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論鳳山寺版手抄稿

廣論章節
十六、皈依三寶
廣論頁行
P.98 L4 ~ P.117 L2
廣論段落
第二習近後世安樂方便分二~非離此外,忽從他來。
手抄冊數頁行
第5冊 P.230 LL1 ~ 第6冊 P.170 L5
手抄段落
那麼我們現在繼續看下面~應該精勤如法努力。
音檔卷數起迄
第39卷 41:29 ~ 第46卷 07:21

字體縮放 最小100%最大

00:00第39卷 41:29

  那我們現在繼續看下面:00:03第39卷 41:33

第二習近後世安樂方便

  這個也是屬於這個「取心要」,當我們得到了暇滿的人身,下面就取心要。然後取心要過程當中,道總建立跟那個對道次總建立了以後,下面分下、中、上,現在這個是「正修下士」當中。前面一科「發生希求後世之心」,第一個,透過上面講那個,那我們眼前就不要了,這要希求後世。第二呢,「依止後世安樂方便」,這就是眼前說第二這部分。不過這個前面的題目,這個地方的題目,前面這個科判上面講的,「第二依止後世安樂方便」,這地方「第二習近後世安樂方便」,這到底這文字怎麼,眼前沒關係,只要我們懂得內涵。所以諸位將來好好地學,把藏文學通了,深學,然後透過你們再去兩者當中選一個更切題的來安立這個。01:20第39卷 42:49

  那我們現在又看這下面:那麼既然現世很快地死,又不能久住,死了以後要下地獄,所以這個是一無是處的,我們在這種狀態當中,真正能夠找的是在後世。那麼請問,既然要努力後世好,那也就是這一世積那個能夠後世好增上的因,那麼這個地方就是說「習近後世安樂」的這個正確的方法。這個裡邊分兩部分:02:04第39卷 43:33

分二:趣入聖教最勝之門淨修歸依,一切善樂所有根本發深忍信。

  這一部分分成功兩個,那麼現在要想真正地趣入後世的方便分兩部分,第一個呢,這個要歸依、要歸依。所以真正「趣入聖教」的最殊勝的這個門進去的是什麼呢?「淨修歸依」,要修,而且要淨修,這第一部分。第二,這個不是我們要安樂嗎?說一切善的、一切樂的根本,對於這個道理要「發深忍信」。也就是說前面是趣入聖教之門歸依,對於歸依能夠得到安樂的這個道理,對於這個道理要發起深忍之信,簡單來說發起深信。03:08第39卷 44:37

  那麼為什麼「信」,我們要加一個「深忍信」?信有幾種,有一種:人家告訴我,我就相信了,糊裡糊塗的就這樣。這個能不能幫忙我們真正地解決佛法的問題?不能!所以在佛經裡面,佛陀告訴我們,有一句非常重要也有名的名言:「信為能入,智為能度。」我們真正進去的是信,可是那個信如果是糊裡糊塗的,好像進去、好像不進去,碰到一件什麼事情都動搖了。所以雖然相信了,沒辦法真正地趣入,沒辦法趣入照著它去做的話,不可能真正地了解它的內涵。所以要想真正解決問題的話,要照他正確的方法;照他正確的方法,一定要信得過他,才願意棄捨自己的,然後跟著他學。所以一開頭,那個「信」本身它有很多條件,確立了這個以後,那麼才堅固自己的信心。那堅固了自己這樣的信心,所謂「信為欲依」,我相信了,會策發我的願意好樂地這個向裡邊真正地深入追求;有了這樣的好樂心,會努力,「欲為勤依」,努力去做就得到好處。所以這個地方分成功這個兩部分。那麼現在我們就看,入聖教的門修歸依:04:56第39卷 46:25

初中分四:由依何事為歸依因,由依彼故所歸之境,由何道理而正歸依,既歸依已所學次第。

  前面我們談趣入聖教的門是歸依,那這個是、對於這個道理,是一切善樂的根本,對於這個要發深深的深信。那因為這個信不是普通迷信,所以真正以智慧——所謂智信,所以既然智信的話,我要說道理,我為什麼我要歸依?這因此在這地方說「由依何事」,你什麼原因而要來歸依?第二個,依這樣的一個原因要歸依,那麼我歸依的對象是應該怎麼樣?所以歸依的原因把握住,非常正確;在這個原因之下,所歸依對象也非常正確;那麼在這個時候,怎麼方法、怎麼樣去歸依法;歸依了以後應該怎麼做。那是開出來四科,這個四科我們雖然還沒有深入地一步一步向裡邊去好好地學,可是已經能夠從這個綱要上面把握得準,這個正是智信的必須的條件,而不是含含糊糊迷信。這清楚嗎?所以對那個綱要把握住了,然後每一個這個綱要我們再一步一步地細入。06:39第39卷 48:08

今初

  現在看第一個,第一個就是「由依何事」,為什麼原因要歸依?看文:06:48第39卷 48:17

因雖多種,然於此中是如前說,於現法中速死不住,死歿之後,於所生處亦無自在,是為諸業他自在轉。

  那有很多原因,現在我在這裡所講、我們在這裡所要學的,也大師告訴我們的,就是前面照著次第來。說我們已經看得很清楚、了解得很清楚:現法——啊!那非常快地死,根本你沒辦法安住。那麼死了以後呢?對不起!不是沒有了,還一定要有個去處,這個去處也不是自己能夠把握的。誰作主的呢?是業。那麼請問:這個業是什麼樣的行相呢?那我們就看:07:41第39卷 49:10

其業亦如《入行論》云:「如黑暗依陰雲中,剎那電閃極明顯,如是佛力百道中,世間福慧略發起。由是其善唯羸劣,恆作重罪極強猛。」

  這個引《入行論》,那個也是大師引的,實際也就是大師告誡我們的。這個地方可以說明不但大師——宗大師,大師這個傳承是阿底峽尊者,而且寫《入行論》的寂天菩薩。所以也告訴我們從佛以來,所有傳承真正如法行的祖師們,也就是真正成就的人,沒有一個例外,都是告訴我們這樣;也沒有一個例外,他們都是照著這樣做,過來解決問題的人。因此我們希望解決問題,豈不也應該從這樣去走。08:49第39卷 50:18

  所以前面我們說,喔!那既然是將來到哪裡去都是業決定的,那我們現在看看,我們眼前有什麼業呢?他說就像黑暗在依黑雲中,也就是說那個晚上再加上滿天烏雲,那是伸手不見五指,一點看不見。那個時候「剎那電閃」,忽然之間電閃,啊!非常地明亮。這兩個說什麼?就是說我們世間所有的人,在無明當中,所以無明重重疊疊的,本來已經看不見,還要加上很多的陰雲,是一點都看不見——並不是我們這個眼睛看,我們的慧眼去看,根本沒有力量選擇是、非。所以我們這是為什麼,我們動不動就會引證像《前世今生》、《新世紀的飲食》,大家都說進步了、進步了!實際上看看,不要拿佛法來衡準,拿世間來衡準,那都是一團糟,已經夠黑了,何況拿佛法來去。10:10第39卷 51:39

  所以說黑暗再依烏雲,唯一的光明是什麼?剎那閃電。那個電指什麼?「如是佛力」,那就是真正的唯有的光明——佛,在所有的一切當中生起來,啊!真正見到光明。我們必須要見到了光明,認識了法的是、否,才能夠照著法去行,那個時候多多少少會積一點白業,也就是「福慧」之業。所以實際上,我們世間人在這種狀態當中,能夠非常——就算有機會看見,非常短暫的一剎那,所以世間真正造福慧的,就這麼很短暫的一點點。所以我們的善是非常地羸劣,羸劣是簡直是微弱到不得了,而平常真正做的都是重罪,不但重罪而且非常地強猛。這《入行論》上頭的,下面再解釋:11:18第39卷 52:47

諸白淨業勢力微劣,諸黑惡業至極強力,故墮惡趣,由思此理,起大畏怖,

  說:啊!了解了這個情況,我們的乾淨的、這是清白的那個業少得不能再少;而黑業的非常地強大,既然如此,將來會墮落。因為這樣,那我們就是起恐怖。11:49第39卷 53:18

  那現在我們可以隨便地想一想看,平常我們常常講,我們不妨從早晨到晚上去想。早晨起來了,聽了打板了,是你想起來,一打板:「啊!我覺得生死輪迴很恐怖,我還要救一切人。馬上起來!」還是你想:「唉呀,這個天氣那麼冷,再轉一轉。」自己很清楚。起來了,跑得去大殿上面去唱唸,有氣無力,打瞌睡,不恭敬是這個因。就算唸咒,你也沒有想:啊!為了要救一切眾生,我全部精神;還是癡癡呆呆地去唸?你仔細想想:好事、做好事都是很多惡緣。面對著這個三寶不恭敬,都對我們有損失,那壞事呢?那不用說了!12:43第39卷 54:12

  所以我們稍微想一想的話,那自己就會生起這種真實的了解,了解了以後怎麼?起怖畏了。這個既然害怕了,我們會不會去求救啊?就要去求救了。我們現在所以做不到的話,就是沒有生起那個怖畏心。所以前面這個就策勵我們怎麼去生怖畏。那麼生了怖畏呢?13:06第39卷 54:35

次令發生求依之心。

  由於這個害怕,那我們要去想辦法,真正要求救了,這個是可歸依之處。真正的歸依的因就這兩件。所以,13:22第39卷 54:52

猶如陳那菩薩云:「安住無邊底,生死大海中,貪等極暴惡,大鯨嚼其身,今當歸依誰。」

  那正說之前,再引另外一個陳那菩薩告訴我們的。說我們現在實際上在哪裡呀?在生死大海當中。這個生死大海大到什麼程度啊?廣是沒有邊,深是沒有底,這樣。那麼這個生死大海,實際上就是我們輪迴當中,那真正的原因呢?煩惱。煩惱主要的是:我們現出來的行相——三毒為主,說「貪等」,貪等等這些,非常地粗暴、非常地惡劣!所以造了這個惡業以後將來我們一定會死的,那個海裡邊最大的是鯨魚,就這樣,實際上那我們就是個死亡,那造了這個一定被這個惡業所吞食。那個時候會產生很大的恐怖,所以那我們現在要找誰去求歸依呀?最主要的,這個陳那菩薩說的也是讓我們策發,第一個:對於我們現在的現況,這個現況就是生死大海起怖畏;然後因為起怖畏,所以要求找歸依。所以下面總結:14:51第39卷 56:18

總為二事。由惡趣等自生怖畏。深信三寶,有從彼中救護堪能。

  這兩件事情,第一件呢,對於惡趣害怕;然後第二個,深深地信仰三寶,能夠真正地從這個生死輪迴大恐怖的境界當中,把我們救出來。這兩樣東西非常重要!那麼告訴我們了,還更進一步,說這兩件事情不是嘴巴講講的喔!所以他說:15:34第39卷 57:03

故若此二唯有虛言,則其歸依亦同於彼,若此二因,堅固猛利,則其歸依亦能變意,故應勵力勤修二因。

  對於這個兩個原因,假定只是嘴巴上面講講,那這個歸依也是嘴巴上面講講。所以我們現在這個世界上面,平常我們講暇滿難得,這樣;現在很多人說這個暇滿好像並不難得。那我介紹他《前世今生》是希望他了解暇滿難得,他看了《前世今生》,又說有這麼多人轉來轉去都是人,不難得啊!我們看了這個才知道,那麼多人當中,有幾個聽見過佛法的?聽見了佛法,有幾個相信佛法的?相信佛法了,有幾個了解佛法的內涵呢?了解的佛法,有幾個照著去做?照著去做生起這樣的內心歸依的,有幾個?這個《前世今生》跟這個另外一個人寫的叫什麼?《生命不死》,找不到一個。你們有沒有發現這個特點?在我們周圍去找,我們這麼圈子裡面,所以我自己一直感覺得:唉!你說到底算是暇滿有還是沒有呢?我實在是自己無法來說。這個是非常難得、非常難得!所以這個暇滿是非常難得的!17:12第39卷 58:43

  那現在有太多人:「啊!我已經歸依過了!」再不然呢,那時候說要數數歸依,「我已經歸依很多法師了。」「你怎麼歸依?」「你看我的歸依證有幾十張,哪一個大法師我都歸依過。」這個叫歸依嗎?這是我們現在很不幸的地方。那個歸依還算好的咧!他唸了一下「諸佛正法眾中尊」什麼,然後「為利有情願成佛」,我就是菩薩了!就是這樣。所以他前面一再策勵我們,我們不是拿了標準去衡準別人,衡準別人根本錯了!我們了解了這個,反觀自己,說:啊!我們怎麼自己必須要懂得那個次第。17:58第39卷 59:28

  其實如果我們了解了這個特徵,不妨現在看看所謂淨土法門。淨土法門大師也策勵我們,啊!這個世間是一無可取,趕快拼命念佛啊!本來他這個方法的確至少歸依做到了,可是他現在總覺得:啊!這個法門很好。實際上內心當中有沒有生起這種量?沒有。所以只要歸依的心沒生起來,那嘴巴上面講的是空話,那它的好處,談不到!所以這個後面這一句話告訴我們這個。所以我們應該努力,現在努力的是什麼?修這兩個因。好,那這一堂課就到這地方。18:44第40卷 00:06

  我們繼續下去,說這個歸依的因有兩種,一個因為感覺到現世無憑,這個不但無憑而且很快地死,那麼死了以後還要墮落,這是絕端恐怖的,因此要從這地方要求救護。那麼現在真正能夠救護的,「第二」,所以前面是由什麼原因應該去歸依,那現在九十九頁上面看文。19:32第40卷 00:54

第二由依彼故所歸之境分二:

  那就是由於這個前面的恐怖的因,那麼要去求歸依,這個分兩部分。19:49第40卷 01:11

正明其境,應歸依此之因相。

  那既然由於前面的這個恐怖了,所以要找一個能夠依靠的對象,這是第一個正明其境。那麼然後第二個,說那這個所歸依的應該有什麼樣的內容。那我們現在看文:20:17第40卷 01:38

如《百五十頌》云:「若誰一切過,畢竟皆永無,若是一切種,一切德依處。設是有心者,即應歸依此,讚此恭敬此,應住其聖教。」

  這是《百五十頌》上,下面的解釋,我們一起唸完了再說一說。20:40第40卷 02:02

謂若有一,能辨是依非依慧者,理應歸依,無欺歸處佛薄伽梵。由此亦表法及僧寶。如《歸依七十頌》云:「佛法及僧伽,是求脫者依。」

  那既然我們前面現況是有這樣的情形,那麼要很快地死,死了以後又被業所流轉,這樣。那因此真正地要去歸依的這個對象,他一定在這個問題上面能夠真正地徹底解決。所以說:在這個上頭要歸依的對象,他的錯誤、過失能夠徹底地淨除,這第一個;不但如此,這個是離苦方面,還有我們希望得到的呢?一切的功德,他究竟能夠圓滿。這兩個是必須要的條件。21:50第40卷 03:13

  這個跟前面是,這個因然後是必然地產生那個果。我說過因為這一點很重要,再說一遍。前面我們思惟現生很快地過去,而且到死的時候像個夢一樣,什麼都沒有。那死了以後並不是死掉沒有的,而是要看業來決定的。那我們現在造的都是惡業,所以起恐怖。那既然這樣的要歸依的對象,他是不是也不離開這個原則?因此我們說由這個前面恐怖的因,所歸依的那個對象,他一定在這個上面——也就是說他造那個惡業使他墮落的這一點,徹底地解決。否則的話,他自己不能解決,你去找他那有什麼用呢?而且他的功德究竟圓滿,這兩個條件是必須要的。22:51第40卷 04:13

  因此說,如果是真正自己「有心」,換句話普通有腦筋,這個腦筋沒有問題,而且有智慧能夠辨別得清楚的話,那一定應該歸依這個,這一段就是這樣。那麼所以實際上真正能夠根據這個原因,能夠解決我們的問題而應歸依的那就是佛。「薄伽梵」那就是梵文,同樣的,就是佛的意義。那麼既然佛是我們歸依的,他為了救我們來說的法,當然也是我們歸依的;依照這個法作實際上地修行的,那個就是我們的同伴。前面就是說這樣。好,那麼我們了解了這個正應該歸依的,那歸依的行相呢?那下面第二:23:48第40卷 05:10

應歸之因相分四,

  這個應歸依的,現在我們說現在弄清楚了應歸的對象,還是要很仔細地分,分四部分:24:03第40卷 05:24

初者,謂自即是極調善性,已能證得無畏位故,若未得此,則如倒者依於倒者,不能從其一切畏中救護他故。

  說那現在我們這樣的話去歸依的,他自己本身已經絕對地完全地能夠調柔,自己也能夠因為這調柔了,根本問題解決了,所以他達到再沒有任何畏懼的。我們是有畏懼而去求他,而那麼他本身如果還有畏懼的,那他自己有問題,就像倒在地上你求他,他自己都爬不起來,也不曉得怎麼爬,你怎麼去找他呢?像醫生,他自己也生病,更不知道怎麼醫別人。所以他自己本身要解決的。那這樣夠不夠?不夠。還要第二:25:02第40卷 06:23

第二者,謂於一切種,度所化機,善方便故,此若無者,縱往歸依,亦不能辦所求事故。

  還要加一個條件:他有能力可以在任何情況之下,你去求他,他能夠幫忙你,而且懂得各式各樣的方法。假定說他沒有這個條件,他雖然起來了,你去找他,他說:「我自己起來了,怎麼幫人家,對不起,我不知道啊!」那這個還是沒辦法。夠不夠?不夠。說他雖然有了第二個條件,他可以幫人,可是假定說他自己不願意,你去找他,他說:「嗯!我才不願意幫你。」他雖然自己起來,有能力幫別人,可是他不願意,不行!所以他還要下面的條件:25:58第40卷 07:19

第三者,謂具大悲故,此若無者,雖趣歸依,不救護故。

  還要有大悲心,所謂那個大悲的內涵,也就是說他要幫忙一切眾生解決他們的痛苦,而且這個眾生並沒有任何限制。我們世間人也有這種心理,譬如說父母對自己的子女,願意,乃至於子女對父母的親人,願意;其他人,不一定,對朋友可以,怨家不可以。乃至於說雖然前面是說有能力,可是現在這地方不但有能力,而且要有這個悲心,所以這個是必須要的條件,前面已經說過。還要:26:49第40卷 08:10

第四者,謂以一切財而興供養,未將為喜,要以正行而修供養,乃生喜故,此若無者,則定顧視先有恩惠,不與一切作歸處故。

  還要一個條件,因為世間的很多人,說你去好好地供養他、送他錢,他幫你忙,否則不行;他現在一個條件說,不管你有沒有供養他、有他恩惠不恩惠,他在任何情況之下,你去真正願意找他,如理找他,他一定幫你忙,這樣。那麼這個所以說,別的財供養他不要,為什麼既然什麼都不要,為什麼要以正修行才能生喜呢?因為佛就是依照正確的方法解決的,現在雖然你去歸依,可是你不願意照著他告訴我們的正確的方法去做,還是沒有辦法救,他是有意救我們的。所以最後那一點就說明,這個歸依的對象是何等地崇高、何等地偉大!具了這四個條件,那這對了。所以我們前面了解了應歸依的境,那麼現在所歸的那個行相,也就是把這四個行相條件列出來。那麼所以他把上面的總攝:28:19第40卷 09:41

總之自正解脫一切怖畏,

  第一個,他自己解決了。下面第二,28:26第40卷 09:48

善巧於畏度他方便,

  第二個,能夠幫助別人,怎麼去非常善巧地解決來求的人。第三,28:42第40卷 10:04

普於一切無其親疏,大悲徧轉,

  他救的對象沒有任何限制,不管是親近的也好、陌生人也好、怨家也好,他只有一個大悲心,在任何情況之下救你。所以我們看得見我們世尊在世的時候,那很多這種典型的公案,提婆達多一天到晚要害佛,佛從來沒有一點點起任何異心,他自己的兒子羅睺羅跟提婆達多兩個完全等視,完全是大悲徧轉,第三個。第四呢,29:27第40卷 10:49

普利一切有恩無恩,

  這第四個,前面說過。這個,29:32第40卷 10:53

是應歸處。此亦唯佛方有,非自在天等,故佛即是所歸依處。

  能真正能夠具足這個條件的只有佛,再沒有其他的了。那這個地方所以說「自在天等」的話,就是除了佛以外再沒有我們想像當中一位很偉大的。那麼這個是在印度他們的民間覺得最了不起的自在天,這樣。那當然我們現在這裡也有,我們也民間有各式各樣的,就是求神啊,去要找什麼,那這些實際上都不是我們真正歸依處。說起來如果了解了佛法,那真是很可笑的一件事情。真正說起來,尤其特別的民間這種,如果你正規地來說的話,我們現在暇滿的人身,遠比他珍貴,反而是倒過來去求歸依,那是非常荒唐的事情,那也是非常可憐的事情,應該這樣說。可憐在何處?不了解正確的正法。也就等於說,我們手上的有的東西遠比他值錢,然後居然自己不用,我們跑得去求他,或者把自己的換給他。這個真正重要的就是個無明,那現在我們學了佛以後指出了行相來。那我們現在繼續地看下去:31:10第40卷 12:32

由如是故,佛所說法,佛弟子眾皆可歸依。由是若於〈攝分〉所說此諸理上,能引定解,專心依仰,必無不救,故應至心發起定解。

  那由於這個道理讓我們了解:佛所講的「法」,以及照著佛講的「佛弟子眾」,那個實際上佛弟子眾就是講僧,那都是我們應該可以歸依。那麼上面講的這個道理是從哪裡呢?是《瑜伽師地論》的〈攝分〉當中所講的。那麼假定對於上面這個道理,我們能夠真正地引發了——理論了解了,而且要多去觀察思惟生「定解」。只有產生定解,才能夠專心地仰望、恭敬、依靠,如果能夠做到這點,絕對沒有不救的,所以在這地方我們應該至心發起定解。32:26第40卷 13:48

由能救自二種因中,外支或因,無所缺少,大師已成,然是內支,未能實心持為歸依,而苦惱故。

  現在我們就看得見,我們是實際上有問題、也苦惱,要去求歸依;那麼現在實際上要去求歸依——就是佛,佛已經成了佛。所以真正救我們的條件當中,一個自己需要,自己在痛苦,需要找人去救;然後外面有人來救我們,這兩個條件。現在這個地方,「外支」也就是外面救我們的,這個因不少,就是「大師」,佛已經成了佛了。可是問題在哪裡呢?只是我們裡邊內心,我們的內心沒有真實地把這個三寶作為我們應歸依處,這個才是我們真正苦惱的道理。33:40第40卷 15:02

  所以實際上我們在這地方可以停一下,為什麼他前面一再地強調策勵教我們多去觀察、多去思惟、多引生定解。固然我們對這個理論不了解,那當然一點用場都沒有;就是了解了以後,如果不實際上地去認真地去觀察,那可能對這個理論容或——思辨、觀察對那個理論容或有懷疑。那思辨、觀察確定了以後,如果不是努力地深深地去思惟,那個時候我們腦筋當中這個習性,也就是我們平常說的我們的現行,一切的眼前的現行,還是偏向於以前的、被我們的無明所使的。這個同樣的道理,就像我們思惟苦一樣,那麼苦思惟起來了,還要再思惟那個要歸依的地方,這是為什麼下面要讓我們了解了三寶的可貴以後,去思惟它的功德的原因。我們現在看文:34:51第40卷 16:12

是故應知,雖未請求,由大悲引,而作助伴,復無懈怠,無比勝妙真歸依處,現前安住為自作怙,故應歸此。

  喏!所以大師外支已成,而我們由於內支——裡邊內心當中,並沒有真實要想一心一意歸投,所以我們應該知道,那也要徹底地,現在這地方告訴我們,應該了解佛的特徵。說平常人要去求,求了也不一定,那現在佛不要求,那為什麼呢?因為前面說,他的條件是大悲,他不但自己解決、懂得幫助別人,而且他也大悲。那個大悲到什麼呢?所謂「大悲徧轉」,在任何情況之下永遠在這個大悲心當中,這樣。他而且不會懈怠,所以這個是實實在在地真能夠救我們,再沒有能夠超勝,所謂無比地勝妙,那才是真正的歸依處。眼前已經在那裡,所以我們應該歸依他。那下面取那個:36:17第40卷 17:40

《讚應讚》云:「自宣我是汝,無怙者助伴,由大悲抱持,一切諸眾生。大師具大悲,有愍願哀愍,勤此無懈怠,有誰與尊等。汝是諸有情,依怙總勝親,不求尊為依,故眾生沉溺。若正受何法,下者亦獲利,能利他諸法,除尊非餘知。一切外支力,尊已正成辦,由內力未全,愚夫而受苦。」

  這個《讚應讚》就是這個佛弟子讚歎佛的,他說佛的這個功德:佛自己說「我是你們無救者的助伴」。那因為佛初發心就是為了要救一切眾生,集資糧,現在成就了。成就了以後他沒有別的,就是由他的悲心滿他的願,所以他是一個「大悲心抱持」。那他那個大悲所緣的就是救一切眾生,再沒有比他、更能夠跟他相比的了!那現在佛已經成了佛了,只是我們自己的裡邊不去找他,所以才會產生這樣的效應。那麼這個《讚應讚》裡邊簡單地說,就是講前面這個道理。37:48第40卷 19:11

  好,那現在我們經過了前面這兩個,說一個為什麼原因要歸依,這個清楚;那麼在這個原因之下,覺得那要去歸依的對象也清楚了。那緊跟著怎麼去歸依法,所以:38:09第40卷 19:31

第三由何道理而歸依者。

  怎麼歸依法,也就是說。這個歸依法還是〈攝決擇分〉當中的:38:21第40卷 19:42

〈攝決擇〉中略說四事:

  把它歸依的真正的綱要說出來。38:29第40卷 19:51

知功德,知差別,自誓受,不言有餘而正歸依。

  一共分成四個部分:知道它的「功德」,還有知道它的「差別」,功德就是三寶的功德,差別就是三寶有什麼各個的特徵;然後第三個,自己誓願去受歸依;最後「不言有餘」,除了這個三寶,再沒有其他的了。那這個歸依的方法。39:04第40卷 20:26

  那為什麼我們要「知功德」?在這裡前面看,為什麼我們要歸依?歸依是因為了解前面這些苦逼的道理,啊!那個苦是絕端地苦,所以我們要去歸依。所以它推動我們的力量,這樣。那既然這樣的話,要歸依的對象,他前面已經說過了,他有這樣的功德。假定我們對於他的功德不了解的話、不清楚的話,那我們不會去歸依他;或者清楚了以後,如果不能使得我們內心當中真正改變的話,那雖然有這樣,我們還會隨順我們習氣。所以既然你是怕苦,要找解決我們痛苦的這個對象去歸依,當然所歸依的對象他是有什麼功德,我們一定應該知道。所以「知功德」跟「知差別」的話,就是確實把所歸依的對象,它具有什麼樣的好處,我們要完全了解;而且歸依既然是三寶,那三寶之間又是什麼樣的一個不同。這個兩個具足條件了,那歸依的二因是真正地圓滿。40:31第40卷 21:53

  所以下面緊跟著我們,既然了解了這一點,那自然而然也誰都願意的——啊!誓願。願就是好樂心,非常強盛的好樂心,這是一定。那我們就是辨別了這個是非去歸依的,那這個才是救我們的,當然其他的,除了這個以外,不順那個正確的因的當然不願意去歸依。我們本身就是因為找不到那個正確的因,所以產生了痛苦,現在找到了,那怎麼可能再去歸依別的。你歸依別的話,那我們眼前這個就得不到了,走錯了。所以這個是非常清楚地告訴我們那個歸依的原則。那現在我們就看,這個四個當中一個一個分開來看。41:25第40卷 22:47

初知功德而歸依者,須能憶念歸處功德,其中有三:佛功德,法功德,僧功德。 今初分四:

  那真正重要的,現在就告訴我們:不但要了解,而且要不斷地思惟、憶念所歸依的功德。那麼既然歸依三寶的話,就是佛功德、法功德、僧功德,現在一樣一樣來說。先說「佛功德」,佛功德分成四部分,簡單地來說身、語、意、業,除了身、語、意以外,還要佛做些什麼事,那我們現在一個一個看。42:03第40卷 23:25

身功德者。謂正思念諸佛相好,此亦應如《喻讚》所說而憶念之。

  前面要告訴我們,一再地說,我們所以歸依他是因為他有這樣的特別的功德。就像我們前面對於地獄要脫離這個地方,努力去思惟一樣,努力思惟要脫離的這個三惡道苦,它就會有強盛的力量推動我們願意去逃開;現在也努力地思惟這個三寶的功德,那這個時候我們不但能夠逃得開苦,而且的確能夠找到、解決問題,像佛一樣,所以這個思惟對我們是很重要。至於說這個內涵,那個內涵,下面內涵那是比較容易。了解了以後主要的,還在我們怎麼去思惟、去抉擇。43:12第40卷 24:34

如云:「相莊嚴尊身,殊妙眼甘露,如無雲秋空,以星聚莊嚴。能仁具金色,法衣端嚴覆,等同金山頂,為霞雲縛纏。尊怙無嚴飾,面輪極光滿,離雲滿月輪,亦莫能及此。尊口妙蓮花,與蓮日開放,蜂見疑蓮華,當如懸索轉。尊面具金色,潔白齒端嚴,如淨秋月光,照入金山隙。應供尊右手,為輪相殊飾,由以手安慰,生死所怖人。能仁遊行時,雙足如妙蓮,印畫此地上,蓮華何能嚴。」

  那個隨便舉一些,實際上佛的功德是無量無邊,我們完全無法想像,那這是我們現在可能的情況之下。所以第一個總說佛的身,有種種的相好莊嚴。然後這個上面特別是「殊妙眼甘露」,那個妙,妙那是什麼樣呢?像無雲的秋天,那秋天是萬里晴空,換句話說這個我們無法想像地這麼莊嚴的。「以星聚莊嚴」,這個萬里晴空,那時候拿什麼東西莊嚴啊?就是宇宙間的所有的這個星來莊嚴這萬里晴空。那麼現在世尊也是一樣,平常我們說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然後這八萬四千無量的形相的莊嚴。45:19第40卷 26:41

  那他的身是什麼顏色呢?身是金色的,所謂「紫磨金色」。我們不要想成功像我們這個金子哦,只是說我們勉強去想我們世間最珍貴的,實際上他比我們想像的珍貴要超越不曉得、我們無法想像的。就像地獄的苦,我們世間的再苦沒辦法去想像地獄的苦;同樣地好的那方面,我們再好也沒辦法想像世尊的好,只是我們把那最好的東西努力去想,這策動我們的這樣的對世尊的仰望,那個才是真正重要的。所以說他下面這個,就像金山的頂一樣。那為什麼要說這個呢?我們可以個人是個人的想,我們人間所仰望的是不是金子啊?哦!找到一點金子就可以了,哦!他現在跟金山一樣,啊!這無比地光耀,無比地莊嚴。然後這個說他的面輪,細部的一個個,這樣。然後說他的嘴,然後講他的手、講他的腳,也就是他的五官當中最主要的部分。那我們好好地善巧去思惟,這個是佛的「身」方面,這個是我們眼根所對的,這樣。那將來這一些我們真正去思惟的時候,要很認真、很善巧去努力去思惟。46:56第40卷 28:19

  那麼佛的身相有一個非常特別的意義,除了他相好無量莊嚴以外,我們任何人一看見他,啊!那就會產生無比的力量。這我們如果說了解那個去看經論上面的話,這種都是很千真萬確的事實,說這個佛身是無量的這個功德所莊嚴起來的,而且這種我們也無法想像,到後面我們會簡單地介紹。實際上如果我們要對這了解,那儘量地多閱讀那個經論,然後多去思惟。下面是「語功德」,看文:47:40第40卷 29:04

語功德者。謂隨世界,所有有情,同於一時,各各申一異類請問,能由剎那心相應慧,悉皆攝持,以一言音答一切問,彼等亦能各隨自音,而生悟解。應思惟此希有道理。

  這個。說世界上面所有的有情,哇!那真是無量無邊、無量無邊,同在一個時候大家提出問題來,而且每一個問題都是千奇百怪不一樣的。這個時候世尊,他當下「剎那」,就是不要經過思索的,你問,他馬上就相應,這個慧相應的,能夠把所有的問題都能夠把握住。而且他以一句話回答,能夠回答一切問題。而妙的是,所有問他的不同的眾生,也正如他所問的,用他什麼語言,他也聽見什麼語言,他問什麼內容,也回答他什麼內容,不管深淺等等,完全能夠解、能夠回答。我們應該思惟這一種佛的稀有的道理。49:02第40卷 30:25

  在這一點在我們想起來的話覺得:嘖!好像不大可能。實際上這就是我們的無明,我們福薄才會產生。我們不是現在常常講練習、學習、學習嗎?是,就是一個世間普通人,透過學習都可以多少做得到。現在如果你們仔細去注意的話,你們跟人講話,手裡還做事情,腦筋裡可能也會想;或者你在開車,旁邊跟人講話,你還是可以一方面眼睛看著前面要開,一方面應對他,換句話說我們的確有這個能力的。那如果說我們把這個能力不斷地練習增長,是絕對做得到的。所以在現在這個眼前,大家都說是譬如說你打電腦,那麼人家跟你講話,或者開車。在我們小的時候也看見還有一個,他們這個做生意的那個帳房,他們都有這個本事。那個帳房他那個一個手裡面拿了一個算盤「剝哆、剝哆」撥,一個手裡邊那記,眼睛看,你跟他講話了他也對應,一口氣同時做好幾件事情,做得不錯。別的東西可以做錯哦,那個帳做錯是非常嚴重哦!欸,這真正有本事的那種帳房,人家說他就有這個本事。50:30第40卷 31:53

  那麼另外還有一個祖師,祖師的傳記上面,有很多這種大德都有這個本事,只是他們不會炫耀這個本事,因為佛法的中心是在業感緣起,就是說我們現在講因果,就歸依。那個憨山大師,我們大家耳熟能詳的一位大師,他有一個很有趣的本事。他那時候很虔誠地寫經,至誠恭敬地寫經。那當非常虔誠寫經的時候全部精神貫注在上面,譬如說我們現在全部精神貫注在上面,人家來講話你都聽不見,或者人家來講話你覺得嫌人家干擾,他不會。他非常恭敬地寫,然後人家來跟他講話,他可以應對,這樣。不但是一個人,他幾個人講,他也可以應對人家。所以有人覺得懷疑,有人覺得不是懷疑,覺得:喔,這個人有這樣了不起的大德啊!所以有一次有一幫人專門跑得去要試試他,一口氣找了好幾個人,大家跑得去。大師在那兒很至誠恭敬地寫,然後好幾個人大家跑得去,他問,各人問的問題不一樣,都是奇奇怪怪的。但是去問的人大家都感覺到,他回答你的話就正如你問的,絲毫不差,要回答。比如說平常我們在那兒做簡單的可以,現在有幾個人同時問很複雜的,你又全神貫注放在這裡,欸,他會!52:06第40卷 33:29

  我所以說這個很多例證的話,諸位你們如果真正地透過正確的方法去練習,也就是說法爾我們本身有這個能力的,只是我們被我們的無明習氣所覆蓋。這最重要的一個覆蓋的什麼?自己還很執著,然後還不願意接受,所以在《廣論》的前面教我們要「斷器三過」。那我們不是在這個前面那個學《四書》的時候,大家還記得兩句話嗎?「賤而好自專」,下面一句呢?「愚而好自用。」我們已經這麼差,然後自己還很執著,不願意放棄自己好好地接受那個聖賢的教導,這個才是我們的根本所在。世間我們現在偏有這種嚴重的,我們非常幸運在這裡了解這個。我們繼續下去:53:11第40卷 34:32

如《諦者品》云:「若諸有情於一時,發多定語而請問,一剎那心徧證知,由一音酬各各問。

  就是上面這個。53:23第40卷 34:45

由是應知勝導師,宣說梵音於世間,此能善轉正法輪,盡諸人天苦邊際。」

  你看世尊是這麼個了不起!他為什麼這麼了不起?因為他已經徹底解決他的問題,徹底圓滿他的功德。所以從這個上面我們也可以了解,「由是應知勝導師」,那個殊勝的導師只有佛。平常我們說二乘的聖者他多少也證得,菩薩,那現在這地方真正最圓滿的只有佛。他是以梵音,「宣說梵音」,那個清淨的音,他能夠善巧地轉種種的正法之輪。這個法輪有好多種意義,這個「輪」是轉動的意義,也就是說他把他的法經過轉動兜到我們的心裡;他轉動那個法,「法」還有意義,能夠壓、摧破、壓碎,就把我們的煩惱壓碎,煩惱壓碎了、淨化了,業就改善了,因此能夠「盡諸人天苦邊際」。在三惡道當中固然是苦,其實在人、天也是苦,那現在我們真正照著法跳出來的,三惡道沒有力量,只有人、天。透過了這個世尊的正法,能夠把所有的苦——「邊際」的話究竟圓滿地——究竟圓滿地這統統能夠淨除。那個就是世尊的語功德。55:00第40卷 36:23

又如《百五十頌》云:「觀尊面可愛,從彼聞此等,極和美言音,如月注甘露。尊語能靜息,貪塵如雨雲,拔除瞋毒蛇,等同妙翅鳥。摧壞極無知,翳障如日光,由摧我慢山,故亦等金剛。見義故無欺,無過故隨順,善綴故易解,尊語具善說。

  那先到這裡。那《百五十頌》當中說:啊!世尊的形相啊,不但是他前面這個,就是身功德,而且從這地方能聽聞他告訴我們的法。這個法有兩個特徵:第一個,從他的形相、語言上面和美到絕頂,你誰聽見了以後,啊!你內心當中被他全部會吸去,這是表相上面說。然後進一步,他的內容上面說呢?「尊語能靜息」,能靜息我們的種種的毒,所以能夠息貪毒,這個「貪」像灰塵一樣,無量無邊,不曉得多少,像雨雲一樣﹔那「瞋」,那個瞋像蛇一樣。在我們那個世界上,針對著對這個蛇跟那個龍的,有一個牠們的剋星——金翅鳥,這個龍再多,一碰到那個金翅鳥,那對不起就乖乖地就輸給牠,這樣;那世尊也是一樣,能夠解除我們的瞋。還有摧我們的癡、「無知」,那光明像日光一樣。對我們普通一般來說,我們還有一個大困難——「我慢」,我慢是高山,他現在像金剛一樣,那最大的金剛一來,所有的東西都把它摧破。57:01第40卷 38:24

  而且他是「見義」,他真正地能夠把問題的中心見到的絲毫沒有錯誤的,所以「見義故無欺,無過故隨順」。「善綴」,而且這個道理,他非常善巧地能夠來解釋。否則他如果不善巧的話,那他講的雖然是正確的方法,但是因為義理非常地深奧,所以我們不一定真正地能夠懂得。現在世尊能夠非常善巧地把最深、最難講的、無法想像的表達出來,使我們容易了解。所以世尊的講的話,那真正是具有最究竟圓滿的善說。下面,這個上面:57:55第40卷 39:17

且初聞尊語,能奪聞者意,次若正思惟,亦除諸貪癡。慶慰諸匱乏,亦放逸者歸,令樂者厭離,尊語相稱轉。能生智者喜,能增中者慧,能摧下者翳,此語利眾生。」應如是念。

  那再進一步來說,說一聽到世尊講的話,因為他的非常地和美,他法爾具有這種功德,我們在任何情況之下,完全被他牽去了。譬如我們在這裡不管做什麼,假定有佛聲一講,一聽見了,我們每一個人沒有例外整個地就都被他牽去,他有這樣強大的吸引力量。至於它的內容呢?假定我們照著它去正思惟的話,一定了解的,佛講的法門我們一定了解,不會說不了解的,但是問題欠缺我們去思惟,如果正確地思惟的話,那馬上把我們的這個三毒能夠淨除。59:01第40卷 40:23

  我們會感覺到:啊!我們是因為欠缺,現在得到了所以「慶慰」﹔那放逸的歸依﹔所以這對我們這個真正好樂的那些,聽見了他的話馬上生起「厭離」,厭離這個世間,所以在這種情況之下,「尊語相稱轉」。那所有我們必須要的、欠缺的那些,一聽見過佛講的話,他能夠恰如其分地,能夠善巧地轉種種的法,來淨化我們所要淨除的這些。所以真正的有智慧的人聽見了,啊!那無比的慶喜,這樣。那麼萬一不夠條件的,中等的——增慧,我們的智慧就提高了。最差的人我們的是闇,這個「下者翳」,翳就是遮住了,他也能夠淨除我們闇。這個就是世尊的語功德,他的語功德無非有一件事情——利益一切眾生。所以下面說:不但是知道,而我們應該這樣地去思惟,念念放在這個上頭。那麼這個第二個語功德。下面「意功德」:1:00:20第40卷 41:42

意功德分二。

  分哪兩個呢?智跟悲,現在我們先看智。1:00:27第40卷 41:49

智功德者,謂於如所有性,盡所有性,一切所知,如觀掌中菴摩洛迦,智無礙轉,能仁智徧一切所知。除佛餘者,所知寬廣,智量狹小,悉不能徧。

  這個「智」就是他的智慧,這個功德又怎麼樣呢?「謂於如所有性,盡所有性」,說這兩樣東西,所有該知道的沒有不知道的,完全知道。而且知道得什麼情況呢?就像「掌中菴摩洛果」,就是拿在手掌上面。我們眼睛要看見一樣東西,遠遠的看它不清楚,拿在手上的就徹底地清楚。1:01:17第40卷 42:39

  那麼什麼叫「如所有性」、「盡所有性」呢?這個我們簡單地來說,一個就是講它的性空,說真諦;一個是講它的緣起,這樣。我們世間有一句話,說這個我們人生是有限的,以有限的人生要想認識無限的宇宙是不可能的。通常我們世間人的看法是這樣,這並不了解佛的功德,真正了解佛的功德,照著佛的方法去做,我們人人可以真正像佛一樣認識一切。那麼我們把無限的東西總括起來,可以分兩種來說:一個它是緣起相,它那個緣起比如我們現在來隨便說,你用功將來嘛你就會得到好的成績,或者什麼,這樣,或者輾轉相關的。它真正的緣起,最究竟圓滿的這個緣起叫作法界緣起,任何一樣東西要推它的原因,可以推到重重無盡。這個重重無盡就不是我們普通人能夠緣得到了,但是世尊能夠緣得到,這是他最最——叫「盡所有性」,他又把它歸納起來。然後它為什麼是緣起的呢?因為它性空,所以叫「如所有性」,任何一樣東西它的背後、它的特徵,體性是空,叫如所有性。那因為是空所以是緣起,因為是緣起所以空,他對這個——這兩個能夠看得這麼清楚。1:03:04第40卷 44:25

  他的智「無礙」,沒有任何東西能夠障礙,在任何情況之下,所以世尊——「能仁」就是世尊,那個智慧徧知一切。除了佛以外其他的,就是佛的弟子當中,菩薩、聲聞那就沒有他了解得透徹;這世間的話,那根本不談,世間就算相似的認識一點點,那真正的內涵他是不可能知道。1:03:33第40卷 44:56

如《讚應讚》云:「唯尊智能徧,一切所知事,除尊餘一切,唯所知寬廣。」

  這就是說前面一段。1:03:45第40卷 45:06

又云:「世尊墮時法,一切種生本,如掌中酸果,是尊意行境。諸法動非動,若一若種種,如風行於空,尊意無所礙。」

  而這個世尊從我們來看,他所有的一切的事情的根本,他去看起來那就像看掌中的——這個「酸果」就是前面說菴摩洛果,其實我們任何一樣東西放在手上。也就是說世尊的意,智慧的功德,能夠徧觀法界一切,不管是動、不動,「若一若種種」,在他去觀察這個智慧的時候,沒有一點障礙。所以說風在空當中運,是不是一點障礙都沒有?所以這世尊的智慧看一切東西能夠徹底地明瞭。1:04:46第40卷 46:09

應如是念。

  那我們應該這樣念,那個是他的智慧。這個也就是說前面我們應歸依的對象當中兩點,第一個他自己解決一切問題,他還能夠幫助別人解決。下面他的大悲轉,就是他悲功德:1:05:06第40卷 46:28

悲功德者,如諸有情為煩惱縛,無所自在,能仁亦為大悲繫縛無所自在。

  這個很有趣,那我們一切有情為什麼不能自在呢?因為我們有煩惱、有業,這樣。世尊呢?煩惱、業是解決了,可是世尊也有一樣東西綁住他——大悲。他那個大悲綁住他,使得他要做什麼?要救一切眾生。所以世尊有一樣東西不自在的——要救眾生,也就是說世尊所有做的事情,我們忙我們的,世尊不是,他這個問題已經完全解決了,世尊只有一件事情——忙著救一切眾生,所以前面說為什麼「大師外支已成」,原因。1:05:55第40卷 47:16

是故若見諸苦眾生,常起大悲恆無間斷。

  要見到眾生苦的話,他的大悲起來,而起來的狀態呢,從來沒有間斷過,沒有一剎那停止過,永遠,所以說「大悲」。他又有這個悲心、又有這個智慧,這是我們應該認識、應該思惟、應該觀察的。1:06:18第40卷 47:40

如《百五十頌》云:「此一切眾生,惑縛無差別,尊為解眾生,煩惱長悲縛。為應先禮尊,為先禮大悲,尊知生死過,令如此久住。」

  說,它那個《百五十頌》也是讚,說一切的眾生,我們眾生的特徵是什麼?雖然行相是千差萬別,可是有一樣東西大家共同的、沒有差別的——為煩惱所縛。那麼現在世尊呢,要為了解除我們綁在我們身上的煩惱,所以他被「悲」所縛,而這個悲也是恒常、無間的。所以它那下面這個是策勵,到底我們先應該禮世尊,還是應禮大悲啊?那這個不是一個問題,就是策勵我們、告訴我們世尊他的悲功德。因為世尊充分了解世間的過患,他了解了世間的過患卻不離開,由於他的悲心,所以永遠住在這裡,來幫忙我們解決這問題。下面我們再看:1:07:42第40卷 49:03

《諦者品》亦云:「若見癡黑暗,常覆眾生心,陷入生死獄,勝仙發悲心。」

  就是世間哪,他講的黑暗不是沒有陽光的黑暗,是由於癡,不了解事實真相的黑暗,那個黑暗我們稱它為無明,無始以來永遠蓋著我們。由於這個事實的真相看不見,造種種業,所以就在生死這個輪迴當中,這個輪迴像一個「獄」,像個地獄一樣,你永遠脫不出來。那現在世尊——就是「勝仙」,發慈悲心去救我們。1:08:28第40卷 49:50

又云:「若見欲蔽意,大愛常躭境,墮愛貪大海,勝者發大悲。見煩惑眾生,多病憂逼惱,為除眾苦故,十力生大悲。能仁常起悲,終無不起時,住眾生意樂,故佛無過失。」應隨憶念。

  那下面又告訴我們,不斷地提這個。因為我們普通人幹什麼?見欲,「欲」就是:欸,很好,這個滿好,是我要的,可意的。我們普通人每一個人都有什麼?「大愛」,這個貪永遠這樣,那於是在這個「愛貪」的大海當中。那現在「勝者」發大悲心。發了大悲心以後,看見煩惱眾生都被這個所逼迫,所以為了要除掉一切眾生的苦,那「十力」,十力就是世尊,世尊有十種智力,生起大悲。1:09:36第40卷 50:57

  那因為有人說:那他佛還不是一樣地在我們生死輪迴當中呢?不是,他已經自己徹底解決這個問題,他之所以在這裡正是佛的功德。所以叫「智不住三有」,他的智慧能夠把生死輪迴當中、三有當中的一切境界看得很清楚,他絕對不為它所綁——不住。但是他所以還跟我們在一起,「悲不住涅槃」,因為他的悲心,所以他不會住在涅槃境界當中。因此前面說:「能仁常起悲,終無不起時」,從來沒有不起的。所以在這種情況之下,我們看起來好像跟我們眾生一樣,實際上佛是沒過失的,這個就是佛的真正的意業——悲、智兩樣功德。那麼這個就是他的身、語、意。下面看一看佛平常做些什麼?這也就是說我們因為凡夫,每一個凡夫要造業,那現在佛的業是什麼呢?他的業也只有功德。下面看:1:10:47第40卷 52:09

業功德者。謂身語意業,由其任運無間二相,而正饒益一切有情。(那是總的。)此復由於所化之別,堪引化者,能仁無不令其所化會遇圓滿,遠離衰損,定作一切所應作事。

  說世尊他不管身、語、意,他做些什麼呢?一共做一件事情,從兩個方面去談:一件事情是「正饒益一切有情」,幫忙一切有情;而且正確無誤的。我們現在世間也有人能夠幫忙我們,可是並不普遍,第一個;還有一個,我們世間幫忙我們並不正確,所以沒辦法真實地解決,世尊都沒有這個。而且幫忙我們的有兩個特徵,一個是任運的,一個是無間的。什麼叫「任運」呢?他自然而然就這個樣。因為是任運的,所以前面世間所有的眾生,每個人提出各式各樣的問題,他那一剎那心,他不要經過思考自然地就能夠回答,有這種能力;而且這種能力從不間斷。所以這兩個非常了不起噢!任運、無間。那麼有人就說了:「既然佛這樣救,那豈不是我們所有的人應該都把他救出來了?」原因在哪裡呢?前面已經說過了:「大師外支已成」,實際上就是內支——被救的眾生——的問題。1:12:47第40卷 54:09

  所以下面說,他由於所化的眾生不同,他如果說條件夠,可以能夠被度化的,世尊沒有不救他,而且一定救到圓滿的程度,遠離真正的衰、損,一定會做應該做的事情,這個才是佛。了解了這些,我們應該自己策勵自己,說大師外支已成,問題欠——欠我們哪!我們怎麼把貪著世間的行相轉變過來,我們怎麼把眼前綁住我們的業,照著世尊告訴我們的話,一步一步想辦法淨除,那整個的內涵就是我們現在講的《菩提道次第論》。我們再看:1:13:42第40卷 55:03

如《百五十頌》云:「尊說摧煩惱,顯示魔諂動,說生死苦性,亦示無畏所。思利大悲者,凡能利有情,此事尊未行,豈有此餘事。」

  說世尊的所有的說法告訴我們,他只有一件事情要說,為什麼?摧破這個「煩惱」,因為這是生死的根本。然告訴我們——顯示一切都是在「魔諂動」,這世間的所有境界都是魔的境界來害我們、他騙我們。那特別指出來那個生死的苦事,我們現在輪迴在生死當中,這特徵是什麼?說這個是毫無意義的,實際上本質上離不開生死的,就我們眼前上來說。另外告訴我們那個才是無畏的我們該去的地方。所以他真正重要的,「思利大悲者」,他唯一的、想做的、思惟的,就是利益一切有情,他是這樣的一個大悲的。凡是能夠利益眾生的事情,那沒有不做的,這樣,這是我們要了解。所以,1:15:00第40卷 56:22

《讚應讚》云:「尊未度眾生,何有是衰損,未令世間會,豈有此盛事。」應憶念之。

  那意思就是說,那個如果世尊而不度眾生,怎麼可能有這種事情?不可能的。反過來說,假定世尊沒有來教我們的話,世間哪有所有的好事呢?所有世間的好事沒有一個例外的都是世尊賜給我們的。我們應該這樣地去憶念,這個就是佛自己、佛的業功德。下面等一下還要教我們,講所有世間的沒有一樣東西例外的,真正的好的東西都是世尊的業來利益我們的。1:15:49第40卷 57:11

  那前面就簡單地說,我們要怎麼樣「知功德」,因為我們歸依的對象是佛,所以把那個功德的細部的內涵又說身、語、意業。上面所說的只是很簡單的、約略的,所以下面說:1:16:11第40卷 57:33

此是略說念佛道理,

  這是只是簡單的喔,我們怎麼去憶念佛的這個道理。1:16:22第40卷 57:44

若由種種門中憶念,亦由多門能發淨信。若能數數憶念思惟,則勢猛利常恒相續。餘二寶德,亦復如是。

  這對我們非常重要!上面講那個道理是簡單地這樣說。假定我們能夠不同的、各種方法像這樣去憶念、去思惟,思惟什麼?佛的種種的功德。那我們就會從我們所思惟的那一方面引發我們的淨信心——不但信而且「淨信」,這個才是真正我們要的。現在我們普通人呢?信,可是不清淨,迷信,因為並不了解真實的狀態,只是人云亦云。假定說由於這樣的話,不但發淨信,我們還這樣地能夠數數思惟的話,那這個信心的內涵怎麼樣?會非常猛利。平常我們現在就欠缺的什麼?很虛弱,只是約略地大概曉得。因為很虛弱,所以我們擋不住我們其他的煩惱,假定我們心很猛利的話,那其他都不會。所以平常我們聽課常常有人打瞌睡,為什麼?心裡面就是不猛利,假定我們這個多思惟他的功德的話,你一定不會。這是他主要的,我們眼前很體會得到的。然後不但猛利,而且很常恆這樣。那其他的,佛是如此,佛說的法也是如此,那麼照著法去修行的僧,也是如此。那最後一句話:1:18:14第40卷 59:36

由如是修,若善了解,則諸經論多是開示三歸功德,此等皆能現為教授。

  前面告訴我們這個道理,如果我們能夠照著這樣去做,能夠這樣去做的話,那就了解所有的經論當中都是告訴我們三寶的功德。因此,所有的這些經論都是眼前最佳的教授,指導我們怎麼去照著它去一步、一步地該做的,解決我們的問題。那今天就到這裡。1:18:50第41卷 00:03

  我們繼續下去。上面呢,講念那個三寶功德當中佛功德,佛的身、語、意這個種種功德,業以及。那麼由於這感覺到苦,要逃脫,那麼要求真正可以依止的,那只有三寶。那麼下面呢,要了解佛的功德要多多思惟、多多觀察、多多憶念。那如果能夠這樣的話,那個這個信心就會增長,然後這個心哪,不但增長而且強盛地猛利啊!那現在我們繼續下去,所以了解了這一點,所有的經論上面都是指出這個特點。看一百零三頁:1:20:14第41卷 01:28

念觀察修皆是分別,於修行時而棄捨者,是遮此等集聚資糧,淨治罪障非一門徑,故於暇身,攝取無量堅實心藏,應當了知為大障礙。

  在正式地講修行,然後這個是從歸依開始,那所以歸依,因為了解佛能救我們,為什麼?他因為有種種的功德。這一種必須要透過聽聞,然後如理觀察思惟,不斷地思惟,那麼這不斷地思惟繫念才會產生。有一類對佛法產生誤解,覺得這個不要,不要這樣去思惟的。前面在這個道前基礎裡邊曾經破除邪執當中,有一類錯誤的執著,以為說這個去思惟分別這個不對。那麼因此有這種錯誤的這種念頭,透過這種錯誤的念頭,當然不要我們去多去思惟觀察、多去憶念。那所以大師特別針對著這一點,告訴我們這個是一種大障礙,我們修行的非常嚴重的這個障礙,所以特別指出這一段來。1:22:05第41卷 03:17

  說假定有人持這種念、持這種想法,以為說我們觀察思惟那個都是分別,說正式修行的時候不要這個的,那如果這樣的話,那就有犯一個非常嚴重的毛病。因為在前面,我們集聚資糧等等,必須要去思惟,現在你不思惟的話,那麼我們集聚資糧、淨除罪障的種種的這一種前面必須要修的方便法門,都被它擋住了。那麼雖然也得到了這個暇滿的人身,我們也想趁這個機會來修各式各樣的、如法如理的、實在的,但是因為正確的這個修法擋住了,那這樣的話白得人身,這樣。所以前面這種見解是一個大障礙。那麼所以這個錯誤的地方應該拿掉,那拿掉了以後,然後下面我們就會如理地努力去做。緊跟著下面看文:1:23:20第41卷 04:32

此等若作常時修持,心隨修轉,故於初時修心稍難,後時於彼能任運轉。

  所以我們這個障礙拿掉了,那了解這個理路,那然後要怎麼辦呢?要常時地、恆常地去努力。如果我們恆常地努力的話,因為這個修行,前面我們罪障在,所以不想做,資糧不夠,做了也做不好。但是破除了這個見解上的障礙,會推動我們努力去做,經過了一段努力習慣了以後,那我們這個心就會改變過來了,以前不習慣的變成習慣。1:24:06第41卷 05:19

  那麼特別是在座的諸位當中,我想那個諸位小沙彌都有這個經驗,當你剛來的時候,一樣、一樣改,覺得很辛苦,特別是念書、背書。啊,大家覺得這件事情好辛苦!那當然前面有一個正確的理論告訴大家,大家會感覺得:是,這是我要的!夠不夠?不夠。並不是說這個概念轉過來了以後,我拿起書本來,也就可以背得出來。那我不斷地背,背、背、背久了以後,那也覺得習慣了,而且很容易就背得出來﹔也感覺得這個,一點不會感覺到這個背書是一個困難。大家是不是有這個感覺?所以必定要這個見解上面拿掉,拿掉了以後,不斷地去學習的話,那這個時候新的、如理的、我們需要的這個習慣養成功。那麼現在這地方也是如此,其實我們一路上面走上去,都是這個樣的形式。所以剛開始的時候,好像滿困難,然後你只要這樣子去做的話,以後自自然然就行!1:25:27第41卷 06:40

  所以說太賢法師有一個很有名的偈:「初入恆難永無易,由難若退何劫成。」剛剛進去的時候總歸難的,後面一步一步走上去,都有這種類似的問題,一層一層地上去,這樣。如果說你不能克服而退,退下來的話「何劫成」,你什麼時候成功呢?那麼不成功怎麼辦呢?永遠淪流這苦海,受這個極端可怕的地獄苦!1:26:12第41卷 07:26

  昨天我聽見有一個居士敘說他自己的經驗,這個我覺得都是三寶的給我們不可思議的加持。他就敘述著他自己的生死當中,很有意思,我們也給它個名字,叫前世今生。他當然這個人是現世的人,然後他遭遇到種種痛苦,那因為祈求三寶,三寶的加持,他居然像那個《前世今生》那個作者一樣,看見他為什麼受這樣的苦。然後他一看見造了這個惡業,受了這個苦,掉到地獄裡這種痛苦的行相,因為他親身感受到過,啊!那個時候那個歸依的心就非常地強猛。正如我們書本上面告訴我們的這個,所以這個經論上面的書,我們稱為它「定量」,這個說「量」——是正確的、沒有一點錯誤的、絲毫不能變動的真實相。佛、菩薩都是,所以叫「量士夫」,這個「量」的意思就是說一點都不錯的,這樣的一個聖者來告訴我們這個內涵。所以我們沒有退路的,了解了這一點,那怎麼辦呢?我們自然而然向前去克服,那這個地方也就是簡單說這個。那這個克服了以後,那我們能產生什麼呢?1:28:08第41卷 09:20

又若能念,願我當得,如所隨念,如是佛者,是發菩提心,一切晝夜恆得見佛,於臨終時任生何苦,然隨念佛終不退失。

  我因為憶念三寶的功德,然後這樣地不斷地努力地去修習,啊!覺得這個三寶有這麼大的功德,不但解決我們,如果我們去做的話我們會不會羨慕?我們會!說:「啊,但願我也是如此!」乃至於說:「我就要學!」所以說「願我當得」,也希望我就像我所念的佛一樣。這個心是什麼?這個就是菩提心。菩提心的重要的特點,是為利有情願成佛。它有兩個條件:要解決一切痛苦,一切眾生的痛苦;那我們沒有這個力量,只有成了佛才能夠,也就是說我要像佛那樣。1:29:15第41卷 10:27

  因此,儘管在我們理論上面感覺到,說:啊!發菩提心是很難的。其實這個因就在我們歸依的時候,假定說歸依的時候一開頭你走對了,這個並不難。你在不知不覺當中你積的都是這個,當正當那樣子走上去,走到那個時候你要去發起來,就容易了。這也就是像這個道次第的無比的珍貴的地方。所以前面一開頭就要告訴我們在道次第的安立,修下下,那自然而然就很容易就跑到向上去走。因為這個下,本來就是前面的前行,也就是它的基礎、它的準備工作,這個做好了,那自然做上去會一步一步向上。所以從進入佛門開始,那只有走、不斷地走上去,那個菩提心的因種已經完全放在這裡。1:30:19第41卷 11:33

  那在這種情況之下,因為你恆常地憶念,所以「一切晝夜恆得見佛」,任何時候你能夠見。這個見有兩種,並不是我們眼睛看見一個人一樣,這樣。佛是以法為身的,這個法身在沒有我們證得那個空性之前並不了解。那麼這個見是什麼見呢?就是我們的心眼,當我們念念去憶念的時候就是。佛無時無刻不在加持我們,但是我們的心不趣向他﹔既然我們心趣向他,那就等於是見到他,這樣。這種心情乃至於臨命終時「任生何苦」,平常我們想做一件事情,外面境界特別是痛苦來的時候,那我們就會被那個境把它奪掉了。可是現在我們的歸依如果這樣強盛的話,再怎麼痛苦,最痛苦的是臨命終的時候,這麼嚴重的痛苦來,那我們念佛的心,那個還是不退,還會很清楚!1:31:38第41卷 12:51

  這個有一個原因,我們念佛,為什麼要念佛?本來就是怕死了以後掉到地獄裡去的。我們可以想一想看:當我們生了病,是不是要去找醫生?所以生了病痛苦的時候,你什麼東西都可以忘記掉的,會不會忘記醫生啊?不但不會忘記醫生,正那個時候,你把那醫生記得特別牢。原因是什麼?因為我們了解這個醫生是正確地解決我們病苦的唯一的救護者。所以這個理路如果正確,如果你能夠平常養成功這習慣,在潛意識裡就是這樣的話,那當然不會退失。我們之所以平常不能產生這樣的效應,因為這個因——根本沒有找到那正確的因,理論上容或找到了正確的因,可是沒有去努力地修習、去串習。是啊!所以見解上面對正確的因找到了,然後實際上去努力,習慣串習了,那死的時候當然不會忘記佛嘛!平常我們人死的時候,我們呼爹叫娘、找醫生!對呀,就這個道理。所以我們想像當中,好像這件事情很難,難在我們顛倒、不知道、不如法行。這一點大家清楚不清楚?所以這個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基本觀念。1:33:15第41卷 14:28

  所以這一段前面一開始就告訴我們,如果我們以錯誤的認識,以為觀察修、分別就不要的話,那害了!我們整個的修行佛道,前面要從頭次第一步一步走上來集聚的資糧,總共被它擋死。那前面那個進去的口擋死了,摸錯了,後面,後面還有什麼可談!這個是我們現在末法的時候的最可惜、最可憐的一個景象。那特別的是我們現在說:啊,這個不要去思惟分別!其實這個一種這是學禪學錯的人。並不是禪錯誤喔,並不是禪宗的錯誤,也並不是現在淨土宗念佛的錯誤,學淨土、學禪「學錯」的錯誤,這兩個要分開清楚喔!1:34:11第41卷 15:24

  那個禪真正要見的是什麼?見空性,見到空性的時候在空當中沒什麼好分別的,所以自然得到的時候叫「無分別智」。這個是你必須前面有次第,一步一步地深入,到那時候自然得到那個果是這個樣的。到那時候沒什麼好分別,能、所統統消失掉了,在空性當中,這樣,所以這個叫無分別智。那我們現在把它顛倒了,倒因為果,說一開頭的時候,你不要分別就好了!那正為什麼?畜生大癡相,那畜生什麼都分不清楚的。如果這樣的話,我們不要分別了,像畜生,那不是這個不會分別是非的這個畜生,反而是變得最好的,有這種事嗎?那這裡順便提一下。那下面呢,這個幾句話是大師告訴我們的,然後有根據,下面的《三摩地王經》上面就說:1:35:16第41卷 16:29

《三摩地王經》云:「教汝應悟解,如人多觀察,由住彼觀察,心能如是趣。如是念能仁,佛身無量智,常能修隨念,心趣注於此。此行住坐時,欣樂善士智,欲我成無上,勝世願菩提。」

  實際上呢,這一個《三摩地王經》上引的兩個偈就是前面講的。說透過了這個佛陀世尊、然後善知識的教誡,令我們了解,那就現在要怎麼樣呢?要這樣去修。就像平常我們如果多去思惟、多去觀察的話,那自然而然心就安住在所觀察的對象上面,心就跟著這個跑。現在我們要觀察的是什麼呢?是「念」思惟的什麼呢?就是佛的功德。所以當我們這樣地經過佛的思惟無量的這個功德,他那功德最主要的是有他的這個智慧,那然後我們就去不斷地修習的話,那心就專注在這個上面。那時候不管一切時處,因為極專注,所以自然而然覺得:啊!佛陀這麼偉大,解決我們,我也願意去學世尊一樣。那個這種心情就是什麼?這個最殊勝的、世間最殊勝的——願菩提心。那個菩提心分兩種:願菩提、行菩提心兩種,這個後面會講。1:37:02第41卷 18:15

又云:「清淨身語意,常讚佛勝德,如是修心續,晝夜見世依。若時病不安,受其至死苦,不退失念佛,苦受莫能奪。」

  那就是同樣的前面講那一段話,說清淨的身語意——這個佛,這個佛的讚歎真是無比的!也只有佛的身語意是清淨的,那我們現在就效學他,這樣。如果我們這樣地來修我們的心,那個「心續」的話,就是心念本身是一個心相續,那如果能夠這樣的話,晝夜心能夠念著佛,能夠念著佛就是見到佛。如果能夠這樣去做的話,病了,乃至於死了,你心心念念不會退失。不管任何情況之下,不會來拿掉我們去,所以「苦受莫能奪」。在平常別的時候情況之下,我們受苦或者受什麼的話,那種心情就會消失掉了﹔但是如果我們如理的話,那苦的、乃至於死,這個「念佛」的心也不會消失。那麼這個是經論上頭的,下面再引證:1:38:24第41卷 19:37

博朶瓦云:「若數數思,漸能深信,漸淨相續,能得加持。

  那麼這個尊者怎麼講呢?博朶瓦尊者怎麼講呢?就是假定我們能夠不斷、不斷地——那個「數數」的話,不停地、恆常地——能夠這樣地如理地思惟的話,就漸漸淨信心增長;淨信心增長的另外一方面哪,我們身心的相續就能夠漸漸地這個清淨、淨化,能夠這樣的話就得到加持。1:39:00第41卷 20:13

由於此上獲得定解,故能由其誠心歸依,若於所學能正習學,則一切事悉成佛法。

  由於這一件事情上頭,我們這樣地修習的話,就能夠產生殊勝的、決定的見解,就不再任何動搖。那麼這個是由什麼?由於這個才是真正誠心的歸依。如果我們能夠這樣去做的話,不管對於我們所學的這樣的正確的學習,所有的我們眼前所對都是佛法,這是非常重要的特點。下面實際上的狀態呢?這個上面是告訴我們,正走應該是這樣,但是現在實際上我們極大部分人什麼狀態?1:39:54第41卷 21:06

吾等對於諸佛妙智,尚不計為準洽占卜。」

  這個「吾等」,並不是指不信佛的人,並不是指從來不曉得佛法的人,現在有太多人或者從來不曉得有佛,或者雖然聽見了不相信。現在這地方「吾等」就是很多信佛的人,可能也歸依過的人,自以為信佛的人。實際上呢,是不是真正地能夠做到一個誠信的佛弟子,像上面說呢?那有一些人是這樣的。實際上我自己看看,那我也屬於這一類,所以感覺到非常慚愧,但願在座的每一位同學自己衡量一下。佛有這麼了不起的智慧功德,所以我們只有依靠他、聽他的。實際上,我們對於佛的智慧功德,信仰、依賴的程度不是這樣高,往往把佛的智慧還不如一個算命先生,看得還不如一個算命先生,所以說「準洽占卜」那就是算命先生。他下面又解釋:1:41:23第41卷 22:36

此復說云:「譬如有一準利卜士說云,我知汝於今年無諸災患,則心安泰。彼若說云,今歲有災,應行此事,彼事莫為,則勵力為。若未能辦,心則不安,起是念云,彼作是說,我未能辦。

  我們可以舉一個實際上的例子,譬如說遇見一個算命先生,這個算命先生算得很準,然後這個算命先生就來說,說:「我曉得你呀!今年沒什麼,很好、你這個命今年很好,走運!」所以他心裡就很安然。假定這個算命先生說:「不對,不對!今年哪,你有剋星、有災難,應該怎麼樣去做,那麼然後那解掉這個,這些事情嘛不要做,那些事情應該做。」那個時候我們通常就會被那個算命先生說動,喔!努力地照著算命先生去做的;如果沒有去做的,心裡就會不安,說:「啊!這個算命先生告訴我要這樣、這樣,我還沒做呢!」世間人會這個。那現在呢,佛,下面說,我們對世間的準洽的算命先生尚且如此,但是對佛怎麼樣呢?看:1:42:47第41卷 23:59

若佛制云,此此應斷,此此應行。豈置心耶?若未能辦豈憂慮耶?反作是言,諸教法中,雖如彼說,然由現在,若時若處,不能實行,須如是行。輕棄佛語,唯住自知。」

  佛也制了,制定告訴我們說:這個不要做,這個應該斷除。那平常我們好歡喜習慣的這種,假定說跟佛制的不相應,我們應該斷除,也就是說佛制定的戒律,對我們將來真正不好的要斷除。反過來,「此此應行」,雖然我們不習慣,我們不想做,但是佛告訴我們這個要做,在這種狀態當中,我們心裡面會照著佛告訴我們的做嗎?這自己問。那麼假定我們做不到,我們心裡面會憂愁嗎?比一下:算命先生告訴我們,我們會聽他,做不到,我們會憂愁;佛告訴我們的,我們會在意嗎?如果做不到我們會憂愁嗎?不但不憂愁,反而還說:「啊,這個佛教的教法雖然這樣說,可是因為現在這個時代不同、地點不同啊,不能照著佛講的、告訴我們的道理去做,要應該我們這樣才對!」1:44:26第41卷 25:38

  那個時候博朶瓦時代,博朶瓦是什麼時代?相當於我們中國的宋朝的時代,離開現在正好一千年左右的時候。實際上現在宗大師引他這句話,宗大師時代也是如此,藏地的佛法那個時代遠比我們現在好,我們現在衡量、衡量也是如此。你們諸位很幸運,從小跑到這個團體當中來,我出家的時候已經中年,在碰到很多地方去,乃至於很簡單的,我們現在來說在這個地方的所謂「持午」,那事情一點都不難哪,我們還談不到簡單的持午。可是普通人家說:「啊!現在那個時代啦,不一樣啦!」說很多理由。然後又說佛世的怎麼、怎麼的,乃至於會說:「如果佛在現代也不會制這個。」我聽得實在是,我就想:那你就是佛啊?但是他言之成理喔!那仔細地看看,就會看見這種實際上的狀態。1:45:39第41卷 26:53

  當然我們不一定要死死地把佛制的這個條相死死地執著,要了解它的內在的精神,這是事實。因為佛制任何一件事情有它的內在的精神,這個精神是什麼?根據這個精神而制定出這個法則。當然我們最好的把兩點把握住,這也是事實。但是他到底什麼精神,我們凡夫能了解嗎?假定你了解了,那不錯!可是我們並不了解,這個才是它真正麻煩的地方,那所以這一段就是如此。1:46:23第41卷 27:35

  所以最後兩句話:「輕棄佛語,唯住自知。」我們就這麼很輕鬆,實際上很輕慢,這個才是最最嚴重的!佛告訴我們的最殊勝、唯一救我們的,捨棄掉了。那麼怎麼辦呢?拿我們自己的見解去,來處理這件事情。這就是我們的根本——我們無始以來的我、無明,明明是一個虛假的東西、明明是騙我們的東西,但是我們就拿這個東西。這東西是我們自己傷害我們的,佛來救我們,我們不接受。這個什麼原因?實際上我們簡單地來說,我們的障重、福輕。前面說的這些、後面說的這些,但願我們了解這個理路好好地努力地懺悔。1:47:26第41卷 28:40

  我剛才講那個故事,就是這個人還記得前生的事情,他也是一樣遇見很大的困難——絕大的痛苦,不應該說困難,這痛苦是無法想像的痛苦。他幸好也遇見了這樣的一本好的這個書,就是本論,所以他曉得去懺悔。他經過努力地懺悔以後,欸!這個淨相現起來了!這個是三寶的加持。所以我們現在真正重要的話,第一個要曉得錯誤,然後在佛前至誠懇切地懺悔,決心要改過,而且還希望能夠怎麼辦,那下面會一步步就告訴我們。我們這地方講「棄捨佛語,隨自知見」,我們現在應該照著佛語,棄捨我們自己的執著,然後照著佛語去做,這就對!這個就是歸依,真正歸依的應該有的內涵。那前面告訴我們這些道理以後怎麼辦呢?這個是一個衡準的標準哦,我們反過來看看自己。下面說:1:48:39第41卷 29:52

若不觀察,隨心愛樂,唯亂於言。

  接前面的道理,我們就要如實地去觀察的。假定聽完了、講完了不去觀察,然後前面從一開頭,本論一開頭,乃至於歸依一開頭,乃至於這一段,我們要很認真去觀察。如果不觀察,只是心裡面的想到哪裡,那只是嘴巴上面空講,那沒什麼意思的!現在如果我們能夠如理去做,不是「不觀察」,所以他反過來:1:49:18第41卷 30:30

若非爾者,

  說現在我們不是像上面說的亂來,說我們是如理去觀察,那怎麼辦呢?照著它,說:1:49:29第41卷 30:41

內返其意,詳細觀察,極為諦實。

  那我們自己回過頭來,這不是在外頭,只要反過頭來看看我們的自心,那仔細地去檢查的話,我相信會很實在地了解:哦!我們現在事實上面犯的毛病就是這些。因此應該怎麼辦呢?1:49:53第41卷 31:05

故當數數思佛功德,勵力引發至心定解。

  這個了解了以後,為什麼我們做不到?因為我們並不了解佛的真正的功德。為什麼我們相信一個算命先生?因為我們覺得這個算命先生他有這個能力,假定你現在不斷地去思惟觀察佛的功德,這一比,那算命先生簡直是,唉!這個怎麼在任何情況之下根本找不到的,那算命先生你尚且要相信的,那佛有這麼偉大的功德你怎麼會不相信呢?你自然而然很容易轉變過來。所以這地方一而再、再而三地告訴我們:最重要的——思惟佛的功德,那我們要努力地對這件事情發起定解。那這個如果心起來了,1:50:56第41卷 32:08

此若生者,則於佛所從生之法及修法眾,亦能發起如是定解,是則歸依至於扼要。此若無者,即能轉變心意歸依,且無生處,況諸餘道。

  如果這個生起來了,那麼,哦!說佛有這麼大的功德,那佛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功德?佛是如法修行的。既然佛是如法修行的,那你對的法是不是也一樣的?會覺得:哦!這個法的無比的功德。那麼現在僧呢?就是已經照著法修行的,你是不是也是一樣地跟著他?這個就是三寶。自然而然對佛、法、僧都能發起這樣的定解,於是你就至心、一心一意地相信他,然後真正地歸投依靠他。不但是理論上曉得他唯一的能夠救我們,而且一心一意要歸投依靠他、求他的救護,這個心裡面就馬上整個地就跟以前就不一樣,完全轉變過來了。這樣的歸依,那對了!真正把握住歸依的中心了。如果這個沒有的話,那對不起,因為你的心沒有轉變,所謂歸依的話,你了解了以後你一定要轉變,這個才對。如果連他這個歸依都沒有,那其他的就不談了。在我們講的那個比喻當中,你生了病去找醫生,你生了病根本不想找醫生,那請問:醫生給你開的藥,要叫你吃了治你的病,這下面還從何談起呢?1:52:47第41卷 34:00

  注意!現在這個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基本概念。那因此我們了解了為什麼這個地方要觀察、要思惟、要念佛的功德,乃至於為什麼要分別的身、語、意、業。講完了,還要一層一層地抽絲剝繭地,把我們前面的錯誤指出來;然後要策勵我們正確的方法,步步深入,利、害兩方面,凡這些那都是本論最殊勝的地方。那麼佛的功德有了,下面緊跟著說法、僧。我們看「法功德」:1:53:31第41卷 34:43

法功德者。謂由敬佛而為因緣,應作是念,佛具無邊功德者,是由證修滅道二諦,除過引德,以為自性,教證二法,而得生起。

  那個下面這法的功德,怎麼來的呢?因為我們敬佛,那就想:佛怎麼會有這樣的功德的?哦!原來他是由於修道、證滅,然後所有的過失統統地淨除、所有的功德統統生起,這樣來的。是依據著教量跟證量,教量是從聽聞思惟而得的——所謂比量,這個是相似的,就像地圖一樣;然後得到了這個相似的地圖的比量以後,如法地去修行,現證的真實的功德,那生起的。那當然這樣一來的話,我們對法也是尊敬。那下面就引那個《正攝法》,引經上面的:1:54:44第41卷 35:56

如《正攝法經》云:「諸佛世尊,所有無邊無際功德,從法生起,受行法分,法所化現,法為其主,從法出生,正法行境,依於正法,法所成辦。」

  這個理路就是這樣,佛這世尊從哪裡?主要的就是從法生起。因為他「受」,接受了法,照著法,然後去「行」,法所化現的,主要的是法,從法出生。這個就是從不同的面說明這件事情。下面「僧功德」:1:55:23第41卷 36:35

僧功德中。正謂諸聖補特伽羅,

  所謂「聖」,他有兩種:聖賢僧跟世俗僧;或者我們用很多啦,勝義僧、世俗僧。當然真正僧還有叫啞羊、無慚愧,那麼這個也順便談一下。在我們凡夫依照著教理、如法去慢慢地依戒定慧這樣做上去的時候,依據教量、持戒漸漸地做,這個叫作世俗僧,就是我們。那現在真正的指的是什麼?照著這樣地上去,親自證得的「聖」、見到勝義諦的聖賢,正確的是指這個而言。那麼但他也兼攝,因為這個是得到了果位的僧,因在哪裡呢?就是如理如量的,那叫世俗僧。1:56:24第41卷 37:36

  那另外的,什麼叫啞羊僧、無慚愧僧呢?就是雖然剃了頭,然後也形式上面受了戒,披了這件衣服,可是對於佛說的教法,根本一切都不知道,問他什麼,他什麼都不知道,像個啞巴一樣,所以「啞」,為什麼叫「羊」呢?畜生,愚癡。那麼這種情況之下,還不知慚愧。後面這兩種,都是地獄種子。然後這個世俗僧,那就是我們現在凡夫一步一步修上去次第因,那麼得到那個果就是聖賢僧。那現在真正僧的功德,主要的就是指那個聖賢——這個果。當然這個果,如果「果」一定從因當中來的,所以我們也可以從這個上面來反推那因。下面說:1:57:24第41卷 38:38

此亦由念正法功德,由其如理修行門中,而為憶念。

  那當我們前面由於佛的功德,而法的功德,那法的功德怎麼辦呢?這個法要人去如理去修習的,那這樣子修的。哦!這個由於僧如法去,那麼然後證得佛的果。所以由法而再反推回來,到僧的功德。下面也同樣引這個經:1:58:01第41卷 39:14

《正攝法經》云:「於諸僧伽,應如是念,謂說正法,受行正法,思惟正法,是正法田,受持正法,依止於法,供養於法,作法事業,法為行境,法行圓滿,自性正直,自性清淨,法性哀愍,成就悲愍,常以遠離為所行境,恆趣向法,常白淨行。」

  那個前面那一部分,這個說「僧伽」應該這樣去念頭,說:他僧伽是「說正法」,平常我們現在的時候法都是那些,佛已經離開了,實際上就佛世的時候有很多都是僧在說法,所以這個法他是講。然後他自己「受」、他自己「行」、他「思惟正法」,那個正法它是從這個地方出生的,這樣。然後他「受持」,這個「依止於法、供養於法」,那個就是這個僧所行的這個境界,他的「法行圓滿」。下面這個僧的特徵是什麼?由於他如法地去行,所以「自性正直、清淨」,不但如故——哀愍、成就悲愍。然後他所做的,總括一句:「遠離」。我們現在都是貪著、染污,他是遠離這個染污。那經常、經常不斷地趣向於法,我們是趣向於非法;我們是雜染、黑的,他是白淨的。那所以我們稱僧叫「清淨幢相」,他是一個行相,然後這個行相是清淨的,讓我們瞻仰的。2:00:00第41卷 41:13

  那前面所說的,總說佛、法、僧。在歸依過程當中第一個叫「知功德」,那前面已經講過了;第二呢?「知差別」。這個是總說三寶,那麼這個三寶當中,還要進一步各別各別的特徵,那這個地方說一下。2:00:24第41卷 41:36

由知差別而歸依者。

  三寶當中各別的——佛、法、僧。那麼仍舊是,2:00:32第41卷 41:44

如〈攝分〉說,

  〈攝決擇分〉,也就是《瑜伽師地論》上的〈攝決擇分〉說:2:00:38第41卷 41:50

由知三寶內互差別而正歸依。此中分六,

  那進一步我們還了解:哦!三寶總的行相這樣,那麼這個三寶還有各別的、特別的。分成功六部分來說:2:00:54第41卷 42:06

相差別者,現正等菩提是佛寶相。即彼證果,是法寶相。由他教授,而正修行是僧寶相。業差別者,如其次第,善轉教業,斷煩惱苦所緣為業,勇猛增長業。

  那這個一個是相,一個是業的差別,實際上相就是他的本,所以我們說體、相、用。那佛的本體,他的行相是什麼?三寶的行相。那麼第二呢,他有什麼作用。說佛本身就是現在親自證得無上菩提的,這個就是「佛」;他所證的果就是「法」;然後由於他的教授,照著他的教授而正確地修行的是「僧」。這個行相這是我們眼前看得見的,眼前看得見的。2:02:01第41卷 43:13

  那麼這個有什麼作用呢?對這個境我們能夠起什麼樣的業呢?平常對世間的境界,這個相就是我們所對的境,我們所對的境所觀察的,哦!這樣,說這個牆是這樣的,磚頭做的、白顏色的等等;那麼三寶,就是佛是這個樣的、法是這樣的、僧是這樣。那麼他有什麼功效呢?我們緣了這樣的有什麼好處呢?就是說「業差別」,還是照著次第——佛、法、僧。2:02:37第41卷 43:49

  「佛」,善巧於轉法輪、教化,這個是他的功德,是他的業用。那麼「法」,「斷煩惱苦所緣」。不是說我們現在苦嗎?苦的原因是造了黑業、染污業。為什麼造黑、染污呢?因為煩惱,這樣。為什麼我們起煩惱呢?因為緣的境,這種境都是非法的。現在「法」,如果你真正地能夠緣到法,它會斷煩惱的,斷煩惱就斷雜染業,斷雜染業就斷苦,這就是法的功效。「僧」,「勇猛增長業」。前面說,僧是如法地正修行——僧寶,他是個清淨幢相,這以身作則的讓我們。那他做些什麼呢?他是很勇猛地、精勤地能夠斷惡修善,不斷地使這個白淨之法增長。那我們也緣著他,我們也能夠如法地去這樣去做。2:03:50第41卷 45:03

  那這個是看見他——說他的行相,呈現在我們面前;然後他有這樣的作用。看見了這個,對我們下面應該產生什麼樣效應呢?信解,第一個。找,哦!這個才是。我們了解了、我們信得過,然後我們願意照著去做,所以下面第三、第四說「信解差別」跟「修行差別」。我們看:2:04:18第41卷 45:30

信解差別者,如其次第,應樹親近承事信解,應樹希求證得信解,應樹和合同一法性共住信解。修行差別者,如其次第,應修供養承事正行,應修瑜伽方便正行,應修共受財法正行。

  那麼一樣地照著次第來。對「佛」,必須要親近、去承事他。我們親近了誰,就不知不覺當中會受這個影響,你親近他、你跟他,你就受他的教誡,現在我們真正要親近的——佛。歸依本來就是這樣,他加持我們,從苦難當中救出來;他教誡我們,讓我們去學。所以真正地我們信得過、了解了,應該怎麼辦呢?這個才是我們真正心目當中啟發的信仰、了解,應該去做的。那後面說,親近善知識後面說為什麼親近善知識呢?就是佛的隨順,照著這個漸漸會靠近佛。然後「法」,哦!原來他是這樣的,佛是照著法修行而得的,我們現在要解決也是如此,所以我們也希望、希求證得,就照著去能夠像他一樣地證得,這樣的信解。2:05:53第41卷 47:05

  「僧」,是「和合同一法性共住」。真正修行的時候,必須要有一個修行的同伴,像同學,在哪裡都是一樣。所以我們應該怎麼辦呢?跟他在一起——和合,所以僧團稱為和合僧團。和合有兩種,叫理合、事合。理論,這個是我們現在共同目標要達到的這個——同證無為擇滅之理。換句話說,現在有為的,一定淪落在生死當中,所以我們要透過了這個事相修行,那將來會達到這樣,叫理合。事合呢?那就是我們修行過程當中的身、口、意、見、戒、利,這個所謂六和。那個同一個法性,那大家一起住,所以同一法性是理合,然後共住、和合共住那是事合。那個到後面我們會詳細講戒的時候再來談這個。2:07:07第41卷 48:20

  那麼有這樣的信解以後,那照著去「修行」了,所以「如其次第」,對「佛」,應該承事供養,這個是我們正確應該做的事情;對「法」,應該「瑜伽方便」,有種種的方法要照著去做,跟這個法相應,這個是我們正確應該做的;於「僧」,共受財、共受法——財是滋養我們的身體,我們的身體還需要這東西;法是我們修行然後最後證得的,這個正確的修行,這樣。那麼這個是信解跟修行差別。2:07:54第41卷 49:07

  那下面「隨念差別」跟「生福差別」。那為什麼要這樣呢?因為我們修行需要集資糧,要集資糧那非要很大的福,最好的要資糧田。要這資糧田的話,這下面所以我們說隨念,我們念三寶的功德,因為曉得功德對我們有這麼大的功德、有這麼大的恩惠,所以我們才能夠去供養,供養了才有福,有了福以後才增長我們的能力,我們才能夠如其次第地一步一步修行。所以那個〈攝決擇分〉上面那個次第本身,有它的這樣的一個條件。那下面看:2:08:34第41卷 49:46

隨念差別者,謂應別念三寶功德,如云:「謂是世尊等。」

  那個容易,就是像上面照著它去,就是前面已經說的。那了解了這個,我們現在要「生福差別」,2:08:48第41卷 50:00

生福差別者,

  那麼在培植我們的,這個真正重要的是功德田,怎麼增長我們的福德,我們才有本錢可以去修行。說:2:08:59第41卷 50:12

謂依補特伽羅及法增上,生最勝福,

  我們現在要想生福必須要所緣的,緣有兩種:一個緣人,一個緣法。2:09:09第41卷 50:22

佛及僧二是依初義。

  佛跟僧是緣的人。那麼這個當中,2:09:17第41卷 50:29

此復依一補特伽羅,及依眾多補特伽羅生長福德,以於僧伽定有四故。

  說這個佛只有一個,他三千大千世界獨一而出,一定是這樣。僧呢?依著僧團,所以一定是眾多,在依照著這樣我們能夠生;那下面的解釋。2:09:42第41卷 50:55

  所以歸依當中第二個,我們要來知功德、知差別。那麼曉得了這個佛法僧三寶這樣的功德,而且曉得三個佛法僧當中有這樣的不同差別,那這樣,這個時候我們自己心裡說:哦!這個才是我真正要歸投依靠的。那這種依靠不是人家說:「啊!某人這個很好,來、來、來!」那是面子情,這個人情難卻,大家覺得做了有什麼好處;這個就完全不一樣。所以真正的歸依是內心當中確實了解了,說:啊!這才是我要的。那麼就怕心念不堅固,誓願一定要!所以有了前面這兩個原因,一定會產生後面的結果。所以後面叫「自誓受」,哦!自己願意,一定要去發願、一定要去受,所以第三個叫「自誓受而歸依者」。2:10:47第41卷 52:00

由自誓受而歸依者。謂由誓受依佛為師,依般涅槃為正修法,歸依僧伽為修助伴,由如是門而正歸依,如《毘奈耶廣釋》中說。

  這個就了解了,這文字就很容易了解了。由於知功德、由於知差別,那個曉得了。知了功德要去歸依,知了差別那曉得:要歸依的佛是這樣的為師,法是依照著修行,僧伽為助伴,那個是正確的歸依。那為什麼還要後面第四條呢?這個很重要!2:11:28第41卷 52:40

由不言餘而歸依者。

  當你正確地了解你歸依的對象,什麼?因為他如法、非法來決定的。所以,2:11:39第41卷 52:51

謂由了知內外大師及其教法,諸學法者,所有勝劣,唯於三寶執為歸處,不執與此相違師等,是所應歸。

  說這個三寶除了這個,沒別的了,為什麼呢?因為正確的了解內外差別。外面的很多,就是外道,除了佛以外,他也稱為大師,他也講很多教法,他也有很多跟他學的人。那這個時候由於我們如理地了解,所以分別得很清楚,佛是真正的、殊勝的,其他的根本不對,這樣;所講的法也是如此;那麼照著法去修行,當然如此。所以那個時候內心當中覺得:啊!這個是唯一的歸依。就絕對不會再執其他相違的,所以「不言有餘」,除了這個再沒別的啦!這個才是我們所應歸依的。2:12:46第41卷 53:59

  平常那我們去歸依的時候,不再歸依別的,人家說:「你這個,譬如說我們現在其他的很多外道的宗教他也是一樣,歸依了他不能歸依別的,你現在佛法也是一樣,這有什麼差別呢?」行相上面看沒有差別,內涵上面是完全不一樣。所以現在這個內涵從哪裡呢?他就是拿法來衡準,這個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特點。那下面這一段當中有一個公案,我們可以來證成這件事情。2:13:24第41卷 54:36

此二所有差別之中,師差別者。謂佛圓滿無邊功德,所餘大師與此相違。

  那個「此二」指什麼?內、外——內道、外道,這樣。內就是我們佛、法、僧的三寶;外就是跟它是不相應的。那麼我們的師是佛,佛是什麼樣的?「圓滿無邊功德」,所有一切的垢染徹底地清淨、所有一切的功德究竟圓滿。除了佛以外,所有的人家外道當中,他也稱為大師的就是教主的,他們所宗的,對不起,跟他完全相反;既然相反,你當然不要去歸依。那麼下面有一個叫2:14:11第41卷 55:23

《殊勝讚》云:

  那個《殊勝讚》怎麼來的呢?有一個佛世的一個弟子,那個弟子先是歸依外道的,後來轉到佛。兩個比較以後,啊!他覺得,所以他說:2:14:25第41卷 55:37

「我捨諸餘師,我歸依世尊,此何故為尊,無過具功德。」

  他親自很正確地比較,說我本來在其他的,那現在捨掉了,我跑到這裡來歸依世尊。為什麼我歸依他呢?因為只有他沒有過失,所有的過失徹底地淨除了,而且具究竟圓滿的功德。另外呢,2:14:54第41卷 56:07

又云:「於餘外道教,如如善思惟,如是如是我,心信於依怙。如是非徧智,宗過壞其心,心壞者不見,無過大師尊。」

  說所有其他外道所教的這些道理,你如果這樣地能夠很善巧地去思惟的話,照著這樣的,「如是如是」,這樣地去觀察的話,我心裡面真正比較之下,我只有真正信仰、可以依靠的,那就是佛。那其他的呢?「非徧智」,並沒有正確地全面知道。因此他本身這個宗旨,他的宗旨既然有錯了,那整個的心裡面就錯了。所以外道根本看不見,「心壞者不見」,因為他自己錯了,所以根本看不見正確、無過的大師,這個就是佛,所以我捨棄他。這是佛的差別。2:16:00第41卷 57:13

教差別者。謂佛聖教,由安穩道得安樂果,息生死流,淨諸煩惱,終不欺罔樂解脫者,唯一善妙,清淨罪惡,外道教法與此相違。

  那教呢,就是佛所教的教法,它是一個安樂道,因為它因正,所以照著這個正確的因去修的道,得到安樂的果,能夠把我們整個的總的痛苦的生死無窮的流,能夠息滅、斷除。這個生死流當中根本的因是煩惱,淨除,絕對不會欺罔,所以真正「樂」,真正好樂希望解脫的,唯一的這個善的、妙的、清淨罪惡的,這是佛告訴我們的教。外道呢?不一樣,跟它恰恰相違,這個是教差別。所以他下面同樣的這個人說,2:16:57第41卷 58:10

如《殊勝讚》云:「何故由尊教,安樂得安樂,故於說法獅,尊教此眾生。」

  為什麼呢?因為「尊」就是世尊的教法,由安樂的因、行安樂的道、得安樂的果。所以這說法當中的獅子,那個獅子有個特點,獅子一叫——那個獅子相當於正法、佛——百獸腦裂,他這個邪見統統就破掉了。所以拿這個正確的方法,來教一切眾生。2:17:33第41卷 58:46

《讚應讚》亦云:「謂應趣應遮,清淨及雜染,此是雄尊語,與餘言差別。此純顯真如,彼唯欺罔法,尊語與餘言,除此須何殊。此專一妙善,彼唯障礙法,尊語與餘言,除此有何別。由彼染極染,由此能清淨,此即依怙語,與餘言差別。」僧伽差別由此能知。

  那麼這一段,我想就留在下一堂再來解釋它。好。2:18:16第42卷 00:03

  《廣論》一百零六頁,上一堂唸了一遍《讚應讚》的,現在解釋一下。這個裡邊總共三個偈,但是它非常重要,這個地方特別說世尊跟外道的差別。那麼它真正重要的,就是讓我們知道差別的真正的原因在哪裡,這個才是最重要的,所以這裡我想願意跟各位同學共同注意。說:2:19:07第42卷 00:54

謂應趣應遮,清淨及雜染,此是雄尊語,與餘言差別。

  說這個世間真正的大雄,我們稱大雄大力,這最了不起的世尊所講的內涵跟其餘所有外道的根本的差別,那是除了這個其他的沒有什麼。那麼現在他說世尊告訴我們這個是清淨的,我們應該趣;這個是不清淨、是雜染的,我們應該遮。那這裡特別地告訴我們是什麼?真正的因,所以我們學佛最主要的要了解這一特點。那為什麼這個是清淨、這個雜染呢?他說:2:20:10第42卷 01:56

此純顯真如,彼唯欺罔法,尊語與餘言,除此須何殊。此專一妙善,彼唯障礙法,尊語與餘言,除此有何別。

  這個是純粹的、沒有一點垢染的,顯出那世間的真相——世間的真相本來就是如此,所謂「真如」。那其他的呢?除了世尊以外,他們所講的法那是錯誤的,錯誤不知道,還要告訴我們,所以「欺罔法」,除了這個以外沒有什麼其他的差別。那麼下面說,這個正確的「此專一妙善,彼唯障礙法」,下面是一樣的。只有這個正確的、純淨的那個才是妙善,而且也只有這個,不但善、而且妙,那其他的錯了。2:21:20第42卷 03:08

由彼染極染,由此能清淨,此即依怙語,與餘言差別。

  他們那些呢?由於因地上面錯了,所以「染」,輾轉增上。經上面告訴我們,我們一般的眾生以及所有外道教我們的,說「以苦欲脫苦」。我們已經受到很大的痛苦,希望要解決這問題,但是找的都是苦因,那麼苦因——這地方講的「染」。那只有世尊講的,這是真正無垢的、清淨的,那個才是我們真正應該依靠的依怙,這是唯一的真正的依怙就是世尊,這個才是它的差別。所以我們真正的學佛的佛弟子,應該注意這樣的一個特點。2:22:27第42卷 04:13

  平常我們一般學佛很容易講奇蹟、感應,這個當然佛一定有,那為什麼我們不講?因為如果不講它的正確的原因的話,那個感應很容易迷惑人。實際上真正的這個神通,那個最究竟的我們也看不見;浮淺的,外道、鬼神都有神通。假定我們真正講神通的話,就是超越我們這種力量的話,我們豈不見蒼蠅也比我們厲害,蒼蠅能飛;狗比我們厲害,狗的鼻子好。這個鬼神那是屬於餓鬼道的,他在我們常常感覺好像比我們看見,這是我們應該辨別得非常清楚的,所以這個地方特別說明這樣的一點。2:23:27第42卷 05:14

  因此我們回過頭來想,他歸依的時候為什麼要講知功德、知差別。那「差別」裡邊六點,一、二兩點是從佛那邊講,說一個從佛那邊——所謂體、用,他的體、用整體來說。其他的幾樣東西,實際上就是從我們弟子那一方面,既然你了解了歸依,你應該怎麼去歸依呢?那所以說「信解、修行」,這個才是我們。他是這樣的,有這樣的體,這樣的莊嚴;那這下面講那個作用在哪裡。所以我們真正應該趣入是信解,是見解上面策發;然後修行,根據這個了解去修行,那是前面的四樣。最後他又說「隨念」跟「供養」,也就是我們普通一般人下手處,是從這地方去下手的。那這個總結起來,就是歸依的前面的非常重要的幾個特點,如果說這地方有了,那我們後面自然會增上;這個地方沒有,那後面的東西統統談不上。所以在前面講這個功德完了以後,佛功德完了以後,特別是講怎麼樣轉變我們心意。那要轉變我們心意的,這地方要了解是從哪裡的。2:25:13第42卷 07:00

  那麼上面就簡單地總說,說我們歸依方法,前面兩個,那是知道它的功德而差別,那真正地啟發我們內心當中那真正的這個好樂,由於知苦要求脫,那個時候是真的感覺到這唯一救護我們的在那裡。所以在這個時候我們自己誓願的,不但希求,而且要「誓」,誓就是最強烈的願望,「一定要達到!」這個意思。而且因為了解了這個原因,所以下面就絕不再歸依其他的,那所以後面就特別為什麼不歸依其他的那個真正的原因指出來。這個理路如果我們把得很清楚的話,那這個歸依我們才是真正的,對我們從理論上面趣入,乃至於步步實踐,一定會得到我們所希望的、所願求的。2:26:32第42卷 08:18

  現在前面三個有了以後,說那歸依以後,那應該怎麼學呢?2:26:39第42卷 08:26

第四既歸依已,所學次第分二:

  歸依了以後,那既然是說佛,是怎麼成佛的?他是如法修行,這樣。所以佛是果,然後他的因在哪裡呢?如法修行。因此我們既然要羨慕佛的話,我們也應該像佛,造佛的因;那麼現在我們講的法,又是佛成了佛以後告訴我們的。這個輾轉的因果,在後面會談為什麼。現在我們既然佛是這樣的,那我們也一樣的,所以先歸依了佛,那要照著佛成佛的原因,以及這個佛告訴我們的道理,也就是同樣的法,那就是歸依以後應該學的,下面。那麼這個前面那個學,跟後面的還要步步地深入,這不同。這地方就說所學的分兩部分,這是兩個不同的傳承:2:27:47第42卷 09:33

〈攝分〉中出,教授中出。 今初

  現在先看一看就是《瑜伽師地論》上〈攝抉擇分〉講。2:27:57第42卷 09:44

初中有二四聚。初四聚中,親近善士者,謂如前說,善知識者,乃是一切功德依處,觀見是已而正親近,由歸依佛即是歸依示道大師,隨順此之正行,即是親近示道師故。聽聞正法,及如理作意者。隨其所應,謂當聽聞若佛所說,若佛弟子所說,法教諸契經等。及若作意何種所緣,能息煩惱,即應作意。由歸依法,於教證法應當現證,此即是彼隨順行故。法隨法行者,謂應隨順般涅槃法,而修正行。由歸依僧,於趣涅槃補特伽羅應執為伴。其隨順行,謂應與諸趣解脫者,共同學故。

  這是第一個,這個裡邊分四個:「親近善士」、「聽聞正法」、「如理作意」、「法隨法行」四個。那麼「親近善士」,就是前面我們一路上面過來這善知識,這個是一切功德的根本依處,平常那是我們用不同的方式去談論這個問題。除了這個善知識,我們再沒有別的路好走,因為既然樣樣東西都是因緣所現起的,我們無始以來我們這個業當中、因緣當中,從來沒有如法的,所以它不會自己生起,除了依靠善知識,相信他、聽聞以外,沒有其他的路好走,所以這個是根本依處。所以也就是說,平常我們說種一樣東西,根本是這個種子,現在那個佛法的這個概念,都是從善知識那裡過來的,所以這個根本是在這個上頭。那麼為什麼呢?因為他是指示我們「道」,這個法就是佛所指示的,所以佛真正說起來是示道的大師;那麼現在雖然不是佛,是善知識——就是學佛的,所以這個是隨順這個示道大師的正行,所以我們應該親近,那個就是所謂善知識。2:31:01第42卷 12:47

  那麼為什麼要親近呢?從他那裡「聽聞正法」及「如理思惟」。那麼這兩樣東西說,所謂聽聞正法是或者佛講、或者佛弟子所講的那個正法,那個教授以及經、論這些。那麼聽完了以後呢?要去思惟。平常我們所有一切都是,造業都是從思惟而來,那麼現在只有緣著法去思惟,才是真正能夠靜息煩惱。了解了這個以後,我們就應該在這個上面去作意思惟。所以前面一再告訴我們這是非常重要的。為什麼呢?說歸依法是由於教跟證這兩個法,教是因,證是果。那麼也就是透過親近善知識主要的原因就要聽聞教法。親近了以後,從聽聞而到思惟。聽聞那個階段,主要的是從善知識那裡想辦法去了解、去接受,獲得我們應該了解的。然後弄清楚了,自己思惟就變得自己的。對這個生起決定的見解以後,下面,那麼這個正確的因有了以後,下面接下去如理去修證,就可以證得。所以最後一點「法隨法行」,就是隨順這個這樣的方法才能夠涅槃,也就是說才能息滅所有的煩惱而去修行。那麼這個是歸依法、親近善知識、聽聞正法,那這個。2:33:13第42卷 15:00

  下面呢,「由歸依僧」,這個是因為真正要去修行,那就要去對於凡是照著這個正確的方法修行的,那都是隨順著他,所以這也是應該大家一起都要學的。那第二四聚當中,在先唸一下:2:33:38第42卷 15:25

第二四聚中,諸根不掉者,謂根於境放散之後,意亦隨逐,於境掉動,深見過患,令意厭捨。受學學處者,謂隨力受學佛制學處。悲愍有情者,謂佛聖教,由悲差別,故歸依此,於諸有情,亦應悲愍,斷除損害。應時時間,於三寶所勤修供養者,謂應日日供養三寶。

  那麼第二種,這個裡邊分:「諸根不掉」、「受學學處」、「悲愍有情」、「勤修供養」,就是供養三寶。為什麼要這樣呢?因為平常我們凡夫,那個造業都是根識對了境以後,自然地隨境而轉,遇見什麼境自然就跟著去了。所以平常我們有一句話叫「眼不見為淨」,那剛剛開始初初修行的人,如果這個上面不能注意的話,那我們無法真正地斷除外面的雜染緣,心一天到晚在那裡非常強烈地散動當中,所以我們要想辦法厭捨。對於這種使得我們「掉動」,這個「掉」是散亂,但這個亂動是由於貪相應,就是看見了境內心當中這個很歡喜。當然,如果是跟我們不相應的是瞋,所以這個貪、瞋實際上是一件事情的兩個面,因為貪所以有瞋。所以我們要想辦法把這個錯誤的有個深深地了解,那就是厭捨,所以這一點這樣。2:35:48第42卷 17:35

  那麼我們為什麼要去這樣做呢?我們學了佛以後,真的要想改過,不要照以前的,所以應該做我們該做的。所以前面不是說應遮、應取嗎?為了遮止我們應該遮止的,所以對「諸根不掉」。然後我們應學的是「受學學處」,那這樣一來,我們隨分隨力能夠佛告訴我們應該做的。那這個學處實際上就是戒律,那當然廣義地來說,所有佛制定的都是。那麼下面「悲愍有情」,說我們看見既然要學佛,這樣,所以學佛的差別,學佛的結果有不一樣的,既然我們現在心目當中要想學,那學的最究竟圓滿的,那是悲。所以我們既然要學佛,那同樣地也應該說,啊!同樣地我今天歸依了以後,也希望為什麼要想學佛那樣的,這樣,也應該說悲愍一切有情,要斷除損害,乃至於將來漸次增上,你處處地方考慮到別人,還幫忙他們解決這個問題。2:37:10第42卷 18:57

  最後呢,「時時供養三寶」。為什麼要供養三寶?真正要修行那是需要很多福德的,就像我們現在要做任何事情,我們要有本錢:身體健康、腦筋靈活、環境好等等,這樣。那麼說現在所以要去供養三寶的話,因為這個最殊勝福田。實際上佛根本不需要我們,所以拿我們現在所了解的經論上面來說,佛安住在常寂光當中,諸天最快樂的,那完全不能跟佛的比。那我們又比之於天上的,那越向上那個天的功德越大,最下面的四天王天這個天人,那就換句話說天上面最差的人,看我們人間那臭得簡直是個大糞坑一樣。所以在那個經論上面,那個道宣律祖《天人感通錄》上面就說,那個天人都不敢到那個娑婆世界來,我們人間那個臭氣上薰四十萬里。啊!你想想看,這麼個臭法,那何況佛菩薩越是越來高。所以這個為什麼要這樣呢?那純粹是因為佛是為我們著想,所以我們要積福德,那個才是我們平常要做的。要做到什麼程度呢?「時時」,時時刻刻去想,所以因此我們每天每天要供養。2:38:58第42卷 20:44

  不過這地方要注意哦!這個剛剛歸依的人——在家居士,在家居士以「財敬供養」,那麼我們出家同學的「身語承事」。所以我們就想到這個寺院,這個寺院真正的重要的就是佛菩薩所住的地方,我們在這個地方掃一個地,然後點一個燈,撿一個垃圾,那是莊嚴,都是供養三寶。這上面這個是〈攝決擇〉當中的,下面教授當中:2:39:31第42卷 21:18

第二教授中出分二:別學,共學。

  說「別」,那就是對三寶各別的佛、法、僧;「共」是整個的。那麼這個別學當中:2:39:46第42卷 21:33

初中分二:遮止應學,修行應學。 今初

  有一部分應該遮止的,不可以做的,有一部分應該做的。現在把第一個遮止的部分先講一下:2:40:01第42卷 21:47

如《涅槃經》云:「若歸依三寶,是謂正近事,終不應歸依,諸餘天神等。歸依正法者,應離殺害心。歸依於僧伽,不共外道住。」此說有三,謂不歸餘天,於諸有情捨離損害,與諸外道不應共住。

  那《涅槃經》上面講三個,所以那個列出三點來。下面解說:2:40:29第42卷 22:15

其中初者謂於世間,若大自在徧入天等,尚不執為畢竟歸處,況諸鬼趣山神龍等。此是不可不信三寶,歸心彼等。若於彼等,請其助伴,現前如法,所作事業,則無不可。如求施主為活命伴,依諸醫師為治病伴。第二謂於人及畜等,若打若縛,若禁穿鼻,實不能負強令負等,意樂加行,損害有情,悉應遠離。第三謂與不信三寶,為可歸宿,而毀謗者,不應共住。

  那這個就分別解釋不應歸依的天等。那第一個,說世間哪,拿我們來說,最高的就是大自在天、像徧入天,這個天上面最高的,我們尚且說這個根本不是我們應該歸依的地方,何況等而下之。那「鬼趣、山神、龍等」,這個就是我們現在說民間的很多,把那些各式各樣的,這種那絕對不可以。這個不可以是什麼呢?要說明一下,什麼樣的不可以法:就是說只是說你不信三寶,而以為這些天、鬼神才是真正的依靠的地方,這樣子做不可以。那麼假定說我們今天是為了眼前的現實的生活,能夠如法地那做很多事情,那這個是可以的。所以我們要分清楚,說內心上面覺得這個是究竟示道的大師,那麼這是只有三寶,那絕對不是這種天啊、神等等,這個是我們絕對要應該禁止的。所以眼前有為了生活上的需要,那這個是可以的,這個並沒有不可以,並沒在禁止之列。他下面舉個例子:譬如說你要求施主,譬如說我們出家人要求施主去討飯,生了病要找醫生,這個可以。2:43:12第42卷 24:58

  那麼第二,就是歸依了法以後,歸依了法以後,就是說對於不管人、畜生,或者是打,或者是縛,乃至說穿鼻等等,我們的牛馬不是穿了鼻嗎?那麼乃至於牠實在不能負重,「強」——勉強令,平常我們看見這個牛、馬鞭打那實在是,那這是對我們都不可以。所以在這個上面,凡是損害有情的事情,加行固然不可以,不可以有行為,而且腦筋當中起心動念,我們都不可以,凡是這種都應該遠離。那麼這個是歸依法以後應該禁止的。2:43:56第42卷 25:42

  再下面,歸依僧以後,對於不信三寶,那麼以為譬如說真的要歸依的,歸依這些什麼土地啊、什麼歸依天啊,那覺得這一些,乃至於要毀謗三寶的,那這些人絕對不可以一起住。原因呢?因為你跟他住在一起的話,不知不覺當中會受他薰染,這是眼前的;還有一個,你跟這些人在一起造了業的話,你將來會跟他纏在一起。不但眼前,將來造了業在一起的話,到那時候又會纏在一塊兒,不知不覺當中會受害,這一點我們要特別注意。即使眼前你說我了解得很清楚,不受害,下一世萬一你來了以後,跟著他在一起的話,請問:你會跑到哪裡去?這種人他一定遠離佛法,你跟他纏得很緊,你跟他去,對不起,你就遇不見佛法。所以不管現在、是講後來,所以我們正信了,歸依了三寶以後,對於這些那應該不要跟他共住。在世間,像前面一樣,我們為了生活,譬如說買賣或者,那大家接觸一下,完了各做各的,我真正的重心在這裡,這個我們應該注意!那上面應該遮止的,下面就是「別學」當中應該做的。2:45:31第42卷 27:17

三種修行應學者。謂於佛像,若塑若畫,隨好隨醜,不應譏毀,置塵險處,及押當等,不敬輕毀,皆當斷除,應當執為是可敬田,猶如大師。

  我們對聖像——就是佛的形相——不管它是畫的、它是雕塑的,不管它這個雕工,畫工畫得好、畫得不好,絕對不可以譏毀,這是我們內心。還有呢,那個凡是聖像都不可以放在很髒的地方、不安全的地方,乃至於拿這個東西去買賣,那是絕對不可以!反正是不恭敬、掉以輕心,乃至於毀謗,那統統不可以做。那這應該怎麼辦呢?應該至誠恭敬地,這個就是像佛親自在這裡一樣。所以下面舉這個《親友書》,拿經論上面來說明:2:46:36第42卷 28:22

《親友書》云:「隨工巧拙木造等,智者應供善逝像。」

  說,這個「善逝」就是佛,真正歸依有智慧的人應該去供養,不管這個像是拿什麼東西雕塑的、畫的,不管這雕塑的、畫的這個工它是很好或者很差。就是解釋上面那一段,這是大師引用古代的祖師的教誡。那麼下面又引經上面說:2:47:19第42卷 29:05

《分辨阿笈摩》說,劫毘羅摩納婆,由於學無學僧眾,說十八種異類惡語。謂云:「汝等象頭,豈能了知是法非法」等,感有十八異類頭形摩羯陀魚。自迦葉大師時,乃至釋迦法王住旁生中。

  這是一段因緣,那簡單地講一下。這個「劫毘羅」,他是前面這個迦葉佛時候,迦葉佛就是我們釋迦世尊前一尊佛,那非常久遠的年代。那時候有一個外道,那個外道的媽媽就跟他說:「你啊,將來要做世間最了不起的一個,(那個時候迦葉佛出世)要超過那個迦葉佛。」那怎麼辦?「你現在先去跟他們辯論,跟那個迦葉佛的弟子去辯論,要辯贏他。」結果那個劫毘羅就辯,可是辯來辯去辯不贏,辯輸掉了。那回來跟他媽媽講:啊,怎麼也辯不贏。「有這樣的事情啊?好!你理路上辯不贏,下次你去的時候你給他蠻幹,就跟他反正說,說出各式各樣的壞話,就說:『你們這些人像象一樣、像牛一樣、像什麼一樣,這樣,你們哪裡知道是法、非法!』這麼亂罵一通。」所以那個劫毘羅辯不贏,就照著他的媽媽的方法去,說:「你們這些像象頭一樣、像什麼一樣。」一共說了十八種。「你們這些怎麼知道法、怎麼知道非法。」從此以後他就墮落,墮落從迦葉佛一直到現在還在。2:49:19第42卷 31:05

  那有一次釋迦佛為了要讓那個弟子曉得這一樣事情,有一次帶了弟子跑到那個地方。跑到那地方去,就看見他們河裡邊釣出了一條大魚,好大大魚,那釋迦佛就跑得去。然後就問那個佛。佛的神力說:「是不是你是劫毘羅啊?」那個魚就說:「是!」這樣。說:「你的惡知識,就是教你做壞事的是誰啊?」「是我媽媽。」「教了你做些什麼啊?」就把自己這段公案說出來。「啊!你感覺苦惱,將來你這魚身哪,將來你值那個魚身的感報,」因為他罵這些學、無學,就是無學僧——已證阿羅漢果,學僧就是餘其他的三果、二果、初果,因為罵了他們,所以他多生以來一直感到這種大得不得了、要命,所以到這一生一直到釋迦佛世尊還是感得各式各樣的這個十八類,就是很大身。「那將來這一生完了以後呢?」那條大魚就說:「我會下地獄。」說的時候,啊,痛哭啊!這個就是所以告訴我們,我們對這個要特別地尊敬。下面另外一個:2:50:49第42卷 32:35

《雜事》中說,拘留孫大師般涅槃後,端妙大王令建大塔,有一工人,曾經二次作是譏云:「今令樹其如是大塔,不知何日乃得完竣。」後善成已,深生憂悔,將其工價造一金鈴,掛於塔上,其後感生容顏醜惡,身形倭小,聲音和美,名曰善和。

  這是另外一則。另外一則他不是迦葉佛的時候,他是拘留孫佛,拘留孫佛比迦葉佛還要早,是賢劫的第一尊佛。那個拘留孫佛涅槃了以後,那個時候的大王叫端妙大王,就造非常大的一個大塔。那時有一個工人看見造這麼大塔,曾經有兩次說:「唉!造這麼大的塔,哪一天造得成功啊?」他心裡隱約是不高興。後來造好了,喔!看這麼好,他心裡就懺悔、憂愁,所以就把自己造塔得到的這個工錢,去買一個金造的鈴子掛在塔上。那個塔上面我們就看見那個鈴,就是「叮!叮!叮!叮!」那個很優美的聲音。因為他出言,心裡面不歡喜出言,說了這種不恭敬的話,以後就感得非常地醜,奇醜無比;但是他掛了一個那個,供養了一個塔,聲音非常地美妙,這樣。2:52:34第42卷 34:20

  那所以這個好像是哪一個國王?我現在忘記掉了,就釋迦世尊在的時候,就一個叫什麼?那個很有名的,那沒關係,記不住了,記得住我再告訴你們。有一天哪,就到那裡聽見:「啊!那這個聲音這麼美妙,而且從來沒聽見這麼美妙。」他一定要見。佛就說:「不要見,千萬不要見。」他一定要請求。說:「你將來見了以後你會後悔的。」他說:「不會,一定不會,怎麼世間有這麼美妙的聲音?」然後他就請出來,一看,啊!他就後悔無比,說:「這麼醜法!從來沒有這樣醜的人。」就這個故事。2:53:29第42卷 35:16

  反正我們想像:我們稍微長得樣子怪一點,你一看到很難受,那想我們自己長得那麼怪。所以這個是對輕微的,這只是兩次,「唉,這麼大的塔,什麼時候造得成功!」諸位啊,所以在寺院裡面,平常我們不出家則已,出家了以後,寺院,反正這種情況,我們輕易地千萬不要隨便開玩笑。我們往往就隨便開一句玩笑,你怎麼曉得這個對方是什麼樣的一個狀態?所以特別是你們現在從小開始,所以我們真的要學出家的時候,不要很輕輕鬆鬆,動不動說開開玩笑,不知道沒關係。那不知道不能說沒關係啦,說無明是莫可奈何;今天知道了,一定要警惕自己。下面說:2:54:25第42卷 36:12

故於佛像不應說言,此如此類,於他所造諸佛像等,若因善妙,若量廣大,不應譏毀及遮止等。大瑜伽師奉曼殊像於覺前,請觀視云:「此善醜何似,若善妙者,可將絨巴迦格瓦所供之四錢金授與購取。」覺窩答云:「至尊妙音之身,無所不善,師工中等。」說已置頂,於一切像,悉如是行。

  這個是一個典型的祖師告訴我們的,說,所以對佛像,絕對不可以說:「哦,這個像啊......。」評頭評尾,這樣。他不管造的是佛像,不管是造得好、大、小、好壞,絕對不可以任意地出言譏毀,或者阻止人家做這種事情。下面舉個例子:這個阿底峽尊者的主要的這個重要的弟子大瑜伽師,有一次拿了一尊文殊菩薩的像給這個阿底峽尊者說:「看看這尊像好不好?如果好的話,有某人供了四錢的金,我們正好拿這個錢去把這尊聖像,把這個文殊菩薩買下來。」阿底峽尊者馬上說:「欸!不對、不對!那個文殊菩薩的這個聖像哪有不好的,決定好的,只是造那個聖像的工人哪,那個中等。」現在大家清楚不清楚?我們去談這件事情也說,說絕對不能說這個聖像,這個就是佛,那只是說畫的這個人、雕的這個人的工巧好不好,這也是我們應該。那麼阿底峽尊者說完了以後,馬上把那個聖像放在頂上,這是最尊敬的意思。所以我們對一切的聖像都應該這樣,那是對於佛。下面對「法」:2:56:41第42卷 38:28

雖於正法四句以上,應離不敬。又應斷除一切不敬,謂抵押經卷,貿為貨物,置禿土地,灰塵險處,鞋襪并持,及跨越等。應起恭敬,等如法寶。傳說慬哦瓦善知識,凡見有持經典來者,合掌起立,後不能起,殷勤合掌。又說覺窩至哦日時,有一咒師不從聞法,大依怙尊見一記錄,以齒汙穢沾其經書,深生不忍,說云:「可愍,不可不可。」咒師生信,遂從聞法。

  那這個正法,哪怕四句偈,這個是最少的,它就說明正確的法,那我們應該離開不恭敬。也就是說我們對於佛法一樣的,應該至誠恭敬,斷除一切不恭敬、輕慢等等。除了這個以外,那譬如說我們抵押那個經卷,把經卷當貨物,這是一種;還有我們把那經卷隨便放,放在地上、放在髒的地方,不可以;還有我們拿東西的時候,手上拿髒東西跟那個經書放在一起,不可以;反正經書在這裡我們上面跨過去,不可以,這樣。這種地方都是要很恭敬像最珍貴的一樣,這個就是法寶。下面就說,聽說慬哦瓦,慬哦瓦就是這個敦巴尊者的這個最重要的三大弟子之一,他是這個傳承當中最重要的一個祖師。凡是有看見有人拿了經典過來,他馬上合掌站起來恭恭敬敬地,對於這法寶這麼恭敬法!後來呢,自己老了,站不起來了,他還是很恭敬地這樣去站起來。2:58:52第42卷 40:38

  因此在這地方我們應該學。平常特別是諸位,那我們譬如說到大殿,然後乃至於在教室裡面,大家進去了以後,就輕輕鬆鬆嘻嘻哈哈,這為什麼我就看見大殿裡面,我這是很嚴肅地要策勵大家。這個大家清楚不清楚?所以同樣的道理,拿這個經典不可以,教室裡面大家對於學那個經典的時候,是不是一樣地也應該注意?這是為什麼現在這一點,你們回去跟那個小的他說一下,將來我們不恭敬會遭到很大的損害。這所以會在上課的時候,大家千千萬萬不可以很輕慢的,輕輕這樣來,你一進去,大家應該恭恭敬敬。然後讓那個班長要告訴他們:對你這樣子有絕大的害處,你不歡喜,你出去、你去玩,就這樣,乃至於你不要來。來了,至少這個是你一時還不一定得到好處,但是千千萬萬不應該在這地方不小心,將來會遭受到很大的傷害。這我們應該去告訴他們。3:00:14第42卷 42:01

  那這個是慬哦瓦,那麼另外這個阿底峽尊者在哦日,那個哦日,那個是在後藏對吧?阿底峽尊者剛去的時候,有一個咒師——也就是說學密的,那不聽,也就是說對阿底峽尊者這個不恭敬、不相信他。有一次阿底峽尊者看見一個「記錄」,那就是抄寫的,古代的經典不是印刷的,抄寫的,他那兒抄寫。抄寫的時候那個紙張大概不靈光,他就拿那個牙齒,那個平常我們就是翻經那個口水沾一點,這樣,沾到那個經書。我們這個口水通常都是很髒的,所以絕對不可以拿了舔了口水翻那個。那他現在呢,總是拿那個牙齒。除了這個以外,我還看見以前有的人是修那個經典,弄好了以後把它紮起來,紮起來用那繩子,折了頭往那「卡噠!」一咬,把那繩子把它咬斷,這樣,那諸如此類的事情。阿底峽尊者看見了,啊!心裡面很不忍,這樣。所以很憐憫:「啊!不可以、不可以!」為什麼?不恭敬。他也並沒講哦!但是對法這麼恭敬。結果那個學密的這個咒師,一看見阿底峽的行為,啊!內心當中生出很大的敬仰,也聽他聞法。所以這個也就是告訴我們,那所有的祖師都是這樣的,以德行來感人。所以我們聽懂了道理要去實踐,這個才是我們該做的。3:02:04第42卷 43:51

霞惹瓦亦云:

  下面另外一個祖師,這個下面這話對我們很重要!3:02:11第42卷 43:58

「我等於法任何玩耍,無所不作,然不敬法及法師者,是壞慧因。現在愚蒙,如此已足,莫更作集愚癡之因,若愚過此,更有何能。」

  第一個,就是說我們對這個法根本不敬重,很輕易的,就像隨便地玩拿它一樣,這樣。你別的東西可以玩,拿那個法千千萬萬不能來輕鬆的這樣。或者我們念完了隨便去念,或者拿了書本隨便的,或者在對那個經、教、三寶這些東西都是可以「無所不作」,樣樣都可以作得出來。但是要曉得哦!對法跟法師不恭敬這是什麼?破壞我們智慧的因,也就是說如果我們不恭敬的話,將來感的果就是愚癡。現在反過來看看,我們現在的狀態,我們現在的愚癡已經足夠啦!也就是說我們以前造了愚癡的因,所以今天感得這個愚癡的果,假定我們現在還繼續造下去,請問將來什麼樣呢?所以警告我們,千萬不要再造集愚癡的因哪!假定再繼續下去的話,我們還有什麼能力真正能夠從生死輪迴當中透脫出來啊!3:03:52第42卷 45:40

  這個愚癡跟智慧並不是說腦筋好,腦筋好是機靈,智慧是要正確的方法了解。現在這種很機靈的人,那是最愚癡的人,來破壞自己、殺傷自己、把自己毀滅的,這樣,所以我們千萬要了解這個特點!所以不是說我了解很多,能說善道,文字很美;說內心當中是不是真正地如法,很誠信地、恭敬地去依教奉行,這個才是真正注意的地方!那麼這個是法。下面「僧」:3:04:39第42卷 46:25

若於僧伽,或出家眾,持沙門相及於其相不罵不毀,又一切種不應分黨,視如怨敵,云汝等我等,應當敬重,猶如僧寶。

  對於「僧伽」,就是凡是出家,反正有這個沙門的形相的,絕對不要罵、不要毀謗——嘴巴上面罵、心裡面去毀謗他。在任何情況之下,不要說分黨,說像怨敵一樣你、我,應該敬重他。大師之所以這樣說,因為自古以來,從佛走了以後開始,大家就分黨分派。這個分有兩種:有一個因為個人的習性不一樣、喜好不一樣,自然每個人有他的這個不同的習性,所以他自然從這一種方法走,這個是佛所開許的,因為本來我們人不是十全十美的。但是正從這地方顯出來我們條件不夠,所以不能整個地、普遍地容納佛的一切法,能夠適應任何環境,我們只能從我們相應那地方去進去,所以那個戰戰兢兢一天到晚拿自己的法來提升自己;而不是說我的對、你這個不對,這樣。這個後者我的對、你的不對,那這個才是我們絕對應該禁止的。那對其他的人,我們還是很恭敬他。3:06:14第42卷 48:01

  所以我們在看見那個當年印度,那個《律相感通錄》上面也有這種故事,所以印度到後來,分黨分到什麼、嚴重到什麼程度呢?這個寺廟當中,那個時候的人不像現在這麼惡劣,寺廟當中有的時候兩個不同的那個派別的,就這樣的人,比如說假定說有這麼一個甲派,有一個乙派,那兩個人互相不敢走到對方去,如果你一個人跑得去的話,對方看見你形勢很孤單,會害你,這麼個嚴重法!他心裡面就會很執著這種執著,那這個我們絕對要禁止。我們絕對不要——這種形上面我們不會,內心上面我們不知不覺當中排斥人家。3:07:08第42卷 48:54

  那特別我們現在這地方,因為現在大師的教法是剛進來,所以自然而然跟我們國內的很多的其他的不一樣。要了解一個特點:我們很幸運學到了,要提升自己,如果他們相應的,我們隨分隨力告訴他們。另外一點,各人有各人相應的,各人走各人的法門,我們彼此間應該互相地尊重。因為各人有每個人從不同的角度學他不同的相應的,那所以把世尊圓滿的教法,我們才能夠有不同的那些人把它兜合起來。我自己沒有能力把世尊全部的教法承納下來,而有不同的人承納下來,最後終於把那些人承納下來的最後結果,把世尊的圓滿教法撐起來,這豈不是我們應該互相尊敬的嗎?我們應該從這個角度去看。3:08:03第42卷 49:49

《勸發增上意樂會》云:「希樂功德住林藪,不應觀察他過失,不應起心作是念,我是超勝我第一。此憍是諸放逸本,永不應輕劣苾芻,一劫不能得解脫,此是此教正次第。」

  那個經論上面,這一會上面告訴我們,說既然我們希求好樂功德,這個是真正的功德,就是看見了三寶的如是的功德,那不但歸依而且「住林藪」就是出家,出了家以後,千萬不可以觀察別人的過失,為什麼?出家要自己忙都來不及。今天你病得要命,你拼命求醫生要自己救病,旁邊病人你管他幹什麼?所以我們應該了解這個特點。我們現在犯一個最大的毛病,了解法了以後,馬上拿法來淨化自己,這個才對;通常我們容易犯的毛病,學這個法一定是先理論了解了,照這個理論去修行,不幸的是我們理論了解了,以為我知道了,他不知道,然後輕視別人、笑別人,那根本錯誤!3:09:27第42卷 51:13

  所以中國古代有一句話叫「太阿倒持」,太阿是什麼?寶劍,鋒利無比的寶劍,本來這個寶劍那個劍柄自己拿著,然後刺那個敵人,刺那個敵人,這樣。那我們現在倒過來,把那個鋒利的寶劍捏在手上,把那個劍柄給別人。結果呢?是不是傷自己?這寶劍你手一捏的話,你馬上就自己受傷。人家看見那個劍柄,一把就抓到那個劍柄,輕輕地一推你就送命!這個是一個古代的一個公案,那我們現在學了法,如果不能自己觀照自己,去衡準別人,還自以為聰明,那請問這個呢?我們最容易犯的就這樣,大家一起學,自己學好了笑別人:「啊!你不行、你不行!我好!」我們所以一開頭應該注意這個特點。你現在幸好腦筋好一點,但是你做這件事情的話,這個是什麼因哪?什麼因哪?宿生幸好種一點善因,今天感得這個果,你要趁這個機會努力增上。假定我真正好的,現在應該不是佛就應該菩薩,我還是凡夫啊!只是腦筋比別人好一點,跟他好不了多少,居然今天跑得去笑人家,那結果呢?說不定他將來比我強欸!而且就是眼前五十步與百步之比啊!這是我們應該了解的。3:11:09第42卷 52:55

  所以下面又說,這個是什麼?「此憍是諸放逸本,永不應輕劣苾芻,一劫不能得解脫,此是此教正次第。」這個自己覺得自己很憍:「啊,我行!」一這樣地憍,放逸就來了。也就是說真正地學了以後,了解了一個道理,啊!自己覺得我現在聽懂了道理,一衡準自己,是差得不得了啊!會不會感覺自己很行哪?不會啊!如果你真的聽懂了道理,自己衡準自己的話,你慚愧都來不及。一有慚愧會不會憍慢哪?不應該!這反過來說,憍慢,你根本沒有去衡準,因為沒有衡準,所以沒有慚愧,這是我們要了解的。所以告訴我們:永遠不可以輕劣苾芻。假定你輕了怎麼辦呢?「一劫不能得解脫」,這麼嚴重法!這「此教」,那個就是世尊告訴我們的教法當中,清清楚楚告訴我們這個特點。3:12:13第42卷 54:00

敦巴仁波卿與大瑜伽師,見碎黃布在行路中,皆不輕越,抖置淨處,如是行持,應隨修學。

  他下面就舉幾個,他那兩個都是阿底峽尊者的這個藏地的弟子,也就是敦巴仁波卿,那是整個全部傳阿底峽尊者全部精要的弟子。見到了乃至於「碎黃布」,為什麼指碎黃布呢?在那個藏系它那個袈裟是用黃布做的,也就是說這是僧的形相,哪怕僧的形相當中一塊布掉到馬路上面,哦!很恭敬馬上把它拿出來,弄弄乾淨放在乾淨的地方。也就表示他內心當中,一切時處這樣地恭敬法!下面說:3:13:07第42卷 54:53

自能如何恭敬三寶,則諸眾生亦能如是恭敬自故,如《三摩地王經》云:「作集如何業,當得如是果。」

  如果我們自己能夠這樣地恭敬三寶,那我們造了這個業的話,那一切眾生也是會這樣地恭敬我們。關於這一點,我們分兩點來看:假定我們真的希望人家來恭敬,那麼我們應該造什麼因?不是說,哦!我懂得很多,起憍慢,不是這個,我應該去尊敬。進一步來說,真正了解了佛法的特徵,一步一步深入的話,那恭敬不是我們要的東西,但是我還希望人家恭敬,為什麼?因為人家來恭敬三寶,他就會受用。既然我們前面是說要悲愍有情,既然出家人,出家人清淨幢相,凡是人家看見了清淨幢相起恭敬心,他就會受用。我現在雖然不能像佛一樣幫他忙,可是我做了這樣非常好,讓他看見了,對你感覺的話,豈不是我能夠對那些人盡了一分責任!不管你內心當中想人家恭敬,從你自己這方面出發,或者你真的學了佛,從人家那方面出發,這個都我們應該需要的。所以下面引那個經論上面來證成這件事,這個容易懂。那麼上面那一部分,就是教授當中出的「別學」,下面「共學」,再看:3:14:44第42卷 56:31

共學分六,初者隨念三寶功德差別,數數歸依者。謂數思惟如前所說,內外差別,及三寶中,互相差別,並其功德。

  這第一個。應該「隨念三寶」,也就是說前面說歸依了以後,我們「知差別」當中,知差別告訴我們這個條例,實際上行的時候,真正的下手處第一步是這個,應該念、隨時去念,念那個三寶的功德。這個「數數」不斷,不是說現在來一下、現在來一下,就是說我們念念,我們腦筋當中必須去念念去念這個。請問:為什麼要念念?因為我們無始以來,這個習染是非常強大的相續,如果我們不是一念一念緊跟著來的話,你馬馬虎虎來的話,那產生不了功效。我們可以體會得到這樣的一個特點,在平常心裡面懶懶散散,如果你不提精神來,全部貫注在裡邊,要想學任何東西學不好,何況現在有這麼殊勝的因緣的意義。所以我們平常的時候,有幾件事情不要操心它就來了——開玩笑、好玩......。自己了解了這一點,那我們自己曉得這個所謂的「數數」,也就是要什麼樣的方式。那麼就是前面已經講那個道理,內外的差別,不斷地想:啊!這個功德。因為這樣地思惟,那自然而然這個信心就增長,前面已經說過了。3:16:39第42卷 58:26

  關於這一點,今天就不深入地講下去,單單關於這個隨念三寶這件事情功德,我們在前面講過去的時候,講那個佛的功德——身、語、意、業,講完了以後,他特別告訴我們這個「念觀察修」這個道理。那所以下面緊跟著一段上面,都是指示我們隨念三寶的特點,我們可以用不同角度去看,各式各樣的方法去看。記得這幾句話:如果我們在這個上面數數思惟、那恆常相續、行勢猛利,那產生什麼效果?因為你腦筋當中不斷地去想這個功德,所以自然而然你會,平常我們無始以來積的習氣,我們沒有努力地想,可是無始以來的積的習氣都會追求:哎呀!這個好、那個好。不經過很認真地去思惟的話,我們沒辦法在腦筋當中,自己描摩出一個新的崇拜的對象。所以經過了思惟以後,我們腦筋當中會描摩出這個真正值得我們也只是唯一的,譬如說前面說這個才是應取,那其他的應捨,因為這個是真如,其他的雜染。這個腦筋當中真的這個樹起來了,那時候內心當中自然會策勵我們,所以這個共學當中第一個,是我們下手第一步。好,那今天就到這地方為止。3:18:23第43卷 00:03

  講歸依已應學當中的共學部分,上一堂已經講了共學有六個當中的第一個,那麼今天講第二個。3:18:39第43卷 00:19

第二隨念大恩恆勤供養,嚼噉之先亦當供養者。

  第二就是要念那個三寶的大恩,因為念恩,那麼我們就感謝,所以要供養。而且這供養要「恆、勤」兩樣東西,「恆」是不斷的,「勤」是很認真、很努力的。實際上真正說起來,這供養對我們好處,完全是為我們好處,這下面仔細會講。這一點對我們初學的同學特別注意,非常重要!供養分幾部分:一個財敬供養,第二身語承事,有了這兩個基礎以後,第三依教奉行,這是必須要的。3:19:58第43卷 01:37

  我們現在所以不相應,是因為我們的條件太差、資糧不夠,也就是說我們又窮、然後又笨。窮是指什麼而言呢?沒福;笨是指沒智慧。那個時候我們總希望腦筋好一點,我們總希望好像有更多的寬裕的財富,那應該怎麼辦呢?譬如說我們現在來說,當然現在做生意,那個生意最好,賺最大的錢;種田,那個田最肥,可以長出最多東西來,這是世間共同的。那麼現在這個如果供養,這是個福田,這個田裡邊可以長出很多我們欠缺的福,而這塊田是再沒有比這個更肥的了,肥沃的田。平常我們常說「一本萬利」,這是個形容詞,世間一般來說根本不可能。現在做生意說你花了一塊錢,然後賺回來五毛錢,喔!這生意很好;如果一塊錢賺一塊錢不得了!那供養三寶的,那的確是一本萬利,不但一本萬利,遠超過一本萬利,但是我們世間人就不知道。3:21:31第43卷 03:11

  那以我們現在出家人來說,我們不必財敬供養,出家很不容易、很不容易,宿生要積很多善根,我們早就做過了,應該說。那我們應該怎麼辦呢?身語承事。那佛不在這裡啊?所以後面會說,譬如說這個寺院,這就是佛所在的地方,我們做任何一個地方很認真去做。然後由於這樣做,我們的福就增長;福增長,智慧跟著增長,這個我們務必從小認識。現在從小,小的時候我們就注意著,現在的世間人都是學懶惰,那實際上這最好的福田放在那裡不去種,懶惰,等到收成的時候,你就望別人有,你沒有,我們要懂得這個道理。那很多小的小地方,我們漸漸養成功習慣並不難,實際上這個是對我們真正最佳的培福;那有了福以後,這個智慧就跟著它增長。3:22:45第43卷 04:24

  那麼平常的人講那個道理,好像聽得滿懂,等一下這個腦筋當中不會受這個影響,所以我們就思惟,不斷地念他的恩。那像我們世間的人,為什麼念他恩呢?譬如說:我很苦、很窮,他就給我很多錢;然後我生了病,他樣樣給我醫好。碰見這種情況,我們苦的時候,是不是一天到晚想他?就會。所以現在三寶也是這樣,當我們想到,這個我們要的所有的東西都是三寶來的話,那我們就很樂意地做這件事情。3:23:30第43卷 05:09

  由於這樣地不斷地薰習,那後面,啊!我們很羨慕他——三寶,佛。他是怎麼成就的?那是因為照著法去做,那我們就願意照著去做。再加上前面我們已經有了這個財敬供養、身語承事,又有福、又有智慧,願意跟著他去學,很容易就學會了。否則的話,雖然你願意跟他學,你腦筋笨得要命,跟你講了半天,我又不知道,聽也聽不懂;聽懂了以後,學也學不來。前面依師的時候曾經講過簡單的三種,那麼現在正歸依又說,這個是它的原則。所以我們現在下面緊跟著,來看一下這個文:3:24:28第43卷 06:07

如《三摩地王經》云:「由佛福德獲飲食,愚夫不知報佛恩。」

  首先從經上面告訴我們,經上面的。因為做一個佛弟子來說,曉得這個經,那是金科玉律,它絕對指出來的真相絕對絲毫無誤,而且一點不差。說我們現在世間上所有獲得的一切東西,都是由於佛的福德而來的,但是我們並不知道報佛的恩。我們怎麼說,好端端地為什麼佛的福德來的?因為世間一切都是有必然的因果,你了解了因果認真去做,那這是第一個,必須認識這個道理的智慧;然後你同樣地一分努力去做,如果說你做的時候是供養的是福田,那同樣地做,它得到的回報就大,這福報就大。世間整個說起來就是這兩樣東西,這兩樣的根本原因都是從三寶而來,但是我們並不知道,所以這個特別說明。那麼下面就告訴我們,我們應該怎麼去供養。因為經上面說只是飲食,所以說:3:26:06第43卷 07:44

此是以獲飲食為喻,隨自所有一切樂善,悉應了知是三寶恩,

  這個經上面只是拿飲食舉一個例子來說明,實際上我們真正所有的好的東西,像前面的真正地追究都是三寶的恩。因此,3:26:30第43卷 08:09

由報恩德意樂供養。此中復二,謂供養事及供養意樂。

  那我們了解了這個,那麼要報那個恩,啊!願意很認真地去供養。那分成功我們供養的方式,事相上面應該怎麼做,那麼內心當中應該怎麼安立。現在先看「供養事」:3:26:57第43卷 08:35

初中有十,供養身者,謂親供養真佛色身。供養塔者,謂供為佛所建塔等。

  那麼這第一個說「供養身」,就是佛親自在這裡,那我們就供養佛。那麼佛走了怎麼辦呢?就「供養塔」。塔是什麼意思呢?也就是說佛涅槃了,他遺下來的靈骨供養的,這個叫作塔。所以平常一般人的寺院,現在我們雕塑的佛像,那也是照著佛的身放在這裡,所以照印度人習慣這種地方叫塔。那我們在這地方供養,拿我們這裡現在是建的寺廟,這樣,那這個上面很清楚。所以我們現在這裡,把那個寺廟整理得非常乾淨,啊!那當作這是親身供養,這個道理。三,3:27:58第43卷 09:38

現前供養者,謂前二事,現自根前而設供養。

  那麼第三個,或者是親自供養,佛現起;或者是廟,就是佛已經走了,可是寺院在這裡,那我們親自去供養,所以我們現在就眼前在寺院裡去做這種事情,現前供養,供養塔,這樣。那麼再下面「不現前供養」:3:28:32第43卷 10:11

不現前供養者,謂佛佛塔非現在前,普為一切佛佛塔故而設供養。

  說第四種不現前,說我們既沒有親身遇見佛,也不在佛的佛塔、或者寺也就是寺院,但是我們卻可以觀想供養一切佛、佛塔,這個就是「不現前」。那下面又說:3:29:03第43卷 10:41

又若於佛般涅槃後為供佛故,造像及塔,若一數等,亦非現供。

  那麼佛涅槃以後,造了這個佛像、塔呀,或者一個或者......,這個也不是現前供。3:29:20第43卷 10:59

若供此二隨一之時,

  不過我們現在就後面這個道理,可以用得上,不管前面那些隨便哪一個。3:29:28第43卷 11:07

作如是念而供養者,謂此一法性,即是一切法性,是故現前供養此二,亦即供養其餘三世一切諸佛,及供十方無邊佛塔。此是俱供現不現前。

  這個這樣。那麼這個我們供的時候,心裡面就這樣想、觀想。說這個觀怎麼觀想法呢?因為法性是一個,法性是一個,為什麼是法性是一個呢?佛真正證得的就是法性,就是空性、空,性空緣起,所以這個十方三世一切諸佛沒有一個例外共同一個法性,那因此一切的佛都是這個法性。所以因為是一個法性,所以一切法性就是如此。所以眼前如果我們能供養這樣的話,那所謂這個現前供養、不現前供養、供養身、供養塔,所有的這些都包含在這裡頭。就是因為這個法性都是一即一切,也就等於供養三世,包括十方,十方三世一切諸佛,無不例外。所以這個供養的話「俱供現不現前」,現前的固然,不現前的也是一樣。最主要的再說一遍,因為法性是一個,不管它現前不現前,法性是共的。那麼這個裡邊有三種:3:31:19第43卷 12:58

論說初者獲廣大福,第二較前獲大大福,第三較前獲最大福。

  第一個,啊!供福很大很大,這是什麼?現前供養。第二個不現前供養,第三個俱供養供現不現前,那我們觀想一個法性。由此了解,3:31:44第43卷 13:23

故於一佛,或佛像等,修供養時,應憶法性無所差別,先當遣意供養一切,極為切要。

  所以到這裡就告訴我們,說不管我們是供一個佛,或者是親身供養的、或者佛像,那當然包括前面所有這些,那供養的時候,就應該憶念這個法性,這個法性是沒差別的。所以在供養之前先心念,依照前面的這樣的想法,說供一切,供一個就是供一切,這是非常重要的。那麼再下面,3:32:34第43卷 14:12

自作供養者,謂非由於懈怠懶惰放逸增上,而令他作,唯自手作。

  這個自己供養,什麼叫自己供養呢?並不是說這件事情我做就算,而不是由懈怠、懶惰、放逸,也就說就是自己供養,如果你懈怠、懶惰、放逸,這個也不算。那這個地方特別是指說自己懶惰、馬馬虎虎教別人去,好像供養了,心裡面這是一種懈怠放逸。當然你今天事情很多,你忙不過來,那我要各式各樣來做,那是怕別人忘記掉了;或者該我的事情,別人沒有事情,那請他去做,這可以。這一點處處地方就告訴我們,內心當中,跟實際上的形相。所以說,這個內心當中的認真恭敬供養,這是非常重要!3:33:36第43卷 15:15

  下面的馬上自作跟教他作,前面好像是自己不願意做教別人,這個不好;那下面的教別人,如果真正你誠心好的教別人,還是可以,不但可以,而且會更好。下面:3:33:51第43卷 15:30

教他供養者,謂念自己略有少物,然諸有情貧苦薄福,無力供養,若教此供,當獲安樂,由悲愍心,唯教他供。

  這是一種。那麼說念我自己可以供養,但是我自己不供養,為什麼呢?因為說別的人非常貧窮,也沒有福報,那因此他也不知道怎麼供養、沒有力量供養,如果能夠教他供的話,他可以獲得很大的安樂。這是由於自己的內心的悲愍而教他供養,就等於說,我有一塊非常肥沃的田,大家都搶來著播種下去,種好多好多好東西,我看見他很窮,我自己寧願犧牲了,這樣給他,這個才是。或者現在做生意來說,喔,我在鬧市區有一片很好的店,生意非常忙碌,然後我可以賺錢,那我現在已經有了,看見那些人很窮,那我送給你。要有這樣的心喔!不是說今天懶惰,「哎喲!我實在懶得了,好啦,就交給你!」這個意思要弄清楚喔!所以作這種心,他後面會說,不在形相上面,是要內心上面,這是絕端重要的一點!內心安立對了,然後進一步談形相,不是說形相完全不要,主、副兩者我們一定要弄對。下面:3:35:32第43卷 17:11

又亦勸他共供養者,謂自他俱共同供養。此三福果,大小如前。

  那麼還有一種呢?就是勸他跟他一起供養。這個福報,三個大小如前,就像前面一樣,自供養比較小,因為只想到自己;他供養是想到別人;自、他呢,能夠都加進去。三者的次第,也是前面小,後面大。再下面:3:36:06第43卷 17:45

財敬供養者,謂供種種衣服飲食臥具坐具病緣醫藥,供身什物,薰香末香塗香華鬘伎樂及諸燈燭,敬問禮拜,奉迎合掌,唱種種讚,五支徧禮,右旋圍繞,又供田等無盡奉施,又供摩尼耳環臂釧,諸莊嚴具,下至供養諸小鳴鈴,散諸珍奇,纏寶縷線,供養諸佛,或佛塔廟。

  那麼這是「財敬供養」。財敬供養是指下面這個,這個容易懂,供養種種的衣服、飲食、臥具、湯藥,這個就是我們說四事供養出家人。那麼佛在世的時候,他是有兩個身分,一個在佛,一個他有的時候自己說「我在僧數」。佛自己示現,其實他是佛喔,佛寶,他為了讓弟子了解,那也放在算在僧團當中,這樣。那麼說這個就是我們的資身,世間在世的時候出家人需要的,所以佛在世也要這個,僧也要這個。那除了這個以外,其他的「供身什物」,那麼除了這個滋養身體的還要其他的。那至於說什麼「薰香」什麼,這個平常我們出家人,現在我們來說不用,可是佛、佛塔莊嚴,這個應該。下面這個「問敬、禮拜」這樣的,還有「合掌」,看見來了迎接他。3:38:05第43卷 19:44

  那用種種的「讚」,比如我們現在上殿、過堂,或初一、月半上供,那我們唱那個讚。實際上那個讚就是讚美佛、法、僧三寶功德的,那印度在這種情況之下,那是當時在的是很流行。這個是一種很莊重的禮節,在我們中國古代,一樣很莊重的禮節。譬如我們現在《詩經》,《詩經》上面那個是什麼?就是古代帝王或者諸侯見面的時候,他有一種歌頌、讚頌,那個讚頌以歌的形式出現的。所以凡是世界最珍貴的,那我們就用這種狀態,這是東、西方的古代的一種禮節。那麼後來西洋發展成功的宮廷音樂,我不曉得西洋的宮廷音樂是不是這樣來的?所謂古典的宮廷音樂,對!那這個是非常地高雅的,高雅的。那這我們要了解,所以我們現在也是以這樣的。那不是我們現在的唱流行歌曲,這個不對喔!如果自己陶醉,那完全不可以!如果我們為了是最莊重的心情,然後譬如說我們現在在這裡念那密集嘛,大家覺得:喔!這抑揚頓挫那個聲音無比地高雅。那從非常虔誠的心情,去讚揚那個佛、菩薩、大師的功德,這樣的一個特點。3:39:59第43卷 21:37

  那麼「五支徧禮」呢?就是我們現在禮拜的時候,所謂頭、兩手、兩腳全部地著地,這是最恭敬的禮法。還有「右旋圍繞」,那是繞,這個也是最恭敬的,對於我們要致敬的對象——三寶。這個不過繞要右繞,注意!所以平常我們在這裡經過那個寺院,譬如說我們從東邊到西邊去,從大殿前面走;西邊到東邊來,一定從後面走,為什麼原因?右繞,千萬注意!平常我們都是這樣,要嘛你從大殿的這個前面跑到廣場上去,否則的話,你走的時候總歸是應該這樣。就是平常我們走也如此,養成功了習慣,那麼我們有空,你就平常去繞。那麼除了這個以外,還要供養其他的叫「無盡奉施」,還有種種「莊嚴具」,不管大小,或者是佛、塔。那是財敬供養。再下面:3:41:10第43卷 22:50

廣大供養者,謂以如是利養恭敬常時供養。

  這個叫作「廣大供養」,即前面所說的,恆常的。那麼這個有七種,下面說:3:41:26第43卷 23:04

此復有七,謂所供物,眾多(這第一個)微妙(第二個),現(現前第三個)非現前(第四個),自作教他,至心歡喜,猛利勝解,而為供養,

  這是七種而為供養。3:41:48第43卷 23:27

復將此善迴向無上正等菩提。

  這個叫作「廣大供養」,要不管供的內容是多、是好,不管現前、不現前,現前不現前剛才說一定要用意樂去供養,或者自作、教他,這種都是整個,而且供的時候要至心歡喜,這種心情到什麼程度?叫「猛利勝解」,這樣去供。供完了以後,因為供完了以後,一定有絕大的福報的,這個福報還要迴向無上菩提,那這個才是真正廣大供養,這個廣大供養是無窮無盡的。對我們現在福、慧兩樣都貧乏的,這一點是非常重要的!3:42:36第43卷 24:15

非染汙供養者,謂不由輕蔑放逸懈怠而教他供,

  這一點非常重要!那麼反之,如果說供的時候馬馬虎虎,不在心上面,放逸懈怠,那這個就是染污了。因此對我們現在來說,我們別看在這地方掃地,然後大殿上面隨便弄,乃至於廚房裡面去做,你嘻嘻哈哈,那個都不好,大家清楚不清楚?所以要嘛不做,做任何一件事情,內心很莊重。這個我們必須平常養成功習慣的,今天講了沒有用!我想諸位想想看是不是?你這個習慣,不是一下可以改得過來。不過這裡要注意喔!千萬不要說,啊!這個習慣一下子改不過來,你放逸,那放逸你永遠沒機會。如果你放逸了,再找藉口來保護它,那更是下流!3:43:40第43卷 25:18

  這一點,我們在座的每一位同學希望策勵我們自己,我們不要去要求別人,但是一定要告訴自己說:我出了家了,我怎麼可以做這種下流行為!僧是寶,雖然我是一個凡夫僧,但是不是這個是聖人的因呢?聖人的因在哪裡?就是自己至誠恭敬,決心要去做。並不是我這個形相,喔!人家看見你了很恭敬。那當然退一步來說,就是在家學佛的弟子,如果體會到了這點,也要努力地朝這個方向去做。3:44:22第43卷 26:00

自手供養,殷重供養,不散漫心而設供養,

  因此這地方又告訴我們,「非染污」就是不可以由於上面這個,而且自己去做;自己做的,還殷重,不散漫而供養。3:44:35第43卷 26:14

不以貪等雜染供養,

  然後去供的時候,也不要去貪心,現在總是供養說我供養了,為了求無上菩提,那個才可以。這一點,平常的時候我們要小心!3:44:55第43卷 26:34

不於信佛國王等所為得利敬而為供養,以隨順物而設供養。隨順物者,謂諸淨物,遠離不淨,雌黃所塗,酥所灌洗,局啒羅薰,遏迦花等及諸所餘非清淨物。

  還有一種供養,譬如說國王他相信,那因為國王相信佛的話,他自然願意大批的,我們從那地方去得到,不要從這地方去。「隨順物」,就我隨分隨力我得到的,譬如說我今天要去供養,我能得到的就是拿這種東西,不要去為了供養這個。現在我們說不是國王,曉得這個大老闆,這個大老闆很有錢,然後我跑到那地方去跟他去說,因為他很有錢哪,所以拿了很多錢來,不要!那麼古代就是指最好的是國王。說我們隨分隨力能夠得到的,這個是真正重要。3:46:19第43卷 27:58

  那麼還有呢,這些供養的東西要清淨,不可以不清淨。那前面是講的是內心當中這些不可以,現在外面,哪些呢?雄黃塗的、酥所灌的,還有譬如說花有毒的。據說花有刺的,原則上也不要。不過我們現在看見譬如玫瑰,有的時候很美,那我們來了又怎麼辦呢?如果來那把那刺剪掉,這幾個重要的特點。有的時候那個花除了有毒,還是味道不好的,花是要供色跟供香,有的花很美,可是香不到,那個也不要供。倒是如果香很好,那個花總不會長得很醜嘛,最多它不太美,那個可以!3:47:13第43卷 28:52

又若如是財物供養,自無所集無從他求,應於一切世界之中,所有如來諸供養具,以歡喜俱及於廣大勝解俱心,周徧思惟,一切隨喜少用功力,而修無量廣大供養,攝集菩提廣大資糧,恆常於此以真善心,起歡喜心,當勤修學。

  這是另外一種供養法。說像上面要設的那個,自己又沒有。少的我們都有,要廣大供養,我們的確現在不大可能,那也找不到。那怎麼辦呢?我們要曉得十方一切世界當中,那凡是佛所在的地方,都有無量無邊的這種最莊嚴的供養具,那我們以心去供養,「歡喜俱」,啊!就是非常歡喜、非常隨喜!還有廣大的勝解,這樣,這種心。那個前面說這個廣大,去隨分隨力,拿我們的心情。所以真正能夠對於廣大特別指得清楚的,那就〈普賢行願品〉裡邊。3:48:30第43卷 30:09

  「周徧思惟」,能夠把所有的能夠去觀想,能夠涵蓋一切。不過眼前我們的凡夫,這一點不大容易做到,那我們只要不斷地練習、不斷地增長,漸漸、漸漸我們就能夠做到了。這樣做的話,「少用功力」,不要花很大的努力,而能夠修很大的供養。這樣做有什麼好處呢?能夠集很大的菩提資糧,這樣。所以我們應該恆常,不斷地以「真、善」這樣,很虔誠的心、以善淨的心去做這件事情,反正歡喜好樂地,去努力地去修學這個。實際上我們剛開始的時候,平常就應該是練習這個。3:49:24第43卷 31:03

又如《寶雲經》及《建立三三昧耶經》所說,無主攝持諸華果樹及珍寶等,亦當供養。

  另外一種就「無主攝持」,譬如說我們跑到野外,一看見那個花,乃至果、乃至這些,我們也可以拿來供養,不過要確定曉得沒有主。那有的時候有主,我們怎麼辦呢?我們就觀想:啊!這個好美,拿來供養。只要反正我們接觸到的所有的好東西,我們都拿來供養,這是我們剛開始眼前體會到。別小看哦!平常我們看見眼前的所有這些好東西,產生什麼樣的心情啊?「好的,我來!」處處地方想到「我」;現在呢,處處地方想到「供養」,這個是下腳第一步。從這地方的慢慢地不斷地努力、不斷地努力的話,那自然而然我們才能夠一步一步地增上,去達到像前面的廣大供養等。再下面,最後一個:3:50:36第43卷 32:14

正行供養者,

  那這個是要正行,現在我們前面曾經說過的供養當中最後的、最好的——依教奉行,正行供養就是依教奉行。3:50:50第43卷 32:29

謂於下至搆牛乳頃,精勤修習四無量心,四種法集,隨念三寶,波羅蜜多,及能勝解甚深空性,無分別住,於淨尸羅,起防護心,於菩提分,六度四攝,精勤修學。

  先把這個簡談一下。「下至搆牛乳頃」,就是擠牛奶很短的時候。我們這裡平常大家很少,那譬如在印度或者在西藏,那它那個就很多了,就是在很短的一段時候之內,哪怕。並不要你,很短啊,就是這個福很大,你哪怕很短,都有很大的福。那當然我們儘可能地希望能夠長。修的時候要精進,不是馬馬虎虎、拖拖拉拉,這個不算,要很精進的。所謂精進,有兩個特點:第一個,心裡面要很善緣的是善法、正確的,然後努力地去做。有很多人很認真,可是心裡面所緣的不善,那這個不是,那個不是精進哦!如果說我們掉掉了這個緣善的話,那有很多人做壞事情做得很認真,那個絕對不是精進,這後面會詳細說。3:52:27第43卷 34:05

  那麼做些什麼呢?「四無量心」,四無量心就是慈、悲、喜、捨的四無量。「四種法集」,那就是四法印,就是「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有漏皆苦、涅槃寂靜」這個四個。「隨念三寶」,那就是前面講的。「波羅蜜多」後面講的,就把那個三學推廣。還有最後的「能勝解甚深空性,無分別住」,這是到最後高明的。那麼下面「淨尸羅」,要我們下腳第一步應該怎麼辦呢?對於我們所受的戒要「起防護心」。這個戒最起碼的戒是從哪裡開始?沙彌戒開始,這個才是淨、清淨尸羅。在家居士那個真正算起來不算,不過如果說你以共下士的心情,那是它的隨順。它這個清淨的特點是在哪裡呢?就是要想解脫生死輪迴的這種心情,不是但求世間果報的,要從這地方起算,那在這個上面才是叫作尸羅。對這個內心當中我要起防護:啊!我受了這個戒,我要認真去做。那然後這個「菩提分」,菩提分就是我們說三十七道品,這個是修菩提的支分,它一個一個條件。「六度四攝」——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等,對這些東西努力修行,這就是「正行供養」。3:54:24第43卷 36:02

若能由此十種供養供養三寶,應知是名圓滿供養。

  那從「供養身」就親身供養佛,到「正行供養」,這一步一步上來,能夠以這個樣叫作「圓滿供養」。所以你看哪!雖然是皈依已,剛皈依下腳第一步要想供養就要開始了;要做到那個圓滿供養,那是大菩薩的,要大菩薩!也就說我們從這個事情,從下腳第一步開始一直到成佛,一直要做的這一件事情,這個我們要恆常放在心裡。然後正因為如此,所以要不斷增上、不斷地努力。3:55:15第43卷 36:53

由如是等,興供養時,有六意樂,

  前面是供養的事相。那個做這件事情的時候,內心當中應該怎麼安立?那個分六點。3:55:30第43卷 37:08

能於三寶隨一之所,少分思惟,而生無量廣大果利。

  就是這個內心當中,我們以這個下面的六種心,去行上面的十種供養。那麼在這種狀態當中,或者佛、或者法、或者僧,你稍微、不多,能夠這樣如理去思惟的話,喔!那生起那個利益無量無邊地大。不過這個利益說明一下——「果利」,平常我們現在要求的,都求錯了。這個果利的意思就是說眼前是這個因,這個果報在未來。我們現在平常一般人做事情,都希望眼前就有果報,我在這兒做了一下,希望人家看見,欸,我在這兒做,我很努力,就是這樣。我在那兒做,希望馬上得到什麼好的感應;我在那兒做,等一下馬上就發財、升官,這所以我們貧窮!你這樣做,有沒有?有的,但是也就得到如此了。3:56:52第43卷 38:30

  那麼請問:現在這裡「廣大果利」是指什麼而言哪?無上菩提,這個才是真正的。為了得到無上菩提,所以我們必須要得到暇滿人身,因此在暇滿人身當中,你身體健康、樣樣具足,這個也要,這些東西自然要的,但是並不是我們主要的。我們現在世間一般人的真正可憐的地方,就是都著在那個小小的這種上頭。3:57:27第43卷 39:05

  其實我們可以拿世間的這種現實的比喻來說,這種比喻我不太熟悉,真的說起來我外行,我想我們在座的出家的同學,對這個也不太清楚,不過多少有一點了解。譬如說世間做生意人,世間做生意人哪,他忙著這個賺錢,他真正的賺錢的人他會不會,哦!今天賺了一百萬,好高興拿著一百萬放在眼前看,然後吃、喝、玩、樂,會不會啊?他絕對不會!他自己用的用的很少一點點,幹什麼?他用了以後使得這個身體健康,是不是再去繼續地賺哪?這我想大家多少有一個了解,我們平常也了解,然後賺來的錢輾轉地投資,把那個事業不斷地擴大。3:58:20第43卷 39:58

  世間稍微成功一點的做生意人,尚且如此,我們現在看見這個利益無邊地大,這是為什麼我們把供養一定有功德,把那個功德回向菩提。就等於說世間做生意人賺來這個錢以後他不會用,再去怎麼辦?再轉投資,這不是一樣嗎?只是說世間的人只看見很短的,這一生他尚且要這樣地轉投資;現在我們那個時間這麼深遠、事業這麼廣大,我們反而做這種事情不如他們,有這個道理嗎?因此如果我們真正地了解了佛法的特點的話,那我們所要求的,是求這個廣大的果利。而現在告訴我們正確的方法,前面就是這樣。那麼現在下面把那個意樂六種來簡單地說一下:3:59:23第43卷 41:02

一者無上大功德田,二者無上有大恩德,三者一切有情中尊,四者猶如鄔曇妙華極難值遇,五者三千大千世界獨一出現,六者一切世出世間圓滿根本,

  先這個六點。這個是一個「大功德田」,說這個田哪,就是因為從這個田裡面可以長出最好的東西來,長出我們要的東西。那麼現在這個田是一個功德田,我們稱為功德田,然後恩田、悲田。這個田是指的心田,就是以我們心力去耕種的。這個功德田是外在的,說它有非常大的功德,那個功德都是三寶,那我們去耕;然後恩田也是外在的,譬如對我們有恩;悲田就是自己內心的,因為我悲憫有情。悲田的對象是什麼?那是世間窮苦的乃至地獄種子,我以大悲心去耕;那個大功德田就是三寶、佛菩薩。4:00:49第43卷 42:28

  那個佛菩薩不但是功德田,而且對我們有恩。單單有恩那就是父母,那是世間的來說最有恩的就是父母。那麼現在這個田是最大的功德田,再沒有超過它的了,所以叫「無上」,在三寶以上再沒有這麼大的功德了。不但是功德田,而且無上的有大恩德,它同樣也是恩德。為什麼是恩德?因為它對我們這個好處、恩惠,也是再沒有超過它的。4:01:31第43卷 43:10

  還有呢?「一切有情中尊」,這個三寶就是「佛、法」,這個佛的制,還有「僧」,僧是指幾個合起來的,佛一定是獨一的,所有的有情生命當中,他是最尊貴的。那我們這個早晚課程當中有一個,佛是什麼?「兩足尊」,哪兩足?「福足、慧足」這兩個究竟圓滿,世間再沒有超越他的了。僧呢?僧是「眾中尊」,這一個團體,那麼當然現在當有情了,有情。那個法呢?「離欲尊」。所以這三樣東西,世間當中對我們所能夠緣到的最尊貴的。那現在就供養來說的話,那就是供養佛跟僧,法呢?是我們如法去做。4:02:41第43卷 44:21

  第四個,就是「猶如鄔曇妙華」,這個鄔曇華、優婆羅華,佛說。這個花很美,然後開的時間很短,要一千年,叫靈瑞花,或者是一千年那幾千年開,開開來以後,它開、開、開、開、開,開到最大,開大了以後,那馬上消失掉了。也就是說這個三寶的出現,對整個的世間的長時間來說,要等很長很長的時候才出現,出現了以後一下消失掉了,這樣地難遇!然後出現的時候,三千大千世界只出現這樣的「獨一」,這又是非常難!4:03:40第43卷 45:19

  然後還有最後一個,「一切世間、出世間所有圓滿的根本」。所有的好東西根本都從這裡出來的,也許它枝末眼前好像不是,可是從根本的究竟去看都是這裡。關於這點我簡單地說明,說那佛出世的時候,世間不是也有十善嗎?有!那請問這個是什麼來的?眼前看是世間的一種聖人,可是我們去究竟看的話,我們會看見很多學了佛,那是菩薩在這世間。如果佛在世的時候,他出現的面貌是菩薩的面貌;佛不在世的時候出現的,就是世間的聖賢。他都是宿生學了佛以後,能夠把這個善法帶到世間,使得世間人照著這個善法做,那自然而然維持世間的一切和樂,所以就他的真正的根本原因來說——三寶。所以世間是如此,出世間更是如此。那我們這個了解這樣的六點,4:04:50第43卷 46:29

作是思惟而設供養。此等是如〈菩薩地〉說而正摘錄。

  那麼我們要去供養的時候,應該依內心當中這樣去思惟。上面所說的,就是按照《瑜伽師地論.本地分.菩薩地》當中的那個文,把它摘出來的。4:05:14第43卷 46:53

恆常時中,於如是等隨應而行,若遇佳節及大時會,當隨力能修妙供養。

  上面我們平常的時候就應該隨分隨力地做,這是平常,如果遇到特別的好的佳節、時會,那更要努力地——不過這個努力要隨自己哦,不要過分,也就是要修最好的供養。譬如說我們現在這裡,每月嘛至少有兩次,實際上不只兩次,因為還有其他的節氣,譬如說過年,那我們這譬如說圓根燈會、譬如說佛誕,然後譬如說解夏,還有其他的佛菩薩的這個重要的聖誕等等慶祝。下面再看:4:06:07第43卷 47:46

復次恆須受飲食故,爾時若能首先供養無間缺者,少用功力,而能圓滿眾多資糧,故隨受用淨水以上,應以先首至心供養。

  那麼再說,平常我們這個別的東西沒有,受用不一定有,可是飲食是天天有。那個時候假定說,我們在飲食之前先這樣去供養的話,那不停地供養。那這個因為我們經常要受用,所以不必刻意地努力,也就是「少用功力」就能夠圓滿很多資糧。了解了這個道理,說我們的受用哪怕它喝一杯水,先供養。所以我現在看見這裡,我們的同學常常喝水的舉一下,這個很好,你也不必花了很大時間只是直豎在那地方。人家看見你,哦!覺得這個好......,特別是現在外頭也不曉得你做什麼,不需要這樣。我是覺得我看見他們這樣拿一下,然後你可以放下來,靜靜地自己好好地念一下。不是舉得高高地想了做了個半天,樣子做得很好看。當然你內心做得很好,很好;可是如果說你單單是做這個,那個不一定需要,特別是現在這個外面一般人看見,不曉得你做什麼。我是建議大家注意啊!假定這個社會上面本身就是如此,那你也應該舉一下,這個特點我隨分隨力跟人家說。4:07:53第43卷 49:31

  下面,這個地方有一點很重要:說來說去就是你內心當中,這個是最重要的一個特點。當然也許你不放在上面的話,你心裡面就提不起來,那你願意這樣,我還是很贊成;反過來,你心裡面不一定提得起,舉了個半天,那個我覺得無此需要。這個看個人,所以它沒有一定的法則。但是這個形相上面是沒有一定的法則,內心上面有一個重要的原則,這個要把握住!4:08:30第43卷 50:09

此復非以糕之瘀處,菜葉黃處,是須擇其妙者而供。

  那麼在供的時候,絕對不是那個供養馬馬虎虎,那差的東西去供養,這個是最損福的是莫過於此,最損福的是莫過於此!要幹什麼呢?最好的供養,這個才是重要的。4:08:56第43卷 50:35

又供茶時,現一切人,如洒揚塵,唯彈少許,不成供養,是霞惹瓦語錄中出。

  那現在有很多人供養的時候,那個指頭放那個茶裡面沾一點,彈一下,那個根本不成供養!那個很多惡習慣這個非常不好、非常不好!那我們現在,我們這裡常住的有一些同學慢慢地養成功好習慣,說有外人客人來,我們把好東西拿出來。我所看見的有一些地方有兩類,有一類就是屬於這一個。以前我不知道,現在也學會了,而且看了非常讚歎!另外一類呢,有了客人來了,裝窮,啊!表示我在這裡都很克儉的,然後苦苦惱惱的東西,自己吃不方便,來人了正好先把壞東西吃掉,留著好東西自己慢慢地吃。這是我們最大的犯忌,最損福的是莫過於此!但願我們每位同學去注意這種地方,假定已經有了習慣了那不一定,可是初初剛開始的時候,平常的我們多注意這個。那特別是對於三寶,其實我們真的要供養的話,不但三寶,上面是供養三寶乃至於世間的一切,然後下面救濟貧窮,這一點我們要注意一下!那是上面這個「是霞惹瓦語錄中出」。4:10:33第43卷 52:11

譬如有一極肥沃田,至下種時而不下種,任其荒蕪,如是廢止,實生不忍。如是能生若現若後一切善樂,最勝福田,於其四季一切時中,常恆無間,堪種一切善樂種子。

  上面這一點我們要了解。譬如說有一塊田非常肥沃,那個古時啊,古時候真正的利息、真正的好處,都從田裡面出來的,譬如我們現在還有海裡面去撈、開礦,那時候只有種田。雖然有做生意,請問沒有種田的,做生意你做什麼?就換句話說,根本的好處都從那裡出來的。那個田要怎麼辦?你要去下種啊!說現在有這麼肥的田、好的田,到下種的時候你不下,讓它長得荒蕪,長得都是草,啊!那真是很不忍!那我們現在世間,看見小小的好處拼命去爭,現在對我們有這麼大的利益,我們應該怎麼辦?所以他說現在呢,這樣的福田得到果報,不管是現在的、不管是後來的,一切的善的、快樂的,那最勝的福田。那了解了這一點,「四季」,平常種田有季節的,春天可以種,冬天不能種;現在這個功德田,一年四季什麼時候都可以種。所以我們應該恆常無間要去種,而且可以種一切善樂的種子。所以他下面馬上引經:4:12:40第43卷 54:19

復應於此如經說云:「當以信犁,耕耘福田。」

  這個對我們非常重要!這是個福田,我們拿什麼去耕啊?「信犁」,內心的清淨心,這個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從前面一開頭告訴我們「道的根本」,我們從親近善知識那時候最重要的——淨信,現在一步步上去還是這個。如果在這種情況之下,4:13:09第43卷 54:49

若未能作,至極堪惜。

  假定遇見這樣地好而不去做的話,那才是非常可惜。4:13:19第43卷 54:58

故如《讚應讚》云:「如尊之福田,三世間非有,施處尊第一,是淨令座淨。猶如虛空界,橫豎無邊際,於尊為利害,異熟無盡際。」

  那我們看這個《讚應讚》上面說:就像「尊」,尊就是指三寶,特別是指佛,那由於佛而有三寶,那麼這樣的一個福田。「三世間」,那在任何情況之下都找不到的。那麼在這個情況之下的「施」,就是我們去布施,就是福田啦,那個以「尊」,就是以三寶、以佛、法、僧第一。「是淨令座淨」這個偈子我不太清楚,我也去問了藏系的老師,但是問的人少也問不清楚。不過我想這個勉強地解釋:因為這是清淨的,因為只有這個,前面一路上面過來,這個是清淨的、究竟的,所以如果你能夠在這個方面下種子的話,那得到的真正的果報,那是最究竟、圓滿的。4:14:40第43卷 56:19

  那這個狀態猶什麼?「猶如虛空界,橫豎無邊際」。因為這個福田無量無邊的,所以你如果在這地方種一點好的,那利益是無量無邊;如果你做了壞事的話,那害處是無量無邊。這「利害」兩個字要注意哦!也就是說在這種情況之下,你如果不好好地做,那只有害;反過來說,有一些說:「那沒關係,我不做也得不到好處囉!」一般的世間人可能是這樣,就損失了很大的好處;如果我們出了家的同學的話,我們不去做的話也損害掉。因為你來了以後,你隨順你的習氣,你是不是在輕慢當中?馬馬虎虎,你本身的職責是什麼?這已經我們了解。4:15:37第43卷 57:16

  所以我們現在很多同學來了以後很好樂,願意出家,這是件好事情,願意學法,好事情,可是要去學哦!那所以前面一直告訴我們。那麼現在並不是要我們積極地做得怎麼樣,但是我們隨分能做得到的,不要隨隨便便去做。固然我們念書要用功,那平常的時候我們出坡什麼,這個一樣的,千萬不要當作兒戲那樣吊兒郎當。所以你剛開始來的時候,你們還沒關係;現在一旦慢慢地學,走上來了,乃至於剃度了,那時候這種嘻嘻哈哈、輕輕鬆鬆,千萬要把它改善,特別是在大殿這些重要的地方。這個習慣大家清楚不清楚?利害之間我們要分得很清楚!所以下面特別告訴我們這句話:4:16:36第43卷 58:14

於最勝田,尚不見如庸俗之田,此是我等無賢善相,故一切時,當勤精進供養三寶。

  要曉得這個是最殊勝的田,我們應該對它有認識。現在這樣的殊勝的田,我們居然不認識,對於這個最殊勝田,看起來還不如世間一個普通的,那是我們太差!這個話怎麼講呢?譬如說今天來一個客人很尊貴的,也許他很有錢,也許他很有勢,請問:我們是不是多多少少會莊重一點?我們會比較莊重一點。那個世間的啊,出世還談不到。現在「無上的」,我們居然不知道去好好地莊重、恭敬!所以這個話就是指這個而言。因此了解了這個特點以後的話,我們在任何情況之下,應該什麼?精勤地去供養。4:17:47第43卷 59:25

  不過這個「一切時處」,並不是叫我們晚上不睡覺,不是這個意思哦!就是在我們能做的時候要去做。那前面也告訴我們的,上座的時候很努力,下座的時候我們累,應該輕鬆一下。那麼輕鬆完了以後,腦筋裡轉的不要去轉的嘻嘻哈哈的事情,還是去把我們該學的這種道理,漸漸、漸漸去思惟、去溫習,這個是我們應該了解的。那不知不覺當中,把我們歡喜嘻笑的這種放逸的這種習慣,慢慢就扭轉過來。好,就這一堂課特別注意,常常把這一點翻開來自己策勵。4:18:31第44卷 00:03

  那麼上面告訴我們這個道理以後,下面繼續看:4:18:37第44卷 00:09

若如是行,由於勝田種善根力,於諸道次,慧力增長。

  這是總的。下面,4:18:51第44卷 00:23

故於聽聞不能持文,思惟不能解義,修習相續不生,慧力至極微劣之時,依福田力,是要教授。

  上面就告訴我們,有這麼樣一個肥沃的一塊福田,大功德田,那一般人因為實在條件太差,這是我們應該特別注意的第一點。那我們現在既然了解了,應該很努力地供養。如果我們能夠這樣去如法去做,做什麼呢?就是在這個殊勝的、肥沃的這個福田當中,種了善根。種了善根以後,於是我們對於修學佛道的這個次第,就能夠大大地改善。修學這個需要智慧,所以這個慧力就增上了,這是總的。那麼現在下面看,在我們真正要想解決生死問題的根本,正對治,最主要的什麼?智慧。比如說,喔!這個人什麼什麼很大,功德很大,這個都是不是主要的,根本是智慧。有了智慧,然後以智慧如理行,自然這種東西都跟著出來了。4:20:26第44卷 01:58

  那麼現在這個地方就是,慧又分成功什麼?聞、思、修。所以第一個,由於我們這個慧力漸漸增長的,所以本來「聽聞不能持文」,這個持文兩種:有一個,要去背,背不住,背不出來,這是一種;還有一個,這個文的內涵不懂,這個都是。然後聽懂了以後,第二個叫思,「思惟不能解義」。老師講了,他自己好像有一點模模糊糊概念,可是認真地去思惟,卻是摸不清楚,這個是思,那麼所謂思惟不能解義。再不然呢,這個思惟起來了,夠不夠?不夠,還要修習,不斷地去修,不但修得起來,而且要繼續下去,一層一層地昇進。那麼這個時候我們最重要的,怎麼辦呢?「慧力至極微劣,依福田力,是要教授。」這個是真正的重心,大師這個地方特別提出來。4:21:42第44卷 03:14

  你看下面,「修習相續不生」尚且要,現在我們思惟,講的很多道理都不了解;乃至於第一步,聽聞都不能把握住,或者背不住,或者不了解。而現在眼前世間上面更糟糕的是,明明是個福田力,大家還不知道,還不知道;世間——非福田力,顛倒的,拼命去忙,把全部精神投注在這個裡頭,這樣。或者,這個比喻的另外一個面:這是一個福田力,我們應該種那個善種子,他們現在那個福田力,就是任意去造這個惡業。就等於是最肥沃的福田力,他種些什麼啊?毒的、有刺的,長得遍地毒、遍地刺,世間的真相就是這個樣。這點是我們特別應該了解了這一點,策勵自己。「如是」,下面講完了這個以後再引。前面這幾句話,就是宗大師告訴我們的最中心的教授喔!我們要一切時處記在這裡。下面再看:4:23:17第44卷 04:48

如是亦如吉祥敬母云:「作詩大善根,我慧依尊故,如夏季江河,雖小極增長。」

  那個上面怎麼講呢?「作詩大善根」,那個「詩」,不要單單看成功單單寫文章喔,要很多內涵,說對我們了解的道理一層一層地深,能夠達到這樣深的這種善根。譬如說我們現在能夠——作早晚課祈求文殊菩薩的時候,要得到什麼智慧啊?「聞、思、修」智慧,還有呢,「講、論、著」智慧。這個有次第的喔!最剛開始的時候「聞」,那聞的智慧是什麼呢?聽聞不至於不能持文;「思」呢?思惟不會不解義;「修」呢?修相續會生起。自己有了以後,才能夠「講」,才能夠「論」,才能夠「著」,對吧?4:24:25第44卷 05:57

  所以這個著作,這地方「作詩大善根」,我們有得到這樣的大善根。這個善根從哪裡來呢?「依尊故」,都是依著三寶。就像什麼?夏天的江河。這夏天,特別是這個是印度喔,這個佛在印度的,印度最大的河是恆河,到了春天下雨,它只下一次雨季。啊!所有的河裡面看看好像沒有什麼,但是沒有多久,河漲了暴滿。說我們這裡也是一樣,你看那個一條大溪,看看都是乾的、很小一點點水,但是等到雨季的時候,喔!那個水愈來愈多、愈來愈多,到後來一片汪洋。那為什麼會這樣地快速地增長呢?因為他依的是真正最勝的福田。4:25:22第44卷 06:55

又如說云:「供養亦復不賴其物,是在自信。」

  這個很重要啊!這個物小一點沒關係,可是淨信心很重要。但他下面對這個淨信心有個重要,有個解釋:4:25:40第44卷 07:13

若有信心,用曼陀羅及諸淨水,并無主攝諸供具等,皆可供養,無餘財物,應如是行。

  所謂「信心」指什麼?假定是有了信心,那個「曼陀羅」,曼陀羅我們就是供的曼達。用一個盤,平常我們做的供的盤是或者銅盤,好一點銀盤,最好的金子做的,還有石做的。那個三層,我們就把那什麼?把那些米、五穀,還有很多寶石、金銀,都可以。那當然人家最差的,這樣,一種供養法,然後拿一點水,就是清淨的水。還有「無主」,去野外摘得來的,這像都可以供養。可這個指什麼?「無餘財物」,自己沒有別的了,那才是這樣。反過來說,4:26:41第44卷 08:13

如現實有而不能捨,作是念云:「我無福德極貧窮,諸餘供財我悉無。」等同博朵瓦云:「於一穢螺盃中,略擲少許香草,念云:『栴檀冰片妙香水。』是諸生盲欺明眼者。」

  那假定我真的實際上有而不捨,然後嘴巴上面說:「唉呀!我沒福德,很窮啊!所以我沒有別的可以供養啊!我只能這個樣。」那等於是什麼?騙人。那個騙人,博朵瓦這個祖師也說,就像一個穢螺盃中,那個「穢螺盃」,什麼叫穢螺盃呢?譬如說我們是不是有很多器具啊?煮飯的、飲水、燒水的、吃飯的這些。那現在有一個盃,這是很髒的,通常那種盃是什麼?譬如說人家餵狗的這些東西,把這個裡面稍微丟一點點、一點香草,然後也是,說:「因為這個靠信心啦!」所以之後唸,丟在那個盃裡面,然後唸說:「栴檀冰片妙香水。」這明明這是什麼?欺騙人家。諸佛菩薩非常明白,諸佛菩薩說實在本來就不要我們供養,我們是為我們自己。今天我們做這種事情,那豈不荒唐!所以等於說自己瞎了眼睛,還去騙那個明眼人。我自己是看不見哪,但是明眼人看得很清楚,我們以為這個明眼人看不清楚,騙他,那就是我們前面說太沒有賢善相。那這個是這個博朵瓦那個祖師教誡我們的。4:28:35第44卷 10:07

  反過來看,樸穹瓦,那樸穹瓦他這個祖師他怎麼說呢?他也是舉他實際上的例子啦!4:28:42第44卷 10:15

又如樸穹瓦云:「我於最初供養香草,其氣辛辣。次有四合長香供養,其氣甘美。現在供養,若沉水香,嘟嚕迦等,其氣香馥。」

  分三個階段。我剛開始的時候的確很窮,那供養的時候那個香草,那個最差的,這個味道雖然有一點香,可是又辛又辣,那就是表示最差的。後來漸漸、漸漸,但是我盡我的力量辦,也就是說最差哪怕一點點,我用我的信心供養。後來比較好了,有四種——四合長香,就是四種好香合起來的,那個時候這個香又甜又美。現在供養最好的——沉水香,那是最上品的這些,這樣;那香,啊!那最好、最好的。所以下面說:4:29:39第44卷 11:11

若於微供輕而弗供,則永生中終是唯爾。若縱微少,發起殷重,漸得上妙,應如此師行持修學。傳說此師每配一次,須用二十二兩金之香。

  這個就是指樸穹瓦這個祖師。說完了樸穹瓦告訴我們的,他下面大師就告訴我們,說假定我們很少的就不供,那一生當中就是這樣了。為什麼?因為眼前我們窮所以沒有,假定窮而沒有的話,這個果報會不會天上掉下來?不會。所以雖然窮,我們要盡心盡力去辦。那個時候雖然物質上面少,可是我意樂很盡心盡力。照著前面,我們可以了解得到,對吧?乃至於喝一杯水,我要至誠恭敬地供養一下,吃飯也要供養一下。這是為什麼現在我們寺院裡一定供,即使眼前心裡面不一定提得起來,可是儀軌一定不廢。因為漸漸我們練習到總有一天我們提升,慢慢、慢慢地來。我們不能因為少數人做不到,廢掉;同時,我們雖然眼前不一定做得很好,只要繼續下去,我們會增長,本來這件事情就是這樣嘛!所以剛開始的時候很少,但是我很努力地用心。如果是不供的話,那一生永遠是這樣。永遠這樣,不錯喔!你至少還維持一個窮人喔,實際上我們會墮落喔!那個才真正可怕的,一旦墮落是絕端可怕!4:31:35第44卷 13:07

  那麼所以反過來,雖然少,很認真殷重去的話,那漸漸會得到好的、最好的,就要該像樸穹瓦祖師這樣。據說,樸穹瓦這個祖師配一次,因為現在我們譬如說去買啊,那他是自己做的,要去做的時候一次要花多少?二十二兩黃金。看看!所以這個祖師的作法。所以為什麼現在我們這裡譬如有好的供養,有人說:「啊!好的供養留在這裡。」不是!好的供養先供,那稍微留一點點,譬如說特別的節日我們稍微留一點點,特別的節日。或者是供養了,畢竟沒有嘛,那只好供差的,這個我們要注意到喔!4:32:26第44卷 13:59

  所以如果我們真正肯努力的話,好東西一直會來。實際上眼前已經是,我們那時候剛出家的時候,一般寺院裡面那個沉香好少喔!那通常都是檀香,那檀香就是劈的那個一根一根。那個檀香末,不是用檀香做的,檀香末是用什麼?現在那個就我們那邊不是有那個什麼?柏樹,柏樹的心把它磨成做。現在這個末子都是用沉香的,那的確大大地改善。4:33:04第44卷 14:36

  所以我剛出家的時候也遇見一個知識,我就看他做什麼東西,這個東西最好的,可是他自己的生活,非常清苦。喔!那時候我就想到,真正典型的祖師都是這樣。他供佛的時候,不嫌好,這樣,只要有好的東西統統供;自己的奉養呢?不嫌壞。這個才是我們真正修行的人的特點,這個我們要把握住的。我們現在做事情往往反過來,自己做的最好的,吃固然是如此,很多小地方。我們譬如說整理自己的地方,房間裡整理得乾乾淨淨,弄了一個好像一個小佛堂擺在這裡,可是跑到大殿去馬馬虎虎。非常差,這個非常差!這個我們慢慢地要學會,像這種地方都是我們應該注意的。那麼這是我們凡夫囉!那麼下面看喔:4:34:01第44卷 15:33

若諸已得資具自在大菩薩眾,尚化其身為多俱胝,於一一身,復各化現百千等手,往一切剎,經無量劫,供養諸佛。

  喏!就是已得資具自在的大菩薩眾,資具自在的大菩薩眾,是最起碼的——初地菩薩。初地菩薩絕對不會貧窮的,初地菩薩那福報非常大、非常大!這樣。所以也就是說,見道以上的大地菩薩。那進一步來說,到八地以上的菩薩業自在,他要想什麼,能夠遍緣法界,喔!這個任何好東西他也要。實際上不但八地菩薩,乃至於等覺菩薩,我們去看〈普賢行願品〉上面就有這樣。我們早晚課不是有十大願王嗎?十大願王是哪些?第一個什麼?(禮敬諸佛,稱讚如來……)對!第三個「廣修供養」,實際上這下面一步都是。他以什麼樣的心情去供養的?這個〈普賢行願品〉裡面有這樣,他是廣大供養,他供養什麼?說「虛空界盡,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此供養無有窮盡。」那下面又說,那下面說因為眾生界它這個盡了,我這個供養乃盡,實際上眾生界煩惱是不能、不會盡的,所以「我此供養也無有盡。念念相續,無有窮盡。」這樣的啊!這個等覺菩薩尚且這樣,這所以他這個福報、所以智慧會這麼大!4:36:08第44卷 17:40

  我們現在已經窮成這樣,我們還不努力,請問:我們來修行,修些什麼?所以很多人跑得來,說:「我來修行的。」好像匆匆忙忙關在自己房裡面,你修些什麼啊?做一點公家的事情,「這是我來修行的。」所以當時我犯這個毛病就是這樣,我現在一直後悔這件事情。這是我們應該注意的。不但是供養,其實做很多事情都是這樣,所以這個地方我們大家策勵自己啊!你忙,你自己關在房裡,你可以少關一點,凡是這種事情,要很認真好好地去做,這我們就對了。那我們如果這樣地供養,將來智慧、福德增廣,自然你這個很多事情就可以解決,這是我們應該正確做的。他們世間人顛倒,世間本來就是顛倒,現在我們學了佛,還在這個地方顛倒,那是根本錯誤。所以這個地方我們要弄清楚。所以下面我們繼續看下去:4:37:21第44卷 18:53

諸由少許相似功德,便生喜足,云我不於此上希菩提者,是於正法極少知解,造次亂言。

  所以大師就策勵我們,當我們得到了非常小的,不但小,而且什麼?不是真實的,所以「相似功德」,又小、又是相似,好像「像」,其實還不是真的,我們便以為:啊!我們有啦!說我們求的菩提不在上面求。就像剛才說:「啊,我要用功。」好像不在這個上面。那佛菩薩不是這樣的啊!所以我一直自己感覺到,我們往往以為學佛,實際上學的是「我」自己想出來的佛,學了半天,學出來是「我」想出來的佛,這不是真的佛,這是我們應該要避免的一個特點。這個所以大師告訴我們,這是對正法了解得太少的「造次亂言」,就是拿我們普通來說,那就是「亂講」,或者直截了當說——胡說八道!這是我們應該避免的。4:38:39第44卷 20:11

以是應如《寶雲經》中所說而行。

  大師一而再、再而三。那下面又引經論上面說:4:38:50第44卷 20:22

如云:「應當聽聞諸契經中,所有如是廣大供養,廣大承事,由其最勝真實善心,增上意樂,迴向諸佛及諸菩薩。」

  應當像諸經論當中、契經當中,就是佛告訴我們的,像上面這樣的廣大的供養,乃至於廣大的承事,也就是供養跟身語承事,乃至於是真實的、真實的善心、增上意樂,從內心上面去做。實際上這個次第依次就是說,財敬、承事、依教奉行。而這個功德還要什麼?迴向求取無上菩提。那麼這一部分,就是歸依以後應該念恩、供養部分。第三呢,4:39:47第44卷 21:19

第三隨念悲故,亦應安立於諸眾生於是道理者。謂由悲愍,隨能安立諸餘有情令受歸依。

  那現在啊,所以第一個是什麼?為什麼隨念三寶、數數歸依放在第一?這是根本哪!所以我們不斷地要。這個根本有了以後,為什麼要歸依三寶的?正歸依是歸依如法去行,那要去做的話,我們需要有很多條件,所以我們現在福德不夠——供養。供養了以後,然後我們再去做的時候,它下面就隨念三寶,這個有它的原因。前面已經說過,這個三寶的所生的功德,或者是大乘、或者是小乘,差別在哪裡?在悲心,他只管他自己,還是像學佛一樣地兼顧別人。現在我們要學佛,既然要學佛,佛的廣大的功德,他是悲心,就是說不但自己要歸依,要幫一切人歸依;不但自己解決,要幫一切人解決。既然自己找到了正確的、最好的路,現在有能力了,所以馬上就要「隨念悲」,說我周圍這些人哪,跟我一樣,都是我父母啊!那自然那個時候,他也就透過這個。4:41:26第44卷 22:58

  所以,當這樣的一開始就是漸漸增長的話,到後來我們一旦進入中士,發了出離心,我們很容易就想到旁人。否則一開始我們只管自己,然後不管你做得多好,到後來你真的學大乘,就困難了。那個習性養成功了,扭轉過來是很難、很難的!這點我們眼前平常仔細稍微自己反省一下,很容易就看得出來。所以才歸依,剛剛從緣自己的顛倒當中出來,學佛的時候,就應該把這個種子,就隨分隨力地放下去。一方面這樣去做的話,自己的福德會大大地增長;一方面我們將來走的路,這個時候順理成章的,你剛開始走的就是這條菩提大道。這是我們現在太多學佛的人,不學佛不談,學佛的人,都這點上面把握不住的。所以這個文很容易懂。所以由於這個的,佛是這樣,我們現在也學佛這樣,也希望別人在這裡也一樣來歸依三寶。那麼然後呢,4:42:48第44卷 24:20

第四隨作何事,有何所須,皆當供養啟白三寶,棄捨世間諸餘方便者。(這是第四點。)謂隨作為何種所作,隨見何等緊要重事,應依三寶及興隨順三寶供養,於一切種,不應依止不順三寶邪道等儀,一切時中應當至心歸憑三寶。

  那既然我們歸依了佛弟子以後,前面這個基礎有了,那我們不管做什麼事情、有什麼需要,真正做的時候應該怎麼辦呢?應該照著佛菩薩的方法。所以第一個,先要供養三寶、啟白三寶。譬如說我隨便做一件事情,我這件事情為什麼?為了三寶。所以我做這件事情是為了供養三寶而做的,既然是供養三寶而去做的,所以我去照著三寶告訴我們的方法,就是佛告訴我們的方法,不照著世間其他的方法,這個是歸依以後應該的。不管怎麼重要的事情,這上面說,應該把它棄捨以前照著世間的。那麼在這裡前面已經說明,就是說假定請他為需要世間的這些方法來助伴,他是次要的、輔助的,這個可以。4:44:26第44卷 25:58

  因此這個下面特別說,在任何情況之下,「不應依止不順三寶的邪道等儀」,如果不是請他來做輔助的,而是主要的、而是反過來是主要的,不順三寶的這種邪道這種方式,那在任何情況之下不可以,而是應該以三寶為主。那如果還需要世間的很多幫助,那照這個請他來,這個原則我們要把握住。那是第四,最重要的,第四裡面最重要的要「至心歸憑三寶」,就是我們要歸依、依憑三寶,所有一切的應該依照三寶,這一點最重要。那麼下面第五:4:45:21第44卷 26:53

第五由知勝利,晝三夜三,勤修歸依分二:〈攝分〉所出勝利,教授所出勝利。

  那我們現在了解:喔!一切殊勝的利益,那個都是從歸依而來。前面已經告訴我們要隨念三寶,單單這個不夠,還要至心地去做。因為我們無始以來的習氣很強,如果不全部精神放在這裡的話,等一下忘記掉了,所以全部精神放在這個上頭。規定的時間,白天有三次,晚上有三次,如果這樣去的話,那時時就有很大警策的心力。那麼這個也分〈攝分〉當中、教授當中,像前面一樣。現在先看這個〈攝分〉當中:4:46:15第44卷 27:47

初中有二四聚。

  這個〈攝分〉當中就告訴我們,這個大勝利分兩部分來說,每一部分分四個:4:46:27第44卷 27:59

初四聚中,一獲廣大福者,如《無死鼓音陀羅尼》云:「佛世尊難思,正法亦難思,聖僧不思議,諸信不思議,異熟亦難思。」

  那個經上面告訴我們:啊!佛的功德是我們無法想像的,法以及僧——這個僧是聖僧,佛、法、僧不可思議。單單這個夠不夠?不夠,還要一樣東西,還要什麼?信心不可思議。前面三樣說明大師外支已成,雖然成了,如果我們不願意去信他,照著他去做,沒有用,所以現在我們應該相信他。那為什麼講信不可思議呢?這個要說明喔!就是平常我們世間想像的,做一點好事情得到那個果報;可是假定我們對三寶有淨信心的話,得到那個果報是我們無法想像的,這個才是真正重要的。這我們要多看經論上面,所以假定我們真正能夠這樣去做的話,這個異熟無法想像。所以換句話,將來我們得到那個果報也完全無法想像。4:47:49第44卷 29:21

《攝波羅蜜多論》亦云:「歸依福有色,三界器猶狹,如大海水藏,非握能測量。」

  說歸依,不要說後面喔!單單那個歸依得到那個福,假定上看得見的、能夠衡量的話,那這個福報,拿那個「三界」——什麼叫三界啊?色界、無色界還有欲界。那我們這個全地球,那個只是個欲界很有限的,欲界的一部分。這個地球就是人類所居的地方、畜生所居的地方;我們看那個地獄也是欲界當中;天有欲天、色天、無色天,哇!那個廣大得無法想像地廣大!那個歸依了以後這個福,拿這個三界來去衡量,沒辦法衡量。這個下面的比喻說,等於像大海水一樣,大海水你要去量大海水的時候,你拿那手捧一捧,一捧一捧,說平常說這裡面這個多少米啊,捧三把說捧完了。現在那個大海水,你那個手捧,捧得完,捧不完?永遠捧不完。說現在這個福,假定你至心歸依的時候,就是拿三界來衡量,拿三界當作像那個手掌那麼捧的話,也沒辦法衡量它的福。4:49:23第44卷 30:55

  在一般人我們是無法想像,但這個極千真萬確的事實。我們最難得到的是什麼?就是這個淨信心。這個淨信心非常難、非常難!我們現在信心有,有一點,很微弱。現在我們很多地方,被我們的這種習氣所障礙住了,所以平常的時候,像這種地方我們必須要努力地克制。關於這個習氣部分,每個人只有自己去體會,當你自己認真去對境體會的時候,你就比較容易感受得到了。否則的話,這個習氣現起我們根本不知道,來了以後完全不知道,這個是我們真正重要的。所以我們但願同學當中,互相拿這一點來策勵我們自己。那麼這個是「福」。第二呢,4:50:15第44卷 31:48

二獲大歡喜者,如《念集》中云:「若諸日夜中,能隨念諸佛,正歸依佛者,此是人所得。」於餘二寶亦如是說。我今獲得依止如是三寶歸宿,是為善得,作意思惟,增長歡喜。

  這個是「獲大歡喜」,先那個前面那個經論上面的證成:「如果我們能夠白天晚上都念,說:啊!這隨念歸依佛的功德,這個歸依佛只有我們能夠得到啊!」那當然歸依了佛,也歸依法、歸依僧。我們如果能夠這樣去想的話,我們會增長歡喜。4:51:06第44卷 32:38

  在我們的感受當中好像沒有,你們想想有沒有?至少對我來說,一般情況之下沒有。我曾經想過,真正你去想的話,你就歡喜了。我現在舉個例子來說,譬如說你心目當中一直想你要的東西,也許你在念書的時候,你想剛剛開始的時候,假定看見旁邊的小朋友有一樣什麼,我得到也就好了。也許你剛開始的時候胃口很小,只想個腳踏車,也許你到那時候想一部汽車,也許你想的時候想什麼東西。當你一旦得到了以後,你會不會想:啊!好歡喜得晚上睡不著覺?我們就會。現在歸依了這個三寶對我們有絕大的好處,就是我們自己的善根太差。如果我們真正了解了以後,當我們想到:「啊!這個歸依三寶對我們有這麼多好處。」我們會越想越高興。這個是非常實在的,只要諸位願意去做的話,你一定會體會到這個特點。那下面呢,4:52:15第44卷 33:47

三獲三摩地,四獲大清淨者,謂由等持及以慧學而得解脫。

  因為我們歸依了三寶,然後慢慢地,歸依不是說單單嘴巴上面唸一下,是我們內心當中,就歸依了以後一定會照著去學,如果是你如法歸依的話。為什麼說如法歸依一定是這樣?現在理路上我們了解了,還有待我們努力去做。如果是如法去歸依的話,歸依的原因是不是知苦?是!而且非常苦逼,然後你曉得這是唯一的救護。所以你是不是一定拼命認真去做?就像說我被毒蛇咬了,覺得很痛,腳馬上腫,曉得非拼命急急忙忙地趕到醫院去找那醫生,一定會送命,我是不是馬上就盡心盡力去做了?所以如果如理了解了、歸依了以後,一定會努力去照著去做。照著去做,那個福會不會增長呀?那一定會增長!然後腦筋裡思惟的什麼?思惟的全是這個。因為全部精神貫注在這裡,所以平常我們掉舉、散亂,這東西是不是漸漸地減少了?一定會減少,罪障漸漸地清除,這個念力慢慢地凝聚。因為念力的凝聚,所以自然地照它去增上的話,我們不但是由於念而得定;那得定以後呢,得慧,慧是解脫真正的根本,所以得到大清淨。這個是這樣的一個特點,那麼這是第一個。4:54:13第44卷 35:45

第二四聚中,一具大守護者,至下當說。二於一切種邪勝解障,皆得輕微或永滅盡者,謂由信解歸依惡師惡法惡友增上力故,造諸惡業,皆得輕微,當得清淨。

  兩個先解釋,第一個具大守護,三寶是真正對我們的最佳的保護,這個保護下面再說。因為這個保護在「教授」當中會講,實際上整個的下面這個文,整個的《廣論》,都是講明這個三寶是我們真正的最佳的保護。不過這裡我也簡單地說一下,我們為什麼要求保護?因為外面有很多東西會來傷害我們,對吧?我們就感覺得痛苦。現在我們了解的,所有的好的、或者壞的,都是什麼原因造成的?我們的業造成功的。所以真正最佳的保護是什麼?我們的業。造了善業,那他自然而然得到最佳的果報。而善業唯一的來源,要正確的方法;正確的方法必須要佛來告訴我們;了解了道理去修行,必須要僧去助伴。除此以外還有沒有別的了?沒有。所以真正的內涵就是這個。所以小的來說只是講這一段,後面等一下這個教授當中也所以舉個公案。那整個的深細的內涵,《廣論》全部講這個。所以這個「至下當說」,我們要從這個地方去了解。否則我們就看了「至下當說」,找了半天好像沒有講,所以我關於這一點先加以說明。4:56:24第44卷 37:56

  那麼第二,「一切種邪勝解障」,那平常的時候,我們對於錯誤的——這個就是邪的——很執著,執著得不肯放。「勝解」的特徵是什麼?你認定這個東西就這樣,別人告訴你,你不會跟著他走,這個叫勝解。所以我們現在勝解有沒有?有!什麼勝解?邪勝解。什麼壞東西人家勸我們,不聽,我們具有這個本事。4:57:04第44卷 38:36

  不過世間來說,反正弄來弄去一樣糟糕,你也不管。現在得到了正確的方法以後,那我們如果能夠肯努力去學的話,自然可以分得出來,這個是對我們非常重要。就譬如說,我們這裡的每一位同學,大的固然如此,小的也是如此,大家都是在世間上面走得非常好。欸,我們跑得來聽了這個法以後,一聽覺得:啊!世間大家都拼命往這條路上走,我們就有能力抉擇這個東西騙我們。所以世間改不了了,我們到了這裡來聽見了以後,是不是把世間改不了很執著的東西,漸漸地放掉了?所以這個不但理論,實際上我們親自體會到那個邪的勝解障漸漸地輕微,乃至於總共地拿掉。那麼前面這個是怎麼來的呢?由於信解邪師、惡法這個力量。那這個拿掉了,造的惡業漸漸地清淨,這是第二個好處。以前由於這樣地多在這個惡伴當中,現在離開了,就變成什麼?第三,4:58:23第44卷 39:55

三得墮入正行正至善士數中。

  那在這個情況之下,我們到了「正行」當中來,我們做正確的、到該到的——正行跟正至,跑是跑在正路上面,到是到正確的地方去,那些都是善士。4:58:49第44卷 40:21

四為其大師同梵行者,及於聖教淨信諸天愛念歡喜者,謂得趣入善士數中,為大師等之所喜樂。諸天如何歡喜者,謂彼歡喜唱如是言,我等由其成就歸依,從彼處沒來生此間。是諸人等,今既成就多住歸依,亦當來我眾同分中。

  這個第四,就是說因為進入這個正行正至的善士當中,那個善士分兩部分:一個是「大師跟同梵行」,就是佛跟僧;那麼除了這個出世的以外,還有「及於聖教淨信的諸天」。那個三界之內分善、惡兩道,換句話說整個的善道,或者是已經出世的、或者還在世間的。下面那個「聖教淨信諸天」是有世、出世間,上面大師及同梵行都是出世間,或者趨向於出世間,他們都是「愛念」。為什麼他們也歡喜呢?諸天都是說:「我們當初因為歸依了三寶,照著三寶去做,成就了這個歸依法以後,所以離開了下劣的那個地方,跑到這裡來。現在看見世間那些人也能夠歸依,也能夠如法去安住在歸依,將來也到我這個地方來,好高興!」5:00:42第44卷 42:14

  這個我們可以看得出來,譬如說我們在這裡,我們總希望:啊!如果這個好的朋友來得越來越多。其實好壞都是如此。現在看他們能夠照著這個方法去做,也來,是不是很歡喜?所以不管世間、出世間,聖賢、這種善人他都會歡喜。因為歡喜所以自然會保護。出世的佛菩薩固然不談,就是諸天他也具絕大的威德,他會歡喜也來保護我們,這是我們真正得到的殊勝利益。上面所說的〈攝分〉當中。那麼現在下面看「教授所出的勝利」,這個也是八點:5:01:31第44卷 43:03

教授所出勝利分八。一得入內道佛弟子者,總有多種建立內外差別道理,然共稱許覺窩與寂靜論師,以有歸依而為判別,謂得歸依,乃至未捨。是故最初入佛弟子者,須由至心於三寶所受為大師等,此若無者,任作何善,皆不能入佛弟子數。

  第一個,我們能夠進入內道成為佛的弟子。在成為佛弟子的條件,出來鑑別是內道、外道,這個鑑別的標準有好幾個,但是現在,現在就是宗大師、阿底峽尊者等,特別在藏地,現在我們漢地也是如此。這個藏地特別舉出兩個重要的人,一個是「覺窩」,就是阿底峽尊者;「寂靜論師」,那最早把佛法帶進去的那位大師,那他們兩位都以歸依三寶否,來決定是否是得入內道。5:02:48第44卷 44:20

  不過這個歸依,不是說歸依的儀式哦!上面說「得歸依」,什麼叫「得歸依」啊?就是前面我們一直過來,了解了三寶的功德,然後而且知道三寶的差別,又個別的什麼行相,那時至心歸投依靠,自己誓願一定要照著它去做,從此絕對不再照別的地方去做。由於這個很懇切的力量,照著儀軌這樣去做,嘴巴唸、心裡這樣想,那三寶就加持,所以我們內心當中自己覺得:欸!我現在是這個。5:03:31第44卷 45:03

  我舉個例子來說,譬如說諸位,那我們到了鳳山寺來,剛來的時候,那隨便說不一定你是一心一意來,然後到了某一個程度以後,說對!現在你是這裡的我們的住眾,乃至於剃了頭。所以你實際內心當中出去的時候,你自己感覺得:欸!我是鳳山寺的一員。或者你在學校裡頭,你很仰望這地方,然後你就拼命用功、念書﹑考試,考完了試以後註冊了,給你一個學生證,你自己覺得:我就是。雖然你在別的地方,你內心當中一直覺得我是,清楚不清楚?這個歸依是這樣來的。不是說我歸依了一個,有一個老師,我有多少張歸依證,然後做事情的時候完全不照著三寶做,也不曉得到底要做些什麼,這個不是哦!不是以這個標準判別,這一點我們要特別注意!那這是第一個。5:04:29第44卷 46:01

  在這種情況之下,有一個條件會失去的,「乃至未捨」,因為你內心當中心心念念你是三寶弟子,假定有一天你捨掉了,說我不再做了,這樣,這個捨掉了以後,那就沒有了。我們舉個例子來說,譬如說你現在手上有個東西,或者你身上穿一件衣服,你穿在身上了,不管你自己感覺到、不感覺到,那件衣服是不是一直在你身上?只要你不脫掉,這件衣服就在你身上,這是有色的東西。我們現在拿我們的心裡來歸依,只要你覺得我不丟掉,那個心裡面自然而然任運地會有這種力量。有一天你心裡上說:我棄捨掉了,我不要它了。那個時候那個歸依就沒有了,它所有的好處也就沒有了!所以說「乃至未捨」,這一點對我們很重要!所以前面再重新敘述一下這個道理。5:05:31第44卷 47:04

  反過來說,當這種至心歸憑的這個特點沒有的話,那不能算,不管你做什麼好事,不算!這個很重要。普通我們世間常常說:「做好事就好了嘛,你何必一定要去歸依嘛!做好事就好了嘛,你為什麼一定要受戒嘛!」世間來說這個道理,對;佛法來說,不。後面會詳細說,我在這裡簡單地講一下。當你歸依了三寶或者受了戒這樣去做,做小小的一點事情,前面不是說因為你歸依了三寶了,你內心當中一定會照著三寶的方式去做,所以做的時候,你種那個因,都種在那個最殊勝的福田當中。種子是一樣的,長出來一樣不一樣啊?完全不一樣!你把一個種子種在這個最好的肥沃的肥田裡面,以及丟在石頭上面,一樣不一樣?當然不一樣!以及種在一個田裡面,這個田裡面像海邊那個鹵水放在這裡,丟下去,好的種子爛掉了,這個很不一樣、很不一樣!在後面將來什麼時候講到戒的時候,就非常清楚、非常明白。5:06:58第44卷 48:30

  所以歸依以後,它任運這個福一直在增長,然後持了戒以後更大,發了菩提心以後更是無法想像,不管你睡覺也好,這個心自然而然那個相續會在,所以這個福就廣大。可是世間做的善,今天你給人家一塊錢,它就是一塊錢,再不會改,沒有什麼其他別的,除非你對你這個行為去隨喜它。所以一切的福有幾個,外面要靠這個功德田,那相當於剛才說的這個大的肥田,你種在這個裡邊,你不要去管它,它自己這個肥田會長啊!這個就是歸依的特徵,當然你內心當中要有這樣的種子,這個差別我們應該了解。5:07:47第44卷 49:20

二成一切律儀所依處者,《俱舍釋》云:「受歸依者,是受一切律儀之門。」

  那麼第二個,歸依了以後我們不斷地要增上的話,要條件什麼?要受戒。一切的律儀,它的根本從哪裡呀?就從歸依開始,所以受歸依是一切戒、律儀之門。也就是說,我至心願意照著佛告訴我們的道理做,這個特點。5:08:21第44卷 49:53

《歸依七十論》亦云:「近事歸三寶,此是八律本。」

  我們佛、學佛的佛弟子的律一共有八種,那個根本都在哪裡呢?都在從歸依開始。說:5:08:37第44卷 50:09

此中意趣,謂由歸依而能堅固涅槃意樂,從此意樂律儀發生。

  下面是解釋。因為這個戒、戒體是內心當中的,因為由於歸依所以真正的堅固涅槃意樂。所謂「涅槃意樂」什麼意思呢?涅槃就是要滅除一切痛苦。本來我們去歸依是怕苦,所以要求脫離,曉得這個地方能夠幫忙我們解決,而這樣來而歸依。乃至於曉得了,歸依了法,如法增上,所以這個地方這樣說,要如法增上要受戒,都是從內心上面來說。所以從這樣的一個內心的意樂,那個戒體發生。5:09:26第44卷 50:59

三先集業障輕微滅盡者,《集學論》中,顯示歸依能淨罪時,說云:「此中應以生豬因緣,而為譬喻。」謂有天子當生豬中,由歸依故,即未生彼,是由歸依能淨當生惡趣因故。「若有歸依佛,彼不往惡趣,捨棄人身已,彼當得天身。」於法及僧亦如是說。故先集罪,有者輕微,有者罄盡。

  那麼第三個,先集的業障慢慢地減輕。前面已經說過了,這裡特別地說,《集學論》當中說歸依能夠淨業障,那麼特別告訴我們可以拿這個一個喻——生豬因緣。那生豬因緣是怎麼一回事呢?下面說:有一個天子,那有一本經典叫《羯摩那法天子》,羯摩那是一個天子,那個天子在天上享樂,那個到後來那個天就要死了,那個天死的時候跟人不太一樣,人死的時候到下面到哪一道不知道的,天死的時候他自己會知道的。那個我們人通常死的時候生病,不過病不一定死哦!這樣,有的時候病了會死,有的時候病不一定死,有的時候不病也死,比如說今天出去,被車子撞死了,那沒病呀!天死不是,他一定有一個過程叫「五衰相現」,就五個狀態出現,他就要死了。5:11:19第44卷 52:52

  哪五個現象呢?平常天的衣服,我們的衣服穿穿會髒,要洗的,天的衣服不要,它永遠很乾淨;穿穿那衣服會髒了,這是一種。然後天人上面有各式各樣的莊嚴,頭上有花呀什麼,他這個花永遠新鮮的;他那個花會萎了,那第二個。然後第三個,身上面,平常的他身上面,平時我們會出汗、會髒,他天上面不會,不會髒、不會有味道;他會又髒、又有味道。還有他身上不會出汗,平常的時候;他那個時候會出汗,那個腋窩下面會出汗。還有他在任何情況坐在那裡高高興興;他坐不住了。那這個五種狀態叫五衰相現,那很快就死了。除了這個以外,還有一個特點,天上有神通,他死了以後到下生哪一界,他會知道。然後這個天子——羯摩那這個天子,死的時候一看,現在天上面這麼好,完了以後到哪裡去呀?馬上下一生墮落豬。啊,這個是無法忍受的事情!我們現在聽那個故事很容易,如果一旦你自己真的親自體會到的話,你是完全無法忍受的。5:12:48第44卷 54:20

  最近我剛聽見一個,也是她敘述前世今生的故事。她這個人也曾經有過一次修行的一個機會,但是不曉得什麼做了一個壞事了,做了一個壞事就墮落了,墮落到哪裡?餓鬼。那我們不是前面講那餓鬼什麼東西都吃不到,那如果吃到的話,吃到很髒的東西。她很清楚地能夠在這個三寶的加持之下,看見墮落餓鬼那一道。她說餓鬼的那一道,她那個鬼媽媽很疼愛她,到處去找,找些什麼?兩樣東西,她自己敘述:痰、大便。她還敘說:「啊!找到那個痰是一頓美味、加菜。」我們能夠想像嗎?那平常人家這個都吃不到,餓得實在是!所以她是餓鬼當中最好的,還經常加菜,吃的什麼?痰。5:13:56第44卷 55:29

  請問:現在你到豬欄裡,你受得了受不了?天上哦!我們現在跑到豬欄裡去看已經受不了了!我們不去看,不知道。我曾經去過一次,有一次到那鄉下,跑得去豬欄裡,遠遠看我覺得滿好玩的。通常情況之下因為住慣城市沒看見過,就跑得去。乃至因為那時已經出家身,所以跑得去,啊!那豬很可憐,跑得去給牠個三歸依。所以一面念說「歸依佛、歸依法、歸依僧」,一跑到那地方,那個臭味撲鼻,啊,無法忍受!現在民間的豬欄已經弄得很乾淨哦!換句話說,你在那個糞堆裡面,你去看看那個大小便是不是這樣的?這樣。現在天上掉下去,如果你的話,你受得了受不了?所以前面一直說,千萬不要等到這個臨到的時候,來不及了!5:15:01第44卷 56:34

  所以他就那時五衰相現,看到下面墮落了,他就拼命到處去找、去求。平常的時候我們在世間的求,噢!有錢有勢的。在天上也是一樣啊!天上另外有一種很有權威的這種大的天子去求,那天子都說:「對不起!這個我沒辦法。」到處都求,沒辦法。那最後後來,有一個天子告訴他:「欸,你應該去求佛啊!」那對!那就告訴他:「你只有一個辦法——歸依。」啊!他那臨終了,只有短短的、很短時候,他就拼命哪!就像我們現在一樣,我們不是現在念歸依嗎?歸依佛、歸依法、歸依僧!當然最好的就是還要,這個最好的三歸依——歸依師,是歸依上師、歸依佛、歸依法、歸依僧。就是說他是只念這個三歸依,很懇切。諸位!當你被毒蛇咬了,是不是你一心一意想到醫院去?你還不一定死噢!他是肯定要死,而且墮到那個地方,他是拼命了!短短的幾天,結果他就死了。5:16:12第44卷 57:45

  死了以後,他的那個同伴,那個同伴都有、天上的人都有神通噢,就說這個人到哪裡去,看看。那通常他那個神通都是看下面看得見,看上面看不見,所以他看見就下面找。找了半天找不到,人間也找不到,豬當中也找不到,餓鬼當中找不到,地獄當中找不到,那哪裡去了呢?大家曉得去問佛。去問佛,佛說:「你找不到,哪裡去了?生到天上去了。」他本來三十三天,他三十三天向下看,看得見,向上看,看不見。就是這樣的歸依,這個功德。5:16:55第44卷 58:27

  下面還有好幾個這樣的公案,所以這歸依的福報之大!其中有這樣一個,還是羯摩那法天子還是誰,我忘記掉了,有一個類似的公案。然後他那個就是生了天怎麼辦呢?這個一層一層,譬如說我們說天有六層:第一個四天王,第二個三十三天,就是忉利天,然後夜摩天、兜率天、化樂天、他化自在天。他一個生了,那死了以後再升上一個,再升上一個,再升上一個,升到最高,完了以後跑到人間,再升上一個,再升上一個,再升上一個,再升上一個,再來、再來,如此幾返?七返。然後到再下一次跑到人間,那個時候佛出世,見到佛,然後成佛弟子,解脫生死。因在哪裡?就是一次這樣的歸依,整個地超出三界。歸依了佛,這是千真萬確的!5:18:04第44卷 59:36

  但是歸依要到什麼程度啊?至心歸憑。不過人通常是這樣,死的時候很容易,那我們現在覺得還不死啊!好像你可以一天很認真地念,念完了以後,看了半天不死,明天懈怠了。所以本論告訴我們,真正修行的時候為什麼要念死,它是有它的很大的原因。現在我們雖然不是這個樣,可是我們想到平常的時候,我們隨分隨力,我們的福報的確還有一點,我們隨分隨力集資糧,比現在更好,因為我們要求無上菩提。能夠把握住這一點,雖然不是那麼懇切,但是漸漸地增上,這是我們現在做得到的,這一點我們應該特別地注意!5:18:51第44卷 1:00:24

  所以這一段就是說,那下面這個,我想這個文字很容易懂。說歸依了佛,就不會往惡趣,那棄捨了人,這個會得到天身。那佛、法、僧也是這樣。這個就是關於這個教授當中出的,八種勝利當中的第三個。好,那麼今天就講到這個地方為止。5:19:17第45卷 00:04

  《廣論》一百一十五頁,講到歸依已應學當中的「教授所出」,八個勝利當中第四,前面三個講過。那麼現在我們看,一百一十五頁第一行,最後一句。5:19:48第45卷 00:35

四積廣大福者,如前所說。五不墮惡趣,由前應知。

  這個第四、第五,前面跟〈攝分〉當中出的內容一樣,所以說像前面。那麼既然重複,所以不再說。5:20:17第45卷 01:04

六人與非人不能為難者,如經云:「諸遭怖畏人,多歸依山林,及歸諸園囿,歸所供樹木。其歸非尊勝,其歸非第一,雖依其依處,不能脫眾苦。若時有歸依,佛法及僧伽,由知苦苦集,正超越諸苦。八支聖道樂,當趣般涅槃,以智慧觀見,諸四聖諦理。此歸為尊勝,此歸是第一,由歸此歸處,能解脫眾苦。」此中應以成就風索外道等緣,而為譬喻。

  那麼這個第六項,什麼樣的殊勝利益?說歸依了以後,其他的人就不能來為難我們、傷害我們。「人」,是我們共同的,六道當中的人。「非人」,除了人以外;還有就是這個地方的非人,是特別遭——就是譬如說我們現在世間上面有很多那種各式各樣的妖魔鬼怪這一類,來傷害我們的。所以這個非人,我們可以從這兩點來說。特別是一般地來說,單單那個非人的話,就是特別指這個六道當中所謂天、修羅,有的時候叫五趣,修羅就不算,那麼這一類叫作非人;他有跟人有共同的一些特點,但是不是人,這樣。那這個八部當中也有一個叫非人,那這裡不細說。那麼他就「不能為難」,不能來留難我們。5:22:46第45卷 03:34

  關於這一點,要簡單說明一下。好像我們歸依了三寶以後,還是遇見一些困難嘛,那怎麼說「不為難」呢?實際上應該了解,下面真正說的在後面——歸依了以後應該學、應該了解,特點在哪裡呢?就是如果你有了這個業,因為佛法真正告訴我們的,是告訴我世間的真相,世間的真相就是「緣起性空」。也就是我們說,你造了什麼業的因,造了什麼因,那我們這個因叫作造的業,這個一定會感果。所以這個並不是說人家來傷害我們,是我們造了自己的惡的因,那個一定會感惡果。我舉個簡單的譬喻,譬如說國家的法律制定是這個樣的,現在你犯了法了,那麼國家來制裁你。國家制裁的時候,譬如說警察來抓你、法官來判你,請問:這個是警察傷害你,還是你自己犯了法,自己傷害自己啊?這是我們自己犯了法,自己傷害自己。警察好端端地不會來抓你,所以我們要了解這個道理。那麼這個時候才懂得「人與非人不能為害」的道理。這個觀念後面會詳細說,前面先提一下。5:24:29第45卷 05:17

  那現在引經,說很多遭遇到困難,引起害怕,怎麼辦呢?就歸依山林、田園,歸所供樹木等等。這不一定是歸依哪裡,求神拜卜,這些找各式各樣的,總之一句話。他為什麼要歸依呢?要去趣入困難了也希望歸向於他、求他依靠,解決他所遭遇到的困難,免除他的怖畏。那實際上呢,這個非尊、非勝,並不是真正的值得我們尊敬、珍貴之處,因此這種地方也並沒有什麼特別的好處,因為這個歸依不是第一。實際上真正說來,因為他並沒有真正能夠幫忙我們解決,所以你雖然去依靠你所要歸投的地方,但是實際上問題沒辦法解決。那麼這個是指出錯誤的那一點。把我們想去歸依的對象,分別了錯、對以後,把錯的拿掉,那麼我們剩下來的就是對的。5:26:04第45卷 06:51

  那麼對的部分呢?前面已經說過了,現在說——已經說過那個歸依三寶——所以現在歸依三寶的勝利當中,假定是你歸依歸對了,那就是佛、法、僧伽。那為什麼他能夠解決我們真正的問題呢?這有幾個特點,第一個,他對世間的那個真相——表相他知道,這個事情的真正的原因他知道。說要「知苦」,苦是這件事情的、我們面對的這個真實的行相,以及為什麼是這樣的原因——「苦集」。我舉個譬喻來說,譬如我們身體不舒服,生了病,然後發燒,面孔紅、腫,這樣一類。還有呢,也許這個人虛胖、水腫,表面上面胖起來了。那常常一般人去看跟醫生看不一樣,醫生一看就說:「不對!你虛腫有病。」可是假如不知道的人,也許他覺得:欸!好極了,你很健康,發福了、胖起來了。會不會這樣?會。我是隨便舉一個例子,我們世間的人,對事實的真相不太清楚,明明是苦事情,他會覺得把它看成快樂的。就像剛才說的,那個虛、浮腫,明明是病,他就說:「你胖了,你發福了。」5:27:57第45卷 08:44

  那除了這一種,還有一種,我也告訴你另外一個,這個我親自經驗到的一件事情。這個地點不在這裡,在美國。我所以講美國,並不是說特別原因,因為他們至少在這個追求,以科學來談科學,他們那個地方對這一點是追求得比我們比較深細一點。那麼這個跟《新世紀的飲食》有關,因為已經有很多人注意到這個眼前,就像《新世紀的飲食》上面說,吃肉、吃蛋、吃奶啊,大家總覺得這是最好的,實際上並不一定。特別是近代,由於這些做生意人的這個唯利是圖,抹殺了很多事實,再加上很多化學藥品,所以那個時候已經有很多人知道這個事情。5:29:19第45卷 10:07

  那麼後來有就這麼一個人,他也接觸了佛法,他已經聽見說這些東西吃了以後對我們有傷害,不過也就過去掉了,後來聽見了佛法,更是覺得:喔!那這樣子還是吃素好,所以他就開始吃素了。那麼因為他長期都是吃這個,所謂西方人最講究營養,喔!那實在是,他們那個生活當中,譬如說我們吃菜當中,吃這個肉、奶、蛋,只是有限的一部分,在美國極大部分都是吃這個東西。所以一旦全部改成素食以後,他身體當中有個很劇烈的變化。那以後才知道,就是身體當中,經常積累了很多毒素,可是他已經習慣了這種運作的方式,他不會感覺到有什麼傷害。人這個東西就是習慣性,當你習慣這樣的話,他並不覺得不好的;那一旦不吃了,那開始改變了,這樣。所以他那個身體要一個適應,要一個調整。所以他是由一個從已經深深中毒這個狀態當中,在減輕的過程當中一個調整期。5:30:54第45卷 11:42

  那麼後來才遇見一個這方面的專家,這個專家說:「他真的有決心,這個調整期這是必然現象。也就是說,他以前已經中了很多深的毒,現在這種情況正在排毒,這是個好現象,不過他感受上面會不舒服。」那這以後才知道的。當初他停止這個,那個肉食的時候,他並不曉得。所以停止了一些時候,他這個身體就不能適應,精力就不如以前,啊!這個不好、那個不好,乃至於皮膚發癢、頭昏昏的。大概經過了幾個月以後,他就來說:「這個不行、不行!」他說的確營養不夠。那我說:「為什麼營養不夠呢?」他就告訴我,頭嘛也痛、精力也不夠這樣。那我當然那營養不夠,就算了!5:31:54第45卷 12:41

  那因為他們畢竟對真正的佛法的道理,實在認識得非常有限、非常膚淺。而科學上面又偏偏深中這個毒、這個邪見,所以他後來很快就恢復了。恢復了沒幾天,啊!容光煥發,身體又好起來了。他就告訴我:「啊!師父你看,這個還是科學有道理,就是這樣,營養是不夠。」那我也不大懂啊,「好、好、好。」就這樣。5:32:32第45卷 13:19

  沒過了多久,我就後來就碰見現在那個有個姓雷的——雷久南博士,大概你們知道。她是麻省理工學院的,麻省理工學院不但在美國第一流,世界第一流的最好的學校,她是一個最精采的博士。她畢業了以後,又在美國的三大腫瘤中心做過,待過十年專門研究這些事情。那後來她注意到了以後,當然這個裡邊有很多細的,我不去談。那她還在念書的時候,她在那個地方就是麻州,我們稱作 Massachusetts,在東海岸。那麼就有一個人提倡素食,這樣,那個提倡那個素食的是一個女的,Doctor Wellma,好像是這樣。是不是這個人啊?我弄它不清楚,記不住沒關係,這個人記不住也沒太大關係,將來你們有因緣碰到,你們會證實這件事情。5:33:40第45卷 14:27

  所以她在學校裡念書的時候,她已經接觸了這個人。所以她後來畢業了以後,她完全被這個素食主義者提出來的這個主張所說服,所以她就開始素食。她那時候並沒有信佛,這很有趣的一件事情。後來信了佛了,那麼當然她覺得你在西方來說,那個佛法不大容易說服人家,可是她因為本來就在美國第一流的學校,得到最好的學位,有最好的職業,專門研究這個,自己又身體力行。然後呢,因為就是這個——這個地方叫什麼?波斯頓,波斯頓那個就是剛才講那個推行素食的那個地方,她治療過各式各樣的那種怪病。人家弄不好的,說是非死不可,實際上跑得去,叫他素食,用個特別的方法,弄弄弄弄、弄好了。醫生覺得已經是絕對不可能的,跑得去,就透過她那個特別的素食的方法,弄好了!5:34:55第45卷 15:42

  所以她經過很多實際上治療以後,都很清楚明白:第一件事情,開始解除的時候,它這個毒素會排出來。就像我們抽鴉片、抽菸乃至於,你停止了以後,啊!這個菸癮來了,渾身難受,所以一定是這個道理。那麼這個素食也是如此,這個叫什麼?排毒、淨毒時期。對這個人來說,身體是難受的,可是這是個好現象,但他不知道。5:35:30第45卷 16:18

  我這是舉兩個公案,一個就是拿我們佛法來看,苦、苦集相;第二個,就是以現代大家所公認的科學來看,我們跟一般世間的人來去看,那的確不一定事實的真相能看得清楚。那麼現在這個地方要說明的:真正看得究竟、最徹底的覺悟者,大覺——佛。佛是印度話,翻成我們中文叫大覺、世尊。為什麼叫世尊呢?這是真實的、最崇高的、值得我們尊敬的。原因?因為他真正地把實際的真相都看清楚了,而且為什麼這樣的原因,他也看清楚了:「苦」,就是這個事情的真相,「苦集」就是為什麼這樣的原因。5:36:31第45卷 17:20

  那麼下面,說「正超越諸苦。八支聖道樂,當趣般涅槃,」既然了解了這個苦跟苦因,那請問:是不是有辦法把它改善呢?因為有很多事情是沒辦法改善的,如果沒辦法改善的,那也就算了!說現在有辦法改善的,所以佛乃至於告訴我們,可以正確地、一點都不錯地能夠超脫這個各式各樣的苦。怎麼才能夠解決這個問題呢?他解決這個痛苦,有他正確的原因,這個就是「道」,你照著、如法地照著這個辦法去做,就是脫苦之道,那麼這個就是「八支聖道」,這個才是真正趣樂之道。如果你照著這樣去做的話,你就得到最後什麼?「般涅槃」。般涅槃是印度話,以我們中國人中文的意思,簡單來說,就是所有的困擾都消失掉了。為什麼?因為「以智慧觀見,諸四聖諦理。」這個我們世間人都是顛倒、愚癡,那麼這個顛倒、愚癡的正對治、對症下藥的,那就是智慧。因為他以正確的智慧看見前面這個道理,這個叫「四聖諦理」。「諦」就是正確,這個道理是正確的,這個在聖者所見的,分開來分成四樣。5:38:30第45卷 19:17

  那麼這種情況之下,這樣的歸依才是真正的「尊勝」,這樣的歸依才是「第一」。所以由於你歸依了應該的、正確的歸依之處,那這個時候能夠解決一切痛苦、一切苦惱。這是經上面說的。既然你能夠做到這一點,那別人就沒辦法傷害。5:38:58第45卷 19:45

  下面又說那個喻。假定你在這種狀態,前面說的,你有業,那這個業會感果。實際上,在每一種狀態當中,就是你有業,如果你同樣造的業,造了這個業以後,如果你把歸依的業提起來,三寶乃至於會加持我們。這話怎麼講呢?就像剛才那個譬喻一樣,說你犯了法了,犯法有幾種,有一種大罪,有一種小罪。或者你欠人家錢了,那欠了人家錢的話,對方就有來債主要告你,你不還,他就告到法院,法院就出一個傳票,讓警察來抓你。所以從形相上面看是警察抓,實際上是因為你欠人家錢,對吧?欠人家錢,你當然應該還。所以現在你到處去逃、救,那沒有用,這樣。5:40:00第45卷 20:47

  可是有一種救法可以,假定說你今天去投靠一個人,這個人正確地幫你忙,而且有力量幫你,他很有錢。譬如說你現在欠人家一百萬,現在你歸投的這個人,他是一個億萬豪富,無窮無盡的財產,你去找他幫忙,他說:「可以!我幫你忙。」那個時候人家來抓他欠錢,他就跑得去,某人出來說:「沒關係,他欠的錢,我來負責。」這樣是不是可以擋得住?對,那個債主逼上來,「你欠他多少錢嘛!沒關係,我跟你負責好了!我簽一個字給你。」他拿了高高興興回去了。暫時,不過這個是暫時喔!所以還要下面你如法地去做,然後慢慢地改善,這個道理後面會講。了解了這一點,那我們就知道,什麼是我們應該歸依的地方。5:41:08第45卷 21:56

  那下面說拿一個,前面講的是道理,下面用一個喻。那個喻就是,「應以風索外道等緣,而為譬喻」。風索外道,這是個外道,他有一種外道一種法索,或者我們說魔索,或者什麼。他有一根索,叫風索,他經過了這種練那個方法以後,他那個索使出來要致人死命,他就會把人家弄死,非常靈。他有什麼需要,他就會威脅人家、傷害人家,都是這樣,人家也怕他。5:41:51第45卷 22:39

  有一次,他遇見一個牧童,然後他看見那個牧童以後,那個風索外道,總是兩個人有什麼不對勁,那風索外道就拿這個風索傷害他。結果那個牧童一動都不動,咦?奇怪,我這個風索怎麼失靈了呢?所以他自己想不通。所以他拿著這個風索再去試別的,正好有條狗,他就拿那個風索在狗身上,一碰,這條狗就死掉了。「欸!奇怪,我那個風索沒有失靈啊!那為什麼這個人不行呢?」他就問他:「你有什麼本事?」「我沒什麼本事。」「我不相信。」怎麼再問他,這個小孩子的確說我什麼本事都沒有。「那你有什麼特別?」他想了半天,說:「要嘛這樣,我是歸依三寶的三寶弟子。」「喔,這樣!」那後來證實只是歸依三寶。這個風索外道想:「我這個東西這麼利害,他只是歸依,他就這麼這樣。」所以他後來自己也就放棄了這個,學佛。那這個是,這是一樣的一個事實。5:43:09第45卷 23:57

  那麼說到這裡,這是在書本上,我另外再告訴你,這也是一個很有趣的故事。前幾年,我記得這個是民國七十八年、是哪一年?那時我在南普陀第一次講那個《廣論》。講那個《廣論》,南普陀是個寺院,那現在那個民間,除了這個寺院也還民間很多人神、佛不分的,他也不曉得什麼是佛、什麼是神,就是民間的那種神。那很多民間那個神哪,什麼宮、什麼等等,那他等一下這個廟裡面也供一個釋迦牟尼佛,他們叫佛祖,然後供祀一個觀世音菩薩,那麼當然也是叫佛祖,供一個媽祖也是。等一下土地嘛也是菩薩,城隍嘛也是菩薩,那麼我們的觀世音菩薩嘛也是菩薩,那很多廟裡面就是這樣亂供一氣。5:44:17第45卷 25:04

  那個民間很多廟,有一種叫什麼?跳神的,乩童啊!那一天,那個乩童居然跑到南普陀來咚咚咚咚跳,那個一跳還是滿有道理喔,所以人家都會被他迷掉了。他也跑到南普陀,也穿了這個衣服喔!那時候去的什麼,南普陀老人不曉得知道不知道?穿著那個黃衣服還是不曉得什麼,男的、女的一大堆,「撲咚、撲咚」來跳。我們就跟他說:你怎麼外頭跳也算了,你怎麼跳到我廟裡來?他就不相信,勸他也沒用。後來我們有一個同學就出去,看見他,勸了他沒有用啊,就不勸他,坐下來念大悲咒。一念,他那個乩童就跳不起來了,怎麼跳也跳不起來了。我們勸不行,他跳不起來,乖乖地就跑掉了。5:45:14第45卷 26:02

  那這個告訴你們,這樣。所以如果你真的心裡面真正地能夠歸依,心念很正的話,就是說你一這樣,他就沒辦法你。如果你再很虔誠地,或者是像大悲咒、像六字大明啊,一念,他馬上就會原形畢露,乖乖的。我們當然原則上面是了解六道眾生都是苦惱眾生,我們眼前沒辦法救他,但是我們不願意傷害他。這個是另外一個,這個都是我們親身經驗過的,如果要找這種例子,很多,那這個不必細談。從這地方最主要的我們了解,我們應該歸依,這個歸處有什麼樣的殊勝利益。下面:5:46:07第45卷 26:54

七隨一切想悉當成辦者,隨行何等如法所作,若先供養歸依三寶,祈禱成辦,則易成就。

  不管我們想什麼,該做的都能夠成就。下面所以說,不過這個要......這有個說明喔!「如法所作」,既然我們歸依了三寶以後,會了解幾件事情:第一個,什麼叫正確的好壞,也就是苦樂;第二個,什麼是正確的苦樂的因,這個地方叫「如法」,所以我們真正想的應該是如法的正歸依。前面已經說過了,歸依已,一切都是應該隨順著三寶,不應該違背三寶,這個特點要注意啊!不能說我歸依了三寶,我有一個怨家,然後菩薩你幫忙我把那個怨家把他害一害。你說這樣對不對啊?他根本也不叫歸依,他根本不曉得什麼是歸依﹗這個是我們應該了解。5:47:17第45卷 28:04

  所以這一點,也就是前面那個第四,隨做什麼應該供養、啟白然後祈禱,這樣地做的話,我們要想做的就容易成就。如果說問為什麼?因為他把事實的真相看清楚,這個事實的背後的正確的原因看清楚,這兩點弄清楚了,那當然!就像病,什麼病看清楚;這個病什麼原因造成功,看清楚;應該用什麼藥來改善,看清楚;把這個藥放進去,這個病是不是會好?那是對病來說。正面地來說,說你要種一樣東西,那這個應該種在哪裡?應該下什麼肥料?應該如何去培植?這個做對,它當然長得好,就是這個特別的原因。最後第八:5:48:23第45卷 29:09

八速能成佛者,如《師子請問經》云:「由信斷無暇。」謂由獲得殊勝閒暇,遇歸依處,學殊勝道,由此不久當得成佛。

  那最後總歸起來,能夠最快速地成佛。佛就是一切達到究竟,從斷惡那方面,能夠究竟斷一切惡;然後成就功德方面,能夠究竟圓滿成就一切——佛!所以引經,這個經上面說,因為你由於淨信心,歸依了三寶以後,那時候會獲得什麼?殊勝的閒暇,這是非常重要喔,就是前面的所謂「暇滿」。那麼因為你這樣的關係,所以你能夠真實地歸依三寶,然後因為你由這樣的淨信心歸依了以後,自然會照著它應該學的歸依已的學這個殊勝的道,一步一步增上,當然你能夠次第地達到應成——佛。這個是「教授當中」出的這幾點。所以說總共總攝起來,「〈攝分〉中出」、「教授中出」,這些殊勝的利益。那麼對這個殊勝利益我們應該怎麼辦呢?看文:5:49:59第45卷 30:46

如是憶念諸勝利故,於日日中,晝三夜三,勤修歸依。

  那就是這裡這一條告訴我們的,應該以這種方式去不斷地去思惟、憶念它的殊勝利益,那麼每天我們要晝三夜三地來修。下面「共學」的最後一條:5:50:29第45卷 31:16

第六下至戲笑乃至命緣,應當守護不捨三寶者。身命受用,定當捨離,若為此故,棄捨三寶,則一切生輾轉受苦,故任至何事,不捨歸依。作是念已,數起誓願,雖為戲笑亦不應說捨歸依語。諸先覺等說一學處謂隨往何方,於彼如來應學歸依,未見根據。

  那麼這點說一下。就有這樣的殊勝的利益,這是正面的。下面反過來,乃至於——我們任何情況之下不捨掉,乃至於笑話,最起碼的隨便開玩笑,這個是最下限、最輕鬆的;嚴重的,嚴重到乃至於命緣。說嚴重到假定說有人傷害我的生命,說:「假定你願意捨掉,不歸依,我就放你,如果你要堅持歸依,我就殺你。」我不願意捨,就是為命緣。當然不一定有這樣殺,有其他的,譬如說我們歸依了,三寶的弟子要如法去做,現在假定說我不如法去做的話,那我能夠保住我的生命,要如法去做的話,這個生命會失去,我寧願失去生命,要保護我的歸依。真正歸依以後應該這樣,為什麼原因呢?他就說:「身命受用,定當捨離」,這樣。我們這個命不管你怎麼弄,終歸要死的,沒有人能不死的,要曉得這個。假定是為了生命而捨棄三寶的話,那很麻煩,以後就跟他就遠離,「一切生中輾轉受苦」,所以在任何情況之下,不可以捨歸依。5:52:31第45卷 33:18

  了解了這個道理以後,不但是了解可以,因為我們心裡面無始以來習慣這個雜染之業,無始以來沒有跟三寶相應造很深厚的因緣,所以外面遇見這種境界的話,還是會隨順著習氣走。既然現在處處歸依,了解了這個道理,如果說並沒有堅強地對三寶的功德生起正確的認識信心的話,不行。所以要起誓願說:「我一定要做到,一定要做到!」所以這個上面就講,最起碼做到這麼、操守到什麼程度呢?乃至於說笑話,也絕不會說——捨棄歸依,嚴重到乃至於要生命也絕不放棄歸依,這是我們應該了解的。那總說六條。5:53:38第45卷 34:25

  那後面有一條,就是宗大師那個時候,那他的有一個前輩,那個有的前輩說,有這麼一個,學了以後、來歸依了以後有這麼一個規則,說:你到哪一個、哪裡去,那麼那個地方隨那個地方,「於彼如來應學歸依」。那地方譬如說到東邊去,向東邊走,我們叫東方是藥師如來,譬如向西邊去,西方是阿彌陀佛;所以你如果向西,說你要特別地說,除了我們歸依三寶以外,還要歸依這個西方那個如來;向東,要這個。宗大師說:沒有,他們是有這種說法好像,但是並沒有正確的經論的根據。特別是指明這一點。5:54:25第45卷 35:13

  說到這一句話,注意哦!大師自己從他的傳記、各方面證明他,他是文殊師利菩薩,文殊師利菩薩早就成了佛,他是個權位菩薩,這樣的人來。然後他這一生示現,從小這麼絕頂聰明,遍學當時藏地所有圓滿的教法,但他開起口來,會不會隨便亂開口啊?他不會,一定還要有證據。所以你看處處地方說經怎麼講的、論怎麼講的、祖師怎麼講的。即便是當時有那種前的前輩這樣說,他還要來把它掃除的時候,也說這種說法沒有根據。我為什麼特別指這一點呢?那我們剛剛開始學了一點點,什麼都不知道,常常說自己,啊!好像佛講的、誰講的、經上講的,我們有沒有根據啊?沒有根據,自己想像當中那個,這是我們一個最差的地方,在我們學的過程當中,應該從這地方注意。那麼下面再說,請看這個。說:5:55:55第45卷 36:42

如是六種共同學處,是如《道炬釋論》中說。

  喏!他就出那個出處。說上面講的這個是哪裡出來的?《道炬論釋》。那個《道炬論》本身是很簡單,然後有個解釋,這個解釋據說是大師自己——也有說大師的弟子,也有說這個大師寫了這個《道炬論》以後,他親自再把那個——這種論都是簡單扼要偈頌式的——他自己親自解釋一下,他的弟子就把大師自己......。欸,這不是,《道炬》是阿底峽尊者哦,然後尊者的弟子,再把阿底峽尊者的解釋說比較細一點,這種說法。那麼這個是六種。現在下面說:5:56:51第45卷 37:38

各別學處初三種者,契經中說。

  那個各別學處分三個應止,所以這個前面的三種應止這是經上的。什麼經啊?《涅槃經》,前面,前面。5:57:10第45卷 37:57

後三種者,出於《歸依六支論》中。

  那個各別學處中三種應止,後面三種對佛、法、僧要恭敬、捨離不恭敬,所以後三種指這個。那個後三種從哪裡呢?在《歸依六支論》當中,論當中說出來,根據。他下面引那個論:5:57:34第45卷 38:21

如彼說云:「應於形像頌,及諸碎黃布,信解為大師,親口說諸法,不謗應頂戴,淨未淨諸人,應觀為善士。」

  那就是《歸依六支論》當中的,說這個「形像」就是大師,指佛;「頌」就是法;「碎黃布」就是僧伽這件衣服。那對這些我們應該信解為什麼?或者是「大師」,前面說的;「頌」就是親口說的法,這個都不可以毀謗;後面呢,「淨未淨諸人,應觀為善士」,那個是僧。也就是說,特別地證成後面的六種各別學處來處。除了這個以外,5:58:38第45卷 39:25

〈攝決擇〉中所說此等,

  除了這個以外,這個《瑜伽師地論.攝決擇分》當中,也同樣說這個道理,這個都是論。5:58:51第45卷 39:39

迦摩跋云:

  那這個是祖師,不但有經、有論,而且祖師。5:58:58第45卷 39:45

「此諸學處,內隖蘇跋,想亦宣說,我二同從阿蘭若師所聞。」

  那下面就出祖師。內隖蘇跋,那個是,就是迦摩跋跟內隖蘇跋。那個迦摩跋說:「上面講這個學處,這個內隖蘇跋他也宣說。」「我二」,也就是迦摩跋跟內隖蘇跋,都是從他的老師阿蘭若師所聽見。阿蘭若師就是阿底峽尊者在藏地的最主要的弟子,換句話說,他是從有最完整的傳承成就的祖師傳下來的。5:59:42第45卷 40:30

此語出於此師所傳壠跋嚩道次第中。

  這個把那個他的傳承的來源說明白。那麼前面關於這個歸依已應學,分「〈攝分〉、教授」,分「別學、共學」,一一交代清楚。6:00:12第45卷 41:00

  那麼後面另外一個,就是有犯了怎麼辦?我們看下面:6:00:19第45卷 41:06

若有違犯此諸學處,當成虧損及棄捨之理者。

  說一下。說假定對上面說歸依了以後,你有違犯了,那麼那個時候是什麼樣?違犯了以後,也許只是虧損,也就是說這個歸依就不完全了,有點損傷。還有一種,嚴重的——棄捨,這歸依整個就捨掉了、毀掉了。那麼到底在什麼情況之下是虧損,什麼情況之下是棄捨?那看下面:6:01:00第45卷 41:48

有說違犯六種成捨,謂初三種各別學處及恆修歸依,為命不捨,供養三寶。

  有一種說法是這樣的,說:如果說犯了這個六樣的話,那麼就捨掉了。哪六樣呢?「謂初三」,初三,這個就是應止,初三是應止。那我們如果再回憶一下的:歸依了佛以後,不歸依餘天;歸依了法以後,對一切眾生遠離損惱;歸依僧以後,不共外道住,這個是應止,這個初三。除了這個初三以外還要加下面三條:「恆修歸依」,還要「為命不捨」,還要「供養三寶」,如果這個三點都犯了,那就捨了。這是一種。6:02:08第45卷 42:55

有說由其九種成捨,謂加違後三種各別學處。

  那麼上面這是說六種,另外一種說法要九種才是成就捨棄。那麼哪九種呢?除了上面這個六點以外,還要加後三種各別學處。後三種各別學處就是《歸依六支論》當中說的:對大師應該恭敬,任何形像;對法,乃至於四句偈等,應該恭敬;對於僧,應該恭敬,不應該不恭敬、輕毀等。這是這個上面兩種說法,這個兩種說法,犯了六種或者犯了九種,捨掉了。如果沒有犯,只是其中部分,說:6:03:04第45卷 43:51

其餘僅是虧損之因。

  如果其餘部分的話,那只是損傷。就像我們譬喻一棵樹,你把它連根挖掉了,那就死掉了,否則你只砍掉一點的話,它受傷並沒死,就這個意思。那個是大師,就是宗大師當時所一般流傳的兩種說法。下面那個是宗大師提示我們的,那看宗大師怎麼說:6:03:37第45卷 44:23

然作是思,若與為命亦不棄捨有違犯者,實捨歸依。如是雖未棄捨三寶,然俱愛執三寶異品大師等三,亦違不言有餘大師,心未誠歸,故亦成捨。

  說兩種,這是大師告訴我們的。說,假定說我們心目當中想「為命不捨」,這個說真正碰到那時候,「對不起,那、那我要捨掉了。」或者遇見這種情況之下,他自己又捨掉了,那麼實際上這個就違犯了。這在心裡面已經捨掉了,心裡捨掉了當然就捨掉了,就沒有了,這是一種。6:04:25第45卷 45:11

  還有一個呢,雖然心裡面沒有這樣去捨掉,他說沒有注定地說「我不歸依三寶,我要捨棄」。但是他內心當中有一種狀態,什麼狀態呢?他歸依三寶的內心當中覺得:「這個是最殊勝,我一定要照著去做!」這個才是真正地歸依三寶的必須的條件,並不是嘴巴上面唸一下。那他現在心裡什麼樣呢?他「愛執」——喜歡而且牢牢地執著,執著什麼?「三寶異品」,這個跟三寶不相應的,這樣。那麼「三寶」是什麼?「大師等三」,佛、法、僧。所以歸依的話,他內心當中覺得這個最殊勝,我要歸依它;實際上他內心當中不,執著的是恰恰跟三寶相違背的。所以跟他當初歸依的時候,心裡這樣講:我歸依了佛,不歸依其餘的——佛以外;歸依了法,應該照著法做;歸依了僧應該這樣。他的誓言是這樣,實際上他心裡面卻是違犯了這個,就心裡面根本沒有誠心歸依,既然沒有誠心歸依,實際上也沒有歸到,如果歸依了以後又反過來,那就捨掉。6:05:53第45卷 46:40

  所以這是大師告訴我們的,捨掉歸依的兩個原因。歸依有這麼多的殊勝好處,所以告訴我們,既然你要得到好處,那麼不能違犯,違犯了以後,對不起,你的歸依就沒有了。這是為什麼特別地告訴我們,這裡。下面說:6:06:12第45卷 46:59

若未犯此,僅違學處,非是捨因。

  假定沒有犯上面這些,但是歸依了以後,應該我們要出去學那些;雖然沒犯,但是我們違犯了該學的,那麼這個情況之下,不是捨三寶,而是說對於歸依三寶有了虧損。有了虧損,得到的功德就打了折扣,這個是原因。反過來說,我們希望漸次地增長,那效果就少。實際上,所謂經論上面告訴我歸依三寶有這麼殊勝的功德,我們覺得我們歸依了,好像功德不見,原因在哪裡?主要的就是這個。下面,後面那個說過了,關於這一段再簡單地扼要地說一說。下面這段再看:6:07:12第45卷 47:59

是故歸依,是於佛教,能入大門。若有歸依,非唯虛言,則是依止最殊勝力,內外障緣不能違害。

  所以說歸依是進入佛教的大門。假定說這個歸依不是嘴巴上面講講,而是真實的內心至誠懇切地去歸依,那這個是我們最殊勝的依止的力量。這個時候,裡邊、外面的障緣就沒辦法傷害,這是對障礙來說。6:07:49第45卷 48:36

功德差別,易生難退,倍轉增長。

  說生的功德,這個容易生,而且不容易退。我們是難生易退,原因是為什麼呢?因為前面說的,雖然沒有捨歸依,但是有所損害。當然還有很多人根本沒有誠心歸依,也得不到,只種點善根。「由於怖畏」,下面再看:6:08:21第45卷 49:08

故如前說,由於怖畏及由憶念功德等門,受持歸依,勵力不違歸依學處,是極扼要。

  再說一遍。是啊!現在總回過頭來,講完了以後又特別說,「由於怖畏」,怖畏所使,怖畏死了以後要掉三惡道的痛苦,然後想要找歸依的地方。那想:啊!這個三寶才是真正的有功德的,於是來接受歸依。而歸依了以後,努力照著應該學的去學,那這個是非常重要、非常重要!6:09:01第45卷 49:47

  那麼以上呢,就是我們說共下士當中,所謂這個發生下士意樂的「希求後世」當中,這幾個一點、一點的,到歸依為止,為止。那我現在把這歸依那一段再總說一下:歸依,第一個,歸依的原因,為什麼要歸依。在這種原因之下,那麼你要歸依的是所歸的對象、所歸依的境,應該是什麼樣的對象。具足了這個條件,你怎麼去歸依。歸依完了以後,應該如何去學。這樣的話,就會得到這麼樣的殊勝的好處。到這裡為止,大概地說一遍。6:10:11第45卷 50:58

  那了解了這個理路,我們現在回過頭來看一下我們現在目前的狀態。關於目前那個狀態滿重要,因為我們學這個東西,並不是學一個理論,學完了的時候,喔,我是一個學者,我可以寫文章;學這個東西是我們要運用。除了這個運用以外,前面我們學的,我們要不斷地想自己為什麼以前沒辦法得到?除了這個以外,歸依以後還要應該「隨念悲故」,就希望周圍的那些人也能歸依。因此,我們應該觀察一下目前實際上的狀態,了解了這個狀態,怎麼去如法地淨除自己的違緣、增長自己的順緣,幫助我們周圍的人進來。6:11:08第45卷 51:55

  所以我們把時下的實際上狀態,也不妨在這裡衡準一下。那我自己,以及我周圍看見很多人,不信佛的就不管,信佛的人來說,好像很少人談這個歸依的四因。為什麼歸依啊?好嘛!為什麼好?不知道,人家說好嘛!這樣。或者說:這個歸依了以後,你看他歸依了以後有什麼什麼好處,好像他歸依了以後就會發財,買一張愛國獎券會中獎,諸如此類的事情,那個實際上都不是歸依的正因。所以難怪現在末法的時候,最究竟、最圓滿的佛法被人家斥為迷信。你說這些人不相信嗎?他相信,但是為什麼原因相信?他不知道,叫他說出來,一片迷糊。所以真正講道理的時候,那當然這樣的相信,不是純淨的正信。因此現在我們了解了以後,對我們自己要提升、淨化,然後幫助別人應該了解這個道理。6:12:34第45卷 53:21

  實際上,你不能說這些人歸依不對、不好,因為很多人剛開始的就是這樣的原因。所以當我們了解了佛法以後,大部分人這種迷信——你說他迷信就排斥他,不是的喲,他還是有他的因緣。他的什麼因緣呢?拿佛法來說,就是宿生有一點淺薄的善根力量,由於這樣的善根力量,造了這個一點相應的業,所以業感,所以這一次他又來了,來了以後來了。所以實際上就像我們一生當中的過程這樣,我們誰都沒有準備好了到這個世界來,誰都沒有準備好了以後準備怎麼去念,誰都沒有準備好了我要去念小學。為什麼要去念小學?我父母要我去念。那父母為什麼要進去念哪?父母自己小的時候他也不知道,他的父母叫他念,是不是都是這樣的?所以正規說來,這個是由他的業,那麼由於他宿生種了善根種子,所以因此他多多少少能夠進入佛門。可是這種既然是這麼膚淺的,勉強歸類,那只能說是很膚淺的善根;如果以理智去衡量,這是屬於迷信部分,不是正信,這個我們要分辨得出來。6:14:05第45卷 54:52

  實際上目前外面的境況,所對的面,這個境,那非常地強大,所以祖師們有很有名的一句話叫:「境風浩浩(還是境風炎炎),燒盡功德之林。」所以外面那個環境那個非常厲害,「浩浩」是指它的大,非常地強大,「炎炎」是非常地強烈,到底用哪兩個字,我記不住,那沒關係。所以由於這樣強烈的,因此雖然我們對三寶有一點的簡單的信心,但是「燒盡功德之林」,不要說這一世記不起來,就是宿生就算有一點,一對那個境,害了!這是狀態。6:14:57第45卷 55:44

  更進一步來說,我們這樣的迷裡呼嚕隨便去跑得去歸依的話,既對三寶沒有非常強盛的淨信心,然後嘴巴上面隨便這樣說一說,這能得到歸依體嗎?得不到!當然從結個緣來說,這是非常好的,佛法講緣起,結了個緣,有了一個種子,這個種子已經種下去,遲早有一天結果。可是眼前結的不是這個果,所以眼前那個業都是染污之業,得不到這個好處。所以說,既然他沒有得到那個歸依的體的話,那麼歸依的功德他也使不上來。那我們反過來說,就算是他雖然不一定了解,他心裡很虔誠,或者他宿生的善根有一點,得到了!得到了以後,如果他不曉得怎麼去善巧地歸依應學,那請問產生什麼功效?得到了歸依,一定有歸依的功德哦,歸依的功德是不可思議,非常強大、非常強大的!但是單單歸依的功德夠不夠?不夠!這個也要用乾淨的,要用得乾淨的。6:16:22第45卷 57:09

  歸依的功德之所以到後來,是因為歸依以後,然後你增加淨信,然後斷暇滿,你照著學處去做,一步一步增上,完全照著法漸次增上,所以漸次惡、罪業消除,功德增上,那成佛。現在你不知道道理,就是得了體了,你因為不知道道理,你的功德能不能增上?不能增上。那麼既然不能增上,特別也是外面這樣這個境況這麼嚴重,你還是得了體以後,隨著這無明直走的話,就像說你雖然有很多錢,可是你直花,沒有增加,到後來還是會用掉,這樣。所以實際上這是我們應該了解的。6:17:26第45卷 58:13

  所以從這個地方我們去看,真正的好的順緣不大容易;但是反過來看,違緣是非常容易。現在我們不要說現在這個時代是科學時代,究實說來是邪見增上的一個結局,那這裡先不細談,下面有機會我們再談。所以不相信的根本不說,就算有一種膚淺的相信,也是歸依,可是他不懂得這個道理的話,我們不會生起很清淨的淨信心來。6:18:06第45卷 58:53

  前面已經說過了,不恭敬是壞慧的因,佛法真正最重要的是智慧,但是我們對於三寶不懂得道理,所以不會恭敬。不恭敬什麼?壞慧。我們這個慧,我們以為很聰明,聰明不是智慧哦!腦筋很靈,但是這個腦筋是染慧、顛倒見,造的都是可怕的罪過。所以這個智慧每況愈下,而這個邪見,除了邪見以外、科學以外,就是我們學佛的佛弟子,也往往容易犯很多錯誤。譬如我們現在時下來說,現在時下最流行的,說淨土法門、禪,這個兩個法門本來是佛說的非常殊勝的善巧法門——那是用在末法了。這什麼意思呢?就說現在沒有法了,那我也不知道怎麼了,我拼命地去歸依,所以一心一意歸依,這樣。照理說,沒有法了,拼命歸依,這樣就對。現在有法他不要,自己也不念佛,反而說:「啊!現在真是都末法了,這個也不要去學它,沒有用的啦!」這樣,應該他是拼命念佛,他該念的不念,他怎麼辦哪?拼命勸人家不要恭敬三寶,不要去學法,那犯這個毛病。6:19:41第45卷 1:00:28

  所以我聽見人家舉一個比喻,說荒年了,什麼都沒有了,所以就有有心人,說:「啊,那荒年什麼都沒辦法吃了,那怎麼辦呢?樹皮、草根,只要吃飽肚子就可以。」的確,真正到荒年的時候,那個只要有得吃,吞下去能夠救活命就可以了,草、什麼東西都吃。可是請問:現在這個有東西吃,你居然不吃,說只要樹皮草根就好了,這個吃它幹什麼?不要它。你們說呢?假定我們現在有法而不恭敬,是不是等於這個啊?現在我們就是這樣狀態,桌子上面雖然不是山珍海味,可是很好的菜呀、飯哪、麵哪!他說:「這個不對、不對,不要、不要,應該吃樹皮草根!」你們說呢?所以這種情況我們要注意,絕對不是說禪不好、不是說淨不好,我們修的人應該注意,這是這個地方特別說明。所以前面說,一個人拿了一個佛像去問阿底峽尊者:「這個佛像好不好?」阿底峽尊者說:「佛像哪有不好的!可是做佛像的那個工人的匠,這個匠人不一定高明。」分得清楚吧?所以這個法,不管我們學什麼法門,這種道理是我們絕對需要的。這是順便地講完了這個歸依,這個道理也簡單地說一下。好,那今天就講到這地方為止。6:21:18第46卷 00:03

  請翻開《廣論》一百一十六頁,那麼我們現在繼續看。這個就是關於共下士「正修下士」當中,第一個,就是所謂下士要發希求後世之心,這個特點。那個佛法分下、中、上,「士」在這裡有一個特別的意義,就是說能夠正確地、如理如量地依法而行,這樣。那麼他現在這裡是最基礎的那一部分,所以叫「下士」。所謂最基礎的如理如量,我們應該要安住在哪裡呢?要希求後世,不是這一世。那麼前面已經把希求後世用什麼方式引發,也就是說,實際上的狀態這個樣,讓我們了解了這個實際上的狀態,那我們自然會照著正確的方法去走。也就是說,世間都會死,而且很快地死,死了以後我們會墮落,這麼可怕!既然是我們找安樂而要去努力的話,怎麼可能走這種顛倒錯誤的!指出這個正確的方法的是「佛」,我們了解了願意去做的,那基礎部分叫「下士」。那現在我們看文:6:23:26第46卷 02:10

設作是念,如是念死及思死後當生惡趣,而起怖畏,能從其中救拔歸處,是為三寶。

  那麼這個前面就說過的,根據前面的我們了解,說由於這兩個原因,那麼能救我們的——三寶。那進一步來問:6:23:53第46卷 02:37

若歸三寶不違學處,然其歸處,如何救拔?

  說是歸依了三寶,要照著歸依了以後應該學的這個內涵去學,但是他怎麼能夠把我們從苦難中救出來呢?那現在就提出這個經論說——經論上面告訴我們,這也就是我們宗旨——提出來的對於信佛的佛弟子。6:24:36第46卷 03:20

如《集法句》云:「能斷有箭道,我教示爾等,如來是大師,爾等應須行。」

  這個「有箭道」,「有」就是指「三有」,只要還在生死輪迴當中,就像箭一樣,中了這個箭非死不可,苦——又痛、又死,那麼怎麼樣能夠斷除呢?那現在這個道路是佛告訴我們的,所以在這裡我們歸依的佛、如來,就是告訴我們這一條路的大師。我們應該做的,是照著大師所指示我們的這個道理而行。所以下面解釋:6:25:39第46卷 04:23

佛是歸依大師,僧是歸依正行助伴,故正歸依是為法寶。若能得此,解脫畏故。

  那因此我們歸依的三寶當中,「佛」是指示我們的大師,也就是說這一個榜樣,我們就要求得的真正脫苦的一個榜樣。那麼「僧」呢,是指歸依了以後,我們要去修行的一個最重要的伴。那正式歸依的是「法寶」,這一個得到了,能夠如法地去,那個法寶得到了,那我們前面所害怕的這些痛苦都能夠解脫。那下面說明這個原因:6:26:31第46卷 05:15

最下法寶,亦是由其初修業時,遠一分過,修一分德,斷證二事,倍轉勝進而為安立,非離此外,忽從他來。

  說那個法寶最下的乃至於,當然實際上一定從下面的一步一步增上,都怎麼來的呢?都是從了解了以後如法去修行。修行分兩方面:錯的地方,過錯要改、要遠離;對的、功德的地方我們要去做、要去修習。所以不外乎兩方面:錯的要斷除,功德要修證。經過這樣的斷、證,從下面開始的輾轉地增上,然後才能夠得到。而這個不是從外面無因而來,說「忽從他來」,不是的,一定有它的因果的必然關係。6:27:53第46卷 06:37

  那麼了解了這個特點以後,那下面我們應該怎麼辦呢?所以進一步,既然了解了我們就應該照著下面,也就是說下面這個大師隨順著上面的聖教,那我們應該仰望的這個中心,以及說明這個原因以後,才策勵教我們。這個後面的教誡很重要!不是說我們聽過就算,這地方也說明大師諄諄教誨。那這裡真正重要的,我們應該精勤如法努力。6:28:38第46卷 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