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三釋正文二.乙一標宗科判.乙二牒經消釋。 今初
此修多羅中.建立菩薩所修行法有七分。一序分。二修習世間功德分。三成就出世間大人功德分。四顯示畢竟甚深功德分。五顯示入證決定分。六分別未入上上證為斷疑分。七離種種自性清淨無我分。
第三釋文。初科修多羅者.約三藏判也。菩薩行法者.以五乘簡也。一代時教.據能詮文.不出有三。大約別論.則毗尼詮戒.修多羅詮定.毗曇詮慧。若就通說.則一一互兼。故此經中.備明三學。旁通雖然.必約正論。所以論家.首先標判。又復所乘之法.不出有五。大約為言.三歸五戒十善四弘為人天乘.四諦十二因緣為聲聞緣覺乘.六度萬行為菩薩乘。若據今經.本聲聞乘.而論云菩薩者.凡有五意.一本如來出世意。經云諸有所作.常為一事.唯以佛之知見.示悟眾生故。二順法華開會意。經云汝等所行.是菩薩道故。三依涅槃重施意。謂涅槃會中.談常顯性.決了權疑。復恐滅後.執實謗權.故重施偏小。則使未來.執謗不起。既聞常住.同歸佛乘.一切教門.無復偏小。故號出家菩薩.真是聲聞。論主弘通.正存此意。四流通應機意。以偏小教門.已經開廢。末世愚昧.人多聽從。若附小宗.必無承奉。故西天此土.諸祖聖師.並用大乘.弘讚小教。深符佛旨.頗合機宜。五大小相攝意。謂若依小釋.則不攝大機。今從大判.則大小俱攝。略以五意.宗旨坦然。但學者專隅.多封名相.強生彼此.未肯適從。雖曰弘持.寧知誹謗。深須詳究.勿事遲疑。科分七分者.從初.至略說法要.即序分也。從於我滅後.至以質直為本.即第二分。從當知多欲之人.至是名不戲論.為第三分。從於諸功德.至非導過也.即第四分。從汝等若於.至決定無疑.即第五分。從於此眾中.至而得歡喜.即第六分。從常當一心.至末文.即第七分。七段科名.隨文自釋。常途三分.起自彌天.且是一端.未可常定。後人不曉.例判群經。設有不全.亦須曲取。(孤山以.是我最後等二句為流通。)當知科節.隨經自殊.豈得雷同.例為一判。請觀此論.適足自明。
△乙二牒經消釋七.丙一序分.丙二修習世間功德分.丙三修習出世間大人功德分.丙四顯示畢竟甚深功德分.丙五顯示入證決定分.丙六分別未入上上證為斷疑分.丙七離種種自性清淨無我分。 初中二.丁一牒經.丁二隨釋。 今初
經曰.釋迦牟尼佛.初轉法輪.度阿若憍陳如。最後說法.度須跋陀羅。所應度者.皆已度訖。於娑羅雙樹間.將入涅槃。是時中夜.寂然無聲.為諸弟子略說法要。
△丁二隨釋二.戊一總分.戊二別解。 今初
論曰.初序分.修多羅顯示利益成就畢竟故。是中成就畢竟.有六種功德。一法師成就畢竟功德。二開法門成就畢竟功德。三弟子成就畢竟功德。四大總相成就畢竟功德。五因果自相成就畢竟功德。六分別總相成就畢竟功德。
初序分者.結集安布.序起說經之由致。若據諸經.多有證信發起二序.但臨終遺訓.事異常時.獨此一經.序致全別。據文所序.發起正宗.約義以求.不無證信。初標佛者.主成就也。娑羅樹間.處成就也。是時中夜.時成就也。為諸弟子.眾成就也。略說法要.信成就也。阿難結集.必從佛聞。是則兩序.宛然自足.但與眾經文異耳。初科.以經中所序.出生入滅.始末化事.莫非利物.故云顯示利益也。至於垂滅.化事已終.故云成就畢竟也。既施利益.莫不成功.故皆名功德。
△戊二別解六.己一法師功德.己二開法門功德.己三弟子功德.己四大總相功德.己五因果自相功德.己六分別總相功德。 初中二.庚一總示.庚二牒釋。 今初
初成就畢竟.有三種相。一總相.二別相.三總別相。總相者.如經.牟尼故。別相者.如經.釋迦故。總別相者.如經.佛故。
△庚一總示三.辛一總相.辛二別相.辛三總別相。
初法師中.初文三相。總相對牟尼.即法身。別相對釋迦.即應身。總別相對佛.上冥下應.自他受用.即報身。以三相共為一號.表一體即具三身.故合姓名.用彰實德。稱之獲福.其致在茲。
△庚二牒釋。
是中釋迦者.示現化眾生巧便故。復示家姓尊貴故。牟尼者.一切諸佛功德故。復示自體清淨故。
次科.釋迦即如來族姓.此翻能仁。化眾生是仁.即佛慈悲。巧便是能.即佛善權。故云示現等。西竺有四種姓.攝一切姓。一剎帝利.(謂君王種。)二婆羅門.(謂淨行志道種。)三毗舍.(謂商賈種。)四首陀。(謂農田種。)釋迦是剎帝利中一姓.故云復示等。諸佛出世.善巧利物。若土清淨.人尚德行.即於婆羅門姓中生。若土穢濁.人尚威勢.即在剎帝利姓中生。今釋迦出於濁世.示生貴族.使群物畏敬.率皆從化故。次釋牟尼.即如來名。牟尼翻為寂默。非心思故寂.離言說故默。即諸佛所證法身妙體.故云一切等。離相寂滅.不為垢染.故云自體等。上句約人證.下句示法體。佛字不解者.即上真應相冥為佛.是故前云總別相也。梵云佛陀.此翻覺者。準起信論.覺有三義。一者始覺.即能證智。二者本覺.即所證理。三者究竟覺.即理智相冥.本始不二。具此三覺.故名覺者。有解者云.總同諸佛.別在釋迦。或云.佛是通號為總.十中之一為別。如是云云.從初為允。
遺教經論住法記(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