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寅二不同外道損智護。
不同外道損智護者.謂世間分別見故。此分別見有五句十種分別。如經.合和湯藥.乃至皆所不應故。遮異見故。
次損智護中.世間分別見.謂邪心計校.求利活命.並非出世正智故也。五句即五種見.一中各兼兩別.故離為十。初句湯藥為二。飲汁為湯.丸散為藥。次句占相為二。卜術為占.辨形氣察聲骨為相。用此二法.以知吉凶。第三星宿為二。星即五星六曜。宿即二十八宿。(音秀)謂觀天象.預識災詳。第四句盈虛為二。推步謂推算日月星辰.行步而知.盈虛之數。第五歷算為二。歷謂陰陽律歷.算謂度物知數。如世算法.斗秤尺寸.井田步畝.不待細數.以術可知。(有合為一.而云歷數有陰陽吉凶為二者非。)經文.皆所不應一句.通結十過。遮異見者.即上十種分別也。然上所判.並謂邪求。若以濟物為心.假術通道.適時用捨.誰曰不然。故法開深窮方脈.一行善達陰陽。但末俗澆浮.多專俗務.心存規利.口說行慈。永陷邪流.深乖正業。勿攀高跡.妄自矜持。且順聖言。急須遠離。
△子二是根本戒二.丑一標分.丑二牒釋。 今初
何者是根本者.此示根本有二種。一者行法根本故.二者行處根本故。
次明是根本。標分中.行法根本.即前根本戒.正是所護之法體。以無別行處.但是於三業處.行上法體。次顯能持所持之異.又彰受體隨行之殊.故兩分耳。(有謂行法根本下無釋文.止是懸科。或云科上損智護者.不看本論.故致穿鑿。)
△丑二牒釋二.寅一通釋二種.寅二別釋行處。 今初
行法根本者.波羅提木叉故。行處根本者.身口意故。於身口意行處.行波羅提木叉故。節身時食等.示現身口意行處.波羅提木叉故。修行菩薩.當知三處波羅提木叉.無復有餘解脫故。
次科.通釋中.初指行法。次明行處者.三業是能持.木叉為所持。所持無量.總依七支。七支即是三業.故三業處得名根本。節身下.舉經示意。只此三處清淨.便為解脫.故云無復有餘等。
△寅二別釋行處三.卯一身處木叉.卯二口處木叉.卯三意處木叉。 初中二.辰一總分.辰二別釋。 今初
身處波羅提木叉.有五種解脫。三種障對治.二種不應作.不作故。
初身處總分中.五解脫如後釋。前三重障.故須對治。後二輕過.但令不作。
△辰二別釋二.巳一五種障過.巳二五種解脫。 今初
一者他求放逸障。此障對治.如經.節身故。二者內資無厭足障。此障對治.如經.時食故。三者共相追求障。此障對治.如經.清淨自活故。四者自性止多事。如經.不得參預世事故。五者自性尊重.不作輕賤事。如經.不得通致使命故。後二句示現不應作.不作。
別釋中初科不節身故.他求放逸。不時食故.內資無厭足。不自活故.共相追求。此三妨道.故說為障。又出家遠世.本不多事.人天師表.體自高尚故。二種不應.皆云自性也。節身二過.他求謂奔逐利名.放逸謂縱恣情欲。衣是外資.食為內資。從旦至中名時食.中後已去.為非時食。共相追求.謂請謁餉遺.以圖供給。參預世事.謂混同俗務。通致使命.謂傳信走使。律開為三寶事持書.并父母病人.繫閉牢獄等.看書持往者得。
△巳二五種解脫。
云何五種身解脫。一者外緣身解脫。二者內緣身解脫。三者自相緣身解脫。四者眾事緣身解脫。五者遠離異方便緣身解脫。五種解脫中。初句總.餘句別應知。
次五解脫中.離上五過.即為五脫。初外緣脫者.不他求故。二內緣脫者.不非時食故。三自相脫者.不追陪故。四眾事脫者.不多事故。五異方便脫者.不為賤事.離機巧故。下示總別。初句總者.以下四脫.皆屬節身故。餘四別者.各不相收故。
遺教經論住法記(八)