琵琶的聲音,他就跑得去看。一看,啊!那非常好的天宮,通常那個天宮都是一個天子、天主為主,那麼其他很多天女圍繞著,可是那個地方,那個天宮雖然很熱鬧卻沒天主。於是問:那為什麼這地方沒天主啊?那些人就說:「喔!說阿難有兩個外甥出了家,好好努力!那努力的結果他將來會生到這裡。」這樣。啊!這兩個他就好歡喜,啊!原來就這麼大的好處,然後他就回去。3:10:29第39卷 14:56
這裡我們不妨停一下,眼前呢,假定我們也像阿難尊者的兩個外甥一樣,親眼看見,我們不努力,會遇見這麼可怕的這個遭遇等在那裡;進一步來說,你稍微努力一點的話,有這麼大的好處放在這裡,對我們會產生什麼樣的現象?一般來說,除非我們就是笨得就像豬一樣,否則我們一定會努力的。所以《論語》上面說,中人以上那都可以,可是條件太差的,那可能還是不行。諸位啊!千萬不要想:啊!我條件很差。如果你真正懂得的話,你如果條件差,今天你根本聞不到佛法,聞到了佛法也絕對聞不到這樣的圓滿的教法。所以為什麼我們在這個之前,先要念很多我們的《四書》等,一方面建立我們的文字,一方面這裡有很多道理可以運用。3:11:44第39卷 16:10
那個《論語》上面,孔老夫子策勵他的弟子要努力去做,他弟子當中有一個弟子,大家不曉得還記得不記得?冉求,他自己覺得「非不說子之道」,不是不歡喜老夫子道,「力不足」,說這我做不到啊!老夫子怎麼說啊?(弟子答:「力不足者,中道而廢,今女畫。」)說你覺得力不足,是實際上不是這個回事情啊!是你自己限制自己。所以老夫子後面又說,「仁」難嗎?一點都不難,「我欲仁,斯仁至矣!」這一樣的,我今天要去做,我一定做得到!不過這個做得到不是硬來,它也要有種種的方便善巧,你照著正確的方法去做,它一定做得到,這是我們應該了解的這個特點。3:12:44第39卷 17:10
那現在下面,目連尊者——就是引導的這個種種方便,也就是我們必須要的真正的最善巧的那個師長:3:12:58第39卷 17:24
教曰:「二求寂,若此勝利,若餘勝利,悉從勤發精進而生,應發精進。」次發精進受聖教時,見如前引,《真實相應經》中宣說,從諸善趣而生惡趣。問云:「聖者,我等若從人天之中,死後復生三惡趣耶?」告云:「二賢首,乃至未能斷諸煩惱,爾時於其五趣生死,如轤轆理,應須輪轉。」彼二厭離,
這樣。然後他們就努力了,啊!那這樣就發精進。那真正要去努力幹什麼呢?先對理論應該認識,認識了然後如所認識的理論照著去修行。所謂他們這個真正的正法理論就是「聖教」——佛菩薩對我們的教授、教誡。就一看哪,說:嗯!這個「見如前引,《真實相應》」,那真正引導我們經當中說,從善趣——那就是人天——生惡趣,那說一到了善趣還會墮落的。3:14:23第39卷 18:49
所以他就問哪,說:「聖者啊,」那就是那阿難的兩個外甥就問目犍連尊者,說:「那我們生到人天當中死了以後還要墮落嗎?」他的回答怎麼說呢?說:「是的,還會。在你還沒有斷煩惱的時候。要斷了煩惱以後,那才不會再輪迴生死,所以這個時候還是會在五趣。」有的時候我們稱它為五趣,有的時候六道,或者稱它為三有,就是善道、惡道,這樣。那為什麼有的時候稱五趣呢?修羅一道,有的時候我們不列在那個善道當中。另外一個,我們說善道是天、人、阿修羅——三善道,那麼惡道呢,地獄、餓鬼、畜生。有的時候把修羅一道把他拿掉,或者是列為叫非天,那或者列為鬼道,怎麼列法沒有關係,那所以五趣、六趣。總之那說煩惱沒斷,還在生死輪迴當中,因為這個時候「如轤轆理」,轤轆是滑輪,它永遠在那兒轉,永遠在那裡「應須輪轉」。那他們聽見了這個道理就生厭離了,啊!說:「這樣那不行、不行!那這樣的話以後不可以再做煩惱行。」所以他下面:3:16:07第39卷 20:32
作是白云:「今後不行諸煩惱行,惟願為說如是正法。」目犍連子為說法已,證阿羅漢。
那他因為看見了,這個時候:「啊!那雖然暫時可以生天,生了天還要下來,那怎麼可以呢?既然了解了這個道理,不要再去行煩惱行。」既然我們已經了解了,只要我們肯去做,沒有做不到的,那為什麼不直截了當地斷除煩惱,還要生了天,生了天忘記掉了,還要下地獄,同樣地做。所以我們現在實際上如果我們了解了這個道理,我們念世間的念書是不是很辛辛苦苦?念完了半天,對不起,還是一樣,那你為什麼還要念世間這種毫無道理的書呢?或者我們叫三有的這種。所以我們同樣地能夠去做的話,豈不是一口氣能夠解決這問題這才好呢!這個是非常實在的一個問題。所以他們就照著這樣去做了,那麼所以他們去求說:「目犍連尊者,那這樣的話,我不要學這些了,希望請求您告訴我們正法。」那麼尊者就告訴他法。他們如法聽完了,去修行,證得羅漢,羅漢果就是真正地能夠跳出生死輪迴的一個下限。3:17:39第39卷 22:05
那前面就是實際上的引一個例證,我們但願從前面告訴我們這個,這個種種的道理——聖教,然後所謂宗、因以及種種的實際上事實的比喻,我們應該策發些什麼呢?所以下面大師再警告我們一下,就是把前面說的這個道理再總結起來,這個我們要記在心上。下面的話是:3:18:15第39卷 22:41
是故能滅懈怠,能發精進,勤修正道,策發其意,令希解脫及證解脫。其根本因者,謂讚修苦。
所以能夠滅除我們懈怠,那個滅除懈怠需要什麼?「發精進」,實際上這是一件事情的兩面。發精進幹什麼呢?去「修正道」。要做這件事情必須先內心當中,先要內心當中意樂要轉變。那麼自己內心當中有這樣的一個好樂心,願意這個斷除煩惱,因為這個煩惱將來會感苦果,願意認真如理修行,因為這個修行可以解決這些問題,所以這個是非常重要的。那麼策發這個內心希求解脫,它最最的根本的原因是什麼?讚苦——「讚修苦」。不是等到你苦了,不是,在我們還沒有正式感苦的時候,透過了我們修那個苦的內涵,所以讚修苦。說「修」,就是我們理論了解了,去思惟,然後思惟到——正確的狀態當中,會轉變我們的心意,會推動我們照這個方向去做,它是最根本的原因。為什麼要根本因呢?還要其他的條件,還要其他的很多條件。平常我們來說:我們吃飯,那麼這個根本因是什麼?米,這個不能少;當然你說我吃麵食,那是麥啊,那是根本因。單單那個米跟麵行不行?不行,還要其他的條件。所以前面說的很多,這是我們要把握準。3:20:28第39卷 24:54
縱有大師現住世間,於此教授,更無過上而可宣說。
那除了這個前面以外,更特別地強調一下,說:我們是不是要學佛?「大師」就是佛。那關於這個,就算大師在世間,那真正告訴我們也就是這個,再沒有超過這個了!實際上,這個教授就是從佛、世尊絲毫無差地一代一代傳下來的。那麼繼續下去:3:21:07第39卷 25:33
即於此中,發生下中士夫意樂,次第極顯。
那我們由這個上面就可以看得見,就是前面說過,正式怎麼樣從下士到中士,這個次第就非常明顯。那前面我們曾經在道的總建立上面,很清楚明白地,說我們真正這個《菩提道次第》這本論,引導我們的是要成佛,所以要成佛的要發菩提心、修菩提行,這個叫上士。但是那個上士的前面的準備是什麼呢?那就是中、下。所以因此前面那個次第——下而中,由於這樣的次第增上。那現在呢,前面所有講的從念死,死了以後,說想想將來可能到哪裡去,喔!會墮落,這些都是使得我們能夠發下士。發了下士以後想想:那既然我有那修行,可是就算生了天,還要掉下來,那對不起,這樣的話,那生天也不要了,那我一定要跳出生死輪迴,那個是中士。有了這個中士以後,那進一步,再推度自心,用種種的方式,那就是上士。所以這個次第是非常明顯。所以我們每到那個地方的話,自己就回憶一下,回憶一下。這一點對我們平常非常、非常重要的!否則我們如果不了解這個特點,把那個次第弄錯了,那就很糟糕!3:23:09第39卷 27:35
當然所以用三士道引導的,還有另外一個原因,大家還記得不記得?另外一個原因,什麼原因?啊?對!摧慢、摧增上慢,這一點非常重要啊!現在這個特徵,尤其在我們漢地、我們中國。因為的確是漢地一般來說,這是一個大乘根性,這是好的,可是現在大家並不了解佛法的次第,那動不動因為大乘嘛,說:「啊,我那修了,我是學菩薩的,我是菩薩行者。」那也自命為菩薩,這樣。實際上菩薩要到什麼程度啊?起心動念處處地方為了別人。那這個為了別人,必定要什麼為別人?因為了解生死的苦,要徹底解決。所以如果沒有真正的中士的內涵,那前面說不可能有上士;從同樣的次第,如果沒有下士的內涵,根本不可能有中士。現在連它下士都沒有,自己說為利有情願成佛,我就是菩薩了!那這是非常嚴重的增上慢。那發了菩提心以後,行了菩薩道,那時再去證空性。否則的話,我們很容易那個起那個增上慢,那這樣的話,我們該修的那條道路就錯了。3:24:45第39卷 29:10
所以說這地方又特別地再說一下。噢!那個前面那個次第非常重要,那個次第的內涵就說明什麼?我們這個質要到什麼情況之下才算,絕對不是嘴巴上面唸一下,或者似是而非,好像——嗯!有這麼一點。3:25:11第39卷 29:37
所以我今天想起來了,最近常常有些同學跑到我這地方,因為談這個問題,最近我們又重新很認真地去學《廣論》。同樣地我也遇見這樣的一個同學,常常跟我講,他對那個緣起性空,啊!他感覺到實在好,他自己了解了,這樣。實際上你不能說他一點沒有認識,可是單單......真正地去實踐去做了以後,那時候才會有這個感覺。所以我經常在我的周圍,我自己也是一樣,慢慢、慢慢你去體會的話,那才曉得,就是我們沒有正確的聖教的人衡量的話,自己不大認識它真正的這個質跟量。那麼前面講的部分是質,那麼這個質還需要量,所以下面看:3:26:07第39卷 30:33
淨修心量,亦是乃至未起如是意樂以來,應須恆常勵力修習。
那同樣的,還要一定的量啊!所以要淨化自己的內心修這樣的,那個特徵要到什麼呢?「未起」,不僅僅是起來,一直要到起來了以後再繼續地努力,到努力到什麼程度呢?遇到任何一個境,任運就生起來了。所謂任運的話,不加思索的。平常我們不加思索的是什麼?「我」;平常我們不加思索的——自己的習氣,自己的習氣看見好東西就歡喜。現在要照著《菩提道次第論》告訴我們次第一步一步走上來,修到不加思索地一碰到那個東西,就感覺到:啊!害怕。自然而然一碰到自己就怕,說喔唷!隨便一碰到這個東西,曉得這些境界一沾上的話,那將來就受這麼嚴重的可怕。如果這種心理還沒現起,對不起,那還要修。3:27:22第39卷 31:49
內鄔嗉巴亦云:「應觀能生彼中之因,先作未作,現作未作,為念不念當來應作。
「內鄔嗉巴」,那就是這個傳承當中的一個非常重要的一個祖師,那麼前面講那個道理,下面就是再用祖師的語錄來說。說平常的時候我們真正應該做的是什麼呢?是應該不斷地去觀察,我們現在對境起心動念作了些什麼。看看我們是對於這個三惡道這個因,造什麼因會感得,說以前有沒有作啊?現在來作不作啊?那是不是經常心裡面緣著這個念頭,防止以後當來作不作啊?就是這樣。3:28:29第39卷 32:55
若先已作,或現正作,或念後時而當作者,則當生彼。若生彼中,爾時我當何所作耶,我能忍乎?
假定我們以前已經作了,眼前還在作,或者說以後還要作,作了以後會感得生那個地方去的業。那到真正生到那地方的話,那怎麼辦?我能忍受嗎?3:29:02第39卷 33:27
作是念已,作意思惟,必須令其腦漿炎熱,起坐慞慌,無寧方便,隨力令發畏怖之心。」此是切要。
了解了這個,那不但是了解了這個道理以後,還要繼續地去思惟。思惟到什麼程度呢?思惟到「腦漿炎熱」。當我們認真去想的話,你會覺得全部的精神貫注在這裡,那這個頭腦,就是全部一心一意想在這裡的話,那時候心裡就很害怕,坐也不是、站也不是,因為害怕嘛,所以心裡面根本就安不下來。這是什麼啊?自然而然發生了怖畏之心。有了這個怖畏之心了,那我們就不敢隨隨便便馬馬虎虎了,所以這個是非常重要的。那這個無非是引祖師的話,重新敘說一遍上面的道理。3:30:03第39卷 34:29
現得善身,若如是思,能淨先作,未來減少。先所作善,由猛欲樂,發願令轉增長繁多。諸當新作堪能趣入,則日日中能使暇身具足義利。
那透過了這樣,我們現在得到了這個真正的賢善之身,這個「善」就是真正的這個身體能夠修行的。那我們如果能夠照著這樣道理去作的話,那麼以前作的我可以淨化,未來可以減少,這樣。那麼至於說——這個是壞的——好的方面,由於這樣很強盛的欲樂,這使得增長,這樣。那麼還有呢,新作的、新作了好的能夠不斷地向上。那由於不斷地這樣去作的話,壞的事情——已作的懺悔,未作的不作;好的事情——已作的增上,未作的努力,那這樣的話,豈不是使得我們這個真正有暇的身體,一天都不空過,能夠產生了最好的用場了。3:31:25第39卷 35:51
若於現在不思彼等,墮惡趣時,雖求從彼畏怖之中,救護依處,然不能得。
前面所說的,都必須趁沒有墮落,趁得到現在賢善的暇滿之身。說反過來,若於現在得到了暇滿身,不如法地去思惟這些事情,一旦真正墮落了,因為不去思惟,會怎麼樣?隨順我們習氣轉。想想看是不是這樣?我們除了隨順我們習氣,沒有第二條路好走。那個時候我們的習氣,永遠輪迴生死,而輪迴生死當中仔細去看的話,惡是絕端地多,善是非常地少。業的感果就看你的造的業的多少,既然造這麼多惡業——墮落。墮落了以後,對不起,到那時候,你要想去救,救護沒有用,到了惡趣沒有用。前面在三惡道苦當中已經講過了,地獄是絕端地痛苦,你除了這個痛苦以外,拼命地這個忍受,忍也無法忍以外,你沒其他的條件;餓鬼也是如此;而畜生根本沒有能力去選擇善惡。所以一旦墮落了,當然要求救來不及了!所以說:3:32:54第39卷 37:20
爾時於其應不應作,無慧力故,不能取捨。
就這樣,這個是它的一個特點。3:33:02第39卷 37:28
如《入行論》云:「若時能行善,然我未作善,惡趣苦蒙蔽,爾時我何為。」
這個在《入行論》上面的策勵我們那個偈子。他說假定是這個時候我們能夠有機會作好事,但是我們沒有作。沒有作好事作什麼啊?作造惡業。造了惡業以後墮落了,那時墮落了以後呢,「惡趣苦」,整個被它蒙住了,請問:那個時候怎麼辦?3:33:39第39卷 38:05
又云:「誰從此大畏,能善救護我,睜其恐懼眼,四方覓歸依。見四方無依,次乃徧迷悶,彼處非有依,爾時我何為。
第二,繼續下去說:到那時候你掉下去了以後,你會想:「啊!那這麼恐怖的這樣的一個狀態,誰能夠來救我啊?」內心當中我們可以想像得到,當我們突然之間遇到一個絕端恐怖的情況,那我們是不是想辦法要去求救啊?所以它這個是一個很現實的問題。「睜其恐懼眼」,內心充滿了恐怖要去求救,但是到處去找,有沒有可以真正幫忙我們依靠的地方?沒有。任何一個方面,「四方」,任何一個方向,找不到!「徧迷悶」,唯一的就是這樣,一無是處。請問:那個時候我怎麼辦?現在好好地想啊!3:34:55第39卷 39:21
故自今歸依,諸佛眾生怙,勤救眾生事,大力除諸畏。」
所以要記住啊!不要到那個時候來不及啊!要趁現在還有所作為的時候,好好地找歸依的地方啊,那個歸依的地方是哪裡呢?佛。只有那個佛是一切眾生真正可以依靠的;只有佛,他唯一努力的——「勤救眾生事」。這個是佛唯一做的,他只有做一件事情,勤就是精進,他佛只做一件事情,幹什麼?救眾生。他不但努力救,而且他有力量,能夠「大力除諸畏」,能夠幫忙我們解決這個問題。《入行論》上這個偈子,我們好好地擺在心裡面。3:35:58第39卷 40:23
此僅粗分,廣如《念住經》說。定須觀閱,數數觀閱,於所觀閱,應當思惟。
這個地方是粗淺的,但是重要的都在這裡,如果詳細來說,是《念住經》裡面說,這些我們一定要去把它好好地取來看。那現在實際上真正的,為什麼叫我們好好地看呢?就是主要的策勵我們,使我們真正地能夠努力做,這個才是真正重要的。所以他下面說「數數觀閱,於所觀閱,應當思惟」,這個才是我們眼前最最重要的,這樣一個特點。那麼到這裡為止,上面這個思惟三惡趣苦,以及思惟三惡趣苦當中的地獄、旁生、餓鬼,都把它告一段落。3:37:04第39卷 4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